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第12章-配位化学基础习题及全解答-
配位化学习题及答案(1)

配位化学习题及答案(1)配位化学练习题一.是非题1.配合物的配位体都是带负电荷的离子,可以抵消中心离子的正电荷。
2+2+ 2+2.[Cu(NH)] 的积累稳定常数β是反应[Cu(NH)]+NH,[Cu(NH)]的平33332333衡常数。
3. 配位数是中心离子(或原子)接受配位体的数目。
4.配离子的电荷数等于中心离子的电荷数。
5.配合物中由于存在配位键,所以配合物都是弱电解质。
θ6.根据稳定常数的大小,即可比较不同配合物的稳定性,即K愈大,该配合物f愈稳定。
7. 对同一中心离子,形成外轨型配离子时磁矩大,形成内轨型配合物时磁矩小。
3+8.Fe(?)形成配位数为6的外轨型配合物中,Fe离子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道32是spd。
9.中心离子的未成对电子数越多,配合物的磁矩越大。
10. 配离子的配位键越稳定,其稳定常数越大。
二.选择题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配合物由正负离子组成B. 配合物由中心离子(或原子)与配位体以配位键结合而成C. 配合物由内界与外界组成D. 配合物中的配位体是含有未成键的离子2.下面关于螯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两个以上配位原子的配体均生成螯合物B、螯合物和具有相同配位原子的非螯合物稳定性相差不大C、螯合物的稳定性与环的大小有关,与环的多少无关D、起螯合作用的配体为多齿配体,称为螯合剂,,,,,,,,,,,,3.已知lgAgNH=7.05, ,21.7, =7.57,lgAgCNlgAgSCN,,,,,,,,,,,232222,,,,2,,,,,,3,,,,=13.46;当配位剂的浓度相同时,AgCl在哪种溶液中的溶解度lgAgSO,,,,,2232,,1最大( )A. NH?HOB. KCNC. NaSOD. NaSCN 322234.为了保护环境,生产中的含氰废液的处理通常采用FeSO法产生毒性很小的配 4合物是( )3, A、Fe(SCN) B、Fe(OH) 363, C、Fe(CN) D、Fe [(Fe(CN)] 2 66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在某些金属难溶化合物中,加入配位剂,可使其溶解度增大3+3+B.FeNaFFe 在溶液中加入后,的氧化性降低3-C.[FeF] 在溶液中加入强酸,也不影响其稳定性63+D.[FeF] 在溶液中加入强碱,会使其稳定性下降66.对于一些难溶于水的金属化合物,加入配位剂后,使其溶解度增加,其原因是()A. 产生盐效应B. 配位剂与阳离子生成配合物,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增加C. 使其分解D. 阳离子被配位生成配离子,其盐溶解度增加7.下列分子或离子能做螯合剂的是( )-A. HN-NH B. CHCOO C. HO-OH D.HNCHCHNH 22 322228. 配位数是()A.() 中心离子或原子接受配位体的数目B.() 中心离子或原子与配位离子所带电荷的代数和C.中心离子(或原子)接受配位原子的数目D.中心离子(或原子)与配位体所形成的配位键数目 9.关于配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配体是一种可以给出孤对电子或π键电子的离子或分子B.配位数是指直接同中心离子相连的配体总数 C.广义地讲,所有金属离子都可能生成配合物 D.配离子既可以存在于晶体中,也可以存在于溶液中210.分子中既存在离子键、共价键还存在配位键的有( )3+AlCl A. B. C.[Co(NH)]Cl D. NaSOKCN3633243+11.下列离子中,能较好地掩蔽水溶液中Fe离子的是( )- ---A.F B.Cl C. Br D. I1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B. 配合物的形成体通常是过渡金属元素配位键是稳定的化学键C. D. 配位体的配位原子必须具有孤电子对配位键的强度可以与氢键相比较13. 下列命名正确的是()A. [Co(ONO)(NH)Cl]Cl ?III 亚硝酸根二氯五氨合钴()352B. [Co(NO)(NH)] ?III 三亚硝基三氨合钴()2333C. [CoCl(NH)]Cl ?III 氯化二氯三氨合钴()233D. [CoCl(NH)]Cl ?III 氯化四氨氯气合钴()23414. 影响中心离子(或原子)配位数的主要因素有()A. 中心离子(或原子)能提供的价层空轨道数B.空间效应,即中心离子(或原子)的半径与配位体半径之比越大,配位数越大C. 配位数随中心离子(或原子)电荷数增加而增大D. 以上三条都是1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配位原子的孤电子对越多,其配位能力就越强B. 电负性大的元素充当配位原子,其配位能力就强C. 能够供两个或两个以上配位原子的多齿配体只能是有机物分子D. 内界中有配位键,也可能存在共价键16.CoCl?5NH?HO已知某化合物的组成为,其水溶液显弱酸性,加入强碱并加332AgNO热至沸,有氨放出,同时产生三氧化二钴的沉淀;加于另一份该化3 AgClAgNO合物的溶液中,有沉淀生成,过滤后,再加入而无变化,但加3 AgCl热至沸又产生沉淀,其重量为第一次沉淀量的二分之一,故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CoCl(NH)]Cl?HOB.[Co(NH)HO]Cl235235233C.[CoCl(NH)]Cl?HOD.[CoCl(NH)]Cl?NH?HO 3522234323+17.Fe 离子能与下列哪种配位体形成具有五元环的螯合离子()--2- A. CO B.CHCOCHCOCH C. HNCHCHNHD.OOCCHCOO 24323222222-18.下列各配合物具有平面正方形或八面体的几何构型,其中CO离子作为螯合 3剂的是( )+ + A.[Co(NH)CO]B.[Co(NH)CO]353333C.[Pt(en)CO]D.[Pt(en)( NH)CO] 33319.下列配离子能在强酸性介质中稳定存在的是( )3,2,3,2,,,,,,,AgSONiNHFeCOHgCl232433244A. B. C.; D.。
无机化学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1-1.答:(1)3×3+C 32×C 31=18 (2)2×3+C 22×C 31=91-2.答:出现两个峰1-3.答:Ar=78.9183×50.54%+80.9163×49.46%=79.90651-4. 解:fi 203Tl=x ,fi 205Tl=y ,则有x+y=100%, 202.97×x +204.97×y =204.39由此得到 fi 203Tl=29% fi 205Tl=71%1-5.解:M AgCl :M AgI =143.321(107.868+Ar)=1:1.63810Ar=126.911-6. 解:∆Ar=195.078-194.753=0.3251-8.答:因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取值决定于两个因素:一,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准确性。
另一是某元素同位素丰度测量准确性。
对于那些只有一种同位素丰度特别大的元素,同位素 测量不准确对原子影响较小。
而几个同位素丰度较大的原子量准确性就不高。
1-9.答:地球上所有比氢重的原子,是在形成太阳系时从其它星体喷发物质中俘获的。
1-13.解:(1)r=c /λ=(3×108)/(633×10-9)=4.74×1014Hz 氦-氖激发是红光(2)r=c/λ=(3.0×108)/(435.8×10-9)=6.88×1014Hz 汞灯发蓝光(3)r=c/λ=(3.0×108)/(670.8×10-9)=4.47×1014Hz 锂是紫红1-14.解:r=E/h=(190×103)/(6.02×1023×6.63×10-34)=4.7676×1014Hzλ=c/r=(3×108)/(4.7676×1014)=638nm1-17. 解:r=E/h=(310×103)/(6.63×10-34×6.02×1023) 则λ=c/r397nm1-18. 解:λ=h×z/E=(6.63×10-34×3×108×6.02×1023)/(305×103)=392nm 属于紫外层当λ=320nm 时,则此时光的能量E=5.64×10-19>E 最低,所以会解离1-19.解:ΔE=hc/λ=(6.63×10-34×3×108)/(103×10-9)=10.2ev E1=-13.6ev E2=-3.4ev 它相应于氦原子核外电子的L-K 跃迁1-21.解:M li =7.02×1.66×10-27kg=1.165×10-26kgλ电子=h/p=(6.63×10-34)/(9.109×10-31×3.0×108×20%)=12pmλLi =h/p=(6063×10-34)/(1.165×10-26×3.0×108×20%)=9.48×10-4pm1-23.解:K 层电子最大数目:2 L 层电子最大数目:8 M 层电子最大数目:81-24.解:(b )1p (d) 2d (f) 3f 这些符号是错误的。
配位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配位化学复习题及答案配位化学是无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金属离子与配体形成配位化合物的过程和性质。
以下是一些配位化学的复习题及答案,供参考:一、选择题1. 什么是配位化合物?A. 含有金属离子的化合物B. 含有配体的化合物C. 金属离子与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D. 只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答案:C2. 配位化合物中的配位键是由什么构成的?A. 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之间的离子键B. 金属离子和配体之间的共价键C. 金属离子提供的空轨道和配体提供的孤对电子D. 配体之间的共价键答案:C3. 下列哪个不是常见的配体?A. 水分子B. 氨分子C. 二氧化碳分子D. 硫氰酸根离子答案:C4. 配位数是指什么?A. 配体的数量B. 配位化合物中的金属离子数量C. 与中心金属离子直接相连的配体数量D. 配位化合物中的总原子数量答案:C5. 什么是内界和外界?A. 内界是配体,外界是金属离子B. 内界是金属离子,外界是配体C. 内界是配位化合物的中心,外界是配位化合物的外围D. 内界和外界都是配体答案:B二、填空题6. 配位化合物的化学式通常表示为[M(L)_n]^z+,其中M代表______,L代表______,n代表______,z代表______。
答案:中心金属离子;配体;配位数;电荷数7. 配位化合物的几何构型取决于配位数,例如,四面体、平面正方形、八面体等。
当配位数为4时,常见的几何构型是______。
答案:四面体8. 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可以通过______来衡量,它与配体的电子供体能力有关。
答案:配位常数9. 配位化合物的光学活性是由于分子的______性造成的。
答案:手性10. 在配位化学中,硬酸和硬碱倾向于形成______,而软酸和软碱倾向于形成______。
答案:硬配位键;软配位键三、简答题11. 简述什么是配位化学中的“软硬酸碱理论”?答案:软硬酸碱理论是由R. P. Pearson提出的,它根据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体的相对电负性差异,将它们分为硬酸、软酸、硬碱和软碱。
配位化学试题及答案

配位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配位化学中,配体与中心原子通过什么键结合?A. 离子键B. 共价键C. 配位键D. 氢键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配位化合物的特点?A. 含有配位键B. 含有金属离子C. 含有非金属离子D. 含有配体答案:C3. 配位化学中,配位数指的是什么?A. 配体的数量B. 中心原子的电荷数C. 配体的电荷数D. 配体的价电子数答案:A4. 以下哪种配位化合物的几何构型是八面体?A. [Co(NH3)6]3+B. [Fe(CN)6]4-C. [Ni(CO)4]D. [PtCl6]2-答案:B5. 配位化学中,内球络合物与外球络合物的区别是什么?A. 配体的种类不同B. 配位键的数目不同C. 配位键的强度不同D. 配位键的类型不同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配位化学中,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的键被称为________。
答案:配位键2. 配位化合物的化学式中,通常用方括号表示________。
答案:配位离子3. 配位化学中,配体与中心原子之间的键角通常小于________。
答案:180度4.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中,配体的名称通常放在中心原子的名称________。
答案:之前5. 配位化学中,配体的配位能力与其________有关。
答案:电子密度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配位化学中的配位键形成机制。
答案:配位键的形成机制是指配体向中心原子提供孤对电子,而中心原子提供空轨道,两者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配位键。
2. 描述一下配位化学中的几何异构现象。
答案:在配位化学中,几何异构是指具有相同化学式但不同空间排列的配位化合物。
例如,[Co(NH3)4Cl2]Cl·H2O可以存在两种不同的几何异构体:顺式和反式。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已知一个配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u(NH3)4]SO4,计算其中心原子Cu的氧化态。
配位化学 课后习题答案

配位化学课后习题答案配位化学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形成的配合物的性质。
在配位化学中,学生常常需要通过课后习题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配位化学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1. 以下哪种配体不是双电子供体?答案:氨(NH3)。
氨分子中的氮原子只能提供一个孤对电子,因此它是单电子供体。
2. 以下哪种配体不是双电子受体?答案:氯(Cl-)。
氯离子中的氯原子已经满足了八个电子,不具有受体性质。
3. 对于配合物[M(H2O)6]2+,其中M代表金属离子,该配合物的配位数是多少?答案:6。
配位数是指一个金属离子周围配位体的数量,根据该配合物的化学式可知,M周围有6个水分子配位,因此配位数为6。
4. 对于配合物[Co(NH3)5Cl]Cl2,其中Co的氧化态是多少?答案:+3。
根据化学式可知,配合物中的氯离子带有-1的电荷,而Cl2带有-2的电荷,因此配合物中的Co离子需带有+3的电荷,即Co的氧化态为+3。
5. 以下哪个配体是取代型配体?答案:CN-。
取代型配体指的是能够替代配位体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配体,而CN-正是一种常见的取代型配体。
6. 以下哪种配合物是八面体构型?答案:[Fe(CN)6]4-。
八面体构型是指配合物中金属离子周围八个配位体呈八面体排列的结构,而[Fe(CN)6]4-正是一个典型的八面体配合物。
7. 对于配合物[PtCl4]2-,该配合物的配位键是哪种类型?答案:配位键是配体与金属离子之间的化学键,对于[PtCl4]2-,其中的Pt与Cl之间的配位键是配位键。
8. 以下哪个配合物是高自旋配合物?答案:[Fe(H2O)6]2+。
高自旋配合物是指配合物中金属离子的自旋多重度较高的配合物,而[Fe(H2O)6]2+中的Fe离子具有高自旋状态。
9. 对于配合物[Cu(NH3)4(H2O)2]2+,其中的配体是哪个?答案:配体是指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非金属离子或分子,对于该配合物,配体是NH3和H2O。
配位化学习题(答案参考)

配位化合物(01)1.历史上记录的第一种人工合成的配位化合物是( D )A.硫酸六氨合钴(II)B.普鲁士蓝C.硫酸四氨合铜(II)D.氯化二氨合银(I)2.配位化学的奠基人是( D)A.阿仑尼乌斯B.路易斯C.鲍林D.维尔纳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A 配合物的形成体通常是过渡金属元素B 配键是稳定的化学键C 配键的强度可以和氢键相比较D 四面体配合物中,不存在顺反几何异构现象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 配位原子的孤电子对越多,其配位能力就越强B 电负性大的元素充当配位原子,其配位能力也强C CH3-C-OH配体是双齿配体D 在[Cu(en)2]2+中,Cu2+的配位数是4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A.对于Ni2+来说,当配位数为6时,无论是强场或弱场配体本位,只能采用SP3d2杂化B.对Ni2+来说,当本位数为4时,随配体的不同可采取dsp2或SP3杂化C.无论中心离子杂化轨道是d2sp2或SP3d2,其构型均为八面体形D.配合物中,由于存在配键,所以配合物都是弱电解质13.下列配体的本位能力的强弱次序为(B )->NH3>NCS->H2O>X-->NH3>NCS->H2O>X-C.X->H2O>CH->NH3>NCS-D.X->CN->H2O>NH3>NCS-14.在配位分子3KNO2.Co(NO3)2中,配位数为(D )A 3B 4C 5D 627.1 共价键和配位共价键的区别是什么?在NH4+离子中分别有多少个共价键和配位共价键?如何对其进行区分?解配位共价键是指一对电子由两个原子共享,且此电子是由其中的一个原子提供的;共价键是指一对共用电子对,一旦形成这两种键就没有区别。
在NH4+离子中有四个共价键,其中有一个是配位共价键。
27.4 求下列配位化合物的中心原子的配位数分别是多少?(a) [Mo(CN)8]4-中的钼(b)Cu(en)22+中的铜(en为乙二胺)解(a) 8 (b) 427.7 指出下列各金属中心离子的特征配为数:(a) CuⅠ(b) CuⅡ(c)AlⅢ(d) CoⅢ(e) ZnⅡ(f) FeⅡ(g) FeⅢ(h) AgⅠ。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第12章配位平衡

第12章配位平衡12-1:在1L 6mol/L 的NH3水中加入0.01 mol固体CuSO4,溶解后加入0.01mol 固体NaOH,铜氨络离子能否被破坏?(K稳SCN [Cu(NH3)42+]=2.09×1013,K SP[Cu(OH)2]=2.2×10-20)12-2当少量NH4SCN和少量Fe3+ 同存于溶液中达到平衡时,加入NH4F使[F- ]=[SCN-]=1mol/L-1,问此时溶液中[FeF63- ]和[Fe(SCN)3]浓度比为多少?(K稳Fe[SCN]3=2.0×103,K稳[FeF6]=1×1016)解:5×101212-3:在理论上,欲使1×10-5mol的AgI溶于1cm3氨水,氨水的最低浓度应达到多少?事实上是否可能达到这种浓度?(K稳[Ag(NH3)2+]=1.12×107;Ksp(AgI)=9.3×10-17)解:3×102mol/L,实际上不可能达到。
12-4:通过配离子稳定常数和Zn2+/ Zn 和Au+/Au 的电极电势计算出Zn(CN)42-/Zn和Au(CN)2- /Au,说明提炼金的反应:Zn + 2 Au(CN)2- = Zn(CN)42-+ 2Au在热力学上是自发的。
12-5:为什么在水溶液中Co3+(aq) 离子是不稳定的,会被水还原而放出氧气,而3+氧化态的钴配合物,例如Co(NH3)63+,却能在水中稳定存在,不发生与水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标准电极电势作出解释。
(稳定常数:Co(NH3)62+ 1.38×105 ; Co(NH3)63+1.58×1035.标准电极电势:Co3+/Co2+1.808V,O2/H2O1.229V,O2/OH-0.401V;K b(NH3)=1.8×10-5)12-6:欲在1L水中溶解0.10molZn(OH)2,需加入多少克固体NaOH ?(Ksp[Zn(OH)2]=1.2×10-17;[Zn(OH)42-]=4.6×1017)解:13g12-7:在PH=10的溶液中需加入多少NaF才能阻止0.10mol/L 的Al3+溶液不发生Al(OH)3沉淀?(Ksp Al(OH)3=1.3×20-20; K稳(AlF63-)=6.9×1019)解:1.62mol/L12-8:测得Cu|Cu(NH3)42+ 1.00mol/L,NH31.00mol/L||H+1.00mol/L-1|H21bar, Pt的电动势为0.03V,试计算Cu(NH3)42+ 的稳定常数。
配位化学试题及答案

配位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是配位化合物的特点?A. 含有中心原子或离子B. 含有配位键C. 含有离子键D. 含有配体答案:C2. 配位化合物的几何构型通常由什么决定?A. 配体的电荷B. 配体的数目C. 配体的电子排布D. 中心原子的氧化态答案:B3. 配位化学中,路易斯碱是指什么?A. 能够提供电子的分子或离子B. 能够接受电子的分子或离子C. 能够提供空轨道的分子或离子D. 能够接受空轨道的分子或离子答案:B4. 下列哪种配体是单齿配体?A. 乙二胺(en)B. 1,3-丙二胺(pn)C. 环己二胺(cn)D. 四齿配体答案:A5.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中,配体的名称通常放在什么位置?A. 中心原子的前面B. 中心原子的后面C. 配位化合物的前面D. 配位化合物的后面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配位化学中,中心原子或离子与配体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称为______。
答案:配位键2. 一个中心原子或离子最多可以与______个配体形成配位键。
答案:63. 配位化合物的配位数是指______。
答案:中心原子或离子周围配体的数量4.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中,配体的数目通常用希腊数字表示,其中“二”表示______。
答案:二5.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中,配体的电荷通常用罗马数字表示,其中“Ⅱ”表示______。
答案:+2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什么是内界和外界,并举例说明。
答案:内界是指配位化合物中中心原子或离子与配体形成的配位单元,外界是指配位单元以外的部分。
例如,在[Co(NH3)6]Cl3中,[Co(NH3)6]是内界,Cl3是外界。
2. 什么是螯合配体?请举例说明。
答案:螯合配体是指能够通过多个配位点与中心原子或离子形成配位键的配体。
例如,乙二胺(en)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配位化合物。
3. 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案: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与中心原子或离子的电荷、配体的类型、配位数以及配体与中心原子或离子之间的配位键强度等因素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章 配位化学基础1 M 为中心原子,a, b, d 为单齿配体。
下列各配合物中有顺反异构体的是 (A ) (A ) Ma 2bd (平面四方)(B ) Ma 3b (C ) Ma 2bd (四面体)(D ) Ma 2b (平面三角形)2 在下列配合物中,其中分裂能最大的是 (A ) (A ) Rh(NH 3)36+(B )Ni(NH 3) 36+(C ) Co(NH 3)36+(D ) Fe(NH 3)36+3 在八面体强场中,晶体场稳定化能最大的中心离子d 电子数为 (B ) (A ) 9 ,(B ) 6 , (C )5 , (D )34 化合物[Co(NH 3)4Cl 2]Br 的名称是 溴化二氯•四氨合钴(III ) ; 化合物[Cr(NH 3)(CN)(en)2]SO 4的名称是 硫酸氰•氨•二乙二胺合铬(III )。
5 四硫氰·二氨合铬(Ⅲ)酸铵的化学式是 NH 4[Cr (SCN )4(NH 3)2] ; 二氯·草酸根·乙二胺合铁(Ⅲ)离子的化学式是[Fe Cl 2(C 2O 4)en]- 4 。
6. 下列物质的有什么几何异构体,画出几何图形(1)[Co(NH 3)4Cl 2]+ (2)[Co(NO 2)3(NH 3)3]答:(1)顺、反异构(图略),(2)经式、面式异构(图略)。
7.根据磁矩,判断下列配合物中心离子的杂化方式,几何构型,并指出它们属于何类配合物(内/外轨型。
(1)[Cd (NH3)4]2+ μm=0 ;(2)[Ni(CN)4]2-μm=0 ;(3)[Co(NH3)6]3+μm=0 ;(4)[FeF6]3-μm=5.9μB;答:8判断下列配离子属何类配离子9心离子所采取的杂化轨道方式为d2sp3,该配合物属反磁性分子。
10 计算下列金属离子在形成八面体配合物时的CFSE/Dq(1) Cr2+离子,高自旋;(2) Mn2+离子,低自旋;(3) Fe2+离子,强场;(4) Co2+离子,弱场。
解:(1) Cr2+离子,高自旋:d4,t2g3 e g1,(-4×3+6×1)Dq = -6Dq;(2) Mn2+离子,低自旋:d5,t2g5 e g0,(-4×5)Dq+2P = -20Dq+2P;(3) Fe2+离子,强场:d6,t2g6 e g0,(-4×6)Dq+2P = -24Dq+2P;(4) Co2+离子,弱场:d7,t2g5 e g2,(-4×5+6×2)Dq = -8Dq。
11 判断下列各对配合物的稳定性的高低:(填“>”或“<”)(1)[Cd(CN)4]2-、[Cd(NH3)4]2+;(2) [AgBr2]-、[AgI2]-;(3)[Ag(S2O3)2]3-、[Ag(CN)2]-(4) [FeF]2+、[HgF]+;(5)[ Ni(NH3)4]2+、[Zn(NH3)4]2+答:(1) [Cd(CN)]2->[Cd(NH3)4]2+,CN-是比NH3更强的配体;4(2) [AgBr2]-<[AgI2]-,Ag+属于软酸,I-属于软碱,而Br-属于交界碱;(3) [Ag(S2O3)2]3-<[Ag(CN)2]-CN-是比S2O32-更强的配体;(4) [FeF]2+>[HgF]+;F-属于硬碱,Fe3+属于硬酸,而Hg2+属于软酸;(5) [ Ni(NH3)4]2+<[Zn(NH3)4]2+查表发现:logK f(Zn(NH3)42+)=9.46,而logK f(Ni(NH3)42+)=7.96 。
12 已知△0([Co(NH 3)6]3+)=23000cm -1,△0([Co(NH 3)6]2+)=10100cm -1,通过计算证明θfK ([Co(NH 3)6]3+)>θf K ([Co(NH 3)6]2+)。
解:(1)对于[Co(NH 3)6]3+,1 Dq=23000cm -1/10=2300cm -1,属于强场配合物,Co 3+属于d 6构型,d 电子排列为:t 2g 6 e g 0 ,省略电子成对能P ,CFSE ([Co(NH 3)6]3+)=(-4×6)Dq=-24 Dq , CFSE ([Co(NH 3)6]3+)=-24×2300cm -1= -55200cm -1(2)对于[Co(NH 3)6]2+,1 Dq=10100cm -1/10=1010cm -1,属于强场配合物, Co 2+属于d 7构型,d 电子排列为:t 2g 5 e g 1 ,省略电子成对能P ,CFSE ([Co(NH 3)6]3+)=(-4×6+6×1)Dq=-18 Dq , CFSE ([Co(NH 3)6]2+)=-18×1010cm -1= -18180 cm -1 (3)因为CFSE ([Co(NH 3)6]3+)大于CFSE ([Co(NH 3)6]2+), 所以可以判断θf K ([Co(NH 3)6]3+)>θf K ([Co(NH 3)6]2+)。
13 [Co(NH 3)6]3+为低自旋配离子,其电子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峰在23000 cm ―1处。
该配离子的分裂能是多少?(分别以cm ―1和kJ/mol 表示),吸收什么颜色的光,呈现什么颜色? 解:(1)用电子吸收光谱的频率表示,分裂能△0等于的最大吸收峰值,所以([Co(NH 3)6]3+)=23000 cm ―1;(2)用能量表示, 根据△0=E=h ν= hc/λ,其中波数=1/λ=23000 cm ―1=23000/10-2 m ―1= 2300000 m ―1,所以△0= 6.626×10-34Js ×1×108ms -1×2300000 m ―1=1.52×10-19J; 经单位换算: △0=1.52×10-19J ×10-3KJ/J ×6.023×1023mol -1= 91.55 KJ mol -1(3)吸收光的波数为23000 cm ―1属于兰光,透过余下的光而使[Co(NH 3)6]3+溶液呈现酒红色。
14 在0.10mol ·L -1 的K[ Ag (CN)2 ]溶液中,加入固体KCN ,使CN - 的浓度为0.10mol ·L -1 ,然后再分别加入(1) KI 固体,使I - 的浓度为0.10mol ·L -1 ; (2) Na 2S 固体,使S 2- 的浓度为0.10mol ·L -1 。
计算体系的J 值并判断是否能产生沉淀 (忽略体积变化)。
(已知()[]()2021048.2⨯=-CN Ag K f θ,()17103.8-⨯=AgI K sp θ, ()492100.2-⨯=S Ag K spθ) (1)解: 步骤1计算[Ag +]:设达到平衡时有X molL -1的[Ag (CN )2]- 发生解离,[Ag +]=XmolL -1Ag + + 2CN - ==[Ag (CN )2]- X 0.1+2X 0.1-X()[]()2021048.2⨯=-CN Ag K f θ==[Ag (CN )2-]/[Ag +][CN -]2=(0.1-X)/ X(0.1+2X) 2 ==(0.1)/ X(0.1) 2=1/ 0.1 X[Ag +]=X=1/ 2.48X1019=4.03 X10-20 (mol ·L -1)步骤2计算[I --] :加入KI 固体,忽略体积变化,使[I --] ==0.10mol ·L -1 步骤3计算反应商J :J=[Ag +][I --]= 4.03 X10-20X0.10=4.03 X10-21步骤4根据反应商判椐判断:()17103.8-⨯=AgI K sp θ,J=4.03 X10-21 因为J 小于()AgI K sp θ,所以不能产生AgI 沉淀。
(2)解:步骤1计算[Ag +]:方法和结果同上,即[Ag +]=4.03 X10-20 (mol ·L -1) 步骤2计算[S 2-] :加入Na 2S 固体,忽略体积变化,使[S 2-] ==0.10mol ·L -1 步骤3计算反应商J :J=[Ag +]2[S 2-]= (4.03 X10-20)2X0.10=1.62⨯10-40步骤4根据反应商判椐判断:()492100.2-⨯=S Ag K sp θ,J=1.62⨯10-40 因为J 大于()AgI K sp θ,所以会产生Ag 2S 沉淀。
15 Fe 3+能氧化I -,但Fe(CN)3-6不能氧化I -,由此推断: (1)下列电极电势的大小顺序:(a )E 0 (I -/I 2)、(b )E 0(Fe 3+ / Fe 2+)、(C )E 0(Fe(CN)63- / Fe(CN)64-) (2)下列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大小顺序:(a )θf K (Fe(CN)3-6)与(b )θf K (Fe(CN)4-6)解:(1)Fe 3+能氧化I -,证明(b )E 0(Fe 3+ / Fe 2+)>(a )E 0 (I -/I 2);Fe(CN)3-6不能氧化I -证明(a )E 0 (I -/I 2)>(C )E 0(Fe(CN)63- / Fe(CN)64-); 故有电极电势的大小顺序:(b )>(a )>(c )。
(2)根据能斯特方程式E 0(Fe(CN)63- / Fe(CN)64-)=E (Fe 3+ / Fe 2+)= E 0(Fe 3+ / Fe 2+)+0.059log([Fe 3+]/[Fe 2+]) = E 0(Fe 3+ / Fe 2+)+0.059log[K f (Fe(CN)64-)/K f (Fe(CN)63-)] 题意(b )E 0(Fe 3+ / Fe 2+)>(C )E 0(Fe(CN)63- / Fe(CN)64-) log[K f (Fe(CN)64-)/K f (Fe(CN)63-)] < 0即(a )θf K (Fe(CN)3-6)>(b )θf K (Fe(CN)4-6) 故有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大小顺序(a )>(b )。
16 已知()[]()2021048.2⨯=-CN Ag K f θ , ()[]()7231067.1⨯=+NH Ag K f θ . 在1.0 L 的0.10mol ·L -1[Ag(NH 3)2]+ 溶液中, 加入0.20 mol 的KCN 晶体(忽略因加入固体而引起的溶液体积的变化), 求溶液中[Ag (NH 3)2]+、[Ag (CN)2]-、NH 3 及CN -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