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第六单元复习课学案

第六单元复习课学案

第六单元复习课学案设计人:王秀莲审核人:张瑞英日期:2011.12.19复习目标:1、准确理解重点文言字、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内容,评价人物形象。

2、通过拓展迁移,提高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能力。

3、从杰出人物身上汲取精华,传承美德,砥砺意志,自强不息。

复习重点:1、准确理解重点文言字、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内容,评价人物形象。

复习难点:2、通过拓展迁移,提高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能力。

复习过程:一、检查预习:解释划线字词的含义:1、陈涉少时2、苟富贵,无相忘3、会天大雨4、寡人谕矣5、长跪而谢之6、孤不度德量力7、此殆天所以资将军8、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二、自主复习任务:(一)文学常识1、司马迁,字,朝代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通史。

2、《战国策》是西汉末年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此书为体史书。

3、陈寿,字,朝代家。

4、《出师表》作者,字,号,三国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家,杜甫在《蜀相》中是这样评价他的,。

(二)通假字:1、发闾左谪戍渔阳___通_________2、为天下唱___通_________3、将军身披坚执锐___通_________4、固以怪之矣___通_________5、故不错意也___通_________6、欲信大义于天下___通_________7、自董卓以来___通_________(三)古今异义:1、此诚不可与争锋古义______今义______2、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古义______今义______3、诚宜开张圣听古义______今义______4、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______今义______(四)一词多义: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故将广故数言欲亡项燕为楚将免冠徒跣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徒间又何间焉徒以有先生也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遂许先帝以驱驰许安陵君其许寡人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重点句子填空及翻译: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学案第六单元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学案第六单元

微斯人,吾谁与归。

4、背诵:《小石潭记》二、三、四自然段;《岳阳楼记》第五段5、两文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知识武装:1、虚词“以”“之”的用法以:①介词用把拿、凭靠、以为、按照、因为等②连词而来例:将以攻宋①用、拿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①凭靠臣以王之攻宋也①以为策之不以其道①按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①因为卷石底以出②而小试牛刀: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以其境过清属予作文以记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①代词代人、事、物②助词a结构助词b音节助词c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倒装标志③动词去往到例:渔人甚异之①代看到的景象。

忘路之远近②a结构助词的处处志之②b不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c何陋之有②d 辍耕之垄上③牛刀小试:心乐之乃记之而去属予作文以记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览物之情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先天下之忧而忧2、通假字:百废具兴属予作文以记之3、词类活用: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斗折蛇行犬牙差互三、赛前热身:(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3分)(1)水尤清冽尤:___________ (2)潭中鱼可百许头可:___________ (3)以其境过清清: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6分)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文中第一段交代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第二段描写_____________,第三段探寻水漂源流,第四段突出潭上气氛,全文抓住了小石潭_____________的特点。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复习学案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复习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复习学案一、导入复习:文言文作为中考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一定要通过复习巩固好文言文的知识,查漏补缺,弥补学习新课时的不足。

那么我们的复习就从刚刚结束新课的九年级下第六单元开始。

二、制定复习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制定)1、系统归纳、把握单元字词与文学常识。

2、熟悉课文背诵与文言词句的意思。

3、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理解课外文言文。

三、归纳、巩固字词听写字词,并给划线字注音。

(学生听写)曹刿小惠未徧旗靡(麋)期年(多音字) 间进参差荇菜雎鸠窈窕好逑四、巩固文常、课文背诵1、学生自由巩固、识记2、做《同步》自主性探究4、5题。

五、自学任务:整理并巩固重点解词、句译1、重点实词(含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2、重点虚词:3、重点句子翻译:六、链接中考题,巩固练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左传》)18.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①又何间焉间:②小惠未徧徧:③神弗福也福:④牺牲玉帛牺牲:19.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何以战/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B.小大之狱/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C.战于长勺/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D.登轼而望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学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学案

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学案一、文言文复习指要:1、文言文阅读要点:①结合注释,通晓文义。

②调动积累,掌握关键词义。

③理清层次,把握文章主题。

2、翻译语句要点:①译(文言文翻译应逐字直译,尽量不要意译)例:不以疾也。

译:不认为这样快。

②留(人名、地名、专有名词及常用词语均可保留,不须翻译)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

③增(文言文语句常常省略主语、宾语等成分,翻译时应把这些成分补充上去)例: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译:(那两人)见到我,非常高兴地说:“(此时)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

”④调(文言文语法与现代语句有所区别,应在翻译中依现代语言习惯调整顺序)例:相与步于中庭。

译:(我俩)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二、关键词语积累:1、通假字:略无阙处。

通,。

2、字词活用:1.乘奔御风2.素湍绿潭3.回清倒影4.晴初霜旦5.怀民亦未寝6.相与步于中庭7.际天而来8.尽奔腾分合9.弄旗标枪10.披发文身11.争先鼓勇12.大雪三日13.客此3、一字多义:1.略.无阙处2.略.不相睹3.略.不沾湿4.自.三峡七百里中5.自.非亭午夜分6.自.富阳至桐庐7.或.王命急宣8.或.置酒而招之9.虽.乘奔御风10.虽.席地11.属引..凄异12.四时..俱备13.晓.雾将歇.14.与.其奇者15.念无与.为乐16.但.少闲人17.方.其远出海门18.仅.如银线19.仅.有敌船为火所焚20.更.定2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2.及.下船23.念.无与为.乐.者24.为.最盛25.海涌银为.郭26.为.火所焚27.回清.倒影28.清.荣峻茂29.清.流见底30.沿溯..阻绝.31.绝.巘.32.天下独绝.33.哀转久绝.34.猿则百叫无绝.35.不以.疾也36.因以.为号焉37.以.此自终38.以.乐其.志39.问其.姓氏40.与其.奇者41.其.间千二百里42.飞漱其.间43.际天而.来44.随波而.逝45.溯迎而.上46.余强饮三大白而.别47.而.旗尾略不沾湿48.而.僦凭看幕49.相与步于.中庭50.出没于.鲸波51.不戚戚于.贫贱52.不汲汲于.富贵4、古今异义:人物略不相睹。

七年级语文教材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材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材第六单元复习教案尊敬的教师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七年级语文教材第六单元的复习教案。

本教案将按照“知识点梳理”和“学习方法指导”两方面进行整理,希望对大家备课和教学有所帮助。

一、知识点梳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论语》中的经典名句及其人物故事,其中包括以下四个知识点:1.经典名句(1)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卫灵公》)(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3)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政》)(4)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里仁》)2.人物故事(1)孔子(2)孟子(3)荀子(4)老子3.词语解析(1)省:反省、检查(2)施:给予、施行(3)乐:快乐、喜悦4.学科史知识(1)了解《论语》的作者、编纂、历史、思想等基本情况(2)了解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特点以上是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接下来将详细讲解每个知识点的相关内容。

1.经典名句(1)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卫灵公》)这句话是孔子在《卫灵公》这篇文章中说出的,意思是每天要检查自己的行为,扪心自问,反思自己是否有做错的地方。

这句话告诉我们,自我反省和检查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

(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这句话出自《学而》一章,意思是学习后要时常复习,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不是一次性的事情,需要反复练习才能真正学好。

(3)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政》)这句话出自《为政》一章,意思是不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也不要强迫别人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这句话告诉我们,尊重别人的选择和权利是我们共处的基础。

(4)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里仁》)这句话出自《里仁》一章,意思是有朋友从远方来,何其快乐!这句话告诉我们,友谊是需要珍惜和维护的,真正的朋友在我们需要帮助时才能真正体现出他们的价值。

2.人物故事(1)孔子: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儒家思想创始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教案第六单元复习重点资料梳理一、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噬shì:咬,食。

狎xiá: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遁dùn:逃走。

窥:暗中察看。

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船载以入:用船装运(驴)进入(黔)。

船,这里是用船的意思。

宠然:巨大的样子。

以为神: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

是“以之为神”的省略。

蔽:隐蔽。

稍:副词,渐渐。

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他日:另一天,有一天。

骇hài:害怕,惊惧。

以为且噬己:认为将要咬自己。

且,将要。

然:然而,但是。

往来:走来走去,来来回回。

异能:特殊本领。

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子轻侮或戏侮的样子。

荡,碰撞;倚,依靠;冲,冲击;冒,冒犯。

不胜怒:非常恼怒。

胜,禁得住,不胜,不能承受。

计之:盘算这事。

之,指上文所说驴生气了只能踢的情况。

跳踉:跳跃。

去:离开。

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儿本领已经使完了。

庞然大物:形容很大很笨的一些东西。

现多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大而实际脆弱的东西。

馨xīn: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牍dú:,书信;古代写字用的木简。

惟吾德馨:只有我品德高尚。

惟,只;吾,我,这里指陋室的主人。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斯:这。

鸿儒r:大儒,学识渊博的人。

鸿,大。

白丁:原指没有官职的人,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素:不加装饰的。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劳形:使身体劳累,劳,使……劳累。

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呢?蕃:多。

独:仅,只。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庄重。

不蔓àn不枝: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

亭亭:挺立的样子。

植:竖立。

亵xiè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隐逸:隐居不愿做官的人。

鲜:少。

宜:当然。

哗:人多声杂,乱吵。

吠:狗叫。

呓ì:梦话。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第3课时 文言文《狼》)复习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第3课时 文言文《狼》)复习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文言文《狼》)复习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1)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注意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2.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经典的文言短篇小说,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

写一个屠户归途遇狼,起初畏惧退让,后来奋起搏斗,终于击毙两狼的故事,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揭示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并告诉我们,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被人的勇敢和智慧所战胜。

4、学情分析这篇课文虽已经学习过,但部分学生对学习过的文言词汇掌握不牢,不能正确准确地翻译课文,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不能准确地体会其中的寓意。

二、复习目标:1、通过识记课下注释,会解释重点文言词汇,并能翻译课文。

2、通过品读课文,能说出文章丰富的寓意。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 设计两个活动:通过识记课下注释,会解释重点文言词汇,并能翻译课文。

2、针对目标2, 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品读课文,能说出文章的寓意。

四、教学过程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导航苏教版高手支招1阅读导航读前要热身三味书屋的先生三味书屋的先生寿镜吾(1849~1929),名怀鉴,字镜吾,浙江会稽人。

他20岁那年,考取会稽县的“学生员”(秀才),后因对现实的黑暗和官场的舞弊看不惯,不愿再去参加乡试,于是继承父业,在三味书屋坐馆教书,直至1929年7月30日80岁高龄去世,整整教了60年学。

寿先生博学、正直,具有反帝的爱国思想,对清王朝丧权辱国的腐朽统治极为不满,很同情义和团的反帝斗争。

他甘于过淡泊的书塾生活,不愿出去做官,一生不用外国货。

他为人耿直,和蔼可亲,对学生关心爱护,很少体罚学生。

作为启蒙老师,鲁迅对他一直很尊敬。

鲁迅先生后来在外面学习、工作,每次回家都要去看望他,师生之间书信往来不断。

第六单元语文复习教案2

第六单元语文复习教案2

第六单元语文复习教案2。

一、教案概述第六单元语文复习教案2主要是对学生在第六单元语文学习中遇到的重要知识点、难点进行梳理、回顾和复习,保障学生掌握对应的知识点,并且在考试中能够灵活运用。

本教案包含了快乐阅读、语法、写作等多个方面的学习,并且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二、教案内容1、快乐阅读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快乐阅读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教案中的快乐阅读环节主要涉及到作品“鲁迅全集中的《阿Q正传》”,要求学生对主题、情节、人物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且运用阅读技巧进行理解和判断。

2、语法语法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教案的语法部分主要涉及到“语文知识框架——主谓结构”、“同位语的应用”等方面。

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语法知识,并且能够运用到写作中。

3、写作写作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本教案的写作部分主要涉及到“续写故事”、“议论文写作”等方面。

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并且能够在考试中运用到实际中去。

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一种以实际情景为背景,并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肢体语言、声音、画面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本教案中,采用情景教学法来进行语文学习,让学生在实际中模拟情景,贴近生活,从而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2、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借鉴每个人的智慧和优势,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

在本教案中,采用合作学习法来进行语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配合和交流,协同完成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以致用。

四、教学反思第六单元语文复习教案2是一份较为完整、系统和实用的教案,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复习和掌握对应的语文知识点,并且在考试中能够灵活运用。

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复习巩固掌握本单元重点课文主要内容1. 能默写课文中重要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

3. 掌握《陈涉世家》中重要实词、虚词。

4. 能翻译文中重要语句。

【内容概述】作者着重表现了陈胜洞察时局的能力。

陈胜对吴广说的那一番话,实际上就是一段很精彩的形势分析。

“天下苦秦久矣”,说明全国人民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极其愤恨,处处都蕴蓄着反抗的力量。

太子扶苏“贤”而被杀,二世胡亥“不当立”而“立”,必然会加重秦王朝的内部危机,并由此引起更深刻的社会矛盾,楚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受荼毒最深,早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而当时的楚人又把他们的这种心情寄托在对项燕的怀念上。

陈胜抓住了当时这两个最敏感的问题,利用百姓不知二人存亡的这一情况,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人心动向。

他的这个策略的效果很快就得到了证明;起义军到达陈的时候,已经发展成为一支“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的庞大队伍了;在张楚政权建立的同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在危机时刻,陈胜的清醒与果断是难能可贵的。

对陈胜的组织领导才干,作者也描写得极为生动。

首先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

陈胜、吴广从卜者“然足下卜之鬼乎”的建议中,得到了借鬼神“威众”的启示,先以鱼腹中书树立陈胜的形象,然后“狐鸣”而呼,把陈胜的形象跟楚国的复兴联系在一起,顺应士兵的愿望,从而进一步巩固了陈胜在士卒们心目中的地位。

其次是发动起义。

关键是既要杀死两尉,又要得到士兵的支持,所以先使吴广“战数言欲亡,忿恚尉”;待到“尉果笞广”,众被激怒,然后动手,这又表现了陈胜的勇敢机智。

就在群龙无首的时候,陈胜站了出来,先揭露秦的苟政,晓之以利害,然后用“壮土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来坚定抗争的信念。

这一席话令人信服地说明,参加起义是士卒们的惟一出路;它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全体士卒的拥护。

接着提出策略口号,并“为坛而盟”,一支团结战斗的农民起义军宣告组成。

初中语文_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六单元》复习课年级:七学科:语文主备人: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重点字词及文学常识。

2、梳理文章内容,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者采用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识记重点字词及文学常识等,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者采用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探索自然世界和科学领域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梳理文章内容,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者采用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学习写颁奖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在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读导齐学案上的教师寄语。

(学生齐读)我们今天复习的第六单元中的人物都有这样不服输、敢于挑战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下面我们复习第六单元。

二、自主复习(导学案上的自主复习部分,小组内交流)1、字音字形一生读,纠正后齐读两遍2、解释词语一名课代表提问其他学生,另外的补充。

3、翻译句子另一名课代表提问,其他的补充。

4、翻译句子,小组内互相提问,教师抽查。

5、课文内容教师提问,其他学生补充后,老师再补充。

幻灯片出示答案示例,学生读。

三、合作探究探究一这几篇文章中,人物形象都很鲜明,请从本单元所学人物中任选一到两位,结合课文内容为他写一则颁奖词。

1、学生自己思考后写。

2、小组间交流,推荐优秀的颁奖词。

3、学生毛遂自荐,读自己的颁奖词。

4、教师点名读颁奖词。

探究二温故而知新,重新复习了这几篇文章,你一定会有新的体会和理解,请联系生活,就其中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收获或启示(可以从写作手法和内容两方面考虑)。

1、学生思考、写。

2、提名学生说。

3、教师幻灯片出示答案示例四、反馈达标学生做习题,教师巡视。

出示答案,纠正。

五、总结收获学生小组内交流。

提名交流。

六、布置作业将导学案补充完整,做完反馈达标题。

《第六单元复习》学情分析这个学期本人继续担任七年级(3、4)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本学期共有学生105人,这些学生大部分基础较为扎实,能够通读浅显的短文,基本能够按要求叙写简单的作文。

初中语文_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课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本单元学习重点的文言词汇的含义和用法2、能理解文章中重点句子的意思,提高翻译句子的能力3、能感悟文章的主题,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4、能熟练背诵本单元学习的古诗文名句5、通过复习提升理解分析简易文言文的能力学习重点1、各类文言词汇知识的积累2、句子的翻译3、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共鸣4、能阅读课外浅显的文言文学法小组合作共同达标学习法展示法预习案学生课前自主复习本单元的文言常识,准备在课上展示(1)(2)(3)3、找出本单元的重点实词解释(重点举例)卷石底以出水尤清冽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横无际涯朝晖夕阴迁客骚人去国怀乡薄暮冥冥把酒临风锦鳞游泳春和景明长烟一空宠辱偕忘野芳发而幽香杂然而前陈者顺林阴翳是进亦忧退亦忧临溪而渔风力虽尚劲呷浪之鳞秋天漠漠向昏黑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落红不是无情物4、找出本单元的一词多义现象的句子(重点举例)以乐可从观以极或则归而乐5、找出本单元的词类活用现象的句子(重点举例)犬牙差互斗折蛇行凄神寒骨先天下之忧而忧百废具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泉而茗者,垒而歌者,红妆而蹇者6、会翻译本单元的重点句子如: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我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微斯人吾谁与归而城居者未知知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10、从本单元的诗文中找出你喜欢的名句,抄写在下面如:探究案1、通过复习理解文章的主题内容,体会1、自主复习,小组合作,理解文章的主题内容,体会诗文作者的感情(1)《小石潭记》中表现了柳宗元怎样的心境?(2)《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表达了怎样的情怀和抱负?(3)被贬至滁州的欧阳修是一个怎样的太守?(4)袁宏道仅仅是独恋满井的早春之景吗?(5)哪些诗句表现了陶渊明的怡然自得?(6)有人说李白怀才不遇而抑郁消沉,你同意吗?(7)杜甫的胸怀宽广博大,何以见得?(8)岑参是著名的边塞诗人,他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现了什么?(9)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现了什么?2、复习理解本单元的写作方法(1)《小石潭记》的景物描写有何特点?(2)《岳阳楼记》是怎样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3)知道骈句吗?《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的句式有何特点?(4)《满井游记》的比喻巧妙,妙在何处?(5)岑参善于奇思妙喻,体现在哪里?达标案一、各小组展示本组的复习重点,带领大家共同达标分词汇组、句子组、内容感情写法等组二、阅读《卖油翁》,回答后边的问题: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教学案(新版)新【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教学案(新版)新【部编版】

第六单元一、复习目标设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2)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3)阅读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意积累、感悟和运用。

2、教材分析本单元所选的诗文是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名篇。

它们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

复习本单元,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联系学过的文言诗文,对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梳理和区分。

3、中招考点近年来,河南省中招以课标推荐背诵的16篇古文为考查范围,注重对词、句、篇的考查。

2012年、2015年河南中招对《邹忌讽齐王纳谏》和《曹刿论战》的考查点出了实词的解释和句子翻译外,还有文意理解和迁移运用。

4、学情分析学生文言基础比较薄弱,本单元学习结束后,基础知识还需要复习强化掌握,对作品主旨的理解还需通过练习巩固。

二、复习目标1、通过朗读复习课下注释和有关资料,梳理和区分本单元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意义和用法。

2、通过翻译练习,能运用翻译“五字诀”准确翻译重点文言句子,尤其是一些特殊句式。

3、通过填空练习和问题解答,能进一步理解文章基本内容。

4、通过问题解答,能说出人物特点,说出从中受到的启发。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同桌合作,梳理本单元重点文言词语。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找出每篇课文的主旨句和几个特殊句式,同桌互相翻译。

3、针对目标3,设计一个活动:口头填空解答。

4、针对目标4,设计一个活动,口头填空解答问题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目标1、通过朗读复习课下注释和有关资料,梳理和区分本单元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意义和用法。

2、通过翻译练习,能运用翻译“五字诀”准确翻译重点文言句子,尤其是一些特殊句式。

复习过程:(一)文学常识和字音检测(1)文学常识检测:《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的编年体史书。

九下第六单元复习学案[2].

九下第六单元复习学案[2].

九下第六单元复习学案[2].九年级语文学案4课题:九下第六单元复习2《愚公移山》、《诗经两首》设计人:暮千里时间:09、审核人:一、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文言知识。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理解课外文言文。

二、重难点: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理解课外文言三、自学任务:整理《愚公移山》中文言知识:重点实词:重点虚词:重点句子翻译:整理《诗经两首》重点字词:默写这两首诗词:四、达标任务:XX达州市愚公移山阅读《愚公移山》,完成16~20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B.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c.冀之南、汉之阴D.河曲智叟亡以应﹒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而山不加增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而城居者未之知也D﹒以残年余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学案

第六单元复习学案一、字词大过关(给加点字注音)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论语》()思而不学则殆.()泯然()机杼()鞍鞯()()辔头()鸣溅溅()金柝()可汗()()军帖()字帖()戎机()二、文学常识(朗读与背诵)1.《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

2.“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书经》《礼经》《易经》《春秋经》,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

2.《世说新语》古代笔记小说集,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

是刘义庆组织一批人编写的,他是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

3.《伤仲永》选自《王临川集》。

作者王安石,北宋朝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字介甫,抚州临川人。

伤,这里指“为……感到惋惜”的意思。

4.《木兰诗》是一首乐府(体裁)诗,选自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它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

“乐府”原指古代朝廷中管理音乐的机构,负责采集民间的诗歌,后来把乐府采集的诗歌也叫做乐府。

汉乐府中的“南北双璧”指的是《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5.《杂诗》选自《王维集校注》作者王维,唐代著名诗人。

字摩诘,河东人。

《夜雨寄北》选自《李义山诗集》,作者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

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人。

《怀上与友人别》选自《云台编》,作者郑谷,唐代诗人。

字守愚,袁州宜春人,淮上即扬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选自《王子安集》,作者王勃,字子安,唐代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著名作品《滕王阁序》中为人传诵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学案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学案教案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教案第六单元要点篇目复习知识点《三峡》1、文学知识:郦道元,北魏有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述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2、实词:自:从。

嶂:像屏障同样的高峰。

曦月:阳光,月亮。

襄:漫上。

上。

御:驾。

献:山岳。

良:实在、真。

肃:沉寂。

属:连续。

清荣峻茂素;白色。

旦;清晨。

3、词类活用:奔:动词作名词,飞驰的马。

湍:形容词作名词,急流的水。

4、一词多义沿:顺水而下。

溯:逆流而引:延伸。

绝:消逝。

属:属引凄异(连续)绝:久绝(消逝)自三峡(从)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绝巘:极自非(假如)属予作文以记之(叮嘱)。

阻绝:断5、通假字:阙;同“缺” ,中止。

6、要点句翻译:自非亭子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7、理解性背诵:1)写山绵延不停(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从侧面衬托山岳峻峭幽深的一句:自非亭子夜分不见曦月。

3)写夏水的句子: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色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衬托三峡秋景悲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暮秋幽静沉寂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中心内容及构造:文章先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时壮丽风景,表现作者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

(分写)9、运用:( 1)2003 年 6 月,世界人民目睹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情形,郦道元所描述的往日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的三峡秋天的凄异情形将一去不复返。

(2)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境界相10、商讨:(1)文章为什么先写夏尔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什么放在一同写?(2)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色,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第六单元复习学案

第六单元复习学案

初三语文第六单元复习学案一.课前预习1、司马迁: (朝代)著名家,家,家。

本文出自。

它是我国第一部体史书。

共篇,五大部分:、、、、。

2、《唐局不辱使命》选自体史书,编者为(朝代)的。

文章赞扬了唐雎的精神。

3.解释加点字词:(1)发闾左適戍渔阳(2)为天下唱(3)将军身被坚执锐(4)卜者知其指意(5)固以怪之矣(6)故不错意..:..也:(7)天下缟素(8)弗敢易.:(9)秦王怫然..怒:(10)以头抢.地耳:(11)寡人谕.矣:(12)轻.寡人与:(13)秦王不说.:4.翻译重点句子:(1)陈胜佐之,并杀两尉(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6)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7)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8)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9)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二。

系统总结(一)阅读《陈涉世家》第1---2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这里指穷苦的人)B、今或.闻无罪(有人)C、为天下唱.(同“倡”,首发)D、固以.怪之矣(以为)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屯.大泽乡(停驻)B、等.死,死国可乎(等待)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私自)D、吴广以为然.(正确)3、选出下列句子中“之”字与“辍耕之垄上”中的“之”的意思相同的一项()A、怅恨久之B、鸿鹄之志C、吴广之次所旁D、二世杀之4、下面句中的“以”的用法与“扶苏以数谏故”中“以”相同的一项是()A.杀之以应陈涉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或以为亡5、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A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译文:(那些)拥有土地的人笑着回答说:“你当雇工给人干活儿,怎么会富贵呢?”B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学案一、文言文复习指要:1、文言文阅读要点:①结合注释,通晓文义。

②调动积累,掌握关键词义。

③理清层次,把握文章主题。

2、翻译语句要点:①译(文言文翻译应逐字直译,尽量不要意译)例:不以疾也。

译:不认为这样快。

②留(人名、地名、专有名词及常用词语均可保留,不须翻译)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

③增(文言文语句常常省略主语、宾语等成分,翻译时应把这些成分补充上去)例: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译:(那两人)见到我,非常高兴地说:“(此时)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

”④调(文言文语法与现代语句有所区别,应在翻译中依现代语言习惯调整顺序)例:相与步于中庭。

译:(我俩)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二、关键词语积累:略无阙处。

通 , 。

余挐一小舟。

通 , 。

蝉则千转不穷。

通 , 。

窥谷忘反。

通 ,。

1. 乘奔御风 2. 猛浪若奔 3. 素湍绿潭 4. 急湍甚箭 5. 回清倒影 6. 晴初霜旦 7.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9. 际天而来 10. 尽奔腾分合 11. 弄旗标枪 12. 披发文身 13. 争先鼓勇 14. 大雪三日 15. 客此 16. 风烟俱净 17. 任意东西 18. 互相轩邈 19. 亦不详其姓字 20. 亲旧知其如此 21. 期在必醉 22. 短褐穿结 23. 以乐其志 1. 略.无阙处 2. 略.不相睹 3. 略.不沾湿 4. 自.三峡七百里中 5. 自.非亭午夜分 6. 自.富阳至桐庐 7. 或.王命急宣 8. 或.置酒而招之 9. 虽.乘奔御风 10. 虽.席地 11. 属引..凄异 12. 四时..俱备 13. 晓.雾将歇. 14. 与.其奇者 15. 念无与.为乐 16. 但.少闲人 17. 方.其远出海门 18. 仅.如银线 19.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20. 更.定 21.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2. 及.下船 23. 好鸟相.鸣 24. 略不相.睹 25. 在昼犹昏. 26. 因.以为号焉 27. 造.饮辄尽 28. 念.无与为.乐.者 29. 为.最盛 30. 海涌银为.郭 31. 为.火所焚 32. 回清.倒影 33. 清.荣峻茂 34. 清.流见底 35. 沿溯..阻绝. 36. 绝.巘. 37. 天下独绝. 38. 哀转久绝. 39. 猿则百叫无绝. 40. 一百许.里 41.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2. 直.视无碍 43. 争高直.指 44. 沉鳞竞.跃 45. 负势竞上.. 46. 横柯上.蔽 47. 不以.疾也 48. 因以.为号焉49. 以.此自终 50. 以.乐其.志 51. 问其.姓氏 52. 与其.奇者 53. 亦不详其.姓字 54. 亲旧知其.如此 55. 其间千二百里 56. 飞漱其.间 57. 其.言兹若人 58. 际天而.来 59. 随波而.逝 60. 溯迎而.上 61. 或置酒而.招之 62.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63. 而.旗尾略不沾湿 64. 而.僦凭看幕 65. 相与步于.中庭 66. 出没于.鲸波 67. 不戚戚于.贫贱 68. 不汲汲于.富贵 人物略不相睹。

5、关键字词: 1. 不见曦.月 2. 至于夏水襄陵.. 3. 飞漱..其间 4. 晴初..霜旦 5. 林寒涧肃. 6. 五色交辉.. 7. 沉鳞..竞跃 8. 月色入户. 9. 积水空明.. 10. 既而..渐近 11. 吞天沃.日 12. 势极雄豪..13. 每岁.京尹 14. 倏尔..黄烟四起 15. 吴儿善泅.者数百 16. 珠翠罗绮溢目.. 17. 倍穹.常时 18. 而僦凭..看幕 19. 席地..不容间.也 20. 上下一.白 21. 湖中焉得.. 22. 天山共色.. 23. 水皆缥碧.. 24. 急湍甚箭.. 25. 鸢飞戾.天者 26. 望峰息.心 27. 经纶世务....者 28. 横柯..上蔽 29. 不求甚解.... 30. 曾.不吝情..去留 31. 环堵萧然.... 32. 晏如..也 33.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34. 不戚戚..于贫贱 35. 不汲汲..于富贵 三、文学常识填空:四、练习:㈠三峡(甲)自三峡七百里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其中水流交冲,素气①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魄悸②。

其水尚崩浪万寻③,悬流千丈,浑洪赑怒④,鼓若山腾⑤,浚波颓垒⑥,迄⑦于下口⑧。

(《水经注〃河水〃孟门山》)(丙)峡中猿鸣清,山谷传其响,泠泠⑨不绝。

行者歌之:“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

”(《宜都山川记》)①素气:白气。

②窥,看。

深,深处。

魄,心魂。

悸,惊动。

③寻,古代八尺为一寻。

④浑洪,水势浩大。

赑(bì)怒:巨兽怒吼。

⑤鼓,鼓荡。

山腾,象山腾起。

⑥浚波(jùn),深大的波涛。

颓垒,水势平缓。

⑦迄(qì),至。

⑧下口,指龙门峡下游出水口。

⑨泠泠(líng)形容声音清越。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含义不同的一项是()A.悬.流千丈悬.泉瀑布B.峡中猿鸣清.清.荣峻茂C.泠泠不绝.哀转久绝.D.行者歌.之故渔者歌.曰2. 翻译:①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垒,迄于下口。

3. 甲文先总体描写了三峡两岸的高山,强调了山势的,再按照的顺序分别描写了、、三个季节的水流,分别强调了水流的迅疾、及。

4.甲乙两文都表现了水流的气势,但描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侧重于写水流之,乙文以“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垒”侧重于写水流之;甲丙两文都描写了猿啼,强调了猿啼声的连绵不绝,甲文中等词语与丙文“泠泠不绝”一句内容相近,但甲文还渲染了环境的。

5.乙文与《三峡》“夏水襄陵”一段均描写了水流的汹涌迅猛,两文的描写方法有哪些相似之处?6.《三峡》中所选的歌谣源自丙文,但作者将“猿鸣悲”换成了“巫峡长”,这样修改起了什么作用?㈡《答谢中书书》7.本文描写的角度变化极多,从“高峰入云”到“清流见底”,视角由到,从“青林翠竹”至“沉鳞竞跃”,不仅有的变化,还结合了视觉与。

8.作者用“欲界”称呼人间,表达了他的生活态度。

㈢《记承天寺夜游》(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②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

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尝秋夜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

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⑤于此。

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

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注释】①虎丘:苏州名胜。

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

③钩月矶:在虎丘山顶。

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

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9.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月色入户.木兰当户.织B.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然.数年恒不一见C.时.闻风铎四时.俱备D.不复.谈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0.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B. 相与步于.中庭C. 不戚戚于.贫贱。

D.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11.在甲文中,作者用比喻手法描写月色,用比喻,用比喻,写出了月光的。

12.翻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3.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

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14.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㈣《观潮》15.本文描写江潮,用“既而”一词联结“远出海门”及“渐近”两个方位,表现潮水的,用“银线”及“玉城雪岭”来描写潮水的和,用“大声如雷霆”表现潮水的,用“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来形容潮水的。

16.本文描写声势浩大的水军演习,至“水爆轰震”演习进入高潮,转瞬间便“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采用了的写法,表现出水军的。

㈤《湖心亭看雪》(甲)崇祯五年十二月……“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①。

日晡②,至北固,舣③舟江口。

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④天为白。

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

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余呼小仆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⑤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

锣鼓喧填,一寺人皆起看。

有老僧以手背采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

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

剧完,将曙,解缆过江。

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陶庵梦忆〃金山夜戏》)【注释】①兖:兖州,位于山东省。

②日晡bū:傍晚时分。

③舣yǐ:停船。

④噀xùn:喷洒。

⑤韩蕲(qí)王:南宋名将。

17.解释加点字。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徐.定睛()视为.何许人()18.下列加点字与“露气吸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A. 何陋之.有B. 大道之.行也C. 石青糁之.D. 春冬之.时19.下列加点字与“有老僧以手背采眼翳”中“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是()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B.盖以.诱敌C.能以.径寸之木D.以.此夸能20.本文描写湖心亭景色,以一系列独特的量词表现了环境的及自身的。

21.翻译:①雾凇砊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②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③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①剧完,将曙,解缆过江。

22.《湖心亭看雪》中深夜赏雪,本文金山夜戏,说说张岱具有怎样的个性和情趣?(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遍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注释: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

②东阿王:曹植。

③洛神:洛水的女神。

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

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2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上下一.白()(2)从武林门而西.()(3)即.棹小舟入湖()(4)取道……石径塘而归.()2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湖中人鸟声俱绝.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 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②因以为号焉.C. ①草草领略,未及.遍赏②及.下船D. ①次早得.陶石篑帖子②家贫不能常得.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3)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