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王老吉越喝越虚,为什么没人说
王老吉存在的问题

王老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很多人认为王老吉商标权判决之后,广药彻底赢了加多宝,广药可以瞬间拿回加多宝100多个亿的凉茶市场份额。
其实,对于广药来说,此时才是最困难的时候,因为加多宝已经放弃了包袱轻车上阵了,而广药却背负了一个巨大的包袱在前进,之前情理法上广药胜过加多宝,现在却是加多宝胜过广药。
当舆论和民心背向的时候,也就是品牌最危险的时候。
从目前市场竞争来看,个人认为广药王老吉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困境,这是决定王老吉是否能够重新回到市场轨道,继续做稳凉茶一哥地位的关键所在。
1、渠道困境:加多宝排他化的渠道拦截虽然6月以来,王老吉已经找到了很多合作伙伴,包括银鹭、统一等企业都已经和王老吉大成了生产合作,但是从6月份王老吉进入的渠道来看,主要还是广药比较熟悉的医药渠道和超市渠道较多,而真正加多宝的核心渠道和核心市场,王老吉目前进入的还比较少,比方说餐饮渠道,加多宝的主要销售来源,王老吉未来要进入将会面临很大的阻力。
因为从餐饮系统的操作规则来看,一般酒水品牌餐饮系统都是采用买断+并存的模式进行,加多宝在餐饮系统里运作的时间长,很多城市的核心餐饮终端基本都是采用终端排他的方式在做,因此王老吉要想进入这些个渠道除非面向新的餐饮渠道或者加多宝非买断终端,否则很难在这个核心渠道里有所作为。
另外城市的餐饮渠道的运作都是大的经销商掌控着,这些大的经销商一般都与加多宝早期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因此王老吉想进入大经销商体系,除非这些经销商与加多宝决裂,否则王老吉要想做进取将付出非常昂贵的代价。
这个代价对于新进入品牌来说将是巨大的。
再者,在经销商层面,从市场反馈来看和操作原则来说,加多宝和经销商的合作时间比较长,每个经销商和加多宝不仅感情上有很强的联系,毕竟凉茶市场是加多宝和自己做起来的,因此有共同的话语和情感纽带,另外由于多年的品牌经营和合作,很多经销商和加多宝还有很多未尽的市场利益存在,如各种市场费用报销和处理,断然中止加多宝合作,其代价会比较高,而且背上不好的名声,对于经销商来说存在名誉和利益的双重损失,因此很难迅速了断。
王老吉SWOT分析

王老吉SWOT分析优势(Strength)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去湿等功效的“药茶”。
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乂以王老吉最为著名。
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5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药茶王”之称。
到了近代,王老吉凉茶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从19世纪开始,王老吉凉茶不但在华南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触觉更是延伸到了海外。
王老吉的兄弟与后人在香港、澳洲开设王老吉凉茶店分号,而王老吉凉茶配方和药材也远销东南亚、澳洲、欧洲、美国。
2002年年底,王老吉公司为红罐王老吉重新做了市场定位,定位为“预防上火的饮料”。
王老吉的“凉茶始祖”身份、神秘中草药配方、175年的历史等,显然是有能力占据“预防上火的饮料”这一定位。
其品牌定位一一“预防上火的饮料”,独特的价值在于一一喝红罐王老吉能预防上火,让消费者无忧地尽情享受生活:吃煎炸、香辣美食,烧烤,通宵达旦看足球……这样定位红罐王老吉,是从现实格局通盘考虑,主要益处有:其一,利于红罐王老吉走出广东、浙南;其二,避免红罐王老吉与国内外饮料巨头直接竞争,形成独特区隔;其三,成功地将红罐王老吉产品的劣势转化为优势。
淡淡的中药味,成功转变为“预防上火”的有力支撑;3. 5元的零售价格,因为“预防上火”的功能,不再“高不可攀”;“王老吉”的品牌名、悠久的历史,成为预防上火“正宗”的有力的支撑。
其四,利于加多宝企业与国内王老吉药业合作。
正由于加多宝的红罐王老吉定位在功能饮料,区别于王老吉药业的“药品”,因此能更好促成加多宝企业与国内王老吉药业合作共建'‘王老吉”品牌。
两家企业共同出资拍摄一部讲述王老吉凉茶创始人行医的电视连续剧《岭南药侠》。
劣势(Weakness)1(广东、浙南消费者对红罐王老吉认识混乱在广东,传统凉茶(如颗粒冲剂、自家煲制、凉茶铺煲制等)因下火功效显著,消费者普遍当成“药”服用,无需也不能经常饮用。
而“王老吉”这个具有上白年历史的品牌就是凉茶的代称,可谓说起凉茶想到王老吉,说起王老吉就想到凉茶。
王老吉的功效与作用

王老吉的功效与作用
王老吉是一种中草药饮品,有许多人认为它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以下是一些关于王老吉的可能功效和作用的描述:
1. 清热解毒:王老吉被认为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缓解体内的热毒。
它被广泛用于感冒、发烧和喉咙痛等症状的治疗。
2. 利尿通便:据说王老吉还具有利尿通便的效果,有助于促进体内废物的排出,维持身体的健康。
3. 润喉止咳:许多人相信王老吉对于咽喉不适和咳嗽有镇静和舒缓的效果。
它可以缓解喉咙痛和干咳的不适感。
4. 缓解口渴:王老吉被认为是一种消暑饮品,可以解渴。
在炎热的夏季,许多人喝王老吉来降温和滋润喉咙。
5. 补充营养:王老吉中含有一些植物提取物,被认为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尽管并不是主要的营养来源,但喝王老吉也可以为身体提供少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述关于王老吉的功效和作用主要基于传统观念和个人经验,并未经过严格科学研究的验证。
而且,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反应都有所不同,所以在使用时应谨慎并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合理的使用。
中医王老吉加和其正,上火越喝火越重

中医王老吉加和其正,上火越喝火越重中国人不知什么时候发明了“上火”这个词,并且特别深入人心,老百姓自己都会对大夫说:“最近事儿多,老上火,弄点下火药吧”;甚至很多自己都会中西医结合:“大夫,最近火比较大,给我弄点牛黄解毒丸,再输几天头孢”。
“上火了怎么办?”患者忧心地问。
“喝凉茶吧,很快见效。
”好心人提醒道。
“怕上火喝王老吉嘛!”,“中国凉茶和其正”,广告天天轰炸,比中国足球火爆多了,早就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了。
“但我不能喝凉茶,一喝就头晕脑胀,天旋地转。
”……听到这里,我总是一声叹息,身体果然聪明,他知道自己寒了,接受不了这种东西。
然后,我不得不花上十几二十分钟劝患者多吃温热,多吃姜。
“大夫,都上火了还敢吃姜,那不是火上浇油吗?”“你那是上的虚火,不是实火;你虽然上火却一点也不口渴,甚至喝水都喜欢热的烫的,小便也不短黄,而是清长量多。
你吃了凉东西肚子会不舒服的,甚至拉肚子的。
”我不得不苦口婆心。
“是呀,你怎么知道。
喝点凉的我的胃受不了。
那你怎么给我下下火呀,这嘴都烂了(口腔溃疡)难受的很。
吃了阿莫西林也不管用。
”“把那些下火药都停了,阿莫西林越吃越重,就是当时轻一点,后面也是只要有风吹草动,三天两头上火。
”我无力地说着,笔下已经准备开附子理中汤或四逆汤、潜阳封髓丹之类加减的方剂。
附子、干姜绝对是不可或缺的。
这样的情况太多了,不仅仅是凉茶火爆,用凉药,打点滴何尝不是寒凉的东西呢?空调、熬夜、吃冷饮的生活方式简直是雪上加霜。
所以每当看到电视上冰镇饮料一饮而尽的瞬间,小孩子下学直奔冰箱的镜头我就直打激灵。
我口干舌燥一上午不过只能让十几二十人提高点警惕。
明星代言的广告却像瘟疫一样瞬间在全国开花结果。
经常碰到女孩子满脸粉刺暗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奔走在中西医院的皮肤科,经人介绍过来时还反复强调说:“我火气重,帮我去火!”“你哪有火气,你身体里面不知多寒,它们本来供应温养身体运转的,现在跑到上面去了,你例假怎么样?”“例假以前还规律,吃了XX医院那个主任的药现在推迟了好久还不来,来的时候还肚子痛得厉害,量也不多,都是黑的。
喝王老吉可延寿?这个研究结果太荒唐

喝王老吉可延寿?这个研究结果太荒唐作者:暂无来源:《中国食品》 2018年第1期文秦宁2017年12月5日,在广州举行的《财富》国际科技头脑风暴大会上,广药集团董事长李楚源宣布:国家863计划研究结果表明,喝王老吉可延长寿命大约10%。
面对质疑,广药集团和王老吉方面回应,通过对576只大鼠样本为期两年的安全性实验,发现王老吉凉茶实验组的大鼠存活率优于对照组,显示长期饮用王老吉凉茶可延长动物寿命。
喝王老吉可延寿10%,此言一出,网友炸锅,纷纷揶揄:“2017年度中国最佳冷笑话大奖得主,没得跑了。
”“吓得我,直接喝口加多宝”……尽管广药集团和王老吉方面均给出回应,但有越描越黑之嫌,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是,即便确可延长老鼠寿命,但怎么直接推导出延长人类寿命?跨度如此之大,简直开国际玩笑。
这个所谓的头脑风暴大会,不管是否正规,但在公开场合,身为广药集团董事长的李楚源,公开发表“喝王老吉可延长寿命大约10%”的言论都是草率的、轻佻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据专家称,最重要、对寿命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我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说喝一种饮料就能延长寿命10%,显然没有科学依据。
如果想证实喝一种饮料能延长寿命,那就需要严谨、科学的研究设计,开展动物实验和人群研究,同时设立对照组,还要有评价指标等等……”喝王老吉能否延年益寿,不能自说自话,更不能自吹自擂。
非经严格论证,特别是专业人士的科学认定,就自顾自地抛出惊人之论,不只是哗众取宠,更是混淆视听。
有人说这是广药集团的营销噱头。
但噱头更不可乱发,营销也须守住底线。
为了营销就故意夸大其词,甚至无中生有,显然不可取。
一定程度上说,这种言论涉嫌违规。
正如业内人士所称,“国家明文规定普通食品是不能讲功效的,除非有‘蓝帽子’。
”普通食品这样宣传功效,涉嫌虚假宣传,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个误导,可以说是欺诈消费者。
王老吉是一种饮料,如此宣传延寿功效,于法不容。
值得一提的是,这不是广药集团第一次这样做。
王老吉的五大陷阱

王老吉的五大陷阱,让无数凉茶品牌竞折腰王老吉火了,众多营销人士都认为凉茶这个品类都会火起来,认为只要搭上凉茶品类的销售快车,就能在市场上分一杯羹,实际上这是王老吉为凉茶埋下的一个陷阱,也是众多新进凉茶品牌竞折腰的症结所在。
陷阱一:消费者因为凉茶购买王老吉从一些新进凉茶品牌的宣传推广中,都口口声声离不开凉茶这两个字,和气正是中国凉茶,瑞年集团是顺牌凉茶,潘高寿是凉茶我喝潘高寿,还有新进的如万吉乐、上清饮、广东凉茶等凉茶品牌。
纷纷以凉茶作为主诉求或者是核心诉求之一,从这些宣传品牌推广中,一些新进品牌都展现出了对凉茶品类的极大热情和重视,甚至超过了对品牌的重视,众多品牌都极大担心自己不能跟凉茶沾上边。
其实这是王老吉埋下的一个凉茶陷阱,即消费者在购买王老吉的过程中,凉茶品类对消费者的影响极大。
实际上不然,在一些市场的走访过程中,消费者在购买王老吉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品牌和防上火的功能,而凉茶这个品类只是代表植物、天然、健康消费的一种购买趋势,是支撑王老吉功能无副作用的一个基础。
特别是在任何宣传中,王老吉都会尽量弱化凉茶的声音和形象,重点强化其功能主张,其实只要我们看过王老吉电视广告的人或者关注平面广告的人都可以留意到,任何主视觉都是怕上火,喝王老吉,而不是喝王老吉凉茶。
还有就是在其VI系统的推广中,任何的形象物料中,王老吉都是一个独立的形象系统,基本上很少见到王老吉凉茶组合形象系统。
从王老吉一系列的宣传推广中,可以发现王老吉基本上放弃了品类壁垒,尽量弱化凉茶品类对消费者的购买影响,因为王老吉深知品类是不能独占的。
所以就采用了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策略大大提高了品牌壁垒和功能壁垒。
这也是为什么众多新进凉茶品牌,虽然搭上了凉茶这个品类快车,但还是推而不动、促而不销的症结所在。
陷阱二:大众化饮料形象毋庸置疑,从王老吉310ml的包装容量来讲,王老吉是偏向大众化的饮料包装,但不要忽视的是无论是在营销届、企业、终端陈列、消费者心目中,王老吉是一个功能型的大众饮料,这一点与红牛的包装定位有点类似,所以大众化饮料的单一形象只是王老吉塑造得一个温柔陷阱。
分析加多宝与王老吉成败的原因.

分析加多宝与王老吉成败的原因问题:王老吉凉茶原本是国内的凉茶领军品牌,但如今却被加多宝凉茶挤掉许多市场。
请分析一下加多宝凉茶成功的原因。
并为王老吉凉茶提供一些对策。
王老吉发展介绍一、王老吉简介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去湿等功效的“药茶”。
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
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0多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
其中,红罐王老吉是加多宝集团产品,其他王老吉品牌产品由广药集团出品。
对王老吉品牌再造,使王老吉深入人心,提升其价值的是红罐王老吉,也就是加多宝公司。
红罐王老吉销售额从2002年的1亿左右飚升至2011年的200亿,国内销量远超可口可乐,品牌价值超过1000亿(市场估值1080亿),品牌价值超过海尔成为第一民族品牌。
如果王老吉品牌使用权归加多宝,1080亿或许值;可现在回到广药集团,王老吉品牌的市值恐怕就要大打折扣了。
二、王老吉营销环境分析2002年以前,王老吉凉茶主要在广东和浙南地区销售,销售额多年徘徊在1亿元左右。
当时王老吉面临的主要营销环境如下(一)公众方面1. 广东地区有饮用凉茶下火的传统,王老吉凉茶始祖的地位被广东人所认同。
由于在广东人的意识中,凉茶属于药,不适宜长期饮用,因此销量受到很大限制。
同时红罐王老吉口感偏甜,使广东消费者认为其药力不足,遇到“祛火”需求”时回到传统凉茶铺购买凉茶或自家煲制。
2. 浙南地区虽然没有凉茶不适宜长期饮用的禁忌,但是消费者将“红色王老吉”与康师傅茶、旺仔牛奶等饮料相提并论,并没有显著的特色。
3. 两广以外的地区,人们并没有凉茶的概念,大多认为凉茶就是凉水泡的茶或白开水。
因此想要将凉茶推向全国困难很大。
4.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多地关注饮料产品营养成分是否天然健康,绿色环保。
(二)竞争者角度放眼到整个饮料行业,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代表的碳酸饮料,以康师傅、统一为代表的茶饮料、果汁饮料更是处在难以撼动的市场领先地位。
事件营销6:让王老吉从中国的货架上消失!封杀它

让王老吉从中国的货架上消失!封杀它!背景:2008年5月18日晚( 5.12大地震过去了六天),在募捐晚会上,“王老吉”背后的生产商加多宝集团代表阳先生以1亿元的捐款成为国内单笔最高捐款企业,顿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加多宝集团在情急关头交出了一份令人感动的答卷,金钱不代表感情,但有时它却能表达感情,加多宝集团这一刻散发出来的人性的光辉,令人觉得分外亲切而温暖。
当晚,加多宝集团也一夜成名,然而,它的品牌“王老吉”却在网络上有此遭遇,“让王老吉从中国的货架上消失!封杀它!”这一类的评论风传了整个网络。
理论:1、网络力量助推,决胜情感营销利用向地震灾区捐款义举,把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体现的淋漓尽致。
2、在企业进行善举之后,发出批斗此企业的评论,会引起民众对评论者的反感和对企业的支持,支持的声音就顿时响起,品牌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巩固。
3、网络评论人的反面攻击失败,正面评论自然而然地由有明白事理和爱国之心的人们发起,由企业之外的人员对企业的赞许远远要比企业自行的宣传来的有效。
流程:5月18日,在5.12大地震捐款的晚会上,“王老吉”背后的生产商加多宝集团以1亿元,成为国内单笔最高捐款企业。
5月19日(捐款的第二天),网友呼吁“封杀”王老吉。
5月19日,社会公益产生的口碑效应在网络上迅速蔓延,力撑王老吉。
案例:网友呼吁:“封杀”王老吉就在加多宝宣布捐款1亿元的时候,一则“封杀”王老吉的帖子也在网络热传。
从5月19日当晚最早在论坛上出现“封杀王老吉”的帖子,到打开搜狐、网易以及国内人气最旺的几个论坛,在醒目位置都能看到关于“封杀”王老吉的帖子。
几乎在一瞬间,《让王老吉从中国的货架上消失!封杀他!》等类似的帖子扑满了国内大大小小的网络社区。
“王老吉,你够狠”,网友称,“生产罐装王老吉的加多宝公司向地震灾区捐款一亿元,这是迄今国内民营企业单笔捐款的最高纪录”,为了“整治”这个嚣张的企业,“买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买一罐!”成了在众多网友之间迅速传播的响亮口号。
批“怕上火,就喝王老吉”

“怕上火,就喝王老吉”,这句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广告词已经深入人心,甚至王老吉集团想把它作为中国的可口可乐销售。
然而,从中医的角度,我们应该冷静面对“上火就喝王老吉”!
中医所谓上火,分为实火、虚火。
实火简单说就是我们身上有了过度的火,表现为发热、口渴喜饮、胸腹灼热、面红、便秘尿黄、舌红苔黄干、脉数或洪大等;而虚火这是人体自身的阴不足,导致阳的相对偏亢而出现的热象,表现为咽干不喜饮,喜欢热饮,五心烦热(手掌、脚掌的发热)、脉细数,大便不干甚至偏稀等。
中医的实火可以清热解毒,但是虚火是不能清热的,
“王老吉”凉茶主要成分为:菊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其药性为辛、苦、寒,功效是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长期喝王老吉等去火凉茶会导致脾胃损害,伤及肾阳。
媒体报道,杭州一名消费者称自己平时经常熬夜加班导致上火,每天都买“王老吉”喝,不料喝出了胃溃疡。
近日,上海也出现母女两人一天喝9罐王老吉解暑导致腹泻住院的事件。
专家表示,即使是脾胃呈热性的人也应根据身体状况控制饮用量,不宜过多服用凉药,以免造成胃寒、胃不适。
脾胃虚寒者如喝多了夏枯草或含夏枯草成分的饮品会“伤阳”;心脏病人、肾脏病人、体质寒性、身体虚弱、流虚汗、贫血及经期妇女不宜饮用凉茶,尤其不能喝冰镇凉茶;健康人饮用凉茶也要适可而止,不宜长时间连续饮用,最好不要空腹喝凉茶,以免造成胃溃疡、腹泻等身体不适。
专家还提醒:心脏病人不光是王老吉凉茶,任何冰镇饮料、冰红茶、绿茶、乌龙茶、丝瓜、苦瓜等苦寒的食品都不适合食用。
王老吉的愚蠢和卫生部的无能(一)

王老吉的愚蠢和卫生部的无能(一)王老吉终于被叶征潮起诉了。
目前法院何时立案尚不得知,法院对这个案子也是很谨慎的,毕竟已经引起了这么多舆论上的重视。
民众之所以重视这个,也是让三鹿奶粉给吓怕了。
毕竟那场风波,让人无法对中国的食品有足够的信任,无法对中国的食品生产企业有足够的信任,就连捐款一个亿的王老吉也不例外。
起诉王老吉,并不等于不支持民族企业,也不等于忘记了这个企业在为灾区捐款捐时捐出天文数字的表现。
也许正是源于对民族企业的爱护,才更应该严格对待它成长的每一步。
就像父母对待儿女,难道一味的溺爱就是亲父母,挫折教育的都是后爹妈?哪个不能接受批评的孩子能进步?企业也一样,老百姓就是你的衣食父母,还不能提点意见了?然而王老吉不能理解,当叶征潮发给他们律师函的时候,希望他们能够谨慎对待,王老吉置之不理,逼得叶征潮只能提起诉讼。
网上总拿捐款一个亿来说事,好像捐了那么多钱,大家不管怎么的也得支持它,喝它。
那是不是只要做过慈善的,就永不问责了呢?黑社会捐个一个亿,就可以随便杀人贩毒,大家就得一味忍受,不能吱声?虽然例子举的极端了点,但道理一样。
再说,这一个亿的捐款,不是早就受到质疑是一次商业炒作的策划吗?企业的原意是否出于慈善,我们尚不得知。
更不能因为它的捐款而放弃质疑的声音。
王老吉在这次事件中的做法实在让人觉得太过愚蠢,或许它还以为是会有05年北京那次诉讼同样的效果?难道它没有考虑王老吉已经不是当年的王老吉,你可是捐款一个亿啊!难道它忘了三鹿刚倒下,大家神经还很紧?王老吉开始的态度好像很无所谓。
首先叶征潮发出律师函的时候,置之不理。
然后当卫生部在违法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情况发布会上,回答大公报记者有关王老吉问题,明确指出关于王老吉茶的问题,因为食品安全法已经规定,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是卫生部公布的,卫生部也发布过名单,王老吉中的有些成分和原料的确不包括在内。
这个时候,全国的媒体都注意到这个话题,并给予报道。
被王老吉毁掉的中国人,比上火更可怕的是用王老吉去火

被王老吉毁掉的中国人,比上火更可怕的是用王老吉去火文小叔说让中医更美更有趣更贴近生活唉,文小叔今天又要得罪一家大型企业了,这家企业最近几年火得不要不要的,它的名字叫王老吉。
这篇文章发出去后会不会被和谐呢,会不会被跨省呢……说心里话,文小叔很希望王老吉能够健康发展,毕竟是老字号,毕竟与中医中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可是,文小叔实在看不下去,实在看不下去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被王老吉毁掉,他们是王老吉的铁杆粉丝,他们成箱成箱地把王老吉买回家,放在冰箱里,没日没夜地喝。
他们喝王老吉的理由还很理直气壮:王老吉是保健饮料,可以去火……是的,中国人之所以疯狂追逐王老吉就是因为那句天天在电视上播放的广告词:怕上火,就喝王老吉。
是的,中国人之所以疯狂迷恋王老吉是因为时下的中国人普遍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处于一种虚火动不动就往上冒的状态。
王老吉就这样应运而生,火遍大江南北。
然而中国人在喝王老吉的时候根本不会去思考,王老吉到底去什么火,自己到底上的啥火。
王老吉作为一款历史悠久的凉茶对广东人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确实为广东人带来了凉爽,所以老一辈广东人对王老吉很有感情的。
不过,那已经是过去了,现在的王老吉变了,改变它的不是王老吉,而是背后操作王老吉唯利是图的人。
去年,发生了一件很奇葩的事情,王老吉的高管把中国人愚弄了一番。
高管说每天喝王老吉可以延寿10%。
王老吉的控股股东广药集团董事长李楚源很自豪地告诉媒体,国家863计划研究结果表明,喝王老吉可延长寿命大约10%。
李董还请来托,说这个结论还得到了华大基因总裁尹烨的“ 高度认同” 及全场嘉宾的热烈掌声。
而事实的真相是华大基因总裁只不过是礼节性地点了点头,全场热烈的掌声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呵呵。
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作为一个知名品牌的代言人,应该谨言慎行才是,却为了炒作自己的产品,利欲熏心,节操碎了一地,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记者问李董,为什么说喝王老吉可以延寿10%呢?李董说,因为我们对576只老鼠做了实验啊,经常喝王老吉的老鼠存活率要高于不喝王老吉的,这还不足以说明王老吉可以延长动物寿命吗?人也是动物嘛。
王老吉品牌上火的原因分析

王老吉品牌"上火"的原因分析“怕上火,就喝王老吉”,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广告语,甚至是南方一些地区婚宴不可缺少的三小件,并在数年间迅速吞占了海量的市场,成了我国一路飘红的品牌,王老吉品牌如此“上火”的原因是什么?在2003至2006年4年间,王老吉投入5亿元,累计销售80亿元,产出比高达16倍,品牌价值窜升至22.44亿元,并以4.2亿元成为2007年央视广告标王。
在国产饮料几乎全军覆没的情况下,王老吉却异军突起,一路高歌,创造出国内饮料市场的“红色奇迹”。
王老吉从2003年全国推广以来,无论是红色的罐装,还是降火的功能,以及一路火下来的营销业绩,都与“火”紧密相连,然而水火毕竟是无情的,当星星之火燎原之后,品牌就会进入过渡期和发展期,如不及时转型,就容易引火烧身,市场销量不能拓展,品牌形象无法提升。
“怕上火,喝王老吉“,就演变成了“王老吉等于防上火”。
“上火”的王老吉品牌在创造民族饮料销售神话的同时,如何才能走得更远,火得更久?“防上火”不等于王老吉定位是把双刃剑,可能伤人,也可能伤已。
特劳特的定位是营销的洋理论,国人在学习和应用时变得“百花齐放”,模糊不清。
定位实质上是为了在同质化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市场壁垒和利益区隔,是入市时切入市场的一把利剑,是为了撕开市场的缺口。
而利剑因为尖锐,所以很狭窄,所以当缺口撕开后,就要开始跑马圈地,不可以一直这样定位下去,否则这把双刃剑就会割伤自己。
“防上火”是王老吉的产品定位,不是它的品牌定位,是营销策略的一环,不是品牌内涵的代言。
产品定位主要在产品功能和利益上,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与竞品有所区隔,是产品物质属性层面的,是入市时短期的营销策略。
品牌形象是建立在产品形象基础上的,品牌是与消费者的一种情感沟通,而功能是无法承载品牌的。
王老吉“防上火”饮料为王老吉的品牌淘到了第一桶金,这无疑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如果仅把此作为品牌的整个内涵,单薄的功能,老化的形象,不仅会导致资源的无谓浪费,品牌也会快速没落。
凉茶不适合虚寒体质的人

凉茶不适合虚寒体质的人最近,王老吉凉茶添加夏枯草一事引起大家广泛议论,还流传着“凉茶不适合北方人体质”的说法,与这种说法相对应,市场上出现了名为“植物饮料”的新饮品。
那么,凉茶到底是否适合北方人饮用?最近,王老吉凉茶添加夏枯草一事引起大家广泛议论,还流传着“凉茶不适合北方人体质”的说法,与这种说法相对应,市场上出现了名为“植物饮料”的新饮品。
那么,凉茶到底是否适合北方人饮用?“植物饮料”与凉茶又有什么区别?河南省中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赵旭认为,凉茶适合北方人饮用,尤其在夏天,凉茶可起到清热、解暑的功效。
所谓凉茶,是中药熬制的汤剂。
虽然很多产品来自南方,但并非不适合北方人饮用。
应该说,凉茶适合实热体质的人,这些人通常表现为口唇干、四肢温热、便秘、怕热,喜欢冰凉饮料,舌苔多是黄色,或者说话洪亮,中气比较足,容易激动兴奋,身上常闷热,舌苔厚腻等。
由于凉茶配方中的金银花、夏枯草等寒性比较大,所以虚寒体质的人就不太适合。
虚寒体质的人容易四肢发凉、大便不成形,女性白带多,怕冷,喜欢喝热水,舌苔白薄,水分多。
而体质虚的人说话声音小,午后经常出现脸上发热,舌苔比较少。
植物饮料更温和专家说,植物饮料中寒性物质相对少一些,更温和,也能起到一定的清热降火作用,但与中医所说的凉茶还是有所差别的,效果没那么直接。
但是,即使是大众化的产品,也有不适合的人群。
由于饮料中会添加糖,所以糖尿病患者不适合饮用。
另外,夏枯草除了能去火,还有一定降压作用,低血压的人就不适合长期喝这种饮品。
选择合适的场地是参展计划中重要的一部分。
首先须考虑的是人群流动的方式,了解人潮在整个展览会场移动的方向,再依此挑选摊位。
举例而言,通常人潮流量最高的地方是靠近入口及出口处、洗手间、休息室及饮食区,而展厅圆柱及上货区则有阻碍人潮的潜在问题。
如果自己的摊位设在了竞争对手隔壁时,参展商要将摊位有效利用,以展示自己产品有利于竞争者的地方。
如果在展览期间要使用悬挂牌示、高加架或罩盖等需架高物品,则须选择有足够高度的地点,避免其影响可见度。
王老吉调查报告

王老吉调查报告王老吉调查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于保健饮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作为中国传统的中草药饮品之一,王老吉以其独特的配方和良好的口感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关于王老吉的真实成分和功效,一直以来存在着一些争议。
本文将对王老吉进行一次调查,以期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二、历史背景王老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起初是由一位名叫王老吉的中药师傅所创制。
他凭借着丰富的中草药知识和独特的配方,成功研发出了这款饮品。
王老吉的功效在当时得到了广泛认可,并且被列为宫廷御用药品。
三、成分分析为了了解王老吉的真实成分,我们特地请来了专业的化学分析师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王老吉主要由人参、甘草、黄芩、黄精等多种中草药组成。
这些中草药在中医学中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具有清热解毒、滋阴补肾等功效。
四、功效评估针对王老吉的功效,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和调查。
通过与其他保健饮品的对比,我们发现王老吉确实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它可以缓解疲劳、改善睡眠质量,并且对于一些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王老吉并不能治愈疾病,它只是辅助保健的一种选择。
五、市场反馈在调查中,我们还采访了一些王老吉的消费者。
他们对于这款饮品的评价褒贬不一。
一部分人认为王老吉确实具有一定的功效,能够改善身体状况;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王老吉只是一种商业手段,没有实际的效果。
这种差异的评价可能与个体差异、期望值的不同以及消费者对于保健饮品的理解有关。
六、品牌形象作为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品牌,王老吉一直以来都以其独特的包装和广告形象著称。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王老吉的形象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一些消费者开始对其包装过于花哨、广告过于夸张的做法产生疑虑,认为这种营销手段可能掩盖了产品本身的真实特点。
七、结论综上所述,王老吉作为一款传统的中草药饮品,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然而,其真实的成分和功效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在选择保健饮品时,消费者应理性对待,根据自身需求和身体状况做出选择。
孩子为何越补越虚

孩子为何越补越虚给孩子补充各种营养是爸爸妈妈们乐此不疲的事情,可是他们不知的是,孩子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免疫系统还不完善。
对于每天都会摄取的营养素习惯了之后,身体自身的自我生产能力就变的很弱了,这就是为什么孩子会越补越虚了。
速度素质、力量素质已连续10年下降,耐力素质已连续20年下降。
一些原本在中老年人身上出现的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病症,在青少年身上也时有发生,患病年龄提前了10到20年。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们吃得都很好,为什么体质反而下降了呢?教育部等有关部委对全国8万余所大中小学学生的体质调查显示,2009年,我国青少年体质状况相比2008年有所好转,但整体水平依然令人担忧,尤其是肺活量、肥胖率、近视率、速度、耐力、血压调节机能等仍处在危险边缘。
现在的孩子一出生就开始补钙,长大点补铁、补锌,上学了吃保健品。
按理说,应该身体倍儿棒,但事实上却越补越虚。
这样会造成自身机能的懒惰。
医学专家指出,吃得好不一定能增强体质,良好的生活方式,即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足够的运动量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然而,很多家长却存在观念误区,把体育锻炼当成“吃苦”,时时处处护着孩子,在家怕磕着,出门怕摔着,上学有车送。
在现代生活中,体力劳动本来就很少,如果不特意进行运动,锻炼的机会就更少。
反观国外的很多家长,对孩子的体质锻炼异常重视,如日本、韩国、美国,不仅在教育体制中,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都非常注重这方面的锻炼。
他们的经验值得中国的学校、家长借鉴。
另外我国的家长还有一个毛病就是喜欢攀比,自家的孩子不能输给任何人,包括成绩和身体等等。
另外自家的宝宝也尽量不受一点委屈。
把孩子保护得很周全。
当然也不能全怪家长,我国当代社会的基本国策是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
王老吉凉茶喝多了会怎么样

王老吉凉茶喝多了会怎么样王老吉是很多人喜欢喝的一款饮品,因为它既可以解渴,还有降火祛毒的功效,但是有些小伙伴就会问,如果喝多了王老吉凉茶会不会怎么样呢?下面就让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吧!王老吉喝多了的结果1.凉茶本身就属于饮品,大量喝凉茶,会让人在一定时间内体内水分快速积累,导致尿量增加,出现尿多的问题,并且凉茶本身也具有利尿的作用,因此,喝多凉茶会频繁上厕所,造成泌尿系统的不适。
2.凉茶具有一定的寒性,因此,起到了清热的作用,但是女性和体质偏寒的人就不适合大量喝凉茶了。
3.胃部消化系统不好的人,如果超量喝凉茶,会造成胃部酸疼不适,打嗝过多等问题,因此,有胃肠问题的朋友还是少喝一些凉茶为妙。
喝王老吉凉茶会胖吗王老吉凉茶主要是降火消火的,适量喝不会长胖。
凉茶,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做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治疗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
喝王老吉凉茶的好处1、清热解渴夏天天气炎热,尤其是出汗后感到口渴时,人们都想喝上一大杯凉茶,既解渴又解热,痛快无比,而且还能降火,清新口气。
2、祛湿解暑解暑夏季天气闷热,很容易出现湿热及中暑的症状,针对这一现象,可以采用绿豆,薏米等原料来煮治凉茶,不但可以去除湿热,还有抗病毒的作用。
3、瘦身美容适当的喝凉茶,可以保养肌肤,分解中性脂肪,达到减肥美容效果。
4、防治心血管疾病适当的饮用凉茶,能降低血液的胆固醇含量、血脂浓度,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脑血栓等心血管疾病。
5、提神醒脑适当的饮用凉茶,对人体的能起到提神醒脑,使人精神振奋,增强记忆力,且兴奋中枢神经,增加运动能力。
6、补水通便夏季气温高,出汗多,人体水分流失快,容易出现大便干结,容易出现便秘。
这时如果你喝上两杯凉茶,不仅能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还可以起到通便的作用哦。
7、清肝明目夏季体内的热气不及时的消散,很容易出现头晕,头胀,烦躁,眼屎多,睡眠差的情况。
如果在此时你用菊花,枸杞,竹叶等放在一起煮水喝,可缓解燥热,降低肝火,从而起到清肝明目的作用。
王老吉的分析

王老吉:功能性定位带来的四大品牌软肋 (一句“怕上火喝王老吉”红遍了大江南北,凭借其明确的功能性定位,使王老吉销售额从一个亿、五个亿、十个亿、四十多亿到现在一百多亿的直线上升,王老吉也俨然成了凉茶的代名词,使一个多年的区域性品牌一跃成为全国性的知名品牌。
是功能性的品牌定位,让王老吉在短时间翘开了全国市场,创造了销售奇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功能性定位也必然会成为王老吉销量增长、市场发展的无形障碍,因为功能性定位本身就具有四大软肋,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品牌升级,将严重阻碍的有效扩张。
一、功能性定位折射情景性消费的局限性情景性消费是指当消费者出现某种症状时而出现的购买需求,如困了、累了的时候,消费者会想到喝红牛,出现上火的状况时,消费者会想到喝王老吉,情景性消费是与功能性定位的有效对接,也是功能性定位的根基所在。
这种定位的好处是能快速锁定目标消费群,迅速抢占消费者的心智空间,短时间打开市场获得消费者的接受和认同。
但功能性定位同时又会折射出情景性消费,这种消费模式在品牌进入成长期和成熟期的时候,将严重阻碍市场的扩张和销量的增长。
因为顾客只有出现了相关症状的时候,才会购买、消费相关产品。
王老吉通过“怕上火喝王老吉”这一功能性定位,有效的锁定了目标消费群,并通过强大的产品力,迅速获得了消费者的接受和市场认同。
这种情景性消费模式,在市场开拓初期的时候,可以迅速占领消费者降火的心智空间。
但随着王老吉逐渐由市场导入期,逐渐向成长期、成熟期过度的时候,情景消费模式将严重阻碍市场的发展。
因为“降火”的情景消费,王老吉现在拥有一群非常忠诚的消费者,他们对王老吉的功能属性非常认可,但它的消费群体无法扩大,有绝大一部分人因为对这个功能没有需要,因此坚决不喝或者基本不喝王老吉;还有一部分“游离”的机会消费者,他们都知道王老吉,但认为他就有这个功能,只有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下能喝,另外就不能喝了,因此他们不会主动地、有意识地去消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皇帝的新衣”:
“虚火”者喝王老吉越喝越虚,为什么没人说?
(作者张伟峰,借势营销的实践者,曾在大型企业、广告公司任策划、推广负责人。
当今市场,同质化严重,平庸的市场推广只能淹没在汪洋的市场大海之中!企业要发展壮大,就要摆脱低水平的产品层面上的诉求,借天时、地利、人文、事件、政策……等所有可借之势,同时,还要有一些“疯狂”精神,给品牌和产品注入一些非同寻常的元素……,从而打破传统营销方式、摆脱低水平竞争局面,让消费者真正喜欢您的品牌和产品,把您的产品变为畅销品,把营销带入更高的境界!欢迎探讨交流598235080@。
)
经过王老吉的策划和宣传攻势,现在大家都知道:怕上火,喝王老吉!
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关于王老吉和凉茶的天大的秘密:“虚火者喝王老吉越喝越虚”!
中医的“上火”,分为“实火”和“虚火”,中医治疗上火的原则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所以,治上火必须分清上火的原因:是“虚火”还是“实火”?
大部分人只会在炎热的那么几天导致“实火”,大部分人大部分时间的“火”是“虚火”,而金银花、夏枯草等王老吉中的中草药是治疗“实火”的!遗憾的是,大部分人在通过王老吉用治疗“实火”的中药来治疗“虚火”!
从中医上讲,“虚火”实际上是“阴虚火旺”,如果“虚火”者服用治疗“实火”的药来降“虚火”,反而会使阴虚更虚,火气更大,无异于“火上浇油”!这种以损害身体阴阳平衡为代价,造成恶性循环的治法是极不可取的,一段时间后会带来下一轮更严重的“上火”,一些人还在感慨:“我的火怎么这么大啊!怎么火越降越大啊!”岂不知“虚火”的人越喝王老吉“虚火”越大,副作用越大,越喝越不健康!
换句话说,王老吉等凉茶只适合一年中最热的那么几天喝,而大部分人的大多数时间都不适合喝王老吉!从本质上讲,王老吉含中草药,就要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
然而,“怕上火,喝王老吉”这样如“皇帝的新衣”的谎言却大行其道,持续了十多年,居然没人站出来说出真相,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我来试着分析一下:
一、策划人在满足消费者心理,却抛弃了消费者健康。
在中国很多人的观念中,“火”都是不好的东西,因为“上火”会导致喉咙痛、口腔溃疡、牙龈疼痛等不好的症状,所以大家都“怕上火”,但是从中医角度讲,生命需要“火”带来的温度来温润,人若没有了温度,就不存在了,只是这个“阳火”要和“阴”保持平衡;况且“火”还有“实火”和“虚火”之分,治疗方法各不相同!
王老吉的策划人正是利用和满足了消费者“怕上火”的心理,才有了“怕上火,喝王
老吉”。
从策划角度来说,满足消费者心理比教育消费者心理付出的成本要少得多,从策划角度来看,也许策划人没有错!但是如果策划人如果明知道上述中医理论(按照策划工作的专业流程,策划人肯定要对“上火”进行深入研究),而非要断章取义、不顾消费者的健康,做出“怕上火,喝王老吉”的策划,就应该反思自己的职业道德了:你的策划害了多少人啊!
二、中医大家们明知“实火”和“虚火”之分,却“不约而同”、“默契”地选择沉默。
在中医理论中,“实火”和“虚火”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甚至稍微知道些中医知识的人都知道。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医德双馨、德高望重的中医院、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医研究院的教授、专家们为什么都不说出真相?
第一种可能:他们都没听说过“怕上火,喝王老吉”。
第二种可能:王老吉买通了他们。
第三种可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别人不说我也不说。
说了,得罪人;不说,大家相安无事,说出真相风险太大!至于医德和大多人的健康,又不会专门有人把不说真相的责任怪罪到自己头上!
三、“喝了不上火”,对消费者只是一种心理安慰。
喝了王老吉后,到底上不上火?没有相关统计数据,不过从中医理论上看,大多数人不会感觉到效果,不过这并不重要,大多数消费者只是把王老吉做为“不上火”的象征,只是追求一种心理安慰罢了。
四、生产厂家责任最大
生产凉茶的相关厂家可能会想,别的我不管,先赚了钱再说!
对于企业来说,如果不伤害消费者利益,这无可厚非!
但是,对于这一事件,从道德层面讲,帮凶们都应该受到谴责!不过从目前法律层面上讲,帮凶们都有可能逃脱法律责任,别人抱的都是“不哭的孩子”!唯独生产厂家永远都逃脱不了相关责任,一旦出事都不会小。
不过有的厂家可能会说,我不知道上述中医理论啊!那么你不知道刀会杀人才用刀杀了人,就可以不追究你的责任了吗?
尽管这一事件关乎某些企业的生死存亡,但是从更多数人的利益角度考虑,我还是要奉劝有关厂家,尽快妥善处理此事。
我想正是因为上述原因,才造就了现代版凉茶的“皇帝的新衣”,本来,作为一个策划人,我是想为凉茶这个品类建设做点什么,但是通过研究,我发现上了上述问题,无意中做了说出真相的“小孩”,我深感遗憾!
更令我遗憾的是:某些大家还在为中国凉茶走向世界而指点江山,某些企业还在为争夺“怕上火”而打得不可开交,某些研究人员还在研究“王老吉现象”……
对此,我更加深深地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