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鱼类肝、胰的组织结构特点 -回复

合集下载

水产组织胚胎学课后答案

水产组织胚胎学课后答案

绪论1、名词解释:组织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微细结构及其功能的科学。

胚胎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发展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内容各是什么?组织学:包括细胞、基本组织、器官组织三个部分。

胚胎学:包括胚前发育、胚胎发育、胚后发育三个部分。

3、组织胚胎学的一般研究方法有哪些?活体观察、组织切片制作与观察、组织培养技术、显微操作技术、细胞融合技术、放射自显术、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胚胎移植和试管动物、流式细胞仪技术上皮组织1、名词解释:上皮:是分布在动物体表和体内腔道或管状器官内外表面,以及感觉器官、腺体等部位的一种边缘组织,简称上皮。

内皮:衬贴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内表面。

间皮:分布于胸膜、腹膜、内脏器官外表面及心包膜内表面上。

鳞状上皮:由多层细胞组成,其表层细胞扁平,呈鳞片样,又称之为复层扁平上皮。

腺上皮:是由一些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细胞构成的一种上皮组织。

腺体: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主要行使分泌功能的器官称腺体。

神经上皮:又称感觉上皮,由一类具有特殊感觉能力的上皮细胞组成的一种上皮组织。

单细胞腺:单个分散在上皮层其他细胞间的一种黏液细胞。

2、上皮组织的特点有哪些?⑴主要分布在动物体表和体内腔道或管状器官内外表面以及冠绝器官、腺体等部位;⑵由排列密集的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

13、被覆上皮主要分布在哪些部位?其主要功能是什么?分布:被覆上皮是上皮组织中分布最广的一类,广泛分布于整个体表和体内腔管状器官的内外表面。

功能:具有保护、分泌、吸收、排泄等重要功能。

4、腺体可分哪两大类型,其主要区别是什么?分类:根据腺的分泌物排出方式不同,可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

区别:外分泌腺是指腺细胞的分泌物经导管被输送到体表或器官的腔内;内分泌腺的分泌物为激素,不经导管排出,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5、简述上皮组织的分类(可列表分类)。

单层组成:由一层多边形扁平细胞组成形态:表面观细胞呈多边形,胞核扁圆,位于细胞中央;切面观细胞扁平,平上梭形,中央有核处较厚,其余部分胞质较薄分类:内皮:衬贴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内表面间皮:分布于胸膜、腹膜、内脏器官外表面及心包膜内表面上组成:由一层立方形细胞组成单层方上形态:表面观细胞呈多边形,切面观呈正立方形,胞核大而圆,位于细胞中央分布:肾小管、小叶间胆管、甲状腺滤泡上皮等单层组成:由一层高柱状细胞组成状上形态:表面观细胞呈多边形,切面观细胞呈高柱状,核长椭圆形,靠近基底部分布:胃、肠、子宫等粘膜表面其中包括高柱状纤毛细胞组成由一层高低不等形状不同的上皮细胞构成假复纤毛梭形细胞或锥体形细胞和杯状细胞共同组成状上皮。

鱼类内部构造—鱼类消化系统的构造特征

鱼类内部构造—鱼类消化系统的构造特征
河鲀的食道一气囊,遇危 险时中吸入空气或水使气 囊膨大。
鲳科鱼类的食道囊
三、胃(Stomach)
• 胃位于食道的后方,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接近食道处的 部分为贲门部,胃体的盲囊状突出部分称盲囊部,连接肠的 一端称为幽门部。
• 一般鱼类胃的组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及浆膜层等 四层组成。
• 胃的形态大小与食性有关,温和鱼类胃小而直;凶猛贪食的 鱼胃大而呈袋状;圆口类及硬骨鱼类的鲤科、海龙科等鱼类 没有胃。
二、食道(esophagus)
• 鱼类的食道短而宽,管壁较厚。 • 组织构成:黏膜层、肌肉层及浆膜层。
肌肉层全由横纹肌组成。 • 食道黏膜层有味蕾分布,故有选择食物
的作用。
❖ 食道囊:鲳科鱼类的食道呈 卵圆形的球状物,肌肉壁很 厚,黏膜具几丁质,且有许 多长条状乳头状突起,每一 突起上附有许多小齿状突起, 称鲳类的这种食道球状构造 为食道囊。
• (2)抗毒:肝能从血液中扣留无关的物质,并通 过胆管把它们排除出去。
• (3)储存糖元以调节血糖的平衡。
• 大多数软骨鱼类都有胰脏存在,板鳃鱼类的胰脏与 肝脏明显分开; 硬骨鱼类的胰脏为一弥散性的腺体, 常分散在肠的弯曲之间,并常有一部分或全部埋在 肝组织中,与肝脏混杂在一起,成为肝胰脏。
• 胰脏分泌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及胰淀粉酶,能消化 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糖类,是十分重要的消化腺。 胰脏产生的消化酶通过胰管通到肠的前端。
• 鲤科鱼类的第五鳃弓 的角鳃骨特别扩大,特称为 咽骨或下咽骨,咽骨上长的 齿,就是咽齿。
• 鲤科鱼类咽齿的形态、 数目、排列状态是该类鱼的 重要分类依据,并有记录咽 齿的一定格式,称为齿式。
❖草鱼的齿式为2.5/4.2,这个式表示左右两边第五对鳃 弓口各有两列齿,左边鳃弓外列是2个,内列5个,右边鳃 弓外列为2个,内列为4个; ❖鲤鱼的齿式为1.1.3/3.1.1,这个式子表示,左右两边第 五鳃弓上各有三列齿,其外列1个,中列都是1个,内列都 是3个; ❖鲢、鳙的齿式均为4/4。

第二章 鱼肉的组织结构和特性

第二章 鱼肉的组织结构和特性

32
59
基质 蛋白
2
3
7
4 4 4
• (一)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s)

结构蛋白,或不溶性蛋白质
• 约占肌肉总重量的11%,或肌肉蛋白质总重的5570%。 三类
• 收缩蛋白: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直接参与肌肉收缩
• 调节蛋白:原肌球蛋白、肌原蛋白和其它小分子蛋白,参 与肌肉收缩的启动和控制
和软骨基质。软骨基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硫酸软骨素A、 C和水。 鳖鱼和鳐的骨化作用不完全,软骨组织较多。鲨鱼属软骨鱼类, 鲨鱼鳍中的细丝状软骨可加工成鱼翅,鱼翅含有丰富的胶原 蛋白。
第二节 鱼肉的化学组成
鱼虾贝肉 水分 粗蛋白 脂肪 糖类 灰分
70-80% 20% 0.5-30% <1% 1-2%
肌原纤维由三种类型的肌丝构成 粗丝(Thick filaments、Thick myofilaments) 细丝(Thin filaments、Thin myofilaments) 连接丝(Connecting filaments) 粗丝和细丝平行排列,整齐地贯穿于整个肌 原纤维。由于粗丝和细丝在某一区域形成重 叠,从而形成了横纹。光线较暗的区域为暗 带(A-带),光线较亮的区域为明带(I带)。I-带的中央有一条暗线,为“Z线;
3.肌动球蛋白(Actomyosin) 鱼经宰杀后,肌球蛋白与细肌丝或肌动蛋白紧紧结合,形成肌
第一节 鱼肉的组织结构
一、鱼体器官 体形一般呈纺锤形,两侧稍扁平,在水中游动时
阻力较小,典型的如金枪鱼 比目鱼,身体扁平,双眼均在一侧的体形 鳗鱼、鳝鱼等鱼类,则体形细长,呈圆筒形
鱼体由 硬
头、 骨 鱼
躯干、 解

鱼类肠道组织结构及其功能适应性

鱼类肠道组织结构及其功能适应性
第三,吸收营养。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 器官。经各种消化作用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如 氨基酸、小肽、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等进入血液 和淋巴的过程,由肠道和幽门盲囊中的柱状上皮 细胞完成。
此外,肠道还具有免疫功能,具有物理屏障 + 粘液、吸附、再生、运动 & 、生物屏障 + 正常菌群共 生 & 、化学屏障 + 胃酸及糖蛋白等 & 、免疫屏障 + 免 疫活性细胞、抗体系统等 & ,是体内最大最复杂的 免疫器官。 ! 鱼类肠道组织学及其功能适应性
—$%—
!""# 年第 # 期
江西饲料
水产养殖
泌细胞在胃肠道的分布密度从前至后没有出现 明显的递减趋势,这可能是这种杂食性鱼类的一 种特性,因而与草食性和肉食性鱼类分布有差 别。
大多数硬骨鱼肠道有发达的粘膜褶 & ’()*+ ,-*./+ 0 ,其形状很多,有 & $ 0 纵褶,如日本七鳃 鳗、海龙、鲭科、黄鳝等;& ! 0 1 形褶,如鲢、鳙、雅罗 鱼、丁鱼岁、中华倒剌 鱼巴、岩原鲤等;& 2 0 横褶、如鲱、 鲥、鱼是、香鱼、草鱼等;& # 0 网状褶,如大麻哈鱼、鳗、 鲈、大黄鱼、南方大口鲶、鲤等;& 3 0 分支状褶,如 弹涂鱼、鱼安 鱼康等。此外,还有其它一些式型。软骨 鱼类的肠壁有呈螺旋状的皱褶,称螺旋瓣 & /’)4+( 5+(56 0 ,它向肠管腔内突出,由肠的粘膜层和粘膜 下层构成,而粘膜褶一般仅由粘膜层构成。螺旋 瓣一般出现在肠管直的种类中,在肠管十分盘曲 的种类中一般无螺旋瓣,这些结构的作用是使食 物缓慢地通过,增大肠与食物接触面积和肠液的 分泌面积,以利充分消化,同时也扩大了吸收面 积,这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绝好的适应。 2 鱼类肠道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应性

鱼类学名词解释(形态部分)

鱼类学名词解释(形态部分)

鱼类学名词解释(形态部分)鱼类学名词解释(形态部分)绪论圆口类:最原始的鱼类,骨骼全为软骨,无上下颌,故又称为无颌类软骨类:内骨骼全为软骨,具上下颌,头侧有鳃裂5-7个。

分为板鳃亚纲和全头亚纲硬骨类:骨骼或多或少为硬骨。

分为内鼻孔亚纲和辐鳍亚纲真骨类:硬骨鱼纲中除多鳍鱼目、鲟形目、弓鳍鱼目和雀鳝目外的8个总目的鱼统称为真骨类。

分为软鳍鱼类和棘鳍鱼类全骨类:硬骨鱼纲中弓鳍鱼目和雀鳝目统称为硬骨硬鳞类,又称为全骨类软骨硬鳞类:辐鳍亚纲中多鳍鱼目和鲟形目合称为软骨硬鳞类第一章外部形态吻部:头部最前端到眼的前缘的部分眼后头部:眼的后缘到鳃盖骨后缘或最后一鳃裂的部分眼间隔:两眼间最短的距离颊部:眼的下方到前鳃盖骨后缘的部分喉部:两鳃盖间的腹面部分下颌联合:下颌左右两齿骨在前方汇合处颏部:也称颐部,紧接下颌联合的后方峡部:眼的后下方到前鳃盖骨后缘的部分角质鳍条:软骨鱼类具有的不分枝不分节的鳍条棘:鳞质鳍条的一种强大坚硬,由鳍条变化形成,不分枝不分节,不能分为左右两半假棘:两鳍条骨化而成,水煮可分为左右两半,只见于鲤科鱼类软鳍鱼类:多数低等真骨鱼类的背鳍完全由分节而可屈曲的软条组成,称为软鳍鱼类棘鳍鱼类:高等真骨鱼类的背鳍除了由软条组成外,还有坚硬的棘,称为棘鳍鱼类脂鳍:鲑形目和鲇形目的绝大多数种类,在背鳍的后方有一肉片状突起,通常内无鳍条,充满疏松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鳍式:用鳍的缩写、符号、数字表示鳍的组成情况的公式鳍:是鱼类的特征器官,有偶鳍和奇鳍两种,由支鳍骨和鳍条组成,可分为角质鳍条和鳞质鳍条,其中鳞质鳍条又分为软条(分支鳍条和不分支鳍条)和棘(真棘和假棘),用于协助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

第二章皮肤及其衍生物珠星:是局部表皮细胞的变形物,珠星多出现在生殖季节或在生殖季节变得特别明显。

雄性个体突出,雌性无或弱。

盾鳞:为软骨鱼类所特有的一种鳞片,由表皮和真皮联合形成,成对角线排列,由鳞棘和基板构成硬鳞:为硬骨鱼纲的硬鳞鱼类所特有,完全由真皮形成,为深埋于真皮层中的菱形骨板骨鳞:为真骨鱼类所有,由真皮产生,一般呈覆瓦状排列,是最常见的一种鳞片,包括圆鳞和栉鳞圆鳞:骨鳞的一种,其露出部分边缘光滑整齐不长细齿栉鳞:骨鳞的一种,其露出部分光滑边缘密生细齿鳞嵴:也称环片,鳞片表面形成一圈一圈的隆起,在大多数鱼类中作同心圆排列鳞焦:围绕鳞嵴的中心区域,是鳞片最先形成的部分。

鱼类学期末

鱼类学期末
臀鳍鳍棘为 III 棘和 7-8 枚鳍条; 胸鳍鳍条为 16-17 枚; 腹鳍鳍条为 1-5 枚 鱼类洄游的含义和类型,阐述拦河筑坝等水利工程(如三峡)对鱼类资源的影响 洄游是一种具有一定方向、一定距离、一定时间的变更栖息场所的运动。它是集群的,有规律的 和周期性的,并具有内在的遗传特征 简述鱼类年轮形成的基本原理和年龄鉴定的常用材料 温带地区的鱼类,其生长有季节周期。春夏季节水温上升,鱼体生长迅速且均衡,而到秋冬季节, 则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在整个鱼体生长的同时,鳞片、耳石或其它各种骨片等也相应地增 长,鱼体在四季中生长的不均衡性,也必然反映到鳞片等的生长上。鳞片生长时,它的表层就有 环片形成。鱼体生长快时,鳞片上形成的环片就宽且环片之间的距离也稀疏(称为疏带);相反, 在鱼体生长慢时,鳞片上就形成排列紧密、狭窄的环片带(称为密带)。年轮是秋冬形成的密带和 翌年春夏形成的疏带环片之间的分界线,被规定为由密向疏过度的最后一条密的环片。年轮形成 并不单纯是水温和食饵条件等直接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它是鱼体内在遗传特性、生理机能与外 界生活条件共同作用,两者矛盾统一,鱼体重新建立适应性代谢过程,开始新的生理周期的结果 鉴定鱼类年龄的材料有:鳞片、耳石、鳃盖骨、脊椎骨、鳍条。 斑马鱼,红旗东方鲀,青鱂,鲫,孔雀鱼是我国常用的实验鱼类,它们 隶属于哪个目? 斑马鱼鲤形目,红旗东方鲀是鲀形目,青鱂是鱂形目,鲫是鲤形目,孔雀鱼是鳉形目.
五. 简述题 比较鲫鱼与花鲈消化道结构的差别 鲈鱼,肉食,口咽腔更发达,有发达的口咽齿,鳃耙的数目少而短,有发达的胃而肠道短。 鲫鱼,杂食,鳃耙细密,无胃,肠道较长。 简述鱼类皮肤感觉器的种类和结构
各种皮肤感觉器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由几个感觉细胞和一些支持细胞组成。感觉细胞
具有感觉毛分布在感觉器的中央,周围还被支持细胞包围,感觉毛被包裹在感觉细胞的分

动物学鱼类复习-详细总结

动物学鱼类复习-详细总结

鱼类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类群外部形态:软骨鱼硬骨鱼海生,体呈纺锤形,头扁平,躯体向后逐渐变细体分头,躯干,尾最后一个鳃裂为头和躯干的分界泄殖腔孔为躯干和尾的分界头部向前形成吻突,口在腹面,横裂口前方有一对鼻孔头侧有眼躯干部身体两侧各有一条白色侧线胸鳍腹鳍背鳍臀鳍泄殖孔的两侧是腹鳍,比胸鳍小雄鲨腹鳍内侧有一对鳍脚(交配器官)尾部侧扁,两个尾鳍,上叶大下叶小,歪尾型(尾型分为原尾,歪尾,正尾型)淡水鱼,体梭型,侧扁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头和躯干以鳃盖的后缘为界躯干和尾的分界是肛门和泄殖孔头部口位于头前端,口侧一对触须(鲤鱼)吻背面有一对鼻孔,分割为前鼻孔和后鼻孔眼侧生头后侧有一骨质鳃盖,鳃盖下方为鳃腔(硬骨鱼的口位分为端位,上位,下位)躯干部两侧各有一条侧线被侧线孔穿过的鳞片称侧线鳞偶鳍包括胸鳍和腹鳍各一对(腹鳍分为腹位,胸位,喉位)奇鳍包括背鳍,臀鳍,尾鳍尾鳍为正尾型鱼鳍内有鳍条支持鳍条包括鳍棘和鳍条触须:着生于口周围,分布有味蕾。

范围内为吻须,颌须,鼻须,颏须眼:无眼睑鼻孔:硬骨鱼分为前鼻孔和后鼻孔,水从前孔流入后孔流出【鼻孔与口腔不相通】鳍的种类奇鳍:背鳍,臀鳍,尾鳍;偶鳍:腹鳍,胸鳍背鳍:位于背部中线,维持身体平衡(大马哈鱼第二背鳍为脂鳍,无鳍棘,由脂肪组织构成)臀鳍:位于肛门和尾鳍之间,维持鱼体垂直平衡尾鳍:尾部,运动时的舵和推动作用(类型:无尾鳍,正尾型,歪尾型—不对称,原尾型)胸鳍:头后方,等于前肢。

平衡身体,控制运动方向腹鳍:腹中线两侧,等于后肢。

协助背鳍,臀鳍维持平衡,辅助升降,转弯位置变化较大软骨鱼:泄殖孔两侧,雄性内侧有生殖器官鳍脚硬骨鱼:腹鳍腹位(腹部,低等鱼类—鲤鱼),胸位(胸鳍下方,鳃盖之后—鲈形目),喉位(鳃盖之间),颌位,无腹鳍鱼鳍内有鳍条支持—包括鳍棘和软鳍条鳍棘:刚硬不分节;软鳍条:柔软分节,末端分叉或不分叉棘和鳍条数目是分类特征之一鳍式:鳍的组成和鳍条数目的记载形式侧线:鱼类和水生两栖类特有的皮肤感受器,位于躯干两侧,由皮内的侧线管开口在体表侧线鳞上的小孔连接而成,数目因种而异,是皮肤的感觉器官皮肤及其衍生物鱼类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均含多层细胞表皮(上皮组织):外胚层形成;真皮(结缔组织):中胚层形成;皮肤衍生物:鳞片,粘液腺,毒腺,色素细胞【表皮演化而来】软骨鱼类硬骨鱼类表皮分布大量单细胞粘液腺(润滑体表;抗菌保护;沉淀污物)少数种类具有毒腺皮肤中有色素细胞盾鳞(鲨鱼特有):由表皮和真皮共同形成,类似牙齿真皮内含有色素细胞(体色丰富)体表有多细胞腺特化的发光器真皮衍生物—骨鳞3种(硬鳞—最原始,圆鳞,栉鳞)鱼鳞数目终身不变,具年轮(受温度影响),鱼龄及分类依据骨骼系统分为中轴骨骼和附肢骨骼中轴骨骼:头骨,脊柱,肋骨附肢骨骼:鳍骨(奇鳍骨,偶鳍骨),带骨(悬挂鳍骨)软骨鱼类硬骨鱼类骨骼系统完全由软骨组成脊柱和肋骨脊柱由一连串软骨的脊椎骨关联而成,按体节排列,取代脊索成为身体的中轴脊柱分为躯干椎和尾椎鲨鱼椎体两端凹入,是脊椎动物最原始的双凹型椎体相邻椎体间留有残存的脊索,通过椎体正中的狭窄通道串联为念珠状结构肋骨:单头式,保护内脏头骨脑颅+咽颅鲨鱼具有完整的软骨脑颅咽颅由7对软骨弓组成第一对:颌弓,形成上下颌,由一对位于上方的颚方软骨和一对位于下方的麦氏软骨组成,是脊椎动物最早出现的原始颌,属于初生颌(具有上下软骨支持口缘的动物称为颌口类)(脊椎动物进化历史上的重大革新,极大的增强了主动捕食和防御的功能,提高生存竞争力)第二对:舌弓由舌颌骨,基舌骨,角舌骨组成,支持舌部舌颌骨的上端接于脑颅,下端与颌弓相连,充当悬器的作用(此种颌弓与脑颅的连接方式称为舌连式)多数骨骼完全硬骨化头骨脑颅:骨片数目增加,复杂化,骨块数目极多骨化区分为筛骨,蝶骨,耳骨,枕骨区咽颅:第一对颌弓的上颌被前颌骨和颌骨取代,下颌被齿骨和隅骨取代,构成新的次生颌。

鱼类消化系统介绍

鱼类消化系统介绍

19
幽门盲囊(pyloric caeca)
大部分硬骨鱼类在胃后方、肠开始处的许多指状盲囊 突出物。或称幽门垂。幽门盲囊均开口于十二指肠。 幽门盲囊的组织结 构与肠壁组织相似,其 作用一般认为是用来扩 大肠子的吸收表面积, 同时又能分泌与肠壁相 同的分泌物。
20
小肠
十二指肠: 内壁无突起,管径较细,胰管开口于此。 回肠: 管径较粗。 螺旋瓣(spiral valve) : 软骨鱼类及少数硬骨鱼类的肠 壁粘膜层及粘膜下层突出于管 腔的褶膜,一般排成螺旋状, 它有增加吸收面积的功能。螺 旋瓣排列状态和数目因种而异, 其排列形态大致可分为螺旋型 和画卷型两大类。
16
三、胃(Stomach)
胃位于食道的后方,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接近食道处 的部分为贲(beng)门部,胃体的盲囊状突出部分称盲囊 部,连接肠的一端称为幽门部。
一般鱼类胃的组织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及浆膜层
等四层组成。 圆口类及硬骨鱼类的鲤科、海龙科等鱼类没有胃。
17
硬骨鱼类胃的五种类型
鱼类消化系统介绍
第一节 消化管
第二节 消化腺
2
几个概念
鱼类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管、各种消化腺。 生理机能:直接或间接担任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体腔:鱼类和其他脊椎动物一样,具一肌肉壁包围的体腔, 有一横隔将体腔分隔为前后两个腔:围心腔、腹腔。 背腔:容纳肾脏和鳔的空腔。位于腹腔之外。
10
鳃耙数
鳃耙的数目在鱼类分类上有时亦作为分类标志之一。 鳃耙数:第一鳃弓的外鳃耙数。 上鳃耙数:咽鳃骨、上鳃骨上附生的鳃耙数。 下鳃耙数:角鳃骨、下鳃骨上附生的鳃耙数。 也有不分上下鳃耙记载的,记录第一鳃弓外鳃耙总数。 如鲈的鳃耙数:5~9+13~16。

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

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

---------------------------------------------------------------最新资料推荐------------------------------------------------------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1、胰岛:为胰腺的内分泌部,是一些大小不等、形状不定的细胞团,象小岛一样散布在外分泌部之间;周围包绕有结缔组织和丰富的毛细血管,便于细胞分泌物进入血液;胰岛细胞可分甲、乙、丙、丁四种类型,其中甲细胞分泌高血糖素(促进糖原分解,提高血糖水平),乙细胞分泌胰岛素(合成糖原,降低血糖水平),两者共同调节血糖代谢。

2、产卵板:鱼类卵巢表面的白膜向卵巢内部伸进许多由结缔组织纤维、毛细血管和生殖上皮组成的板层状结构,它们是产生卵子的地方,称为产卵板。

3、闰盘:在心肌纤维上,每隔一定距离就有染色较深的、呈阶梯状的横线,称为闰盘;它是心肌细胞的分界线,此处有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和相嵌连接;功能:加强心肌细胞之间的接触,传递收缩兴奋,有利心肌的快速同步收缩。

4、原肠作用:一切多细胞动物,继囊胚之后进一步发育,胚胎细胞进行有规律的迁移、排列和分化,向内形成内、中胚层,向外形成外胚层,这1 / 11种形成胚层的过程称为原肠作用。

它以内、外胚层的形成为开端。

以中胚层的形成为告终。

它是胚胎发育中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阶段,胚层的出现为形成各种组织器官奠定了物质基础。

5、胚盾:在鱼类原肠作用过程中,从背唇处卷入的囊胚层细胞不断增多,结果在背唇的前方集中形成一加厚的盾形隆起,称为胚盾,随内卷的进行,胚盾不断向前伸长,胚盾的长轴就是胚胎的主轴。

6、肝小叶:为肝脏的基本组织结构;呈多角棱柱状,由肝脏表面的结缔组织伸入肝实质内分隔形成;其中央的血管称为中央静脉;从中央静脉向四周呈放射状排列的为肝细胞索;肝细胞索之间的间隙为肝静脉窦;相邻的肝细胞之间的小间隙为胆小管。

7、肌节:是横纹肌结构与功能(收缩)的基本单位,指位于相邻两条 Z 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它们重复排列构成每条肌原纤维,一个肌节包括:1/2 I I 带+A A 带+1/2 I I带,舒张时长度为 2 .3um。

鱼类学名词解释(形态部分)

鱼类学名词解释(形态部分)

鱼类学名词解释(形态部分)绪论圆口类:最原始的鱼类,骨骼全为软骨,无上下颌,故又称为无颌类软骨类:内骨骼全为软骨,具上下颌,头侧有鳃裂5-7个。

分为板鳃亚纲和全头亚纲硬骨类:骨骼或多或少为硬骨。

分为内鼻孔亚纲和辐鳍亚纲真骨类:硬骨鱼纲中除多鳍鱼目、鲟形目、弓鳍鱼目和雀鳝目外的8个总目的鱼统称为真骨类。

分为软鳍鱼类和棘鳍鱼类全骨类:硬骨鱼纲中弓鳍鱼目和雀鳝目统称为硬骨硬鳞类,又称为全骨类软骨硬鳞类:辐鳍亚纲中多鳍鱼目和鲟形目合称为软骨硬鳞类第一章外部形态吻部:头部最前端到眼的前缘的部分眼后头部:眼的后缘到鳃盖骨后缘或最后一鳃裂的部分眼间隔:两眼间最短的距离颊部:眼的下方到前鳃盖骨后缘的部分喉部:两鳃盖间的腹面部分下颌联合:下颌左右两齿骨在前方汇合处颏部:也称颐部,紧接下颌联合的后方峡部:眼的后下方到前鳃盖骨后缘的部分角质鳍条:软骨鱼类具有的不分枝不分节的鳍条棘:鳞质鳍条的一种强大坚硬,由鳍条变化形成,不分枝不分节,不能分为左右两半假棘:两鳍条骨化而成,水煮可分为左右两半,只见于鲤科鱼类软鳍鱼类:多数低等真骨鱼类的背鳍完全由分节而可屈曲的软条组成,称为软鳍鱼类棘鳍鱼类:高等真骨鱼类的背鳍除了由软条组成外,还有坚硬的棘,称为棘鳍鱼类脂鳍:鲑形目和鲇形目的绝大多数种类,在背鳍的后方有一肉片状突起,通常内无鳍条,充满疏松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鳍式:用鳍的缩写、符号、数字表示鳍的组成情况的公式鳍:是鱼类的特征器官,有偶鳍和奇鳍两种,由支鳍骨和鳍条组成,可分为角质鳍条和鳞质鳍条,其中鳞质鳍条又分为软条(分支鳍条和不分支鳍条)和棘(真棘和假棘),用于协助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

第二章皮肤及其衍生物珠星:是局部表皮细胞的变形物,珠星多出现在生殖季节或在生殖季节变得特别明显。

雄性个体突出,雌性无或弱。

盾鳞:为软骨鱼类所特有的一种鳞片,由表皮和真皮联合形成,成对角线排列,由鳞棘和基板构成硬鳞:为硬骨鱼纲的硬鳞鱼类所特有,完全由真皮形成,为深埋于真皮层中的菱形骨板骨鳞:为真骨鱼类所有,由真皮产生,一般呈覆瓦状排列,是最常见的一种鳞片,包括圆鳞和栉鳞圆鳞:骨鳞的一种,其露出部分边缘光滑整齐不长细齿栉鳞:骨鳞的一种,其露出部分光滑边缘密生细齿鳞嵴:也称环片,鳞片表面形成一圈一圈的隆起,在大多数鱼类中作同心圆排列鳞焦:围绕鳞嵴的中心区域,是鳞片最先形成的部分。

鲤鱼和花鲈肝脏组织结构的比较研究

鲤鱼和花鲈肝脏组织结构的比较研究
噬细胞集合体。 Fig1 Comparison on Liver Histological Structure of Cyprinus carpio and Lateolabrax japonicus A. section of liver of Cyprinus carpio, low magnification to show pancreatic tissue around the branches of the portal vein; B. section of liver of Lateolabrax japonicus, low magnification to show pancreatic tissue around a branch of the portal vein; C.section of liver of Cyprinus carpio, moderate magnification to show pancreatic tissue around the branches of the portal vein; D. section of liver of Lateolabrax japonicus, moderate magnification to show pancreatic tissue around a branch of the portal vein. h- hepatic tissue; p-pancreas v-vessel; s-sinusoid;
3.1.2 花鲈肝脏的外部形态的基本观察 花鲈肝脏位于腹腔的前部,其前端靠近心脏隔膜,分布于胃和幽门盲囊附近。鲜解剖时
为一暗红色腺体,当组织失血时腺体为黄色。整个组织较为致密,体积较鲤鱼的小很多。不 分叶且有固定的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边缘平滑,形状规则。胆囊位于胆囊窝内,但与肝脏分离开,呈卵圆 形,表面墨绿色,胆汁黄褐色。

鱼类的消化系统

鱼类的消化系统

• 消化系统讲授重点:1 、鱼类消化管的结构2 、鱼类消化管构造与食性的关系3 、肝脏、胰脏在鱼体的位置和机能第一节 体腔和系膜脊椎动物的体腔源于中胚层。

体腔囊向腹面延伸,其背部及中部的腔不久消失,而腹部的腔残留下来,即形成将来的体腔。

腔的外侧壁后来因肌节向腹面延伸,并和肌节里层相接,形成体壁的一层衬里,称为腹膜壁层。

腔的内壁层称为腹膜脏层,包围内脏各器官。

包围消化道外的腹膜脏层,称浆膜层。

在消化道的背腹面各形成一条双层的薄膜,即肠系膜。

背面一条称背肠系膜,腹面的一条称腹肠系膜,后者不久中断,左右两腔便合成一个大腔,称为体腔。

鱼类的体腔不久被一横隔(即围心腹腔隔膜)分隔成两个腔。

前面的小腔包围心脏,称围心腔;后面的大腔容纳消化、生殖等器官,称腹腔。

腹腔的形状随鱼的体形而异。

有的处延长形腹腔如鳗鲡、黄鳝、玉筋鱼等;平扁形腹腔如鳐、平鳍鳅、鮟鱇等;侧扁形腹腔台银鲳、长春鳊、团头鲂等。

肉食性鱼类的腹腔一般较大,而杂食性及草食性鱼类则较小。

腹腔脏层由于包围着各种不同内脏器官,其悬系的系膜因而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如胃脾系膜、胃肝系膜、精巢系膜、卵巢系膜等,它们能使各器官稳固在一定位置上。

第二节 鱼类的消化管消化管是一肌肉的管子,它从口开始,向后延伸,经过腹腔,最后以泄殖腔或肛门开口于体外。

消化管包括口咽腔、食道、胃、肠、肛门等部分,有些鱼类这几部分的界限不明显,但可凭借不同的管径,不同性质的上皮组织及特殊的括约肌或一定腺体导管的入口来区别。

一、口咽腔鱼类的口腔和咽没有明显的界限,鳃裂开口处为咽,其前即为口腔,故一般统称为口咽腔。

口咽腔常覆盖以复层上皮,其中有粘液细胞和味蕾的分布,口咽腔内有齿、舌及鳃耙等构造。

鱼类口咽腔的形态和大小与食性有关。

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口咽腔较大,便于吞食大的食物,如鳜、鲈鱼、带鱼、 鳡 、鲶等。

有些专食微小浮游生物的滤食性鱼类口咽腔也宽大,如鲢、鳙等,这是与它们不停地滤取水中食物的习性相适应的。

鱼类学第三章小结

鱼类学第三章小结

鱼类学第三章小结消化系统本章重点:鱼类消化管的形态特征、形态构造与食性的关系;主要消化腺的形态特征及其功能。

鱼类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管、各种消化腺;生理机能:直接或间接担任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体腔:鱼类具一肌肉壁围困的体腔,存有一大孢子将体腔隔开为前后两个腔:围心腔、腹腔。

背腔:容纳肾脏和鳔的空腔,坐落于腹腔之外。

消化管为一肌肉的管子起自口最后从泄殖腔或肛门开口于外,包括口咽腔、食道、胃、肠等。

鱼类的口腔和咽腔无明显的界限,故称口咽腔,内有齿、舌及鳃耙等构造。

齿促进作用:猎食,无法吞咽。

硬骨鱼类的齿:可分为颌齿、腭齿、犁齿、咽齿等,统称为口腔齿(犁齿和腭齿的有无,左右下咽齿分离或愈合等常作为分类标志之一)。

齿与鱼类食性的适应性关系凶悍猎食性鱼类(海鳗,石斑鱼):齿坚硬,犬牙状。

凶猛鲨鱼犬牙状牙齿边缘有锯状。

保守滤食性鱼类:牙通常细小,发育。

食贝鱼类:具臼状齿或砌石状齿。

甲壳类水草鱼类:具髻状齿。

鲤科鱼类的第五鳃弓的角鳃骨特别扩大,特称为咽骨或下咽骨,咽骨上长的齿,就是咽齿记录咽齿的一定格式,称为齿式,如草鱼齿式为2.5/4.2。

即表示左右各有2行齿,从左侧依次向右侧计数,左侧咽齿外侧第一行有2枚齿,第二行有5枚。

右侧第一行有4枚,第二行有2枚。

舌鱼类的舌通常比较完整,没弹性,无法活动,只是基鳃骨的注重。

少数鱼类舌发育甚至无舌,例如海龙科。

一些鱼类的舌上布有味蕾,并有神经支配。

鳃耙鱼类鳃弓朝口腔的一侧短存有鳃耙,通常每一鳃弓长存有内外两行鳃耙,其中以第一鳃弓外鳃耙最久。

鳃耙是鱼类的一种滤食器官,亦有保护鳃丝的作用鱼类鳃耙数目、形状与鱼的食性的关系甲壳类浮游生物鱼类:鳃耙细、墨、长食大型动物鱼类:鳃耙发育鳃耙特化:叉状(蓝子鱼)、簇状(乌鳢)、羽状(羽鳃鲐)、小刺状(带鱼)、滤网状(鲢鱼)。

鳃耙数:第一鳃弓的外鳃耙数鳙的鳃耙结构:鳃耙短而工整,痰鳃骨和上鳃骨卷曲蜗卷状,称作痰上器官。

(鲢鱼和鳙鱼所特有)口、齿、鳃耙的结构和机能与食性密切相关猎食型:口小,颌骨、犁骨、腭骨存有锋利的牙齿、鳃耙长而叶唇柱,例如鲈、石斑鱼、真鲨。

鱼类消化系统

鱼类消化系统

腹腔形状及其变化
大小:大→游泳能力较弱,有较大的胃或较长的肠,一般为肉食
性鱼类,如鲇科、松球鱼科、箱鲀科、鳕科
小→身体较延长,腹腔长远小于体长,多为杂食性或草食 性鱼类,如线口鳗、克氏棘刀鱼 形状:与体型正相关 延长形→海龙科、鱵、鳗鲡、黄鳝、玉筋鱼等 平扁形→鳐、平鳍鳅、鮟鱇等 侧扁形→银鲳、鳊、鲂属、鲽科等,小肠较长 特殊:肛门前移种类→腹腔较小,部分内脏器官伸入尾部。如鳕 科部分肾脏、鲽形目一些种类的生殖腺、鳓的鳔等均伸入尾部
U
公鱼 鳗鲡 鳕
Y
Y T
贲门部
幽 门 部
盲囊部
硬骨鱼类胃的类型
胃的大小与食性和食物的大小密切相关
胃膨大→吞食大型食物的种类 一次消耗大量食物的种类 无 胃→圆口类、鲤科、海龙科等的食道后方 稍扩大,但在组织构造上却无胃腺 胃内黏膜褶: 纵走平行褶 纵走蜿蜒褶 纵褶间具横褶 纵褶间具纵走细褶 纵褶间具网状褶 纵褶间具乳突
滤食性→长而密。鲢> 1000枚;鳙> 500枚
肉食性、大型食物→短而稀。鲇13 ~15枚;鳜5 ~7枚
A. 水珍鱼 B. 黄姑鱼 C. 鲈 D. 深蛇鳚 E. 放大 F. 鲮
不同食性鱼类的鳃耙
鲢、鳙鳃耙的比较
宽鳃耙 侧视 窄鳃耙 侧视
鲢、鳙鳃耙的比较
鲢 数多。体长66cm时约1700 枚,过滤面积约25cm2 鳃耙长。 鳃耙︰鳃丝=1︰ 不同 0.78 鳃耙彼此连成一片, 呈海 绵状 相同 鳙 数少。体长65cm2 时约 680枚 鳃耙较长,鳃耙︰鳃丝 =1︰1.4 鳃耙彼此不相连, 具宽 窄2种鳃耙
草鱼:2,4/5,2 或 2,5 /4,2
3. 鳃耙
(Gillrakers)
着生于鳃弓腹面的内外两侧,具滤食、选择食 物(鳃弓前缘具味蕾)和保护鳃丝作用

鱼类的结构与特征

鱼类的结构与特征
合物含量较少
鱼类的呼吸系统
呼吸器官的组成
鳃:鱼类的主要呼吸器官,位于头部两侧 鳃弓:支撑鳃的结构,由软骨和肌肉组成 鳃丝:鳃弓上的细丝状结构,布满毛细血管 鳃小片:鳃丝上的微小突起,增加气体交换面积 鳃盖:保护鳃的结构,位于头部两侧
呼吸方式
鱼类主要通过鳃进行呼吸
鳃丝上有许多微血管,可以吸收水 中的氧气
排泄特点
鱼类的肾脏位于腹腔后部, 左右各一
鱼类的排泄系统主要由肾脏 和排泄孔组成
鱼类的排泄孔位于肛门附近, 用于排出代谢废物
鱼类的排泄系统具有高效的 过滤和重吸收功能,可以保
持体内水分和盐分的平衡
THANK YOU
汇报人:XX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鳃位于鱼的头部两侧,由许多鳃丝 组成
鱼类的呼吸方式与陆地动物不同, 它们不需要肺来呼吸
呼吸特点
鱼类通过鳃进行呼吸 鳃位于头部两侧,由许多鳃丝组成 鳃丝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用于气体交换 鱼类的呼吸频率与水温、活动量等因素有关
鱼类的循环系统
循环器官的组成
心脏:鱼类的心脏分为两个心房和 一个心室,负责将血液泵送到全身。
肌肉的功能
运动:鱼类通过肌肉收缩 实现游泳、跳跃等运动
支撑:肌肉在鱼类的身体 中起到支撑作用,保持身
体稳定
保护:肌肉在鱼类的身体 中起到保护作用,减少外
界伤害
消化:肌肉在鱼类的消化 系统中起到消化食物的作

肌肉的类型
红肌:主要存在于 鱼类的躯干和尾部, 负责长时间的低强 度运动
白肌:主要存在于 鱼类的躯干和尾部, 负责短时间的高强 度运动
骨骼的类型
硬骨鱼:骨骼主要由硬骨组成,如鲤鱼、 鲫鱼等

鱼类学题库

鱼类学题库

鱼类学》自测题一、名词解释1.鱼类学:研究鱼类形态构造、生长发育、生活习性、生理机能以及种类区分和地理分布的一门科学,是动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尾柄:臀鳍基部后缘至尾鳍基部间的区域。

3.颐部:位于头部最前方,即下颌下方的一片区域。

4.腹棱:部分鱼类在肛门前的腹中线上隆起成锐尖的棱。

5.硬刺:鳞质鳍条中,由少数不分枝鳍条硬化形成的棘,又称假棘。

6.软鳍鱼类:指硬骨鱼类中的低等种类,其背鳍全部由软条组成,仅少数具有硬刺。

7.环片:指骨鳞的上层结构,由骨质构成,是围绕鳞片中心一环一环增生所形成的隆起嵴。

8.角质鳍条:纤细、不分枝不分节,由结缔组织所形成的鳍条,软骨鱼类特有。

9.棱鳞:鱼体腹部正中线上一行较坚硬呈锯齿状的鳞片。

如鲥、鲚等。

10 .侧线鳞:被管状侧线分支小管穿过的鳞片。

11 .栉鳞:骨鳞的一种类型,其主要特点是鳞片后区边缘具细齿或小棘。

12 .珠星:是一种白色坚硬的锥状突起,是表皮的衍生物,一般生殖季节出现在雄性个体上,雌性没有或不明显,在鲤科鱼类中较常见。

生产上可利用这一特征鉴别雌雄。

13.鳞焦:鳞片上最先形成的部分,即鳞嵴的中心。

14、外骨骼与内骨骼:位于鱼体外的鳞片、鳍条等称为鱼类的外骨骼。

位于鱼体内的骨骼为内骨骼,如头骨,脊柱等。

15、脊柱与脊椎:脊柱纵贯鱼体背方,俗称脊梁骨,是由数量不等的椎骨相互连接而成的柱状结构。

脊椎是构成脊柱的结构单位,可分为躯椎和尾椎二种。

16 、红肌与白肌:红肌和白肌都属于大侧肌的组成部分。

红肌脂肪含量高,富含肌红蛋白和多量的血液,呈暗红色,靠近水平隔膜,耐力强的鱼类较发达。

白肌不含脂肪,颜色淡白易疲劳,不耐持久。

17、消化与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分解过程称为消化,各种营养物质消化产物以及水分、无机盐、维生素等通过消化管壁的上皮细胞而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称为吸收。

18、口腔齿与咽喉齿:.着生在口腔内周围骨骼上的齿称为口腔齿,着生在第五对鳃弓扩大形成的咽骨上的齿为咽喉齿。

兽医资格考试(水生生物)水生动物解剖学题库

兽医资格考试(水生生物)水生动物解剖学题库

第二篇水生动物解剖学、组织学及胚胎学1.在下列细胞器结构中,哪一个被称为细胞内的能量工厂( B )。

A.核糖体B.线粒体C.高尔基体D.中心体E.内质网2.细胞核中负责核糖体RNA的合成、加工和核糖体亚单位装配的结构是( C )。

A.核膜B.核质C.核仁D.染色体E.染色质3.在细胞分裂周期中,____细胞可能不再继续分裂,适时再返回到周期中( A )。

A.DNA合成前期B.DNA合成期C.DNA合成后期D.分裂前期E.分裂末期4.下列关于肌肉组织叙述正确的是( C )。

A.肌肉组织的三种类型心肌、骨骼肌和平滑肌均有横纹B.每条肌纤维均有一薄层结缔组织称为肌外膜C.肌原纤维的明带之间有一条暗带线称为Z线D.心肌纤维上有A带、I带和Z带但没有H带E.脊椎动物消化道壁内的肌肉没有平滑肌5.真骨鱼类皮肤的表皮是由____上皮组织构成的( D )。

A.单层扁平上皮B.单层立方上皮C.单层柱状上皮D.复层扁平上皮E.复层柱状上皮6.在结缔组织中,致密胶原纤维的细胞主要成分是( E )。

A.成纤维细胞B.胶原纤维C.组织细胞D.网状纤维E.腱细胞7.下列关于支持组织叙述错误的是( B )。

A.包括骨组织和软骨组织两种类型B.是分布在骨骼、淋巴结、肝和脾等器官之间的基本组织C.血管和神经在支持组织内相伴而行分布在其中D.软骨组织可分为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三种E.骨组织包括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三种8.神经活动所需要的大量蛋白质在____内合成( A )。

A.尼氏体B.线粒体C.高尔基复合体D.核糖体E.内质网9.从胞体发出一个突起并在离胞体不远处呈T型分为两支的神经元为( B )。

A.单极神经元B.假单极神经元C.双极神经元D.多极神经元E.以上都不是10.关于神经的说法,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C )。

A.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B.神经胶质细胞含有髓鞘和神经膜C.神经纤维越粗,结间段越短D.感觉神经末梢按结构可分为游离感觉神经末梢和有被囊感觉神经末梢E.螯虾腹神经索中,外侧与运动巨大纤维间形成的突触是兴奋性电突触11.下列细胞中,不属于神经胶质细胞的是( D )。

赛有渔金肝利胆——鱼类肝胆病的克星

赛有渔金肝利胆——鱼类肝胆病的克星

肝脏是鱼类重要的腺体和消化代谢器官,是维持生理机能最核心的器官之一,不同种类的鱼类肝脏的功能却是极其相似,包括:物质合成中心(蛋白质合成、脱氨、转氨、酯蛋白的合成等)、分泌和排泄功能(生成胆汁酸和分泌胆汁,促进肠道脂肪消化和吸收)、解毒作用(清除有害物质和残留药物)、免疫功能(吞噬越过肠屏障进入肝脏的微生物)、储血和调节血液循环血量(其储血量占心血流量的25%)、具有胰腺功能(鱼类胰腺分布于肝脏中,分泌消化酶,如蛋白质消化酶、淀粉消化酶)等。

肝脏的主要功能具体为:1. 分泌胆汁:可乳化脂肪,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胆囊为储存胆汁的地方。

2. 代谢功能:从消化道吸收的各种营养物质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肝细胞内进行处理、加工,合成机体需要的重要物质,如白蛋白、纤维蛋白和部分球蛋白。

肝细胞还能合成和分解糖原,参与维生素和激素的代谢。

3. 解毒作用:由肠道吸收的一些有毒物质和机体中间代谢的有毒物质,经肝细胞的转化或结合作用,以消除或减低毒性。

4. 防御功能:肝巨噬细胞有活跃的吞噬能力,可消除细菌、有害物质及衰老的白细胞等。

肝脏问题可发生于各种年龄和各种品种的鱼类,主要流行于5~10月,高峰期在6~8月。

管理不及时,死亡率可达到50%~90%。

原发性肝病多呈慢性疾病,病程长,死亡分散,不易被发现,主要由细菌和病毒所引起;继发性肝病常由其他疾病引发,通常发病急,死亡率高,主要由于其它的病变、营养不良和药物所引起。

目前水产养殖过程中所发生的肝病来源于原发性的肝病较少发生,主要是继发性肝病。

鱼体内的多种有害物质需要通过肝脏分解,从而将代谢产物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肝脏的损伤或病变往往会引起鱼类营养代谢失调,免疫系统紊乱,抗病力下降,并极易引发其他继发性疾病的暴发,甚至最终导致鱼类大量死亡。

因为肝脏功能多样、结构复杂,引起鱼类肝脏疾病的原因有营养、饲料、环境、药物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所以诊断鱼类肝脏疾病的病因难度非常高,一般以营养和环境引起的脂肪肝病最为常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类肝和胰分别是消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它们有着不同的组织结构特点。

鱼类肝是一个大型、复杂的器官,位于腹部。

其主要功能是合成、贮存和分解多种生物化学物质。

鱼类肝的组织结构特点如下:
1.肝脏由许多小叶组成,每个小叶由许多六边形肝细胞(hepatocytes)组成,这些肝细胞排列成板状。

2.每个肝细胞都有许多细微的细胞器,例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这些细胞器参与各种代谢过程。

3.血管网络密集,血液从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肝窦中循环,并通过中心静脉流出肝脏。

鱼类胰腺是一个位于消化道旁边的平面腺体,主要分泌内分泌激素和外分泌酶,帮助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

鱼类胰腺的组织结构特点如下:
1.胰腺由许多小叶组成,每个小叶由许多细胞组成。

2.胰腺的细胞类型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

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如胰岛素和葡萄糖素,调节血糖水平。

外分泌细胞分泌胰液酶和碳水化合物酶等酶类,帮助消化食物。

3.血管网络比较松散,血液从腹腔动脉进入胰腺,并在胰腺内循环,最后通过门静脉回到肝脏。

总的来说,鱼类肝和胰都是非常重要的消化系统器官,它们的特点不同,但都在维持鱼类正常的代谢活动和生命体征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