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金融市场监管中问题分析及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大红鹰学院
大作业
题目:浅析我国金融市场监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所在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财务管理
班级11财管402(本)
学号1131061450
姓名朱懿
2013年6月20日
浅析我国金融市场监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班级:11财管402姓名:朱懿学号:1131061450【摘要】:金融市场监管一般是指国家根据有关金融市场的政策法规,规范金融市场交易行为,以达到引导金融市场健康有序运行、稳定发展的目的。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作为金融活动载体的金融市场,对于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理论和实践都证明,缺乏监督和管理的金融市场不仅效率十分低下,而且可能酿成金融和经济危机,对国民经济产生严重的破坏。近年来爆发的一系列金融危机,提醒我们要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使经济健康和快速的发展。本文通过我国金融市场监管中问题的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我国金融体制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金融监管存在问题措施分析
一、我国金融市场监管体制发展简要历程
(一)、我国早期金融市场的发展
中国明朝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发展比较缓慢。
(二)、我国近代金融市场的发展
1897年,中国创办自己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辛亥革命以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银行逐步成为金融业的主体,钱庄、票号等相应退居次要地位,并逐步衰落。可以说辛亥革命后,中国银行业与证券业的发展真正开启了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大门。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金融市场
1979年10月开始恢复金融、重构金融组织体系的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完全摆脱具体银行业务、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标志着我国中央银行体制的正式建立。票据承兑贴现市场的初步形成;同业拆借市场的形成发展。1993年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一套间接宏观调控机制手段。1983年,工商银行作为国有商
业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离出来,实现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分离,从而使人民银行集金融监管、货币政策、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金融管理体制宣告结束,现代金融监管模式初步成形。当时,人民银行作为超级中央银行既负责货币政策制定又负责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进行监督。这时的专业银行虽然对
银行经营业务有较严格的分工,但并不反对银行分支机构办理附属信托公司,并
在事实上成为一种混业经营模式。2003年初银监会的成立,使中国金融业“分
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框架最终完成,由此形成了我国“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
体制。针对监管体制中存在的缺陷,在金融监管改革过程中,应首先建立金融监
管的合作制度,使三大监管机构在各自独立行使监管职能的同时,有效地协调彼
此之间的权责,提高监管质量和效率。其次,强调金融机构内控制度建设,加大对
金融机构创新业务内控制度的检查监督力度,督促金融机构完善创新业务的操作
制度,防止金融创新的衍生风险。
二、金融市场监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国金融监管的时间较短,在金融监管的方法手段、技术条件以及信息披
露等方面,我国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金融监管有效性不足
2012年经济学家测算银行表内的影子业务的规模可能在10万亿左右,放
在银行表外的非保本银行理财产品约8万亿至9万亿元,再加上私人直接持有
信托、企业债券、未贴现的票据和民间借贷等,“中国式”影子银行规模估计在25万亿元以上。这体现出市场监管的有效性不足。
(二).金融信息披露滞后
我国金融机构关于信息披露的法制观念不够,数据资料编报的随意性较大,,缺乏专门的金融信息开发和传播中介机构,使得金融信息在低水平上传播和利用。
(三)、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不完善,各个监管机构之间不能有效地进行协调
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属于分业监管体制。随着WTO过渡期的结束,我
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现有分业监管体制也面临巨大压力。
一方面容易由于监管责任不明确而造成监管重复,提高监管的成本;另一
方面针对业务相互交叉的领域容易出现监管真空。2004年6月28日出台的
《三大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确定建立银监会、证监会、
保监会共同参加的监管联席会议机制和经常联系机制。但截至目前,该机制的
运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并没有真正建立。主要
表现为三个监管机构之间以及与中央银行之间监管信息系统分割,不能实现监
管信息共享。信息共享机制的缺乏,导致各监管机构之间难以进行协调监管。
同时,各个监管机构行政级别相同,单个监管机构缺乏对整体金融市场风险情况的了解,难以建立系统性决策机制。
(四)、现行法律不完善
当前我国金融监管的法律框架虽已建立,但与金融监管的现实要求还有相当距离。主要表现在缺少与主体金融法律相配套的完整的实施细则。
实施有效的金融监管需要良好的金融环境作条件,而这个条件能否具备则依赖于健全的金融法律体系。
三、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监管的措施分析
(一)、完善金融机构内控机制
完善金融机构内控机制就必须深入到金融机构内部的组织、结构、观念、管理等各个环节,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以达到规避风险、维持安全的目的。要提高对加强内控机制建设的认识,金融机构的各级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内控建设的重要性,把它作为经营管理工作中的关键一环,常抓不懈,落到实处,这样才能有助于金融机构内控机制的建立健全和充分发挥作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应着力于打破现有的银行业垄断,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实现银行运作机制的转换,推进产权改革,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内控制度,生发出市场对银行监管的力量。完善市场化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金融机构应将引入竞争机制作为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切入点,坚持奖惩分明。
(二)、大胆鼓励金融创新
2012年,商业银行在国内外经济下行、两次降息调息,5年以上贷款基准利率下调至6.55%,共计下调0.5个百分点,及不良贷款率上升的多重冲击下,业绩增速不断下滑,由此前百分之几十的增速下滑至百分之十几。2013年,在利率市场化持续加速和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的影响下,这一趋势仍将持续,增速下滑至个位数将不足为奇。
2012年央行降息后各大银行最新存款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