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文言文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
九年级下六单元文言文复习
九年级下六单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20.《曹刿论战》【词类活用】公将鼓.之神弗福.也【古今异义词】又何间.焉肉食者鄙.牺牲..玉帛小大之狱.可以..一战【一词多义】作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鼓作.气加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请曹刿请.见战则请.从信必以信.小信未孚故公问其故.故.克之夫夫.战,勇气也予观夫.巴陵胜状岁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以何以战必以分人必以信从民弗从必以分人必以信再再拜再而衰之肉食者谋之公与之乘公将鼓之小大之狱公将驰之其其乡人曰公问其故吾视其辙乱焉又何间焉惧有伏焉【其它词语】肉食者鄙.又何间.焉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弗敢加.也必以信.小信未孚.小大之狱.必以情.忠.之属也齐师败绩..公将驰.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望其旗靡.21.《皱忌讽齐王纳》【通假字】孰视之通: 释义:【词类活用】朝服.衣冠吾妻之美.我者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闻寡.人之耳暮.寝而思之皆朝.于齐【古今异义词】皱忌讽.齐王纳明日..徐公来今齐地方..千里宫妇左右莫不私.王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谤.讥于市朝【一词多义】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门庭若市朝朝服衣冠于是入朝见威王皆朝于齐孰孰视之我熟与城北徐公美谁间时时而间进又何间焉美吾美之美我者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闻闻寡人之耳者操蛇之神问之诚臣诚知不如徐工美帝感其诚于欲有求于我也能谤讥于市朝皆以美于徐公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皆朝于齐之齐国之美丽者也问之客曰吾妻之美我者孰视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而而形貌昳丽而复问其妾曰窥镜而自视暮寝而四之【其它词语】皱忌讽齐王纳.谏形貌昳丽..朝服.衣冠我熟与..城北徐公之美旦日..王之蔽.甚矣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能谤讥....于市朝时时..之后..而间.进期年22.《出师表》【词类活用】恢弘..志士之气以光.先帝遗德此皆良实....有所广益亲.贤臣,远.小人攘除奸凶..优劣..得所北.定中原深入不毛.【古今异义词】先帝不以臣卑鄙..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恒灵也诚宜开张..兴隆也..圣听此先汉所以临表涕.零【一词多义】效不效责治臣之罪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重任道中道崩阻咨诹善道所以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于预报之于陛下也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以以伤先帝之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先帝不以臣卑鄙以光先帝之遗德行性行淑均必能实行阵和睦然后施行明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伤先帝之明遗以光先帝遗德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道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以咨诹善道任受任于败军之际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每与臣论此事言察纳雅言不知所言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而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可计日而待也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为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其它词语】中道崩殂..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盖追先帝之殊遇..引喻失义.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以昭.陛下平明之明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志虑..以遗陛下..忠纯是以先帝简拔悉以咨.之必能裨补缺漏....性.行淑均....之臣..此系贞良死节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茅庐之中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忧叹..夙夜庶.竭驽钝....斟酌损益则攸之、祎允之慢.以彰.其咎.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重点句子翻译:《曹刿论战》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课件(共57张ppt)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全文以“论战”为重点,紧扣“论”字选材与剪裁,详写曹 刿言论——战前准备取信于民的作战条件,战后总结胜利经 验,这反映了曹刿的“远谋”。 B.鲁庄公战前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对近臣施加“小惠”和祈 求“神福”上;战中又急于求胜;战后还不知为何胜利。可见 他是个糊涂昏君。 C.课文主要记叙曹刿与庄公的对话及指挥作战的史实,说明 只有取信于民和战略战术得当,把握好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 利。 D.文章惜墨如金,通篇以对话为主展开情节,做到了辞约而意 丰,言简而意明。
4.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向全国发起号召,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5.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对陈胜有所注意。 6.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戍卒多愿听吴广的差遣。
7.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能免于斩刑,但戍守边塞的人十分之六七也得死去。
四、一词多义
五、重点实词
六、重点虚词
七、重点句子翻译
1.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
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虽然不能件件都明察,但 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诚心处理。
3.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邹忌从与徐公比美受蒙蔽的遭遇中,敏锐地感觉到齐王受 蒙蔽的程度比自己更深。 B.齐王接受了邹忌的劝谏,下令鼓励群臣吏民进谏,数月之 后,前来进谏的人让朝廷门庭若市。 C.邹忌向他的妻、妾、客询问他与城北徐公谁更美,三人都 认为他比徐公美,但措辞上有细微的差别,由此体现出三人 与他有亲疏远近之别。 D.邹忌将治国安邦的道理寓于日常生活琐事中,有着高超的 进谏艺术,同时,齐王也有勇于纳谏的胆识和气度。二人共 同促进了齐国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战胜敌国的局面。
九下文言文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doc
1. 生字读音。
曹刿(gui )请见 又何间(jidn )焉 肉食者鄙(bT ) 弗(fu )敢专也 小惠未徧(bi an )牺牲玉帛(b6)小信未孚(fu ) 战于长勺(Chdngshdo ) 登轼(shi )而望之 夫(fu )战 望其旗靡(mT )2•特殊句式:【判断句】夫战,勇气也。
“也”,表判断语气。
【倒装句】 宾语前置:何以战? “何”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正常语序应为“以何战? ” 状语后置:战于长勺。
“于长勺”,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正常语序应为“于长勺战”。
省略动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后面省略了动词“鼓”。
“一鼓作气再鼓而 衰,三鼓而竭/3. 重点字词:【伐F 攻打。
【请]请求。
【见]接见。
【间]jian,参与。
【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得厚 禄的人。
【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介词,凭, 靠。
【弗]不【专】独自专有。
【对]指臣对君说话。
【偏】同“遍”,遍及。
[必以分人]就是“必 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用人。
人,这里指的是一些臣子。
【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 品。
牺牲,指猪、牛、羊等祭品。
帛,丝织品。
【加】虚夸,这里是说以少报多。
【信】信实, 意思是对神说实话。
【孚】为人所信服。
【福】动词,赐福,保佑。
【狱】案件。
【虽]即使。
【情】 实情。
【察】(一一)明察,弄清楚。
【忠之属也】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忠,尽力做好本分 的事。
属,类。
【请】请让我。
[从]跟随,跟从。
【乘】乘坐一辆战车。
【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 一战”,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败绩】大败。
[鼓]动词,击鼓进军。
【驰】驱车(追赶)【辙】 车轮滚过地面所留下的痕迹。
【靡】倒下。
【拭】古代车子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
【盈】 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遂】于是,就。
[逐]追赶,这里有追击的意思【测】推测,估计【既 克】已经战胜。
既,副词。
九下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课件
5、课文后半部分主要追述哪几件事? 有什么用意?
①主要追述自身身世、临危受命、白帝城 托孤之事,交代这次出师的背景,以及思想基础、 物质准备,表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 决心。
②后半部分追述这几件事,一方面,极力 表达自己的“感激”和“忧叹”之情,表达效忠 刘氏父子的心愿;另一方面,将出师和谏言联系 起来,希望刘禅亲贤远佞,听取贤臣的“兴德之 言”。
插叙。既补充说明了邹忌向妻、妾、客发问的原 因,也使下文“忌不自信”显得非常自然有据。
4.邹忌是如何向齐威王进谏的?这种进谏方式有何好 处?
邹忌设喻说理,类比说理,以小见大、语言委婉从生活 的小事推至齐威王的治国大事,运用委婉的说法,启发诱导齐威 王看到自己受蒙蔽的严重性,使其懂得纳谏的重要性。
这种采用暗喻、暗示来讲道理、表明意见的方法,语言显 得委婉、含蓄,娓娓动听,使人易于接受。
2、第三段开头描述了陈胜发动起义的哪三个步骤?
智杀两尉,将士兵置于自己的领导下。 召令徒属,晓之利害,坚定起义信念。 为坛而盟,组成一支团结战斗的起义军。
3、陈胜为何杀尉后才“召令徒属 ?其目的是什么?
计划周密,机智勇敢,富有谋略,以防不测。
晓之利害,坚定起义信念。
4、本文以事件发展的顺序来组织全文,详略得宜地 写了起义的前前后后,详写了什么?略了什么?有什 么好处?
共同点: 都说他比徐公美。
先从正面热情赞扬邹忌,再与徐公比较,语气十分肯
妻: 定,极尽赞美,表现了妻对他由衷的喜爱、爱恋之情
不
溢于言表。
同
妾: 少了“君美甚”,肯定程度有所不同,不像妻那样热情
称赞,表现了地位低微的妾的畏怯心理,言语拘谨。
点 客: 用陈述句,语气平淡,表现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
统编版语文九下第六单元知识梳理
统编版语文九下第六单元知识梳理第六单元知识巩固复习一、通假字(1)邹忌修八尺有.(yòu)余(“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2)孰.(shú)视之(“孰”同“熟”,仔细) (3)必能裨补阙.(quē)漏(“阙”同“缺”,缺失) (4)不知饴.(yí)阿谁(“饴”同“贻”,送给) 二、古今异义词间⎩⎪⎨⎪⎧古义:参与。
例:又何间.焉?今义:隔开;不连接。
鄙⎩⎪⎨⎪⎧古义:浅陋。
文中指目光短浅。
例:肉食者鄙.。
今义:粗俗;低下。
狱⎩⎪⎨⎪⎧古义:指诉讼事件。
例:小大之狱.。
今义:监狱。
讽⎩⎪⎨⎪⎧古义: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
例: 邹忌讽!!!....齐王纳谏。
今义:讽刺。
私⎩⎪⎨⎪⎧古义:偏爱。
例:臣之妻私.臣。
今义:自私。
地方⎩⎪⎨⎪⎧古义:土地方圆。
例:今齐地方..千里。
今义:某一区域。
左右⎩⎪⎨⎪⎧ 古义:君主左右近侍之臣。
例:宫妇左右.. 莫不私王。
今义:方位名词。
刺⎩⎪⎨⎪⎧古义:批评,指责。
例: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今义:尖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
开张⎩⎪⎨⎪⎧古义:扩大。
例:诚宜开张..圣听。
今义: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
所以⎩⎪⎨⎪⎧古义:……的原因。
例:此臣所以..报先帝 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秋⎩⎪⎨⎪⎧古义:时候。
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今义:秋季。
五、词类活用六、文言句式八、古诗文默写九、常考文学常识1.《左传》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曹刿论战》出自该书。
2.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
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作者岑参是唐代边塞诗人,他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4.文天祥,字履善,号文山。
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代表作有《过零丁洋》《正气歌》。
5.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文学家。
九年级下第六单元古文古诗词中考必备包含重点
曹刿论战1.选自《左传·庄公十年》(编年体史书)。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步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本文所写的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克强的长勺之战。
2.曹刿所说的“忠之属也”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全文中的作用:①为下文写庄公作铺垫。
②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③显示了曹刿的自信。
5.鲁国获胜的主要启示有: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
6.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惧有伏焉。
7.曹刿“远谋”的体现:①政治方面: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②军事方面:善于把握进攻(:彼竭我盈)和追击的时机(:辙乱旗靡)(或:适时出击,适时追击。
)③在战争之前,预测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8.鲁庄公“鄙”在:目光短浅、平庸无能。
不“鄙”在: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用,用人不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9.曹刿:一个深谋远虑的军事家,论战表现他的勇气,作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充分体现了他审慎和丰富的军事经验。
性格:深谋远虑、爱国、有责任心、谨慎果断、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10.曹刿请见的原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1.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和“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2.文中的“将鼓”“将弛”表现了鲁庄公的:急躁冒进。
“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13.第二段着重写曹刿在战场上的决断能力,两次以“未可”,“可”来表现他善于把握战机,以“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证明他判断的正确,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14.本文的成语:一鼓作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5.第一段中曹刿和鲁庄公讨论的中心话题是:凭什么作战。
中考语文 文言文复习 九下_第六单元诗歌周美丽》
《相见欢》 (1)主题思想 《相见欢》是李煜亡国后被囚禁起来写的一篇抒 发故国之思与亡国之痛的词作,词人用极其婉转而 又无奈的笔调,表达了心中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愁 苦与悲伤。 (2)文脉结构
《江城子 密州出猎》
(1)主题思想
这首词是熙宁七年(1074)冬苏轼与同僚出城打猎 时所作。作者借出猎场景,抒发了自己杀敌报国的豪 情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 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2)文脉结构
(5)苏轼的介绍见本书第 30 页。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唐宋 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 称“三苏”;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 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fú】、 蔡襄并称“四大家”。
(4)李煜(937—978),五代南唐国主。字 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公元 961 年即位, 世称李后主。徐州(今江苏)人。他登位之时, 宋已代周建国,南唐形势风雨飘摇。南唐为 宋灭之后,他被俘到汴京,过了约两年的囚 徒生活,终被毒杀。李煜在政治上 十分无能,文艺上却颇有成就,工书善画, 妙解韵律,尤工于词。他的词有着打动人心 的恒久的艺术力量。代表作有《虞美人》、 《浪淘沙》、《相见欢》等。
颈联写到的楼上所见之景有晴空下奔涌的 大河,汉阳一带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茂 盛的芳草。眼前的“树木”“芳草”勾起对家 乡“一草一木”的回想,由景生情,强烈的思 乡之念也就油然而生。 尾联情景交融,那弥漫在长江之上的浩浩 烟波,正是诗人无边乡愁的形象化表达,那越 来越深的暮色,也不断强化着诗人挥之不去的 思乡之情。
(3)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 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唐 代(朝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 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 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 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 行》等,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九下文言文愚公移山
语文·新课标(RJ)
(1)【成长的日记】请你列举自己在三年学习生活中一次典型 的成功事例,并对取得成功的原因作简要的自我点评。
[答案] 所述内容必须是初中三年里发生的,而且是一件积极 的、有益的事例;自我点评能围绕上述事例,符合题意即可。
语文·新课标(RJ)
下册 第六单元 ┃ 综合学习
(2)【挥不去的记忆】在三年的时光里,你不仅见证了自己 成长的足迹,更见证了整个中华民族在自然灾害面前所展现的 勇敢、坚强、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纪念四川“汶川大地震”四 周年之际,某校九班同学自发组织了一次“支援灾区重建家 园”的捐赠活动,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完成以下两 项任务。
语文·新课标(RJ)
下册 第六单元 ┃ 基础积累
4.下列句子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D ) A.何以战?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语文·新课标(RJ)
下册 第六单元 ┃ 基础积累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
是( D )
A.可.以.一战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何.苦.而不平 D.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语文·新课标(RJ)
下册 第六单元 ┃ 阅读理解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 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 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第六单元
语文·新课标(RJ)
下册 第六单元 ┃ 复习重点
XX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知识学习总结要点梳理
XX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六单元21.曹刿论战22.邹忌讽齐王纳谏23.愚公移山24.《诗经》两首教材精梳理1.重点字音曹刿又何间焉玉帛车辙登轼旗靡邹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期年间进万仞山北之塞迂回魁父荷担箕畚孀妻始龀智叟穷匮雎鸠窈窕好逑荇菜寤寐萋萋蒹葭溯洄未晞湄芼厝惩跻坻涘沚提示guìjiànbózhéshìmǐzōuyìzhāoguānkuījījiànrènsèyūkuíhèjīběnshuāngchènsǒukuìjūjiūyǎotiǎoqiúxìngwùmèiq ījiānjiāsùhuíxīméimàocuòchéngjīchísìzhǐ2.重点词义又何间焉肉食者鄙何以战弗敢专也弗敢加也,必以信公将鼓之遂逐齐师一鼓作气夫大国,难测也望其旗靡邹忌修八尺有余朝服衣冠孰视之臣之妻私臣王之蔽甚矣能谤讥于市朝时时而间进皆朝于齐年且九十惩山北之塞杂然相许且焉置土石寒暑易节其如土石何何苦而不平帝感其诚君子好逑寤寐思服左右芼之宛在水中央道阻且长白露未已提示间:参与。
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以:凭,靠。
弗:不。
专:个人专有。
加:虚报。
信:实情。
鼓:击鼓进军。
逐:追赶,追击。
作:振作。
测:推测,估计。
靡:倒下。
修:长,这里指身高。
服:穿戴。
孰:仔细。
私:偏爱。
蔽:受蒙蔽。
谤讥:指“议论”。
间:间或,偶然。
朝:朝见。
且:将近。
惩:戒,这里是“苦于”的意思阻塞。
许:赞同。
焉:疑问代词,哪里。
置:安放。
易:交换。
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苦:愁。
感:被……感动。
逑:配偶。
思服:思念。
芼:挑选。
九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资料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提纲17、《公输》一、文学常识1.墨子,名翟,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墨家学派创始人。
2.本文选自《墨子•公输》。
《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述墨子言行的辑录。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起.于鲁2、公输盘不说.3、子.墨子起.,再拜..4、不可谓知类..5、然.胡.不已.乎6、胡不见.我于王7、子墨子九距之 8、守圉.有余9、公输盘诎. 10、吾知所以..距子矣1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12、方.五千里 13、舍其文轩..14、吾义.固.不杀人15、夫子..何命焉为..16、请.献十金..17、不可谓仁.18、宋无长.木三、掌握下列句子的翻译:1、夫子何命焉为?译:先生有什么见教呢?2、宋何罪之有?译:宋国有什么罪呢?3、此为何若人?译:这是什么样的人呢?4、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译:北方有个欺侮我的人,希望借助您的力量杀了他。
5、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译:楚国有多余的土地却缺少民众,杀死自己缺少的民众却去争夺自己有多余的土地,不能算作有智慧。
6、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译: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五百里,这就好像装饰华美的车子与破车相比。
7、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译:我认为楚王您派官吏攻打宋国,是与这种人同一类别。
8、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译:虽然这样,公输盘替我制造了云梯这种器械,一定要攻取宋国。
9、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译:公输盘多次设下了攻城的巧妙战术,墨子多次抵挡住了他。
10、虽杀臣,不能绝也。
译: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守御者啊。
11、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译:好吧,我请求不攻打宋国了。
四、文意把握:1、课文内容:课文记叙了墨子劝阻楚国进攻宋国的故事。
2、第一段的作用:交待事情的起因。
析:“行十日十夜”既表现出时间紧急,刻不容缓,又表现出了墨子不辞劳苦的精神。
九下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重点梳理
九下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重点梳理一、文学常识: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体历史著作。
旧传为春秋时期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学和文学名著。
2、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3、《愚公移山》是古代中的名篇。
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4、《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总集,收录了从到时期的诗歌篇,也称。
《关雎》是《诗经》“”里的第一首诗。
着重于叙事。
《蒹葭》是“”中的一首爱情诗。
两首诗都运用手法。
二、实词积累:(解释加点字词)齐师伐.我肉食者鄙.又何间.焉小大之狱.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信.忠.之属.也牺牲..玉帛可以..一战遂逐.齐师再.而衰望其旗靡.齐师败绩..吾视其辄.乱既.克故.克之难测.也虽.不能察.弗敢加.也小信未孚.彼竭我盈.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私.我也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今齐地方.千里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能谤讥....于市朝期年..之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时时..而间.进年且.九十惩.山北之塞杂然相许.且.焉置..土石寒暑易.节其.如土石何帝感.其诚何苦.而不平三、一词多义:故既克,公问其故彼竭我盈,故克之桓侯故使人问之温故而知新夫夫战,勇气也其夫呓语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予观夫巴陵胜状从民弗从也战则请从加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朝朝服衣冠于是入朝见威王皆朝于齐间时时而间进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视之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且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曾曾不弱孀妻弱子曾益其所不能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吾义故不杀人四、词类活用:神弗福.也一鼓.作气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闻.寡人之耳者五、特殊句式:(指出句式,并翻译句子)何以战?夫战,勇气也。
部编版语文九下第六单元课内文言文考点精华
阅读启示
•1.邹忌的劝说方式值得学习,推己及 人,以理服人,巧用比喻,委婉含蓄, 带有启发性与说服力,令人乐于接受, 效果良好。 •2.齐王善于听取别人不同意见,理智 纠正错误,不断进步,提高自己。
• 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 夺取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之前给 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表文以议论为 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恳切委婉的 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 的思想。
考点关注
• 重点写曹刿“论战”,而不是战 争经过。并通过对话突出了曹刿的政 治远见和军事才能,将曹刿和鲁庄公 作对比,突出了曹刿以上两个特点和 鲁庄公的目光短浅。虽然鲁庄公没有 远见的才能,但是他能做到不耻下问, 虚心的向曹刿请教。
阅读启示
•1.曹刿只是一介平民,当国家有难时给 予高度关心,这种“位卑未敢忘忧国” 的精神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教育, 一种激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国家做任何事情决定都要以民为本。 •3.做好一件事要一鼓作气,把握最佳时 机才能事半功倍。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
《出师表》
• 曹刿在齐鲁长勺之战中对此 次战争的一番评论,曹刿向鲁公 献策,于长勺之战中,以弱胜强。 文章重点写曹刿“论战”,而不 是战争经过,并通过对话突出了 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
考点关注
•第一段——战前准备 • 曹刿论战以“肉食者鄙”即当官的见 识浅薄,不能考虑周全为理论基础,而他 的深谋远虑开始的出发点是鲁庄公能否以 百姓利益为重,所以他并不看重鲁庄公对 侍从施舍小恩惠和祭神的诚实,而是强调 人心向背是取决于战争胜负的首要条件, 突出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
考点关注
•第一段:
【知识学习】XX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XX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六单元21.曹刿论战22.邹忌讽齐王纳谏23.愚公移山24.《诗经》两首教材精梳理1.重点字音曹刿又何间焉玉帛车辙登轼旗靡邹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期年间进万仞山北之塞迂回魁父荷担箕畚孀妻始龀智叟穷匮雎鸠窈窕好逑荇菜寤寐萋萋蒹葭溯洄未晞湄芼厝惩跻坻涘沚提示guìjiànbózhéshìmǐzōuyìzhāoguānkuījījiànrènsèyūkuíhèjīběnshuāngchènsǒukuìjūjiūyǎotiǎoqiúxìngwùmèiq ījiānjiāsùhuíxīméimàocuòchéngjīchísìzhǐ2.重点词义又何间焉肉食者鄙何以战弗敢专也弗敢加也,必以信公将鼓之遂逐齐师一鼓作气夫大国,难测也望其旗靡邹忌修八尺有余朝服衣冠孰视之臣之妻私臣王之蔽甚矣能谤讥于市朝时时而间进皆朝于齐年且九十惩山北之塞杂然相许且焉置土石寒暑易节其如土石何何苦而不平帝感其诚君子好逑寤寐思服左右芼之宛在水中央道阻且长白露未已提示间:参与。
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以:凭,靠。
弗:不。
专:个人专有。
加:虚报。
信:实情。
鼓:击鼓进军。
逐:追赶,追击。
作:振作。
测:推测,估计。
靡:倒下。
修:长,这里指身高。
服:穿戴。
孰:仔细。
私:偏爱。
蔽:受蒙蔽。
谤讥:指“议论”。
间:间或,偶然。
朝:朝见。
且:将近。
惩:戒,这里是“苦于”的意思阻塞。
许:赞同。
焉:疑问代词,哪里。
置:安放。
易:交换。
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苦:愁。
感:被……感动。
逑:配偶。
思服:思念。
芼:挑选。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知识点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知识点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知识点在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的过程中,整理好第六单元文言文的知识点对我们语文第六单元考试是有利的。
以下是店铺给你推荐的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希望对你有帮助!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知识点:古今异义(1)臣之妻私臣。
私:古义,偏;今义,与“公”相对,私下、暗地里。
(2)白露未已。
已:古义,这里是“干,变干”;今义,停止,已经。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古义,参与;今义,中间,空间或时间。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6)忠之属也。
忠: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①狱:古义,诉讼案件;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
②情:古义,实情;今义,感情。
(8)弗敢加也,必以信。
加:古义,虚报;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东西和在一起,增加。
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知识点:通假字(1)始一反焉“反”通“返”,返回。
(2)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
(4)一厝朔东“厝”通“措”,放置。
(5)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通“遍”,遍及,普遍。
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知识点:词类活用(1)公将鼓之。
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名词用作动词,赐福。
(3)帝感其诚。
感:动词被动用法,被……感动。
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知识点:文言句式(1)倒装句式何以战(就是“以何战”,这是古代汉语的一种特殊句式,疑问代词作宾语,通常提到动词或介词前面)且焉置土石(就是“且置土石焉”)甚矣,汝之不惠!(就是“汝之不惠,甚矣”)(2)判断句夫战,也夫大国,难测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3)省略句可以一战(应为“可以之一战”省略介词宾语“之,这一点”)何以战(承前省略主语)再而衰,三而竭(省略动词谓语,应为“再鼓而衰,三鼓而竭”)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知识点:文学常识(1)《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综合复习知识梳理 语文版
第六单元复习知识梳理21.古文二则《四知》通过叙述“杨震拒金”的故事,表现了身居高官的杨震廉洁自律,坚决拒贿的高尚品格。
《私心》通过第五伦从内心深处进行挖掘,坦然承认自己也有私心的故事,表现了第五伦的无私奉公,自觉修身揭私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仍有极其深刻的教育意义。
一、基础知识积累1.给下列字注音骘(zhì)邑(yì)谒(yè)涿(zhuō)辄(zhé)悫(què)征辟(bì)便(biàn)宜2.形近字┏藉(jiè)慰藉┏谒(yè)拜谒┏晔(yè)范晔┗籍(jí)书籍┗遏(è)遏制┗桦(huà)桦树3.多音字┏(yí)遗命┏(jí)狼藉┏(shěng)省份遗┫藉┫省┫┗(wèi)遗十金┗(jiè)慰藉┗(xǐng)反省4.词语解释【辟】征召。
【举】推举,选拔。
【茂才】即秀才,通称才能优异的人。
汉代以来成为荐举人员的科目之一。
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秀才为茂才。
【迁】晋升或调动官职。
【故人】汉代人在门生故吏面前,自称故人。
【转】调动(官职)。
【伦】即第五伦,东汉大臣。
字伯鱼,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
【便宜】指对国家有利的事。
【悫】恭谨,诚实。
【蕴藉】宽和,宽容。
5.文学常识真空(1)《四知》选自_____,作者____,___(朝)史学家,字___。
(2)《私心》选自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是复姓。
(3)《后汉书》以___为体例,与___、___相同,它分为____、___、___合为百篇。
(4)“前四史”是指《后汉书》、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后汉书•杨震列传》范晔南朝•宋蔚宗(2)《后汉书•第五伦钟离宋寒列传》第五伦第五(3)纪传体《史记》《汉书》十纪十志八十列传(4)《史记》《汉书》《三国志》二、课文学习1.范晔回顾【明确】范晔(398~445),字尉宗,南朝宋顺阳人,南北朝时期著名史学家。
2019-2020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考点复习.docx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A.指通豫南,达手汉阴通解释: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通解释:C.甚矣,汝之不惠通解释:D.厝朔东,一厝雍南通解释:2.下列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止:笑而止之止增笑耳B.何:何苦而不平何以战C.可:固不可彻是亦不可以已呼D.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3.下列旬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现代汉语- 致的一项是 ()A.曾不能毁山之一毛.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子又生孙,孙又生子.D.河曲智叟亡.以应4.指出下列两句中加点词的用法。
(1)年且九十,面.山而居(2)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参考答案】1.A. “指”通“直” ;一直 B.“反”通“返” ;往返 C.“惠”通“慧” ;聪明D.“厝”通“措”;放置2. A(第一个“止”是劝阻,第二个通“只”,只是。
)3.C(A中的“毛”古义是草木,今义是毛发; B 中“虽”古义是即使,今义为虽然;D 中“亡”古义通“无”,今义是死亡。
)4. (1) “面”:面对着,作状语。
语文版九年级(下)第六单元文言文梳理2(教师版)
语文版九年级(下)第六单元文言文梳理2(教师版)22.与朱元思书(重点)(一)文学常识1.吴均(469~520年),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南朝梁代文学家、历史学家。
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称赞。
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
受梁武帝欣赏,任为奉朝请。
著有《齐春秋》三十卷、注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有《吴均集》二十卷,但很可惜并未流传下来。
保留下来的作品收集在《全梁文》《艺文类聚》里。
2.骈文,因多用四六字,又称“四六文”,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韵文,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
骈文最大的特点是讲究对仗,即所谓“骈偶”(两马并行为骈,两人半处为偶)。
其次讲究平仄搭配,上下联要平仄相对。
三是讲究使用典故。
骈文追求形式的美,讲究辞藻华丽,大量使用颜色、金玉、花草等类的词语。
骈文对唐宋以后的文学特别是律诗影响很大。
如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是用骈文的形式写成的。
骈文后来逐渐走上形式主义的道路,唐代的古文运动就是针对性骈文而起的。
(二)写作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
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
吴均也因动乱而生发热爱山水风光之情,《与朱元思书》是吴均融合其情后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
(三)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1.课文内容:第一段总写自富阳至桐庐间山水的奇异特点。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个字是全文的纲,“奇”“异”二字高度概括了山水的特点。
第二段写江水之异:富春江江水之美。
这一段既写江水的静态,也写江水的动态,同时动静结合。
写江水的颜色,用“皆缥碧”三个字准确概括;写江水的清澈,用“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来表现;写江水的深度,用“千丈”这一夸张的词语来表现;写江水平静的同时也写出了江水汹涌奔腾的气势,这些都突出了一个“异”字。
第三段写山之奇。
既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高山、泉水和草木鸟兽,又抒发了作者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刿论战1.生字读音。
曹刿( guì)请见又何间( jiàn)焉肉食者鄙(bǐ)弗(fú)敢专也小惠未徧( biàn )牺牲玉帛(bó)小信未孚(fú)战于长勺(Chángsháo)登轼(shì)而望之夫(fú)战望其旗靡(mǐ)2.特殊句式:【判断句】夫战,勇气也。
“也”,表判断语气。
【倒装句】宾语前置:何以战?“何”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正常语序应为“以何战?”状语后置:战于长勺。
“于长勺”,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正常语序应为“于长勺战”。
省略动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后面省略了动词“鼓”。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重点字词:【伐】攻打。
【请]请求。
【见]接见。
【间]jian,参与。
【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得厚禄的人。
【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介词,凭,靠。
【弗]不【专】独自专有。
【对]指臣对君说话。
【偏】同“遍”,遍及。
[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用人。
人,这里指的是一些臣子。
【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牺牲,指猪、牛、羊等祭品。
帛,丝织品。
【加】虚夸,这里是说以少报多。
【信】信实,意思是对神说实话。
【孚】为人所信服。
【福】动词,赐福,保佑。
【狱】案件。
【虽]即使。
【情】实情。
【察】(—一)明察,弄清楚。
【忠之属也】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属,类。
【请】请让我。
[从]跟随,跟从。
【乘】乘坐一辆战车。
【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败绩】大败。
[鼓]动词,击鼓进军。
【驰】驱车(追赶)【辙】车轮滚过地面所留下的痕迹。
【靡】倒下。
【拭】古代车子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
【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遂】于是,就。
[逐]追赶,这里有追击的意思【测】推测,估计【既克】已经战胜。
既,副词。
[故]原因,缘故。
【伏】埋伏。
【夫】句首发语词,表示议论或说明,没有实在意义。
【作】振作。
[再]第二次。
4.古今异义(1)又何间焉古义:参与今义:隔开不连接)(2)小大之狱> (古义:案件今义:监狱 )(3)弗敢加也(古义:虚报夸大今义:增加)(4)必以信(古义:言语真实今义:诚信)(5)牺牲>玉帛 (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今义:为正义献出自己的生命 )(6)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古义:目光短浅今义: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7)可以>一战(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能,行)(8)再而衰(古义:第二次今义:事情进行重复,再一次)(9)..必以情(古义:实情今义:感情)(10)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忠心)(11)忠之属也 (古义:类今义:同一家族的人)(12)衣食所安(古义:养今义:安稳)(13)弗敢专也(古义:个人专有今义:独自掌握和占有)(14)神弗福也(古义:赐福,保佑今义:幸运(15)齐师伐我{古义:讨伐今义:砍).(16)虽不能察(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5.一词多义【故】原因,缘故(公问其故)所以(故逐之)【从】听(民弗从)跟随(战则请从)【其】代他的,这里指曹刿(其乡人曰)他们,指齐军(吾视其辙乱)【以】凭借(何以战)按照(必以信)【请】请求(曹刿请见)请允许我(战则请从)【之】助词,的(小大之狱)代词,代曹刿(公与之乘)【安】养 (衣食所安) 怎么 (安求其能千里也)【加】戴上(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虚夸(牺牲玉帛,弗敢加也)6.通假字小惠未(徧):通“遍”,遍及。
7.成语(1)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2)再衰三竭:形容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起来。
(3)辙乱旗靡:车迹错乱,军旗倒下。
形容军队溃败。
(4)彼竭我盈:他们的士气已丧尽,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曹刿论战1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中国历史上如这样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还有如:巨鹿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等。
2、全文分三段,通过人物对话,曹刿的“远谋”和“肉食者鄙”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
第一段:叙述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通过他和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先决条件。
可分二层:A:写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析:“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除交待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作战对象和作战性质。
揭示“曹刿请见”原因的句子是:齐师伐我,公将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一个“鄙”字为下文写鲁庄公作铺垫,“远谋”二字又为下文描写曹刿的深谋远虑张本,成为全篇文眼。
“请见”二字表现出曹刿积极参与国事的精神。
B:写曹刿和庄公关于战前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析:曹刿与庄公的对话是围绕“可以战”一问展开的,曹刿认为庄公“可以一战”的措施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并以“忠之属也”进行了评价肯定,实则也是肯定了庄公这一措施做到了取信于民。
第二段:叙述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
析:文中把庄公和曹刿的不同指挥方式作了对比描述———1写庄公,以“将鼓”“将驰”同上文“将战”相应,表现他在作战中不察敌情,急躁冒进;写曹刿,则以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前后映衬,表现他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战机。
2“齐师败绩”的结局证明了曹刿指挥的正确。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这次战役取胜的原因。
析:1“既克,公问其故”一句承上启下,写出了庄公完全不懂军事,印证了开头所说的“肉食者鄙”2曹刿认为作战时发动进攻的时机是“彼竭我盈”之时,有利于追击的时机是敌方辙乱旗靡之时。
3揭示“齐人三鼓”后曹刿才认为可以击鼓进军原因的句子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揭示曹刿在“齐师败绩”后“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的句子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4本段论述中可见曹刿的才能: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术时机。
注重观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是一位有远谋的军事家。
3、人物形象:曹刿:是个具有爱国思想,政治上有远见卓识,军事上有过人谋略的人。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不昏庸,他政治工作上缺乏远见,军事上无知,但他能取信于民,善于用人并采纳意见(善于纳谏)。
4、详略安排: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则略写。
这样安排详略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5、启示:A:关于战争的启示: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
B:曹刿在这场战役中表现给人的启发:如:我们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莽撞;对待事物的正确判断应建立在仔细观察,周密分析的基础上。
6、归纳:齐鲁长勺之战中,鲁国获胜的原因的哪些呢?其中让你感受最深一点是什么?结合实际简要谈谈。
鲁国获胜的原因如:庄公能做到取信于民,获得了人民的支持,又善于听取和采纳群众意见,并任用了曹刿这样在政治和军事上有“远谋”的人;曹刿在作战中善于观察敌情,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把握了战机。
(七)(2012·黄石)阅读《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完成第29~33题。
2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 (2)公将鼓之( )(3)虽千里不敢易也( ) (4)今日是也( )3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作用相同的一组是(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肉食者鄙,未能远谋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能辨我是雄雌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31.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此庸夫/之怒也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C.臣未/尝闻也D.下视/其辙3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君逆毒人者,轻寡人与?(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3.这两篇文章都记叙了弱国和强国之间的斗争情况,运用相同的方法塑造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从而揭示了以弱胜强的原因认真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从人物性格特点何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进行分析。
邹忌讽齐王纳谏【基础知识】1.读音。
邹忌(zōu jì)修八尺有(yòu)余形貌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谤(bàng)讥于市朝(cháo) 时时而间(jiàn)进期(jī)年之后2.通假字孰:通“熟”,仔细3.词类活用(1)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2)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名词作状语) (3)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使动用法)4.古今异义(1)邹忌讽齐王纳谏(古: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
今:讽刺。
)(2)窥镜(古:照,看。
今:偷看。
)(3)今齐地方千里(古:土地方圆。
今:地点。
)(3)能面刺寡人之过(古:指责。
今:用尖的物体进入或穿过。
)(4)谤讥于市朝(古:指责议论。
今:诽谤嘲讽。
)(5)臣之妻私臣 (古:偏爱。
今:自私)(6)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身边大臣。
今:方位名词或表示大约。
古:没有谁;没有什么。
今:不,不要。
)(7)邹忌修八尺有余(古:长,原文指身高。
今:改正。
)(8)明日徐公来 (古:第二天。
今:第二天或未来。
)(9)朝服衣冠(古:穿戴。
今:穿)5.特殊句式(1)判断句城北徐公者,齐国之美丽者也。
(……者也,表示判断)(2)倒装句忌不自信。
(语句可调整为“忌不信自”)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语句可调整为“我与城北徐公孰美”)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语句可调整为“此所谓于朝廷战胜”)(3)省略句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省略主语、宾语,(邹忌)与(之)坐谈。
与坐谈,介宾。
之,代词宾语)(4)被动句王之蔽甚矣。
(蔽,受蒙蔽)文意把握:1、这篇文章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2、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析: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丽。
”介绍邹忌的身材、相貌,这是邹忌自美和被别人赞美的基础。
2对邹忌的问题,妻、妾、客的回答都是赞扬,但语气明显不同,区别为:妻:回答中多了“君美甚”三个字,表示了偏爱之情,用的是反问句,表示一种十分肯定,不用怀疑的语气。
妾:回答中少了“君美甚”三个字,仍用反问句,表现出她低微的地位和畏怯顺从的心理。
客:回答中无“君美甚”三个字,不用反问,只平淡地肯定,表示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
3“忌不自信”一句既写出了邹忌不偏听偏信的态度,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邹忌两次“窥镜”的心理分别是A:自得 B:自惭5此段表现出邹忌虽有点虚荣,但头脑冷静,善于思考,实事求是的品质。
第二部分: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