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平均数生活举例
平均数生活举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平均数无处不在。
无论是在购物时计算总价,还是在统计成绩时计算平均分,平均数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让我们来看看平均数是如何贯穿我们的生活的。
首先,让我们以购物为例。
当我们去超市购物时,我们通常会计算购买商品的总价。
假设我们买了一些水果和蔬菜,每种商品的价格都不同。
为了知道我们一共花了多少钱,我们需要计算这些价格的平均数。
通过将所有商品的价格相加,然后除以商品的数量,我们就可以得到平均价格。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平均每种商品花了多少钱。
其次,让我们以学习成绩为例。
在学校里,老师会定期给学生们考试,然后计算他们的平均分。
这样一来,老师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生们也可以通过平均数知道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
如果一个学生的平均分比班级平均分高,那么他就知道自己在班级中是比较优秀的。
反之亦然。
因此,平均数在学习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总的来说,平均数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购物时还是在学习中,平均数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处理数据。
因此,让我们珍惜平均数,因为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六年级数学教案: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数学教案: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课题: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15页,练习三第46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平均分的方法。
2、会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3、培养收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收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主题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与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目的媒体运用批注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旅游前一般要做好哪些准备?2.出示例3图说:图中的小朋友也准备去春游,看他们多高兴呀!请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中能获得哪些信息?把你得到的有关信息在小组内说一说。
3.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交流自己旅游的地点和方式及旅游前要做的准备工作。
小组内交流从图中收集到的信息。
学生可能说出:1.小朋友们准备去湖面划船。
2.租船处有一位阿姨在值班。
3.每条船只能乘4人。
4.一共有24人准备租船。
5.这些人要租多少条船?......各小组选代表汇报。
借助春游活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收集有关的信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投影二、教学例3 1.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问: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吗?板书:24人要租多少条船?2.讨论租船方案。
问:你能根据收集得信息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3.组织交流租船方案。
4.提问:你喜欢哪一种租船方案?5.小结:像这样的问题,虽然解决的方法不同,但都是求24里面有几个4,24里面有6个4,所以就需要租6条船。
观察图,提出数学问题。
可能提出:1.一共有多少人准备去划船?2.一共要租多少条船?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
学生可能想出的方法有:1.每4人一条船,可以让同学们每4人站在一起组成一组,一共有几组,就需要几条船。
2.每4人一条船,24人可以分成这样的6组,所以要租6条船。
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PPT课件
6
小结: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24 里面有几个4,24里面有 6个4,就需要6条船。
7
8
9
12根筷子,每( 2 )根一份,可以分成( 6 )份
10
智力大挑战
2根筷子可以分给(
4根筷子可以分给( 6根筷子可以分给( 8根筷子可以分给( 12根筷子可以分给(
)人用餐。
)人用餐。 )人用餐。 )人用餐。 )人用餐。
19
11
有20条鱼,每4条分给一 只小猫,能分给几只小猫?
12
有20条鱼,每4条分给一只小猫, 能分给( )只5 小猫。
44444
20里面有(5) 个4
13
4
14
有18个香 蕉
(1)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 )3个。
15
有18个香 蕉
(2)如果平均分给9只小猴,每只小猴分( )个
16
有18个香 蕉
下面的分法是“吗?
(1)
√
(2)
√
(3)
√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返回
1
说一说。
(1)
把( 6 )个苹果平均分成( 3)份,每份有( 2)个。
(2)
把8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2个。
(3)
把9个正方形平均分成3份,每份3个。
返回
2
3
4
仔细观察画面:
1、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2、图中的小朋友遇到了什 么问题? 3、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 帮他们解决租船问题吗? 4、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解 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2)如果平均分给9只小猴,每只小猴分(2)个
17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二年级数学: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_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_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课本第15页,例3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1、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准备:学具、主题图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
1、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哪里春游?2、出示春游租船问题的情景图。
(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师:瞧!图中的小朋友也去春游啦!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3、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提出学习目标。
(1)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小组合作,展示成果。
1、学习例3。
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
2、个人展示,小组交流。
探讨解决“租几条船”的办法和结果。
3、小组汇报,全班评价。
生1:4人一条,可让每4人站一队,有几队就租几条船。
生2:4个4个的数,24里面有6个4,就可以租6条船。
生3:我是用乘法算的。
6*4=24,所以要租6条船。
生4:我是用除法算的。
24/4=6,所以要租6条船。
4、教师小结: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24里面有几个4,24里面有6个4,就需要6条船,用除法计算。
《平均分》教案范文
《平均分》教案范文教案名称:《平均分》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2.掌握计算平均分的方法。
3.运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平均分的概念。
2.计算平均分的方法。
3.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运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教学投影仪和教学PPT。
2.常见的平均分实例。
教学过程:Step1:导入新知识(5分钟)教师将学生交给平均分的问题引入新知识。
例如:班级有10个学生,他们的考试分数分别为75、80、85、90、65、70、75、80、75、85,请计算他们的平均分。
Step2:呈现平均分的概念(10分钟)教师给出平均分的定义:平均分是指将一组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所得到的结果。
比如上述例子中的平均分是(75+80+85+90+65+70+75+80+75+85)/10。
Step3:计算平均分的方法(15分钟)教师通过示例演示如何计算平均分。
将一组有n个数据的数列分别用x1,x2,x3,...,xn表示,那么平均分的计算公式为(x1+x2+x3+...+xn)/n。
Step4:通过练习巩固学习(20分钟)教师出示几个平均分的练习题供学生做。
例如:若一个数列有5个数,平均值是20,其中4个数分别是15、18、22、25,请问第五个数是多少?学生可以通过计算反推第五个数的取值。
Step5: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2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
例如:班级的期末考试平均分是85分,其中有一位学生的平均分是70分,那么另一位学生的平均分是多少?Step6:总结和拓展(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提醒学生平常的匀速问题、考试成绩等都可以运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进行解决。
Step7:课堂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完成教材上的课后练习题以及设计一个实际问题,要求使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进行解答。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并学会如何平均分物品。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除法运算,对平均分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受到物品数量和分配方式的影响,对平均分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也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2.难点: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分配方式不均匀时如何平均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操作实践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材、课件、实物物品、计时器。
2.场地准备: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分水果,引入平均分的概念。
提问:如何将水果平均分给每个人?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如,有12个苹果,要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到几个苹果?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解答。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练,教师巡回指导。
让学生尝试解决不同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不同人数的问题。
如,有15个橘子,要平均分给5个人,每个人分到几个橘子?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平均分的方法,并让学生再次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如,有8个糖果,要平均分给4个人,每个人分到几个糖果?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需要用到平均分?让学生举例说明,并尝试解决问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教案2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教案2篇Teaching plan of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w ith average score二年级数学下册《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教案2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二年级数学下册《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教案2、篇章2: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篇章1:二年级数学下册《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教案第二课时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本p13页,例3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1、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准备:学具、主题图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哪里春游?2、出示春游租船问题的情景图。
(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师:瞧!图中的小朋友也去春游啦!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3、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春游活动引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自所喜欢去春游的地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
利用平均数求解问题如何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利用平均数求解问题如何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在数学中,平均数是一种常见的统计量,用于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利用平均数求解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并给出一些具体的应用示例。
一、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中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常用于表示该组数据的典型数值。
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是将所有数据相加,然后除以数据个数。
例如,一个班级的五个学生考试分数分别为80、85、90、75、95,那么平均数为(80+85+90+75+95)/5=85。
二、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1. 理解问题:首先要明确问题是关于什么的,需要求解什么样的平均数。
2. 收集数据:根据问题提供的信息,搜集相关的数据。
3. 计算平均数: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求和并除以数据个数得到平均数。
4. 分析结果:根据求得的平均数,结合问题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三、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示例示例一:利用平均数解决考试成绩问题假设某班级的学生考试分数如下:75、80、85、90、95。
要求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分并进行分析。
解答:根据给定的数据,在计算平均分时,先将这组数据相加得到425,再除以学生人数5,得到平均数为85。
通过对平均数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判断这个班级的整体成绩比较好,平均分为85分,高于及格线。
示例二:利用平均数解决商品价格问题某商店连续几天销售某商品,每天的价格如下:10元、12元、14元、9元、11元。
要求求出这几天商品价格的平均值并进行分析。
解答:将这几天商品价格进行累加得到56元,然后除以天数5,得到平均数为11.2元。
通过对平均数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几天商品价格的平均值为11.2元,价格相对稳定。
四、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注意事项1. 在收集数据时,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数据错误导致计算结果偏差。
2. 在分析结果时,要结合问题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不要过于片面地依赖平均数。
《平均分》教案二:用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练习计算平均分
平均分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常接触的一个概念。
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平均分计算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数学能力,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平均数的概念。
单纯地从公式着手,会让学生觉得很抽象,难以理解和应用。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的练习,巩固并深化对平均分的理解和应用。
一、“平均”在日常生活的应用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平均分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数学抽象概念,而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
比如,在我们的家庭收入中,收入的平均分可以帮我们了解家庭整体的经济状况;在考试成绩中,平均分可以帮助我们衡量自己的学习水平;在比赛中,队员的平均得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队员的表现,从而进行评价和调整。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情境,来理解平均分的应用和意义。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分组比较的方式,让学生分析和比较不同小组内的平均得分情况。
比如,让不同小组的学生比较自己组内各自的得分情况,通过计算平均分,让他们了解到不同小组之间的得分差异和优劣势。
这样的情境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和应用,同时也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分析能力。
二、丰富的练习方式除了通过实际情境练习,我们还可以通过更加丰富的练习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平均分的理解和应用。
1、白板练习白板练习是一种简单实用的练习方式。
通过白板显示数据,让学生用计算器或手动计算的方式计算出平均分。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计算平均分的方法,并且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和计算速度。
2、小组互动练习小组互动练习是一种可以帮助学生集体讨论和合作的方式。
比如,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分别得到一些数据,通过各组的讨论和合作,计算出各组成员的平均分,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
3、线上练习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线上练习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的练习方式。
通过一些教育平台或应用程序,学生可以在电脑或移动设备上进行平均分的练习。
5.1.1 《平均分的认识 》(教案)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平均分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把一些数或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的数或物品的数量相等。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均分的概念。
2. 平均分的性质和特点。
3. 平均分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性质和特点。
2. 教学难点: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物品,如苹果、糖果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如何将这些物品平均分给班上的同学?”2. 探究(1)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学生分组,每组发一些物品,如小石子、小棒等。
让学生尝试将这些物品平均分给组内成员,并讨论如何确保每份的数量相等。
(2)观察、比较、概括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分配结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平均分的性质和特点。
3. 归纳根据学生的讨论和观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平均分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4. 应用(1)解决实际问题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有12个糖果,要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让学生运用平均分的概念解决问题。
(2)拓展练习设计一些变式题目,让学生巩固平均分的概念和应用。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理解了平均分的概念,掌握了平均分的性质和特点,并能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概括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得到了培养。
六、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P32页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平均分现象,与同学分享。
七、板书设计《平均分的认识》一、平均分的概念:把一些数或物品分成几份,每份数量相等。
二、平均分的性质和特点:1. 每份的数量相等。
2. 分成的份数与总数之间存在整数倍关系。
三、平均分的应用:1. 解决实际问题。
2. 拓展练习。
重点关注的细节:平均分的性质和特点平均分的性质和特点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平均分的性质1. 公平性:平均分体现了一种公平原则,即将一定数量的物品或数值等分给若干个对象,确保每个对象所得的数量相等。
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_
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引言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教师们需要设计合适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习的实际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以“平均分”为核心思想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通过该设计,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背景学生学习数学常常缺乏实际应用的机会,他们只是被要求记住一些公式和定理,而缺少实际问题的锻炼。
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平均分”为核心思想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设计目标本设计旨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并培养他们运用该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 - 理解“平均分”的定义; - 掌握计算平均分的方法; - 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概念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内容和步骤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本设计采用了以下步骤:步骤一:引入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真实的实际问题引入本次教学。
例如,教师可以以“你的数学成绩和语文成绩都是多少?”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求解这个问题。
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入“平均分”的概念。
步骤二:讲解“平均分”的概念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平均分”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可以通过教材或者讲解的方式进行,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该概念。
步骤三:练习计算平均分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平均分。
练习题可以在不同的实际场景中设置,例如计算班级同学的平均年龄、计算某个群体的平均体重等等。
步骤四:应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为了培养学生运用平均分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并引导他们运用“平均分”的思想来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计算平均分来评估一个班级的学习水平。
步骤五:总结和评价在本次教学结束之前,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的知识,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者问答的方式进行,以查看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课本P15页,例3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上节课“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除法应用题的重要基础。
例3也是平均分的实践活动,(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
教材呈现一幅解决春游租船问题的情境图,意在把平均分的活动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
画面上显示出解决“租几条船”问题的不同方法,体现了《标准》中解决问题策略多样的理念。
学情分析:上节课学生已经认识了“平均分”,而且在平时生活中也有“平均分”的经验。
所以课堂上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解决“租船问题”,学习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成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难点: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准备:学具、主题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哪里春游?
2.出示春游租船问题的情景图。
(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
瞧!图中的小朋友也去春游啦!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
3.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春游活动引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自所喜欢去春游的地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
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小组合作,探求新知
1.学习例3(出示例3主题图)
2.请同学们看图说图意。
3.小组探讨解决“租几条船”的问题。
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租船问题吗?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到四人小组内讨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
选派代表进行展示汇报。
4.全班交流反馈,及时评价。
三、展示汇报,掌握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展示汇报。
预设1:每条船限乘4人,就是每条船最多只能乘坐4人,24里面有6个4,所以要租6条船。
预设2:我们是摆一摆的方法来思考的,用24根小棒代表24个人,4根小棒放一堆,24根小棒分成了6堆,所以24个人要租6条船。
提升:共有24人,每4人租一条船,求需要租几条船?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24里面有几个4,24里面有6个4,就需要6条船。
【设计意图:本环节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租船问题。
具体感知“每4个人一组,租一条船,24人分成这样的6组,就要租6条船。
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同伴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成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方法,感知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作用。
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课本第15页的“做一做”。
问: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你能帮小熊分分看。
(引导学生帮小熊分筷子,用小棒代替筷子动手分。
引导学生思考:有几个小动物就餐?一双筷子是几根?并说说怎么分。
)
2.练习三第4、5题。
(1)第4题。
出示分萝卜的情景图。
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和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第5题。
你们知道小猴子爱吃什么?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要做到公平。
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个;
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9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个;
(4)学生借助学具动手分一分,并边说分的过程和方法。
3.思维训练
先摆一摆、分一分,再填空。
有12个圆片,每()个分一份,可以分成()份。
【设计意图:设计帮助小动物分食品的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
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又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思维训练,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深入探究,鼓励学生尽量说出与别人不同的例子,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
】
五、盘点收获,总结升华。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