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脑转移还致命的脑膜转移:你懂么?

合集下载

肺癌脑转移 诊断标准

肺癌脑转移 诊断标准

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如果发生脑转移,需要区分是脑实质转移还是脑膜转移。

由于转移情况不同,患者的具体症状也有所区别。

一、脑实质转移:
1、颅内压增高:患者可出现头痛、呕吐和视神经盘水肿等主要症状,与此同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复视、视力减退、头晕、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常呈进行性加重;
2、精神症状:如性情改变、反应迟钝,多见于额叶肿瘤;
3、癫痫发作:如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局限性发作等,多见于额叶肿瘤、顶叶肿瘤等;
4、感觉障碍:两点辨别感觉、触觉障碍等,多见于顶叶转移瘤;
5、运动障碍:可出现肌力减退或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等症状;
6、失语症:患者可出现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等症状,多见于优势大脑半球语言中枢区转移瘤;
7、视野损害:对侧同象限性视野缺损等症状,多因枕叶及顶叶深部肿瘤累及视辐射引起。

二、脑膜转移:
肺癌脑膜转移在临床上相对少见,如果是此种情况,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呕吐、精神认知障碍等不良症状。

脑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脑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脑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1.脑膜瘤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2.脑部肿瘤不开刀,有什么更好的治疗方法。

刚发现有一个...3.颅内肿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4.脑瘤最好的治疗方法5.治疗脑瘤的土方子脑膜瘤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脑膜瘤的最佳治疗方法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

在这个过程中又可以分为详细分为不同的显微镜下的手术和神经内镜下的手术。

大部分脑膜瘤需要在显微镜下进行肿瘤切除,切除过程中需要切除肿瘤本身肿瘤附着基底部位的硬脑膜以及肿瘤累及的侵犯的颅骨,而这样才能实现肿瘤的根治性切除,还有一部分脑膜瘤位于前冲突鞍结节等部位,这个部位的脑膜瘤可以不进行开颅手术,而采取经鼻蝶入路的手术,鼻蝶入路的手术可以在显微镜下进行,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在神经内镜下进行肿瘤切除。

神经内镜可以更加微创的方式实现颅底部位,特别是临近鞍区部位的脑膜瘤的充分显露,而在切除过程中也可以先阻断肿瘤供血的硬脑膜,而这样的话在手术过程中能够减少肿瘤的出血的风险,同时对肿瘤上方的颅底的重要血管,脑组织和垂体等重要结构的骚扰也比较小,术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特别是癫痫类并发症的风险也明显降低,所以脑膜瘤的方法可以分为显微镜下的肿瘤切除和神经内镜下的肿瘤切除两个主要治疗策略。

脑膜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但是脑膜瘤发生的具体原因还不十分明确。

当然有一部分的这种多发性的脑膜瘤,可能与神经纤维瘤病,具有相关性,这种疾病,是一种基因突变性的疾病,有明确的基因突变,就是神经纤维瘤病一型,或者神经纤维瘤病二型基因突变,这种是和遗传明确相关的。

第二个因素,就是放射线照射,因为有统计显示,头部接受治疗剂量的,放射线照射的患者,脑膜瘤的发生率有一定的增高。

第三是一些内分泌相关的,雌性受体激素的因素,在人群统计学分析上来看,女性脑膜瘤发生率较男性有所增高,特别是有乳腺纤维瘤,子宫肌瘤的患者,脑膜瘤的发生率,有进一步的增高。

而脊膜瘤的发生率,在女性患者,大概是男性患者的9倍之多,所以脑膜瘤的发生,可能和雌性受体激素的失调,有一定关系。

入脑能力越强的药,治疗效果越好?脑转移的治疗关键,快收藏!

入脑能力越强的药,治疗效果越好?脑转移的治疗关键,快收藏!

⼊脑能⼒越强的药,治疗效果越好?脑转移的治疗关键,快收藏!脑转移治疗的“药物⼊脑”问题,⼀直是肺癌患者治疗时最关⼼的问题之⼀。

这个问题的起源是⼈体的⼀个⾃我保护机制,叫做⾎脑屏障,如果⼤家在搜索引擎⾥输⼊“肺癌脑转移”和“⾎脑屏障”,瞬间就会淹没在海量的信息中,各种药物⼊脑程度的介绍、脑转移治疗效果的展⽰,甚⾄还有各种辅助⼊脑⼿段,包括⼀些新奇的替代疗法,那么⼤家有没有仔细思考过⼀系列问题:Q⾎脑屏障是什么?Q脑转移灶有⾎脑屏障吗?Q脑转移的药物治疗效果取决于什么?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三个问题,从⽣物学基础知识、肿瘤异质性、药物-基因三个维度分别展开说⼀下,让⼤家对脑转移的治疗有更全⾯的认识。

脑转移瘤是颅内转移瘤的俗称,指原发于⾝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细胞进⼊颅内的⼤脑、⼩脑、脑⼲(这三个为脑实质)、脑膜层,逐渐增⼤并形成可见和/或引起相关症状的瘤体。

头颅增强核磁是脑转移瘤筛查与疗效监测最佳的检查项⽬,对于⽆法进⾏核磁检查的患者,增强CT可以作为继任的选项。

颅内转移瘤分为脑实质转移和脑膜转移,我们平时说到的脑转移其实是在说脑实质转移,包括最常见的⼤脑转移,不常见的⼩脑转移,还有罕见的脑⼲转移,⽽脑膜转移存在⼀些独有的特点,近些年脑膜转移的研究才开始,这次我们不多说,只针对脑实质转移展开讨论(下⽂提到的脑转移均为脑实质转移)。

脑是⼈体神经中枢的主要部分,是思维、运动、维持⽣理机能的“指挥塔”,脑实质转移是肺癌的⾼发转移位置,据统计,⼤约有50%的肺癌患者,或早或晚会遇到脑转移的问题,其中⼜以⼩细胞肺癌和有EGFR突变或ALK融合的肺腺癌为常见肺癌中发⽣脑转移⼏率最⾼,对脑转移瘤的重视不需我进⼀步强调。

接下来我们分别来看这三个问题。

01.⾎脑屏障是什么?⾎脑屏障是指脑部⽑细⾎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浆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和由脉络丛形成的⾎浆和脑脊液之间的屏障,这些屏障能够阻⽌某些物质(多半是有害的)由⾎液进⼊脑组织。

肺癌脑转移去世前症状

肺癌脑转移去世前症状

肺癌出现脑转移说明已经处在肺癌晚期,肺癌脑转移多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那么,对于肺癌脑转移患者去世前症状有哪些呢?肿瘤专家建议,当肺癌晚期脑转移患者出现以下症状:1.患者极度消瘦。

2.常常感到很乏力。

3.声音开始变的不明朗,嘶哑。

4.几乎没有什么食欲,而且吞咽悔恨困难,只能吃些流质的食物。

5.痰很浓。

6.患者大部分时间在睡觉,睡觉的姿势只有一个,坐在椅子上90度前弓腰坐着,床上几乎找不到能睡的姿势,非常痛苦。

7.患者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就是肺癌死前的表现。

肺癌脑转移患者疼痛和饮食不好是最明显的表现。

那么,出现了以上症状是不是就无药可医了呢?当然不是的。

一般来说,脑转移早期,肿瘤刚形成,病灶还比较小,通常情况下,医生和患者都会采用手术的方式治疗,手术治疗若没有及时的控制住病情就会再进行放化疗治疗,但是这样的治疗方式其实对已经发生脑转移的患者作用不大,因为到了转移的地步,已经说明了病情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现在已经很严重了,到现在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提高患者的身体抵抗力,稳定病情,想办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病痛的折磨,延长生命周期。

而且由于肺癌闹转移患者多数伴有体质差,免疫功能低下,病情严重的特点,所以在治疗时应考虑到患者的承受能力,尽量减少副作用对患者的伤害。

肺癌脑转移目前有一些几种治疗方法供患者参考;1、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根本治疗为全脑放射配合中医中药治疗,放疗后可使颅内压升高加剧,应适当限制每日的摄水量或使用利尿剂,以减轻头痛、呕吐等症状。

可结合中药治疗减轻毒副作用。

2、γ刀治疗是肺癌脑转移的局部治疗:此种肺癌脑转移治疗方法有一定的局部效果,受到照射范围的限制,对某些多发和单发病灶能缓解症状,但对不能发现的微小转移灶效果差。

3、肺癌脑转移的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肺癌脑转移治疗常用方法,而且采用针对性强的肺癌脑转移治疗药物,能够很快取得治疗效果。

肺癌脑转移治疗药物需要根据细胞类型而定,中药在针对脑瘤病灶治疗的同时,对肝肾整体功能进行调理,通过血脑屏障,使药物迅速直达病灶,控制瘤体生长和转移。

[神经影像]“脑转移瘤”的临床表现、MRI特点及鉴别诊断

[神经影像]“脑转移瘤”的临床表现、MRI特点及鉴别诊断

[神经影像]“脑转移瘤”的临床表现、MRI特点及鉴别诊断脑转移瘤【临床表现】脑内转移瘤(metastatic tumor)多见于中老年人,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

临床多有原发肿瘤病史,以肺癌最为常见。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为顽固性进行性加剧的头痛而脑膜刺激征阴性,有时表现酷似脑卒中,预后差。

【MRI表现】(1)多表现为灰白质交界处的多发占位性病变,是特征性表现之一,单发病灶也可见。

瘤周多伴有明显水肿,即“小病灶、大水肿”,占位效应多明显。

不过至小脑的转移瘤可无明显水肿(系小脑的细胞外间隙紧密所致)。

(2)实性成分多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DWI多呈高信号。

中心常见呈长T1、长T2信号的坏死、囊变区,内壁多不光整,而外壁相对光整,囊壁多厚薄不均,有时还可见壁结节(图1)。

(3)病灶内出血常见于黑色素瘤、绒毛膜癌、甲状腺癌、肺癌及肾癌的转移,多呈T1WI上点片状高信号影。

来源于白血病、淋巴瘤、乳腺癌、黑色素瘤、绒毛膜癌的脑转移还可出现弥漫性脑膜浸润,即癌性脑膜炎。

(4)在T2WI肿瘤表现为低或等信号者,多半是来源于胃肠道的黏液腺癌、骨肉瘤及黑色素瘤。

(5)增强扫描多呈不均匀环形明显强化或结节状强化。

较多来源于腺癌的转移瘤在增强扫描时可见病变内缘细小毛刷样征象。

图1脑转移瘤A、B.分别为横断面T1WI及T2WI,左颞叶皮髓交界处小囊性占位,呈长T1、长T2信号,囊壁呈等信号,瘤周重度水肿,呈“小病灶、大水肿”;C.DWI,病灶囊壁呈高信号,内部囊变及瘤周水肿呈低信号;D.冠状面T2 FLAIR,病灶囊壁呈等信号,囊变区呈低信号,瘤周水肿呈高信号,右额叶见片状水肿;E、F.增强扫描横断面,脑内多个大小不等的环形强化【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依据好发于中老年人,多见于皮、髓质交界区的多发病灶,呈现“小病灶、大水肿”征象,占位明显。

增强扫描时肿瘤常因坏死、囊变呈现不均匀环形强化。

2.鉴别诊断(1)星形细胞瘤:体积较大的单发转移瘤与恶性胶质瘤难鉴别。

肺癌脑转移的MRI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你了解多少

肺癌脑转移的MRI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你了解多少

龙源期刊网 肺癌脑转移的MRI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你了解多少作者:邹军辉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11期【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1-0034-02最常见的脑部转移瘤為肺癌,当肺癌发生脑转移后,预后较差。

过去常用CT对脑转移进行诊断,但目前研究表明,MRI对脑转移瘤的诊断较CT有明显的优势,所以我们要正确的认识肺癌脑转移的MRI影像学表现,通过MRI表现制定诊疗方案以及判断预后[1]。

本文系统的介绍了使用MRI诊断肺癌脑转移的相关知识。

1 发生机制和病理特征肺组织淋巴和血供十分丰富,若肺癌细胞侵袭了临近的小静脉、淋巴管或毛细血管形成瘤栓,则瘤栓可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机体的远隔器官。

由于机体脑部血供十分丰富,约占全身血液循环的15%-25%,所以脑部发生肿瘤转移的可能性较大,且转移后肿瘤多停留在大脑前、后、中动脉等动脉的终末部位。

肺组织中含有较多旁分泌因子,该因子能加速癌细胞的生长,当癌细胞脱落后便可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发生肿瘤的脑部转移。

由于椎静脉和肺血管之间常存在吻合枝,所以肺癌转移到脑部的几率更高。

病理上肺癌转移瘤和肺癌原发瘤的类型和结构相似,肿瘤界限清晰,为囊性或实性,可并发出血。

瘤灶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幕下转移少于幕上转移,幕上转移多发生在大脑中动脉,且多分布在白、灰质的交界区。

瘤栓常滞留在大脑中动脉末梢的分支处,这和脑内存在特殊的血液供应有关,正常情况下,脑灰质的血液供应是大脑白质的3-4倍,且血管经过灰、白质的交界面时突然变细,这使经过血液转移的瘤栓停留在此交界区。

转移瘤一般是多发性生长,部分为弥漫或单发性生长[2]。

2 MRI表现肺癌脑部转移的MRI表现是长T2、长T1。

出现异常的信号影,有不规则的瘤周水肿,病灶增强后的图像呈不规则的结节状,有明显的环状强化,多发,部分病灶在增强后可显影。

具体如下:2.1病变数目。

肺癌脑转移能活多久

肺癌脑转移能活多久

肺癌脑转移能活多久
一、肺癌脑转移能活多久二、肺癌三大转移灶及治疗方式三、肺癌脑转移的饮食注意
肺癌脑转移能活多久1、肺癌脑转移能活多久
肺癌脑转移是肺癌晚期经常出现的一种症状,由于早期无痛无恙,因此大部分患者在发现时已经是晚期,治疗难度大大正增加。

因此肺癌脑转移还能活多长时间这类问题也被广大患者及家属所提及,并关注。

专家指出,这从治疗过程的多方面综合进行考虑,目前并没有确定的数据。

有的患者出现脑转移经过放化疗之后,可以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生存周期可以达到3-5年,甚至更长。

而有的患者却很短,一般不超过6-8个月。

治疗肺癌脑转移一定要抓住早期阶段。

2、什么是肺癌脑转移
肺癌脑转移可出现在肺癌原发灶发现之前,也可出现存肺癌原发灶发现同时或发现之后。

近81%的脑转移发生在肺癌诊断后。

肺癌脑转移率高于其他肿瘤,其原因是肺癌细胞经血行直接转移到脑部,而其他肿瘤要先转移至肝、肺、淋巴结后才进一步转移到脑。

3、肺癌脑转移的症状
3.1、头痛:性质多较剧烈,常在清晨发作,有时在睡眠中被痛醒,但起床轻度活动后头痛就会逐渐缓解或消失。

3.2、呕吐:由于颅内压力的增高,致使延髓呼吸中枢受到刺激,从而出现呕吐,呕吐多在头痛之后出现,呈喷射状。

3.3、视力障碍:患上肺癌脑转移的患者,则会出现颅内压增高的情况,从而导致淤血水肿而伤及到视网膜,最终导致视力下降。

3.4、精神异常:位于大脑前部额叶的脑瘤可破坏额叶的精神活动,。

非小细胞肺癌软脑膜转移的临床特征及磁共振影像分析

非小细胞肺癌软脑膜转移的临床特征及磁共振影像分析

·5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MAR. 2024, Vol.22, No.3 Total No.173【通讯作者】谢 青,女,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MR。

E-mail:*********************Clinical Features and Magnetic Resonance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3月 第22卷 第3期 总第173期理结果。

脑脊液及血液肿瘤标志物均按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分析仪标准程序检测。

2 结 果2.1 一般临床资料 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本研究的76名患者,男性29例,女性47例,年龄31-76岁,中位年龄58岁,平均年龄57岁。

除临床症状外,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如表1。

所有患者从诊断肺癌到确诊脑膜癌病的平均时间为35个月,中位时间为24个月(范围0-180个月)。

其中71例患者进行了肿瘤基因检测,EGFR突变者61例。

64例患者放置了Ommaya囊行侧脑室化疗,15例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9例患者行全颅放疗。

2.2 临床特征 依据肿瘤累及部位,临床表现主要分为三大类:脑部症状(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癫痫、认证障碍、步态异常、肢体无力等)、颅神经症状(复视、视力下降、失明、听力障碍、面肌麻痹及吞咽困难等)及脊髓及脊神经症状(乏力、二便障碍、腰腿痛等)。

76例均出现脑部受累症状,21例表现为颅神经受损症状,27例表现为脊髓及脊神经根刺激或受损症状,单一症状(三大类临床表现之一)39例,多发症状(三大类临床表现占比≥2个)37例。

7例患者以LM为首发症状就诊,而既往无肿瘤病史。

临床表现如图1。

2.3 MRI影像表现 76例患者住院均进行了MRI头颅增强检查,MRI阴性的有15例,阳性的有61例,单纯累及幕上的有17例,单纯累及幕下的有6例,幕上幕下均累及的有38例,小脑和枕叶表面最常受累(48例),脑桥和脑室周围受累少见。

脑膜瘤晚期转移了还能活多久

脑膜瘤晚期转移了还能活多久

脑膜瘤又称蛛网膜内皮瘤,是原发于颅内脑膜上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5.7%,但在儿童脑瘤中只占3.1%~6.9%。

一旦脑膜瘤进展到晚期,也常伴随其他部位的扩散转移,此时若不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病情不断发展,患者的生命甚至会受到威胁,那脑膜瘤晚期转移了还能活多久?脑膜瘤晚期转移了还能活多久没有明确答案,通常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考虑,有些患者经过合理治疗能活几年,有些患者只能活几个月,甚至时间更短。

不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膜瘤治疗技术已经有所提升,患者经过合理治疗是有望延长生存期的。

比如手术治疗、放化疗,中医治疗等等,这些方法能很好的控制肿瘤,提高患者生长质量,甚至是延长患者生命,患者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脑膜瘤晚期出现转移患者已经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放化疗则能在短期内控制病情发展,缩小瘤体,延长患者生命,但放化疗毒副作用较大,会导致患者免疫力和抵抗力随之下降,身体也越来越弱,对于后期的治疗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有些患者会在放化疗期间配合中医,可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对于不能或者不愿放化疗的患者,可以采用中医药保守治疗,在抑杀癌细胞,控制其继续扩散转移的同时,有助于调理患者的机体,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甚至实现长期的带瘤生存。

中医治疗脑膜瘤治人为主,治病为辅,是一种多途径、多层次、多渠道及多靶点的综合治疗。

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从事中医治疗肿瘤近40年,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套专业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三联平衡理论”,其中“三联”是指联系到肿瘤患者存在的元气亏虚、痰凝血淤、癌毒结聚三大基本病因病机,用药进行扶正补虚、消痰化淤、攻毒散结;“平衡”是指使患者气血、阴阳平衡。

其实质内涵就是:抓住关键病机:“虚”“瘀”“毒”,统筹兼顾,采取“扶正”“通淤”“祛毒”三大对策,有的放矢,重点用药,将扶正补虚,疏导化瘀,攻毒排毒三方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用药,从而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机能平衡的根本目的。

脑膜转移

脑膜转移
CSF阴性时,当原发肿瘤诊断明确,特殊影像学也可诊断脑膜 转移
脑膜强化/室管膜强化/蛛网膜下腔和脑室的片状、结节、肿块影/ 神经根增厚/脑室扩张
鞘内化疗 放射治疗 手术治疗 全身化疗 TKI
治疗
鞘内化疗
鞘内化疗
MTX:白血病和实体肿瘤 +地塞米松
Ara-C:血液系统肿瘤
塞替哌:疗效与MTX相似,但毒性小 有效率:40-70% 缺点:易产生明显的急性或慢性的神经毒性,包
• 初治的伴有无症状 性脑转移的 NSCLC
• PS 0-2 • 年龄≥18岁 • 腺癌或EGFR 突变 • n=48
含铂双药化疗 2~6个周期
颅外病灶 无进展的
患者
厄洛替尼 150mg/天
➢ 主要终点:PFS ➢ 次要终点:ORR,6个月生存率,1年生存率,安全性数据
PFS probability
总结
吉非替尼治疗脑转移失败,可能是由于吉非替尼在脑脊 液中的浓度较低所致,所以大剂量吉非替尼可以成为脑 转移治疗失败后的选择
厄洛替尼比吉非替尼有更高的血药浓度,换用厄洛替尼 成为吉非替尼治疗失败后的另一选择,有研究显示高剂 量脉冲式给药方法(1000-1500ng/周)可以获得更高的 脑脊液浓度
3 厄洛替尼治疗吉非替尼治疗失败的 EGFR突变的肺癌脑膜转移患者
PR 67% (6/9) , SD 11% (1/9),
PD 22% (2/9) CNS进展时间2.7m (0.8-14.5 m) OS 12m(2.5 m-not reached)
2人观察到PS、精神系统症的 改善1人CSF中检测到特罗凯药 物浓度特罗凯治疗有效
括白质病、晕厥卒中、脊髓截瘫及死亡
放射治疗
适应症:1.有症状 2.影像学提示较大病灶区或同时脑实质转移 3.确定导致CSF流动不畅的梗阻区

脑膜转移治疗最佳方案

脑膜转移治疗最佳方案

脑膜转移治疗最佳方案脑膜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是指恶性肿瘤细胞经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脑膜的过程。

脑膜转移的治疗方案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它涉及到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肿瘤类型、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患者的意愿等因素。

下面将介绍脑膜转移治疗的最佳方案。

手术治疗是脑膜转移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

对于可切除的脑膜转移瘤,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

手术可以有效减轻颅内压力,改善患者的症状,并且可以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但是,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手术后可能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因此需要慎重考虑手术的适用性。

放射治疗是脑膜转移的常规治疗手段之一。

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脑膜转移瘤或手术后残留的病灶,放射治疗可以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放射治疗可以通过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抑制其增殖,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同时,放射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比如头痛、恶心、呕吐等,因此需要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时做好身体的支持治疗。

化疗是脑膜转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多发性脑膜转移或者伴随脑膜外其他部位的转移灶的患者,化疗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

化疗可以通过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达到控制肿瘤生长和缓解症状的目的。

但是,化疗药物也会对正常细胞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在进行化疗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综合治疗是目前脑膜转移治疗的主要趋势。

综合治疗是指在考虑患者的病情、肿瘤类型、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患者的意愿等因素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手术、放射治疗、化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综合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总之,脑膜转移治疗的最佳方案应该是综合治疗。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肿瘤类型、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患者的意愿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进行综合治疗,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脑瘤与脑转移瘤

脑瘤与脑转移瘤

第一节脑瘤及脑转移瘤脑瘤及脑转移瘤又称颅内肿瘤,是指生长于颅腔内的新生物。

颅内肿瘤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于颅内的脑膜、脑、神经、血管、颅骨及脑的附件,如脉络丛、脑垂体、松果体等,称为原发性颅内肿瘤;从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扩散而来称为继发性或转移性肿瘤。

其中原发性脑瘤占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的80%~90%,椎管内起源的肿瘤约占10%~20%。

颅内肿瘤的发病率,国外为4~5/10万,我国为4~9/10万。

在我国,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占男性肿瘤的第8位,女性肿瘤中的第10位。

发病的性别差异不大,男性略多于女性,约为1.2~1.5:l,但是在不同类型肿瘤的性别比例不一,除脑膜瘤和听神经瘤女性多于男性外,其他均以男性多见,尤其是各种胶质瘤更明显。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约85%见于成年人,好发年龄在30~50岁。

在成人,恶性的颅内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5%,居全身各恶性肿瘤的第11位;在儿童中因为其他的肿瘤相对较少,发病率相对较高,约为7%左右,是仅次于白血病的第2种严重肿瘤。

在一般的尸体解剖材料中脑瘤大约占1.3%~20%,其中以胶质瘤为多(约为30.4%),脑膜瘤、垂体瘤、神经鞘瘤、颅咽管瘤等依次减低。

成人大多为大脑的胶质瘤、脑膜瘤、垂体腺瘤、转移瘤及听神经瘤等。

儿童则多为小脑的星形细胞瘤,小脑中线的髓母细胞瘤,第四脑室的室管膜瘤,蝶鞍部的颅咽管瘤等。

颅内肿瘤发生于大脑半球的机会最多,其后依次为蝶鞍区、小脑(包括小脑蚓部)、桥小脑角、脑室内、脑干内。

年龄与肿瘤发生部位也有一定的关系,大多数的颅内肿瘤位于幕上,多为成年人;而位于幕下的肿瘤不足1/3,其中儿童过半数。

不同的肿瘤有其好发部位,如胶质瘤好发于大脑半球皮质下,髓母细胞瘤好发于小脑蚓部,室管膜瘤好发于脑室壁,血管网状细胞瘤好发于小脑半球内,神经鞘瘤好发于桥小脑角,脊索瘤好发于鞍上区等。

临床上可以根据病变的部位推测肿瘤的性质。

颅内肿瘤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只是在个别的肿瘤中,其病因有一定的线索,如血管网状细胞瘤有家族多发现象,推测与遗传因素有关。

脑转移瘤的诊治共识

脑转移瘤的诊治共识

脑转移瘤 男性,50岁,右肺小细胞肺癌化疗后半年
乳腺癌脑膜、板障多发转移瘤 女性,40岁
肺癌并脑转移
增强扫描是必需的.
白质水肿.
多发转移瘤.
1
2
3
4
2
多发性脑转移瘤
肺癌脑转移瘤CT平扫
肺癌脑转移瘤MR平扫及增强扫描
肺癌脑转移
转移瘤 Matastasis
肺癌脑转移
转移瘤 Matastasis
03
几乎都是通过血行性转移
01
80%分布于大脑,15%小脑,5%于脑干
04
脑转移途径和部位
“多育的土壤”学说(Delattre)
某组织(如脑、骨)具有支持某器官转移灶生长的特性,而对其它器官不具有
亲脑性癌:如肺癌、黑色素瘤
亲骨性癌:如乳癌、前列腺癌
二、脑转移瘤的诊断
脑转移瘤可发生在患原发肿瘤病程中的任何时间,表现出相应的神经症状与体征。
03
脑转移病程
血行转移:常见有肺癌,乳癌,肾癌等;
蛛网膜下腔种植播散:髓内肿瘤,室管膜瘤等;
直接蔓延:鼻咽癌,视网膜母细胞瘤,头皮癌等;
淋巴转移:肿瘤细胞沿脊神经或颅神经周围的淋巴 间隙进入脑脊液循环入颅或通过椎静脉侵入颅内。
脑转移途径和部位
70%以上是多发的
02
最常见于灰白质交会处和大脑中A分布区,倾向脑A未端区
女43岁,转移瘤伴脑水肿。
女43岁,转移瘤伴脑水肿。
CT示右上肺癌,
颅脑CT 未见异常
颅脑MRI示脑膜增厚,T1弧线状强化
吴某,肺癌,脑膜转移
MRI矢状T1相,球后脑膜增厚,线状强化。(伴双眼复视,右眼内斜视)
颅脑MRI示脑膜增厚T2 弧线状强化

脑转移诊断标准

脑转移诊断标准

脑转移诊断标准
脑转移是指脑部出现了肿瘤,可以通过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等方式进行判断。

1、临床症状
脑转移主要是由于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通过血液系统、淋巴系统等途径转移到脑部所引起的。

如果患者出现了脑转移的情况,可能会引起颅内压升高,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视乳头水肿等不适症状,还可能会导致精神萎靡、身体乏力等不良反应。

2、影像学检查
患者可以去正规医院,通过头颅CT、磁共振检查、脑血管造影等检查,有助于诊断脑转移。

3、血液检查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血液检查,可以通过血清学肿瘤标志物检查、脑脊液检查等方式,有助于诊断脑转移。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组织活检等方式进行诊断,确诊以后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配合化疗、放疗、靶向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脑转移还致命的脑膜转移:你懂么?
大多数病友都知道,如果肿瘤扩散到了脑子里,疾病已经很晚期了,预期寿命可能不足1年了(当然也有例外,现在随着放疗技术和靶向药的进步,不少脑转移的病友生存期可以达到甚至远远突破1年的生死年关)。

但是,大多数病友不知道还有一个比脑转移更可怕、更致命的转移形式:脑膜转移!
人的脑袋除了有头发、头皮以及头盖骨以外,再往里就是包着脑子的三层脑膜了: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之间有一个空腔(蛛网膜下腔),这里面流动着液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脑脊液。

软脑膜就是直接盖在脑组织外边的薄薄一层“保鲜膜”。

癌细胞就是无孔不入、无恶不作的大恶魔,除了转移到肝、肺、骨、脑、淋巴结等常见的部位,一小部分病友会出现脑膜转移——癌细胞直接长在了脑膜上,脱落后也可以进入脑脊液,流动到全身各处的脑膜和盖在脊髓外边的脊膜上。

脑膜转移患者的数据
2016年,韩国国家癌症中心的科学家总结了过去10年内、各项资料齐全的519名脑膜转移的病友资料。

结果发现:其中最常见的肿瘤是肺癌(334例)、其次是乳腺癌(96例)和肠道肿瘤(39例);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中位总生存时间仅为3个月;其中同时接受过全身治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局部放疗的病友,似乎生存期略微更长一点。

既然脑膜转移的患者中,肺癌最多。

那么再来说一说肺癌合并脑膜转移的情况。

大约4%-5%左右的肺癌患者,最终将会出现脑膜转移;而有EGFR等驱动基因突变的肺癌,发生脑膜转移的概率更高,接近10%。

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团队曾总结过16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的规律: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为8.7个月,携带EGFR敏感突变的患者服用靶向药可以延长生存期(从3.3个月延长到10.0个月),而全脑放疗的效果不甚理想。

脑膜转移的诊断
脑膜转移这么可怕,如何早期发现呢?最重要的就是重视相关的
症状:头疼、恶心、视力改变、脖子僵硬、面部麻木、吞咽困难、口齿不清等多种与颅内高压、脑神经损伤有关的症状一起出现的时候,要高度警惕。

确诊脑膜转移主要靠腰椎穿刺(从脑脊液中找到了癌细胞)和影像学(增强的MRI)。

给大家看看一些典型的脑膜转移的片子:
脑膜转移的治疗
目前对脑膜转移,尚缺乏特别有效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

对症治疗:主要是甘露醇脱水地塞米松抗炎;如果上述治疗无法控制颅高压,患者治疗的愿望又非常强烈,也可以考虑做外科手术,做一个脑脊液分流的手术,能缓解症状。

化疗:能通过血脑屏障的化疗并不多(培美曲塞、替莫唑胺等)。

此外,也有单位在尝试直接把化疗药打到脑脊液里(鞘内化疗)。

靶向治疗:携带EGFR突变的肺癌,即使有脑膜转移,对靶向药的反应还不错,特罗凯、AZD9291、AZD3759均可考虑。

而且,相比于全身化疗,靶向治疗对于有基因突变的脑膜转移患者,疗效更显著,重点推荐。

放疗:由于癌细胞已经通过脑脊液播散,放疗需要做全脑放疗、
全脊髓放疗,副作用大,疗效一般。

免疫治疗:PD-1抗体等免疫治疗新药,能透过血脑屏障。

2017年2月,法国的Benjamin Besse教授报道了用PD-1抗体nivolumab (O药)成功治疗一例肺癌合并脑膜转移的病人。

患者接受了2次O 药治疗后症状缓解,疗效维持了7个月;此后,脑膜转移再次进展,患者又加上了一点化疗(卡铂紫杉醇),疾病再度缓解,影像学评估达到PR(部分缓解),疗效一直维持。

期待未来研发越来越多的靶向药和免疫治疗新药。

参考文献:
[1]Gion M, Remon J, Caramella C, et al. Symptomatic leptomeningeal metastasis improvement with nivolumab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 Lung Cancer. 2017 Jun;108:72-74
[2]Hyun JW, Jeong IH, Joung A,et al. Leptomeningeal metastasis: Clinical experience of 519 cases. Eur J Cancer. 2016 Mar;56:107-14
[3]Beauchesne P. Intrathecal chemo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leptomeningeal dissemination of metastatic tumours. Lancet Oncol. 2010 Sep;11(9):87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