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的鉴别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课件介绍了多发性骨髓瘤的鉴别诊断,从多发性骨髓瘤的各种临床症状出发,分别阐述了各种症状的鉴别诊断要点和注意事项,并附有临床病例。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可以很好地掌握多发性骨髓瘤的鉴别诊断。
一、概述
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因此误诊率很高。国内对2547例多发性骨髓瘤的统计发现误诊率高达69.1%。
多发性骨髓瘤不同的临床表现均应有相应的鉴别诊断。如不明原因贫血、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多克隆,浆细胞少、MGUS、肾病、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ôm):骨质、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POEMS 综合征、重链病、伴发于非浆细胞病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高、腰痛性疾病、骨转移癌等。
多发性骨髓瘤的变异型有两种:
■ 孤立性浆细胞瘤(Solitary plasmacytoma)ν
影像上呈现单个溶骨性肿瘤,组织活检为浆细胞瘤,多部位骨髓穿刺正常,一般不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
■ 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ν
髓外浆细胞瘤是肿瘤发生于骨髓之外的组织器官,组织活检证实是浆细胞瘤。骨髓象正常,骨骼经X 线和/或MRI检查正常(髓外浆细胞瘤晚期发生广泛播散者除外)。
男性多发骨质损害患者应考虑哪些疾病?与多发性骨髓瘤如何
鉴别?
二、多发性骨髓瘤的鉴别诊断
1. 骨痛和病理性骨折
骨质损害是MM 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之一,大约75%的MM患者在诊断时即有骨骼浸润,如骨痛,溶骨病
变,弥漫性骨质疏松或病理性骨折,几乎所有的患者在临床病程中都会出现骨损害的表现。
许多骨转移瘤(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淋巴瘤)以及甲旁亢都可以出现骨质损害。
■ 病例资料
患者半年前出现腰痛,为持续性酸痛,3个月前出现下肢无力,站立困难。ESR 90mm/h,ß2微球蛋白3.6ug/ml。
6-14BM:全片大量散在或成堆分布骨髓瘤细胞, 粒红两系受抑,巨核细胞未见,血小板不少, 浆细胞占78.5%。
腰椎MRI:T12、腰椎多发异常信号,L4-5,L5-S1锥间盘变性,腰骶部皮下软组织异常信号。
入院前门诊骨髓形态学复查:骨髓增生Ⅲ级,浆细胞占88%,均为幼浆。血、尿固定电泳均未见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区带。腹部B超:肝脏多发实性占位,胰头占位,右侧胸水。胸腔穿刺黄色清亮液体450ml,蛋白28.6g/l,糖6.51mmol/l。
下图为入院时骨髓图片,很像浆细胞瘤,核偏向一侧,胞浆量多。
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免疫分型,没有发现克隆性浆细胞,(CD38、138阳性细胞群)。结果见下图。
典型的多发性骨髓瘤的流式表现为CD138、38双阳性,CD19阴性,CD 17阳性,CD 56明显阳性,见下图。
再次进行穿刺病理,证实为肺腺癌骨转移。
因此,临床上遇见多发骨质损害患者时,女性患者应注意有无乳腺癌,男性患者应注意有无肺癌、前
列腺癌,淋巴瘤,此外还要注意有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2. 贫血及出血倾向
贫血是本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因贫血发生缓慢,贫血症状多不明显,故以贫血为首发症状就诊者仅占10%-30%,但其发生率在初诊病人达70%以上。邱录贵等报告432例中贫血患者占322例(89.4%)。
出血倾向在本病也不少见。国内一组2547例MM中以出血为首发症状者为171例,占13.8%。
3. 感染
感染是本病常见的初诊表现之一,也是治疗过程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更是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国内一组2547例MM报告中,以发热为首发症状者210例,占16.9%,而1058例MM病人的各部位感染并发症占38.7%。
4. 肾脏损害
50%的患者早期即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大约20%的骨髓瘤患者仅有本周蛋白尿。在所有的MM 中,近半数患者可发展为肾衰,25%的病人死于肾功能衰竭,是仅次于感染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患者往往因浮肿、多尿、腰痛就诊,查尿常规和血生化发现蛋白尿和/或血尿、管型尿,血尿素氮增高,血肌酐增高,因而有些病例开始往往被误诊为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肾炎、肾小管酸中毒及肾衰竭等。
5. 高黏滯综合征
国外报道MM病人发生此综合征者<10%。高粘滞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头晕、头痛、耳鸣、耳聋、眼花、视力障碍、皮肤紫癜、鼻出血、手足麻木、下肢有不易愈合的溃疡、倦怠迟钝、记忆力减退、共济失调、肾脏稀释及浓缩功能不全等,严重影响脑血流循环时可导致意识障碍、癫痫样发作,甚至昏迷。
此时检查眼底可发现视网膜静脉呈阶段性扩张(香肠样改变)、视乳头水肿、眼底渗出、出血。因免疫球蛋白包裹血小板及凝血因子表面,影响其功能,加之血流缓慢损伤毛细血管壁,故常有出血倾向,尤以粘膜渗血(鼻腔、口腔、胃肠道粘膜)多见。在老年患者,血液粘滞度增加、贫血、血容量扩增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
6. 高尿酸血症和高钙血症
血钙升高的原因主要是骨髓瘤细胞分泌的M蛋白与钙结合的结果;其次是MM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引起广泛的骨质破坏,导致大量的血钙进入到血液循环;另外,肾小管对钙的外分泌不足也是引起血钙升高的另一原因。
增多的血钙主要是结合钙而非离子钙。血钙>2.58mmol/L即为高钙血症。高钙血症的发生率报告不一,欧美国家MM患者在诊断时高钙血症的发生率为10-30%,当病情进展时可达30-60%。
高钙血症可引起头痛、呕吐、厌食、烦渴、多尿、便秘,脱水、思维混乱(神志模糊),重者可致心律紊乱、昏迷甚至死亡。
7. 淀粉样变性
发生率约10%,MM伴发的淀粉样变主要是由于大量的M蛋白的轻链可变区片断或整个单克隆的轻链在组织中沉淀,可引起相应器官的功能障碍。尽管在MM患者的M蛋白中κ轻链占多数,但是λ轻链更容易引起淀粉样变。
临床表现取决于淀粉样物质沉积的部位。
(1)心脏受累:可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律紊乱,传导阻滞,可呈缩窄性心肌病表现,少有以心包受累为首发临床表现的报道。疾病晚期常常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
(2)胃肠道受累:可致便秘、腹泻、吸收不良;舌、腮腺、肝、脾、淋巴结等受累分别可致舌体肥大,甚至巨舌,腮腺肿大,肝、脾、淋巴结肿大(多为轻度肿大);
(3)周围神经受累:可致周围神经炎,表现为疼痛、感觉异常及肌力减退;淀粉样物质沉积在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