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生活易错选择题.

合集下载

文化生活 一单元练习(最新)

文化生活 一单元练习(最新)

高二政治单元提升(一)一.易错点归纳(请你判断并说明理由)()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动。

()2.文化是人们创造的财富的总和。

()3.文化的力量就是物质力量。

()4.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5.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6.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与经济政治同步发展。

()7.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8.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9.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10.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

()11.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科学文化素养。

()12.文化都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二.选择题()1.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A.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 B.世界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精神产品C.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D.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2.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文化现象无时不在;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①兴安岭原始森林②2011年9月省靖中70周年校庆文艺演出③2012年3月24日,靖江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省靖中礼堂胜利闭幕④四眼井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3.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人们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作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

”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A.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C.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D.每个人的文化素养都不是与生俱来的()4.江苏省文化厅厅长表示,我省将普遍免费开放公共美术馆、科技馆、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场所。

江苏这一举措的依据在于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B.发展文化产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C.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D.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5.2011年10月8日,辛亥革命百年影像展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56张老照片从不同角度记录了100年前发生在“首义之城”武汉的那段革命风云,引起了人们对历史的追思。

高考政治易错点10 文化传承与创新 (原卷版)

高考政治易错点10  文化传承与创新 (原卷版)

易错点10 文化传承与创新易错题【01】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手段1.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大众传媒是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途径。

[矫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易错题【02】传统文化2.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

传统文化的传承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矫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没有先后之分。

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01(2021·天津·高考真题)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古人用语言、图符、钟鼓、竹简、纸书等传递信息,创造了古老的通信,为人类文明进步、社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现代人将各种信息通过不同科技手段进行传输、交换和处理,通信网络扩展到世界各个角落,整个世界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由此可见()①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②新的传媒取代了旧的传媒,使汇集的信息更加丰富③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化发展的方向④大众传媒能超越时空的局限,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详解】①:现代人将各种信息通过不同科技手段进行传输、交换和处理,通信网络扩展到世界各个角落,这表明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①符合题意。

②:新的传媒与传统传媒各具优势,新的传媒不能取代旧的传媒,二者可以同存并行,②错误。

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制度的更替)决定着文化发展的发展方向,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影响着文化发展,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文化发展的方向,③错误。

④:通信网络扩展到世界各个角落,整个世界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表明大众传媒能超越时空的局限,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2021·湖南·高考真题)2020年11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中外参观者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展示的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等赞不绝口;来自意大利的55个世界文化遗产被浓缩成5个主题,通过五面氛围大屏展示,给观众带来一场全方位的意式审美体验。

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易错知识点巩固试题

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易错知识点巩固试题

《文化生活》易错知识点巩固训练(一)文化与生活易错点1把自然现象等同于文化现象提醒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具有的。

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③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④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易错点2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这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提醒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同步。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这种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使得文化的发展先于或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河南安阳殷墟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既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丰富人们的文化消费,也能大大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由此可见()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C.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D.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易错点3不能准确理解文化的作用提醒在文化的作用问题上,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贬低文化的作用,认为只有发展经济才是最重要的,文化建设可有可无。

二是夸大文化的作用,认为文化可以决定社会的发展。

这两种观点都没有正确理解文化的作用。

在庆祝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实现首次手控对接成功的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发表讲话指出,要进一步宣传和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使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胡锦涛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B.文化一旦产生,就会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C.文化有时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有时是自发形成的D.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易错点4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提醒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经济力和科技力。

“软实力”是同由国家军事、经济力量等组成的“硬实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一般认为,“软实力”是指精神力量,是文化、制度、价值观念等所谓的软件要素表现出来的能力。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判断题易混易错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判断题易混易错

文化生活判断题(后附答案)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明文化因区域、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2.文化现象的实质是精神现象,归结于社会实践。

3.文化不仅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科学等静态的形式,还包括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等动态过程。

4.文化随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5.兔年新春,暮星和月,半人座流星雨上演新年天空,昭示着文化的独特之意。

6.文化决定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状况,并推动政治经济的发展。

7.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产生经济效益。

8.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决定。

9.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10.文化就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

11.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12.处在较高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

13.文化程度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1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15.原生态的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16.积极参加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17.不同的文化环境、知识素养和价值观念,决定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目标的确定和行动的选择。

18.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19.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0.东北人喜欢以酒会友,体现了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1.“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认识文化的传承”体现了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物质载体之中。

22.知识的力量就是文化的力量。

23.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4.文化是文人创造的。

25.经济实力增强,意味着文化也必然先进。

26.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27.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8.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无形的强制的。

29.将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增强城市文化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

2021年高考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88个易错易误知识点归纳

2021年高考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88个易错易误知识点归纳

2021年高考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88个易错易误知识点归纳1.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纠错: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而不是源自物质载体,因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故错误。

2.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纠错:文化的性质不同,其作用也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故错误。

3.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纠错: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不能将文化的反作用看作基础性的、决定性的,故错误。

4.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纠错: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故错误。

5.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纠错: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6.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纠错: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7.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纠错: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8.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纠错: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9.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式各样的文化现象。

纠错: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10.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无能为力的。

纠错: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11.文化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

纠错:文化只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而不能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

12.文化对人肯定不会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纠错: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虽然不能说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会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但也不能因此否定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13.积极参加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判断题易混易错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判断题易混易错

文化生活判断题(后附答案)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明文化因区域、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2. 文化现象的实质是精神现象,归结于社会实践。

3. 文化不仅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科学等静态的形式,还包括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等动态过程。

4. 文化随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5. 兔年新春,暮星和月,半人座流星雨上演新年天空,昭示着文化的独特之意。

6. 文化决定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状况,并推动政治经济的发展。

7. 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产生经济效益。

8. 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决定。

9.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10. 文化就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

11. 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12. 处在较高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

13. 文化程度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14.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15. 原生态的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16. 积极参加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17. 不同的文化环境、知识素养和价值观念,决定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目标的确定和行动的选择。

18.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19. 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0. 东北人喜欢以酒会友,体现了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1. “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认识文化的传承”体现了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物质载体之中。

22. 知识的力量就是文化的力量。

23.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4. 文化是文人创造的。

25. 经济实力增强,意味着文化也必然先进。

26.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27. 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易混易错知识辨析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易混易错知识辨析

2021届高三政治文化生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易混易错知识辨析判断并改错!改错!!改错!!!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高考热度★★★)1.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3.各民族文化无论优劣,一律平等。

4.文化传承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5.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6.举行大型庆祝活动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7.开展文化申遗能够拓展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涵。

8.中法两国的红色文化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因素。

9.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中确定的。

10.《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韩国民众的广泛认同。

11.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

12.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13.新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14.文化交流是文化多样性的前提。

15.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6.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7.大众传媒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强大功能。

18.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19.文化交流消融了文化多样性。

20.保护文化遗产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21.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22.文化交流的目的,就在于文化传播。

23.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24.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

25.中法开展文化遗产修复和保护合作旨在赋予中法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高考热度★★★)26.文化遗产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文化遗产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27.文化多样性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28.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9.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30.传统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易错专练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易错专练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易错专练1.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少人尤其是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而对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却淡漠了。

如此发展下去,将 ( )A.有利于世界文化的融合B.使我国尽快与世界接轨,扩大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C.会失去我们自己的民族特色,削弱民族的凝聚力,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D.会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2. 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能有文化中心主义。

文化中心主义容易产生偏见,使文化僵化,不能适应时代变迁。

这启示我们 ( )①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必须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③必须承认各国文化有优劣之分④要将其他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同等对待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 历届奥运会会徽的设计形象不同、风格各异,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不同民族所具有的丰富多彩的文化。

这表明 ( )①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②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要通过各种具体形式呈现出来③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不可能有共性和普遍规律④各个民族的文化之间应相互借鉴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4. 古人曾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叹,但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感情的交流、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手机来实现。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传播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②文化传播的途径发生了重大变化③网络等现代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④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5. 记者在山东农村采访时发现,开遍万村千乡的农村超市在为农民购买合格日用消费品提供便利的同时,还从诸多方面改变了农民过春节的习俗。

以前农民每到春节都要大量准备年货,但是现在,由于超市开进乡村,农村购物与城市一样方便,不少农民春节不再大量准备年货,只是略微备点,够几天吃用的就行。

这说明 ( )A.传统习俗具有稳定性B.传统习俗能够与时俱进C.传统习俗经常变化D.传统习俗不可捉摸6.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易错知识点巩固答案

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易错知识点巩固答案

《文化生活》易错知识点巩固训练(一)文化与生活1、答案 B 解析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①正确;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②正确。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③错误。

通过《庐山图》展现庐山的自然美,表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④正确。

故选B。

2、答案A解析题干反映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故A正确。

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只有先进文化才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故C错误;经济决定文化,但不一定是同步发展,所以B、D错误。

3、答案D解析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要转化为物质力量需要通过人的实践,A说法错误;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这就决定了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只有先进的文化才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推动作用,B说法错误;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C说法错误。

D表明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当选。

4、答案B解析题干通过比较的方式说明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及本质,但从中并不能得出国家军事力量不重要的结论,A排除;C错误,经济和科技是综合国力的基础;D的说法与题干无直接关系。

强调文化软实力是在提醒人们在理解综合国力时不能忽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故选B。

5、答案A解析错选B是因为没有准确把握材料的主旨。

材料中的“不知不觉”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故选A。

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影响人的特点。

从总体上看,材料分析了不同的人对文化感受存在着差异性,其原因在于人的自身因素,而不是文化因素。

7、答案C解析文化对人的影响尽管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但并不是永恒不变的,③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价值观问题,④不选。

①②正确,故选C。

8、答案B解析A错误,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故B正确。

C错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仅有优秀文化的影响是不够的;D错误,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个方面的全面提高。

(二)文化传承与创新1、答案C解析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能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对发展本民族文化不利,对繁荣世界文化也不利。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本单元复习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本单元复习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本单元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易错点1 不能准确把握文化的内涵、特点1.(2020福建三明第一中学高二期中,)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2019年10月9日,土耳其对叙利亚发起军事行动②2019年元宵节故宫被“点亮”,故宫文化再引全球关注③2019年7月1日起,降低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收费标准④2019年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热映,广受好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21江苏扬州高二期中,)筷子,不仅仅是饭桌上的用餐工具,更是中华儿女情感的纽带。

一双筷子,承载了中国人千年不断的情感。

这体现了( )①文化包含着人们的情感、意志、审美、价值追求②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③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④行为是文化的重要载体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易错点2 误以为文化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3.(2020山西晋城一中高二月考,)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但无论是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对《曾国藩家书》推崇备至。

它不仅仅是一部记录家常的书信集,更是一部教人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智慧之书。

这说明(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③文化对人的影响都是积极的④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易错点3 误以为文化对社会发展总是起促进作用4.(2021安徽皖北名校高二联考,)2020年湖南省十大特色文旅小镇授牌仪式在长沙举行。

特色文旅小镇突出民族风情,拥有较强的旅游吸引力和辐射带动效应,对乡村振兴、精准脱贫、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文旅融合具有极大促进作用。

截至2020年7月,湖南省共有20家特色文旅小镇。

评选特色文旅小镇的文化生活依据有(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传统文化推动经济繁荣③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④文化保证经济发展方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20山西长治二中高二月考,改编,)《那年花开月正圆》讲述了清末传奇“女商圣”周莹,在遭遇家庭和家族事业的诸多变故和挫折时,逆境生存,将濒临倾覆的家族事业重振的奋斗故事。

初中道德与法治2024届中考选择题易错易混内容汇总(共35条)

初中道德与法治2024届中考选择题易错易混内容汇总(共35条)

中考道德与法治选择题易错易混内容1.民族精神的核心有且只有一个:爱国主义其他表述均为错误2.时代精神的核心有且只有一个:改革创新其他表述均为错误3.中心工作有且只有一个:经济建设其他表述均为错误4.我国的根本法有且只有一个:宪法其他表述均为错误5.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改革开放其他表述均为错误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其他表述均为错误7.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是发达国家8.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

不是最重要、领导、主导、决定性作用9.中国科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不是创新型国家前列。

10.共同富裕是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不是同时、同等、同步、均等、平均富裕11.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不是科技,也不是其他12.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不会趋向单一或统一。

13.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优秀文化之一,不能说是最优秀的文化14.要全面继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不是全面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15.要学习一切优秀的外来文化,不是学习一切外来文化16.要摈弃一切腐朽的外来文化,不是摈弃一切外来文化17.中华文化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注意两个特点的区分。

18.文化为民族发展提供的是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不是物质保障或法律保障。

19.我们要合理利用资源,不是禁止开发资源、杜绝利用资源。

20.我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不是全世界各国的一致认同。

21.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是全力以赴,倾其所有。

22.任何违法行为都应受到相应处罚不是刑罚处罚,只有严重违法才受刑罚处罚。

23.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2020年高考政治易混易错点专题9 文化与社会(含解析)

2020年高考政治易混易错点专题9 文化与社会(含解析)

专题09文化与社会1.不同文化内涵的界定文化在当前有众多的解释和定义,但总体上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来理解和界定文化(如下图):【典例1】我们的国家之所以伟大,我们的民族之所以伟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CCTV举办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②2018年足球世界杯在俄罗斯举行③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④2018年6月受中美贸易战影响美国股市下跌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

CCTV举办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和2018年足球世界杯在俄罗斯举行都属于文化现象,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属于政治现象,④属于经济现象,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

故本题选B。

2.文化与文明的关系(1)区别:①从起源上看,文化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

文明一般是以文字的发明和国家的形成等为开端。

②从性质特征上来看,文化是与自然相比较而言的;文明是同野蛮、无知和愚昧相对立的。

③文明主要是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而文化既有人类活动积极成果,也有其消极成果。

(2)联系: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就是文明;文明是文化中积极、进步与合理成分的总和。

一个社会的文化进步程度越高,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相应地也就越高。

【典例2】下列关于文化与文明关系说法正确的是①文明就是文化②文化发展了,文明就相应的发展③优秀文化的发展能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④文化进步与文明水平的统一通过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表现出来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C【解析】一个社会的文化进步程度越高,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相应地也就越高;文化进步与文明水平的统一通过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表现出来,通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而具体化。

由此可见,选项③④符合题意;选项①说法错误,文化是文明的载体,文明是文化的灵魂,但文明不等于文化,排除;选项②说法明显错误,排除。

《文化生活》高考易错知识归纳整理

《文化生活》高考易错知识归纳整理

二轮复习:高考模考易错题汇总必修3《文化生活》专题八文化作用与文化发展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规定了文明发展的进程和趋势。

2.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3.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取决于同科技的融合。

4.积极参加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5.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

6.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7.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8.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凸显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9.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10.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11.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因此,文化与经济发展始终亦步亦趋。

12.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13.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14.“文化车间”建设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15.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16.优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决定作用。

17.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

18.物质生活比文化生活更重要。

19.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20.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21.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

22.优秀的文化创造时代的未来,决定时代的走向。

23.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24.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25.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26.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27.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28.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无能为力的。

29.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30.思维方式决定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31.优秀文化决定人的全面发展。

32.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33.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因此,只要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

34.乡约礼仪是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35.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

36.中法开展文化遗产修复和保护合作旨在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易错点汇总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易错点汇总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易错点汇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提醒:文化素养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后天努力培养的。

)2、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

(提醒: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3、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提醒:不是永久不变,而是深远持久的影响。

)4、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提醒:从本质上讲,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但是文化又能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5、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因此,文化与经济发展始终亦步亦趋。

(提醒:经济决定文化,但是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附属品和派生物。

)6、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

(提醒: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7、优秀的文化创造时代的未来,决定时代的走向。

(提醒:优秀文化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8、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提醒: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9、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因此,只要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

(提醒: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只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才能有利于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10、优秀文化决定人的全面发展。

(提醒: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不是“决定”作用。

)第二单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提醒: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长期相互借鉴而又保持各自特色。

)3、认同本民族文化,就是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提醒: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023高中政治文化易错点解析

2023高中政治文化易错点解析

2023届政治高考《文化生活》易错点解析<(▰˘◡˘▰)1.人的精神力量源自人的文化素养。

【点拨】①文化源于社会实践,人的精神力量源自客观的社会实践。

②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2.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点拨】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点拨】①真正的文化(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②真正的文化(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4.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点拨】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但不同的文化对经济的影响不同,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会对经济起积极的反作用(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对经济起消极的反作用(阻碍社会发展)。

5.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点拨】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6.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决定作用。

【点拨】①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在员工中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企业发展起重要作用。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归根结底是第二性的东西,不能将文化的作用夸大为“决定”作用,文化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长、一个组织的发展亦或社会的进步。

7.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点拨】①综合国力由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外交、文化等多方面的实力共同构成;②在综合国力诸因素中,经济处于基础地位,起决定作用。

相应地,一国的国际影响力归根结底也是以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和核心,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并非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生活易错试题后期整理商鹂(山西阳泉1.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医学是医道之学,西医学是医技之学,医道之学是人学,医技之学是科学。

几千年来,中医学坚持以人为本,处处都有“道”的内涵。

“医道”是中国特有的“儒学”、“道学”、“医学”二合为一的结合体,是中医学的灵魂。

这说明①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③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2.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②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③中华民族精神创造了中华文化的新辉煌④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某市为推进垃圾分类,实施了小手拉大手——生活垃级分类宣传教育“一二三工程”即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两个家长,影响三代人,普及全社会。

这是因为教育①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②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③是做好垃圾分类的关健④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4、以提升人的全面素质、促进文化生态繁荣为核心,广东提供文化惠民的阳光和雨露,文化发展有了健康发育的土壤。

但“罗马不是一日建成”,文化建设尤其需要沉下心来,长期坚持。

那么当前广东加强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②坚持先进理论指导,发展地方特色文化③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倾向A.①③B.①②C.①④D.②④5.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

下列选项能体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是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②独弦不成音,独木不成林③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④己所欲,尽施于人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6.古代的诗词歌赋,成功地融进现代的歌词中。

方文山的《青花瓷》中“翠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陈小奇的《涛声依旧》中的“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

”这种风格的创作说明A.古今整合能使古典艺术焕发现代价值B.东西整合能使现代艺术具有古典韵味C.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实现作品的创新D.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发展的主要源头7.看《航母Style》,航母Style动作在网络上掀起模仿热潮表明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④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8. 日本政府对我国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是对我国神圣领土的严重侵犯,不仅伤害了13亿中国人民的感情,也激起了台湾同胞及全球华人的极大愤慨。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体现了①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③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9.出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2012年“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经过近三个月的寻访和事迹展播,引发了强烈反响,引导更多的人关心和关注农村教育,支持和帮助乡村教师。

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②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③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④优秀文化能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A.①③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10.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唤醒了我们关于传统食物的记忆,从这部纪录片里,有人看到了美食,有人看到了乡愁,有人看到了传承,有人看到了国魂。

这表明①传统文化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生活方式③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④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1.尽管有网友调侃“春运买票难,难于上青天”,但是出门在外的人,还是会选择回家。

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已超越一个节假日,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许多离家在外的中国人认为回家陪父母过年是一种孝道。

这反映了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为人类所特有②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有相应的物质载体③不同地域的文化无不呈现出各自特色④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与交往方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2. 回顾2012年,《中国好声音》的成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主要在于引进了国外电视节目制作的创意、运营模式,同时也进行了本土化的再次包装和创作,因而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

下列符合文化创新的选项是A,独立创意,联合运营 B.洋为中用,古为今用C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D.博采众长,推陈出新13.以下分别是2002年釜山亚运会、2006年多哈亚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吉祥物。

这些运动会吉祥物的设计表明A.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B.大众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D.先进文化具有时代性14.2012年,《江南style》仅用86天,便获得超4亿点击量,堪称奇迹。

有评论认为,纵观《江南style》的MV,你会发现除了东方面孔和几个韩文外,几乎看不出什么韩国烙印,编曲完全是欧美流行范儿,所以,东西方观众接受起来完全没有什么冲突感,因而促成了全球流行。

这表明①民族的才是世界的②文化创新应博采众长③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文化传播④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5.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千里共婵娟”的词句,“月亮”寄托着中国人浓厚的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

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

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动机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16.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重点献礼影片,《建国大业》共取得了超过4亿元的票房,成为国产电影票房冠军。

该片讲述了从1945年到1949年波澜壮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史。

由于许多演员都是义务出演,影片投资预算只有3 000万元。

该片以市场化运作手段发行,共投下了1450个拷贝(基本锁定80%以上的市场份额,19个贴片广告。

影片的巨大成功极大地带动了国产电影业的发展。

这表明(①文化以经济为基础又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发展②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以大众传媒为主要手段传播先进文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的环境,大力发展文化事业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7.2012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闭幕。

会后,中央要求组建宣讲团,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推进十八大精神进心灵、进头脑。

这是因为①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本身价值,更取决于其传播的广度和深度②文化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教育在传承文化中具有独特作用④文化软实力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8.“世界末日”说源自对玛雅历法的误解。

这一天本是玛雅“长计历”中的第13.0.0.0.0天,象征着一个“大循环”的结束,它与灾难、异象等自然现象没有任何关系。

这说明A.玛雅文化腐朽落后,有害无益B.玛雅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持久C.人类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D.坚持包容性能增强对外来文化的理解19.“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由人民共享”,这是国务院发布《“十二五”文化发展纲要》确立的重要方针。

这一方针体现了①人民群众在文化发展中起主体作用②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是精神财富的源泉③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文化建设的决定力量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0.“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的选择,郑重的承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平发展之路。

文化学者认为,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之路,体现了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因为(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友好的吸收一切外来文化②“以和为贵”的和谐文化培育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民族禀性③中华文化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意志强加于人④崇尚“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1.2012年中国·秦淮国际灯会点灯仪式分为三个篇章,以传统儒学文化精粹的“礼”贯穿始终,用现代科技和歌舞演绎“天下文枢,智慧之光”的主题,展现南京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

这表明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传统文化总能与时代精神相结合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④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A. ③④B. ①③C. ②③D. ②④22.党的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做了最新概括,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诚信中学生”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表明诚信精神A.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B.引领社会主义文明风尚C.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D.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目标2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人乐于回归传统节日,重新认知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不过,也有不少人只是热衷于过节享受,热衷于传统节日所带来的商机,却忽视或歪曲其中的文化含义。

这反映了我们在文化建设中要①充分发挥政府的文化创造主体作用②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③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④追求卓越质量强化经济效益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4.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关注,由网友发起的“光盘行动”引发了公众的热烈响应。

大家纷纷加入这一行动,争做节约达人,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由此可见①媒体应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自觉抵制反映社会消极面的文化产品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④文化产品能够给人们以正义的力量,促进社会发展A.②③B.①③C.③④D.②④25. 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平等、自主、自由参与等特点,在思维、情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多样性。

因此,政府在发展网络文化时要( A. 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B. 推进文化融合,推动文化创新C.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 提高眼力,拒绝污染26.2012年“浙江骄傲”的候选人都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在精神上感动人,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他们都是最美浙江人的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