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边升起月亮》教案

合集下载

东边升起月亮教案

东边升起月亮教案

东边升起月亮教案教案标题:东边升起月亮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月亮的运动原理以及与地球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提问的能力,促进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实地观察,加深对月亮运动规律的理解。

教案步骤:引入:1. 向学生提问:“你是否观察到月亮在不同时间、不同方向上的变化?”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月亮运动的认识和观察结果。

导入知识:1. 利用图片或模型等教具,向学生介绍月亮绕地球运动的基本原理。

2. 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并与月亮运动进行对比。

实地观察与实验:1. 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观察,观察月亮升起和落下的变化。

2. 引导学生提出关于月亮升起和落下的问题,如“为什么月亮会从东边升起?”“为什么月亮的升起时间会有变化?”等。

3. 设计实验:利用太阳、地球、月球的比例模型和光球等教具,模拟月亮的升起和落下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月亮运动的原理。

知识总结:1. 回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月亮运动的基本规律。

2. 强调观察和实验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继续提问和探索。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继续进行实地观察,并记录月亮升起和落下的变化。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月亮的形状会有变化?为什么有时会看到新月、半月、满月等不同形状的月亮?3. 带领学生进行月亮形状变化的实验或模拟,帮助他们深入了解月亮的各个阶段。

评估和反馈:1. 设计简单的评估题目,考察学生对月亮运动规律的理解。

2. 对学生的实地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评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教案扩展:1. 将月亮运动与季节变化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地球公转引起的季节变化原理。

2.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天体运动,如太阳、行星等的运动规律。

《东边升起月亮》教学设计

《东边升起月亮》教学设计

《东边升起月亮》教学设计【课型】欣赏课【授课年级】六年级【教学课时】人音版第11册第四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东边升起月亮》让学生初步了解歌剧的基本知识,从而了解相关的音乐知识和文内涵。

2.通过欣赏《东边升起月亮》让学生能够听辨并能从中体会歌曲的情感。

3.通过了解《东边升起月亮》的旋律取材于《茉莉花》,让学生理解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族音乐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教材分析】本课是新人音版六年级第十一册第四单元《芬芳茉莉》中的欣赏课。

《东边升起月亮》是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的插曲,他选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花》作为歌剧的音乐素材。

《茉莉花》不但在中国广为流传,从18世纪末叶起,还流传到欧洲和美洲。

1840年英国地理学家和旅行家约翰·贝罗在他所写的《中国旅行记》中刊登了这首民歌,从此在国外就把它作为中国民歌的典型广泛传播。

从音乐中能够看出,普契尼将原《茉莉花》中富有特性的音调,根据所描绘的意境和抒发的情感加以展开,使音乐更加平和抒情,有一种檬拢色彩,符合剧情要求。

在拓展部分,教师通过和学生互动表演的方式让学生欣赏了普契尼另外一部歌剧作品《艺术家的生涯》当中的咏叹调《漫步街上》,让学生对歌剧的相关知识和文化内涵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学习。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心理上趋向成熟,他们的感知、理解水平更加丰富,对抽象事物思考也会增强,但在想象力上或许有所渐弱,他们在表达上与小学中低段有很大差别,他们更希望在小范围内讨论,所以,对于这些学生,老师应该在语言上有所改变,能够一种成人式或对话式直接提问。

这些学生都喜欢上音乐课,但是不喜欢学习乐理知识,对于课外的不常接触的音乐,也很排斥,为了让学生能一步一步的学习了解,补充相关的音乐知识和文化内涵,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和精彩酌内容选段,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让学生在轻松和愉快中学习。

【教学重点】体会《东边升起月亮》的情感,了解相关知识。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1课《东边升起月亮》|人音版(简谱)(2023秋)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1课《东边升起月亮》|人音版(简谱)(2023秋)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东边升起月亮》这首歌的基本概念、音乐表达和民族音乐文化。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音乐审美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歌曲情感的理解与表达:学生需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通过声音的起伏、强度和色彩来传递歌曲的意境。
-合唱技巧的运用:培养学生正确的合唱姿势、呼吸方法以及声部间的和谐配合。
-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通过歌曲学习,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特色和文化价值的了解。
举例解释:
-对于音高、音长的掌握,学生需要能够准确地唱出《东边升起月亮》中的每个音符,如能区分并正确演唱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音高、音长、节奏的掌握和歌曲情感的表达。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示范和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东边升起月亮》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如何处理合唱中的声部协调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合唱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合唱中的呼吸、音准和声部协调的基本原理。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东边升起月亮》这首歌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简谱知识、演唱歌曲和合唱练习中,都展示出了很好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然而,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理论教学部分,虽然大多数学生对音高、音长和节奏的掌握程度较好,但仍有一些学生在区分复杂节奏时显得有些吃力。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更多的示范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1课《东边升起月亮》教案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1课《东边升起月亮》教案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1课《东边升起月亮》教案一. 教材分析《东边升起月亮》是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1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具有浓郁的藏族风格,歌词描绘了美丽的藏族风光,旋律优美动听。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藏族的音乐特色,丰富他们的音乐知识。

歌曲的难度适中,节奏明快,适合六年级的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表现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藏族音乐特色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藏族的音乐特色,丰富他们的音乐知识。

2.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东边升起月亮》,表现歌曲的优美旋律。

3.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藏族音乐的独特韵味,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2.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歌曲,把握歌曲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和欣赏,让学生感受藏族音乐的独特韵味。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提高演唱水平。

4.讨论法:学生之间交流学习心得,分享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东边升起月亮》的曲谱、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和教学音频。

3.教学用具:钢琴、吉他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藏族的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藏族的美景。

同时,播放藏族音乐的音频,让学生初步了解藏族音乐的特色。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东边升起月亮》,让学生欣赏并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随后,展示歌曲曲谱,让学生对歌曲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唱歌曲,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音准和节奏。

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提高演唱水平。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同学进行演唱,并对他们的表现进行点评。

其余同学在台下观看,学习借鉴。

5.拓展(5分钟)学生之间交流学习心得,分享感受。

东边升起月亮初中教案

东边升起月亮初中教案

东边升起月亮初中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2)学会从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2)理解诗歌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3)激发学生对诗歌、对文学的热爱,培养良好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2.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3. 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的理解;2. 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3. 诗歌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把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2. 简介诗人白居易及其作品《东边升起月亮》;3. 板书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 学生自学生字词,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3. 学生结合注释,疏通诗歌的意思。

三、合作探讨1.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讨,深入解读诗歌;2. 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3. 探讨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如“东边升起月亮”的象征意义;4.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等。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象、象征意义和修辞手法;2. 强调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2. 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深入学习1. 让学生结合诗歌的内容,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2. 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情感角度,理解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3. 探讨诗歌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音乐聆听课《东边升起月亮》教案

小学音乐聆听课《东边升起月亮》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小学音乐聆听课《东边升起月亮》教案年级:小学四年级学科:音乐课时:1课时编写人:X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东边升起月亮》这首歌曲的音乐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感受西部地区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 培养学生用耳朵聆听、用心灵感受音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4. 学会歌曲中的合唱部分,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1. 歌曲《东边升起月亮》的背景介绍。

2. 歌曲的旋律特点、节奏特点、音乐风格分析。

3. 合唱部分的技巧及表现力。

4. 歌曲中出现的民族乐器及其音色特点。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东边升起月亮》,了解歌曲的音乐特点,感受西部地区的音乐风格。

2. 教学难点:合唱部分的音准、节奏及表现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东边升起月亮》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歌曲介绍: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作者及创作年代,帮助学生了解歌曲的历史价值。

3. 音乐分析:教师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节奏特点、音乐风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

4. 合唱部分教学:教师讲解合唱部分的技巧及表现力,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

5. 民族乐器介绍:教师介绍歌曲中出现的民族乐器,让学生了解其音色特点,增强对民族音乐的认识。

6. 课堂练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学唱练习,重点指导合唱部分。

7. 作品展示:学生分组进行歌曲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8.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

9.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内容。

10. 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聆听、分析、实践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歌曲。

2. 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歌曲的背景资料及民族乐器图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东边升起月亮教案

东边升起月亮教案

东边升起月亮教案
东边升起月亮教案
一、教学内容:
诗歌欣赏:《东边升起月亮》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欣赏能力,懂得欣赏诗的美。

2.学会感受和理解作者的用心和用词。

三、教学重点:
学会欣赏诗歌,并理解诗歌中的寓意。

四、教学步骤:
1.创设情境:
教师播放一首古老的音乐,让学生感受神秘与宁静。

2.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张画有月亮和树木的图片,并向学生提问:“你们有没有见过东边升起的月亮?它是什么样子的?”
3.引入诗歌:
教师出示《东边升起月亮》的诗歌,并带领学生朗读。

4.诗歌欣赏:
教师针对诗歌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解释,引导学生理解诗的意境和作者的用心。

5.诗歌朗读:
教师分组让学生朗读诗歌,互相欣赏和学习。

6.情感体验:
教师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站在东边,看着月亮一点点升起来。

引导学生感受月亮升起的美丽和宁静,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个情景。

7.创作活动:
教师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写一篇关于月亮升起的短文。

8.展示和分享:
学生将自己的作文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

9.课堂总结:
教师请学生回顾课堂学习内容,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感受。

五、教学资源:
1.音乐:神秘的古老音乐。

2.图片:月亮和树木的图片。

3.诗歌:《东边升起月亮》。

六、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听取学生的作文反馈来评价教学效果。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6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4课时《东边升起月亮》教学设计

6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4课时《东边升起月亮》教学设计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东边升起月亮》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东边升起月亮》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东边升起月亮》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板书设计
①音乐基础知识:
-音阶:大调、小调音阶
-节奏:拍子、节奏型
-音符: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
②音乐欣赏:《月光曲》
-作品简介:创作背景、结构、旋律特点
-作品分析:主题旋律、和声、速度、力度 Nhomakorabea化③音乐创作:
-创作方法:旋律创作、和声编配、节奏设计
-实践操作:音乐创作软件的使用、音乐制作流程
在板书设计中,我们注重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板书设计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音乐基础知识部分,我们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音阶、节奏和音符等基本音乐元素。在音乐欣赏部分,我们通过展示《月光曲》的旋律特点和和声编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在音乐创作部分,我们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创作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这样的板书设计,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核心素养目标
本课时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以及审美鉴赏能力。
1.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通过阅读理解,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通过分角色朗读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传达能力。

东边升起月亮(教案)

东边升起月亮(教案)
-情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验:理解课文所传递的勇敢、善良的品质,通过课文内容的深入探讨,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
举例:在讲解“黎明”一词时,可以结合课文中“东边升起的月亮”的描写,让学生感受到黎明的美好,同时通过图片展示、生活实例等方式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
2.教学难点
-语法理解:对于“被”字句的理解和运用,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存在一定难度,教师需要通过图示、表格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其结构和使用场景。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进行得如火如荼。他们通过观察自然现象,亲身体验到了自然界的奇妙。但在小组讨论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发言不够积极,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是对自己的观点缺乏信心。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5.情感体验:感受故事中主人公勇敢、善良的品质,培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6.表达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学会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二、核心素养目标
1.阅读素养:通过学习《东边升起月亮》,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增强语言感受力。
2.语言素养:掌握本课词汇、短语及“被”字句,提高学生准确、生动地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3.思维素养:培养学生按时间顺序叙述事情发展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4.文化素养:了解课文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民族自豪感。
5.情感态度:通过感悟主人公品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促进人格发展。
6.合作交流: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沟通协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小学音乐聆听课《东边升起月亮》教案

小学音乐聆听课《东边升起月亮》教案

小学音乐聆听课《东边升起月亮》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 通过聆听《东边升起月亮》这首歌曲,使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旋律和歌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简介:《东边升起月亮》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歌词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歌曲结构: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节奏明快,旋律悠扬;第二部分节奏缓慢,旋律深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聆听和分析,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旋律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其他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引起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歌曲聆听:教师播放《东边升起月亮》歌曲,让学生完整聆听,感受歌曲的美感。

3. 分段聆听:教师将歌曲分为两个部分,让学生分别聆听,注意感受节奏和旋律的变化。

4. 歌词解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的歌词,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5. 歌曲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教师进行指导和总结。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学生能够分析和解释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旋律特点。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六、教学延伸1. 创作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以《东边升起月亮》为灵感,创作自己的民族风格音乐作品。

2. 表演活动:学生分组选择民族音乐作品进行表演,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表演技巧。

七、教学资源1. 音乐CD:《东边升起月亮》歌曲的CD或其他民族音乐作品的CD。

2. 乐谱:提供《东边升起月亮》的歌曲乐谱,供学生研究和分析。

3. 视频资料:播放有关民族音乐表演的视频,供学生欣赏和参考。

八、教学时间1. 课程总时长:本教案共需1课时,即40分钟。

2. 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时间分配:导入(5分钟)、歌曲聆听(10分钟)、分段聆听(10分钟)、歌词解析(5分钟)、歌曲讨论(5分钟)、教学延伸(5分钟)。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1课《东边升起月亮》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1课《东边升起月亮》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1课《东边升起月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东边升起月亮》是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1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优美动人的旋律,描绘了夜幕降临,月亮升起的美景。

歌曲节奏变化丰富,富有诗意,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歌曲难度适中,适合六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节奏、旋律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还不够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感受音乐的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歌曲《东边升起月亮》,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3.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掌握。

2.音乐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习兴趣。

2.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分组合作法: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学习。

4.互动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音乐器材:钢琴、吉他等。

3.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展示月亮升起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b.提问:“你们谁能描述一下月亮升起的美景?”c.教师总结,引出歌曲《东边升起月亮》。

2.呈现(10分钟)a.教师演唱歌曲,学生欣赏。

b.分析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c.引导学生跟唱歌曲。

3.操练(10分钟)a.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唱。

b.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学习。

c.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指导他们改进。

4.巩固(10分钟)a.教师提问:“你们谁能来说说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b.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c.再次演唱歌曲,巩固学习内容。

5.拓展(5分钟)a.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还能想到其他的月亮相关的歌曲吗?”b.学生分享,教师总结。

第1课芬芳茉莉东边升起月亮(教案)

第1课芬芳茉莉东边升起月亮(教案)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他们围绕诗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讨论,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想法。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较为内向,不太愿意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为了鼓励这些学生,我今后可以适当调整讨论形式,让他们在小组内有更多的机会发言。
实践活动方面,学生们在诗歌创作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创造力。他们尝试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创作出了具有个性和想象力的短诗。然而,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创作时过于关注形式,而忽略了诗歌的情感表达。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表达的引导,让他们明白诗歌的灵魂在于情感。
-词语理解: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如“芬芳”、“悄悄”、“挂满”等,并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
-句子分析:学会分析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情感体验: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举例解释:
-诗歌朗读:强调学生在朗读时要注意重音、停顿、语调等,如《芬芳茉莉》中“茉莉花,你悄悄地开”,要读出茉莉花含蓄、温柔的特点。
第1课芬芳茉莉东边升起月亮(教案)
一、教学内容
《芬芳茉莉东边升起月亮》为本章主要内容包括:
1.诗歌朗读: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芬芳茉莉》和《东边升起月亮》,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词语理解: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如“芬芳”、“悄悄”、“挂满”等,理解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提高学生的词汇理解能力。
此外,本次教学中,我对课程时间的把控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注意分配好每个环节的时间,确保教学内容能够顺利完成。
首先,学生在诗歌朗读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兴趣。通过引导他们注意朗读的重音、停顿和语调,他们能够逐渐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读出诗歌的美感。但在教学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一些生僻词汇的读音掌握不够准确,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发音的指导。

小学音乐聆听课《东边升起月亮》教案

小学音乐聆听课《东边升起月亮》教案

小学音乐聆听课《东边升起月亮》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 通过聆听《东边升起月亮》这首歌曲,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鉴赏方法,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民族特色,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东边升起月亮》的背景介绍。

2. 歌曲的旋律、节奏、音乐风格等特点。

3. 歌曲中所体现的民族文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欣赏《东边升起月亮》这首歌曲的音乐特点及民族特色。

2.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音乐鉴赏方法,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东边升起月亮》的音频、视频及图文资料。

2. 教学乐器:民族乐器实物或图片。

3. 教学用具:乐谱、歌单、评分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东边升起月亮》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激发学习兴趣。

2. 歌曲介绍:讲解歌曲的背景、作者及创作年代,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历史价值。

3. 音乐分析: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节奏、音乐风格等特点,分析歌曲的民族特色。

4. 聆听与鉴赏:让学生多次聆听歌曲,运用所学音乐鉴赏方法,分组讨论并分享歌曲的特点及感受。

5. 实践活动:分组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韵律美,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进行即兴表演。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对歌曲《东边升起月亮》的理解和感受。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搜集其他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下节课分享交流。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东边升起月亮》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民族特色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聆听与鉴赏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3. 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时的表现,包括韵律感、协调性和创意性。

4.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以及能否主动搜集和分享其他民族音乐作品。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民族音乐专家或表演者进行课堂分享,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民族音乐。

2. 组织学生参观民族音乐博物馆或参加民族音乐演出,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东边升起月亮初中教案

东边升起月亮初中教案

教案名称:《东边升起月亮》年级:初中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3)了解课文背景,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学会珍惜亲情和友情,传递正能量。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善美。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的运用。

2.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学难点:1. 课文背景的理解,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

2. 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向学生介绍课文作者及其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 学生自学生字词,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

三、合作探讨1. 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检查学生对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二、深入学习1. 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2. 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三、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进行互动交流。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写作,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东边升起月亮 教案

东边升起月亮 教案

东边升起月亮教案教案标题:东边升起月亮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将能够理解并描述月亮的运动规律。

2. 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在东边升起的月亮会在西边落下。

教学资源:1. 《东边升起月亮》故事书2. 大型世界地球仪或模型3. PowerPoint演示文稿4. 白板和标记笔5. 学生练习册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展示一张月亮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月亮的注意。

2. 提问: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月亮的运动轨迹?为什么有时候月亮在东边升起,有时候在西边升起?探究活动:1. 通过阅读《东边升起月亮》故事书,引导学生了解月亮的运动规律。

2. 使用大型世界地球仪或模型,模拟地球和月亮的运动,帮助学生理解月亮的升起和落下。

3. 利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展示地球和月亮的运动轨迹,并解释为什么月亮在东边升起、在西边落下。

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地点,观察月亮的升起和落下时间,并记录下来。

2. 学生将观察到的数据与所学知识进行对比和分析,解释为什么月亮在不同地点的升起和落下时间不同。

3. 学生将他们的观察结果和解释分享给全班。

巩固活动:1. 在白板上绘制地球和月亮的运动轨迹,让学生用标记笔标出月亮在不同地点的升起和落下位置。

2. 学生完成学生练习册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评估活动:1. 以小组形式进行月亮运动规律的口头答辩。

2. 学生完成一份简短的写作任务,解释为什么月亮在东边升起、在西边落下的原因。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究其他天体的运动规律。

2. 学生可以用手工制作模型,模拟地球、月亮和太阳的运动。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月亮的运动,进一步了解季节变化和日食月食等现象。

2. 学生可以通过互动软件或网站,进一步探索宇宙和天体运动的知识。

教学反思: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评估学生对月亮运动规律的理解程度。

2.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策略和资源的使用,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1课芬芳茉莉《东边升起月亮》教案

第1课芬芳茉莉《东边升起月亮》教案
1.领悟课文主题,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2.学习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4.阅读课文,感受散文的韵味,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5.了解课文背后的民间风俗,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通过课文了解我国民间风俗,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各有千秋。这让我意识到,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课文中的文化元素,引导学生关注和传承家乡文化。同时,我也发现自己在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继续学习如何提出更具启发性的问题。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程度较好。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对难点知识仍存在疑问。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我决定在课后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东边升起月亮》这篇课文在学生心中的影响力。通过引导他们感悟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我发现孩子们对家乡的认识和情感也在不断深化。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反思: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的部分,我发现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月亮,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兴趣。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预留更多时间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以便更好地导入课文主题。
-课文情感的理解与共鸣:学生可能因为生活经验有限,难以完全理解作者对家乡的情感。
-传统文化知识的内化:学生需要将课文中学到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
举例解释:
-修辞手法的深入理解,教师可以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探讨修辞手法如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散文语言的品味,教师可以挑选几段课文,通过朗读、分析关键词语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韵律。

东边升起月亮(教案)

东边升起月亮(教案)
1.加强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与感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设计更多针对性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3.明确小组讨论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讨论,提高讨论效率。
4.提前为学生提供绘画技巧指导,增强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自信心。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月亮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6.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共同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歌朗读与理解:《东边升起月亮》的朗读节奏、情感把握,以及诗歌描绘景象的理解。
-词语学习:生词的准确理解、运用,如“升起”、“洒满”等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识别及其在文中的东边升起月亮》这一课时,我发现学生们对诗歌的朗读与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他们在把握诗歌的情感和意境上还不够到位,这可能是因为平时对自然景观的观察不够仔细,缺乏对美好事物的感悟。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在讲解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时,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这些概念,但在实际应用中仍显得有些吃力。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这些技巧的练习还不够充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设计更多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4.写作技巧: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通过对比、排比等手法描绘景物,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音乐聆听课《东边升起月亮》教案

小学音乐聆听课《东边升起月亮》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小学音乐聆听课《东边升起月亮》教案年级:小学四年级学科:音乐课时:1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东边升起月亮》这首歌曲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聆听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素养。

3.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和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会聆听《东边升起月亮》这首歌曲,理解其音乐特点。

2. 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能够哼唱。

难点:1. 对歌曲中民族特色的理解和感受。

2. 歌曲中部分旋律的演唱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3. 录音机、音响等播放设备。

4. 乐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播放《东边升起月亮》歌曲片段,引导学生聆听。

(2)请学生谈谈对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教师总结。

2. 歌曲介绍:(1)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

(2)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民族特色元素。

3. 旋律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的基本旋律。

(2)学生跟随教师哼唱旋律,注意掌握难点部分。

4. 歌词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歌词的含义。

(2)学生跟读歌词,注意语音语调。

5. 完整演唱:(1)教师指挥,学生跟随演唱歌曲。

(2)反复练习,直至熟练。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音乐特点和民族特色。

7. 课后作业:请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并尝试分析其音乐特点。

六、教学拓展1. 对比欣赏:教师播放其他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如《茉莉花》、《赛马》等,引导学生对比聆听,发现异同。

2. 创作活动:请学生以《东边升起月亮》为素材,创作一个简短的舞蹈或戏剧表演,展示对歌曲的理解和创意。

七、课堂互动1.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请他们探讨歌曲中的民族元素,如旋律、节奏、歌词等。

2. 分享交流:各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讨论成果。

教师点评并总结。

《东边升起月亮》教案

《东边升起月亮》教案

《东边升起月亮》教案第一篇:《东边升起月亮》教案《东边升起月亮》教学目标:一、能够欣赏《图兰朵》中的《东边升起月亮》。

二、能用不同表演形式表现《东边升起月亮》,每个学生都在其中承担任务。

教学重、难点:一、让学生欣赏歌剧的风格。

二、聆听《东边升起月亮》,享受歌曲带来的享受。

教具准备:光碟、多媒体设备、电子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1、教师导语:老师教音乐,也会讲故事。

不信,我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朵,但也很残酷。

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头。

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

你看,刽子手们又在磨刀了。

2、播放话剧片断:原来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朵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朵,对图兰朵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朵仍不甘心。

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像没有猜中图兰朵的谜语那样,被处死刑。

3、播放到百姓的场面:此夜,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朵诚服,从此结束杀戮。

月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响起。

4、《东边升起月亮》的旋律响起:或许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

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

音乐的魅力在这一时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教师:刚才大家看到的便是100多年前意大利的歌剧之王普契尼所创作的歌剧《图兰朵》的片断,称为《东边升起月亮》。

5、复听《东边升起月亮》。

三、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歌剧《图兰朵》选段中的《东边升起月亮》,同学们还知道歌剧《图兰朵》有哪些选段?课下搜集一下,下一节课再一起分享!第二篇:欣赏《东边升起月亮》教学设计欣赏《东边升起月亮》 [作品分析]1.背景材料歌剧《图兰朵特》是普契尼的最后一部歌剧,作于1926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边升起月亮》
教学目标:
一、能够欣赏《图兰朵》中的《东边升起月亮》。

二、能用不同表演形式表现《东边升起月亮》,每个学生都在其中承担任务。

教学重、难点:
一、让学生欣赏歌剧的风格。

二、聆听《东边升起月亮》,享受歌曲带来的享受。

教具准备:
光碟、多媒体设备、电子琴。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导语:
老师教音乐,也会讲故事。

不信,我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朵,但也很残酷。

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头。

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

你看,刽子手们又在磨刀了。

2、播放话剧片断:
原来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朵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朵,对图兰朵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朵仍不甘心。

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像没有猜中图兰朵的谜语那样,被处死刑。

3、播放到百姓的场面:
此夜,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朵诚服,从此结束杀戮。

月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响起。

4、《东边升起月亮》的旋律响起:
或许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

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

音乐的魅力在这一时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教师:刚才大家看到的便是100多年前意大利的歌剧之王普契尼所创作的歌剧《图兰朵》的片断,称为《东边升起月亮》。

5、复听《东边升起月亮》。

三、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歌剧《图兰朵》选段中的《东边升起月亮》,同学们还知道歌剧《图兰朵》有哪些选段?课下搜集一下,下一节课再一起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