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式、多项式、一元一次方程概念集合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性质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性质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性质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基础且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在数学和实际问题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性质对于学好数学和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基本形式、解的概念和性质进行归纳和阐述。

概念:一元一次方程是指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次的方程。

它通常采用以下形式表示:ax + b = 0,其中a和b是已知的实数常数,a称为方程的系数,b称为方程的常数项,x是未知数。

在一元一次方程中,未知数的次数是最低的,且系数不为零。

基本形式: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形式是ax + b = 0。

其中,x是未知数,a和b 是已知的实数常数,且a不等于零。

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我们的目标是找到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解的概念:解是指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对于一元一次方程ax + b = 0,解的求解过程即为确定未知数x的值,使得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解可以是整数、分数、小数或无理数,具体取决于方程的系数和常数项。

性质:1. 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个未知数。

在求解时,我们只需要找到一个与方程相符的未知数的值即可,因此称为一次方程。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唯一。

由于一次方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与x 轴交于一点,因此该方程只有一个解。

3. 如果a不等于0,那么方程ax + b = 0的解为x = -b/a。

这是因为将x = -b/a代入方程中可得到ax + b = a(-b/a) + b = -b + b = 0。

在实际问题中,一元一次方程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根据已知的速度和时间,可以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出距离;根据已知的进价、利润率和售价,可以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计算出进货成本等。

因此,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性质对于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

总结: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的基础概念,其定义为ax + b = 0,其中a和b是已知的实数常数,a不等于零,x是未知数。

一元一次方程具有唯一解的性质,解的求解过程是确定未知数使方程成立。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学校数学学问点总结归纳(完整版)一元一次方程定义通过化简,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含有未知数的最高次项的次数是一的等式,叫一元一次方程。

通常形式是ax+b=0(a,b为常数,且a0)。

一元一次方程属于整式方程,即方程两边都是整式。

一元指方程仅含有一个未知数,一次指未知数的次数为1,且未知数的系数不为0。

我们将ax+b=0(其中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并且a0)叫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这里a是未知数的系数,b是常数,x的次数必需是1。

即一元一次方程必需同时满足4个条件:(1)它是等式;(2)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3)未知数最高次项为1;(4)含未知数的项的系数不为0。

一元一次方程的五个核心问题一、什么是等式?1+1=1是等式吗?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可分三类:第一类是恒等式,就是用任何允许的数值代替等式中的字母,等式的两边总是相等,由数字组成的等式也是恒等式,如2+4=6,a+b=b+a等都是恒等式;其次类是条件等式,也就是方程,这类等式只能取某些数值代替等式中的字母时,等式才成立,如x+y=-5,x+4=7等都是条件等式;第三类是冲突等式,就是无论用任何值代替等式中的字母,等式总不成立,如x2=-2,|a|+5=0等。

一个等式中,假如等号多于一个,叫做连等式,连等式可以化为一组只含有一个等号的等式。

等式与代数式不同,等式中含有等号,代数式中不含等号。

等式有两个重要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照旧是一个等式;(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零,所得结果照旧是一个等式。

二、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如2x-3=8,x+y=7等。

推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只需看两点:一是不是等式;二是否含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行。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是0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初一数学概念

初一数学概念

一、有理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整数、负整数、0统称为整数。

整数可以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三要素。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仍是0.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4、两个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3、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2、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次正整数次幂都是0。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即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计数方法叫做科学计数法。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这个数的整数位数减1。

四舍五入后的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一个数与准确数相近(比准确数略多或者略少些),这一个数称之为近似数。

二、整式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单项式: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解方程知识点总结

解方程知识点总结

解方程知识点总结一、方程的基本概念1. 方程的定义方程是表示两个数或者量相等的数学式子,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未知数。

方程主要用来解决“未知数”的问题。

2. 方程的解方程的解是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数值或变量的集合。

解方程的过程就是寻找方程的解的过程。

3. 方程的根方程的解还可以称为方程的根,如果一个方程有解,那么就称该方程有根。

二、一元一次方程1.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未知数与一个常数的乘积等于另一个常数。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有直接开平方、因式分解、配方法、代数法等。

其中代数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用代数法解决物价问题、时间问题、速度问题等。

三、一元二次方程1.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是二次项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包含一个未知数和它的二次幂,最高次数为2。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主要有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等。

公式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3.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比如用公式法解决抛物线问题、悬链线问题等。

四、多项式方程1. 多项式方程的定义多项式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单项式相加或相减所得到的方程。

2. 多项式方程的解法解多项式方程的方法主要有因式分解、辗转相除法、通解法等。

因式分解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3. 多项式方程的应用多项式方程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比如用因式分解解决整数分解问题、因数分解问题等。

五、分式方程1. 分式方程的定义分式方程就是含有未知数的分式式子相等的方程。

2. 分式方程的解法解分式方程的方法主要有通分法、消元法、合并同类项法等。

通分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3. 分式方程的应用分式方程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比如用通分法解决分数加减问题、合并同类项解决分子有两项的分式问题等。

解方程是数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它不仅是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也常常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单项式和多项式

单项式和多项式

(5)-xy2;(6)-5; (7) x 1;8 ab
2
m
解:(1)abc;(2) b2;(3)-5ab2;
(5)-xy2;(6)-5 这些都是单项式.
2、指出下列单项式旳系数和次数:
4x, a 2b
,
xy , 3 , 7x ,
92
a
42 ,
mn2 , ab.
3、下面各题旳判断是否正确。
一、概念
1、单项式:由数或字母旳积构成旳式子叫做单 项式。
尤其地,单独旳一种数或一种字母也是单项式. 如: a, -8 等 单独一种非零数旳次数是0. 00是没意义旳。 例如-3旳次数是0
单项式 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次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
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单项式?
(1)abc;(2)b2;(3)-5ab2;(4)y+x;
升幂排列就是一种多项式按照某个字母 旳指数从小到大旳顺序进行排列。
❖ 例 把多项式 3x2 y 4xy2 x3 5 y3 重新排列:
❖ (1)按x旳升幂排列; (2)按x旳降幂排列; ❖ (3)按y旳升幂排列; (4)按y旳降幂排列。
强化与提升
❖ 1、已知 -2y7-2m 为三次单项式,
则 m=__2_____
是三次三项式,那么n能够是哪 些数?
❖ 2、已知 xa y是有关 x、 y旳三次单
项式,那么 a 值a 是多少?
强化与提升
3、说出下列单项式旳系数和次数 (1) 20﹪m, (2)3×105x²y
4、已知 x 3 a x b3是有关 a、b 旳六
x 次单项式,试求 旳值。
提升探究
❖已知n是自然数,多项式 y n+1+3x3-2x

人教版初一数学公式及概念

人教版初一数学公式及概念

公式▲乘法定律:乘法交换律:a×b = b×a乘法结合律:a×b×c = a×(b×c)乘法分配律:a×c + b×c=c×(a + b) a×c - b×c=c×(a - b)▲除法性质:a÷b÷c = a÷(b×c)▲减法性质:a –b - c = a - (b + c) ▲解方程定律:◇加数 +加数= 和;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 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因数×因数= 积;因数= 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 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相遇问题:相遇路程=(甲速度+乙速度)×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甲速度+乙速度);甲速度=相遇路程÷相遇时间–乙速度;乙速度=相遇路程÷相遇时间–甲速度.◆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计划工作效率×计划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实际工作效率×实际工作时间;实际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实际工作效率;实际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实际工作时间;◆买卖问题:总金额=单价×数量;数量=总金额÷单价;单价=总金额÷数量.6年级(1)S=nR2-nr2或S=n(R2-r2)(2)(a-b)除以b*100%或(b-a)除以b*100%(3)出勤人数除以总人数(4)b*(1+C%)或b*(1-C%)(5)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利息税=本金*利率*时间*(1-5%)(6)a除以(1+C%)或a除以(1-C%)7年级常用数学公式表:公式表达式平方差 a2-b2=(a+b)(a-b)和差的平方 (a+b)2=a2+b2+2ab (a-b)2=a2+b2-2ab和差的立方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b2-4ac)/2a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判别式 b2-4a=0 注:方程有相等的两实根b2-4ac>0 注:方程有一个实根b2-4ac0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常用数学公式表:几何图形公式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弧长公式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0) 扇形面积公式s=1/2*l*r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斜棱柱体积V=S'L (S'是直截面面积,L是侧棱长) 注:pi=3.14159265358979……概念一、有理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单项式和多项式和整式的概念

单项式和多项式和整式的概念

单项式和多项式和整式的概念单项式、多项式和整式,这些听起来像是数学课上的“高深莫测”,其实就像我们生活中的调料一样,适当使用就能让我们的数学“菜”更加美味。

单项式,顾名思义,就是一个项。

它就像是个独立的小精灵,单打独斗,既有自己的“名字”又有自己的“价值”。

比如说,3x²、5y、以及7。

这些都是单项式,简简单单,没什么复杂的东西。

我们只需要记住,它们是由一个系数和一个变量的幂组成的,像是一个自信的演员,光芒四射,却不需要搭档。

再说到多项式,这可是个热闹的大家庭。

想象一下,单项式一个个串在一起,就形成了多项式。

就像聚会一样,单单一个人总是显得有些冷清。

多项式里有很多项,比如说2x² + 3x 5,这样的组合,让整个数学变得丰富多彩。

每一项就像是派对上的不同角色,或许有点吵闹,但在一起就是个精彩的演出。

多项式的特性就是可以有多个单项式相加或相减,简直就是个无敌的组合拳,轻松应对各种数学难题。

再说到整式,整式就是多项式的好朋友,基本上是一种“全家福”。

整式不允许有分数或负指数,像是家里有个规矩,大家都得乖乖的,不能闹腾。

整式比如说x³ + 4x²7x + 10,这个大家庭和谐又温馨。

整式里每一个项都是单项式,而它们之间只允许加减,不允许任何的复杂操作,就像是朋友间的相处,简单明了,心里有数。

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数学是一道菜,单项式就是调料,调味料可少不了。

有时候你用点盐,有时候用点胡椒,单项式让你能够精准地调味。

再看多项式,哎呀,多项式就像是一个拼盘,里面有各种风味,有甜的、咸的,丰富得很,能让你选择多样。

而整式呢,整式就像是那一整桌的佳肴,虽然可能没有太多花样,但却是一家人团聚的温暖象征,吃的就是这种安心感。

这些概念的背后,还有很多好玩的性质和定理,让我们在掌握它们之后,可以像“打怪升级”一样,把数学的问题一一攻克。

比如说,多项式可以进行加法和减法,这就好比你可以把几个好朋友凑在一起玩游戏,大家一起开心。

高一数学·上册

高一数学·上册

高一数学·上册第一部分:代数基础代数是数学的基石,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至关重要。

在本部分中,我们将回顾代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实数实数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数集,包括正数、负数和零。

实数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并且满足基本的数学性质,如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2. 代数式代数式是由数字、字母和运算符组成的表达式。

代数式可以分为单项式和多项式。

单项式是只有一个项的代数式,如3x或5y^2。

多项式是由多个单项式相加或相减得到的代数式,如2x^3 + 4x^2 5x + 1。

3.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是将方程转化为标准形式ax + b = 0,然后使用移项和化简的方法求解未知数的值。

4. 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由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有代入法、消元法和图解法。

代入法是将一个方程的解代入另一个方程中求解,消元法是通过消去未知数的方法求解,图解法是在坐标系中绘制方程的图像,找到图像的交点。

5. 不等式不等式是表示两个实数之间大小关系的数学语句。

解不等式的方法是将不等式转化为标准形式,然后使用移项和化简的方法求解不等式的解集。

高一数学·上册第一部分:代数基础代数是数学的基石,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至关重要。

在本部分中,我们将回顾代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实数实数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数集,包括正数、负数和零。

实数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并且满足基本的数学性质,如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2. 代数式代数式是由数字、字母和运算符组成的表达式。

代数式可以分为单项式和多项式。

单项式是只有一个项的代数式,如3x或5y^2。

多项式是由多个单项式相加或相减得到的代数式,如2x^3 + 4x^2 5x + 1。

3.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是将方程转化为标准形式ax + b = 0,然后使用移项和化简的方法求解未知数的值。

初一数学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知识详解

初一数学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知识详解

初一数学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知识详解1.单项式:表示数字或字母乘积的式子,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字母也叫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称单项式的系数(要包括前面的符号);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只与字母有关)。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5.(整式是代数式,但是代数式不一定是整式)。

6.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

7.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8.去(添)括号法则:去(添)括号时,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9.整式的加减:一找:(标记);二“+”(务必用+号开始合并)三合:(合并)10.多项式的升幂和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起来,叫做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

一元一次方程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3.条件:一元一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4个条件:(1)它是等式;(2)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3)未知数最高次项为1;(4)含未知数的项的系数不为0.4.等式的性质: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三:等式两边同时乘方(或开方),等式仍然成立。

解方程都是依据等式的这三个性质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华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华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华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数与代数1. 有理数- 有理数的定义: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 有理数的分类: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

- 有理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开方。

2. 整数- 整数的性质: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

- 整数的运算: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减法、乘法、除法的性质。

3. 分数与小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线、通分与约分。

- 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小数转化为分数的方法,分数转化为小数的方法。

- 四则运算:分数与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4. 代数表达式- 代数式的概念:用字母表示数的式子。

- 单项式与多项式:单项式的定义、多项式的定义及它们的运算。

- 代数式的简化:合并同类项、分配律等。

5.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 解方程的方法: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 实际问题的建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元一次方程。

6. 二元一次方程组- 方程组的概念: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集合。

- 解方程组的方法:代入法、消元法。

- 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及转化思想。

7.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不等式的概念: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

- 不等式的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不等式的性质。

- 不等式组的解集:求解不等式组的解集。

二、几何1. 平面图形- 点、线、面的基本性质。

- 角的概念:邻角、对角、同位角等。

- 三角形的分类与性质:等边、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 四边形的分类与性质:矩形、菱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2. 图形的变换- 平移:图形沿直线移动。

- 旋转:图形绕一点旋转一定角度。

- 轴对称: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3. 圆的性质- 圆的定义:平面上所有与定点等距离的点的集合。

- 圆的要素:圆心、半径、直径、弦、弧、切线。

- 圆的性质:圆周角、圆心角、切线长定理。

4. 圆的相关计算- 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

- 扇形的弧长与面积计算。

- 圆锥与圆柱的侧面积与体积。

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定义与概念

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定义与概念

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定义与概念好啊,今天我们来聊聊单项式和多项式,听起来有点学术,但其实很有趣。

想象一下,单项式就像一个独来独往的小家伙,打扮得体,只有一个“头衔”,比如“3x²”或者“5”。

单项式不需要任何修饰,简单直接,特别像那些在聚会上只想喝饮料、不想说话的人,安安静静地待在角落里。

它们的特点就是,有一个或多个变量(比如x、y),还有个系数,比如前面的3或者5。

它们之间没有加减乘除的复杂关系,真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接着我们再看看多项式,哦,这可热闹多了。

多项式就像一个热情洋溢的大家庭,兄弟姐妹齐聚一堂,各自带着自己的“名片”。

比如“2x² + 3x + 5”就是个典型的多项式,里面有不同的项。

每个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小角色,有自己的系数和变量,搭配起来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简直就像一场家庭聚会。

它们可以相互加减,像兄弟姐妹间的嬉闹,有时候闹得不可开交,有时候又和睦相处。

多项式的多样性让它在数学的舞台上显得分外夺目,真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关系就像是山海相连,互为依存。

单项式其实是多项式的“宝贝儿”,多项式可以看作是多个单项式的组合,真是亲如一家。

多项式里有的单项式就像家里的小孩子,有的调皮捣蛋,有的乖巧听话,但它们都离不开这个大家庭。

你要是把单项式抽出去,多项式就失去了灵魂,简直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了支撑。

讲到这儿,很多人可能会问,单项式和多项式有什么实际应用?嘿嘿,别说,这玩意儿可真是生活中的小帮手。

你有没有注意到,很多生活中的现象都可以用它们来描述?比如,你的存钱计划,假设每个月存100元,这就可以用单项式来表示。

慢慢累积下来的钱就像是多项式,一项项叠加,最终让你实现心愿。

再比如,你在超市里买东西,价格也是用多项式来表示的。

各个商品的价格加在一起,简直是“钱袋子鼓起来的感觉”。

学习单项式和多项式也不总是轻松的,有时候会觉得“望而生畏”。

初中数学基础概念汇总

初中数学基础概念汇总

A:数与式:1:有理数有理数:①整数r正整数/0/负整数②分数r正分数/负分数数轴: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 (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

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绝对值: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加法: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

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

②0不能作除数。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籍,A叫底数,N 叫次数。

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xx: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

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xx: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

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③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初中数学竞赛代数部分

初中数学竞赛代数部分
综合法:适用于形如ax^2+bx+c=0 的方程
分式方程与无理方程的应用题
应用题类型:解分式方程和无理方程
解题步骤: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
解题技巧:利用方程的性质和技巧,如因式分解、配方法等 应用题实例:求解分式方程和无理方程的实际问题,如工程问题、经济 问题等
方程的近似解法
牛顿法:通过迭代 求解方程的近似解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函数的性质:函数的性质包括单调 性、奇偶性、周期性等
函数的应用:函数在初中数学竞赛 中经常出现,是代数部分的重要内 容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一次函数: y=kx+b,其 中k为斜率,b
为截距
反比例函数: y=k/x,其中k
为常数
一次函数的图 像是一条直线, 反比例函数的 图像是一条双
曲线
一次函数与反 比例函数的区 别在于斜率与 截距的关系, 以及图像的形

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函数的定义:函 数是一种映射关 系,将自变量x映 射到因变量y
函数的图像:函 数图像是函数在 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的图形表示
函数的性质:函 数的性质包括单 调性、奇偶性、 周期性等
函数的应用:函 数在初中数学竞 赛代数部分中的 应用广泛,如求 解方程、不等式、 最大值最小值等 问题
代数表达式的应用
解方程:利用代 数表达式求解方 程
求值:计算代数 表达式的值
化简:将复杂的 代数表达式化简 为简单的形式
证明:利用代数 表达式进行数学 证明
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代入法: 将方程中 的未知数 用已知数 代替,求 解出未知 数
加减法: 将方程中 的未知数 移到一边, 另一边的 常数移到 另一边, 求解出未 知数

单项式多项式及同类项概念讲解

单项式多项式及同类项概念讲解

单项式与多项式的概念1、单项式的有关概念(1)单项式:由数与字母或字母与字母相乘组成的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叫做单 项式。

例如:a x abx n m a ,9,4,,,332-注意:单项式不含加减运算,只含字母与字母或字母的乘法(包括乘方)运算(2)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例如:单项式227,21xy y x -的系数分别是7,21-,当单项式系数是1或-1时,“1”通常省略不写,如ab 就是ab ⋅1,系数是1;n -就是n ⋅-1,系数是-1.(3)单项式的次数(指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如x 4的次数是1,z y x 323的次数是2+3+1=6;数学的次数是0,如3,-9等可以当作0次单项式。

一个单项式的次数是几就叫做几次单项式,如2231b a 中,a 与b 的指数和为4,则2231b a 是四次单项式。

例1:指出下列各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75332322y x bca ab a π-提示:圆周率π是常数,当单项式中含有π时,π是单项式的系数,且在计算单项式的次数时应注意不要加上π的指数。

2、多项式的有关概念(1)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如5232+-x x 是多项式,它的项分别是23x ,x 2-和5,其中5是常数项。

(2)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如23224+-x y 的次为是3,即“32x ”的次数。

一个多项式中含有几项,最高次数是几次就叫几次几项式。

如66234+-y y 叫做四次三项式。

在多项中,含有字母的项的次数是几次就叫做几次项。

如5232-+-b ab b a 中,b a 23就是它的三次项,二次项是ab 2-,一次项是b ,常数项是-5.(3)多项式的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叫降幂排列;反之,则称为升幂排列。

单项式多项式定义

单项式多项式定义

单项式多项式定义单项式和多项式是代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数学和应用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定义及其基本性质。

一、单项式定义单项式是指只包含一个变量和它的非负整数次幂的代数表达式。

通常用字母表示变量,用指数表示次数。

例如,$x$、$y$、$z$、$a$等都可以作为单项式的变量,而$x^2$、$y^3$、$z^4$、$a^5$等都是单项式。

值得注意的是,单项式中的系数可以是任意实数,但指数必须是非负整数。

单项式常常用于表示数学中的方程式、多项式运算、函数关系等。

它具有简单明确的形式,在求解代数问题时具有重要作用。

二、多项式定义多项式是由单项式相加(或相减)得到的一种代数表达式。

一个多项式可以包含多个单项式,这些单项式之间通过加号或减号进行连接。

多项式的系数可以是任意实数,而变量的指数必须是非负整数。

例如,$3x^2 + 2xy - 5$、$4x^3 - 2x^2 + x + 7$、$2y^4 -3y^3 - 4y^2 + 5y - 6$等都是多项式。

多项式在代数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们广泛用于求解函数的极值、插值、参数拟合等问题。

在应用领域,多项式也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

三、单项式的基本性质1. 单项式可以进行加法运算。

当两个单项式有相同的变量和指数时,可以将它们的系数相加得到新的单项式。

例如,$2x^2$和$5x^2$相加,得到$7x^2$。

2. 单项式可以进行减法运算。

当两个单项式有相同的变量和指数时,可以将它们的系数相减得到新的单项式。

例如,$3y$和$2y$相减,得到$y$。

3. 单项式可以进行乘法运算。

当两个单项式相乘时,可以将它们的系数相乘,并将变量的指数相加得到新的单项式。

例如,$2x^2$和$3x^3$相乘,得到$6x^5$。

4. 单项式可以进行除法运算。

当两个单项式相除时,可以将它们的系数相除,并将变量的指数相减得到新的单项式。

(完整版)精华—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完整版)精华—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目录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1)第一章有理数 (1)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3)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4)第四章图形的认识初步 (5)七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6)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6)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8)第七章三角形 (9)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12)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13)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3)八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14)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14)第十二章轴对称 (15)第十三章实数 (16)第十四章一次函数 (17)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分解因式 (18)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19)第十六章分式 (19)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 (20)第十八章勾股定理 (21)第十九章四边形 (22)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23)九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24)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 (24)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根式 (25)第二十三章旋转 (26)第二十四章圆 (27)第二十五章概率 (28)九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30)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 (30)第二十七章相似 (32)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 (33)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 (34)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有理数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有理数:(1)凡能写成)0pq,p(pq≠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 ①⎪⎪⎩⎪⎪⎨⎧⎩⎨⎧⎩⎨⎧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②⎪⎪⎩⎪⎪⎨⎧⎩⎨⎧⎪⎩⎪⎨⎧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b互为相反数.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 绝对值可表示为:⎪⎩⎪⎨⎧<-=>=)0a(a)0a()0a(aa或⎩⎨⎧<-≥=)0a(a)0a(aa;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 1;若ab=1⇔ a 、b 互为倒数;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7. 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 )+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 )c=a (bc );(3)乘法的分配律:a (b+c )=ab+ac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无意义即0a .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 为正奇数时: (-a)n =-a n 或(a -b)n =-(b-a)n , 当n 为正偶数时: (-a)n =a n 或 (a-b)n =(b-a)n .14.乘方的定义:(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 ×10n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请判断下列题的对错,并解释.1.近似数25.0的精确度与近似数25一样.2.近似数4千万与近似数4000万的精确度一样.3.近似数660万,它精确到万位.有三个有效数字.4.用四舍五入法得近似数6.40和6.4是相等的.5.近似数3.7x10的二次与近似数370的精确度一样.1、错。

初中数学常用概念公式和定理

初中数学常用概念公式和定理

初中数学重要的概念、公式和定理第一章 有理数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负数:小于0的数叫负数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数轴:规定了方向、原点、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相反数;例a a -与绝对值:数轴上一个数到原点的距离叫绝对值;负数正数〉〉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性质: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数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 b b 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c b a c b a ++=++)( 减去一个数,等于 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b a b a -+=-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ba ab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bc a c ab =乘法分配率: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c ab c b a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0(1≠•=÷b b a b a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乘方: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最做幂;n a 叫做幂,其中a 叫底数,n 叫指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非0次幂都是0;科学计数法:把一个数写成n a 10⨯的形式叫科学计数法;1≤a <10, n 为整数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如:精确到得,结果有两个有效数字6,0.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有乘方的先算乘方;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单项式:数或字母的积叫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π不能看作字母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来含字母的项叫常数项;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的次数;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同类项;常数项都是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字母部分不变,系数相加;把几个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合并同类项; 去括号:括号前面是正号,去括号后括号内各项的符不变;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括号后括号内各项要变号;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一次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使方程等号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若ba=,则cbca±=±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来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若ba=,则bcac=;若ba=,则)0(≠=ccbca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或方法: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为1;6、检验分式方程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几何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叫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叫立体图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平行;角: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或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得到的图形;角的平分线:从角的顶点出发,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余角:两角的和为90°,则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补角:两角的和为180°,则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邻补角: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对顶角相等; 点到直线垂线段最短;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平行线的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分真命题和假命题;定理:经过推理证实是正确的命题叫定理;平移变换也叫平移: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2、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序数对:把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点的坐标是一个有序数对;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 坐标k >0 ×1-横坐标x 向右移动k 个单位 向左移动k 个单位 关于纵轴y 轴对称 纵坐标y 向上移动k 个单位 向下移动k 个单位 关于横轴x 轴对称 坐标y x , 向右移动k 个单位,再向上移动k 个单位 向左移动k 个单位;再向下移动k 个单位关于原点0,0中心对称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而成的图形;分类:按边 按角: 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三角形外角: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多边形: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而成的图形;对角线:多边形不相邻顶点的连线段;正多边形:各角都相等,各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多边形的内角和︒-=180)2(n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形底边和腰不相等的三角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直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锐角三角形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组:具有相同未知数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1、代入消元法; 2、加减消元法: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不等式;不等式解集: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叫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解集; 一元一次不等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如果a >b ,那么a ±c >b ±c . 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如果a >b , c >0,那么ac >bc .或 c b c a 〉 3、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a >b , c <0,那么ac <bc . 或 cb c a 〈 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具有相同未知数的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的解集:几个不等式的解的公共部分,叫做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不等式组就是求它的解集;取两个不等式的公共解集:1、同大取大;2、同小取小;3、大于小的小于大的取之间;4、大于大的小于小的无解: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列表法;条形图;扇形图:全面调查:对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抽样调查: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的调查;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样本:被抽取的个体组成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简单随机抽样: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的抽样方法: 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性质: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三角形的判定:SSS 、SAS 、ASA 、AAS 、Rt △HL角的平分线:性质:1、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角的平分线上;第十二章 轴对称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能互相重合;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第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垂直平分线: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端距离相等;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点的连线;等腰三角形: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性质:1、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等角对等边;2、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三线合一: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性质: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内角都等于60°;判定: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第十三章 实数算术平方根: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a x =2,那么这个正数x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 ,读作“根号a ”, a 叫做被开方数;0的算术平方根是0; 平方根二次方根: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开平方: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1、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2、0的平方3、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立方根三次方根: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立方根开立方: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用3a 表示,读作“三次根号a ”其中3叫根指数1、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2、0的立方根是0;3、负数的立方根是0:{实数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数有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按小数分数{{{实数正有理数正无理数负有理数负无理数正实数负理数按大小分类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变量:数值会发生变化的量;常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函数:如果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和y ,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一个唯一的值与它对应,我们就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表示函数的方法:列表法;解析法;图象法:一次函数:一般形式)0(≠+=k b kx y 正比列函数:0)0(≠≠=b k kx y 经过原点 图象:一条直线;画函数图象的步骤:列表、描点、连线;性质::x ,y ;k x ,y k 的增大而减小随时增大而增大随时00〈〉第十五 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单项式×单项式:把它们的系数×系数、相同字母×相同字母单项式×多项式:用单项式去乘以多项式的每一项多项式×多项式:用一个多项式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平方差公式:22))((b a b a b a -=-+完全平方公式:2222)(b ab a b a +±=±2222)(b ab a b a ++=+ 2222)(b ab a b a +-=-去括号:括号前面是正号,去括号后各项都不变号;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括号后各项都要变号:因式分解分解因式: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方法: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第十六 章分式分式:分母中含有字母的式子分式的基本性质:1、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2、①同分母: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②异分母: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再按同分母分式相加减进行运算;约分:根据分式的性质,约去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最简分式:分子分母没有公因式、分子分母中的系数都是整数、分子分母中没有分式;通分:把不同分母分式的分母化相同;最简公分母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第十七章 反比列函数反比列函数:一般形式:)0(≠=k x k y图象:双曲线 性质:1、k >0时,;x ,y 、的增大而减小随三象限图象在第一2、k <0时,;x ,y 、的增大而减大随四象限图象在第二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勾股定理: 222,Rt c b a c ,b ,a =+∆那么斜边为中两直角边分别为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若三角形中,三边长222,,c b a c b a =+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第十九章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判定定理判定: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矩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性质: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叫矩形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判定:1、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定义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3、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叫菱形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ab :s 21=即判定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正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性质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梯形: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性质1、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2、两条对角线相等判定1、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2、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3、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第二十章数据的代表nn n w w w w x w x w x x ++++++= 212112:加权平均数权:数据的重要程度;n n w w w ;x x x ;n ,,,,,,2121 每个数据的权这组数据为这组数据的个数中位数:一组数据按顺序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数;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极差: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1212x x x x x x n :s n 方差方差越大,数据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波动越小:标准差:⎥⎦⎤⎢⎣⎡-++-+-=---)()()(121x x x x x x n s n n x x x ;x ,,,21 这组数据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形如)0(≥a a 的式子;“”称为二次根号;代数式:用基本运算符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基本运算符号有: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中不含开得尽的因数或因式:二次根式的加减: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二次的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0(02≠=++a c b a c bx ax 为常数、、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1、配方法;2、公式法;3、因式分解法: 第二十三章旋转旋转:把一个图形绕着平面某一个点转动一个角度;旋转中心、旋转心方向、旋转角旋转图形: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的夹角等于旋转角;3、旋转前、后图形全等:中心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绕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它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叫中心对称图形;也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对称中心.这时对应点也叫对称点;第二十四章圆圆:在一个平面内,线段绕它的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圆心、半径弦: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半圆、等圆、等弧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缠绵民对的两条弧;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缠绵民对的两条弧;同圆或等圆中,弦、弧、圆心角、圆周角中,任意一个量相等,则另外三个量也相等; 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动补;如果三角形一条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P 表示点、d ”读作等价于点P 在圆外⇔d >r ;点P 在圆外⇔d=r ;点P 在圆外⇔d <r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反证法:由矛盾断定所假设不正确,从而得到原命题成立;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l 表示直线、d 表示这条直线到圆心的距离、r 表示半径 直线l 和圆相交⇔d <r ;直线l 和圆相切⇔d=r ;直线l 和圆相离⇔d >r圆的切线:经过半径外端、垂直于半径的直线;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切线长:经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长;从圆外一点可以作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 线长相等,这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多边形内切圆:与多边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内切圆的圆心叫多边形的内心;圆与圆的位置关系:d 表示两圆心之间的距离、R 表示大圆半径、r 表示小圆半径、R >r外离⇔d >R+r外切⇔d=R+r相交⇔R-r <d <R+r内切⇔d=R-r内含⇔d >R-r多边形的中心:正多边形外接圆的圆心;多边形的半径:正多边形外接圆的半径;多边形的中心角:正多边形每一边所对的圆心角;多边形的边心距:中心到正多边形一边的距离; 弧长: 180R n l π=l 表示弧长、n 表示圆心角、R 表示圆的半径 扇形面积:lR R n S 213602== π扇形圆锥侧面积:lR S π=圆锥侧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 n mP =列表法,树状图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用二次式表示的函数;一般形式解析式:)0,,,(2≠++=a c b a c bx ax y 是常数 图象:抛物线 性质:a b ac a b x a y c bx ax y 44)2(222-++=++=化成 第二十七章相似相似图形:形状相同的图形;相似多边形:形状相同的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叫相似比;相似三角形的判定:SSS 、SAS 、AA;相似三角形:相似比=边长比=周长比=对应边上的高或中线、角平分线的比 面积比=相似比的平方位似:两个多边形不且相似,而且对应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特殊的三角函数值: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 投影: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上得到的影子;中心投影:由同一点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 锐角a三角函数 30° 60°45° sinA cosAtanA正投影: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产生的投影;视图:从某一角度观察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象;三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画三视图: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高平齐、左视图与俯视图宽相等;。

人教版初三数学知识点

人教版初三数学知识点

人教版初三数学知识点人教版初三数学知识点概述一、代数知识1. 代数表达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的定义和性质- 同类项的概念- 代数式的加减运算法则- 代数式的乘除运算法则-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同底数幂的除法2. 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 方程与方程的解- 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问题- 不等式及其解集- 不等式的性质-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3. 二元一次方程组- 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线性方程组的应用问题4. 函数的基本概念- 函数的定义- 函数的表示方法:列表法、图像法、解析法- 函数的性质:单调性、奇偶性-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二、几何知识1. 平面图形- 平行线的性质- 三角形的分类:按边分类、按角分类- 特殊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四边形的分类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 - 圆的基本性质:圆心、半径、直径、弦、弧、切线等2. 空间图形- 空间图形的观察与画法- 空间图形的测量:体积与表面积的计算- 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的几何特征- 多面体与旋转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计算3. 相似与全等- 相似图形的判定与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应用-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比例线段的概念与性质4. 解析几何- 坐标系的基本概念- 点的位置由坐标确定- 距离公式、中点公式- 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 圆的方程三、统计与概率1. 统计- 统计调查的步骤- 频数与频率的概念- 统计图表的绘制与解读:条形图、折线图、饼图 - 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2. 概率- 随机事件的概念- 可能性的大小- 概率的计算- 用树状图法解决简单的概率问题四、数列1. 数列的概念- 数列的定义- 常见的数列类型:等差数列、等比数列2. 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定义-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3. 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定义-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五、解题技巧与策略1. 解题步骤- 仔细审题- 确定解题思路- 计算过程的准确性- 检查答案的正确性2. 解题策略- 分类讨论- 转化与化归- 利用图形解题- 归纳与类比3. 常见错误分析- 计算错误- 理解题意不清- 应用公式不当- 忽视题目条件以上是人教版初三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概述,学生应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复习和练习,以确保对每个概念都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初三数学人教版知识点归纳

初三数学人教版知识点归纳

初三数学人教版知识点归纳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

天才其实就是可以持之以恒的人。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奋一直都是学习通向成功的最好捷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三数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元一次方程:①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②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或乘以或除以(不为 0)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系数化为 1。

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 1 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

2、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不等式:①用符号”=“号连接的式子叫不等式。

②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③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者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④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相反。

不等式的解集:①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②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③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 1 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①关于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③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3、函数变量:因变量,自变量。

在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自变量,用竖直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

一次函数:①若两个变量 X,Y 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 Y=KX+B(B 为常数,K 不等于 0) 的形式,则称 Y 是 X 的一次函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项式、多项式、一元一次方程概念
单项式:由数与字母的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做单项式。

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次数: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多项式:由若干个单项式的和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多项式。

(减法中有:减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

项: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多项式的次数:这些单项式中的最高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一元一次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是1次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必须含有未知数等式的等式才叫方程。

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

和= 加数+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其中一个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积=因数×因数另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 商×除数
解方程的步骤:
⑴有分母先去分母
⑵有括号就去括号
⑶需要移项就进行移项
⑷合并同类项
⑸系数化为1求得未知数的值
(6)检验(把X的值带入方程看等号两边是否相等,相等就是对了,不等说明算错,请重新计算。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