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测量》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分层单元测(基础卷)(解析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分层单元测(基础卷)(解析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三单元测量(基础卷)一、选择题。

(满分16分)1. 谁量得对?()。

A. AB. B【答案】B【解析】【分析】刻度尺的使用规则:①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②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④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要写单位。

据此判断解答。

【详解】A.测量的始端没有与0刻度线对齐,所以量的不对;B.符合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选项B的测量方法是对的。

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以及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

2. 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 千米、米、毫米、厘米B. 米、千米、分米、毫米C. 千米、米、厘米、毫米【答案】C【解析】【分析】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排列是: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 下面表示重量的数中,最重的是()。

A. 5千克B. 5吨C. 5005千克D. 5500克【答案】C【解析】【分析】1吨=1000千克,1000克=1千克,依此先将5吨化成多少千克、5500克化成多少千克多少克后再比较几个选项中的重量即可。

【详解】5吨=5000千克;5500克=5千克500克5005千克>5000千克>5千克500克>5千克即:5005千克>5吨>5500克>5千克故答案为:C【点睛】此题考查的是重量的大小比较,熟记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 利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下面的叙述合理的是()。

A. 明明身高15分米B. 明明刷牙用3秒钟C. 明明买了一个西瓜重500克【答案】A【解析】【分析】A.根据长度单位的认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B.根据时分秒的认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C.根据质量单位的认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测量》教案优质范文3篇

人教版三年级《测量》教案优质范文3篇

人教版三年级《测量》教案优质范文3篇“教师”就应是个具有高超的德行持重明达和善的人,同时又要具有能够经常庄重安适和蔼地和学生交谈本领。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人教版三年级《测量》教案优质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人教版三年级《测量》教案优质范文一一、本单元知识框架二、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克”和“千克”有了初步的认识。

因此,在内容的安排上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用教材提供的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量课本、书桌等。

使学生对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知结构体系。

四、单元学习目标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

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

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合作交流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

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

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掌握用毫米、分米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用毫米、分米量的方法,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和1吨的观念。

六、单元评价要点1、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和1吨的观念;2、掌握并能正确用毫米、分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本单元计划课时数:9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计划课时授课日期备注例11、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厘米=10毫米。

2、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第三单元《测量》(单元解读)-三年级数学上册 人教版

第三单元《测量》(单元解读)-三年级数学上册 人教版

第三单元测量单元解读一、链接课标1.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1)关注同学的数学现实和生活现实,体现学问的形成过程。

在此之前,同学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质量单位中的千克与克,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学问和方法,而且对即将学习的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很多同学在生活中已经有所了解。

因此,同学的数学现实和生活现实是比较丰富的。

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将它作为发挥同学主动性的一个重要依据。

“毫米的生疏”这部分内容,从学问方面来讲有厘米的生疏作基础;从阅历方面来讲,同学经常用到同学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受。

因此,教材支配了让同学估、测、议等活动,体现学问的形成过程,进而引出要学习的新学问。

由于同学有较好的学问和阅历基础,教材删减了一些较简单的探究性活动,实行开门见山的方式介绍有关内容。

例如,教学“分米的生疏”时,不再支配同学去测量课桌有多长,而是直接向同学介绍10厘米是1分米。

教学千米、吨的生疏也是如此。

另外,这一单元中经常消灭的课堂、操场、校内等,都是同学生疏的环境,很简洁引发同学的争辩。

此外,在很多内容的编排中,留意将所学的概念设计在同学生疏的或好玩的情境中,让同学去发觉、探究、体验。

例如,在生疏千米后,第30 页第14 题利用同学生疏的三组情境,巩固长度观念。

培育同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2)加强操作和体验,感悟新知。

首先,通过操作并借助生活中生疏的事物,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实际长度的表象。

例如,在体会了毫米产生的必要性,并初步生疏毫米的含义后,教材先是让同学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的长度,再通过一些厚度大约是1毫米的物体,让同学更加直观地感知1毫米的实际长度。

在此基础上,教材又通过“说一说,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这一问题,启发同学列举出更多生疏的物体,进一步丰富对1毫米或几毫米实际长度的感知。

其次,千米和吨都是比较大的单位,同学不简洁直接感知,教材通过加强体验,并借助同学生疏的事物通过推理生疏千米和吨。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教案(含教学反思,共6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教案(含教学反思,共6篇)

第3单元测量第1课时毫米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

难点: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书、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复习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2、估计数学书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动手测量验证。

3、组织交流测量结果,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

4、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①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

设疑: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思考、交流)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毫米”有多长,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

再请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向全班汇报、交流。

揭示: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边介绍边用课件演示)然后,请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

③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厘米=10毫米④请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

(教师准备1分硬币、电话卡和银行借记卡,请学生量一量厚度,加深对“1毫米”的体验。

)⑤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⑥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毫米”作单位。

(学生举例,教师提供一些资料)⑦学生填写数学书的厚和宽并反馈。

2、画线段。

(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最新部编版人教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单元(测量)全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精品优秀整单元每课教案

最新部编版人教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单元(测量)全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精品优秀整单元每课教案

最新精品最新部编版人教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优秀教学设计(全单元完整版含教学反思)前言:该教学设计(教案)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

实用性强。

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教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教学设计)第三单元测量一、教学内容1.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2.质量单位:吨3.解决问题:用列表法一一列举二、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

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合适的单位及工具进行测量。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用列表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编排特点1.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和生活现实,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2.加强操作和体验,感悟新知。

3.注重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4.介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具体编排(一)毫米、分米的认识1.例1(毫米的认识)——见课件2.例2(分米的认识)——见课件3.例3(简单的单位换算)(二)千米的认识1.例4(千米的认识)2.例5(单位的换算)3.例6例6及相应的“做一做”安排的是估测活动。

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在例4通过各种活动感知1千米有多远的基础上展开的,意在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以及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三)吨的认识1.例7及“做一做”(吨的认识,吨和千克的关系)(3)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学生熟悉的“儿童的体重”作为参照物来比较,丰富学生对质量单位“吨”的具体感性的认识,并通过推算,加深学生对1吨=1000千克的认识。

2.例8及“做一做”(单位换算)3.例9及“做一做”(1)例9,是解决与吨有关的实际问题,介绍运用列表的方法解决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量》测试卷附答案(夺分金卷)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量》测试卷附答案(夺分金卷)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量》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 共12分)1.有一把磨损严重的直尺, 能看清的只有5个刻度(如图), 那么, 用这把直尺能直接量出()种不同的长度。

A.4B.6C.9D.112.教室里黑板的长度大约是4()。

A.厘米 C.分米B.米3.有1千米、5分米、40毫米、3厘米四根毛线绳子, ()长的绳子最短。

A.1千米B.5分米C.40毫米D.3厘米4.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 通常用()作单位。

A.千米B.吨C.千克5.下面数量中, 与1.2分米不相等的是()。

A.0.12米B.1.20分米C.1.02分米D.12厘米6.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 可以用()作单位。

A.千米B.米C.毫米二.判断题(共6题, 共12分)1.3千克铁比3吨棉花重。

()2.一枝铅笔长约2米。

()3.7000克和7吨一样重。

()4.小刚、小红、小明比赛跳远, 小刚跳了7分米, 小红跳了68厘米, 小明跳了1米。

第一名是小红, 第二名是小刚, 第三名是小明。

()5.一把椅子的高度大约是40厘米。

()6.从上海到北京的路程用千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三.填空题(共6题, 共28分)1.想一想, 填一填。

(1)小刀长()厘米。

(2)铅笔长()厘米。

2.在括号里填上“米”或“厘米”。

(1)床长约2()(2)铅笔长约16()(3)跑道一圈长400()(4)小明高1()40()3.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个十字路口, 红灯一次亮的时间是30()。

(2)一块橡皮大约厚9()。

(3)一集动画片放映的时间大约是25()。

(4)一张电脑桌大约高8()。

4.一只木船限载1吨。

一头牛重400千克, 一只小鹿重150千克, 一头猪重350千克。

三只动物()同时过河。

(填能或者不能)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小朋友每次洗手用的时间约30();新闻联播时长一般为30()。

(2)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武汉第一高楼绿地中心高475();武汉地铁2号线全长约61()。

山东省德州市2024年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测量》人教版基础知识试卷

山东省德州市2024年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测量》人教版基础知识试卷

山东省德州市2024年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测量》人教版基础知识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4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除标注外,每空1分)1.8分米=( )厘米 6米=( )分米 90毫米=( )厘米6千米=( )米 400厘米=( )米 5000千克=( )吨2分=( )秒 60秒=( )分2.一辆载重量为4 的货车,正好能晕8箱500 的货物.3.在()填合适的单位名称。

今天早上,我7:00从2( )的床上起来,拿起12( )长的牙刷,挤出8( )牙膏,开始洗漱。

吃过早餐后,背起重约2( )的书包去上学。

老师建议大家每天看书至少30( ),小华跳绳14下用了10( ),蚂蚁的身长6( )。

4.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头犀牛约重3( )。

小军重30( )。

扫码付款用时大约需要7( )。

做完眼保健操大约要5( )。

5.5分= 元 6角= 元 7厘米= 分米13分= 元 80厘米= 米.6.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小红系红领巾大约需要20( )。

一头大象大约重6( )。

小林每天睡觉9( )。

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 )。

飞机每小时飞行900( )。

冰箱高16( )。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分米-30毫米=( )厘米 100秒-1分=( )秒2吨+50千克=( )千克 5千米-3000米=( )千米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枚5角硬币约重2( )。

(2)一座桥限重20( )。

(3)接满一杯水需10( )。

(4)飞机每小时飞行约800( )。

9.1米﹣3分米=______分米,4厘米=______毫米,8千米=______米6000米+4000米=______千米,1吨﹣800千克=______千克,7000千克=______吨.10.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浙江省台州市2024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量》部编版质量检测试卷

浙江省台州市2024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量》部编版质量检测试卷

浙江省台州市2024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量》部编版质量检测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 (共10题)第(1)题一根12厘米长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后,每段绳子长( )厘米。

第(2)题850克= 千克 5吨200千克= 吨14米7厘米= 米 10元1角= 元.第(3)题在括号里填上“>”“<”或“=”。

25千米( )2千米500米 5分米6厘米( )56厘米 80毫米( )8厘米 3吨50千克( )3500千克 2时( )100分 1时( )200秒第(4)题在()里填上“>”、“<”或“=”7千克( )7000克 5吨( )550千克 800克( )8千克第(5)题4千米—1千米=( )千米 700米+300米=( )千米第(6)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妈妈每天工作8( )。

小红系红领巾大约需要20( )。

爸爸走一步长约5( )。

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约42( )。

一头象重约4( )。

一个梨子重约300( )。

第(7)题在横线上填上“>”“<”或“=”.78+19_____93﹣27 550﹣80_____370+160 100分_____120秒1米2分米_____80厘米 300分_____6时 700千克_____2吨第(8)题在括号里填上“>”“<”或“=”。

( )( ) 5吨( )5200千克( )( ) 3200分米( )2300米第(9)题一根32分米长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对折后每段绳子长( )分米。

第(10)题6分米=_____厘米1吨﹣300千克=_____千克评卷人得分二、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共5题)第(1)题一头大象约重3050千克,合()。

A.3吨50克B.3吨50千克C.3吨5千克第(2)题下面的物体中,质量最接近1吨的是()。

山东省济宁市2024年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测量》人教版基础知识测试卷

山东省济宁市2024年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测量》人教版基础知识测试卷

山东省济宁市2024年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测量》人教版基础知识测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4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除标注外,每空1分)1.下面的单位用得对吗?对的画“√”,错的画“×”,并把用错的单位名称改一改。

(1)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全长6300千米。

()()(2)教学楼高15千米。

()()(3)从北京到哈尔滨的距离约是1200米。

()()2.(1)通过1000米的跑道感知1千米的长度,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 )米,2圈半是( )米,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 ),所以1千米=( )米。

(2)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看看有多远。

通过实践我发现:( )个100米就是( )。

(3)总结: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 )作单位,用符号( )表示。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三(1)班聪聪同学身高136( ),体重32( )。

他喜欢运动,50米跑他用时9( )),1( )可以跳绳132下。

他还喜欢阅读,遇到不认识的字都会查厚约35( )的《新华字典》。

平时他都独自去距家1( )的小学上学。

4.4时=( )分 ( )厘米=7分米 3分40秒=( )秒6000米=( )千米 9000千克=( )吨 50毫米=( )厘米5.如下图铅笔长( )毫米。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数学书封面的一边大约长2( )。

一个鸡蛋大约重50( )。

教室门高约210( )。

小红做20题口算题大约需要80( )。

7.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头大象重8( ),高2( )。

蚂蚁身长6( )。

爸爸开车每小时行60( )。

小月系红领巾大约需要20( )。

8.( )毫米 ( )厘米( )毫米9.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

板凳高2( ) 飞机每小时飞行约800( )明明跑50米需要14( ) 一节课的时间为40( )10.7吨500千克=( )千克 1分米5厘米=( )厘米4分=( )秒 50毫米+( )厘米=2分米评卷人得分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教案教学设计第三单元测量单元导学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毫米的认识、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

测量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常见的量”中的重要内容,它产生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量化把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学过,在此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及质量单位“吨”,能够促进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备内容测量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认识长度单位分米;知道分米和厘米的关系千米的认识(2课时)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和米的关系;能解决相关问题吨的认识(2课时) 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和千克的关系;能解决相关问题备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

2.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4.使学生会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合适的单位及工具进行测量。

1.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2.重视学生估测方法的掌握,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够用列表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合作意识。

备重难点重点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

2.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难点1.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测量》章节复习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测量》章节复习练习(含答案)

章节复习讲义(人教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章节复习第三单元《测量》知识互联知识导航知识点一:毫米的认识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不足1厘米或者要求量得比较准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

1厘米内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

2.测量物体长度时,物体的起始端同直尺的0刻度对齐,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的刻度数。

如果起始刻度不是0,测量结果则要用末端刻度减去起始刻度。

知识点二:分米的认识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把大单位换算成相邻的小单位时,大单位前面是几,就把几的后边加上一个0;把小单位换算成相邻的大单位时,小单位前面有几个十,就是几。

知识点三:千米的认识1.千米的认识通常情况下,测量一段路程或两地间的距离等较长路程时,常用千米(m)作单位,1千米=1000米。

2.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进行千米和米的换算时,一定要记住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千米化成米,要乘进率1000,米化成千米要除以进率1000。

3.估计长度在估测两地之间的长度时,可以先选择一种估测的标准,然后再估测有多少个这样的标准。

4.用估算解决问题知识点四:吨的认识1.认识“吨”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 t )作单位。

1吨=1000千克,1 t=1000 g。

2.吨与千克的换算(1)将吨转化为千克,要去乘进率1000(即在末尾加上3个0);(2)将千克转化为吨,要去除以进率1000(即在末尾去掉3个0)。

知识点五:用列表法解决问题在用列表法解决问题时,应该有序地思考,把所有的情况都一一列举出来,然后根据列表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

夯实基础一、精挑细选(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本题2分)(2021·广东佛山市·三年级期末)袋食盐重500克,妈妈买了两袋一共重()。

A.1000千克B.1吨C.1千克D.1千米2.(本题2分)(2021·全国三年级课时练习)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最有可能的是()。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知识点
归纳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①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②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 1吨 1000克=1千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量》测试卷完整参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量》测试卷完整参考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量》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新华字典厚约32()。

A.米B.分米C.毫米2.一棵大树可能有多高()。

A.25米B.30千米C.35厘米3.如果一头大象重4吨,一头牛重500千克,那么一头大象的体重相当于()头牛的体重。

A.6B.7C.8D.94.量一个人的体重,用()作单位比较合适。

A.吨B.千克C.克5.一个长2分米6厘米,宽1分米8厘米,厚6毫米的物体,它可能是()。

A.手机B.橡皮C.数学书D.粉笔盒6.静怡的身高是170()。

A.厘米B.分米C.米D.毫米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小明家距姥姥家40千米,他最好步行去。

()2.0.2吨棉花和200千克铁块一样重。

()3.3吨比3千米大。

()4.飞机每小时飞行500米。

()5.7000克和7吨一样重。

()6.小华指着远处的一幢楼说:“它有400分米高。

”()三.填空题(共6题,共29分)1.填一填。

7米=()毫米 5米3厘米=()厘米1075千克=()吨()千克600毫米=()分米2吨60千克=()千克 3000米=()千米2.把下面各质量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列=。

400克、3500克、4千克、3050克、5300克()<()<()<()<()3.这支铅笔长()厘米()毫米。

4.在括号内填上“>、<或“=”。

452()524 310-70()250 670+80()700;1000()999 5000米() 5千米330()3个百和3个5.一根绳子长20分米,第一次剪掉20厘米,第二次剪掉80厘米,这根绳子还剩()分米。

6.在()里填上“>”“<”或“=”。

90毫米()7厘米5千米()4500米;60分()1时 990克()1千克1500千克()2吨3米()30厘米1千米—300米()600米4厘米—3毫米()28毫米四.计算题(共2题,共9分)1.计算。

①8千米500米+780米= ②3吨80千克+150千克=③3时8分+48分= ④3米6厘米+50分米=2.从学校到少年宫走哪条路近?近多少?五.作图题(共2题,共10分)1.画一条长43毫米的线段。

第三单元《测量》核心素养(教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测量》核心素养(教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另外一个我觉得需要加强的是学生在读取和记录测量数据时的准确性。有些学生在记录数据时会出现粗心大意的错误,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数据的精确性认识不够。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通过反复练习和实际应用来提高他们的数据记录能力。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的小组讨论得非常热烈,但有的小组则稍显沉默。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我打算在下次的讨论中,先给予每个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再进行小组交流。这样或许能够帮助那些比较内向的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三单元《测量》核心素养(教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认识,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以及长度数据的读取和记录。具体内容包括:
1.认识米和厘米,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会使用直尺测量线段、物体长度;
3.掌握长度数据的读取和记录方法;
-难点三:通过具体案例,如测量书本长度,讲解如何读取和记录数据,强调数据的精确性和实用性;
-难点四:设计实际问题,如测量课桌的长和宽,引导学生运用所(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测量》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测量物体长度的情况?”比如,量一量你的书本、铅笔或者桌子的长度。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测量的奥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长度测量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测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测量》部编版质量检测模拟卷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测量》部编版质量检测模拟卷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测量》部编版质量检测模拟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除标注外,每空1分)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一只铅笔长16________;旗杆高10________;一个小朋友体重约30________;一头牛重500________;跑50米大约用8________;数学书本长约2________.2.在括号里填上“>”“<”或“=”。

7000米( )8千米 6千米( )6000米3999米( )4000米 4千米-2千米( )1000米600米+1200米( )2千米3.从曲靖到会泽大海草山大约有202( ),乘坐汽车大约需要3( )才能到达。

4.红红家到医院有4500米,到邮局有7000米。

学校到邮局有5500米。

(1)医院与邮局的距离是( )米,医院与学校的距离是( )米,合( )千米。

(2)红红家到学校的距离是( )米。

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5吨=( )千克 300厘米=( )米 1千米=( )米4分米=( )厘米 120分=( )小时 5厘米=( )毫米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练习本厚约3( )妈妈身高165( ),体重62( )黄河约长5464( )一条鲸鱼重约6( )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一般是40( )王强跑50米用时10( )课桌高8( )一个西瓜重6( )唱一首歌大约需要3( )一辆货车每小时行驶80( ),可载货4( )7.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阿呆从三楼下到一楼用时25( )货车载货重8( )钥匙长约65( )桌子高约7( )8.一条马路宽15 .9.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本数学书大约厚7( ),一张床长2( )。

一辆火车每小时行120( ),小丁跑50米大约需要12(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教学反思1 毫米的认识一课时课后反思1.选择大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为学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这节课中,教师准备了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的物品,给学生留下了清晰、深刻的印象。

同时把测量的物品都换成实物,为准确的估计提供条件,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了数学就在身边,只要认真、细心地观察就会发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2.重视估测,在测量过程中,使学生理解了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

通过让学生做估测练习,培养了学生自觉地对常用物体进行估测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估测能力。

这些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测量及其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自由测量,自主学习,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2 分米的认识一课时课后反思1.本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始终围绕学生的认知需求来开展,突出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实在在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2.本节课的整体设计体现了以下三个层次:①从感性的认知困惑中鼓励学生参与。

②从自主的学习探究中引导学生参与。

③从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参与。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4.不足:①学生动手测量时,应在课前指导测量方法。

在教学分米部分所用时间过短,学生对分米的认识还没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②在测量较短的物体时用较小的长度单位这一部分没有让学生理解透彻,如果能让学生理解用较小的长度单位会更精确就更好了。

3 千米的认识一课时课后反思1.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1千米这一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因为平时学生不太关注两个地方之间的路程是多少。

当然,对此概念学生也并非是一张“白纸”,他们在马路边、公路交叉口、高速公路等地见过“千米”,对千米已有所认识。

所以,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以前在哪里看到过“千米”这个单位,还有哪些地方用到过“千米”,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千米,建立了1千米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测量1、毫米的认识教学内容毫米的认识。

(教材第21、第22页)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

2.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在操作与交流中,使学生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难点: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表象。

教具学具硬币一枚(1分、2分或5分的),磁卡一张(电话卡、商店积分卡或储蓄卡),学生尺,曲别针,铅笔盒,数学书,铅笔或签字笔等。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复习旧知。

(1)师生一起回忆,曾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2)请同学们以厘米为单位,分别测量曲别针、铅笔的长度。

(3)集体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的。

2.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根据掌握的知识,估计一下我们的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厘米。

提出问题:“究竟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厘米呢?谁估计的结果更接近准确数据呢?”请同学们分成小组对数学书的长、宽和厚进行实际测量。

二、探究新知1.认识毫米。

(1)分组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和厚。

(2)组织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

1数学书长:不到21厘米,差2个小格。

宽:不到15厘米,差2个小格。

厚:不到1厘米,只有6个小格。

提出问题:要想精确地表示出测量结果,而测量的长度又不足整厘米,怎么办呢?引出毫米: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位于厘米间的1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2.学习1厘米=10毫米。

请同学们拿出尺子,从尺子上选定1厘米的长度,数数在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个小格?(10个)每个小格的长度有什么特点?(长度相等)从观察和数格中得出,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个小格,长度是1毫米。

1厘米=10毫米。

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3.深刻感悟1毫米的长度,形成直观印象。

(1)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宽或厚约是1毫米。

(硬币、磁卡、钥匙等)(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通常是用毫米作单位计量的。

(电脑演示:①自动铅笔、签字笔标志0.5mm、0.7mm等;②天气预报,今日降雨量达到了多少毫米)(3)说一说,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各是多少厘米,多少毫米。

(4)猜一猜,学生尺的厚度是几毫米。

然后同桌合作验证猜的结果对不对。

三、总结提升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各自的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既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四、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橡皮长4( )。

(2)教室长10( )。

(3)玻璃厚5( )。

(4)铁皮厚2( )。

(考查知识点:对毫米的认识;能力要求:能熟练应用长度单位)B类怎样能较准确地知道多少张纸的厚度是半毫米?(考查知识点:对毫米的认识;能力要求:能运用毫米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毫米的认识尺子上每1厘米长度都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

21厘米=10毫米课后反思1.选择大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为学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这节课中,教师准备了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的物品,给学生留下了清晰、深刻的印象。

同时把测量的物品都换成实物,为准确的估计提供条件,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了数学就在身边,只要认真、细心地观察就会发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2.重视估测,在测量过程中,使学生理解了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

通过让学生做估测练习,培养了学生自觉地对常用物体进行估测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估测能力。

这些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测量及其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自由测量,自主学习,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2、分米的认识教学内容分米的认识。

(教材第23~25页)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明确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2.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3.在操作和交流中,使学生学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提高学生估测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体验1分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

难点:能够根据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教具学具例2情景图(课件),照片,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导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你们还记得它叫什么吗?到现在为止,我们共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2.请同学们用语言表述或用手比画出1米、1厘米和1毫米的长度。

33.量出下面物体的长度,并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表示出来。

二、探究新知1.知道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1)估算课桌的长和宽。

(2)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课桌的长和宽。

(3)汇报测量方法: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测量的。

出示例2情景图,教师拿一把米尺,指出10厘米的长度。

请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0厘米的长度,用手比画一下,感受10厘米有多长。

师:10厘米是1分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4)类似课桌的长和宽这样的长度,一般选用分米作单位。

2.了解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1)观察学生尺,你们能不能从中发现分米与我们以前所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板书: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2)练习:2米=( )分米30厘米=( )分米1米-2分米=( )分米 14厘米+26厘米=( )分米3.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师:我们来测一测硬币的宽度和书桌的高度吧!(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例3)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小题。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单位换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4.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1)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2)用手比画一下,1分米的长度。

(3)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4)估测一下黑板的长度约是多少分米。

指名学生到前面测量,看谁估测的最接近准确长度。

三、总结提升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各自的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既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4四、课堂作业新设计在一块长2分米的塑料板上,沿长标刻出长度为1毫米的线段,可以标出多少段?(考查知识点:对分米的认识;能力要求:能熟练应用分米的相关知识)板书设计课后反思1.本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始终围绕学生的认知需求来开展,突出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实在在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2.本节课的整体设计体现了以下三个层次:①从感性的认知困惑中鼓励学生参与。

②从自主的学习探究中引导学生参与。

③从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参与。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4.不足:①学生动手测量时,应在课前指导测量方法。

在教学分米部分所用时间过短,学生对分米的认识还没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②在测量较短的物体时用较小的长度单位这一部分没有让学生理解透彻,如果能让学生理解用较小的长度单位会更精确就更好了。

3、千米的认识教学内容千米的认识。

(教材第26页)教学目标1.明确千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2.知道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明确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难点: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

5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呢?生:毫米、厘米、分米、米。

师:这些都是较小的长度单位,当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该用什么长度单位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

【设计意图:借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探究体验,激励过程师:关于“千米”这一概念,你们对它有哪些了解呢?生1:“千米”也是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

生2:“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是测量比较长的路程时选用的计量单位。

生3:“千米”也叫“公里”。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看起来大家对千米的了解还真不少呢。

不过刚才大家所说的,都是凭自己的主观感觉猜测的,那么,到底1千米有多长,需要走多长时间?你们哪位同学估测得最准确,能不能自己想办法来验证一下?可以跟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验证方案;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生1:走一步大约长5分米,走2000步大约是1千米。

从学校门口出发,走2000步,看走到什么地方是1千米,再计算一下时间。

生2: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沿着100米的跑道走10次,就是1千米,并计算一下时间。

(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右下方图)生3: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长400米,沿着跑道走2圈半就是1000米。

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

(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例4情景图)……师:根据自己的验证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

各小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汇报:走1千米大约需要15分钟。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千米”,建构“千米”,应用“千米”,真正地落实能力教学】三、总结提升6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感受。

【设计意图:既总结本课所学知识点,又促使学生体会收获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四、课堂作业新设计通过完成刚才的课堂作业我们知道: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千米,那么,你能告诉大家沿着这条铁路线从北京到广州要用多长时间吗?(考查知识点:对千米的认识;能力要求:掌握并运用千米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千米的认识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

1千米=1000米课后反思1.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1千米这一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因为平时学生不太关注两个地方之间的路程是多少。

当然,对此概念学生也并非是一张“白纸”,他们在马路边、公路交叉口、高速公路等地见过“千米”,对千米已有所认识。

所以,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以前在哪里看到过“千米”这个单位,还有哪些地方用到过“千米”,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千米,建立了1千米的概念。

2.考虑到学生对学校附近比较熟悉,所以教师让学生先猜一猜,哪个地方到学校大约是1千米。

通过学生的猜测、比较,得到:“从学校到幼儿园大约是1千米。

”然后让学生闭眼想一想,1千米有多长。

通过猜一猜、说一说等活动,学生进一步感悟到了1千米有多长。

再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从而比较自然地认识“千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