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教学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梅花》省级优秀教学设计5篇

《梅花》省级优秀教学设计5篇

《梅花》教学设计10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课《梅花魂》。

二、学情分析学生缺乏远离故土、思念家乡和祖国的这种情感体验,有不少学生对梅花的特点也并不了解,而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和查找资料的能力,因而在课前应重视预习,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重点语句,启发学生想象理解,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验情感。

三、教材简析《梅花魂》是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以梅花为线索,通过五件小事表现了一位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挚爱。

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于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

课文语句含蓄,感情深沉。

四、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

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3、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学会质疑,培养阅读思考与人合作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2、理解“梅花魂”。

六、课前准备教师自制课件。

学生查找梅花资料,了解华侨在海外的生活经历。

七、教学课时两课时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1、课件展示,欣赏姿态各异的梅花。

学生交流梅花的特点,谈观后感受。

说说“魂”字的意思。

【优美的音乐和画面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梅花芬芳吐艳的绚烂世界,音乐与画面的感染,让学生心灵为之动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2、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交流词意。

3、分段朗读课文,正音。

【高年级学生已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把学习的过程还给了学生,体现了课堂的主体性。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全文,读后思考: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交流后归纳(课件出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五件事:1、读诗词落泪;2、爱惜墨梅图;3、痛哭不能回;4、送“我”墨梅图;5、又赠梅花绢。

古诗《梅花》教学设计

古诗《梅花》教学设计

古诗《梅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古诗《梅花》的主题和意境。

掌握古诗中的重要词语和表达方式。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提高口头表达和朗读的能力。

教学内容:
介绍《梅花》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解读古诗的词语、意境和表达方式。

分析古诗中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进行诗歌朗诵和表达训练。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15分钟)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梅花的形象,激发学生对梅花的兴趣。

简要介绍古诗《梅花》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氛围。

第二步:整体理解(20分钟)
教师朗读整首古诗,引导学生跟读,理解古诗的大意和情感。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梅花在诗中的象征意义。

第三步:词语解释和讨论(20分钟)
解释古诗中一些生僻词语和表达方式,确保学生理解古文的意义和意境。

小组讨论,学生共同分析古诗中的语言特色、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

第四步:韵律感培养(15分钟)
教师指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和情感表达。

分组进行小组朗读,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第五步:作业布置和总结(10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古诗《梅花》的部分内容或总结自己的感受。

总结课堂内容,鼓励学生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梅花》教学设计15篇

《梅花》教学设计15篇

《梅花》教学设计15篇《梅花》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设计1、认知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2)了解梅花独具的顽强性格。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浏览页,获取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古诗的能力。

3、情感目标(1)体会作者对梅花坚韧精神的赞美。

(2)培养学生学习顽强精神的意识。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古诗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

它的特点是用字准确,语言精练,讲究韵律,形象生动。

《梅花》这首诗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安石所作。

全诗仅20字,却写出了梅花独处墙角、凌寒独放、色洁如雪、幽香清远的特点。

赞美了梅花倔强坚贞的性格。

2.教学重点难点:弄懂每个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对象分析本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在语文学习上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掌握了一些学习的方法,但是古诗学习对于他们而言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在本堂课中,学生通过页的浏览学习,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习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主要采用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络信息资源,完成对教学重点的意义建构。

并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进行能力的训练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五、教学媒体设计在多媒体络教室进行授课。

利用络视频播放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掌握难点。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启发谈话,激情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说说看,你们喜欢什么花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有这样一种花,古往今来,许多文学家、诗人都写过赞美它的__,它就是梅花。

诗人王安石就写过《梅花》这首诗。

这节课前,同学们都浏览了关于这篇课文的页,做了预习工作。

谁来说说你都了解了哪些内容?2、今天我们一起来进一步欣赏理解《梅花》这首诗。

《梅花》教学设计3篇

《梅花》教学设计3篇

《梅花》教学设计3篇《梅花》教学设计3篇引导语: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梅花》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梅花》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3、结合课外知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外祖父介绍梅花的段落,体会外祖父的内心感受。

教学思路:赏梅品梅读梅颂梅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教学过程:一、谈话、赏梅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什么花?2、观看梅花园,梅花诗:梅花自古就是人们称颂的对象,人们通过种种方式表达对梅花的喜爱。

二、自读课文感知、质疑。

1、自读课文:本文写的什么?2、引导学生围绕外祖父爱梅花质疑:①外祖父为什么爱梅花?②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看梅花?三、轻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最能体现外祖父爱梅的词句。

1、把你画出的词句读一读2、重点引导感情朗读第3段,体会外祖父爱梅花的感情。

四、理解重点段落,体会外祖父为什么酷爱梅花?从外祖父爱惜墨梅图,送墨梅图和梅花绢给我要看出外祖父酷爱梅花,外祖父为什么这么爱梅花呢?1、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这段话,同桌互相交流、讨论。

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2、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学们听听3、重点指导感情朗读①指名朗读,分句朗读②师范读③你认为应怎样读?应读出哪些词语?④指名再读读,评议⑤齐读4、小结外祖父介绍梅花的用意,相机介绍我国有骨气的人物,领悟:梅花魂。

①几千余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物。

观看英雄人物图②你还能举出一些具有梅花秉性的人吗?他们都是一朵朵迎风挺立的梅花,他们的民族精神就是梅花魂。

5、自由朗读这段话,谈谈自已的感受五、自由朗读全文1、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感情2、把文中体会最深的句子画出来,认真读一读。

梅花优秀教案

梅花优秀教案

梅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梅花的特点、品种和象征意义。

(2)掌握梅花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

(3)学会欣赏和描绘梅花的艺术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案例分析、绘画实践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梅花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欣赏美、追求美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梅花的特点、品种和象征意义。

(2)梅花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和描绘梅花的艺术表现手法。

(2)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梅花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梅花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梅花的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梅花的特点、品种和象征意义。

(2)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了解梅花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梅花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特点,形成共识。

(2)展示交流:让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同学提问、补充。

4. 教师点拨:(1)总结归纳:教师对全班的讨论成果进行总结归纳,明确梅花的特点、品种和象征意义。

(2)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具体案例,讲解梅花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以及欣赏和描绘梅花的艺术表现手法。

5. 实践活动:(1)绘画实践: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用画笔描绘梅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2)现场观赏:组织学生到梅花园或公园进行现场观赏,让学生亲身感受梅花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6. 课堂小结:通过学生的展示交流、教师的点拨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梅花有更深入的了解,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古诗梅花课前讲解教案设计

古诗梅花课前讲解教案设计

古诗梅花课前讲解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古诗《梅花》的基本内容和意境,理解其中的诗意情感。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欣赏梅花的高洁品质,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掌握古诗《梅花》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准备好古诗《梅花》的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以及相关的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预习古诗《梅花》,并准备好笔记本和书写工具。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播放一段梅花盛开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梅花的美丽和高洁品质,激发学生对梅花的兴趣和向往。

2. 学习课文,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古诗《梅花》,并讲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美好寓意。

3. 分析诗句,教师逐句解读古诗《梅花》,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描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意情感。

4. 文学鉴赏,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梅花》中的优美语言和高尚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5. 诗歌赏析,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古诗《梅花》的主题和意境,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悟和见解。

6. 总结提升,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梅花的高洁品质和诗人的情感表达,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梅花的赞美和向往。

五、课堂作业。

1.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赞美梅花的短文,表达对梅花的情感和向往。

2. 鼓励学生在家中观赏梅花,拍摄梅花的照片,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古诗《梅花》展开,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诗歌的赏析,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梅花的美好品质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梅花的热爱和向往,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年级语文梅花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二年级语文梅花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二年级语文梅花教学设计(精选15篇)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意思。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进一步巩固给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

4、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拿出几枝盛开的腊梅,让学生进行观察,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观赏后的感受。

2、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宋朝大诗人王安石写的赞美梅花的诗——《梅花》。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1、回忆学习的步骤,进行自学。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2、学生进行自学。

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梅墙数寒独遥暗(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纠正。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墙:第五笔是“竖”遥:熟字“摇”去掉提手旁,换上走之底,就是“遥远”的“遥”。

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字意数:几凌:冒着,顶着。

寒:严寒,(交待出这是冬季)。

遥:远。

为:因为。

(6)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墙角数枝梅:墙角边有几枝梅花。

凌寒独自开: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

遥知不是雪:远远看过去知道那并不是雪,而是盛开的梅花。

为有暗香来:因为有淡淡的清香随风飘过来。

(7)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

(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8)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梅花》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梅花》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二班级《梅花》教学设计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方案、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力气,下面是我整理的《人教版语文二班级《梅花》教学设计》,快快拿去用吧!人教版语文二班级《梅花》教学设计1(一)爱好导入1、引言(PPT1)。

同学们,大家宠爱花吗?你们知道吗?有一种花在百花凋零的寒冷的早春季节,迎风傲雪独自开放,它是什么花?它,就是梅花。

我们来生疏梅花。

2、简介梅花(点击PPT2、3、4,出示梅花图):梅花多为白色、粉色、红色、紫色、浅绿色。

湖北地区2至3月开花。

武汉磨山有座梅园,每年梅花开放季节都会举办“梅花节”。

大多数的花都是在春每天气温纯了才开放(春暖花开),而梅花却不一样,它不畏寒冷,越是天寒地冻,它开得越好,它是最有骨气的花!梅花象征着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梅花曾经被定为我国的“国花”,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因而,梅花为历代诗人所吟诵。

3、在我国古代为数众多的赞美梅花的诗中,王安石的《梅花》是其中最出名的一首。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1、老师范读(点击PPT5、6)2、介绍作者(PPT7)王安石是距今900多年前的江西抚州人,是我国北宋时期出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曾两次担当宰相,他乐观推行革新,因保守派反对而失败。

他的诗作内容充实,语言精炼,艺术造诣极高。

请打开书P125,生自由读,边读边学习生字,指名读、领读、记字形。

3、讲解生字(PPT8)同学自主学习生字,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为”是多音字,由于的“为”,在这里读作wei,另外一个读音“为什么”的“为”;诗中的“数”也是多音字,在本课读shù,不读shǔ。

“梅、角、寒、雪”,可用熟字换偏旁(梅);讲故事(寒:房子里一个人,身上盖了一层又一层的草,还是结冰了。

2022年《梅花》教学设计15篇

2022年《梅花》教学设计15篇

2022年《梅花》教学设计15篇《梅花》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重点词句理解课题“梅花魂”不仅指梅花精神,也象征了中华民族的气节,象征外祖父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2、创设良好氛围,体会外祖父深沉的眷恋祖国之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采用对比、联系上下文、结合近反义词方法、举例子的方法,理解“秉性、朦胧、气节”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突破方法自读自悟、整体感知;启发点拨、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升华感情。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解题释“魂”1、课前交流梅花材料,。

2、板演“魂”字,指导写法。

3、解释“魂”义,质疑引趣。

我们知道课题中的“魂”字就是精神的意思。

那课文中的梅花具有怎样的精神呢?二、自读课文,多元感知“魂”1、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感受最深的句段,相机疏通词句。

(朦胧-蒙秉性眷恋衰-哀稀罕玷污郑重)三、品读重点段,感悟“爱国魂”(一)感受梅花的形象品格,体会“梅花魂”1、同学们,课文中哪一段向我们具体讲述了梅花的精神?(出示13小节内容)2、指名读,齐读。

什么是“秉性”?3、在自由轻声读一读这段外祖父的话,文中那些句子介绍了梅花的秉性?(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4、指名读,学生评议。

5、课件演示“梅花傲雪”。

看,这就是梅花,它在百花凋谢时凌寒独放,它在寒霜雪雨中昂首盛开。

难怪外祖父要这样赞美它,读——难怪外祖父要如此喜爱它,读——也难怪那么多的文人墨客去吟诵它,读——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毛泽东)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

(陈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6、面对这圣洁的梅花,你认为它的秉性是什么?出示词语学生齐读(傲然不屈、临危不惧、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顶天立地、一身正气、永不言败、奋勇直前、坚守信念、无私奉献),这就是梅花的秉性,这就是梅花的魂啊!这就是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原因。

二年级语文《梅花》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梅花》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梅花》一、教学目标:1.了解梅花的外形特征和花语寓意。

2.通过朗读、欣赏梅花的诗句,培养学生对梅花的情感和审美观念。

3.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联想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梅花的外形特征和花语寓意。

难点:培养学生对梅花的情感和审美观念。

三、教学准备:1.课件、投影仪。

2.课外资料:有关梅花的图片、诗句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出示梅花的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花?”引导学生回答“梅花”。

教师说:“你们知道梅花有什么特点吗?”引导学生想一想。

学生回答后,教师会布置任务:请同学们用形容词来描绘梅花的特点,并利用图片进行呈现。

学生完成后,教师可逐个呈现学生的作品。

2.呈现课文(15分钟):教师通过投影仪呈现课文《梅花》。

教师阅读课文,学生跟读。

然后,利用课本的插图和课外资料的图片展示梅花。

询问学生梅花的特点和感受,导入下一环节。

3.朗读诗句(20分钟):教师分段朗读《梅花》诗句,学生跟读。

教师布置任务:请同学们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诗句,并用悦耳动听的语音背诵这句诗句,教师可现场表演一下。

进行分组展示,展示过程中教师评价,鼓励学生。

在展示结束后,教师对每一组进行情感点评,引导学生对每一句诗句产生情感。

最后,请一位同学朗读全部的诗句,营造出浓厚的梅花情调。

4.练习和作品展示(2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带有梅花主题的图片,要求学生观察、描述,并勾勒出相关的想象和联想。

学生可以用文字描述、绘画、自由创作等方式进行。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展示,并适时给予肯定强调。

5.情感交流(10分钟):教师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对梅花的感受和想象,并邀请一些学生上前展示自己讨论的成果。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为什么喜欢梅花?梅花对你们有什么寓意?6.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上述内容进行小结,并展示学生作品留作纪念。

温馨提示学生:从小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

五、课后延伸:1.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再观察梅花,写下自己对梅花的感受。

《梅花》教案

《梅花》教案

《梅花》教案梅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珍贵之花,象征着坚强、顽强和不畏寒冷的美丽。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梅花,我设计了以下教案,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梅花,并通过多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的象征意义,并培养学生对梅花的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通过绘画和写作展示对梅花的感受和理解。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创作任务。

4. 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梅花图片、梅花诗句、绘画工具、纸张、梅花的介绍材料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纸张、笔记本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5分钟)教师出示梅花图片,以及梅花相关的诗句,引发学生对梅花的兴趣和探讨。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对梅花的感受和理解。

2. 了解梅花的文化寓意(2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的象征意义,包括坚强、顽强、不畏寒冷的美丽等。

通过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对梅花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3. 观察与绘画梅花(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梅花观察和绘画活动。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学生向梅花图片进行观察,然后回到小组,由其他组员根据这个学生的描述进行绘画。

鼓励学生尽量观察细节,并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梅花的理解和感受。

4. 创作梅花诗句(30分钟)学生个人进行梅花诗句的创作活动。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对梅花的感受,写出优美的诗句。

同时,教师在学生创作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5. 展示和分享(15分钟)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和梅花诗句进行展示和分享。

鼓励学生在分享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互相欣赏和赞赏。

6. 总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该节课的收获和体验,回顾学生们对梅花的理解和创作成果。

鼓励学生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中的美丽,并表达对梅花的喜爱和敬意。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梅花的文化寓意,并通过绘画和写作展示自己对梅花的感受和理解。

二年级语文《梅花》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梅花》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梅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梅花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培养学生对于梅花的欣赏能力和爱护植物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梅花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理解并朗读课文。

3.写句子描写梅花。

三、教学难点:1.理解并朗读课文。

2.运用适当的形容词描写梅花。

3.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课本《梅花》的教学挂图。

2.幻灯片或图片展示梅花的形态和花色。

3.一些已经剪好和摆放在花瓶中的梅花。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问答引入梅花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展示图片或播放视频,简要介绍梅花,并询问学生对梅花的认识和感受。

2.呈现(通过课文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梅花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 (1)教师呈现《梅花》的教学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感受梅花的美丽。

(2)教师读一遍课文,引导学生听读。

(3)指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梅花特点的句子。

3.讨论(教师带领学生讨论梅花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1)教师提问:"学过《梅花》这篇课文后,你们了解了哪些梅花的特点?”(2)学生积极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和引导。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梅花的生长环境。

4.观察及口头表达(让学生观察并用简单句子描写观察到的梅花。

)(1)教师展示摆放在花瓶中的梅花,让学生观察。

(2)教师提问:"你们观察到梅花有什么特点?"(3)学生依次回答,教师及时给予肯定或提问引导。

(4)教师鼓励学生用简单句子描述梅花的形态、香味等特点。

5.书写小练习(让学生完成书写练习,巩固对梅花特点的理解。

)根据教师的指导,学生在练习纸上书写描写梅花的句子,帮助学生将观察到的特点用语言描述出来。

6.展示和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并互相分享。

)学生依次展示自己写的描写梅花的句子,并互相分享彼此的成果。

7.家庭作业(以班级或个人为单位,布置植物图画比赛,鼓励学生绘制自己喜欢的植物图画,并写上对植物的独特描写。

古诗梅花教学设计_共10篇

古诗梅花教学设计_共10篇

★古诗梅花教学设计_共10篇范文一:古诗《梅花》教学设计与反思古诗《梅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4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中感悟,体会梅花的特点,感受梅花的独特的精神内涵,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3.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个性得到,提高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合作能力、交际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了解梅花的特点,感受梅花的独特美。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梅花不畏严寒的精神的赞美。

由物到人领悟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品质培养.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一说到冬天,你就会想到什么?在这寒冷的季节里,许多树木落光了叶子,许多花儿不敢开放。

漫天雪花纷飞,大地、房屋、树木都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积雪,在这雪白的世界里,我忽然闻到一股淡淡的花香.咦?这么冷的天,哪种花还敢开放?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2、师板书梅花(课件出示另外两张梅花图)你们看,梅花开得多旺盛啊!冰雪把梅花盖住了,梅花害怕吗3、宋朝诗人王安石也看到了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的情景,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梅花》。

今天我们就与诗人王安石一起走近梅花,领略梅花的风采。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学生自读古诗。

2、指生读诗,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价.再指名一生读诗。

3、和同桌互读,读得好要表扬,不会读的要帮帮他。

4、齐读老师评价。

5、(课件出示四个生字:梅墙独遥学生齐读)挑生当小老师领读。

6、再读古诗。

7、听你们读得这么有滋有味,老师也想来读读这首古诗,请你们认真听,看看哪位聪明的孩子能听出老师读的和你们读的有什么不一样。

三、细读古诗,进入诗境。

1、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读了这么多遍古诗,你从古诗中看到了什么?老师也从古诗中看到了这样的画面:(课件出示)请大家仔细看图,图上画着什么?(要随机进行评价)请同学们再仔细地看看这幅图,这时天气怎样?你从哪看出来的?除了梅花,其它的花还敢开放吗?(不敢)所以诗人说梅花独自开。

梅花导入教案

梅花导入教案

梅花导入教案引言:梅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象征之一,具有深厚的诗意和寓意。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梅花的文化内涵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本教案将通过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梅花的世界。

本教案适用于语文、美术或文化课程中。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梅花的形象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梅花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对梅花的理解和情感。

二、导入活动:1. 梅花漫步教师在黑板上绘制一幅梅花图案,要求学生轮流上台将梅花的花瓣、花蕊、花枝等内容补充完整,让学生逐渐认识到梅花的形象特点。

2. 梅花联想教师放一张梅花的图片,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后,写下自己对这张图片的联想和想法。

可以指导学生从形状、颜色、芳香等方面进行联想,同时培养学生对梅花的情感体验能力。

3. 梅花诗词教师播放一段梅花相关的古代诗词朗诵音频,让学生听后写下自己对这段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作者对梅花的赞美、描绘和思考。

4. 创作梅花教师发放梅花图纸和彩色铅笔,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梅花的认识和想象,尽情地绘制自己心中的梅花。

鼓励学生在绘画时用心感受梅花的美丽和特点。

三、教学过程:1. 通过上述导入活动,学生对梅花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对梅花的形象特点、文化内涵进行讲解和引导。

2.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梅花诗词进行解读,让学生进一步领略到梅花的诗意和情感表达。

3.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梅花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提供一些写作题目,如《与梅花共舞》、《梅花在我心中的地位》等,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完成作文。

4.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绘制的梅花作品和写的作文。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交流,让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

四、教学评价:1.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导入活动中的参与度、表现和言谈举止来评价学生对梅花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对梅花的赏析和表达能力。

一年级上册语文《梅花》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语文《梅花》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总结词
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是 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详细描述
在《梅花》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反 思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有 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还需要考虑教学方法是否能够调 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是否能够引 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通过学习梅花不畏严寒、傲然绽放的精神,激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
02
教学内容与教学重难点
教学内容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为阅 读理解打下基础。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的形
象和精神。
学习课文中的表达方法,提高语 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梅花的形象和精神。
讲授新课
朗读课文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 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 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分析课文
教师对课文进行逐句讲解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意 思和意境,让学生感受梅 花的美丽和坚强。
讲解生字
教师对课文中的生字进行 讲解,包括字音、字形、 字义等方面,帮助学生记 忆和理解。
巩固练习
背诵课文
让学生背诵课文,加深对课文的 理解和记忆。
总结词
教学目标是否清晰、具体、可衡量,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详细描述
在《梅花》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应明确指出学生应掌握的词汇、句型和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教师需要反思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否 能够在教学中得到有效落实。
教学内容是否恰当

《梅花》教学设计3篇

《梅花》教学设计3篇

《梅花》教学设计1一、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新课标中指出,“学生的情感是易于激发的,一旦他们的认知活动伴随着情感,教学就会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从而使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丰富更深刻”。

对于《梅花魂》这种感情真挚、深沉的课文,如何带领学生深入体会情感是教学的重点。

文中外祖父是一个身在异乡几十年的老华侨,他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是小学生最难以理解的情感,因为这种深沉情感远离学生的生活,孩子们无法亲身体验。

特别是老人情到深处的无声落泪,都表明了他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情感,这种情感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遥遥不可及。

(二)教材分析:编排意图: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并进行语言积累。

(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认识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及个性化的朗读来感悟语言文字蕴涵的情感,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

(四)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难点是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过程a、导入:1.(师在黑板左上角画一枝梅花)同学们请看老师画的是什么?(板书:梅花)你了解梅花吗?(引导学生交流咏梅的古诗、古词、名句等)2.老师小结:梅花不仅为历代的文人志士所喜爱,也被一位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老人所钟爱。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老人,一起走进——梅花魂。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板书:魂,并指导书写)“魂”是什么意思?(生自由作答)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对“魂”会有更深的理解。

b、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出示初读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想一想,课文讲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尝试用简洁的话加以概括。

2.展示初读:谁想读一下你喜欢的段落?(相机解决如下问题:星岛——新加坡,唐山——海外人对中国的别称,多音字在文中的正确读法。

)3.课文讲了外祖父哪几件事?引导学生概括出:读诗落泪;爱惜墨梅;不能回国;赠墨梅图;送梅花巾。

小学音乐《梅花》教学设计(通用11篇)

小学音乐《梅花》教学设计(通用11篇)

小学音乐《梅花》教学设计小学音乐《梅花》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音乐《梅花》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梅花》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听唱歌曲,能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梅花》,知道梅花不畏严寒在风雪中竞相开放的特性,象征着坚强不屈的性格;2、通过古诗歌曲的演唱,感受音乐的情感和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3、参与到小组创编活动中,根据歌曲《梅花》的旋律重新填词演唱,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会古诗与音乐相结合的意境。

教学难点:根据歌曲《梅花》的旋律重新填词演唱。

教学准备:教师——钢琴、录音机、磁带、歌篇、各种打击乐器、电脑课件;学生——有关梅花的相关资料(音响资料)、汇报道具等。

教学过程:一、感受情趣、主动参与1、听歌曲《梅花》伴奏进入教室〔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歌曲《梅花》伴奏进入教室,为学生提供初次感受音乐旋律的机会。

〕2、师生问好3、激情导入师:同学们,毛泽东有一首著名的诗:“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你们知道这首诗,它赞美的是谁吗?生:梅花师:那么,它又赞美了梅花怎样的性格呢?生:坚强不屈、不畏严寒……的性格。

师:正因为梅花的这种坚强不屈、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性格,所以引来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喜爱。

〔设计意图:本单元是古诗新唱单元,由古诗导入,更自然、更贴切,而且这首诗能够表现出梅花的特性及象征意义。

〕4、欣赏梅花(电脑课件)师:同学们,你们也喜欢梅花吗?生:喜欢师: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着小摄影师的镜头,一起来领略一下梅花的风采吧!生边欣赏师边介绍:在寒冷的冬天里,别的花儿都凋谢了,只有院墙边上的几枝梅花,冒着寒冷独自绽开。

人教版语文二上《梅花》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二上《梅花》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二上:《梅花》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上册《梅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

2.体会作者借对梅花凌寒独放品格的赞美来表白自己坚贞不屈、不怕挫折的心境。

3.背诵并默写古诗。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要求1;教学难点:要求2。

三、教学步骤:(一)初读诗句,了解主要内容。

①读题,简介作者后,检查学生对“凌”字字形掌握的情况。

②先指几名朗读能力稍差的学生读并稍加指导,之后学生自读诗句,边读边想作者写了梅花的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二)细读诗句,理解诗意。

1、第一、二句。

①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试着讲讲两句诗的意思。

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过去学习古诗的方法,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再调整一下顺序把意思连起来。

②指几名语言表达能力稍差的学生说说,再帮其订正,直到他表述清楚、准确为止。

③启发学生从“墙角”、“数枝”中体会出梅花“形孤”的特点;从“凌寒”、“独自”中体会出梅花“姿傲”的特点。

④朗读体会。

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后再读,深入体会。

2、第三、四句。

①参照注释试着说说诗意,再集体讨论订正。

在理解这两句诗意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启发学生想象出梅花洁白如雪的特点,虽然不是雪,却像雪一样洁白。

②轻声自由读诗句,体会梅花“色洁”、“幽香”的特点。

③感情启发,朗读体会。

(三)再读诗句,体会作者的心境。

①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②说说这首诗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并分析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

③启发想象,体会意境。

请学生认真地想象并体会:诗句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画面?这种画面使人产生怎样的感受?思考好之后用自己的话说说。

④再读诗句,边读边思考,从“凌寒”等词语中体会,作者表面上赞美梅花凌寒独放,实际上是在表白什么心境?(可适当地作背景介绍)需要注意的是,对诗人心境的体会是个难点,只要有所体会即可,不必深究。

⑤朗读诗句,边读边体会作者的感情。

(四)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

梅花教学设计方案

梅花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梅花的起源、特点、生长环境等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对梅花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梅花的起源与发展2. 梅花的形态特征3. 梅花的生长环境与习性4. 梅花的寓意与象征5. 梅花诗词欣赏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梅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梅花的形态,激发学生对梅花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梅花的起源与发展,让学生初步了解梅花。

(二)新课讲解1. 梅花的形态特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梅花的枝、叶、花、果等部位,讲解梅花的形态特征。

2. 梅花的生长环境与习性教师介绍梅花的生长环境,讲解梅花的适应性、耐寒性等特点。

3. 梅花的寓意与象征教师讲解梅花的寓意与象征,如坚韧、高洁、清雅等。

4. 梅花诗词欣赏教师选取几首有关梅花的诗词,引导学生赏析,感受梅花之美。

(三)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种梅花题材的诗词进行赏析,分享自己的感受。

2. 学生动手制作梅花卡片,表达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梅花的审美价值。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环节中的收获,拓展对梅花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互动情况,评价其参与度。

2. 实践成果: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梅花卡片制作质量。

3.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作业等形式,检验学生对梅花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6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中感悟,体会梅花的特点,感受梅花的独特的精神涵,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3、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个性得到发展,提高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合作能力、交际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

初步了解梅花的特点,感受梅花的独特美。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梅花不畏严寒的精神的赞美。

由物到人领悟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品质培养。

四、教材容分析:古诗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

它的特点是用字准确,语言精练,讲究韵律,形象生动。

《梅花》这首诗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王安石所作。

全诗仅20字,却写出了梅花独处墙角、凌寒独放、色洁如雪、幽香的特点。

赞美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

五、教学步骤:(一)兴趣导入1、引言(PPT1)。

同学们,大家喜欢花吗?你们知道吗?有一种花在百花凋零的寒冷的早春季节,迎风傲雪独自开放,它是什么花?它,就是梅花。

我们来认识梅花。

2、简介梅花(点击PPT2、3、4,出示梅花图):梅花多为白色、粉色、红色、紫色、浅绿色。

地区2至3月开花。

磨山有座梅园,每年梅花开放季节都会举办“梅花节”。

大多数的花都是在春天天气暖和了才开放(春暖花开),而梅花却不一样,它不畏寒冷,越是天寒地冻,它开得越好,它是最有骨气的花!梅花象征着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梅花曾经被定为我国的“国花”,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因而,梅花为历代诗人所吟诵。

3、在我国古代为数众多的赞美梅花的诗中,王安石的《梅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1、教师读(点击PPT5、6)2、介绍作者(PPT7)王安石是距今900多年前的抚州人,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曾两次担任宰相,他积极推行革新,因保守派反对而失败。

他的诗作容充实,语言精炼,艺术造诣极高。

请打开书P125,生自由读,边读边学习生字,指名读、领读、记字形。

3、讲解生字(PPT8)学生自主学习生字,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为”是多音字,因为的“为”,在这里读作wei,另外一个读音“为什么”的“为”;诗中的“数”也是多音字,在本课读shù,不读shǔ。

“梅、角、寒、雪”,可用熟字换偏旁(梅);讲故事(寒:房子里一个人,身上盖了一层又一层的草,还是结冰了。

表示寒冷。

);两个部分组成的合体字(雪);象形字(角)等方法记字形。

“枝”字的读音是翘舌音。

检查生字自学情况生字卡片去拼音检查生字的读音,指名读,开火车读。

4、理解词语(PPT9)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诵读,结合看投影、图画,让学生在诗中找出不懂的词语,大概了解“数枝”、“凌寒”、“遥知”、“暗香”这些重点词句的意思。

5、初读诗句,了解主要容。

(PPT10)多种形式朗读(男女生读、师生合作读),再让学生自读诗句,反复读诗文,逐句把诗文读通,读顺,达到正确、流利,要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节奏。

对诗文容有大致的了解。

边读边想作者写了梅花的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三)细读诗句,理解诗意。

(PPT11)1、学习第一、二句。

(1)指名学生读,试说诗意,直到他表述清楚、准确为止(2)让学生试着讲讲两句诗的意思。

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过去学习古诗的方法,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再调整一下顺序把意思连起来。

(3)启发学生从“墙角”、“凌寒”、“独自”中体会出梅花的特点。

“墙角”二字点明地点,“数枝梅”写出它的“形”——板书;“凌寒”二字交代梅花开放的时间;“独自”二字指明其他的花木都没有开放,突出了春梅不怕寒冷,于冰雪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传递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写的是梅花的“神”——板书。

(4)朗读体会。

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后再指名读,深入体会。

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写的是:寒冷的早春时节,万物皆未萌芽,唯独墙角数枝梅花迎寒绽开。

这两句写梅花,不绘其形,而传其神。

2、学习第三、四句。

(1)学生试着说说诗意,再集体讨论订正。

在理解这两句诗意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启发学生想象出梅花洁白如雪的特点,虽然不是雪,却像雪一样洁白。

板书——色第三句,“遥知不是雪”。

诗中说“不是雪”,但是以雪作比,暗指梅花色洁白如雪。

第四句,“为有暗香来”。

“暗香”:幽香。

幽幽清香从远处飘过来,因为闻到梅花的香气,因此知道那不是雪而是梅花。

板书——香(2)轻声自由读诗句,男女生对读,体会梅花“色洁”、“幽香”的特点。

(3)感情启发,朗读体会。

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人用巧妙的手法,运用比喻描写出梅花洁白如雪,花香的特性。

3、再读诗句,理解全诗的意境。

(PPT12)齐读全诗,小结全诗(1)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在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墙角边,几枝亭亭玉立的梅花正迎着凛凛寒风,独自开放。

从远处看,花如雪白,但知道那墙角处白色的不是雪,而是怒放的梅花,因为有一股清幽的香味正从那里缓缓地飘来。

)(2)说说这首诗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并分析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

(3)启发想象,体会意境。

请学生认真地想象并体会:诗句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画面?这种画面使人产生怎样的感受?思考好之后用自己的话说说。

(4)再读诗句,边读边思考,从“凌寒”等词语中体会,作者表面上赞美梅花凌寒独放,实际上是在表白什么心境?(可适当地作背景介绍:这首诗是作者推行变法失败后写的,借写梅花的品性来表达自己坚忍不拔,身处逆境洁身自好的心态。

)需要注意的是,对诗人心境的体会是个难点,只要有所体会即可,不必深究。

(5)朗读诗句,边读边体会作者的感情。

全诗让人领略到梅花凌寒怒放的神韵,给人留下梅花花白如雪、气味芬芳的鲜明印象,赞美梅花坚强的品性和顽强的生命力。

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

4、配乐朗读,练习背诵。

运用音乐、投影,启发学生想象梅花在严寒中傲然怒放的英姿,感悟诗的意境美。

伴着音乐,学生有感情地反复吟诵,教师可适当提示:(1)梅花开在什么地方?(2)梅花有哪三个特点(不畏严寒、花色洁白、气味幽香)?用这种方法帮助学生背诵。

(四)布置作业:课外了解历代诗人赞美梅花的诗句。

板书: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形)凌寒独自开。

(神)遥知不是雪,(色)为有暗香来。

(香)古诗《江上渔者》教学设计[日期:2012-11-30] 来源:作者:大成学校艳红[字体:大中小] 教学目标:1、学习《江上渔者》这首诗,理解诗句容,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想象诗人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想象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解诗题。

1、同学们,相信大家都知道《锄禾》这首古诗,谁能背诵。

(学生背诵)教师出示古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哪位小朋友能把它读好?(指名朗读评价引导:你可读得真好。

但老师想知道你为什么要这样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江上渔者》(板书课题)。

2、解诗题:同学们,你觉得题目是什么意思?学生:江上打鱼的人。

(教师引导: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理解:渔者——以打鱼为生的人。

这首题目的意思是:江上以打鱼为生的人。

3、读诗题:二、读诗解意。

1、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诗句。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谁会读这首诗。

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出没”的“没”读作“mò”,不要读作“méi”。

“风波”的“波”读作“bō”,不要读作“pō”。

(教师引导性的评价:你可真了不起,第一次就能把诗句读正确。

你也很了不起,读得很有感情,但老师这里还要提醒一下“出没”这个词语的读音。

请你再读一遍好吗?……)2、自由朗读: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这首诗,注意把诗句中字的读音读正确。

可以自己多读几遍,也可以读给同学听。

谁愿意再来读这首古诗,并能将诗读正确。

指名学生朗读。

(其他同学帮助听听,如果同学有读错的地方,请帮助指出来,如果没有读错的地方,我们就用掌声来表扬他,好吗!)学生朗读,评价。

学生齐读。

3、解词连句知大意。

(1)我们读古诗,不但要会读,而且要知道诗句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再次仔细地读读诗句,根据下面的注释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把不明的字词画下来,然后可以和同学商量,当然也可以找身边的老师请教。

注释:往来:来来往往。

但:只。

美:鲜美。

出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风浪。

(2)学生自由读,了解诗句意思。

(3)学生集体交流诗句的主要容。

在这一带来来往往的行人,只知道鲈鱼的味道鲜美。

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着,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多么惊险啊!4、齐读古诗。

三、展开想象,悟诗情。

1、小朋友,你们可真了不起,那么快就不但会读古诗,而且已经知道了《江上渔者》这首诗的容,那么大家知道作者仲淹是怎样写下这首古诗的吗?你们能猜测一下吗?学生猜测。

是不是和大家的猜测一样呢?请大家自由读读上面这段话。

(多媒体出示句子:一天,仲淹走进江边的一家酒楼吃饭,看见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

于是就找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往窗外望去,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鱼船像一片树叶,随着风浪起伏。

它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

想到了打鱼人的辛苦,就写下了《江上渔者》这首古诗。

)2、现在谁来说说作者在酒楼里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看见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

这其实就是诗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多媒体出示)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客人很多,鲈鱼味道鲜美你能把客人的多和鲈鱼味道的鲜美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吗?学生读如果你是酒楼里的客人,当你吃了肉嫩味鲜的鲈鱼时,你会怎么说?学生交流: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两句诗,感受当时人们吃鱼时的欢快心情。

(学生齐读)3、“吃水不忘挖井人”,同样“吃鱼不忘打鱼人”。

你们读了这首古诗以后,脑海中又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学生交流:打鱼人那只像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飘荡,时隐时现,场面惊险。

A、教师出示画面: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又仿佛听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出示诗句)看到了小船。

教师:这是一艘怎样的船?(一艘小船;一艘像一片树叶一样的小船。

)看到了汹涌的波涛。

教师:“波涛汹涌”和“一片树叶”,一个是多么的可怕,力大无比,一个是多么的柔弱,轻飘飘。

这是多么的——看到了渔民的船,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

教师:“卷”和“打”这两个词用得真好,我从“卷”和“打”两个动词体会到小船随时都有被浪打沉的危险。

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捕鱼人随时都可能船毁人亡,渔民为了捕鱼随时都可能丢掉自己的性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