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人和导学案答案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导学案(含答案)
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他反对实行霸道,即用兼并战争去征服别的国家;在价值观方面,他强调舍身取义。
三、写作背景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各国互相攻伐,强者称霸,割据混乱的书面已成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尖锐激烈的社会变革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激起了新旧势力和各种不同政治主张的剧烈斗争,形成口家争鸣的局面。
孟子针对社会现状阐述自己的观点,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学说。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是其一。
四、解题“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检查预习1•积累字音怵惕(Ch(I tι)恻(Q)隐要(ydo)誉羞恶(WU)2.理解词语忍人:运:怵惕:恻隐:内交:要誉:乡党:同乡。
辞让:贼:保:六、研习文本(―)整体感知1•通读课文,读准句读,初步感知文意。
2.再读课文,借助注释,翻译全文,标注难点。
3.展示翻译,讨论难点。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 难点:斯有不忍人之政矣斯: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所以:由是观之是: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谓:不足以事父母事:(二)文意理解1.读课文,分层次,把握文章思路。
第一层(开头一一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提出“”的观点,指出“”,治理天下就很容易了。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孟子》导学案教案教学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孟子》导学案教案教学反思人教版九班级语文下册第18课《孟子》导学案及答案教案教学反思18《孟子》两章设计人:范书颖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学问,把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理解孟子的政治主见,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
3、背诵两文。
助读材料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闻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主见以仁政来统一天下。
孟子还主见性善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导入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结合文下解释疏通文意,标出疑难,师生释疑。
)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和句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四、理清文脉,把握文意1、本文的论点?2、"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3、谈谈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五、中考链接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含义(3分)⑴池非不深也()⑵委而去之()⑶故君子有不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得道者多助策之不以其道惨无人道B、委而去之去国怀乡去留两便C、寡助之至比至陈无微不至D、攻亲戚之所畔辍耕之垄上始龀,跳往助之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⑴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
⑵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译:。
4、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观点是孟子"仁政'主见的详细体现?其次课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二、再读课文疏通文意(结合文下解释疏通文意,标出疑难,师生释疑。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五、人和 Word版含答案
五、人和释文题“人和”一词摘自《孟子·公孙丑下》中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高度重视“人和”,他从天时、地利、人和的比较中得出“人和”最重要的结论;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阐述了达到人和的根本方法,就是“得道”,即施行仁政。
孟子是我国古代最看重“人和”的思想家之一。
在本课第一则,他从天时、地利、人和的比较中得出人和最重要的结论。
全篇紧紧围绕“人和”这一话题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证,有力地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强调有了人和就可以克服其他方面的困难。
明主旨本课所录选文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孟子的“人和”思想。
孟子不仅从天时、地利、人和的比较中得出了人和最为重要的结论,而且还从一般的社会成员和君王(统治者)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达到人和的具体办法。
孟子认为,就一般的社会成员而言,心存“仁”“礼”,凡事从严要求自己、反省自己、不与别人计较是构筑人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条件。
就统治者来说,以仁爱人,以礼敬人,凡事从自身找原因,力求身正,并且怀有推恩之心,发政施仁利民之产,就一定能达到人和而王天下。
1.词语理解(1)通假字①寡助之至,亲戚畔.之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其横逆由.是也同“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同“________”,____________④刑.于寡妻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⑤则盍反.其本矣通“________”,___________ ⑥无.失其时通“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①轻⎩⎪⎨⎪⎧故民之从之也轻:轻舟已过万重山:商人重利轻别离:乘肥马,衣轻裘:轻拢慢捻抹复挑: ②至⎩⎪⎨⎪⎧此物奚宜至哉: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③刑⎩⎪⎨⎪⎧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然后从而刑之:(3)古今异义①池.非不深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池塘。
《人和》导学案3
《人和》导学案3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古汉语知识。
2、了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张,理清论证思路,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辩论能力。
3、体会孟子思想的进步意义。
预习案
学法指导:
1、先熟读课文,标记勾画重点字词、句子,再研读本学案,牢记:不读完课文,不做学案。
2、书面完成预习自测题目,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标示出来。
3、限时30分,独立完成。
预习自测
学习建议: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自主检测下列重点文言现象,掌握重点实词,巩固通假现象。
1、解释下列加点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池非不深也
委而去之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爱人者,人恒爱之
则君子必自反也
此物奚宜至哉
我必不忠
则与禽兽奚择哉?
于禽兽又何难焉?
舜为法于天下
爱人不亲,反其仁礼人不答,反其敬商旅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人和_导学案
《人和》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古汉语知识。
2、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3、了解孟子的说理技巧过程与方法:了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张,理清论证思路,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辩论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孟子思想的进步意义。
一、复习回顾本单元着重学习的是孟子的政治主张,他的这些主张是与他的个人修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个人修养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治国,这也是儒家的一个基本的修养等次,次序是不能颠倒的。
所谓“内圣外王”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同学们可以看出,孟子的每一则言论讲的都不外乎这两点,而这两点都是相辅相成的。
儒家学说着重阐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道家阐述的主要是人与自我、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儒家是入世的,儒家正是通过建立一系列人与人之间的规范来干预社会的。
今天我们来看看他的《人和》,体会一下孟子两千年前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定位吧。
二、设问导读请同学们参照注释,初读课文。
三、自学检测1、解释加点的字词老吾老以及..于家邦..人之老.以御言举..保妻子..斯心加诸.彼而已不推恩无以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王发.政施仁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明以.教我我虽不敏.无恒.产而有恒心者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俯足以畜.妻子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则盍.反其本.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2、归纳虚词“以”的用法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其待我以横逆以以其存心也明以教我仰足以事父母3、指出下例语句中的词类活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然而不王者4、指出下列文言句式不能进于是矣是罔民也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翻译课文,写在课本的空白处。
先完成后有选择性地展示。
四、巩固练习1、孟子是怎样说服齐宣王的?2、孟子在本文中提到的施政纲领有哪些?你如何理解其深刻意义?3、你如何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义?4、孟子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这句话对你有何启示?五、拓展探究有人说,当今时代是资讯科技时代,“人和”似乎不是那么重要了,你看,我们上网一查,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何必烦劳别人呢?人与人交往也是如此,各干各的事,你是你,我是我,“人和”的说法落伍了。
《孟子两章》导学案
18.《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基础达标(自主完成,二人互检)1.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家、家。
他是思想的代表人物,被尊为“”,后世常将他与孔子并成为“”。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米粟.()畔.之()3.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环而攻之而不胜(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3)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4.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是:(2)池.非不深也池:(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4)亲戚..畔之亲戚:6.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二、设问导读(阅读课文,完成问题)(一)整体感知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文章结构框架图。
(二)问题研究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孟子所谓“人和”和“得道”的关系。
三、自我检测(语段阅读重点突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七里之郭.()(2)兵革.非不坚利也()(3)委.而去之()(4)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从课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怎样逐层展开论证的?4.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
其中最重要的是。
2001年5月,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改选中落选,印证了孟子关于人心向背的重要规律,即。
5.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18.《孟子》两章导学案含答案
【自主学习指导】
1.自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夫 米粟 域民 寡助 畔
2.了解孟子及其《孟子》
文学常识填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_____________》。《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做。_______家经典之一。孟子,名_,字__,__时邹人。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称为__代表作品_________。
【拓展检测案】
1.略
2.读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运用排比这种修辞手法,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加强文章的说服力。
我懂得了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懂得了团结协作精神的可贵
3.美国狂轰南联盟、审判米洛舍维奇,攻打阿富汗,侵略伊拉克,支持以色列,软禁阿拉法特,引起全世界人民的极大愤慨,可以说失道寡助啊!
陈水扁一意孤行,妄想搞台独,遭到我们炎黄子孙的强烈谴责和反对,真是失道寡助!
18.《孟子》两章导学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学案
设计龙的故乡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背诵、理解词句,把握文意。
2、理清文章行文脉络,把握相关文体知识。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理解“人和”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益。
【学习重点】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孟子》
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孟子两章》优质导学案及答案
18.《孟子》两章教师寄语: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劳,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
教学目标1、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
(重点)2、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难点)3、背诵两文,体会“人和”的含义,理解“磨难”在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重点)助读材料孟子(前372年-前289 年),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主张以'仁政'来统一天下。
孟子还主张' 性善'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导入《智取生辰冈》一文中,吴用等人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他们智用了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的因素。
由此可知,天时、地利、人和是多么重要的三个要素。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了解一下,孟子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米粟.()域.民()亲戚.畔.之()()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和句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非不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兵.革.非不坚利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合作探究,解疑答惑1、本文的论点?2、“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3、谈谈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学案导学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学案+同步精练:2.5 人和2.5 人和 学案(人教版选修
五、人和“人和”一词摘自《孟子·公孙丑下》中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高度重视“人和”,他从天时、地利、人和的比较中得出“人和”最重要的结论;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阐述了达到人和的根本方法,就是“得道”,即施行仁政。
孟子是我国古代最看重“人和”的思想家之一。
在本课第一则,他从天时、地利、人和的比较中得出人和最重要的结论。
全篇紧紧围绕“人和”这一话题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证,有力地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强调有了人和就可以克服其他方面的困难。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虚词、实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2.理解孟子“人和”思想的内涵并体会这种思想对构筑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1.字音字形①何难.焉(nàn)②孝悌.(tì)③惛.(hūn)④横.逆(hènɡ) ⑤商贾.(ɡǔ) ⑥放辟.(pì)⑦庠.序(xiánɡ) ⑧衣.帛(yì) ⑨鸡豚.(tún)⑩狗彘.(zhì)2.通假举要①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②其横逆由.是也:“由”同“犹”,尚且、还③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亡”同“无”,没有④刑.于寡妻:“刑”通“型”,楷模⑤则盍反.其本矣:“反”通“返”,返回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花白⑦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3.实词类举(1)常见实词①委.而去之:丢弃,抛弃 ②则君子必自反.也:反省 ③则与禽兽奚择.哉:区别 ④于禽兽又何难.焉:诘责,计较 ⑤爱人不亲.,反其仁:亲近,亲附 ⑥礼人不答.,反其敬:回应 ⑦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惩罚 ⑧是故明君制.民之产:规定 ⑨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充裕,足够 (2)一词多义①轻⎩⎪⎨⎪⎧ 乘肥马,衣轻.裘:分量不重轻.舟已过万重山:轻便商人重利轻.别离:轻视故民之从之也轻.:轻易,随便轻.拢慢捻抹复挑:轻轻地②至⎩⎪⎨⎪⎧ 此物奚宜至.哉:到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极点 ③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通“型”,楷模然后从而刑.之:惩罚 (3)词类活用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活用为动词,限制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固 ③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名词活用为动词,威行 ④礼.人不答:名词活用为动词,以礼相待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前“老”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老,敬重;后“老”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老人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前“幼”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幼,爱护;后“幼”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孩子⑦刑.于寡妻:通“型”,楷模,此处作动词,做榜样(4)古今异义①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
九年级下册语文《孟子两章》导学案教学实录课后反思练习题答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孟子两章》导学案教学实录课后反思练习题答案《九年级下册语文《孟子两章》导学案教学实录课后反思练习题答案》这是一篇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九年级下册语文《孟子两章》导学案课件PPT教学实录课后反思练习题答案 18《孟子》两章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
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二、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四、教学方法1.诵读法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
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
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3.竞赛法4.比较法五、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jiefangjun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
)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孟子与《孟子》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
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8课《孟子》导学案及答案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8课《孟子》导学案及答案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孟子》的文学背景及孟子其人。
1.2理解《孟子》中的主要思想及哲理。
1.3掌握课文中重点词汇、句式及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深入解读文本。
2.2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孟子的思想光辉,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2提高审美情趣,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孟子》的文学背景及孟子其人。
1.2《孟子》中的主要思想及哲理。
1.3课文中重点词汇、句式及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
2.教学难点:2.1对《孟子》中深奥哲理的理解。
2.2对课文中复杂句式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简要介绍《孟子》的文学背景及孟子其人。
1.2学生分享对孟子的了解及对《孟子》的初步认识。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本内容。
2.2学生查找并记录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及修辞手法。
3.合作讨论3.1学生分组,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讨论。
4.精讲点拨4.1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难点进行讲解。
4.2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5.实践运用5.1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2教师给出实例,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6.2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孟子》的文学背景及孟子其人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
3.在精讲点拨环节,学生对课文中的难点有了深入的理解。
4.实践运用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要求。
2.教学内容丰富,涵盖《孟子》的文学背景、孟子其人、课文内容等多个方面。
3.教学过程设计合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8、《孟子》导学案附答案
科目:九年级语文(下)学案课题:18、《孟子》两章时间:年月日总课时序号:主备人:授课人:课型:新授课1、作者简介:,(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2、孟子的思想在孟子的大思想的统摄之下,孟子的“王道”思想,宣传仁政,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这充分体现了社会的民主和文明的正当的进步趋势,反映了大多数人的愿望,顺应了时代潮流,这就使他的学说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容易为多数人接受;而作为统治者,这种学说就正好可以用来作为自己统治社会的工具,所以,他们会极力推行孟子的学说。
3、《孟子》孟子及其弟子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
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1、反复朗读、背诵、理解词句,把握文意。
2、理清文章行文脉络,把握相关文体知识。
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理解“人和”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得出的结论又是什么?表明了作者什么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仁政2、为什么说本文的观点(中心论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表现?在天时、地理、人和这三个因素当中,孟子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赢得民心,赢得民心的前提是"得道",而这个"道"就是他一贯主张的"仁政"。
孟子两章优质导学案及答案
1&《孟子》两章教师寄语: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劳,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
教学目标1、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
(重点)2、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难点)3、背诵两文,体会“人和”的含义,理解“磨难”在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重点)助读材料孟子(前372年一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主张以,仁政'来统一天下。
孟子还主张,性善,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f 导入《智取生辰冈》一文中,吴用等人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他们智用了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的因素。
由此可知,天时、地利、人和是多么重要的三个要素。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了解一下,孟子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米粟()域民()亲戚畔之()()• • •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和句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非不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兵革非不坚利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季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域民不以封媼之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寡助之至,亲戚畦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合作探究,解疑答惑1、本文的论点?2、"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3、谈谈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孟子两章导学案有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教案一、学习过程:( 1)、预习:看说明,试译全文。
( 2)、简介孟子和《孟子》:孟子,名,思想家,教育家,是继此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 并有“”之称。
《孟子》是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辩。
全书共七篇,计261 章,约 35000 字。
南宋熹将《孟子》、、、并称为“四书”。
( 3)、解说一词多义:道: 1、会天大雨,道不通() 2、得道者多助() 3、伐无道,诛暴秦()...固: 1、固) 2、汝心之固,固.不行彻().国不以山溪之险(池: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池非不深也()..国: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4)、解说加点词:1、时节不如地利时节:()地利:(2 、地利不如人和人和:()3 、环而攻之而不胜环:()4 、是时节不如地也是:()5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6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7 、得道者多助得道:()8 、亲戚畔之亲戚:()9 、故()君子()有()不战10、兵革非不坚()利()也:11、寡助之至至:()12、委()而去()之13、兵()革()非不坚利也14、池非不深也池:()15、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 5)、解说一词多义:道: 1、会天大雨,道不通() 2、得道者多助() 3、伐无道,诛暴秦(...固: 1、固) 2、汝心之固,固.不行彻().国不以山溪之险(池: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池非不深也()..国: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6)、翻译下边句子: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但是不胜者,是时节不如地利也。
(7)文本研究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人和”的最正确场面是“”。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导学案(含答案)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导学案(含答案)班级:姓名:《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导学案【研究目标】一、了解孟子及其作品,了解孟子的思想。
二、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三、赏析本文写法方面的特点。
四、把握孟子“仁政”的观点,理解其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文言基础知识,赏析写法特点。
难点:把握孟子“仁政”观点,理解其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了解作者及其作品1.孟子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字,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战国时期、、、,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
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
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
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2.《孟子》孟子的著作收录于《》一书。
《》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7篇,一般认为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属先秦语录体散文集。
书中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富贵不能淫》等篇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从《孟子》中看出孟子有如下一些言论和思想:在兽性方面,主张;1班级:姓名: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霸道的理论,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他反对实行霸道,即用兼并战役去降服此外国度;在价值观方面,他强调舍身取义。
三、写作背景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各国互相攻伐,强者称霸,盘据混乱的书面已成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开展的障碍。
尖锐激烈的社会变革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冲突,激起了新旧权力和各种不同政治主张的猛烈斗争,构成万马齐喑的场面。
孟子两章导学案答案
孟子两章导学案答案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篇明确提出论点,表示人和就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进行,用概括
性的战例予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表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
争中所起至的促进作用相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面世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结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述了“人和”的实质,即为“多并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并助””与“寡助”展开对照,自然求出“君子存有久攻不下,战破釜沉舟矣”。
2、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就是实行“总——分后——总”的论证结构。
先明确提出中心论
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
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1)、本段列举了六位圣贤的典型事例,思考:这六位圣贤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这在论证中属于什么论证方法?
教师小结: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列出了六位由低贱至贵戚的历史人物,表明肩负重
任的人,事先必抵挡一番艰辛的磨练,为下文将要说至的观点提供更多了事实根据。
2、指名读第二段
(1).认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句话的促进作用?
(“故”收束上文,归纳论证。
”也”表句中停顿,引起下文,此句起承上启下的过
渡作用)
(2)、恳请找到造就人才所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这从哪些方面去详述其艰难困苦
的状况的?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
这是从思想、生活、行为三个方面来概述其艰难困苦的状况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人和》导学案答案1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第一则。
1、学生朗读课文划分节奏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非不高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解释下列词语及句子(一些古今异义词)
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②“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③“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④“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⑤“固.国”的“固”,的“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⑥“威.天下”的“威”,的“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⑦“寡助之.至”的“之”动词,作“到”讲。
⑧“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3注音
难.(nàn )孝悌.(tì)惛.(hūn )横.逆(hèng )
4写出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叛)
其横逆由.是也(犹)
若夫君子所患则亡(无)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
舜,人也;我,亦人也。
(判断句)
城非不高也。
(判断句)
凶年免于死亡。
( 状语后置句)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判断句)
二·合作探究
1.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哪里?
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
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
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在比较中立论,给人人的印象极其深刻。
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明确:二三两层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
]
第2层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敌军包围起
来攻打它,一定能够得到好的天时,然而假如这个小城得到了地利,比如城墙高而且坚,护城河宽而且深,武器装备比敌军精良,甲胄比低兵牢固,粮食比敌兵充足等,那么敌兵就不能取胜,是因为天时不如地利
第3层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
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
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层,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层?
明确:第4层的作用是在前3层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
其次,孟子说的“得道”自然是指有仁德、践履仁的国君,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
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
因而,第4层绝非多余的闲笔。
4.本文主要是谈战争中的问题么?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明确:借战争谈政治、谈治国,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广泛施行仁政,这样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当然也就不用打仗了,即使打仗,也一定会打胜仗
5.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
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
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6. 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
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学习第2则。
思考下列问题
⑴孟子认为应如何“存心”?
明确:存心的方法有二:一是“以仁”,二是“以礼”,也就是时刻以“仁”“礼”约束自己。
⑵孟子多次强调“君子必自反”,具体做法是什么?
明确:孟子认为凡事应从自身找原因,不要与人比较。
⑶君子和一般人的不同是什么?
明确:君子和一般人的不同在于君子的居心,当横逆之徒以横暴不顺理来对待他的时候,他一次次问自己是否做到了仁、是否有礼、是否做到了忠,在自己已经切实达到了这些要求,可横逆之人仍然以横暴不顺理来对待自己的时候,他除了视之为禽兽以外,不会跟他们计较。
君子的忧虑在己不在人,君子的忧虑不在遇上横逆之人,而在自己的德行
不能达到舜那样高的水平,以为天下人的楷模,并且垂范后世。
⑷孟子通过这则短文想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君子应该时刻把仁礼当在心上,常常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合乎仁礼,也就没有小人那样患得患失的忧虑了,担心的是自己修养方面是否合乎圣贤礼义。
⑸那么这则对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明确: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时时处处地反省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
《人和》导学案2答案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第三四则。
1注音
商贾.(gǔ)放辟.(pì)庠.(xiǎng )序衣.(yì)帛鸡豚.(tún )狗彘.(zhì)
2指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
刑于寡妻(“刑”通“型”)
则盍反其本矣(“反“通“返”)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无失其时(“无”通“毋”)
3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
吾惛,不能进于是。
(介词结构后置句)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介词结构后置句)
申之以孝悌之义。
(介词结构后置句)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句)
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
(介词结构后置句)
二·合作探究第三则
⑴选文第三则和第二则相比,有什么异同?
明确:第2则针对每一个社会成员,选文3针对统治者。
⑵这则短文说明了什么?
明确:对于统治者来说,身正才是根本,抓住了这个根本,就可以赢得天下了。
三合作探究第四则。
1.孟子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意在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推恩之心”对于君王成就霸业的重要性,拥有推恩之心是君王“发政施仁”的必要的前提。
2孟子向齐宣王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君臣同乐的和谐图案,目的是什么?
明确:为进一步阐述自己的“仁政”主张作铺垫。
3孟子对齐宣王说要做到人和必须做到哪些?
明确:1.推恩四海。
2.施行仁政。
3.制民之产,使民吃饱穿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