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理想人格的诠释、特征与启示
作文素材-中学小学课外阅读-关于谦虚的励志故事
关于谦虚的励志故事导读:谦虚使人的心缩小,象一个小石卵,虽然小,而极结实。
结实才能诚实。
下面是小编为你推荐的关于谦虚的励志故事。
关于谦虚的励志故事1.戴震清雍正年间,江水被推荐到朝廷做官。
皇上召见时,他紧张哆嗦,不能对答,于是推荐他的学生戴震。
戴震口若悬河,分析问题切中要害,说得清清楚楚。
皇上大为兴奋。
问戴震说:“你和老师比,谁的才能高?”戴震回答:“我的水平低。
”皇上又问:“那水平高的反而不能回答,为什么?”戴震说:“老师年老,耳朵有些背,可他的学问,超过我一万倍。
”皇上赞赏他的谦让精神,赐为翰林。
关于谦虚的励志故事2.无知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不但才华横溢著作等身,而且广招门生奖掖后进,运用著名的启发谈话启迪青年智慧。
每当人们赞叹他的学识渊博,智慧超群的时候,他总谦逊地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
”、关于谦虚的励志故事3.贝罗尼19世纪的法国名画家贝罗尼到瑞士度假,每天仍然背着画夹到各地去写生。
有一天,他在日内瓦湖边用心画画儿,来了三位英国女游客,看了他的画儿,便在一旁指手画脚地批评起来,一个说这儿不好,一个说那儿不对,贝罗尼都一一修改过来,末了还跟她们说了声"谢谢"。
第二天,贝罗尼有事到另一个地方去,恰巧又碰到昨天那三位妇女,她们正交头接耳不知在讨论些什么。
那三个英国妇女看到了他,便朝他走过来,问他:"先生,我们听说大画家贝罗尼正在这儿度假,所以特地来拜访他。
请问你知不知道他现在在什么地方?"贝罗尼朝她们微微弯腰,回答说:"不敢当,我就是贝罗尼。
"三位英国妇女大吃一惊,想起昨天的不礼貌,一个个红着脸跑掉了。
关于谦虚的励志故事4.谦虚谨慎应该一以贯之(李自成骄奢毁功业)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在起义前期能和官兵同甘共苦,身先士卒,礼贤下士,因而屡战屡胜。
但随着起义队伍的壮大,功绩的显赫,他的骄傲情绪一天天滋长起来,贪图享受,拒听忠言,居然杀害了向他进谏的忠臣李岩,以致军心涣散,辉煌功业毁于一旦,落得个自身被害的结局。
试谈戴震之“生生之仁”
试谈戴震之“生生之仁〞[论文关键词]生生之仁生生仁自然生命德性生命[论文摘要]戴震从天道与人道两方面论述“生生之仁〞,由天道而人道,他着重关注人道之生生:一方面肯定生生,即生命的需要和满足,为此他提出了“生养之道〞和“与天下共遂其生那么仁〞的观点;另一方面也肯定仁,即伦理标准的作用,为此他提出了“为相生养之道〞的观点。
这两方面的肯定,平衡了人外在的自然生命和人内在的德性生命。
这种平衡,既防止了只注重生命确实证而陷入穷欲和动物自然本能追求的泥潭的后果,又防止了高扬道德而对生命漠视乃至采取虚无主义态度的后果。
以生生释仁始于宋儒,他们把原始儒家阐释出来的标志人的伦理性、精神性品格的仁范畴与?易?之生生结合起来,使仁提升为表示天人合一论的本体范畴。
他们的致思灵感或来源于对自然界的观察:自然界万物发育流行,生生不已,他们由此而设想其背后有所谓“生理〞、“生机〞、“天地之心〞(张载)、“天地生物之心〞(朱熹),这种天之生理具于心乃为人道之仁。
“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人之所得以为心者也。
〞[1]既然自然界发育流行、生生不已,由天道而人道,那么,人的本质也应该是生生不已。
人道也应围绕这生生不已而展开。
但理学家们却没有按照自身的逻辑开展下去,他们无视了生生而转向了仁的格外关注。
因为他们的关注点是未有天地之先就已经存在着的所谓神秘“天理〞及其它在人伦社会中表达出的道德秩序、道德理性、伦常纲目和表达在个人身上的道德先验性:“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
〞[2]而在他们的视域,仁乃是表示伦常纲目、道德理性、道德先验性之总目,他们最终确证了仁的形上性、绝对性和普遍性。
其生生释仁的目的似乎只是为仁找到本体依据,后却用仁来规定人道,用仁来压制生生。
所以很多学者说理学属于禁欲主义,是专制主义理论,大概就缘于此。
戴震对程朱理学进行了锋利的批判和深刻的解构,其论生生之仁就是一个显证。
戴震伦理思想的特点分析及影响探讨
戴震伦理思想的特点分析及影响探讨
戴震是中国清代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伦理思想对于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戴震伦理思想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调人性的本善
戴震的伦理思想从根源上否定了儒家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本善。
据他的观点,“心性本善”是人的天然属性,只有遵循道德规范才能实现本善的状态。
因此,戴震的伦理思想追究的是行为规范,对于个人并没有提出强制性的观念。
二、追求正义与公正
戴震强调人们应该追求正义与公正,他认为,道德规范应该经过人类的理性和智慧来创造,而不是简单地靠传统和规矩。
在他看来,公正只有依靠人的理性才能达到,因此,要让人们在行为中体现公正,必须让大家接受普遍的道德规范。
三、尊重个人权利
戴震的伦理思想也特别强调个人权利的尊重。
他认为,个人的权利来自于他或她的本性,并且是不可剥夺的。
因此在行为中,个人权利应该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戴震伦理思想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戴震的伦理思想创新地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打破了之前的“性恶论”,对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较大的否定。
其次,他张扬了正义和公正,从而带动了中国近代的维新运动。
最后,借助于戴震的伦理性强大的个人权利思想,为中国社会的法制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可以说,戴震的伦理思想不仅为中国社会提供了创建社会和谐的目标,同时也替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制定起到了积极的意义。
论戴震的女性伦理观
论戴震的女性伦理观
戴震是清代思想家、文学家,被誉为“戏曲之父”和“文学大师”。
他的女性伦理观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主张男女平等,倡导尊重自然,反对任何形式的压制和剥削。
在《春闺梦》一书中,戴震以女性视角来探讨女性的命运与自由。
他认为,女性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追求,不应该被限制在传统的婚姻和家庭中。
他批判了封建社会对女性实行的一夫多妻制度和遗弃女婴等行为,呼吁重视女性的权利和地位。
戴震还提出了“男能当女,女能当男”的思想,反对对男女的刻板印象和性别歧视。
他认为,男女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性别而有所区别。
他强调人的内在世界的重要性,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被看作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被社会角色所定义。
尽管戴震的女性观点超越了当时的社会,但他并不认为女性应该在婚姻和家庭中完全自由。
他仍然认为,女性应该遵守传统的家庭观念和道德标准。
他主张尊重自然规律,认为人的性别差异是不可逆转的,男女之间应该各司其职,共同建设家庭。
总的来说,戴震的女性伦理观是以崇尚自然和平等为主要特点的。
他认为,男女之间应该平等相待,在家庭和社会中都应该享有自由和权利。
他对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批判和对女性权利的呼吁,在当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于当今社会的性别平等运动也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试析戴震的理欲观及其意义
试析戴震的理欲观及其意义戴震被誉为“儒学复兴”的先驱,他倡导“大同理想”,提出理想境界是“至诚、至明、至洁、至真”的,“理欲”则是戴震哲学的核心。
他认为,理欲即“理想的愿望”,是一个可以驱动人们前行并拓展人类文明的动力。
戴震的理欲观对于今天的社会意义重大,特别是在人们对未来社会的想象与探索过程中。
下面,我将通过阐述戴震的理欲观及其意义,并举例说明戴震的理欲观在当代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一、戴震理欲观的内涵戴震将“理想”与“欲望”结合,将理念和行动紧密关联起来,提出了“理欲”的概念,强调理念和行动的内在统一和互动。
他认为,“理欲”是具有自我完善、自我约束和人类进步功能的理念行动,既体现了人的自我本体,又表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换句话说,“理欲”是一种目标导向的、具有动力性的理念行动,是一个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核心动机。
二、戴震理欲观的意义历史的发展证明,人类社会文明始终在不断地演化和变革,在这个过程中,理念和行动之间的关系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正是戴震理欲观的意义所在,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说明:1、理念与行动的动态互动戴震将“理想”与“欲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调二者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
在他看来,理想的实现需要行动来支持和驱动,行动的目标和方向则需要理想的引领和指导。
因此,构建一种理念与行动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实现理想,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2、理念与行动的相互激发在戴震的理欲观中,理念和行动的相互关系不仅是一种互动关系,同时也是一种充满激发力的关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欲望,理想的实现需要行动的支持和推进,行动的目标和方向则需要理想的引领和指导。
因此,理念与行动之间的相互激发可以加速理想的实现,促进行动的顺利推进。
3、理想的价值取向戴震认为,“大同”的理想境界是“至诚、至明、至洁、至真”的,他发明了“志君者弘大同”的口号。
这样的理想境界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基本品质,帮助人们认识到自我本体的完美,明确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
简述戴震的强恕去私的道德教育论
简述戴震的强恕去私的道德教育论
戴震是清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强恕去私的道德教育论在
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戴震认为,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品德和修养,使其成
为具有道德素质和高尚品格的人。
他主张的强恕去私是道德教育的核
心内容,指的是以谅解和宽容的态度来处理矛盾和冲突,特别是在私
人之间的纠纷中。
戴震认为,只有通过强恕去私的方式,才能真正化
解矛盾、化解纷争,从而实现和平与和谐。
根据戴震的强恕去私的理念,道德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宽容、谦虚、忠诚、正直、诚实、勤奋、刚毅等方面的素质培养,并且通过家
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等多方面手段进行宣传和传承。
同时,
他认为政府和社会应该引导人们秉持强恕去私的态度,遵循道德准则,树立起公正正义的社会理念,以创造一个和谐、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
总之,戴震的强恕去私的道德教育论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对于
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和价值观引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戴震对知识与道德关系的新诠释
戴震对知识与道德关系的新诠释
戴震,字子安,号池霜,晚清中期浙江萧山人,绍兴茂林派的学者,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及社会活动家。
他是近代思想史上最著名的学者之一,在知识与道德关系的新诠释上做出了突出贡献。
戴震认为,知识与道德是紧密联系的。
他指出,“知识是道德的基础。
”知识不仅仅是学术知识,而是基本的人文素养和普世价值观,它包括了道德价值观、社会习俗、礼仪、艺术形式等等。
这些知识不仅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而且还能引导人的行为和思想,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氛围,促进道德的发展。
同时,戴震认为,道德也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指出,“道德是知识的根本。
”道德也是一种知识,它代表了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应服从的原则和标准,它不仅指导人们的行为,也指导人们的思想和态度,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此外,戴震还认为,知识与道德的关系是互动的,它们促进彼此的发展。
他认为,知识是道德的基础,它是道德的先决条件;而道德又是知识的基础,它为知识的发展提供了指导。
这就是戴震对知识与道德关系的新诠释。
戴震的思想不仅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且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今天,知识越来越重要,道德观念也越来越重要。
要做一个有德有才的人,就必须紧密联系知识与道德,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培养人文素养,强化道德意识,坚持道德准则,只有如此,才能将知识转化为实践,使道德得到实现。
戴震在知识与道德关系的新诠释上,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在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正确认识知识与道德的关系,结合戴震的思想,在学习、生活和实践中,把知识与道德紧密结合起来,以求真知、行善、利他,从而使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戴震伦理思想的特点分析及影响探讨
戴震伦理思想的特点分析及影响探讨戴震是中国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他的伦理思想对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变革和道德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戴震的伦理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化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伦理观。
本文将对戴震的伦理思想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中国社会和思想的影响。
戴震的伦理思想的特点:1. 以仁爱为核心戴震将仁爱作为伦理思想的核心,认为仁者爱人,爱人则尽善尽美。
他强调人们应该发扬仁爱之心,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达到和谐共处的境界。
这种以仁爱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传统,也是戴震伦理思想的重要特点之一。
2. 倡导敬畏天命戴震在伦理思想中强调了对天命的敬畏和顺从。
他认为人应该顺应天命,顺应自然规律,不违背自然法则。
戴震将天命作为伦理行为的准则,强调了人们应该遵循天命,顺从自然规律,遵循天道,不可超越。
3. 强调道德修养戴震认为,人们应该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培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做一个有德之人。
他强调人的修养和德行要比物质财富更加重要,提倡人们要以德立身,以德养德,从而实现个人的境界提升和社会的和谐共处。
4. 提倡节俭和勤俭持家在戴震的伦理思想中,他提倡了节俭和勤俭持家的生活态度。
他认为人们应该节俭,勤劳,勤俭持家,以良好的生活方式,来实现个人修养和社会的和谐。
以上就是戴震伦理思想的主要特点,其伦理思想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是在儒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和发展,特别是在注重天命,追求道德修养和强调节俭勤俭持家方面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
1. 对中国社会和思想的影响戴震的伦理思想对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变革和道德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伦理思想注重了个人的德行修养和社会的和谐共处,强调了人们应该尊重天命,追求道德境界的提升,以及节俭勤俭持家的生活态度。
这些思想对于中国社会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社会稳定和道德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
论述戴震的主要思想
精心整理论述戴震的主要思想、着作及其影响一主要思想1教育思想: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素质是有差别的,但只是“等差凡几”,“人虽有智有愚”,但却“大致相近”,“而智愚之甚远者盖鲜”。
所以他强调人只要通过学习,虽愚也可以“极而至乎圣人之神明”。
他认为愚是可以改变的,只要“加之以学,则日近于智”,“虽愚必明”。
因此,他强调“君子慎习而贵学”。
他认为学生首当通经,这是学问的根本,他说:“士不通经,则材不纯,识不粹,不足以适于化理。
”在学习方法上,戴震反对死记硬背或生吞活肃的“食而不化”的办法,认为“食而不化”不可能真正掌握知识。
因此,他主张自学自得。
此外,戴震反对沽名而学。
他说:“其得于学,不以人蔽已,不以已自蔽,不为一时之名,亦不期后世之名。
”认为为学者不应为了表现自己而挟击前人,也不应依傍过去人物,作前人的尾巴;不应以先入之见为主,也不应私智穿凿附会。
凡此都是说要注重独立思考。
而独立思考又必须“实事求是,不主一家”。
2哲学思想他提出过“由故训以明义理”、“执义理而后能考核”的学术思想,既反对程朱理学空谈义理的虚玄无物,又反对乾嘉考据的矫枉过正。
他坚持“气化即道”的宇宙观,谓:“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
”并且说:“阴阳五行,道之实体也。
”也就是说,阴阳五行永不停息的运动构成了道的真实内容。
精心整理他重新梳理了“化之原”与“化之流”、“生生者”与“生生而条理者”以及“自然”、“必然”、“本然”的关系,认为宇宙生命及其变化的源头是“仁”,“仁”是“生生者”,“变化之流”是“生生之条理者”,即“理”。
换言之,人道本于性,而人性源于天道;天道固无不善,人道、人性自然也就无不善;于是,人的生命价值与宇宙生命的意义就融汇于“天人合一”的境界:基于本然之德,归于必然之常,以全其自然之顺。
主要理学思想,可分为以下四种:“气化即道,理到气中”?的自然观。
“就事求理”的认识论。
“自然人性论”。
“理欲统一”的伦理观。
戴震难师读后感
戴震难师读后感作为一位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戴震的思想深深影响了后世。
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更是一位儒学大师。
戴震难师这本书,以其深入浅出的写作风格和深度的思考为读者展示了戴震的智慧和心得。
在阅读这本书后,我对戴震的思想和教育理念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书中的第一篇是《大学心得》,戴震重新诠释了《大学》一书的核心思想。
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对比,他提出了“识本源,怀原心”这一观点。
他认为,人们应该从内心去寻找真正的本源,去思考自己的内在需求和真正的追求。
只有找到了人性的本源,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这一思想引起了我的共鸣。
现代社会,人们太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诱惑,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自己的内心是否真正满足。
我认为,我们应该像戴震所提倡的那样,停下来,反思自己的内心需求和真正的价值观,重新获得对生活和幸福的认知。
在第二篇《论教学》中,戴震详细阐述了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他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过程。
他提出了教育应重视个体的潜能发展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只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自主学习和探索的人。
这一观点也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呼应。
在当今社会,学生不再是传统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需要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创造者。
戴震的教育理念给了我很多启示。
作为一名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我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促使他们成为真正的探索者。
在第三篇《亲修实录》中,戴震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实践,谈论了如何修身养性。
他提出了“心田之寒暖,所自无他”这一观点。
他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心田,需要不断的耕耘和滋养。
只有通过自我反思和修身养性的努力,我们才能真正成长和进步。
这个观点让我深深地思考了自己的修行之路。
我意识到,修身养性是一个需要持续投入和努力的过程。
只有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才能真正达到心灵的愉悦和内心的宁静。
戴震
气化分理 自然性善 遂欲达情
一、气化分理
“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 道。……阴阳五行,道之实体也。”《孟子字义疏证》 卷中 “气化之于品物,则形而上下之分也。形乃品物之谓, 非气化之谓。……形谓已成形质。形而上犹曰形以前, 形而下犹曰形以后,阴阳之未成形质,是谓形而上者 也,非形而下明矣。器言乎一成而不变;道言乎体物 而不可遗。不徒阴阳非形而下,如五行水火木金土, 有质可见,固形而下也,器也。其五行之气,人物咸 禀受于此,则形而上者也。”《孟子字义疏证》卷中
“宋儒亦知就事物求理也,特因先入于释氏, 转其所指为神识者以指理,故视理‘如有物 焉’,不徒曰‘事物之理’,而曰‘理散在事 物’。事物之理必就事物剖析至微而后理得。 理散在事物,于是冥心求理,谓‘一本万殊’, 谓‘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 徒以理为如有物焉,则不以为一理而不可;而 事必有理,随事不同,故又言心具众理,应万 事。心具之而出之,非意见固无可以当此者 耳。” 《孟子字义疏证》卷下。
“宋儒程子、朱子,……辨乎理欲之分,谓 ‘不出于理则出于欲,不出于欲则出于理’, 虽视人之饥寒号呼,男女哀怨,以至垂死冀生, 无非人欲,空指一绝情欲之感者为天理之本然, 存之于心。……此理欲之辨,适成忍而残杀之 具,为祸又如是也。”《孟子字义疏证》卷下。
“后儒不知情之至于纤微无憾是谓理,而其所 谓理者,同于酷吏之所谓法。酷吏以法杀人, 后儒以理杀人,浸浸乎舍法而论理,死矣!更 无可救矣。” 《与某书》 批判宋明道学“以理杀人”,从而对传统宗法 等级社会的不合理制度提出了政治上的抗议。 戴震的理、欲关系论已经突破了宋明道学的藩 篱,有追求个人权利的近代精神。
戴震的哲学思想
戴震,字东原,生于公元1724年 (清世宗雍正元年),死于公元 1777年(清乾隆四十二年),安徽 休宁人。 他出身小商人家庭,自己早年也曾 从事于负贩,经常靠教书维持生活。 曾中乡举,但未考中进士。乾隆时 修《四库全书》,特召为纂修官, 校订天算地理书籍。他对于天文算 学地理等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同时 更针对着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 学提出了自己的学说。 他的著作很多,后人编为《戴氏遗 书》,其中主要哲学著作是《原 善》、《孟子字义疏证》。
戴震理欲观及启蒙意义
戴震理欲观及启蒙意义作者:刘小玉来源:《理论观察》2019年第06期摘要:明末清初,出现了严重的政治、社会危机。
在统治者进行理学统治、文化专制的环境下,理学家悉心考据使理学无力应对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导致一批思想家对宋明理学的反省和批判,酿成明清之际思想启蒙运动,戴震就是启蒙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戴震批判宋明理学“理欲对立、以理杀人”的观点,提出人性包含了对欲望的追求和满足。
他从自然、必然的视角出发,提出了“理存于欲、理欲统一”的理欲观,进而提出用合理的方式引导人欲使社会维持固有秩序。
戴震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冲破了宋明理学的禁欲观念,在哲学上具有反权威、反传统的精神。
他提出“理在欲中,以理节欲”的思想,将人们从封建礼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其启蒙思想对后世的世俗生活和思想观念影响深远。
关键词:宋明理学;理欲观;启蒙中图分类号:B24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6 — 0033 — 03明末清初,封建社会已经步入晚期,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政治方面的农民起义。
明朝中期以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出现了贫富极端不均的情况,国家除了收取正常供奉外,还征收高额田赋,造成大量居民背景离乡,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最终导致农民起义。
二是思想领域程朱理学衰颓。
明中叶以后,商业贸易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农民弃农从商,出现“弃本逐末”的思想,导致追求奢侈、高消费之风盛行,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受到了猛烈冲击。
在社会出现严重危机的条件下,统治者把程朱理学视为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
“文化专制”造成了思想僵化和学术停滞,致使知识分子空谈心性之学,不能拯救社会危机,消除社会弊端;明朝灭亡后,一批有识之士对历史进行了深刻反省,他们深感理学残害百姓、危害国家,从而开启了中国早期的思想启蒙运动。
戴震就是中国早期思想启蒙运动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一、戴震对宋明理学理欲观的批判戴震从小生活在腐朽的社会统治之下,激起了他对理学的政治、社会风气的强烈批判,他直接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滥用理学工具的封建统治者和社会强势群体,发出了“以理杀人”的呼声。
好问好思的戴震阅读后
好问好思的戴震阅读后
摘要:
一、戴震的求知精神
1.好问好思的个性
2.阅读广泛的兴趣
3.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
二、戴震的学术成就
1.儒家经典的深入研究
2.戴震的哲学思想
3.戴震对后世的影响
三、戴震的启示
1.培养好奇心和思考能力
2.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3.学以致用,传承学术
正文:
戴震,一个充满求知精神的学者,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知识的真谛。
戴震从小就展现出好问好思的个性,对于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总是想要探究其中的道理。
这种好奇心和思考能力使得他在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戴震对知识的渴求不仅仅局限于一个领域,他的阅读范围非常广泛,无论是儒家经典还是诸子百家,都有所涉猎。
正是这种广泛阅读使得他在研究儒家经典时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以更全面的视角去审视和解读。
戴震的学术成就
主要体现在对儒家经典的深入研究上,他的许多观点和理论都为后世所称道。
戴震的哲学思想具有很高的价值,他提倡实事求是,强调学以致用。
他认为,学术研究应该立足于实际,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术的价值。
戴震的学术观点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回顾戴震的一生,我们不禁为他那种追求真理、敢于质疑、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所折服。
戴震伦理思想的特点分析及影响探讨
戴震伦理思想的特点分析及影响探讨摘要:戴震是清代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其伦理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戴震的伦理思想中,肯定了人的重要性,对人欲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对程朱理学中“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进行了批判,并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观点。
戴震伦理思想具有唯物主义特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戴震伦理思想中的近代伦理观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对戴震伦理思想的特点和影响进行研究,对了解戴震伦理观的内容和推动伦理观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戴震;伦理思想;特点;影响戴震作为清代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对后世最大的贡献在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伦理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发展和中国的伦理学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戴震伦理思想的内容来看,戴震伦理思想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倡导尊重人的个性。
尊重人的欲望,将人欲作为伦理的常态化存在,将理作为人类社会中的规则,而不是高悬于天空的对人性压制的“天理”。
这种提法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完善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研究戴震的伦理思想,不但能够丰富和完善中国伦理思想史的发展脉络,还能加深个人对现实生活中一些重要人生课题的深层理解。
一、戴震伦理思想的主要内涵(一)万事万物都有存在的道理和价值戴震认为人与自然是共存关系。
人的个体特性应当被尊重,自然界的规律也要被尊重。
人的生活与社会和自然并不冲突,不需要为了追求纯粹的天理而消灭人本来的欲望。
宋明理学是中国儒家思想发展的非常重要的阶段,程朱理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时代根源。
但由于时代的复杂性、当时社会发展的制约以及程朱理学自身力图恢复儒家正统地位的需要,而突出强调了“理”的重要性,相对忽视了个体人的地位。
戴震在伦理思想中,认识到了人自身的重要性,以及人性欲望客观存在的事实,通过强调人的价值、社会的价值以及自然界的价值,倡导万事万物都有存在的道理和价值。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理共存,不需要为了人而灭理,同时也不需要为了理而灭人。
戴震性善说中的“礼”与“理”
戴震性善说中的“礼”与“理”戴震是清朝中期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讲究礼教的代表人物。
他所提出的“戴震性善说”是他一生研究礼教、经学、哲学等领域后的重要思想。
在“戴震性善说”中,他将人性视为本善的,认为人性善良是天然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界因素的干扰,人性会受到污染和侵蚀,从而失去其善良的本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提出了“礼”和“理”的概念。
在戴震看来,“礼”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习俗和社交礼仪。
而且,他认为“礼”是对人性本善的一种保护和培养。
在“礼”中,人们遵循着尊重长辈、尊敬老师、勇敢守信、忠诚守义等价值观,并将这些价值观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通过这些文化习俗的传承和培育,人们能够潜移默化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保持其道德和品质。
此外,他还认为“礼”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可以对人进行道德、文化上的熏陶和启蒙。
而“理”则是人们应该追求的智慧和道德准则。
在“理”中,人们要根据自己的五行八作和天命,来遵从“天道”,以找到一个人与自然、社会和自身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从礼教角度来看,“理”也是“礼”的内涵之一,即将所学的道理和智慧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以准确地判断事物的真实情况和做出正确的决策。
戴震性善说中的“礼”和“理”两个概念密不可分,它们融合在一起,成为人们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准则。
在传统社会,礼教是维护社会秩序、划清阶级界限、宣传道德风俗的媒介,是统治者维护其统治地位和社会稳定的有力工具。
同时,“理”也是传统文化先贤们推崇的一种精神境界,具有很高的道德性和人文性,也是中华文化的理论基础之一。
在现代社会,礼教已经逐渐淡化,人们和人们之间的交往方式也在不断改变。
而“理”则成为一种现代人们追求个人价值和意义的精神寄托,它不仅包括了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而且还有理性、科学与知识、人类主义和反歧视等现代价值观。
从这方面来说,戴震的“礼”和“理”思想通过转化和改造也得到了现代的继承与发扬,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气质一元论——浅析戴震的人性论
13
·思想文化·
页) 。戴震也在《孟子字义疏证》中写道“程子朱子其出 所讲求者,老、庄、释也”( 《孟子字义疏证·性》) ,指出宋 儒多受佛、道影 响,故 其 人 性 论 重 精 神 轻 形 体 有 情 可 原。 在继承与批判的基础上,戴震捡起了宋儒不屑的“气质之 性”,建立起了自己的气质一元论。
二、戴震人性论的具体内容 ( 一) 戴震对“性”及“性的实体”的定义 戴震对于人性 论 的 具 体 表 述 多 集 中 于《孟 子 字 义 疏 证》卷中。从以下这段论述中,我们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到 戴震对“性”及其实体的定义,还可明白地读懂其人性论 的性质与根据。 性者,分于阴阳 五 行 以 为 血 气、心 知、品 物,区 以 别 焉,举凡既生以后所有之事,所具之能,所全之德,咸以是 为其本,故《易》曰: “成之者性也。”气化生人生物以后, 各以类滋生久矣; 然类之区别,千古如是也,循其故而已 矣……天道,阴阳五行而已矣; 人物之性,咸分于道,成其 各殊者而已矣。( 《孟子字义疏证·性》) 戴震结合《易》、《大戴礼记》、《中庸》的论述对“性” 下了一个定义———“性者,分于阴阳五行以为血气、心知、 品物,区以别焉”。也就是说“性”是由气化为阴阳、五行 之后经两者相互 杂 糅 而 形 成 的,阴 阳 五 行 变 化 形 成 了 多 种类的人与 物,由 于 种 类 之 间 的 血 气、心 知“有 偏 全、厚 薄、清浊、昏明之 不 齐,各 随 所 分 而 形 于 一,各 成 其 性 也 ” ( 《孟子字义疏证·性》) ,“性”的种类虽然有所不同,但 大致还是以类作为取去的标准。 “性”的实体也就是“血气心知”,实际上就是指内在 的思想和外在血气的融合,即宋儒所排斥的“气质之性”。 不同于宋代儒学家所倡导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 谓之器”( 《易·系辞上》) ,即将形而上的理与形而下的 气对立起来、带有明显唯心色彩的理气二元人性论,戴震
戴震“人欲肯定”论与“无私”主张的思想意义
作者: 崔亨植[韩]
作者机构: 湖原大学中国观光通商系,韩国·首尔
出版物刊名: 东岳论丛
页码: 90-94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9期
主题词: 人欲肯定;无私;节欲;戴震;朱熹;新儒学
摘要:戴震虽然在肯定人欲这一点上与宋代新儒家的思想有所差别,但他这种有意回避欲望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的倾向,又与黄宗羲主张的“自私自利”有所区别。
戴震思想的特征是他不仅肯定了人生理上的欲求,而且对生活上的欲求在个人问题的层面上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他的思想里,人欲不仅是个体的欲望,甚至是扩展到社会层次的欲望。
但在解决从中所可能发生的欲望冲突时,他强调了“无私”这个概念。
这一方面反映了明清时期小商品经济的成长,另一方面说明他意识到了当时经济关系中诉讼的频繁发生以及官商相连、社会阶层的分化等当时一系列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也就是说,他注意到了“富民”成为经济弱势群体新的加害者,因此主张通过调节对欲望的追求从而达到调和社会矛盾的目的。
在这个意义上,在近来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导致的贫富两极分化在世界各地引发抗议示威的形势下,戴震的主张对今后市场经济正确方向的探索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戴震义理之学中的人性结构模式
戴震义理之学中的人性结构模式戴震论“人性”,是展示其进步伦理观和思想启蒙意义的重要方面,是其义理之学的核心内容。
戴震从元气实体的本体论观点来规定人性,反对宋儒以所谓“天理”来“凑泊附著以为性”,把其人性理论建构在坚实的“血气心知”基础之上。
戴震论“性”,已不单纯局限于“性”之自身,而是具有超越“性”自身的人类学或伦理学的含义。
本文将从人性的生成阶段、人性的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等方面对戴震的人性结构模式学说做一番梳理,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戴震人性思想的核心内容。
人性的生成阶段戴震论“性”,首先把“性”描述为一个生成的过程。
戴震的这一思想完全是来源于《周易》。
《周易·系辞上》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戴震通过对《周易》这段话的诠释,实则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意愿,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戴震是借由疏证、诠释儒家典籍来表达展露自己的思想。
从这种借由“经言”外衣来表达自己思想的形式来看,戴震与中国所有思想家并无本质的差别。
对《周易·系辞上》的这段话,戴震认为它正好表征了人性生成的三个阶段。
对“一阴一阳之谓道”,戴震这样说:“一阴一阳,盖言天地之化不已也。
道也。
一阴一阳,其生生乎,其生生而条理乎!以是见天地之顺。
”[①]何谓“顺?”戴震解释说:“言乎自然之谓顺”,“上之见乎天道是谓顺”。
由于戴震认为性本之于天道,所以把“天地之顺”看着是人性生成的第一阶段,生命现象的存在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
如何解释“继之者善也”这句话?戴震认为“天地之常”是“继之者善也”的内容。
所谓“天地之常”是指阴阳二气的变化,是一个由天道蕴涵“性”内容之变化演化到人生内容之变化的过程。
戴震说:“生生,仁也,未有生生而不条理者。
条理之秩然,礼至著也;条理之截然,义至著也,以是见天地之常。
三者咸得,天下之懿德也,人物之常也”。
[②]戴震在这里是以“生”释“仁”,“仁”是人生命存在的道德内涵,有生命便有条理,有生命便衍生出仁、义、理等道德内容,道德的存在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戴震理想人格的诠释、特征与启示》摘要:基于学界对此议题涉猎不多,本文就戴震理想人格的诠释、特征与启示进行思考,以期探寻戴氏人格理想和精神追求,助益当前公民理想人格塑造,在戴氏看来,凡天地、人物、事为等“实体实事”(“自然”)之中都有“理”的存在,这个“理”实为它们本身存在的“必然”之“则”(规律、制度或准则等),戴震人格理想既有对孔孟儒学理想人格的吸收与继承,也有对宋明理学与老庄释家理想人格的批判反思,体现了戴震人格理想的传承性、创新性、批判性与超越性等特征陶武摘要:人格问题一直为古今中外哲学家所关注。
乾嘉汉学主将戴震从三个方面诠释儒家理想人格内涵:士者以究心学术、心系民生为本,君子以仁欲兼得、闻道教化为要,圣人以仁智中和、自然无失为归。
戴震理想人格思想呈现了传承与创新、批判与反思、超越与局限等特征,并在理想人格培养的基本原则、有效途径和信心源泉等方面表现出诸多独到之处。
对此论题的研究于探寻戴氏人格理想和精神追求,促进当前公民理想人格塑造应当有所助益。
关键词:戴震;理想人格;诠释;特征;启示中图分类号:B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20)03-0100-006人格问题一直为古今中外哲学家所关注。
理想人格是人们追求的蕴含于内、形诸于外的理想人生境界。
儒家哲学认为:“人是群体的人,个人应服从家庭和国家,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途径达到人格的完善。
”[1]身为乾嘉汉学翘楚,戴震更为关注义理之学,他秉承“正人心之要”的夙愿,致力儒家理想人格的诠释与践履。
基于学界对此议题涉猎不多,本文就戴震理想人格的诠释、特征与启示进行思考,以期探寻戴氏人格理想和精神追求,助益当前公民理想人格塑造。
一、戴震理想人格的诠释“理想人格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文化中人们最推崇的人格范型,这种人格范型最典型地体现了该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价值标准。
”[2]在中国传统社会,儒家最为推崇理想人格构建。
研读戴震著作发现,他对士者、君子以及圣人理想人格的诠释与实践不仅丰富了传统儒家理想人格内涵,也为深究戴震哲学内涵与精神实质提供有益途径。
(一)士者以究心学术、心系民生为本儒家理想人格具有鲜明的层级性与递嬗性,孔子有庶人、士、君子、大人、贤者、圣人的区别,荀子同样记载孔子“人有五仪”(庸人、士、君子、贤人、大圣)的分疏。
可见,“士”标榜了先秦儒家独立人格觉醒的最初范型。
中国有着世界文化史上最为独特和最为悠久的士文化传统,“也许中国史上没有任何一位有血有肉的人物完全符合‘士的理想典型,但是这一理想典型的存在终是无可否认的客观事实;它曾对中国文化传统中无数真实的‘士发生过‘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鞭策作用”。
[3]戴震亦是以究心学术和关注民生为本的士者。
孔子设“文、行、忠、信”四教以教人,因此“术业有专攻”乃士者分内之事。
戴震终其一生都在著述讲学、传经授道,毕生著作及纂校之书近五十种。
[4]戴震以儒者身份践履自己的人生理想,不仅自己究心学术,更以传经授道为志业,培养了段玉裁、王念孙、孔广森等诸多优秀的学术传人。
戴震对百姓自救之路具有清醒认识,他说:“莫善于在民,莫不善于在官,使民自相补救,卒无胥吏之扰。
”[5]411戴震由此批判宋儒将仁义礼吹捧为“天理”,却对人伦日用漠不关心。
“古贤圣之所谓道,人伦日用而已矣……宋儒合仁义礼而统谓之理……因以此为‘形而上,为‘冲漠无朕;以人伦日用为‘形而下,为‘万象纷罗……六经、孔、孟之言,无与之合者也。
”[5]200在戴震看来,宋儒所言是名为继承儒家道统,实乃背离“六经”、孔孟的“贼道”行为。
作为最低贵族集团,士者在孔孟那里虽被赋予“见危致命”“不可以不弘毅”以及“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的理想品格,但是不断流动的社会阶层又给他们注入强烈的担当精神和忧患意识。
戴震不仅在学术上孜孜以求,而且乐为百姓鼓与呼,时时实践士者诺言。
(二)君子以仁欲兼得、闻道教化为要戴震没有满足于士者精神践履,还从更高层面阐释儒家君子理想人格。
如何處理贫富、贵贱与仁欲关系,是儒家君子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里仁》)戴震继承了孔子思想,他说:“《记》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是故去生养之道者,贼道者也。
细民得其欲,君子得其仁。
遂己之欲,亦思遂人之欲,而仁不可胜用矣;快己之欲,忘人之欲,则私而不仁。
”[5]27戴震强调,君子亦是人,他们虽然“无终食之间违仁”,但也与常人一样有欲有乐。
戴震的仁、欲之辨是对宋明理学割裂理欲的有力纠正,也是对普通百姓追求生活权利的充分肯定。
从孔子的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到孟子的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足见“闻道”对于君子理想人格的重要意义。
戴震深有同感,他说:“立身守二字曰不苟,待人守二字曰无憾……其得于学,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不为一时之名,亦不期后世之名。
有名之见其弊二:非掊击前人以自表襮,即依傍昔儒以附骥尾。
二者不同,而鄙陋之心同,是以君子务在闻道也。
”[5]371在儒家看来,人生在世,立身待人至为重要,孔子“三修”(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和修己以安百姓)说出了此中真谛。
戴震也是从立身、待人两方面强调君子“务在闻道”,“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体现了“闻道”君子和戴震的奋斗目标与思想坚守:“不以人蔽己”,就是说不能迷信权威、株守先儒,以防“先入为主而惑以终身”[5]372;“不以己自蔽”,就是不能堕入以“未至十分之见”为定论的自我蒙蔽。
重视教育是先秦儒家就已确立了的优良传统。
孔子创办私学,“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开辟平民教育之先河;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孟子·尽心上》),将教育视为高于天下的君子之乐,又显露精英教育的端倪。
相比之下,戴震也把教化视为君子之职。
他说:“故君子克己之为贵也,独而不咸之谓己。
以己蔽之者隔于善,隔于善,隔于天下矣;无隔于善者,仁至,义尽,知天。
”[5]24君子不只胸怀仁爱、死守善道,而且友善助人、乐于教化。
戴震说:“善,以言乎天下之大共也……君子之教也,以天下之大共正人之所自为。
”[5]9“天下之大共”是对最大多数人通感与良善的尊重,君子之职责就在于保持自身道德品行的同时垂范教化,让天下人知善、向善和守善。
(三)圣人以仁智中和、自然无失为归孔子明确提出系统的成人标准(智、仁、勇、艺、礼、乐),士、君子、贤者与圣人不同程度地分有这些品质。
贤者与圣人在先秦儒家那里尚有差距,然而随着“学做圣贤”成为传统中国的教育目标与至高标准,圣、贤在戴震那里常被用作同义词,并列作“圣贤”或“贤圣”,如“尽是非之极致,存乎智者也,贤圣之德由斯而备”[5]10,“圣贤论行,固以忠信为重”[5]204,等等,所以戴震的圣人观与贤人观自当合并观之。
圣人乃儒家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
从孔子感慨“圣人,吾不得而见之”(《论语·述而》),到王阳明期望“见满街人都是圣人”(《传习录下》),圣人在儒家不同发展阶段已被赋予不同内涵,仁智中和与自然无失两者共同构成了戴震圣人观念的核心要义。
孔子敬畏圣人,他虽未给圣人下定义,却已用“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与“有始有卒”来盛赞圣人,强调圣人源于仁者而又高于仁者。
孟子更是推崇圣人,在承认“圣人与我同类”的同时,赞誉圣人乃“人伦之至”(《孟子·离娄上》)、“百世之师”(《孟子·尽心下》),进而给圣人以明确定义:“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孟子·尽心下》)戴震的圣人思想显然深受孟子影响,他说:“是故生生者仁,条理者礼,断决者义,藏主者智,仁智中和曰圣人。
”[5]8戴震借用孟子的仁义礼智“四端”来诠释圣人观,并在内涵方面加以细化。
戴震认为,人伦日用之中的仁、义、礼作为人道中的至高准则,集于一身彰显智、仁、勇三种美德,这是对孔子“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的继承与弘扬。
戴震尤其强调“诚”乃圣人的本质特征,“诚”是“仁义礼”(善端)和“智仁勇”(三达德)的有机融合,也是人们善心、美德和懿行的完美体现。
如果说智、仁、勇三者是君子材质之美、德性之核,圣人就是“诚”的化身,即智、仁、勇、义、礼的完满融合。
“自然”概念在《论语》《孟子》文本没有出现,自然与圣人关系也尚未论及。
不过,二程子所言“孔子言语,句句是自然;孟子言语,句句是实事”[6]76,已揭示自然与儒学之间存在某种关联。
自然和必然是戴震哲学的重要概念。
圣人是仁义礼智信的化身,体现自然与必然的统一。
戴震说:“天下自然而无失者,其惟圣人乎!孔子言:‘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心所欲者,自然也;‘不逾矩者,归于必然也。
必然之与自然,非二事也,就其自然明之尽,而无几微之失焉,是其必然也;如是而后无憾,如是而后安,是乃古贤圣之所谓自然也。
”[5]60戴震从自然必然的角度阐释了“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谓匠心独运。
戴震用自然与必然阐述他的圣人思想,也是对宋儒圣人观念的一种回应与批判。
在戴氏看来,凡天地、人物、事为等“实体实事”(“自然”)之中都有“理”的存在,这个“理”实为它们本身存在的“必然”之“则”(规律、制度或准则等)。
后儒(宋儒)不解其意,超越实际去探求事物背后之原因,将之视为“如有物焉”的实体(“理”)。
这个被宋儒视为“必然”之“理”由于脱离了万物自身之“自然”,成为老释所言之“真宰”与“真空”,割裂了自然与必然的关系,已经背离了儒家“六经”与孔孟本意。
犹如天地自然界有它自身条理,人世间也同样存在因为充分体察人间道理而被众人推举的“圣智”者。
所谓圣人,就在于他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努力按照必然法则立身处世、教化他人。
立足自然与必然的角度,戴震推崇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因为它达到了自然与必然、自由与自觉完美结合的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状态。
圣人以仁智中和、自然无失为归,体现儒家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彰显了戴震超越前人、与众不同的圣人理想。
作为三个不同序列的人格范型,士、君子与圣人的理想人格标准无疑高低有别:圣人是终极的难以企及的理想人格标准,君子是现实的可望可即的最高人格标准,士则是日常生活尽力遵循的一般标准。
然而它们又绝非泾渭分明、格格不入,如儒家“士君子”人格以及“圣人亦人”理念就是这种思想的反映。
戴震对士、君子与圣人三个层面理想人格的阐述更多是对他们共同精神品格的揭示与肯定,也彰显了戴震人格理想的内在特征和精神追求。
二、戴震理想人格的特征中国古代虽无“人格”概念,但是中国文化却有着丰富的“成人”观念,可被视为“人格”概念的中国式表达。
如儒家的士、君子、圣人,道家的至人、真人,以及佛教的佛陀、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