第三章 个体行为规律(《组织行为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讲义
个体行为与管理
指人们在头脑中形成的对某种知觉对象的形象固定下来,并对以后有关该对象的知觉产生强烈影响的效应。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提起商人就会联想到奸诈,提起教师就会联想到文质彬彬,提起工人,总是以身强体壮,性情豪爽为其形象,一听说对方是农民,就就认为是大老粗,土包子等等。
定型效应
从众理论
个体行为与管理
你看到了什么?
个体行为与管理
知觉与行为
知觉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应
感觉
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应
个体行为与管理
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
知觉对象的特征
知觉情景特征
知觉者主观因素
兴趣爱好 需要和动机 知识和经验 个性特征
个性
本
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结合
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1
2
个体行为与管理
个性心理特征 是人的个性差异中比较经常的、 稳定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部分, 它表明一个典型心理活动和行为
个体行为与管理
气质 是人典型的、稳定的、的心理特征, 是人天生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态度
认知
主体对态度对象的 认知和理解。 基础
情感
行为
个体行为与管理
我的主管提升了一个能力不如我的人 不公平
我讨厌我的主管!
我向任何愿意听我诉说的人抱怨我的主管! 我要换工作!
认知、情感、行为密切相关
对主管的消极态度
案例
接近律图1 相似性图2 闭锁性 连续性
适应性 对比性 敏感化 感受性降低
组织行为学-第3章-个体行为分析与管理课件
韦克斯勒智力分布表
IQ
类别
百分比 (%)
IQ
类别
百分比 (%)
130以上
超常
2.2
120~129
优秀
6.7
110~119 中上(聪明)
16.1
90~109
中等
50.0
80~89
中下(迟钝)
16.1
70~79
低能边缘
6.2
69以下
智力缺陷
2.2
----情绪智力的测量
情绪智力测试中影响较大的有两种:一 是乐观测试;一是PONS测试。
例如:-----是这种车突然间增多了吗? -----大班课好还是小班课好? -----我们关注的焦点一样吗?
实验1:
让23个经理人员(财务、销售、技术人员、 后勤等)阅读一份介绍一家钢铁厂全面情况的 材料,阅读后要求他们写出各自认为最主要的 问题。这23个经理人员中,有6个负责销售,5 个负责生产,4个负责会计,8个负责其他部门。 结果每个人所写的主要问题都是与自己业务有 关的问题,而不反映这家工厂的全貌。
态度的成分组成 :
认知——主体对态度对象的认知。 情感——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 行为(意向)——主体作用于态度对象的行为 准备状态。
2. 态度的特征
态度的社会性 -----不是生而就有的,是后天习得的。 向和 态度的针对性
-----态度具有特定对象
态度的协调性
-----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图三种因素组成,这三种因素常常是 协调一致的。
实验2: 让一组被试者在实验1小时前进餐,另一组
被试者在实验16小时内不准吃东西,然后,让 这两组人看一些模糊不清的图片,要求他们说 出图片的内容,结果那些16小时未吃东西的人 中,很多人都把图片的内容说成是食物。这说 明随着饥饿程度的增加,被试者更有可能把模 凌两可的图形当成是与食品有关的东西。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226页PPT
一、主要内容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内容包括个体心理与行为 的研究,群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有效的激励和 领导机制,组织心理与行为的研究等。
二、课程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 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2.提高学生在实践领导工作和管理工作过程中, 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
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 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四、组织行为学的性质
(一)边缘性 1.多学科相交叉性。 2.多层次相交切性。 1)个体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2)群体是第二层次。群体的由个体组成的,
个体的人同时又是群体的成员。 3)组织是第三层次。组织是由群体组成的,
案例
A女士是一个咨询公司老板,她的客户中有惠普等一些 大公司,目前的营业额为300万美元,她有20个雇员。 但她感到不满意,因为客户到她的公司来咨询大多仍是 冲着她个人来的。她感到自己没有能够创立一个她曾决 心要建立的充满关爱、不断发展的组织。尽管她在努力, 但她雇的两个副总仍不买帐,公开斗争。
苏东水 著 《管理心理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周三多 著 《管理学原理》 复旦大学出版社 黑尔里格尔 等著 《组织行为学》 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 杨锡山 著《西方组织行为学》中国展望出版社
七、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50%(到课情况,课堂训练,提问) 期末笔试50%(开卷)
九、其他说明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 用性课程,要求学生学会收集案例并运用所学理 论进行分析。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内容包括个体心理与行为 的研究,群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有效的激励和 领导机制,组织心理与行为的研究等。
二、课程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 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2.提高学生在实践领导工作和管理工作过程中, 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
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 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四、组织行为学的性质
(一)边缘性 1.多学科相交叉性。 2.多层次相交切性。 1)个体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2)群体是第二层次。群体的由个体组成的,
个体的人同时又是群体的成员。 3)组织是第三层次。组织是由群体组成的,
案例
A女士是一个咨询公司老板,她的客户中有惠普等一些 大公司,目前的营业额为300万美元,她有20个雇员。 但她感到不满意,因为客户到她的公司来咨询大多仍是 冲着她个人来的。她感到自己没有能够创立一个她曾决 心要建立的充满关爱、不断发展的组织。尽管她在努力, 但她雇的两个副总仍不买帐,公开斗争。
苏东水 著 《管理心理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周三多 著 《管理学原理》 复旦大学出版社 黑尔里格尔 等著 《组织行为学》 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 杨锡山 著《西方组织行为学》中国展望出版社
七、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50%(到课情况,课堂训练,提问) 期末笔试50%(开卷)
九、其他说明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 用性课程,要求学生学会收集案例并运用所学理 论进行分析。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第03章个体行为的心理基础_组织行为学共151页PPT资料
学家施特恩在1912年提出的。
※智商是智力年龄被生理年龄被生理年龄相除而得出的商数。 一般人在90--109之间,110--119属于中上水平,120--139属于 优秀水平,140以上属于天才。而80--89属于中下水平,70--79 属于临界状态水平,69以下属于智力缺陷。
能力表现的早晚差异
28.12.2019
熟悉:(1)能力的差异与人员的合理安排。 (2)性格差异与人力资源管理 。
了解:常见的社会知觉偏差。
Page 2 of 74
28.12.2019
教学内容
•重点 :
个性(人格)、知觉、态度、及学习四个概念
•难点:
知觉与感觉的区别与联系。
•疑点 :
气质、性格与态度之间易混淆。
Page 3 of 74
2怯的、退缩的、不确定的
愉悦度
温和、得体、体贴
依赖、冷漠、无礼
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
有计划、整洁、独立
冲动、粗心、不负责
对观念和经验的开放度(openness to experience)
富有想象力、好奇、创造性的 平庸、想象贫乏、刻版思维
28.12.2019
人格测定: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是最普遍使用的
人格框架之一。根据个人回答,将人区分为外向的或内向的
(E或I)、感觉的或直觉的(S或N)、思考的或感情的(T
或F)、感知的或判断的(P或J),在此基础上组合为16种
人格类型。
Page 8 of 74
2、能力与管理
性
28.12.2019
Page 5 of 74
决定因素:
遗传 环境(文化、家庭、群体、生活经验等等) 个性结构
※智商是智力年龄被生理年龄被生理年龄相除而得出的商数。 一般人在90--109之间,110--119属于中上水平,120--139属于 优秀水平,140以上属于天才。而80--89属于中下水平,70--79 属于临界状态水平,69以下属于智力缺陷。
能力表现的早晚差异
28.12.2019
熟悉:(1)能力的差异与人员的合理安排。 (2)性格差异与人力资源管理 。
了解:常见的社会知觉偏差。
Page 2 of 74
28.12.2019
教学内容
•重点 :
个性(人格)、知觉、态度、及学习四个概念
•难点:
知觉与感觉的区别与联系。
•疑点 :
气质、性格与态度之间易混淆。
Page 3 of 74
2怯的、退缩的、不确定的
愉悦度
温和、得体、体贴
依赖、冷漠、无礼
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
有计划、整洁、独立
冲动、粗心、不负责
对观念和经验的开放度(openness to experience)
富有想象力、好奇、创造性的 平庸、想象贫乏、刻版思维
28.12.2019
人格测定: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是最普遍使用的
人格框架之一。根据个人回答,将人区分为外向的或内向的
(E或I)、感觉的或直觉的(S或N)、思考的或感情的(T
或F)、感知的或判断的(P或J),在此基础上组合为16种
人格类型。
Page 8 of 74
2、能力与管理
性
28.12.2019
Page 5 of 74
决定因素:
遗传 环境(文化、家庭、群体、生活经验等等) 个性结构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个体心理与行为
面貌——一个人的外部生理特征构成其生理面貌;各种心理特征构成 其心理面貌。
如:甲:工作负责,助人为乐,先人后己,但能力平平性情内向。 乙:性情开朗,待人和蔼,但较为自私。…
13
2.个性特征 稳定性和可变性 ——只有在一个人身上经常一贯表现的心理特征才是一个
人的个性特征。如一个处事谨慎的人,总是循规蹈矩,持事稳重;关键 时刻舍己救人的英雄,平时也乐于助人,品格高尚。
当一定的心理活动的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发生变化时,人的个性也会 有所变化。 整体性和系统性 ——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人的整个心理面貌。 一个正常人,其个性心理特征的各个方面协调的。
一个人失去了个性的内在统一性,他的行为就会经常由几种相互抵触 的动机所支配。这个人的个性是不正常的,是一种人格分裂现象,叫“二 重人格”或“多重人格”。 共同性和个别性 ——在某一个群体、某一个民族或某一个阶级的共同生活 中,人们对问题的看法,对事、对人、对己所持的态度和价值判断,会 形成相似的或相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这就是共同性。但人与人之间, 在认识、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等各方面又不尽相同,存在个 别差异,这是个别性。每个人的个性总是与他人不同的。
“圣人之治国也,固有恃人不得不爱我之道,而不恃人 之以爱为我也。”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 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 “故明主之治国也, 适其时事以致财物,论其税赋以均贫富,厚其爵禄以 尽贤能,重其刑罚以禁奸邪。使民以力得富,以过受 罪,以功致赏,而不念慈惠之赐。此帝王之政也。”
5
(二)西方现代人性论(社会人性论) 1、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麦 格雷戈称该假设为X理论,泰勒制是“经济人”假设的典 型代表。 泰勒制的核心思想:胡萝卜加大棒 2、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假设是梅奥等人依据霍桑实验的结果提出来的。 这一假设认为,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 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要的因素。
如:甲:工作负责,助人为乐,先人后己,但能力平平性情内向。 乙:性情开朗,待人和蔼,但较为自私。…
13
2.个性特征 稳定性和可变性 ——只有在一个人身上经常一贯表现的心理特征才是一个
人的个性特征。如一个处事谨慎的人,总是循规蹈矩,持事稳重;关键 时刻舍己救人的英雄,平时也乐于助人,品格高尚。
当一定的心理活动的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发生变化时,人的个性也会 有所变化。 整体性和系统性 ——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人的整个心理面貌。 一个正常人,其个性心理特征的各个方面协调的。
一个人失去了个性的内在统一性,他的行为就会经常由几种相互抵触 的动机所支配。这个人的个性是不正常的,是一种人格分裂现象,叫“二 重人格”或“多重人格”。 共同性和个别性 ——在某一个群体、某一个民族或某一个阶级的共同生活 中,人们对问题的看法,对事、对人、对己所持的态度和价值判断,会 形成相似的或相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这就是共同性。但人与人之间, 在认识、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等各方面又不尽相同,存在个 别差异,这是个别性。每个人的个性总是与他人不同的。
“圣人之治国也,固有恃人不得不爱我之道,而不恃人 之以爱为我也。”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 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 “故明主之治国也, 适其时事以致财物,论其税赋以均贫富,厚其爵禄以 尽贤能,重其刑罚以禁奸邪。使民以力得富,以过受 罪,以功致赏,而不念慈惠之赐。此帝王之政也。”
5
(二)西方现代人性论(社会人性论) 1、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麦 格雷戈称该假设为X理论,泰勒制是“经济人”假设的典 型代表。 泰勒制的核心思想:胡萝卜加大棒 2、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假设是梅奥等人依据霍桑实验的结果提出来的。 这一假设认为,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 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要的因素。
组织行为学课件第三章群体心理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课件第三章群 体心理与行为
群体心理是研究人际关系中的群体行为与心理现象的学科。了解群体心理及 其影响因素对于理解个体行为和组织运作至关重要。
群体心理基础概念
群体心理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成员间相互作用和影响下产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特点。它包括群体形成、 发展、心态、动力学等方面的内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目标。
群体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1
第一阶段:形成
群体成员相识、相互了解,并形成初步的集体认同。
2
第二阶段:规范
形成群体的规范与价值观念,通过规则和奖惩机制实施。
3
第三阶段:凝聚
群体凝聚力增强,形成共同目标和紧密的团队合作。
4
第四阶段:成熟
群体内部协调和高效运作,达到团队目标。
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的区别
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不同在于,群体心理研究的是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 响,而个体心理研究的是个体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
群体心理的特点
1 互动性
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和互动。
2 共同目标
群体成员共同追求特定的目标或利益。
3 凝聚力
4 集体意识
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形成共同的认 同感。
群体有自我意识和集体身份,与其他群体有区别。
群体心态对行为的影响
1
集体认同
群体心态可以影响成员的行为,使他们顺应群体期望。
2
群体压力
群体内部的竞争和压力可以激发成员的积极行为。
3
社会规范
群体中的社会规范对成员的行为起指导和规范作用。
群体动力学理论
领导力
领导者的行为对群体的凝聚力和目标达成起到重要 作用。
角色分配
角色的合理分配可以提高群体的效能和工作效率。
群体心理是研究人际关系中的群体行为与心理现象的学科。了解群体心理及 其影响因素对于理解个体行为和组织运作至关重要。
群体心理基础概念
群体心理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成员间相互作用和影响下产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特点。它包括群体形成、 发展、心态、动力学等方面的内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目标。
群体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1
第一阶段:形成
群体成员相识、相互了解,并形成初步的集体认同。
2
第二阶段:规范
形成群体的规范与价值观念,通过规则和奖惩机制实施。
3
第三阶段:凝聚
群体凝聚力增强,形成共同目标和紧密的团队合作。
4
第四阶段:成熟
群体内部协调和高效运作,达到团队目标。
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的区别
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不同在于,群体心理研究的是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 响,而个体心理研究的是个体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
群体心理的特点
1 互动性
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和互动。
2 共同目标
群体成员共同追求特定的目标或利益。
3 凝聚力
4 集体意识
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形成共同的认 同感。
群体有自我意识和集体身份,与其他群体有区别。
群体心态对行为的影响
1
集体认同
群体心态可以影响成员的行为,使他们顺应群体期望。
2
群体压力
群体内部的竞争和压力可以激发成员的积极行为。
3
社会规范
群体中的社会规范对成员的行为起指导和规范作用。
群体动力学理论
领导力
领导者的行为对群体的凝聚力和目标达成起到重要 作用。
角色分配
角色的合理分配可以提高群体的效能和工作效率。
《组织行为学》全套课件 PPT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经 济学、人类学、生理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原理,说明组 织中人的行为的规律性,这乃是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方法和 手段。
(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目的是,在了解和掌握组织中人员 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各级领导者和各类管 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特别是在准 确预测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相适应的措施和方法, 把消极行为诱导转变为积极行为,保持和发挥积极行为, 从而提高组织中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和工作绩效,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目的是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目的是在了解和掌握组织中人员在了解和掌握组织中人员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各级领导者和各类管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各级领导者和各类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特别是在准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特别是在准确预测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相适应的措施和方法确预测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相适应的措施和方法把消极行为诱导转变为积极行为保持和发挥积极行为把消极行为诱导转变为积极行为保持和发挥积极行为从而提高组织中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提高组织中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工作绩效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2.影响组织中入内的行为的因素是什么? 仅就组织的个体层次来看,其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就是 多方面的。从主客观角度看,有主观内在影响因素和客观 外在环境因素。在主观内在因素中,又有生理因素、心理 因素和文化因素。在客观外在环境因素中,又有组织内部 环境因素和组织外部环境因素。在主观诸因素的内部仍有 更细的因素。
(2)社会学与组织行为学。 社会学时“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把社会作为一个 整体,综合研究社会现象各方面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 律性”。研究组织行为就是要运用社会学的知识探索人在 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组织是有很多群体结合而成 的,所以组织行为学把组织看作是一个开放的有机的社会 组织。组织中的行为是离不开社会关系的,因此,研究组 织中人的行为必须从其所处的整个社会关系中着手,只有 这样才能全面认识人的行为规律。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知觉
一、知觉的性质
1.知觉的含义 知觉是主体对环境的对象化把握,体现为个体为了理解环境而解释其感觉印 象的过程(彭聃龄,2004)。
2.知觉与感觉 知觉和感觉都是当前事物在脑中的反映,其差别在于:感觉是对外界事物 的个别属性(如颜色、气味、温度等)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的各种属性、 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的性质
1.社会知觉的定义 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是以特定内容为知觉对象的一种知觉活动。这种 知觉对象是人的行为及其内在动机,包括自身的行为、他人的行为以及人 与人之间的互动行为。
2.社会知觉的特性
(1)选择性 (2)显著性 (3)防御性 (4)完形性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3.感觉适应 绝对觉阈与差异觉阈的性质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敏感度(sensitivity)。某 感觉对某刺激的敏感度并非一成不变,当刺激持续时间甚久时,感官的敏 感度就会降低,这时绝对觉阈或差异觉阈均会随之变大。这种感觉器官因 接受刺激的时间长短而使其敏感度改变的现象,称为感觉适应(sensory ad aptation)。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3)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一是影响行为选择。 二是动机性努力。 三是影响行为的持久性。 四是产生促进性思维。 五是能够提高对压力的耐受性。
图3—3 自我效能感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3.感觉的形成 感觉的形成类似数据筛选系统,每一个感觉过程都是对信息的提炼。感觉 的形成包括选择、转换、分析、编码这四个过程(理查德•格里格,2005) 。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二、感觉的特性
第二节 知觉
一、知觉的性质
1.知觉的含义 知觉是主体对环境的对象化把握,体现为个体为了理解环境而解释其感觉印 象的过程(彭聃龄,2004)。
2.知觉与感觉 知觉和感觉都是当前事物在脑中的反映,其差别在于:感觉是对外界事物 的个别属性(如颜色、气味、温度等)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的各种属性、 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的性质
1.社会知觉的定义 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是以特定内容为知觉对象的一种知觉活动。这种 知觉对象是人的行为及其内在动机,包括自身的行为、他人的行为以及人 与人之间的互动行为。
2.社会知觉的特性
(1)选择性 (2)显著性 (3)防御性 (4)完形性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3.感觉适应 绝对觉阈与差异觉阈的性质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敏感度(sensitivity)。某 感觉对某刺激的敏感度并非一成不变,当刺激持续时间甚久时,感官的敏 感度就会降低,这时绝对觉阈或差异觉阈均会随之变大。这种感觉器官因 接受刺激的时间长短而使其敏感度改变的现象,称为感觉适应(sensory ad aptation)。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3)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一是影响行为选择。 二是动机性努力。 三是影响行为的持久性。 四是产生促进性思维。 五是能够提高对压力的耐受性。
图3—3 自我效能感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3.感觉的形成 感觉的形成类似数据筛选系统,每一个感觉过程都是对信息的提炼。感觉 的形成包括选择、转换、分析、编码这四个过程(理查德•格里格,2005) 。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二、感觉的特性
组织行为学-个体行为(ppt 26页)
3) 能力与工作匹配
4) 能力的测量
.cn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4
3. 人格
1) 定义: 奥尔波特:“个体内部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了个体对环 境的独特适应方式。”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个体的所有的反应方式和他人交往方式的 总和。”
2) 决定因素: a. 遗传:在幼儿中对人类行为和性情的遗传基础进行观察;对刚 出生就分开的同卵双胞胎进行研究;对不同情境和时间 中工作满意度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进行研究
.cn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17
5. 个体决策
1) 最优化决策模型 a. 步骤:弄清楚决策需要;确定决策标准;给标准分配权重;开 发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选择最佳方案 b. 假设:理性 不存在目标冲突;所有选项已知;偏好明确;偏好稳定;最终 选择效果最佳
2) 满意解决模型:有限理性 有限的标准,有限的备选方案,以熟悉而习惯的方式考察备选方 案;满足于第一个“足够好”的解决办法
.cn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9
3. 塑造:一项管理工具
.cn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10
三、知觉与个人决策
1. 定义: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 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cn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11
.cn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12
.cn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13
2. 知觉对于组织行为研究的重要性:
5) 价值分类 奥尔波特:理论、经济、审美、社会政治、宗教 RVS:终极价值和工具价值
.cn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22
2. 态度
1) 定义:关于客观事物、人和事件的评价性陈述 2) 成分:认知、感情、行为 3) 来源:PTAM 4) 重要性:影响(工作)行为
组织行为学课件ppt经典笔记复习必备个体行为的心理基础
孤独——外向 迟钝——聪慧 情绪激动——情绪稳定 顺从——支 严肃——乐天 敷衍了事——谨慎负责 胆怯——冒险 理智——敏锐
第三章 个体 行为的心理基 础 信赖——怀疑
现实——幻想 直率——世故 自信——忧虑 保守——激进 随群——自立 不拘小节——自律严谨 心平气和——紧张困扰
19.10.2024
19.10.2024
Page 13 of 74
第三章 个体
19 20
学很骑少自和行周车围不人如家别吵人闹学得快;总不行易为掌稳的车心把 理基
21 对那些比较难的动作掌握得比较快 础
22 干起工作来有使不完的劲儿;简直不知道什么是疲
劳
23 不喜欢那些坐不安 立不稳的人
24 人们常说我有点儿文质彬彬
25 在许多事情上爱出点子
第三章 个体 个性结构的行五个为维的度心理基
础
情绪稳定性emotional stability
稳定 自信 有效
神经质 自疑 情绪化
外向性extraversion
群居的 精力充沛 自我表现的 羞怯的 退缩的 不确定的
愉悦度
温和 得体 体贴
依赖 冷漠 无礼
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
有计划 整洁 独立
冲动 粗心 不负责
对观念和经验的开放度openness to experience
富有想象力 好奇 创造性的 平庸 想象贫乏 刻版思维
19.10.2024
Page 8 of 74
19.10.2024
第三章 个体
四 气质类型理行论为的心理基
气质
础
➢气质是高级神经类型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 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气质差异与人员的合理安排19.10.2024源自Page 10 of 74
第三章 个体 行为的心理基 础 信赖——怀疑
现实——幻想 直率——世故 自信——忧虑 保守——激进 随群——自立 不拘小节——自律严谨 心平气和——紧张困扰
19.10.2024
19.10.2024
Page 13 of 74
第三章 个体
19 20
学很骑少自和行周车围不人如家别吵人闹学得快;总不行易为掌稳的车心把 理基
21 对那些比较难的动作掌握得比较快 础
22 干起工作来有使不完的劲儿;简直不知道什么是疲
劳
23 不喜欢那些坐不安 立不稳的人
24 人们常说我有点儿文质彬彬
25 在许多事情上爱出点子
第三章 个体 个性结构的行五个为维的度心理基
础
情绪稳定性emotional stability
稳定 自信 有效
神经质 自疑 情绪化
外向性extraversion
群居的 精力充沛 自我表现的 羞怯的 退缩的 不确定的
愉悦度
温和 得体 体贴
依赖 冷漠 无礼
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
有计划 整洁 独立
冲动 粗心 不负责
对观念和经验的开放度openness to experience
富有想象力 好奇 创造性的 平庸 想象贫乏 刻版思维
19.10.2024
Page 8 of 74
19.10.2024
第三章 个体
四 气质类型理行论为的心理基
气质
础
➢气质是高级神经类型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 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气质差异与人员的合理安排19.10.2024源自Page 10 of 74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组织承诺与个体行为
★三是Randall(1987)提出的量表.称为非OCQ态度量表。大
多数从情感承诺、留任承诺和规范承诺三方面进行的。
4、与组织承诺类似的其他概念
职业承诺:是指由于个人对职业的认同和情感依赖、对职业的投入和
对社会规范的内化而导致的不愿变更职业的程度。 上司承诺:是指由于个人对上司的认同和情感依赖、对变更上司会给
机会 承诺
因自己技术水平低, 没有另找工作的机会
3、组织承诺的测量 ★一是Rizer&Trice(1969)根据附属利益理论发展出来的用于
测量持续承诺的量表,这是最早的组织承诺量表;
★二是Porter(1979)发展出来的组织承诺量表(OCQ)。它有短
版本和长版本之分,但一般用的是长版本,有15个题目, 这是最常见的用于测量组织承诺的问卷。
包含内容
对组织认同,感情深厚 愿意为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做出贡献 ,甚至不计报酬 在任何诱惑下都不会离职跳槽 重视个人的成长,追求理想的实现 关注个人的专长在组织中能否得到 发挥 组织能否提供各项工作条件和学习 提高及晋升机会,以利于实现理想
影响因素
对领导的信任度 来自组织的生活支持 领导的团体维系行为 组织的可依赖性
自己带来的损失和对社会规范的内化而导致的不愿变更上司的程度。
第二节 组织承诺的形成
一、 组织承诺的前因变量
二、 组织承诺的形成机制
三、 影响中国员工组织承诺的文化因素
一、 组织承诺的前因变量
1、影响情感承诺的因素:
个体特征、工作特征、领导/成员关系、
角色特征、组织结构特征 2、影响连续承诺的因素: 受教育的程度、所掌握技术的应用范围、 改行的可能性、投入的多少、福利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阅读:“她为什么下班总是最后走?”资料来源:《检 查日报》 05.5.18
重庆市某县国税局原干部左某,近日被法院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零6个月。 1995年,重庆市税务机关实行“金税工程”,以计算机联网的方法征收税款。当时左
某任某县国税局下属的一个征收所的征收员,承担用电脑对税款解缴汇总入库的职责。 做某给人的印象是:为人谦和,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上班最先到办公室打扫卫生, 下班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并经常帮助同事收缴税款,因“表现出色”,左某连续 几年被该局评为先进工作者。
二、新华生主义
主流内容:人的行为因时、因地以及环境与个体的身心 情况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反应。
代表人物:托尔曼、赫尔、斯金纳 公式:S—O—R 中间增加思维加工系统 意即:输入刺激,在人脑中进行思维加工系统处理,输出
的是行为。
三、勒温的观点
借用物理学“磁场”概念,把人的过去、现在形成的内在需求 看成是内在的心理力场,把外界环境因素看成是外在的心理力 场。人的心理活动是现实生活空间内在的心理力场和外在的心 理力场相互作用影响的结果。要测定人的心理和行为,就必须 了解完成这一行为的内在心理力场和外在心理力场的情境因素。
第三章 个体行为规律
第一节 关于个体行为的几种解释(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抛弃了心理学中认知、情感、意志对
人行为的影响) 1.观点认为:人的行为受客观刺激的影响,一定的刺激必然引起
一定的反应。 公式:S_R(刺激—反应) 简单刺激带来简单反应,复杂刺激带来复杂反应
2.说明的问题 解释行为产生的原因(刺激) 研究如何改变和调节人的行为,提高其工作效率。 缺陷:把人看成是对外界刺激起反应的机械人。
目标导向行为:为谋求实现某种目标而做准备的行为,即寻求目标的过程。 通俗讲是为干某种事事前所做的准备工作。目标行为是直接满足目标实现 需要的行动,或者叫从事目标本身的行为。
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对需要强度有不同的影响力。对目标导向行为来 说,需要轻度会随着这种行为的进行而增强,越接近目标动机就越强,直 至达到目标或遇到挫折为止。目标行为则不同,当目标行为开始后,需要 强度就有减弱的趋势。
函数关系式:B=f(p.E) B、P、E分别代表:人的行为、个体特征、环境特征
勒温认为,个体特征和环境特征不是孤立的两个因素,而是密切相关、相 互作用。因个人情绪好坏对同一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感觉,不同的环境又会 影响个人情绪的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行为。勒温把个体和所处的环境统 称为“生存空间”,他认为在解释某种行为时,不同时研究环境和个体是 没有意义的。
由于目标导向行为对需要强度有不同的影响力,那么要想把动机强度经常 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有效的方法就是循环交替的运用目标导向行为和目 标行为。当一个目标达到时,马上提出新的更高的目标,并进入新的目标 导向过程,使人们的积极性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同时,目标导向过程不 宜太长,否则会使人感到目标过于遥远,可望而不可及,产生泄气情绪, 影响积极性的持久。另外,目标不能定的太低,要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否 则人们会感到“平淡无奇”、“唾手可得”,失去自豪感、成功感和胜任 感,同样影响积极性的发挥。
个人事业发展的阶段有四个: 事业起步(建立阶段30岁以下),重点掌握适应环境能力的培养,注意积
累工作经验,培养多种技能,结交同事与朋友,编织人际关系网络,寻找 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 发展阶段(30-40岁),追求独立性和责任感日增,可以通过抓住各种晋 升机会扩展自己的才能,满足自己需要。 维持阶段(40-60岁),保持稳定的绩效水平、创造力和成就感,会出现 些许危机,如过早的出现时也停滞。原因是高管职位相对缺少,大部分人 不能再晋升。 退休阶段(60岁以上)有辉煌史的人不能很快适应。
华生主义和新华生主义各有什么特点?勒温观点主张什么? 知觉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它受哪些因素影响? 知觉、动机、行为有何关系? 什么是目标导向行为?什么是目标行为?循环交替的应用目标
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有何意义?
3.个体行为的协调
个体行为之间的协调。个体行为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呈现出 差异性,该差异造成组织内部个体行为之间的不协调甚至冲突, 因此必须对个体行为进行调节,主要方式有:
信息沟通方式 文化娱乐方式 思想教育方式 个体与群体、组织之间的协调。方法有二,其一是在组织或群
体内部建立起崇高的理想、目标和价值观,其二是鼓励和弘扬 正确行为。
三、个体行为疏导
按性质分为:正确行为和错误行为 按影响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结论:正确引导个体行为,使之与组织行为相一致,纠
正消极的个体行为。
1.个体行为的预测与控制
行为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也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目标是一种外在的 对象,行为的诱因。它可以是物质的对象也可以是精神的对象。行为科学 把实现目标所采取的行为分为两部分,即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
第三节 个体行为规律举例
送礼比发奖金好 涨工资不如发奖金 工资公开不如不公开 小奖不如不奖 小罚不如不罚 慢奖不如快奖 不给选择比给选择好 晚说不如早说 大中之小不如小中之大 能用的不如不能用的
本章应该掌握的知识及其应用
刺激-反应公式、个体行为规律、个体行为特征、晕轮效应、动 机、目标导向行为、目标行为
2001年6月,左某偶然发现汇总税款时可删除部分完税证记录后再进行汇总,遂产生 贪污税款的念头。从第一次作案得逞到案发,共贪污税款137笔共计8万余元,用于个人 高档消费。
2004年11月,县检察院接到群众关于左某贪污税款的举报,随即对其立案侦查,并查 清其贪污税款的犯罪事实。据左某交代,其作案时间均选在同事们下班离开之后。
以上内容见p55图3-3。
2.个体行为特征
目的性 社会性 自主性 连续性 持久性 可塑性
二、个体心理对行为的影响
个体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思维和反应 个体行为过程由需要—动机—行为构成 个体心理包括知觉、动机、态度、价值观、个性、气质、
情绪等
1.知觉与行为
知觉差异因素有两个: 客观因素,即知觉对象特点(外表印象特征;知觉对象和背景
的差别越大越容易感知;知觉对象的组织结构。) 主观因素(选择性、需要、成见、思想方法的错误:第一印象
的作用(看照片);晕轮效应(以点盖面);优先效应(先入 为主)和近因效应(给人印象);定型作用(头脑中固有印 象))
2.动机与行为
行为由动机支配,动机由需要引起。行为导向是寻求目标,满 足需要。动机是满足需要而进行活动的念头或想法,或是被意 识到的活动或行为的诱因。它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它驱动人们 从事某种行为,规定行为的方向。
动机与需要的区别:动机来源于需要,需要是主观的意向或愿 望,当人们有某种意向时,虽然已意识到一定的行动方向,但 却不明确行动所依据的具体需要以及用什么途径和方法满足需 要。
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内在原因和直接动力。动机的机 能(职能):
始发机能
选择机能
强化机能
一般来说,持久的、长远的动机多产生于高级的需要, 而间断的、短暂的动机则多产生于低级的需要。
人的行为规律见p59图3-4。
2.个体行为的引导
引导个体行为,要从影响个体行为的心理因素入手,通 过改变个体心理,从而改变个体行为:
首先,要引导个体知觉; 其次,要充分发挥和创造个性; 再次,引导个体树立正确的态度; 最后,培养和塑造组织的价值观。
个体行为引导在组织行为管理中的应用——对 员工的事业管理
改变态度的方法不能离开社会的活动,不能离开社会的规范和价值。个人 在社会中活动的性质能决定和改变他的态度。应引导目标对象参与各种有 关的活动,以纠正偏见改变态度。心理介入的程度如何,对该表态度的影 响也很大。主动参与和被动接受两种心理介入所产生的态度改变效果不同。 让目标对象全身心投入活动,自己提出和解决难题,会使态度改变明显。
第二节 个体行为规律
一、个体行为规律 1.人的行为模式(刺激反应机理)从心理学角度经研究 刺激—个体心理特征—对刺激的个人理解—行为反应 美国肯塔基大学教授华莱士提出了个体行为与绩效模式
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4图3-2。
任何具体的行为或行动能否产生绩效,要依赖于组织对个人的 期望或要求。组织中的两个成员也许以一种几乎相同的方式行 动,但如果他们的工作要求有不同类型的行为,那么,一个人 的行为可能有效,另一个则无效。只有在有明确的标准并了解 组织的期望与要求时,我们才能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能否产生有 效的个体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