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MS与LCC培训资料

RAMS与LCC培训资料
RAMS与LCC培训资料

生命周期成本LCC

1、生命周期成本(IEC300-3,IEC60300-3-3 ):根据LCC模型,一

个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内累计的模型成本。

2、生命周期成本过程:根据LCC模型,对购买和使用一个产品的

总成本进行经济分析的过程。

这个分析为决定产品的设计、开发和使用提供了重要的输入。产品供应商可以通过评估不同方案和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优化产品的设计。也可以评估不同的运行和维修策略以优化LCC。

3、LCC由若干方面组成:

-投资

●列车的购置成本

●需要的专用工具

●备品备件(LRU:Line Replaceable Unit)

●培训

●文件化

●……

-维修

●预防性维修(PM:Preventive maintenance)

●纠正性维修(CM:Corrective maintenance)

-运行成本

●能源(电或燃料)

●轨道的使用(*)

●运行人员(*)

-生命结束成本

●处置成本(*)

注:(*)- 这些项目一般不包括在LCC的合同中。

3、LCC的作用:

-投标

-比较不同的方案-项目控制

-成本预测-……

可靠性Reliability

1、定义(IEC50 191-02-06)

可靠性指的是一个部件履行要求的功能的能力:

-在给定的条件下和

-在给定的时间内。

2、测量方法

1)R(t), 可靠性概率: 一个部件在给定条件下、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能够履行要求的功能的概率。

当= 常数时,

t 可以是以下任何一种参数:

-时间(日历时间, 车辆运行时间, 部件运行时间, 旅行时间)

-运行的距离

-工作循环或类似的.

2) 故障概率F(t) = 1-R(t)

3) 故障概率密度f(t) = d F(t) / d t

4) 故障率= f(t) / R(t)

当故障率为常数时, 即不随时间和行程变化时,

= 1/MTTF, 对于不可修复部件;

= 1/MTBF, 对于可修复部件;

= 1/MDBF, 通常是对车辆.

这里, MTTF: Mean Time To Failure到故障的平均时间

MTBF: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故障间的平均时间(指运行时间)

MDBF: Mean Distance Between Failures故障间的平均行程

注意: 一般情况下, 是随时间变化的, 譬如在运行初期和末期故障率都会比较高(浴盆曲线).

MDBF是经常被作为规范使用的.

MDBF = 在一段时间里的运行行程/ 这段时间总的故障次数

3、故障分类(EN 50 126)

1)特大故障(Significant, Immobilizing Failure)

具有下列特征的故障:

-产生危害和/或

-列车无法移动或者导致服务延迟大于某一规定时间和/或引起成本高于某一规定水平.

2)大故障(Major, Service Failure)

具有下列特征的故障:

-系统必须调整以达到规定的性能, 并且-不满足特大故障的条件.

3)小故障(Minor)

具有下列特征的故障:

-不阻止系统达到规定的性能, 并且

-不满足大故障或特大故障的条件.

可靠性确定的例题:

5辆机车在24个月内的故障情况如下表. 所有机车每月的行程为20 Tkm. 故障之后立即被修理好并返回到运行. 要求确定机车的MDBF. (24个月平均; 前12个月平均; 后12个月平均)

1. 用全部24个月数据:

MDBF = 5*480 / 20 = 120 Tkm

故障率= 1/MDBF = 0.83 次/ 100 Tkm

2. 用前12个月数据:

MDBF = 5*240 / 14 = 85.7 Tkm

故障率= 1/MDBF = 1.17 次/ 100 Tkm

3. 用后12个月数据:

MDBF = 5*240 / 6 = 200 Tkm

故障率= 1/MDBF = 0.5 次/ 100 Tkm

4. 每辆机车的MDBF, 故障率= ?

5. 行程-累计故障次数曲线

6. M(d)程序

有效性Availability

1. 定义(IEC50 191-02-05)

一个部件在履行要求功能的状态的能力

-在给定的条件下

-在给定的时间内或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

-假定要求的外部资源已被提供.

2. 有效性的测量

A = 有效时间up time / (有效时间up time +无效时间down time)

= up time / 总的时间total time

= 1 - down time / total time

有效时间up time: 部件在有效状态的时间间隔

无效时间down time: 部件在无效状态的时间间隔

1)固有有效性inherent availability (Ai)

Ai = 纠正性维修时间/ 总的时间

= MTBF / (MTBF + MTTR)

MTBF: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平均故障时间

MTTR: Mean Time To Restoration 平均恢复时间

纠正性维修时间corrective maintenance time (主动维修时间active maintenance time):

-故障定位时间

-零件更换时间(包括进入到更换位置)

-修完后的复查时间

但不包括: 服务时间, 路途时间, 休息时间和作决定的时间.

2)技术有效性technical availability (At)

At = (纠正性维修时间+ 预防性维修时间) / 总的时间

预防性维修时间Preventive maintenance time:

-维修计划中包括的安全措施和工作准备时间

-纯维修时间

-修完后的复查时间

但不包括: 服务时间, 路途时间, 休息时间和作决定的时间.

作为一个规则, 预防性和纠正性维修时间不包括在维修工场中修理, 大修或重新调试被更换零件的时间, 因为这不会影响到车辆的有效性. 但是如果被换下的零件修好后要被重新安装在原车辆中, 这个时间要被计入作为计算有效性.

4)运行有效性Operational availability (Ao)

除纠正性, 预防性维修时间之外, 还将物流和管理性延迟时间也计入无效时间.

5)车辆有效性Fleet availability (Afleet)

Afleet = 可运行的车辆数/ (可运行的车辆数+ 现在维修的车辆数)

=可运行的车辆数/ 总的车辆数

专用非有效性(special unavailability):

由于纠正性维修而不有效的车辆数/ 总的车辆数一般, Ai, At, 专用非有效性会在合同中用到.

例题:

车辆每天运行18h (一年按365天计). 每年纠正性维修的时间为100h, 预防性维修的时间是200h. 请计算Ai, At.

1.时间按h计算.

2. 时间按天计算, 每天按24小时计.

3. 时间按天计算, 每天按8小时工作时间计.

1. Ai = (18*365-100)/(18*365)=0.9848 At = (18*365 -100 -200) / (18*365) = 0.9543

2. Ai = 1-100/24/365=0.9886

At = 1- (100+200)/24/365 = 0.9657

3. Ai = 1-100/8/365=0.9658

At = 1- (100+200)/8/365 = 0.8973

4. 如何改进车辆的有效性

-改进可靠性

-在合适时加大维修间隔

-减少维修时间(用尽可能多的有用的工人人数, 用优化的程序)

-改善可维修性(maintainability): 快速故障探测, 易进入, 很好诊断, 对更换频繁的部件很容易进入, 更换时不需重工或调整等)

-将维修活动放在运行不太繁忙的时间里

-将维修时间换到车辆不运行时.

可维修性Maintainability

1.定义(IEC50 191-02-07)

一个部件的能力:

-在给定的使用条件下

-被维持在

-或被恢复到

-一个它能履行要求的功能的状态

-当在给定的条件和使用规定的程序和资源执行维修时.

2.可维修性的量测

MTTR: Mean Time To Restoration平均恢复时间

恢复时间具有统计分布特性, 一般用对数正态分布来表示.

恢复Restoration: 通过更换缺陷件(LRU: Line Replaceable Unit在线可更换件)将车辆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 缺陷件随后在维修工场被修理.

3. 恢复时间Restoration time, 主动维修时间Active maintenance time, 可维修性Maintainability

可维修性可以被描述为在规定的维修和运行条件下易于服务程度和易修理程度的特性.

其主要特点是:

-可进入性(accessibility)

-可测试性(testability)

-可更换性(exchangeability)

可进入性(accessibility): 要测量部件的特性或进行维修, 部件必须容易进入(人员和工具的空间, 尽可能少地移出其它部件).

可测试性(testability): 故障之后要进行的检查要使用简单的, 不相互矛盾的测试(故障识别和定位, 即诊断的准确性).

可更换性(exchangeability):故障发生后, 有缺陷的部件要用储存的备件去更换, 要没有调整和其它形式的重工.

可测试性(testability): 更换缺陷部件后, 需要用另一个简单的测试去检查故障是否已被消除.

因此, 可以用3个时间之和(故障定位, 更换, 复核)来表示检查和修

理过程, 称为”主动维修时间”(Active maintenance time). 服务时间(可进入性)也被计入主动维修时间.

主动维修时间:

-故障定位时间, 包括进入

-缺陷部件更换时间

-复核时间

主动维修时间也就是恢复时间, 具有统计分布特性, 一般用对数正态分布来表示. 其平均值就是MTTR(平均恢复时间) –可维修性的量测方法.

4. 可维修性和维修(Maintainability & Maintenance)

维修Maintenance: 所有技术性和行政性措施的组合, 包括管理措施, 其目的是维持部件在或将其恢复到能够履行要求的功能的状态.

可维修性是一个部件的内在特性, 这个特性是部件制造商的职责.

维修是由维修团队应用技能和资源来实施的一种活动, 这是维修者的职责.

理想状况: 可维修性和维修应该彼此和谐.

不理想: -差的可维修性可以被好的维修补偿掉(但有一定限度)

-好的可维修性可以被差的维修所毁掉

-内装式零件的好的可维修性可以被差的系统集成所毁掉

5. 可维修性的验证

5.1 Sample analysis样本分析

5.2 Test Restoration恢复测试

可从FMEA分析中的故障里随即选取一些做试验.

安全性Safety

1.定义(IEC 50 126)

Freedom from unacceptable risk. 安全性指的是免于不可接受的风险.

风险: 故障后果的严重性和故障发生概率的组合.

Combination of the severity of a failure consequence and th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of the failure.

2.风险水平

根据有害事件发生的严重性和其频率, 风险的水平可以分为: (IEC 50 126)

-不可接受的Unacceptable

-不希望的Undesirable

-可忍受的Tolerable

-可忽略的Negligible

有害事件发生的频率风险水平

有害事件发生的严重度

低---------------------------------------------------------高

风险会与下列因素相关:

-乘客

-运行和管理人员

-铁路系统之外的人员(行人, 汽车司机)

-维修人员

-环境

-铁路系统或子系统本身

最基本的安全特性:

-出轨

-刹车和牵引力的控制

-门的控制

东财《人员培训与开发B 》在线作业二-0013

东财《人员培训与开发B 》在线作业二-0013 ()成为企业培训部门发展的另一种趋势。在这模式下,管理人员、业务部门和员工都被视为内部顾客,培训部门的工作室以内部顾客为中心,侧重于学习和评估培训的有效性,再根据顾客的需求来提供培训。 A:虚拟培训组织 B:校企联合 C:培训外包 D:虚拟组织 答案:A 建设性评估经常是()的评估。 A:非正式的、客观的 B:正式的、主观的 C:非正式的、主观的 D:正式的、客观的 答案:C ()是进入实质性培训工作的第一步,是以培训教师为主要执行人所进行的工作。 A:培训计划 B:确认培训需求 C:教学设计 D:培训实施 答案:C 管理人员开发的最终目的是()。 A:提高管理人员知识技能

B:提高核心竞争力与绩效 C:树立正确价值观与态度 D:促进组织内的社会化 答案:B 为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计划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员工进行分析与定位过程中仅需要对员工个人进行分析 B:职业的发展需要有清晰的目标和方向,目标的选择是职业生涯的关键C:确定职业生涯目标主要包括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发展路线的选择两个方面D:对员工进行分析与定位过程中需要进行环境分析 答案:A 质量圈组成成员中负责召开会议,促进成员的积极参与,撰写同事委员会总结报告的成员为()。 A:监管者 B:同事委员会 C:质量圈领导 D:促进者 答案:C ()即纵向职业通道,指在组织中员工沿职位纵向发展的通道,员工由下到上,由下一个职位向上一个职位进行变动,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必要的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责任心。 A:双通道模式 B:多通道模式 C:单通道模式 D:横向职业通道模式

培训与开发复习资料

第一章——培训与开发的区别 培训与开发的区别:培训与开发是两个有所不同但密切相关的概念。培训主要包括向员工传授当前某项任务或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开发拥有一个更长期的关注焦点,更加强调和关注为未来工作任务做准备。 员工培训:更为具体、着眼于当前工作、获得与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改善业绩 员工开发:更为总体、着眼于未来、有益于未来的利益、实现工作成就感 员工培训与开发的概念:是指组织为了使员工获得或改进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所做的有计划的、系统的的各种战略人力资源投资活动,借以有效提高员工作绩效。其重点在于通过有计划地学习、分析、确保并帮助个人提高相关关键技术和能力,以便胜任将来的工作。 人力资源开发体系;1)培训2)开发1)管理开发(营造欢喜,帮助启动管理开发活动)2)职业开发(通过规划使人与组织目标的最佳配合)3)组织开发(一切通过传授知识,改变观念和提高技能来改变当前或未来绩效的活动 公司为什么要开展培训:(培训的作用)目前员工存在技能短缺;组织变革,产品、服务、技术和规章制度;维系人才;新平用员工或裁员成本太高;招聘中存在问题,未能吸引足够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员工;解决绩效问题;帮助企业达成绩效目标或通过智力资本赢得战略性的竞争优势。 人力资源规划:1)人力资源需求分析(战略)2)现有人力资源盘点3)人力资源供给分析(环境) 人员短缺的应对方案:加班、培训、晋升、(管理体制调整计划)借调(人员补充调配计划)、工作再设计、外部招聘。 人员过剩的应对方案:在教育和再培训(素质提升计划)、缩短工作时间或减薪、提前退休(退休解聘计划)、不再续签合同、辞退(其他计划) 第二章战略性培训与开发 一.战略性热门力资源管理的内容:运用战略的观念去管理组织的人力资源。其主要含义是: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与组织战略紧密结合;充分意识到外部环境、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注重长期目标和决策制定;考虑组织内部所有的员工。 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宏观环境行业环境竞争环境劳动力市场技能和价值 经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竞争优势对员工技能的要求产品市场的范围宏观环境组织已有条件准备文化 翰威特: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同经营战略相统一。 有图略(看笔记) 三.影响培训与开发的组织因素 1.组织战略:公司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p21表2—1) 2.组织结构:集权式分析式 3.技术因素:技术变化频率、产品和服务的种类和复杂性 4.对培训与开发的态度(高层态度重要):高层的想法、公司的文化、人员晋升方法 四.培训与开发的战略性选择(p25图2—2) 第三章培训中的基本学习原理

RAMS管理程序

1级: 手册 2级:程序文件 3级: 作业指导书、规章、 制度、标准、图纸 4级: 表格、记录

1 目的 本管理程序是为了规范轨道交通产品的设计、生产、采购及试验过程,明确RAMS工作的任务、职责和方法,确保完成产品生命周期内的RAMS要求,并符合和满足顾客提出的RAMS目标。 2 范围 本程序仅适用于IRIS证范围内的产品。 3 定义 3.1 RAMS 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的英文缩写。 3.2 可靠性(Reliability) 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或保持)规定功能的能力。 3.3 可用性(Availability) 在要求的外部条件得到保证的前提条件下,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时刻或规定区间内,处于可执行规定功能状态的能力。 3.4 可维护性(Maintainability) 在规定的条件下,使用规定的程序和资源进行维护时,对于给定使用条件下的使用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区间内,能完成指定的实际维护工作的能力。 3.5 安全性(Safety) 免除不可接受的风险影响的特性。 4 职责和权限 4.1 项目组:建立项目编号,负责整个项目中的计划、实施、协调工作,成立RAMS小组。 4.2 RAMS小组:确定分析目的和范围,组织RAMS估计、数据收集、分析、应用、监控和更新等,小组成员由研发中心、市场销售中心和应用技术部组成。 4.3 内外部之间的沟通 a) 各部门之间以《工作联系函》进行沟通; b) 当需要与客户沟通时,由市场销售中心与客户进行各方面的沟通,形式包括但不局限于电话、传真、邮件等方式,沟通时形成的相关记录应予以保留。

5 控制程序 5.1 项目组确定产品 RAMS 应收集资料,市场销售中心和质量保证部负责在产品生命周期内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收集的信息交予项目组。 5.2 项目组联合采购部制定对各供应商的RAMS要求并向供应商发布,并对供应商产品RAMS跟踪管理与符合性确认。 5.3 RAMS程序

北语17秋《人员培训与开发》作业1

1. 下列不属于战略性人员培训与开发的主导原则的是()。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C. 动态性 D. 灵活性 正确答案:D 满分:4 分 2. 在对在职员工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用()来评估其在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 A. 问卷调查法 B. 任务分析法 C. 绩效分析法 D. 组织整体分析法 正确答案:D 满分:4 分 3. 人员的培训与开发主要是针对两种人:一种是企业新录用的员工,另一种是()。 A. 企业基层员工 B. 技术骨干 C. 企业现有员工 D. 高层管理者

正确答案:C 满分:4 分 4. 培训行业从()开始进入中国,从启蒙阶段发展为行业化、产业化。 A. 90年代末 B. 80年代初 C. 90年代初 D. 80年代末 正确答案:C 满分:4 分 5. 培训流程的第一步是()。 A. 培训反馈 B. 需求确认 C. 培训计划 D. 培训实施 正确答案:B 满分:4 分 6. ()的重点在于促成职工的个人行为发生所期待的转变,帮助确定谁需要接受培训以及培训是否合适的问题。 A. 组织分析 B. 人员分析 C. 任务分析

D. 制度分析 正确答案:B 满分:4 分 7. ()指组织为了实现其战略发展目标,满足培养人才、提升员工职业素质的需要,采用各种方法对员工进行有计划的教育、培养训练的活动过程。 A. 人力资源规划 B. 员工培训 C. 员工招聘 D. 绩效管理 正确答案:B 满分:4 分 8. 运用面谈法收集培训需求信息的缺点不包括()。 A. 占用大量的时间 B. 对培训者的面谈技巧要求高 C. 影响员工的工作 D. 会受到面谈者主观因素影响 正确答案:C 满分:4 分 1. 虚拟培训组织成为了企业培训部门发展的另一种趋势。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4 分 2. 培训目标主要可分为知识传播、技能培养和态度转变等三大类。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培训与开发练习题

单选: 50、受训者往来交通费用、食宿费用和教室租借费用() (A)属于直接培训成本(B)不计入培训成本(C)属于间接培训成本(D)不能确定属于哪种培训成本 51、()以特定的行为术语作出表述,如“掌握”、“了解”和“应用”。 (A)课程目标(B)课程内容(C)课程评价(D)课程范围 52、在企业发展的()应集中力量建设企业文化。 (A)衰退期(B)发展期(C)成熟期(D)创业初期 53、对于需要定期开发的培训项目,企业一般()。 (A)聘请本专业的专家(B)聘请专职培训师 (C)从内部开发教师资源(D)从大中专院校聘请讲师 54、()承担着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各种职能工作的具体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A)高层管理人员(B)中层管理人员(C)基层管理人员(D)一线管理人员55、()不属于培训中评估的作用。 (A)保证培训活动按照计划进行(B)培训执行情况的反馈 (C)找出培训的不足,总结教训(D)保证培训效果测定的精确性 56、()是第一级评估,它易于进行,是最基本、最普遍的的评估方式。 (A)反应评估(B)学习评估(C)行为评估(D)结果评估 57、()不属于评估企业在培训中所获得成果的硬性指标。 (A)成本节约(B)产量增加(C)废品减少(D)态度转变 58、某企业开展员工培训,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率,降低成本,这种培训成果属于()。 (A)认知成果(B)技能成果(C)情感成果(D)绩效成果 1,是指学习的方向和学习过程中各个阶段应达到的标准,应根据环境的需求来确定。A,课程目标 B,课程内容 C,课程评价 D,课程空间 2,企业在应集中力量提高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如培养并影响他们的管理风格和思维习惯,使之适应企业的要求等。A,创业初期 B,发展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3,对于培训已经处于成熟期的企业货一些需要定期开展的培训项目来说,企业一般。A,从大中专院校聘请教师 B,聘请专职的培训师 C,从内部开发教师资源 D,聘请本专业的专家、学者4, 是指通过模拟各种决策情况,训练学员如何选择各种策略,以及在诸多方案重如何做出选择,它的目的是提高决策的有效性。 A,决策竞赛 B,轮流任职计划 C,角色扮演 D,决策模拟训练5,培训评估意义的体现来自于对培训过程的a。 A,全程评估 B,培训前评估 C,培训中评估 D,培训后评估6,就是在培训过程中以改进而不是以是否保留培训项目为目的的评估。 A,非正式评估 B,建设性评估 C,正式评估 D,总结性评估7,是第一级评估,即在可成刚结束时,了解学员对培训项目的主

LCC管理控制程序

Q/SFC 南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FCG04-29-2013 LCC管理控制程序 2013-08-30发布2013-08-30实施南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发布

Q/SFCG04-29-2013 前言 本标准由产品开发部提出。 本标准由产品开发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林。 本标准审核人:王晓峰。 本标准批准人:夏春生。 本标准由产品开发部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于2012年07月首次发布。2013年07月第一次修订。 修订说明: 1.3.1条款更改寿命周期的概念。 2.文件中所有“寿命周期成本”统一为“寿命周期费用”。 3.3.2条款改为“是指产品从开始酝酿,经过论证、研究、设计、生产、使用一直到 最后报废的整个寿命周期内所耗费的研究开发设计费用、生产费用、使用和保障费用 及最后废弃处理费用的总和。对用户来说,则是指在系统的整个寿命周期内,为获取 并维持系统的运营(包括处置)所花费的总费用”。 4.3.3条款改为“产品在寿命周期内或其中一部分的(比较各种方案时,可能只分 析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某个阶段)寿命周期内进行费用评估的经济分析过程”。 5.增加了 5.1.3条款在LCC 分析前,应确定有关的限制条件、假设。 6.原文中 5.1.3条款及以下的条款号向下顺延,原 5.1.3条款“LCC 工作小组负责 确定LCC 构成,按照产品具体结构及其他相关因素确定LCC 分析模型,并发送财务 部。费用分解结构可根据顾客合同进行相应剪裁”改为“LCC 工作小组负责确定LCC 构成,按照产品具体结构及其他相关因素确定LCC 分析模型,并发送财务部。费用 分解结构可根据顾客合同进行相应剪裁。通常顾客仅关心购置费、使用能耗费用、保 障费用等,并不关心研发费、试验费等,因此提供给顾客的LCC一般按附件二的内容 进行统计、计算”。 7.增加了“附件二LCC结构图”,原附件序号向下顺延。

1#8秋《人员培训与开发》作业_1234

北语网院作业 关于1.[唯一选项]以下关于敏感性训练的说法非的是()选项:() ①.要求学员在小组中就个人情感等进行坦率、公正的讨论 ②. 目的是为了提高学员对自己的行为和他人行为的洞察力 ③.常采用集体住宿训练、小组讨论、个别交流等活动方式 ④. 适用于组织发展训练,不适用于晋升前的人际关系训练 2.[唯一选项]在培训中要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与反馈,对培训机构和培训人员的评估不包括()选项:() ①.教师的教学经验 ②. 管理人员工积极性 ③.教师的领导能力 ④. 管理人员的合作精神 3.[唯一选项]以下关于培训效率评估的说法不是的是( )。选项:() ①.要向高层管理人员汇报 ②. 有利于提高培训效率 ③.自省以前工作中的不足 ④. 获得领导支持的有效方式 4.[唯一选项]实施培训需求调查工作时,要对各部门申报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目的是()选项:() ①.节约培训成本 ②. 确认培训目的 ③.消除片面需求 ④. 争取员工支持 5.[唯一选项]在确认培训时间时,需考虑的因素不包括()。选项:() ①.时间控制 ②. 配合员工的工作状况 ③.公司制度 ④. 合适的培训时间长度 6.[唯一选项]比较适用于训练态度仪容和言谈举止等人际关系技能改善的培训方法为()。选项:() ①.研讨法 ②. 案例研究法 ③.角色扮演法 ④. 讲授法 7.[唯一选项]选择理想的培训师时,须考虑的因素不包括()。选项:() ①.符合培训目标 ②. 培训师的专业性 ③.培训师的学历 ④. 培训师的配合性 8.[唯一选项]下列不属于战略性人员培训与开发的主导原则的是()。选项:() ①.整体性 ②. 差异性

员工培训与开发复习题

一、单选 1.科宁公司投资17万元开展员工培训,第一年就为公司带来50万元的效益。第一年的ROI是( B )。 A.294% B.194% C.34% D.52% 2.与以往的培训相比,战略性培训更强调与组织的使命、核心价值观、愿景与战略等协调一致,要求管理者树立整体与全局观念,提高员工与( D )要求相一致的能力。 A. 个人愿景及战略 B. 个人使命及战略 C.组织愿景及战略 D.组织使命及战略 3.体验式学习,先由学员自愿参与一连串活动,然后分析他们所经历的体验,使他们从中获得一些( B ),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及工作中。 A.知识和经验 B.知识和领悟 C.经验与领悟 D.领悟与收获 4.培训需求分析要回答( D )以及培训要达到什么效果的问题。 A.采用什么样的培训方式 B.从何时开始培训 C.什么人参加培训 D.为什么要培训 5.新员工导向培训通常与一般员工培训过程相似,经历计划、组织实施和( C )等阶段。 A.验收 B.反馈 C.跟踪评估 D.总结经验 6.脱产培训指离开了(B )。 A.工作单位 B.工作现场 C.工作时间 D.工作环境 7.管理开发培训是针对员工管理能力、( C )提升的一套培训与开发计划和管理过程的总称。 A.业务能力 B.业务素质 C.综合素质 D.综合能力 8.学员行为的改变是有一定条件的。如果他们在培训后没有机会应用所学到的( B ),行为改变就很难体现。 A.思想和观念 B.知识和技能 C.课堂案例 D.有效方法 9.下列培训有效性评估方案种类设计中,能够把干扰培训效果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的是(D )。 A.前测-后测的设计 B.后测-对照组的设计 C. 前测后测-对照组的设计 D.所罗门四组设计 10.职业生涯反映着个人在不同阶段的( C)。 A.工作态度和工作信念 B.人生经历、信仰和态度

RAMS及LCC控制程序

RAMS 及LCC 控制程序 1. 目的 产品在生命周期内,通过执行的一系列活动以确保在每个阶段完成为产品确定的RAMS要求,并符合和满足顾客提出的 RAM目标。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产品论证开始到质保期,延伸到产品使用维护期间的相关跟踪活动结束。 3. 定义 3.1RAMS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的统称。 3.1.1 可靠性: 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或保持)规定功能的能力。 3.1.2 可用性 : 产品在任一随即时刻需要和开始执行任务时,处于可工作或可使用状态的程度。简单的说:可用性就是产品处于可工作状态的可能性。 3.1.3 可维修性 : 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规定状态的能力。 3.1.4 安全性 :不发生危险事件的能力。 3.1.5 产品生命周期 : 从产品的初始概念阶段一直到产品停用和处置的整个阶段。 3.1.6 系统的寿命周期费用(LCC): 在系统的整个寿命周期内,为获取并维持系统运营(包括处置)所花费的总费用。 3.1.7不良品质成本:简称COPQ指因产品不良产生的并由本公司承担的成本,包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不包括在品质成本统计中所提到的鉴定成本、预防成本、外部品质成本等,也不考虑现行会计制度之外的其它隐性损失,如品牌损失、名誉损失等。 4. 职责和权限 4.1总工程师负责组织 RAMS评审工作; 4.2 销售部负责本程序运行过程中与用户的联系和协调; 4.3 质量控制部负责本程序运行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质量评审工作 , 负责产品安全事例的管理、建立、更新工作;

4.4研发部负责具体产品RAMS程序策划、建立工作及相关文件的编制、更

东财《人员培训与开发B 》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 1: 人员的培训与开发主要是针对两种人:一种是企业新录用的员工;另一种是()。 A: 企业基层员工 B: 技术骨干 C: 企业现有员工 D: 高层管理者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关于如何做好退休计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组织要有计划地安排应当退休的员工退休 B: 组织可以开展退休咨询,帮员工树立正确的退休观念 C: 因人而异地帮助每一个即将退休的员工制定具体的退休计划 D: 为了节约成本,员工退休后就无需与他们联系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是组织内部新的一群受训者实行原培训项目的效度。 A: 训练效度 B: 迁移效度 C: 组织内效度 D: 组织间效度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在确认培训时间时,需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A: 时间控制 B: 公司制度 C: 配合员工的工作状况 D: 合适的培训时间长度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在企业培训中()是最基本的培训方法。 A: 讲授法 B: 案例研究法 C: 研讨法 D: 角色扮演法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关于职业生涯通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宽职业生涯通道要求员工在多个职能部门、多个工作环境轮换工作,适应对员工高度综合能力的要求B: 职业生涯通道的设计有快慢之分,正常晋升和破格提升都要做到有政策依据 C: 职业生涯的长度是根据时间来确定的 D: 窄职业生涯通道要求员工在有限的职能部门和工作环境工作,适应对员工有限专业经验和能力的要求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是以组织未来发展需要为依据,确定员工培训需求的方法。 A: 问卷调查法 B: 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模式 C: 员工个人培训需求分析法 D: 绩效分析法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也称工作分析法或工作盘点法,是依据工作描述和工作说明书,确定员工达到要求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A: 员工个人培训需求分析法 B: 任务分析法 C: 组织整体分析法 D: 问卷调查法 正确答案: (单选题) 9: 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其核心内容是()。 A: 职业生涯目标与路线设定 B: 个人自我评价

项目管理程序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加强项目管理,明确管理职责分工和管理内容与要求,以及加强对项目的管控力度,提高项目履约能力。 本程序规定了沈阳利源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项目管理的定义,以及项目管理过程中工作内容和要求,适用于本公司产品项目的管理。 2.术语和定义 2.1项目管理:由一组有起止时间、项目协调的受控活动所组成的特定过程,改过程要符合规定要求的目标。 2.1.1在规定的时间约束条件内完成特定的任务目标。 2.1.2对起始的时间有明确的定义。 2.1.3有明确的预算规定。 2.1.4消耗人力和非人力资源(如资金、厂房、设备、刀具、工装、材料)且是跨部门的活动(如市场、技术、生产、财务、企管等。) 2.2项目产品:合同规定的交付给顾客,包含交付产品的名称、数量、质量等要求、交付时间、交付地点等。项目范围可根据随时需要而修订。 2.3项目计划:项目计划是为满足项目目标所定义的、是进行项目管理活动、满足项目管理的进度、质量、成本的管理性文件。 2.4进展评价:根据公司的部门职能和制定的项目节点与项目子计划,集成项目进程,并对此活动进行黄红灯报警,根据各职能部对项目进行量化考核,根据合同中规定的交付产品的质量标准和可靠性原则,在项目周期不同的阶段,由项目的主管部门对项目活动输出做出评定,公司考核部门要根据此评定结果对公司的职能部门或个人做出考核决定。

2.5项目阶段:根据公司提供的轨道产品和服务的特点,将项目周期定义于:以投标邀请为标志的投标阶段,到项目合同签订后的项目启动与策划、设计、验证、制造阶段、产品交付后的售后与质保阶段及项目总结阶段。 3.职责 3.1.1项目领导组职能:项目领导组负责重大项目中对于重大问题的决策,包括负责协调公司内部部门在项目内和项目之间的重大分歧,定期组织项目领导组会议。 3.1.2项目执行组职能:项目执行组是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从事具体项目管理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策划、项目计划的制定、项目成本的监控、项目风险的预警,并根据项目子计划按照要求制定出管理看板,对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进行红黄蓝报警并进行拉动。同时负责妥善处理和协调好公司与用户的合作关系,对用户的要求做出迅速反映,组织召开项目进度会议和专题工作会议等,加强双方的信息反馈和沟通。督促公司各职能部门、生产车间之间的横向协调,对整个项目的执行起着计划、跟踪、监督、并进、拉动的作用。 3.1.3项目组人员职责 3.1.3.1项目经理既是项目的策划者,又是项目组内部、项目组与职能部门、项目组与公司高层领导间、项目组与客户间的关系管理者。即对所有项目组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负责对与项目相关的接口职能部门间的协调;根据公司设定的项目目标,牵头制定项目管理计划并包公司高层管理者的批准,督促公司职能部门制定详细的分解项目子计划; a.负责项目预算的管控,对预算内采购、成本计划调整拥有最终决定权;

2015春东财《人员培训与开发B》在线作业三

东财《人员培训与开发 B 》在线作业三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苏联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分类,具有兴奋而热烈的心理特征是()的特点。 A. 粘液质 B. 抑郁质 C. 多血质 D. 胆汁质正确答案:D 2. 世界上最大的无线通讯设备供应商摩托罗拉公司的成功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的员工培训模式——()。 A. 校企联合 B. 虚拟培训组织 C. 培训外包 D. 企业办学正确答案:D 3. 根据施恩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适应日常的操作程序,应付工作是()阶段的任务。 A. 基础培训 B. 早期正式员工 C. 城战、幻想、探索阶段 D. 进入工作世界 正确答案:A 4. 在工作再设计的方法中,给某一特定的工作增添更多的不同性质的任务是()的特点。 A. 工作拓展 B. 工作扩大化 C. 工作轮换 D. 工作丰富化正确答案:D 5. KSA O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对员工职业岗位资质的描述模型,其中0是指()。 A. 能力 B. 个性特征 C. 技能 D. 知识正确答案:B 6. 美国学者达姆洛斯提出了成功的公式中,缺一不可的因素是()。 A. 自我推销能力 B. 创造性思考 C. 个人鲫鱼 D. 目标和驱动力正确答案:D 7. 为培养团队精神比较适用于()方法。 A. 讲授法 B. 游戏法 C. 案例教学法 D. 电脑视听法正确答案:B 8. 总结性评估经常是()的评估。

A. 非正式的、客观的 B. 正式的、主观的 C. 非正式的、主观的 D. 正式的、客观的正确答案:D 9. 下列关于培训观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培训只对技术人员来说特别重要,对管理人员来说作用较小 B. 培训可被看成企业正规化的象征,同时也成为企业吸引人才的一种手段和福利 C. 员工的素质培训应为培训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 D. 培训投入可被视当作企业的战略投资为投资,是有收益的一个持续的经济活动正确答案:A 10. 在对在职员工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用()来评估其在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 A. 绩效分析法 B. 工作分析 C. 组织分析法法 D. 任务分析法正确答案:A 11. ()是用来测量受训者对原理、事实、技术和技能获取程度。 A. 行为评估 B. 结果评估 C. 反应评估 D. 学习评估正确答案:D 12. 关于管理人员开发方法错误的是()。 A. 角色扮演这种开发技巧要求受训者在一个给定的情境中扮演一个角色,并且展示与该角色相联系的行为 B. 研讨会法在工业操作领域和管理领域被广泛采用 C. 角色扮演是提高管理人员的意识水平和改善人际关系的一种很流行的方法 D. 工作模拟法常常用于需要从事大量信息加工的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正确答案:C 13. 在霍兰德职业性向理论中,会被吸引去从事那些包括大量以影响他人为目的的语言活动的职业是()性向人具有的特点。 A. 实际型 B. 调研型 C. 企业型 D. 社会型正确答案:C 14. 在团队培训种类里面,旨在改善受训者的合作意识和受训集体的团培精神为目标的培训类型是()。 A. 极限拓展 B. 室内拓展 C. 传统培训 D. 户外拓展正确答案:D 15. 质量圈组成成员中负责召开会议,促进成员的积极参与,撰写同事委员会总结报告的成员为()。 A. 监管者 B. 促进者 C. 质量圈领导 D. 同事委员会正确答案:C 16. 关于职业生涯通道设计模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起点和终点均为管理岗位的模式有利于促进管理人员的快速成长,对于学习各类管理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比较适合 B. 起点为技术岗位,终点为管理岗位的模式有助于技术发展

《培训与开发》复习

《培训与开发》复习提纲 1.按照ADIE的培训管理周期,怎样设计完整的培训项目? 1、需求评估: a)战略需求评估 b)胜任能力评估 c)工作和任务分析 d)具体培训需求评估 2、培训项目设计 基础:学习(a知道为什么学习:绩效、标准、条件;b将自己的经验作为学习的基础c有实践机会,角色扮演d需要反馈e通过对别人的观察和交往来学习f实践共同体g合理安排并协调培训项目) Kirkpatrick的四级评估 a.反应(reaction):对培训的感受和看法:重要性(有价值、可改进、量化)、指 导原则 b.学习(learning):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改变 c.行为(behavior):行为改变、工作绩效测量 d.结果(result):培训对组织目标的贡献、利润,生产率和成本等。

2.如何按照OORTP模式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 1)需求评估的组织支持(O) 1-与高级管理者建立关系:讨论组织是否愿意提供时间、精力等方面支持;对评估的方法、过程、需要的时间、费用进行沟通;提供评估的结果,以协调不同期望;建立组织成员对结果的信心。 2-与其他组织成员建立关系:需求评估影响的所有成员。 3-建立联络团队:标准有:代表性,组织各个部分都有代表;权威性,各部门的领导;主动性,能自主帮助解决问题的成员。 2)组织分析(O) 1-确定组织目标:确定是否存在清晰组织目标以决定是否进行决策的步骤。有三种情况,即目标清晰、实现目标的措施能得到;目标清晰、但实现目标的措施得不到;目标不清晰或处在变化过程中。 2-确定培训气氛: 情景性线索结果 已有的管理者让新管理者分享他们的培训经历和学习,在工作中共同合作已有的管理者拒绝接受新管理者所做出的同在培训中所学习的不一致的行动 培训中使用的设备同在工作中使用的相似有经验的工人嘲笑在培训中所教技术的使用(反向) 已有的管理者会安排一个有经验的共同工作的人帮助受训者,如同在工作中所需要的一样已有的管理者没有注意到使用他们培训的新管理者(反向) 已有管理者把工作压力暂时降低,以使新管理者有机会练习新技能成功使用在培训中所学的新管理者更可能接受工资的增加 在工作中可以得到培训的辅助,这样支持新管理者在 培训中所学习的东西 使用培训的新管理者在新任命时会处于优先地位 3-资源分析:人力、物力 3)必要条件分析(R) 1-确定目标工作:用工作名称;确定工作内容2-选择搜集信息的方法:观察法、问卷法、关键任务咨询、印刷材料分析、访谈法、测验法、记录和报告法、工作样本法、群体讨论法 3-确定参与者: 谁来选:非领导 哪些人:任务(工作者)\KSA(主管) 人数:方法 不同阶段:不同高级管理层:愿景、目标、使命被培训者:影响其感受和态度 被培训者的经理:资料档案和文件被培训者的直接下属 被培训者的同事 人力资源工作者 供应商 客户(内部+外部)

员工发展与培训(作业)

员工发展与培训·客观题作业 1. 以下哪项胜任特征不是内在的?() A. 知识技能 B. 社会角色和价值观 C. 自我形象 D. 个性特点 答题:A 2. 下列哪种课程不适合企业内部自主开发?() A. 企业文化类 B. 管理流程类 C. 沟通技巧类 D. 核心业务类 答题:C. 3. 培训教室的布置要遵循哪个根本原则?() A. 利于玩游戏 B. 利于促进交流 C. 利于看见讲师 D. 利于拜访物品 答题:B 4. 下面哪项不属于定量的评估方法?() A. 成本—收益分析法 B. 边际分析法 C. 工作绩效考核法 D. 目标成本法 答题:C. 5. 以下哪些培训内容不属于针对融入企业的内容: A岗位职责要求B公司基本情况C职业态度D职业生涯规划 答题: B 6. 营销技能不足,自我激励不够属于 A. 业务压力 B. 外部因素影响 C. 自身问题 D. 公司政策影响答题:C 7. 销售新员工的培训需要哪些课程设置: A. 销售礼仪 B. 有如何开发大客户 C.经验分享 D.顾问式营销

8. 有经验的销售员工培训最为典型的模型ASK模型中包含三个要素其中最为核心的要素是()。 A. Attitude(态度) B.Skill(技能) C. Knowledge(知识) D. 以上都是 答题:D. 9. 以下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 A挑选基层管理人员B组建得力团队,为中层管理者授权 C制定年度计划:部门D以上都是 答题:D. 10. 市场上某些课程内容理论高深,模型众多,晦涩难懂,未能很好的应用到员工的实际操作中去。因而企业在甄选外部培训课程要强调()。 A. 实用性 B. 适用性 C. 可操作性 D. 可锻炼性? 答题:B. 11. 以下哪些是培训的新趋势?() A. 网络培训 B. 体验式培训 C. 咨询式培训 D. 教室里授课 答题:A. B. C 12. 制定人员培训与开发战略需要遵循的流程有哪些?() A. 了解企业未来的战略 B. 了解战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C. 分析现有人员的主要差距 D. 设计针对性的培训与开发解决方案 答题:A. B. C. D. 13. 以下哪些人员需要参与到需求分析当中?() A. 高层管理者 B. 中层管理者 C. 培训部 D. 员工 答题:A. B. C. D. 14. 做培训资源分析时需要考虑以下哪些方面?() A. 金钱

培训与开发考题及参考复习资料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 07年5月 单选 56、( B )是以工作说明书、工作规范等作为员工任职要求的依据,将其和员工平时工作中的表现进行对比寻找差距的方法。P123 (A)面谈法(B)工作任务分析法 (C)观察法(D)重点团队分析法 57、( B )旨在对员工培训需求提供一个连续的反馈P125 (A) 全面任务分析模型 (B)循环评估模型 (C)绩效差距分析模型 (D)阶段评估模型 58、对培训师进行培训的主要内容不包括(C )。P135 (A)教学工具的使用培训 (B)授课技巧培训 (C)教学风度的展现培训 (D)教学内容培训 59、培训课程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包括( D )。P136 (A)培训后勤准备 (B)准备相关资料 (C)确认培训时间 (D)学员自我介绍 60、( B )是用来决策公司为培训计划所支付的费用。P141 (A)技能成果 (B)绩效成果 (C)情感成果 (D)认知成果 61、直接传授型培训法的具体方式不包括(B )。P145 (A)研讨法 (B)案例分析法 (C)讲授法 (D)专题讲座法 62、特别任务法常用于( C )。P148 (A)技能培训(B)知识培训 (C)管理培训 (D)态度培训 63、(C )是培训管理的首要制度。P163 (A)培训奖惩制度 (B)培训激励制度 (C)培训服务制度 (D)培训考核制度 64、场地拓展训练的特点不包括( C )。P154 (A)有限的空间,无限的可能 (B)锻炼无形的思维 (C)无限的空间,无限的可能 (D)简便,容易实施 多选 106、培训需求分析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弄清( ACE )。P115 (A)培训什么 (B)培训方法 (C)为什么要培训 (D)培训方式 (E)谁最需要培训 107、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培训需求分析可分为( BC )。P118 (A)业务部门培训需求分析 (B)新员工的培训需求分析 (C)管理部门培训需求分析 (D)在职员工培训需求分析 (E)设计部门培训需求分析 108、观察法比较适合于收集( BE )的培训需求信息。P124 (A)技术工作人员 (B)生产作业人员 (C)管理工作人员 (D)销售工作人员 (E)服务工作人员109、如果选择问卷调查法收集培训需求信息,在设计问卷时应注意( ABE )。P124 (A)语言简洁 (B)问卷问题清楚明了 (C)多采用主观问题方式 (D)问卷填写者须署名 (E)问题后应留填写意见的足够空间 110、培训效果信息的种类包括( ABCDE )方面的信息。P139 (A)培训时间选定 (B)受训群体选择 (C)培训场地选定 (D)培训形式选择 (E)培训教师选定 111、态度型培训法主要针对行为调整和心理训练,具体方法包括(AB)。P152 (A)角色扮演法 (B)拓展训练 (C)管理者训练 (D)模拟训练 (E)敏感性训练 07年11月

ISOTS22163:2017程序文件-老化管理程序

有限公司 标准操作政策与程序

1 适用范围及目的 本文件适用于公司生产的轨道车辆在质保期内发生异常时对产品的复原能力的管理。 管理活动识别 2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采用GB/T19000:2015 idt ISO9000:2015标准中术语、定义和ISO/TS22163国际铁路行业标准中附录5、附录6铁路行业的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 引用标准或文件 《配置管理控制程序》 《变更管理控制程序》 《产品防护管理程序》 5 职责 5.1设计部 公司设计部确定的易老化、损耗的零部件有关的技术文件编制随车备品、备件的BOM 清单进入ERP运用。 5.2服务部 负责组织提供质量保证期内所需的备品、备件(不含易损、易耗件)。 5.3资材部 负责按ERP系统内台车BOM清单组织提供顾客所需的随车备品、备件(含质量保证期内顾客所需的易损、易耗件)。 5.4其他各部门 执行本文件的相关规定。 6 工作程序及内容

6.1 老化管理计划的制定 6.1 .1 易损、易耗件及随车配件确定 6.1.1.1轨道空调设计部根据顾客要求、RAMS要求以及产品的生产和采购周期以及维修需要的时间确定备品、备件的计划。 6.1.1.2资材部负责依据轨道车辆空调设计部制订的易损、易耗件及随车备品、备件清单确定随车备品、备件BOM清单导入ERP系统运用。 6.2产品及备品备件提供 6.2.1 对ERP系统内随车备品、备件,由资材部按台车组织随车备品、备件的提供及交出。 6.2.2 在合同规定的质量保证期内所需备品备件(除随车备品、备件外),售后服务部将质量保证期内所需备品备件(除易损易耗件清单所列的备品备件外)进行管理并提交顾客,在质量保证期外所需易损易耗件清单所列备品备件由市场营销部签订合同(协议)和生产部组织生产并提交顾客。 6.2.3 在合同规定的质量保证期外所需备品备件(含随车备品、备件),由客户自行选择供方进行购置办理。若由公司供应,公司将按供应当期最新技术状态的产品进行有偿提供。 6.3 老化过程的控制 6.3.1根据老化零部件的要求以及市场状况,由设计部评估是否需要备选供应商,具体实施按照《供应商选择和评价管理程序》。 6.3.2老化的零部件由服务部定期评估零部件的可用性以及风险。 6.3.3寄售物、备品备件需要由企业来负责储存,储存的要求按照《产品防护管理程序》执行。 6.4易损、易耗件和备品备件的变更管理 资材部根据轨道车辆空调设计部进行一一对应的随车备品、备件清单变更,并导入ERP系统中运作,满足顾客的需求。具体实施按照《变更管理程序》执行。 7记录 备品备件清单

培训与开发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单选 15' 多选 10 ' 简答题案例分析 名词解释 1.培训与开发:组织为了使员工获得或改进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所做的有计划的、系统性的各种努力,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并帮助员工对组织的战略目标做出贡献。 2.人力资源开发:有组织设计的,旨在给其成员提供学习必要技能的机会,以满足组织当前或未来工作需要的一系列系统性和规划性的活动。 3.培训需求分析:通过收集组织及其成员现有绩效的有关信息,确定现有绩效水平与应有绩效水平的差距,从而进一步找出组织及其成员在知识、技术和能力方面的差距,为培训活动提供依据。 4.培训项目设计:将确定的培训需求转化为培训目标、教材说明、测试细则以及讲授策略的过程。 5.胜任力:任何个人所具备的可以被测量的特质,以使表现平庸和表现杰出的工作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分,许多学者认为胜任力包括了知识、态度、技能和价值观。 6.工作分析:针对职位而不是工作执行者的,主要描述执行一项工作时一系列的工作活动,以及执行该项任务时的工作条件。 7.组织分析:除了常规的工作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之外,组织还必须仔细考虑影响培训效果的组织中的系统要素。 8.人员分析:考察组织中的成员在实际执行工作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技能、知识与能力,通过分析员工实际的工作绩效与理想的规范化的工作绩效的差距,来确定需求对组织中哪些具体的人员进行培训,应该在培训中重点关注哪些能力素质方面要素的提高。 9.管理人员开发:企业为了自身长久的发展而不断地从内部或外部挑选、培养管理人员,从而能够跟上企业发展的脚步,并通过他们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10.现实工作预览:指员工正式进入组织工作之前,提供给他们的关于工作相关的所有方面的确切的、真实的描述。通常是在雇佣阶段或新员工的社会化或入职培训阶段进行。 11.虚拟现实培训:使受训者能够看到他们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任何情景,在这个模拟的环境中受训者能够接触、观看以及进行操作演练。 12.培训有效性评估:系统地收集有关人力资源开发项目的描述性和评判性信息的过程,通过运用不同测量工具来评价培训目标的达成度,以此判断培训的有效性并为未来举办类似培训活动提供参考。 13.培训成果转化:受训者持续而有效地将其在培训中所获得知识、技能、行为和态度运用于工作中,从而使培训项目发挥其最大价值的过程。 选择题 1.培训需求的调查方法: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团队讨论法、测验法、关键事件法、工作任务分析法、绩效分析法、经验预计法、头脑风暴、专项测评、书面资料研究法。 2.培训需求排序: 维特克需求优先指标PNI (Priority Need Index) 。 PNI=I x (I — D), I:任务的重要性,D: 任职者的工作熟练程度, PNI 越大,培训需求越大,在排序上应优先予以考虑 3.培训师培训内容:培训师的素质要求:灵活性、鼓励性、幽默感、真实性、成熟性 技巧要求:控制能力、创新能力、评估能力、转换能力、创造安静的环境的

员工培训与开发作业

第一次作业: (1)论述题 ①战略性培训与开发同一般培训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答:所谓战略性培训,是指以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规划为指导,实施对企业战略竞争力和长期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一种系统性培训。他是与组织的使命、核心价值观、愿景与战略等协调一致的培训,要求管理者树立整体与全局观念,在了解整个组织运作原理和各部门之间关联性的基础上,促使员工提高与组织使命及战略相一致的能力,以顺利实现组织的职能与发展目标。而一般的培训往往没有长期目标,而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哪个岗位需要人了,才去培训相应的人。 ②七种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现代培训与开发有哪些指导意义? 答:7种学习理论是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认知主体学习理论。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4.社会学习理论及自我效能理论。 5.期望理论。 6.成人学习理论。 7.动机与归因理论。指导作用在于,了解学习理论后,对被培训人员的学习心理和特点就有了把握。比如各种各样培训方法的发明,讲授法、演示法、研讨法、视听法、角色扮演法和案例研究法、模拟与游戏法等。都是根据学习理论科学地发明的。各有各的优缺点,在把握被培训人的特点都,适当运用,就能提高培训效益、增强培训效果。 (2)案例分析: 教材P18—21,第二章的引导案例。 问题: ①联合利华的“极限化培训”是根据公司什么样的战略目标而设定的? 答: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培养国际化人才。 ②联合利华的“极限化培训”反映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哪些特点? 答:1. 明确意识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的表现。“极限化培训”提出并实施了“国际化”人才发

展的主题目标。在意识到国际化竞争日益激烈后,联合利华创建了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发展系统。2. 明确意思到外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和动态变化。在联合利华积极培养优秀员工的同时,“极限化培训”也给了员工最有挑战性的工作和机会。联合利华需要这些人,而且他们也想为一个能够早期就提供国外工作任务的组织工作,这是双赢的。3.注重长期发展。从1989年开始,联合利化就将其75%的管理职位贯之以与“国际”名称,并倍增了外派经理人的数量。并且在所有地区和国家市场都建立了一个专注于发展内部人才和未来热门领导人的组织。4.考虑多种可选方案。以薄睿凯为例,他被派往8个国家从事不同的工作,有时我对被指派的工作一无所知。这样使员工能有效应对各种职位。在企业需要变化时,有多种的可选方案。 5.整合其他资源和部门。极限培养,是调动了企业各个资源和部门共同参与的,单一人力资源部是远远不能完成的。 姓名:曹阳刚 学号:08401121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