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和做》

合集下载

语文出版社统编版八年级下册《想和做》课件

语文出版社统编版八年级下册《想和做》课件
一面做,一面想。做,要靠想来指导;想, 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之间是辩证的统一。
回答问题 11.联系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实际,有些同学学语文 只读不想,学数学只记不想结果如何?毛病在哪 里? 结果是不理解,不会算,毛病出在“死做”。想 和做脱节。 12.有些同学能想出些省力的有效的方法来记忆 原因是什么?
回答问题
8.文章怎样列举生活中学游泳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先从正面讲,学游泳要经过“观察——试验——学 会” 三个阶段;再从反面假设如果只是“呆看— —空想——不会”。从正反两方面列举学游泳的例 子,证明既要“观察”又要“行动”才能成功,也 就是说“想”和“做”要紧密联结起来。
回答问题
10.想和做要怎样紧密地联结起来?
作者介绍 《想和做》选自《胡绳全书》。作者胡 绳,江苏省苏州市人,笔名蒲韧,中国 当代哲学家、历史学家。早年曾就读于 北京大学哲学系。1936 年在上海参加 爱国救亡运动,40年代担任《读书月报》 主编,解放后历 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 中国历史学会会长、孙中山研究学会会 长等职。胡绳早年从事哲学的普及工作, 曾发表哲学通俗读物《新哲学的人生观》 等,以后一直从事哲学、历史、文化思 想方面的研究。主要著作有 (思想方法) 《理性与自由》《怎样搞通思想方法》 《二千年间》等。
不正确。作者认为后者并不值得 赞美。
回答问题
6.不值得赞美的理由是什么?
如果“死做”人类就不会进步,“只能像几万 年以前的人类 一样,过着最原始最简单的生 活”,进一步证明“死做”不值得赞美。
回答问题
7.为什么说“想和做是分不开的, 一定要联结起来”? 因为无论做什么事情,“空想”和 “死做”都不会进步。
(2)第4段“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 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承前第2段,对 “只顾做事,不动脑筋”的人进行评价。 (3)第5段的最后一句与第6段的第一句相承接。

胡绳《想和做》阅读答案2018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

胡绳《想和做》阅读答案2018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

胡绳《想和做》阅读答案(2018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想和做》,完成13-16题。

(12分)想和做胡绳①有些人只会空想,不会做事。

他们凭空想了许多念头,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认真做过一件事。

②也有些人只顾做事,不动脑筋。

他们一天忙到晚,做他们一向做惯的或者别人要他们做的事。

他们做事的方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别人的命令,或者一般人的通例。

自己一向这样做,别人要他们这样做,一般人都这样做,他们就依葫芦画瓢,照样做去。

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他们从来不想一想。

③我们瞧不起前一种人,说他们是空想家,可是往往赞美后一种人,说他们能够埋头苦干。

能够苦干固然是好的,但是只顾埋着头,不肯动动脑筋来想想自己做的事,其实并不值得赞美。

④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

拉磨的牛成年累月地在鞭子下绕着石磨转,永远不会想一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能够这样想的只有人。

人在劳动中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为什么目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缺点,才渐渐想出节省劳力、提高效率的方法。

人类能够这样劳动,能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人类文化能够不断地进步。

要不,今天的人类就只能像几万年以前的人类一样,过着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了。

⑤一事不做,凭空设想,那是空想。

不动脑筋,埋头苦干,那是死做。

无论什么事情,工作也好,学习也好,空想和死做都不会得到进步。

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⑥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

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

怎么样才能够接近实际?当然要观察。

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

举个例子来说,人怎样学会游泳的呢?光靠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光靠观察鱼类和水禽类的动作,那是不够的;一定要自己跳下水去试验,一次,两次,十次,几十次地试验,才学会了游泳。

《想和做》课件

《想和做》课件

行动:指为实现某种目的而采取 的具体的、积极的、有目的的行
动。
行动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步骤,只 有通过行动才能将想法转化为现
实。
行动需要付出努力和时间,需要 克服困难和挑战。
行动对结果的影响
行动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只有通 过行动才能取得成功。
行动可以提升自我价值,增强自信心 和成就感。
行动可以改变现状,带来更好的结果 。
课程目标
掌握正确的思考和行 动方式,提高个人和 组织的工作效率和成 果。
培养学员的批判性思 维和创新能力,提高 其综合素质。
了解如何运用《想和 做》原则,解决实际 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 。
CHAPTER 02
思考的重要性
思考的定义
01
思考是对信息、知识、经验和观 点的加工、整理、分析和归纳, 是形成见解和判断的过程。
充分准备
在行动之前,要进行充 分的思考和准备,制定
详细的计划和策略。
果断决策
在面对复杂情况时,要 果断决策,避免因犹豫
不决而错失机会。
灵活调整
在行动过程中,要根据 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计划 和策略,以适应变化。
反思总结
在行动结束后,要进行 反思和总结,分析得失 ,为下一次行动提供经
验。
想与做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CHAPTER 04
想与做的结合
思考与行动的关系
思考是行动的先导
01
在行动之前,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分析问题、制定计划
和策略。
行动是思考的体现
02
思考的结果需要通过行动来落实,行动是检验思考正确性的重
要标准。
思考与行动相互促进
03
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总结经验,反过来再指导行动,形成良性

《想和做》教案初中语文教案

《想和做》教案初中语文教案

《想和做》教案初中语文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想和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2 教学内容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1.3 教学方法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文章的主题阅读法: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想和做”的看法和经历1.4.2 介绍文章背景和作者1.4.3 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主旨1.4.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观点和例子1.4.5 分享讨论结果: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第二章:思考与实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思考和实践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思考和实践的习惯2.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的观点和例子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实践经验2.3 教学方法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文章中的观点分享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实践经验2.4 教学步骤2.4.1 回顾文章内容:让学生简要回顾文章的主题和观点2.4.2 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思考文章中的观点和例子2.4.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思考和实践经验2.4.4 分享经验: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思考和实践经验第三章:计划与行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计划和行动的关系培养学生制定计划和执行行动的能力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计划和行动的重要性让学生通过例子和练习学会制定计划和执行行动3.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计划和行动的关系和重要性练习法:让学生通过例子和练习学会制定计划和执行行动3.4 教学步骤3.4.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计划和行动的看法和经验3.4.2 讲解计划和行动的关系和重要性3.4.3 例子讲解:通过例子讲解如何制定计划和执行行动3.4.4 小组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制定计划和执行行动3.4.5 分享结果: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计划和行动结果第四章:评估与改进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评估和改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我评估和改进的能力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评估和改进的重要性让学生通过例子和练习学会自我评估和改进4.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评估和改进的关系和重要性练习法:让学生通过例子和练习学会自我评估和改进4.4 教学步骤4.4.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评估和改进的看法和经验4.4.2 讲解评估和改进的关系和重要性4.4.3 例子讲解:通过例子讲解如何进行自我评估和改进4.4.4 小组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自我评估和改进4.4.5 分享结果: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自我评估和改进结果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5.2 教学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反思5.3 教学方法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文章的主要观点分享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反思5.4 教学步骤5.4.1 回顾文章内容:让学生简要回顾文章的主题和观点5.4.3 分享经验: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反思第六章:案例分析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理解“想和做”的内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2 教学内容分析与文章相关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题引导学生通过案例,探索“想和做”的关系和影响6.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理解“想和做”的内涵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6.4 教学步骤6.4.1 引入案例:向学生介绍与文章相关的案例6.4.2 分析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及其原因6.4.3 解决方案:引导学生探讨案例中的问题解决方案6.4.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结果6.4.5 分享讨论: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第七章:实践应用7.1 教学目标让学生将文章中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7.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理论知识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7.3 教学方法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应用文章中的理论知识指导法:对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指导和辅导7.4 教学步骤7.4.1 引入实践:向学生介绍实践活动的目标和内容7.4.2 理论知识回顾:让学生回顾文章中的理论知识7.4.3 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7.4.4 指导与辅导:对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指导和辅导7.4.5 分享成果: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实践成果第八章:拓展阅读8.1 教学目标让学生拓展阅读视野,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8.2 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与文章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并分享阅读心得8.3 教学方法阅读法:让学生独立阅读推荐的材料分享法: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阅读心得8.4 教学步骤8.4.1 引入拓展阅读:向学生介绍拓展阅读的材料8.4.2 独立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推荐的材料8.4.3 阅读心得分享: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阅读心得8.4.4 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第九章:课堂小结9.1 教学目标9.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9.3 教学方法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9.4 教学步骤9.4.1 回顾学习内容:让学生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第十章:作业布置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0.2 教学内容布置与文章主题相关的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10.3 教学方法作业法:布置与文章主题相关的作业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10.4 教学步骤10.4.1 布置作业:向学生布置作业要求10.4.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完成作业10.4.3 作业辅导:对学生进行作业辅导10.4.4 作业反馈:收集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和评价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文章的主题解析:这一环节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文章的核心思想,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想和做》PPT课件

《想和做》PPT课件
第二部分:(6—7)分析想和做的关系;阐述怎样结合起来。 第三部分:(8)联系学校生活实际进一步论述。 第四部分:(9)总结全文。强调开动脑筋的重要性,深化中心论
点。
Page 19
要点提示:
⒈体会本文先破后立的论证特色 本文通篇以举例来说明道理,文字浅易,论证
Page 15
想和做要怎样紧密地联结起来? 一面做,一面想。做,要靠想来指导;
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之间是辩证的 统一。
Page 16
联系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实际,有些同学学语 文只读不想,学数学只记不想结果如何?毛 病在哪里?
结果是不理解,不会算,毛病出在“死 做”。想和做脱节。
有些同学能想出些省力的有效的方法来记忆 原因是什么?
Page 13
第6段开头一句的问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设问,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想和做怎样才能联结起来才能够接近实际? 要观察,还得行动。
Page 14
第6段中文章怎样列举生活中学游泳的例子, 证明了什么?
先从正面讲,学游泳要经过“观察— —试验——学会” 三个阶段;再从反 面假设如果只是“呆看——空想—— 不会”。从正反两方面列举学游泳的 例子,证明既要“观察”又要“行动” 才能成功,也就是说“想”和“做” 要紧密联结起来。
会动脑筋,想办法,想和做紧密联接 起来。
Page 17
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起总结全文的作用,强调开动脑筋的
重要性,深化中心。
Page 18
根据前面所讲内容,给文章划分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 (1—5)概述两种人的表现,阐明中心论点。
第一层(l~2段):概述两种人的表现,一种是“只会空 想,不会做 事”,另一种是“只顾做事,不动脑筋”。 第二层(3~4段):对这两种人进行评价。对“空想”的 人,说他们 是“空想家”;对“死做”的人,说他们是 “跟牛马一样”。 第三层(5段):总结上文,提出中心论点“想和做是分 不开的,一定 要联结起来”。

九年级语文上册《想和做》教学详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想和做》教学详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想和做》教学详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内容,明确想和做的辩证关系。

2.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方法,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3.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做到既善于思考又勇于实践。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议论文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把握想和做的关系。

2. 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二)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想和做的辩证关系运用到实际学习和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问题引导法、小组讨论法、读写结合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提问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如何处理想和做的关系的,引发学生思考。

(2)教师导入:想和做是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面临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想和做的关系至关重要。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九年级语文上册的《想和做》,探讨想和做的辩证关系。

2. 作者简介胡绳,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

他的作品思想深刻,富有启发性。

3.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点评。

(4)整体感知: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想和做》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论述了想和做的辩证关系,强调既要想又要做,不能空想也不能盲目做,要把想和做结合起来。

②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态度?明确:作者希望人们能够正确认识想和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既善于思考又勇于实践。

4. 研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和论证方法(1)分析文章的结构。

①议论文一般由哪些部分组成?明确:议论文一般由标题、引论、本论、结论组成。

②请找出《想和做》的标题、引论、本论和结论,并分析它们的作用。

明确:标题:“想和做”,简洁明了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引论:文章开头通过一些现象引出想和做的问题,引起读者的兴趣。

本论:分别论述了想和做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想和做的关系。

结论:总结全文,强调想和做要紧密结合。

《想和做》

《想和做》

延伸拓展
这个学生属于只做不想、埋头苦干的一类人。
课文作者对其持否定态度。
卢瑟福所以“大为光火”,是因为这个学生没有把
思考和实验联系起来。

这一事例告诉我们:勤奋的学生却遭到斥责,看似委屈, 实际上卢瑟福是在传授“想”和“做”要联结起来的真经。 很多时候人们宁可让岁月淹没在仿佛很有价值的忙忙碌碌 之中,却不愿意拿出一些时间进行思考,这就会使自己的 思维总是徘徊在低水平的层面上,最终一无所获,这不能 不说是一种悲哀。
文章怎样列举生活中学游泳的例子, 证明了什么? 先从正面讲,学游泳要经过“观察—
—试验——学会” 三个阶段;再从反面假 设如果只是“呆看——空想——不会”。
从正反两方面列举学游泳的例子,证明既
要“观察”又要“行动”才能成功,也就 是说“想”和“做”要紧密联结起来。
想和做要怎样紧密地联结起来? 一面做,一面想。做,要靠想来指
第二部分 (6~7段)分析想和做的辩证关系; 阐述怎样把它们结合起来。
第三部分(8段) 联系学校生活实际进一步 论述。 第四部分 (9段) 总结全文。强调开动脑筋 的重要性,深化中心论点。
本文的标题“想和做”有什么特点?
标题是一个并列短语,提出了人 类活动中密切相关的两个方面,启发
读者去思考两者的关系。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 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想的时候要 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怎样才能够 接近实际?当然要观察。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举个 例子来说,人怎样学会游泳的呢?光靠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浮 沉的现象,光靠观察鱼失和水禽类的动作,那是不够的;一定 要自己跳下去水去试验,一次,两次,十次,几十次地试验, 才学会了游泳。如果只站在水边,先是一阵子呆看,再发一阵 子空想,即使能够想出一大堆“道理”来,自己还是不会游泳, 对于别的学游泳的人也没有好处。这样空想出来的“道理”其 实并不算什么道理。真正的道理是在行动中取得经验,再根据 经验想出来的。而且想出来的道理到底对不对,还得拿行动来 证明:行得通的就是对的,行不通的就是错的。 一面做,一面想。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 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想和做》

想和做》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 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想的时候要从 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怎样才能够接 近实际?当然要观察。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举个例 子来说,人怎样学会游泳的呢?光靠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浮沉 的现象,光靠观察鱼失和水禽类的动作,那是不够的;一定要 自己跳下去水去试验,一次,两次,十次,几十次地试验,才 学会了游泳。如果只站在水边,先是一阵子呆看,再发一阵子 空想,即使能够想出一大堆“道理”来,自己还是不会游泳, 对于别的学游泳的人也没有好处。这样空想出来的“道理”其 实并不算什么道理。真正的道理是在行动中取得经验,再根据 经验想出来的。而且想出来的道理到底对不对,还得拿行动来 证明:行得通的就是对的,行不通的就是错的。
想和做要怎样紧密地联结起来?
一面做,一面想。做,要靠想来 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 之间是辩证的统一。
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起总结全文的作用,强调开动 脑筋的重要性,深化中心。
联系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实际, 有些同学学语文只读不想,学数 学只记不想结果如何?毛病出在 哪里?
结果是不理解,不会算,毛病出 在“死做”。想和做脱节。
一面做,一面想。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⒈“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 这句话是_设___问,激其发作读用者是的_阅__读__兴__趣__,__引_ _发_读__者__的__思__考________从__实_,际其出答发案是_想__和__做__ _联__结_起__来__的__一__条__路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想和做怎样才能联结起来呢?

想和做作文600字7篇

想和做作文600字7篇

想和做作文600字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学习总结、实习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e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 such as learning summary, internship report, work plan, experien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other model essay, etc.want to know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 please pay attention!想和做作文600字7篇作文是一种与他人交流的方式,可以让我与他人分享我的观点和看法,写作文是一个展示自己创意和想象力的机会,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想和做作文600字7篇,供大家参考。

《想和做》课件

《想和做》课件

自学思考 1、议论文是针对某些问题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见 解、主张(论题),本文是针对什么发表自己 的见解主张? 2、针对所议论的问题说出自己的见解主张,见 解主张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找出本文的中心 论点,并说明理由。 3、本文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 4、课文六段以游泳为例,第八段以学习为例进 行论证,所论证的内容是否重复?为什么? 5、思考课后三、四题。
阐述什么是从实际出发,怎样从实际出发避免 空想,从实际出发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途 径。
4、课文六段以游泳为例,第八段以学习为例进 行论证,所论证的内容是否重复?为什么?
作者用对比举例的方法作了论述。有些同学学语 文“硬读课文”,学数学“硬记公式”,这种 “死做”的结果只能是不能理解,甚至劳而无功。 有些同学则“能想出”省力的办法巧学,当然事 半功倍了。通过对比举例分析,证明了要把想和 做联结起来,尤其要学会动脑,避免“死做”。
4、课文六段以游泳为例,第八段以学习为例进 行论证,所论证的内容是否重复?为什么? 作者举学游泳的例子。边举例边分析:从正面分 析,要观察,还要有行动,跳下水去实践;从反 面分析,如果只是先一阵子呆看,再发一阵子空 想,即使想出一大堆“道理”也学不会游泳。结 论是:“真正的道理是在行动中取得经验,再根 据经验想出来的。而且想出来的道理到底对不对, 还得拿行动来证明”。
作者:胡 绳
解释词语
1.滔滔不绝:话语像流水一样毫不间断。形容讲话 很多,连续不断。 2.埋头苦干:专心致志,刻苦工作。 3.投机取巧: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求个人的私利。也 指想不付出艰苦的劳动,而靠小聪明来取得成功。 4.劳而无功:白费力气,却没有功效。
5.成年累月: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时间长 久。 成,整;累,积聚。
胡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6.想和做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6.想和做
等。 2、下列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A、空想 凭空 滔滔不绝 做事 B、恼筋 固然 埋头苦干 节省 C、提高 缺点 成年累月 校率 D、联结 实际 劳而无功 观查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1、本文运用了那些事例进行论证? 2、本文对什么发表议论?议论什么? 3、针对想和做,作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即这篇文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中心论点的提出。 2、理解本文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
据。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4、引导学生认识“想”和“做”
的辩证关系。
朗读课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给重点字词注音 3、积累词语 4、掌握文章大意
生字注音
滔滔不绝( tāo ) 长年累月( lěi ) 投机取巧( tóu ) 埋头苦读( mái ) 依葫芦画瓢( piáo)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 句 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 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怎样才能够接近实际?当然要观 察。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举个例子来说,人怎样学会游 泳的呢?光靠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光靠观察鱼失和水 禽类的动作,那是不够的;一定要自己跳下去水去试验,一次,两 次,十次,几十次地试验,才学会了游泳。如果只站在水边,先是 一阵子呆看,再发一阵子空想,即使能够想出一大堆“道理”来, 自己还是不会游泳,对于别的学游泳的人也没有好处。这样空想出 来的“道理”其实并不算什么道理。真正的道理是在行动中取得经 验,再根据经验想出来的。而且想出来的道理到底对不对,还得拿 行动来证明:行得通的就是对的,行不通的就是错的。
胡绳一生的研究和写作特点
胡绳一生的研究和写作,总是注重与时代的 需要、人民的需要相结合,因而能够随着时 代的步伐不断前进。他酷爱读书,手不释卷, 但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独立思考、有所创新。他的作品以 言之有物、分析细致、逻辑严密、说理透彻 而著称。

《想和做》教案初中语文教案

《想和做》教案初中语文教案

《想和做》教案初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学会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进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中的观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运用课文中的论证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学会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进行写作。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及其运用。

(2)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想’和‘做’哪个更重要?”(2)学生分享观点,教师总结导入课文。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并进行运用。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写作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中的论证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2)学生互相评改,教师指导并点评。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思考自己在生活中的“想”与“做”。

3. 选择一个话题,运用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写一篇短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中的知识点,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胡绳《想和做》原文阅读

胡绳《想和做》原文阅读

有些人只会空想,不会做事。

他们凭空想了许多念头,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认真做过一件事。

也有些人只顾做事,不动脑筋。

他们一天忙到晚,做他们一向做惯的或者别人要他们做的事。

他们做事的方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别人的命令,或者一般人的通例。

自己一向这样做,别人要他们这样做,一般人都这样做,他们就“依葫芦画瓢”,照样做去。

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他们从来不想一想。

我们瞧不起前一种人,说他们是“空想家”,可是往往赞美后一种人,说他们能够“埋头苦干”。

能够苦干固然是好的,但是只顾埋着头,不肯动动脑筋来想想自己做的事,其实并不值得赞美。

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

拉磨的牛成年累月地在鞭子下绕着石磨转,永远不会想一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能够这样想的只有人。

人在劳动中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为什么目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缺点,才渐渐想出节省劳力、提高效率的方法。

人类能够这样劳动,能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人类文化能够不断地进步。

要不,今天的人类就只能像几万年以前的人类一样,过着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了。

一事不做,凭空设想,那是“空想”。

不动脑筋,埋头苦干,那是“死做”。

无论什么事情,工作也好,学习也好,“空想”和“死做”都不会得到进步。

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

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

怎么样才能够接近实际?当然要观察。

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

举个例子来说,人怎样学会游泳的呢?光靠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光靠观察鱼类和水禽类的动作,那是不够的;一定要自己跳下水去试验,一次,两次,十次,几十次地试验,才学会了游泳。

如果只站在水边,先是一阵子呆看,再发一阵子空想,即使能够想出一大堆“道理”来,自己还是不会游泳,对于别的游泳的人也没有好处。

《想和做》课件PPT

《想和做》课件PPT

课程目标
理解思考与行动的关系
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使学习者理解思考与行动之间的相互 作用和影响,明白二者相辅相成的道 理。
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管理自己,在思考 和行动中寻求平衡,提升个人综合素 质。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培养学习 者将思考转化为行动的能力,提高其 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
02 思考的重要性
创造性思考的应用
在艺术、设计、科技等领 域中广泛应用,是创新思 维的核心。
系统思考
系统思考的定义
系统思考是一种将事物看作整体, 分析其内部结构和相互关系,从
而全面理解事物的思考方式。
系统思考的特点
包括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等, 能够把握事物的全局和长远发展, 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反馈
机制。
系统思考的应用
提高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通过具体的、有目的的行动,可以增加实现目标的机会和可能性。
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通过积极的行动,可以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更多的 动力和信心去实现目标。
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通过不断的行动,可以培养自己的能力、技能和经验,促进个人的 成长和发展。
05 如何进行有效的行动
制定计划
《想和做》课件
目录
• 引言 • 思考的重要性 • 如何进行有效的思考 • 行动的重要性 • 如何进行有效的行动 • 想与做的结合
01 引言
主题介绍
主题背景
介绍《想和做》这一主题的背景 和重要性,阐述其在日常生活和 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主题目的
明确《想和做》课件的主题目的 ,即帮助学习者掌握思考与行动 的平衡,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思考的定义
思考是对事物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过程,它涉及到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归纳和总 结。

想和做读后感

想和做读后感

想和做读后感《想和做》是一本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所著的心理学著作。

该书以探讨人类思维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为主题,深入剖析了人们常常存在的“想和做”之间的矛盾,以及如何通过改变思维模式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自己在思考和行动之间的矛盾,以及如何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在书中,作者首先介绍了人们常常存在的“想和做”之间的矛盾。

我们经常会有一些想法和愿望,但是却无法付诸行动。

这种矛盾不仅会让我们感到困惑和焦虑,还会阻碍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

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心理学理论,深入剖析了这种矛盾的本质,让我对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除了剖析矛盾的本质,作者还提出了一些改变思维模式的方法。

通过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和生活。

例如,作者提到了“认知重塑”这一概念,即通过改变自己的认知方式来影响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摆脱负面情绪和想法,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阅读《想和做》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自己在思考和行动之间的矛盾。

我常常有一些想法和愿望,但是却无法付诸行动。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意识到了这种矛盾的本质,以及如何通过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我开始尝试运用书中提到的一些方法,如“认知重塑”,来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

我发现,当我能够摆脱负面情绪和想法时,我的行动也变得更加果断和坚定。

我开始更加积极地实现自己的目标,生活也变得更加充实和美好。

总的来说,《想和做》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心理学著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学会了一些改变思维模式的方法。

我相信,通过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我可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心理学和个人成长感兴趣的人,相信你也会从中受益匪浅。

《想和做》课件PPT

《想和做》课件PPT

人,说他们能够“埋头苦干”。( )
(2)一事不做,凭空设想,那是“空想”。( )
(3)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 )
(4)这样空想出来的“道理”其实并不算什么道理。( )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特殊意义或需要强调指出 D.表示讽刺或否定
3.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想和做》是论说思想修养方面的具体问题的文章 。( ) (2)想和做联结起来的办法是先想后做。( ) (3)学校里,有些同学为了应付考试想出一些投机取巧 的办法,正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表现。( ) (4)文中“拉磨的牛”比喻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人。 () (5)“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是一 个并列关系的复句。( ) (6)“这样空想出来的‘道理’其实并不算真正的道理 。”一句的主干是“道理不算道理”。( )
”对;“空想”的人,说他们是“空想家 一对样“”死。做”的人,说他们是“跟牛马 做5段是:分总不结开上的文,,一提定出要中联心结论起点来“”想。和 空 心第想论一”点部和。分“:死(做1”-5的段具)体列表举现并,评提述出“中
第二课时
研读课文第二 部分。
默读课文,完 成以下题目:
分析第6段的 论证过程。
4.阅读课文全文,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本文说理的脉络是:前五段先论述__________________ , 第_段再论述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__段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 ,论述学生应当学会把想和做联结起 来,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开动脑筋的重要性,深化中 心论点。 前五段论述,说理的层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A.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B.一事不做,凭空设想,那是“空想”。不动脑筋,埋 头苦干,那是死做。 C.从实际出发,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真正 的道理是在行动中取得经验,再根据经验想出来的。 D.无论什么事,空想和死做都不会得到进步。想和做是 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语文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6课胡绳《想和做》教学课件 (共17张PPT)

语文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6课胡绳《想和做》教学课件 (共17张PPT)
2018年3月23日星期五 《想和做》
10
研读讨论
作者对这两种人怎么样评价?(请用课文第 3段的原话简明回答。) 对前一种人“瞧不起”,对后一种人“不 值得赞美”。 课文怎么样阐述“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 不值得赞美?(请根据课文第4段回答)。 课文把这种人与“牛马”进行类比, “成年累月”“在鞭子下”“永远不会想一 想”,表明牛马不动脑筋,这正是只做不想 的人的写照。
2018年3月23日星期五
《想和做》
4
解题释疑
这是一篇论说思想修养方面的小短 文。标题(想和做)是一个并列 短语, 提出了人类活动中密切相关的两个方面, 启发读者去思考两者之 间的关系。文章 围绕着想和做的辩证统一关系展开议论, 说明了两者 如何有机结合的道理。
2018年3月23日星期五
《想和做》
2018年3月23日星期五 《想和做》
11
研读讨论
分析课文第5段,简述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 来的? 第5段是一个关键的段落,它总上启下, 提出了中心论点。1-2句总结上文,用“空想” 和“死做”准确地概括了上述两种表现。第3 句指“空想”“死做”的害处——“不会得 到进步”。第4句提出作者的主张和看法,鲜 明地揭示了中心论点:想和做是分不开的, 一定要联结起来。即论述想和做为什么一定 要联结起来的道理。
9
研读讨论
“只会空想,不会做事”的人有什么具体表现? 他们凭空想了许多念头,滔滔不绝地说了许 多空话,可是 从来没认真做过一件事。“空 想”和“空话”是他们的特点。 “只顾做事,不动脑筋”的人有什么具体表现? “做他们一向做惯的或者别人要他们做的 事”“做事的方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别 人的命令,或一般人的通例”,不考虑做事的方 法、目的,“死做”就是他们的特点。

想与做议论文800字想和做的作文素材高中(精选5篇)

想与做议论文800字想和做的作文素材高中(精选5篇)

想与做议论文800字想和做的作文素材高中(精选5篇)《想与做》高二作文八百字1想与做就像一对形影不离的亲兄弟,谁也离不开谁。

光想,就只是一个狂妄自大的空想家;光做,便只能是一个一味蛮干的莽撞者。

所以我们要想把事情做好,既需要想,也需要做。

手与脑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道理:手与脑在那里不停地争论谁更伟大,于是,他们不再合作,各自干各自的。

脑尽心尽力地设计,如何改进机器,减轻人的负担,可想得很好,总是完成不了。

而手呢虽然一天天忙忙碌碌地工作,但是做出的东西总是缺乏良好的性能。

脑和手很困惑,但是也不知道其中的原因。

直到后来,听了眼睛的劝告,它们才明白它们相互合作才能更好地工作。

想和做是应该相辅相成的,想的越多,做的也应越多,想了不做,跟没想一样。

而做事之前,也应该想一想,如何将这件事情做好,否则也只能毫无目的的蛮干。

正如论语中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古时候,有一个人,他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干出一番大事业,让天下人赞美自己。

他甚至想好了详细的计划和实现这个计划的路径。

可到了第二天,他就犯懒了,赖在床上不想动,心想:“今天有点累,再歇一会吧!明天再做!”又过了一天,这个人还是不想做事,继续用同样借口来安慰自己,然后幻想着自己如何成功,如何富裕……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个人最终一事无成。

我也有过同样的经历,我一直梦想自己成为国际象棋棋协大师,可是却懒于练棋,因此两年中陆陆续续参加了很多比赛也没有升上棋协大师,我非常懊恼。

直到后来听了妈妈的劝导,我才醒悟过来,开始认真努力地练棋。

终于今年暑假在聊城进行的全国国际象棋大师赛上,我拼尽全力,放手一搏,最终以三胜六和的不败战绩成功晋级国际象棋棋协大师。

我的亲身经历也让我明白:只有付出才有回报,光想不做的人是不会成功的。

在生活中,我们只有把想与做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才能创造出自己的美好人生!《想与做》高二作文八百字2当细碎的石子有了梦想,它便日积月累的铸成了一座巍峨;当青翠的小草有了梦想,它便蔓延成了一种广阔。

胡绳《想和做》阅读练习及答案

胡绳《想和做》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想和做》,完成13-16题。

(12分)想和做胡绳①有些人只会空想,不会做事。

他们凭空想了许多念头,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认真做过一件事。

②也有些人只顾做事,不动脑筋。

他们一天忙到晚,做他们一向做惯的或者别人要他们做的事。

他们做事的方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别人的命令,或者一般人的通例。

自己一向这样做,别人要他们这样做,一般人都这样做,他们就“依葫芦画瓢”,照样做去。

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他们从来不想一想。

③我们瞧不起前一种人,说他们是“空想家”,可是往往赞美后一种人,说他们能够“埋头苦干”。

能够苦干固然是好的,但是只顾埋着头,不肯动动脑筋来想想自己做的事,其实并不值得赞美。

④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

拉磨的牛成年累月地在鞭子下绕着石磨转,永远不会想一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能够这样想的只有人。

人在劳动中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为什么目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缺点,才渐渐想出节省劳力、提高效率的方法。

人类能够这样劳动,能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人类文化能够不断地进步。

要不,今天的人类就只能像几万年以前的人类一样,过着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了。

⑤一事不做,凭空设想,那是“空想”。

不动脑筋,埋头苦干,那是“死做”。

无论什么事情,工作也好,学习也好,“空想”和“死做”都不会得到进步。

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⑥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

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

怎么样才能够接近实际?当然要观察。

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

举个例子来说,人怎样学会游泳的呢?光靠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光靠观察鱼类和水禽类的动作,那是不够的;一定要自己跳下水去试验,一次,两次,十次,几十次地试验,才学会了游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和做》
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议论文的一般方法。

体会作者是怎样从生活中提出论题,进而提出论点,并进行证明的。

2.培养从文本中提出问题,联系生活体验创造性阅读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本课学习的重点:理清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是如何从生活中提出论点并用事实论证的。

2.本课学习的难点:学习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从生活体验出发,与文本的编、作者对话。

教学方法:
本节课拟采用以“学长式教学”理念为指导的“多维互动,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
一、先学浅得
“学长式教学”主张教师首先是一个学习者,为了获得在课堂上参与学习、组织学习并指导学习的资格和权利,教者首先对文本进行了独立阅读及参考阅读。

1.本文作者能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论点并用事实加以论证,说理脉络清晰,结构较严谨;5、6(第一句)、7、9等段起到了绾结、缝合、引领、收束等作用,并且所举事例有一定说服力。

全文围绕想和做的关系问题展开议论,中心论点是“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说理的脉络是:先论述为什么一定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再论述怎样才能把想和做联结起来。

前五段论述为什么一定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说理脉络是:摆事实——作分析——提论点。

开头就摆出“只会空想,不会做事”和“只顾做事,不动脑筋”这两种表现。

第3段对两种表现作概括评价,着重指出第二种表现不值得赞美。

第4段作深入分析:先用牛马拉磨作比,论述了“只顾埋着头,不肯动脑筋来想想自己做的事情”这种表现的可怜、可悲。

再作分析:正因为人类能够一面做,一面想,文化才能不断地进步。

至此,想和做的关系已经阐述得清清楚楚。

第五段自然而然地归纳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标志着议论的深入。

这部分的说理脉络是:先着重论述怎样避免“空想”,再着重论述怎样避免“死做”。

怎样避免“空想”呢?那就是“从实际出发”。

作者举学游泳的例子。

边举例边分析:从正面分析,要观察,还要有行动,跳下水去实践;从反面分析,如果只是先一阵子呆看,再发一阵子空想,即使想出一大堆“道理”也学不会游泳。

结论是:“真正的道理是在行动中取得经验,再根据经验想出来的。

而且想出来的道理到底对不对,还得拿行动来证明”。

这就叫“从实际出发”,这样做就避免“空想”了。

“一面做,一面想。

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想和做是
联结在一起的。

”这段话既是对上面论述的归结,又是对下一层论述的开启。

怎样才能避免“死做”呢?作者用对比举例的方法作了论述。

有些同学学语文“硬读课文”,学数学“硬记公式”,这种“死做”的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有些同学则“能想出”省力的办法巧学,当然事半功倍了。

通过对比举例分析,证明了避免“死做”的方法就是“做,要靠想来指导”。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

作者不是对上面的内容作简单的归结,而是强调“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怎样忙,应该抽点功夫来想一想”的重要性。

2.本文虽是概念对举性的论证,但作者并未平均使用力量,在论证中侧重分析了“只做不想”这一现象的危害性以3、4、8、煅可看出)。

作出这种处理的原因是:①“只做不想”在我国的传统文化理念中是备受褒奖的。

“埋头苦干”往往是模范人物的写照,因此它的隐性危险更大。

②较之“空想”,青少年更易犯“只做不想”的毛病,强化“多思”意识更具时代意义。

③“只做不想”对科学发明、人类进步的负面作用更大。

3.本文语言基本是准确严密的,有的词语还不乏生动。

如:提出问题部分,对“空想者”用“只会……不会……凭空……滔滔不绝……从来没有……
一件事”既准确地提出了“空想”的严重程度,又形象地画出了“空想者”的“说态”。

再如用“依葫芦画瓢”、“牛马拉磨”等通俗形象的比喻画出了“死干者”的形象。

4.几点值得商榷的地方:
①关于第7段。

第7段如果是想对“想”与“做”如何联结作归纳,则应放在文末;如果是想起到既小结上段又开启下段的作用,则应将原文“一面做,一面想。

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修改为:“一面想,一面做,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想,要靠做来证明;做,要靠想来指导。

”因为前段写的是如何“想”,后段写的是如何“做”。

②关于第9段。

几乎所有的资料都认为第9段是全文的总结,而且还认为是“深化了中心论点”,教者却认为此段仅为“只做不想”部分的总结,如要总结全文,则需观照“只想不做”的现象。

③历来的资料,都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写”议论文上,如让学生掌握“摆事实、讲道理”的说理方法、口头训练“对举概念”的议论等。

教者认为既是阅读课,就应研究如何教会学生会读议论文、活读议论文、喜读议论文。

5.为了教会学生用联想的方法“活读”、“喜读”,“学长”必须“活读”在前,做到“有备”而进课堂。

为此,教者在阅读中进行了以下联想:
①由“滔滔不绝说空话”联想到我党历史上王明、李立三例,大跃进例,人民公社提前进入共产主义例,亩产可达万斤例,对电脑说明书能背得滔滔不绝,上机却打不出几个字等。

(注意:不能将“空想”理解为“作保证”、“表决心”等,因为这些“保证、决心”不能实现多为无毅力、无恒心等非智力因素影响,不属于本文议论的“理论”与“实践”的范畴。

)
②由“只顾做事,不动脑筋”联想到“胜任为本”的教师观(一篇一篇地备、讲,却不知反思、检讨教学行为,缺乏研究意识)与不思变革的人生观(放羊——结婚——生孩子——又放羊)。

③由“一面做,一面想,促使人类进步”联想到:鲁班与锯子;蔡伦与纸;毕昇与印刷术;瓦特与蒸汽机;爱迪生与电;比尔·盖茨与微软等。

④由语文学习“只做不想”想到:一篇一篇学小说,背了大量的人物形象的结论语,最后却不能独立解读一篇小说中的人物;做了大量试卷,仍不能独立读和写等。

二、先期策划
1.创设问题情境
“学长式教学”认为,教与学行为的发生,应该也必须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中,因而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有利于本课学习的环境,要使情境具有和谐性、趣味性、助学性及刺激性,以发挥情境诱发问题意识的功能。

教师可用“背景资料引入一问题动因诱导一悬念引而不发”生活体验展示”自我错解反思”等方法创设情境,本课拟采用“生活体验展示”来构建问题情境。

师:有两件趣事想给大家聊聊,一是江夏区有个同学苦恼地对我说,她做了大量的卷子,可不知为什么还是不会做阅读题。

另一件是,我是教师,读说明书是毫无问题的,怎么我将电脑说明书背得很熟了,就是上不了机呢?
从这两件事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会采取什么办法来帮助我们?(学生谈“问题”)有一个大哲学家胡绳在发现了这些问题后写了一篇文章(自然导入新课)。

2.提出探究问题
(1)自由散读课文后,发动学生提出本节课希望探究的问题,教师耐心、诚心、热心地听取。

(时间:5分钟)
(2)探究性课堂要启发学生发问,但并非不要教师发问,教师必须培养“敏感性…‘独特性”“发散性”创新性”等创造性发问的品质;加强“求新求变,引发创意”的问题设计意识。

因此,在发动学生发问的同时,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发问准备,本节课拟提如下问题:
①第一次合作探究:看看哪个小组能将课文读短?
[提示方法:快速找出说道理的句子,可用默默加上“我认为”进行筛选。

理解这些说理句在文章中的结构作用,辨析哪一句是中心论点,即“最短的选择”。

]
②除去这些句、段,文中其他的部分起什么作用?
[明确这些句段起着列举、分析社会现象,为提出论点张本的作用;联系实际生活,阐释论点、证明论点的作用,注意在分析的同时,自然
落实字词。

]
③既是批评两种社会现象,为何所用笔墨不—样多?
[明确本文的针对性、侧重性。

]
④你发现文中哪些语词具有结构的作用?文中还有哪些词语你特别欣赏?
[找出具有结构作用的词、句、段;品味严谨、生动的语言,并作朗读指导。

]
⑤第二次合作探究:看看哪个小组能将课文读长?
[提示方法:创造性的阅读应将文本与生活联系起来,读到文中哪些句子,使你联想到自身的体验或生活中的见闻?]
⑥第三次合作探究:想与作者、编者对对话吗?你认为本文哪些地方你特别欣赏?哪些地方你还有质疑?如果《胡绳全书》编委会向你征求意见,要让本文展现21世纪精神,你打算如何修改最后一段?
3.进行合作探究
将师生问题整合后反馈给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形式有师生探究、小组探究、二人切磋等。

[教师既要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参与到小组中去讨论,又要宏观调节全斑讨论情况。

]
4.交流解决途径
对三个较大的问题,可在小组切磋的基础上,由教师(或学生)主持进行全班交流,交流内容可以是“成果”,也可仅为思维方向,思考途径;可就一个问题的一个方面发表一句话看法。

5.评价效能得失
由师生尤其是学生自我对本节课的学习效能进行问题价值及得失评价,诱发学生的效能意识,鼓励学生产生成功心理,促成主体完成新一轮的意义建构。

教师要作补充式、校正式、总结式、抽象式的发言。

教师总结:帮助学生回忆本节课学程,抽象出读议论文的一般方法:抓说理,析事实,理结构,联体验。

6.形成拓展链接
在课堂结尾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联想、类比、对比等思维方式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