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与乳化
溶解与乳化知识点总结

溶解与乳化知识点总结1. 溶解溶解是指固体、液体或气体溶质溶解在溶剂中的过程。
液体和气体的溶解是在液体中进行的,而固体的溶解通常是在液体中进行。
溶解过程是一个动力学过程,它受溶质和溶剂的性质以及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1)溶解的条件溶解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
如温度、压力、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均能影响溶解的速度和程度。
一般来说,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但也有少数反常物质(例如硫酸钠),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此外,在饱和溶液中,溶解度还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
(2)溶解的过程溶解的过程包括两个相互制约的方向:溶质从固体、液体转变为分子或离子并溶入溶剂中的过程称为溶解过程,反过来则是结晶过程。
溶解和结晶是一个平衡过程,可用溶解度表示。
(3)溶解度溶解度是一种物质在一定溶剂内能溶解的最大量。
溶解度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溶质的表面积大小。
2. 乳化乳化是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凝集在一起,形成一种能够稳定存在的混合物。
乳化剂是一种能够使两种互不相溶的物质混合在一起并稳定存在的物质。
(1)乳化的条件乳化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
主要受温度、浓度、乳化剂的选择等因素影响。
一般来说,乳化剂的浓度越高,乳化效果越好。
此外,温度的升高通常有助于乳化的进行。
(2)乳化的过程乳化的过程包括两个相互制约的方向:液滴聚集成较大的液滴的过程称为乳化过程,而液滴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又分散开的过程称为分散过程。
乳化和分散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3)乳化剂乳化剂是一类能够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物质,使油水两种互不相溶的物质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并能够稳定存在的物质。
乳化剂主要起稳定乳液的作用,一般是表面活性剂或胶体物质。
3. 溶解与乳化的区别与联系(1)溶解与乳化的联系溶解与乳化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混合方式,但它们之间也有许多联系。
在乳化过程中,乳化剂能够使油水两种互不相溶的物质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并产生乳液,从而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溶解。
71溶解与乳化现象

2、溶液是否都是无色的?
3、如果取出一部分,剩下的和取出的浓稀程度
是否一样?如不考虑水分蒸发,长期放置是
倍 否会分层?
速
课 4、蔗糖溶于水后的粒子是什么?硫酸铜呢?
时 学
5、 请你归纳蔗糖和硫酸铜晶体溶于水形成的
练 物质的特点。
一、溶液
(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倍 速
课 静置,观察现象;
时 学
练 清洗,观察现象。
洗探
油 污 时 起
究 实 验
的四
作:
用 是 什 么 ?
洗 涤 剂 在 清
试管内加 入的物质
水和植物 油
水和植物油 和洗涤剂
振荡前 分层 分层
现象
振荡后
浑浊 浑浊
把液体到
静置后
掉后试管 是否干净
分层 不干净
不分层 干净
思考:植物油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的特点是什么?为
讨论: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是如何 确定的?
体系
溶质 溶剂
气+液
气体 液体
固+液
倍
速 课
液+液
无水
时 学
有水
练
固体 量少 非水物
液体 量多 水
练习:
指出下列溶液中溶质、溶剂各是什么?
溶质 溶剂
(1)硫酸铜溶液
CuSO4
水
(2)稀硫酸
H2SO4
水
(3)75%的医用酒精 C2H5OH 水
倍 (4)油脂溶解在汽油里 油脂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实验探究五:物质溶解时的热量变化
现有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等
乳化和溶解的例子

乳化和溶解的例子乳化和溶解是化学中常见的两种物质混合方式。
乳化是指两种互不溶的液体通过添加乳化剂使其形成均匀的乳状混合物,而溶解是指固体、液体或气体溶质与溶剂之间的混合,溶质在溶剂中分散形成透明的溶液。
下面将分别列举乳化和溶解的例子。
一、乳化的例子:1. 牛奶:牛奶是由脂肪、蛋白质和乳糖等多种成分组成的乳状液体。
其中,乳脂肪球是乳化的结果,它们被乳糖和蛋白质包裹形成小球状悬浮物,使得乳液呈现均匀的乳白色。
2. 沙拉酱:沙拉酱是由油、醋、鸡蛋、芥末等多种成分组成的复杂乳状液体。
通过搅拌和添加乳化剂,将油脂分散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乳状混合物。
3. 蛋黄酱:蛋黄酱是由鸡蛋黄、植物油、醋、盐等成分制成的乳状酱料。
通过搅拌和添加乳化剂,将油脂和水相分散形成乳状混合物。
4. 乳化液体肥料:乳化液体肥料是将固体或液体肥料与水通过乳化剂混合形成的均匀乳状液体。
乳化剂的作用是使肥料颗粒分散在水相中,便于植物吸收利用。
5. 墙面乳胶漆:墙面乳胶漆是由乳胶、颜料、填充剂等多种成分组成的涂料。
乳胶通过添加乳化剂和稳定剂,使颜料和填充剂均匀分散在乳胶中,便于涂料施工和干燥。
二、溶解的例子:1. 盐水:将食盐加入水中,经过充分搅拌后,盐完全溶解在水中,形成透明的盐水。
在盐水中,盐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发生溶解作用,形成溶液。
2. 糖水:将糖加入水中,经过搅拌后,糖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发生溶解作用,形成透明的糖水。
糖水是一种常见的溶解液,用于制作糖果、饮料等。
3. 咖啡:将咖啡粉加入热水中,经过浸泡和搅拌后,咖啡的香味和有机物质溶解在水中,形成咖啡溶液。
4. 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是将葡萄糖溶解在水中制成的注射液。
葡萄糖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发生溶解作用,形成透明的葡萄糖溶液,用于补充人体能量。
5. 酸碱中和反应:将酸溶液和碱溶液混合,酸和碱分子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盐和水。
在反应过程中,酸和碱溶液中的离子被溶解在水中。
6. 染料液:将染料加入溶剂(如水、醇类)中,染料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发生溶解作用,形成染料溶液,用于染色、印刷等工艺。
九年级化学 溶解与乳化

教案设计
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会表现出放热,引起溶液的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的溶解;当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会表现出吸热,引起溶液温度的降低,如硝酸铵的溶解;如果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和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变化相差不大,那么溶液的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如氯化钠溶于水。
【课堂练习】1、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 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①②③④⑤
X 双氧水水水水稀盐酸
Y 二氧化锰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铵碳酸钙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③⑤
D. ②③④
2、完成习题7.1
【布置作业】P28-29
课堂
反思。
专题 溶解与乳化(课件)九年级化学下册(科粤版)

新知学习 二、乳化
解释: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 而不聚成大油珠,所以加了洗涤剂的乳浊液可以稳定存在。这种现 象称为乳化。
能使乳浊液稳定存在的物质(如洗涤剂等)叫乳化剂。乳化剂 所起的作用叫做乳化作用。
新知学习 二、乳化
思考:
当我们手上沾满油污时,可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这与洗涤剂去油 污的原理是否相同?若不同,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是什么? 不相同,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是将油污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从而 除去油污。而乳化则是用乳化剂把大的液滴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存 在水中而除去油污。
·均一性: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完全一样(指密度、浓度、性 质等)。
·稳定性:溶液形成以后,条件不变,溶质、溶剂长期不分离。
新知学习 一、溶解
思考:
1.在白糖溶液,是上层甜一点还是下层甜一点,还是一样甜? 一样甜,因为溶液是均一的
2.把一瓶生理盐水在常温下密封一段时间,会有沉淀析出吗? 没有,因为溶液是稳定的
随堂检测
3.(2022秋•平南县期中)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 C.溶液中一定含有水 D.碘酒的溶剂是酒精
4.(2022秋•恒山区校级期中)医用降温冰袋中可能盛有以下物质 中的( D ) A.氢氧化钠 B.氯化钠 C.浓硫酸 D.硝酸铵
【练一练】下列关于溶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在溶液中,只有水才能作溶剂 B.两种液体形成的溶液,量多者为溶剂 C.溶液中,只要有水存在,水就是溶剂 D.在乙醇汽油中,乙醇是溶剂
新知学习 一、溶解
【练一练】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1)生理盐水中,溶质是 NaCl ,溶剂是 H2O 。 (2)医用酒精溶液中,溶质是 酒精 ,溶剂是 H2O 。 (3)碘酒溶液中,溶质是 碘,溶剂是 酒精 。
乳化作用溶解作用

乳化作用溶解作用乳化作用和溶解作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化学现象,虽然它们听起来可能有些陌生,但实际上却十分常见。
乳化作用是指将两种不相溶的物质通过乳化剂混合在一起形成乳液的过程,而溶解作用则是指将溶质溶解在溶剂中的过程。
这两种作用虽然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都是由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所驱动。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乳化作用和溶解作用无处不在。
比如在做沙拉时,我们会用酱油和醋等液体混合在一起,这就是乳化作用的一个例子。
而在冬天喝热茶时,糖会被完全溶解在水中,这就是溶解作用的一个例子。
这些看似简单的化学现象实际上是由复杂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所驱动的。
乳化作用和溶解作用的原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相似溶于相似”。
乳化作用中,乳化剂能够将两种不相溶的物质通过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形成乳液,这是因为乳化剂的分子既有亲油性又有亲水性,可以同时与油和水分子发生相互作用。
而在溶解作用中,溶质的分子与溶剂的分子之间会发生相互吸引,最终形成溶液。
这种相互吸引的作用使得溶质能够和溶剂之间形成稳定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溶解。
乳化作用和溶解作用在工业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食品加工中,乳化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奶制品、沙拉酱等食品的生产中。
而在制药工业中,溶解作用则是制备药物溶液的重要过程。
这些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改善了产品的品质。
总的来说,乳化作用和溶解作用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现象,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通过了解这些现象的原理,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化学现象,还能更好地应用这些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在未来的生活中,乳化作用和溶解作用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美好。
初中化学九下 7.1 溶解与乳化 课件 _4

A.硫酸
B.硫酸锌 C.锌 D水 (4分)
10、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C )
A.汽水Leabharlann B.食盐水C.蒸馏水
D.糖水
本节小结: 谈谈你的收获?
谈谈你的疑惑?
最后的措手不及是因为当初游刃有余的自己 现代的婚姻并不是情感的产物,更多的是竞争的结晶,选配偶其实就是变相的竞争上岗,而小三就是原配最大的竞争对手。 假如你从来未曾害怕受窘受伤害,那就是你从来没有冒过险。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关心自己的灵魂,从来不早,也不会晚。 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若现在就觉得失望无力,未来那么远你该怎么扛。 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马卡连柯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 崇高的理想就象生长在高山上的鲜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 当你无法从一楼蹦到三楼时,不要忘记走楼梯。要记住伟大的成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学会分解你的目标,逐步实施。 人生道路上既有坦道,又有泥泞;既有美景,又有陷阱,只有坚定信念又勇往直前的人才能到达胜利的终点。
什么? 5、形成的物质具有什么特征?怎样理解?(4分) 6、溶质一定为固体吗?溶剂一定为水吗?
一、溶液
1、定义: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 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一而稳定的混合物, 叫做溶液。
2、特征:均一 稳定 (透明但不一定无色) 均 一:指溶液任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相同 稳 定:在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稳定存在 混合物:凡是溶液都是混合物
7.1 溶解与乳化(一)
观察活动
目的 认识溶解现象
初中化学溶解乳化教案

初中化学溶解乳化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溶解与乳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溶解与乳化的条件和影响因素;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溶解的定义和规律;2. 溶解的条件和影响因素;3. 乳化的定义和特点。
教学难点:1. 掌握乳化的概念及其应用;2. 理解溶解和乳化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等;2. 实验药品:食盐、砂糖、食用油等;3. 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化学溶解与乳化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二、讲解(10分钟)1. 讲解溶解的定义、规律和条件;2. 讲解乳化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实验一:食盐的溶解实验目的:观察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实验步骤:将适量食盐加入水中搅拌,观察食盐的溶解情况。
实验思考:解释食盐溶解的原因和条件。
2. 实验二:食用油的乳化实验目的:观察食用油在水中的乳化现象。
实验步骤:将少量食用油加入水中并搅拌,观察油在水中形成的乳状液。
实验思考:解释食用油乳化的原因和特点。
四、讨论(10分钟)学生结合实验结果,讨论溶解与乳化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探讨溶解与乳化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五、小结(5分钟)通过讨论总结,强化溶解与乳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复习重点内容。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溶解与乳化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演示和讨论,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溶解与乳化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案例和实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学习交流
15
PPT学习交流
7
实验探究:
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1)取3只小烧杯,各注入等体积(约20毫升)的水,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填入表格中。 (2)分别将一药匙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加入上 述3只烧杯中,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测量溶液的温度, 填入表格中 。 注意:1、测量温度时温度计不能接触烧杯。
B.泥土
C.汽油 D.蔗糖
3.(2011年湖南邵阳,23题)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
这许多化学知识。
⑴医用葡萄糖注射液中溶剂是( 水 )
⑵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清洗油腻的餐盘,是利用洗涤剂
的 乳化(填“乳化”或“溶解”)功能。
PPT学习交流
14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是( A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PPT学习交流
13
走进中考
1.(2011年江苏苏州,15题)将适量的下列物质溶解于水
的过程中,会使溶液的温度显著降低的是(B)
A.浓硫酸
B.硝酸铵
C.火碱 D.蔗糖
2.(2011年山东,3题)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
成溶液的是(D)
A.花生油
7.1溶解与乳化
PPT学习交流
1
探究题:
1.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⑴白酒 溶质 酒精 溶剂 水 ; ⑵碘酒(固体碘溶解在酒精里)溶质 碘 剂 酒精 ; ⑶雪碧 溶质(主要)是 二氧化碳 溶剂是
溶 水。
2.(讨论)50g酒精溶解在100g水中,得到的溶液 质量 等于150g(填“大于”,“等于”,“小于”,
2、温度计、药匙和玻璃棒每用一次都 要擦干净。
水 氯化钠溶液 硝酸铵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温度/℃ 温度变化量
结论
PPT学习交流
8
水中加入 氯化钠 的溶质
温度变化 情况
温度基本不变
硝酸铵
温度降低
氢氧化钠 温度升高
结论 物质的溶解通常都伴随着能量的
变化
PPT学习交流
9
问题:
1.洗涤剂有什么功能? 它的去污原理是什么?
溶液,从而去除油污.
PPT学习交流
10
液土
溶液的应用 壤
溶
水医 用 药
生活用品 PPT学习交流
11
总结
• 1、溶液的定义 • 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 3、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硝酸铵使溶液温度降低 氢氧化钠、生石灰、浓硫酸溶液温度升高 • 4、乳化作用
PPT学习交流
Hale Waihona Puke 12挑战自我下同)
若50小毫于升酒精溶解在100毫升水中,得到溶液的体 积 3.小组讨论1第501毫.2题升,能得到什么结论?
PPT学习交流
2
学习目标:
•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乳浊液,知道水是重要 的溶剂,酒精、汽油也是常见的溶剂
• 2.理解溶液的概念,能判断一些常见溶液中的 溶剂和溶质
• 3. 理解溶液的组成关系;
洗涤剂有乳化功能;洗涤剂的去污原理是:将油污 分散成无数小液滴,然后随水流走。(这种现象称 为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2、修汽车的工人,当他的手上沾满油污时,他常用 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这说明汽油与洗涤剂一样能 去除油污,那么二者去除油污的原理是否相同?若不 同,汽油去除油污的原理是什么?
汽油去除油污的原理是: 油污溶解在汽油中,形成
5.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未溶解的不算)+溶剂质量
6.溶液读法:溶质名称+溶剂名称+溶液 (若水为溶剂,溶剂名称可省略,如“蔗糖溶液”)
PPT学习交流
4
练习
指出下列溶液中溶质、溶剂各是什么?
溶质 溶剂
(1)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
(2)稀硫酸
硫酸
(3)澄清石灰水 (4)油脂溶解在汽油氢里氧化钙
(5)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油脂
• 4.了解溶液的一般用途。
• 5.了解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 6.了解溶解过程伴随的能量变化。熟悉硝酸铵 吸热、氢氧化钠放热现象,
PPT学习交流
3
归纳总结
1.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重点
2.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 (如硫酸铜溶液) 3.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4.水是常用的溶剂,酒精或汽油也可以。
⒈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B)
A.汽水 B.泥浆 C. 食醋 D.白酒
⒉以下关于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液体
C. 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 D. 如果水不蒸发,温度不变,糖 水放再长时间,蔗糖也不会分离出来
3.一杯食盐溶液,从溶液的上部取出一些,测得它的密度为ag/cm3, 再从下部取出一些,测得它的密度为bg/cm3, 则a与b的关系正确的
(6)盐酸
白磷
氯化氢
水 水
水
汽油 二硫化碳
水
PPT学习交流
5
多识一点: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是如 何确定的?
体系
气体+液体 固体+液体 液+液 无水
有水
溶质 气体 固体 量少 非水物
溶剂 液体 液体 量多 水
PPT学习交流
6
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实验用品:小烧杯3只,温度计,玻璃棒, 氢氧化钠,硝酸铵,氯化钠 将氢氧化钠,硝酸铵,氯化钠分别溶解 在水中,溶液的温度会发生什么变化? 如何测量这种变化? 小组交流讨论来设计实验方案,说出实 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