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明星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贴点辩稿,方便大众,呵呵
我方一辩的立论(我们是捷径)
谢谢主席,大家好拨开迷雾见青山,先让我们想想为什么会有学者明星化这一现象呢?由于学者掌握着大众所没有的稀缺资源,即相对博雅知识基础上的精深思想,其巨大的商业价值和新闻价值,必然吸引商业关注、媒体炒作,明星化便势不可挡。所以学者明星化的本质就是商业运作和新闻关注的结果。那我们就来看看商业运作和新闻关注对学术传播究竟是福还是祸?
学术,不同于一般追求“知其然”的知识,本质上是“知其所以然”。相比于传统的家传师授,著述游说,商业关注和传媒造势在今天的学术传播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即拉近了学者与大众之间、学者与学者之间的距离,不失为一条捷径。
首先,学者明星化通过商业和传媒介入客观上拉近了学者与大众之间的距离,学术走入大众,其特点可谓是多快好省。多,即受众的多,电视一播出,全国都收到,学术不再是学者的专利,而成为大众的财富。快,即传播速度的快,当学术观点与探讨于多媒体上自由流动,所谓一日之内,天涯比邻。好,即指受众接受效果的好,商业媒体介入的学术以一种更加平易近人、生动亲切的方式为人们所理解、接受。学者们一方面消解着知识的严肃性,使其通俗化;一方面又以其高于常人的知识养成为社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带动了普通大众的思考,最终也受到大众的拥戴,不经意间成为“学者明星”。省,即经济成本的省,相较于传统的学术传播方式,学者明星们用的是较低廉的方式传播着精神力量与丰硕。
其次,商业和传媒介入客观上拉近了学者与学者之间的距离,活跃了学术氛围。一家之言在短时间内被推向前台,接受各家的审视与甄别,引起前所未有的学术关注。于是回味三国烽火,细想红楼一梦。今天你历数汉代人物,明天我又说清帝疑案。有人对此家观点称颂赞扬,便有人针锋相对,质疑争论。学术由此显出了巨大的张力和生命力,我们仿佛又看到了春秋战国的烽烟之中,那沸腾了思想脉搏的百家争鸣。综上所述,我们拥有了更快捷的学术传播手段,既使得学术观点真正走入了大众,拉近了学者与大众之间的距离;也使学术氛围更加活跃自由,拉近了学者与学者之间的距离,学者明星化为什么还不是学术传播的捷径呢?
其实今天人们的质疑来源于面对目前学术传播的现状还不够理性。由于大众对于学术还知之甚少,学者明星只可能担当学术启蒙的角色。所以这过程中种种的不够完善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还要求全责备呢?或许当粗通文墨的观众也可以从严谨精确的自然科学和妙趣横生的历史文学中汲取智慧时,学术才能真正与天不老。
下面是我的四辩稿:
谢谢主席,大家好!
虽然对方辩友雄辩滔滔,但是说来说去讲了两个问题:一是学者明星化会使学术庸俗化。但是请大家想一想,明星学者究竟是使学术“通俗”了,还是使学术“庸俗”了?如果说关注的人多就是庸俗的话,恐怕国父孙中山先生就是世上最庸俗的人;马列主义就成了世上最庸
俗的学术了吧?第二,对方认为学术传播夹杂了商业利益就会变质。但是学者也是人,也是要吃饭的,通过媒体传播学术,既使自己丰衣足食,又让大众获益匪浅,这样的学术传播方式,有什么不好?
其实今天我们这个辩题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大家心中有这样三个问题:一是明星学者传播的是不是学术?二是学者明星化是不是好的学术传播方式?三是这样的方式会将我们的学术发展引向何方?
“学术”在《现代汉语辞典》中的解释是:有系统的,较专门的学问。朱熹曾说过:“蒙惠者虽知其然,而未必知其所以然也”,学术就是解释“所以然”的。易中天的品三国讲得就是历史形象为什么会演变为文学形象;历史人物又是怎样做出当时的决断的。如果者都不是学术,拿什么才是学术?
学者明星化是不是一个好的学术传播方式,对方辩友提出了三个评价标准:一是内容的科学性;二是公平性;三是表达的适度性。他们认为学者明星化不符合其中任何一条标准,所以不好。但现实却恰恰相反!明星学者,即称“学者”,正是因为他们大多是大学教授,几十年的学术积淀是他们今日成名的根本原因。如果对方辩友仅仅因为有人不赞同明星学者的观点就说他们讲得不科学,是不是“只见反对的树木,不见赞同的森林”呢?对方辩友因为《百家讲坛》收视率高,就说王立群是学术麦霸,那岂不是说唱片销量最好的周杰伦是乐坛麦霸了吗?其实从《世纪大讲坛》到《千年论坛》,从《经济大讲坛》到《学术报告厅》,我们的是学术界一片欣欣向荣,越来越多的学者为大家所熟知和推崇。而对方辩友对于表达适度性的抨击,就更让我们费解了,难道一定要把简单的事情讲复杂了才叫学术,才叫表达适度吗?
其实今天对方辩友最让我敬佩的,是他们的忧患意识。他们担心媒体唯利是图,不负责任;担心观众善良单纯,容易受骗;还担心学者追逐名利,不思进取。
不可否认,随着明星学者的出现,有一部分学者走出了书斋。但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社会分工日益细化,讲师型学者与研究型学者的分工符合时代潮流,使社会效益最大化。而随着讲师型学者的增多,明星化自然消失,名利的吸引,又从何而来?
其实学者明星化今天最大的益处,不在于传授了多少知识,而在于激发了大众对于学术的兴趣,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并参与学术研究,而这也正好填补了研究型学者转型产生的空缺。
最后,我想说,“学者明星化”这种多、快、好、省的学术传播,当然是学术传播的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