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理论之一-货币经济学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
一、长期关系
McCandless和Weber(1995)收集了110个国 家跨越30年间的数据,并运用不同货币 量的定义和成熟可靠的统计方法考察变 量的长期关系。他们得出的两条结论目 前已经被学术界所公认。
*
5
第一,通胀率与货币增长率的相关关系几乎接 近于1。这一结论为货币数量理论提供了确凿 的实证依据,正如卢卡斯(1980)所说,货币 供应量的变化率一定会带来等量值的通胀率。
影响短期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货币的 定义范畴。一般而言,常用的货币定义 有M0,M1,M2三种。
*
7Biblioteka Baidu
研究发现货币同产出的短期相关系数取 决于货币的定义,而且之间的差距非常 之大。
无论是超前(lead)还是滞后(lag), M0同产出都呈现出正向相关。超前正相 关表示M0领先于产出同向变化,滞后正 相关表示M0落后于产出同向变化。
*
8
M1、M2同产出的关系,时间格局非常接近, 只是M2的相关性更强一些。这两类货币同产出 的相关性基本呈驼峰状正相关,只是在尾部转 为较弱的负相关。
目前,经济学家已经获得共识,货币在短期内 与产出同向变化,并明显超前产出。在经济衰 退来临之前,货币供应急剧减缓,而在持续繁 荣达到之前,货币供应则显著增加。该理论是 由弗里德曼和施瓦茨(1963)首次提出的。
*
9
三、实证研究
1.弗里德曼和施瓦茨通过对美国从1867年 起近百年 的历史数据进行考证和分析, 得出了货币正向超前这一定律。
2.托宾(1970)率先创建了一个模型来描
述货币和产出的正相关性。他认为弗里
德曼和施瓦茨提出的货币引起产出波动
的实证结果完全有可能是逆向因果关系
,即产出的变化可能会引起货币量的变
本节介绍经济学家提出的几种不同的将货币引 入一般均衡体系的处理方法。这几种方法都是 通过简化模型而突出货币的独特地位,直接或 者间接的推倒出货币需求函数。
*
13
一、托宾效应
托宾(1965)在索洛模型的基础上直接 引入货币,将货币需求作为假设前提。
托宾模型主要有两个结论: 第一,货币对实际变量的影响呈中性,
货币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并非完全相同,其区 别是:货币经济学主要强调如何决定整体价格 、通胀率以及货币政策的作用,而宏观经济学 所关心的侧重点是整体的经济行为,涉及面更 广。
*
3
第一节 货币和产出的实证研究
本节关注于经济数据中实际变量(产出 )同名义变量(货币量和通胀率)的相 关关系,并且将相关关系区分为长期关 系和短期关系。
*
11
5.巴洛(1977)将货币分为可预期的和不 可预期的两部分,发现只有不可预期的 部分会影响实际变量。
*
12
第二节 货币与产出长期关系的 理论研究
索洛(1956)等创建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为研究 许多宏观经济现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 新古典增长模型从不涉及货币,所以要研究货 币问题就需要改进模型,将货币引入这一体系 。
货币金融理论之一-货币 经济学理论
2020年4月20日星期一
引言
货币经济学主要研究在宏观层次上实际 变量同名义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实际变量包括实际产出、实际利率、就 业率及实际汇率。
名义变量包括通胀率、名义利率、名义 汇率以及货币发行量。
*
2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货币经济学几乎与宏观 经济学并肩发展,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货币 主义同凯恩斯主义的激烈论战之后,两个学科 之间的关系更密不可分。
*
16
对货币效用理论的批评者认为,货币本 身并无内在价值,只有通过交易才能显 出其本身的价格。因此,不能认为货币 在交易前就有价值从而产生效用。
*
17
化。
*
10
3.弗里德曼和迈泽尔曼(1963)最早尝试应用 时间序列回归方程来研究货币经济学,他们的 研究表明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对名义收入(或 产出)更重要。
4.西姆斯(1972)引入了Granger因果这一概念 ,即如果在预测因变量时只有自变量的历史值 具有边际预测性,我们说自变量会Granger引起 因变量的变化。西姆斯发现货币的历史行为有 助于预测未来的GNP,即货币会Granger引起 GNP的变化。
第二,通胀率与实际产出增长率的相关系数接 近于零,货币增长率与实际产出增长率之间的 相关系数也接近于零。也就是说,通胀率或者 是货币增长率与实际产出率之间毫无任何固定 的关联规律可循。这正是我们目前熟知的货币 长期中性(money neutrality) 的理念。
*
6
二、短期关系
货币、通胀以及产出之间的短期动态关 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个体包括 政策的决策者对突如其来的冲击的反应 。
即名义货币发行量的变化只会引起相同 百分比的价格变化,而实际变量丝毫不 受影响。
*
14
第二,货币的增长经过通胀,会增加稳 态的资本量、产出和消费,进而提高经 济福利水平。这是因为高通胀迫使人们 从持有金融资产转变为持有物资资本。 这一替代效应被称为托宾效应。这是经 济学中第一次有人正式、公开并冠以理 论来赞扬通胀的功绩。
托宾效应引起了经济学界广泛的争论。
*
15
二、货币效用模型
这一模型由Sidrauski(1967)最早提出。 模型的基本出发点是假设经济个体的效用直接
取决于商品的消费量和货币的持有量。 货币效用模型的特点是可以同时得出货币中性
和货币超中性。货币超中性是指名义货币发行 量增长率的变化没有直接的真实效应。货币超 中性的起因是稳态时,资本劳动率、消费值及 产出值与通胀均无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