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合集下载

[整理版]为什么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整理版]为什么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为什么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为什么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是长期以来的实践和理论探索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实行限制市场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结果使得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农村、城市实行引入市场机制的改革,调动了各方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表明,凡是市场作用发挥得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就比较好。

究其原因,就在于市场有强劲的利益刺激、灵敏的新型传递、良好的经营导向、高效的资源配置、奖勤罚懒等功能。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率,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是我们长期以来的实践和理论界探索思考的结果。

十一届三中全会,党中央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但对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没有阐述。

随着经济实践的发展,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五大和十六大都强调“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八大提出“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实践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敢地探索新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更有利于经济高效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更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如何更好地配置有限资源,始终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社会能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

为什么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为什么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为什么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1、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本来就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因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表现出相对的稀缺性,这就要求人们对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多的产品和劳务。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有政府和市场两种方式。

政府配置方式是指由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通过层层行政审批甚至行政命令来统管资源和分配资源。

这种配置资源方式,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从整体上协调经济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

但是,审批排斥选择,统管排斥竞争,从而容易出现资源闲置或浪费、经济僵滞的现象。

在经济结构简单、人们需求单一的情况下,政府配置资源有其简便和直接的功效。

但是,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复杂化,人们需求的多样化,这种主要以政府行政审批配置资源的方式,很难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就越来越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了,必须采取市场配置的方式。

2、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市场配置资源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能动地实现的。

市场机制是指市场各主要因素,即市场供求、价格、竞争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理。

市场供求指的是能够提供给市场的商品及劳务和人们对商品及劳务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两个方面,是市场的基本要素。

供求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

供求关系实质上是商品和货币的换位的运动。

商品和货币能否实现换位,关键在价格是否合理。

市场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市场供求关系的综合反映。

供求变化在市场上引起价格的升降,价格的波动又会引起供求的变化。

供求关系实际上就是竞争关系。

市场竞争是市场供求双方围绕商品质量和价格等方面进行的经济较量。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竞争渗透在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涉及生产的各种要素。

只有竞争,才能使价格随供求的变化而波动;只有竞争,才能使价值规律得以贯彻;只有竞争,才能使经济充满活力。

如何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如何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如何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科学理解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相关概念的基本内涵。

(一)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是同商品经济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经济范畴。

人类社会发展迄今,出现了两种基本经济形态,一是自然经济,另一种是商品经济。

随着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商品交易的品种和范围大大增加,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商品经济得到充分发展占据了主导地位,发展到它的发达阶段。

市场经济就是在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在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逐步商品化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

从自然经济过渡到商品经济以及从简单商品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我们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国家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可以逾越,但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是不可逾越的。

我国的市场经济也是发达的商品经济,也要尊重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二)市场经济不仅是发达的商品经济,更强调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表现出相对的稀缺性,这就要求人们对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多的产品和劳务。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有政府和市场两种方式。

政府调控方式在建国初期经济结构简单、人们需求单一的情况下有其简便和直接的功效。

但是,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人们需求的多样化,这种主要以行政审批配置资源的方式很难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就越来越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转而采取市场配置的方式。

市场配置资源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的,市场供求是市场的基本要素。

供求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供求关系实质上是商品和货币的换位运动。

市场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市场供求关系的综合反映。

供求变化在市场上引起价格的升降,价格的波动又会引起供求的变化,所以价格变化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内容,强调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很大意义上就是强调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

市场资源配置决定性

市场资源配置决定性

市场资源配置决定性【篇一:如何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如何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决定》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决定性作用”的提法,是我们党在理论上的又一重大飞跃,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必将对加快市场化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重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第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所谓“决定性作用”,是指市场在所有社会生产领域的资源配置中处于主体地位,对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商品价格拥有直接决定权。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机制,主要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以及激励和约束机制。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利润为导向引导生产要素流向,以竞争为手段决定商品价格,以价格为杠杆调节供求关系,使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总体平衡,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要素的投向、产品消费、利润实现、利益分配主要依靠市场交换来完成。

实践证明,迄今为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尚未发现任何力量比市场的作用更广泛、更有效率、更可持续。

因此,只要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和决定性作用,其他任何力量都不能代替市场的作用。

第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没有否定或忽视政府作用,而是要求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更有优势,就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兼顾了效率和公平。

兼顾效率和公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在参与资源配置过程中作用更加积极全面,更能发挥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弥补市场失灵、熨平经济波动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仅仅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而且要通过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当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等于政府可以更多地直接参与资源配置、干预微观经济活动,更不等于代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市场决定性作用之我见

市场决定性作用之我见

市场决定性作用之我见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发布,会议提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在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市场作用的表述是“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意味着除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外,政府也可发挥很重要的作用;而从“基础性”到“决定性”,说明“市场之手”与“政府之手”的作用主次分明,这体现出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的坚决态度。

但是市场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说要忽视政府之手的作用,市场决定性作用离不开政府之手的辅助。

由市场经济配置经济资源对应着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价格机制,包括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调节机制,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商品供求关系变化;而供求关系的变化,又反过来引起价格的变动。

有三种形式的市场经济:纯粹市场经济:无政府主义——即无政府约束,无法律约束,也称作完全自由市场经济,唯一的约束规则是道德;相对市场经济,政府维持公平竞争——通过国家强制力实施的法律约束,而法律实际上来源于道德;伪市场经济,政府垄断公共资源价格之下的许诺自由经营,在国家制度下政策垄断国民经济支柱的公共资源。

在自由市场经济中,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市场将会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而达成自我组织的效果。

在一个价格机制完美发挥作用的市场经济中,当一个商品的需求大于供给,引起商品交易价格的上升,厂商利润增加,但是由于价格本身的粘性,在下一个周期时由于价格上升导致的供给增加反过来使得市场的供给大于需求从而商品的交易价格下降,即生产过剩。

更严重的情况是引发经济危机,这在历史上也是真实发生过的。

在社会尚不发达的情形下,市场经济能够很好的促进社会商品的生产,但市场经济模型本身过于理想化,在实际情况中需要外部力量进行干涉。

但是,正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自身的缺陷而引入的国家干预在我国给市场配置资源带来了不少的问题。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2019-06-26记者:⾼会长,您好!党的⼗⼋届三中全会对新形势下我国全⾯深化改⾰进⾏了⼀次总部署、总动员。

⼤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深化改⾰若⼲重⼤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描绘了全⾯深化改⾰的新蓝图、新愿景、新⽬标,形成了改⾰理论和政策的⼀系列新突破。

其中,有⼀个引⼈注⽬的重⼤理论创新亮点就是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的表述,即从过去的“基础性作⽤”变为现在的“决定性作⽤”。

作为⼀位中央有关改⾰⽂件起草的参与者和长期从事改⾰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者,您能否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谈谈对这个重⼤理论创新的认识?⾼尚全:好的。

《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这既是解放思想带来的重⼤的理论突破,也是下⼀阶段全⾯深化改⾰尤其是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的⼯作重⼼。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要求我们必须遵守市场经济的⼀般规律,国内外实践都早已证明,只有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才能使经济社会获得持续健康发展。

从国内外的历史来看,计划经济以⾏政主导配置资源的教训⾮常深刻。

计划经济的特点是通过计划等⾏政⼿段来配置资源,因此效率低下。

例如,20世纪50年代,沈阳有两个相邻的⼯⼚,⼀个叫沈阳变压器⼚,⼀个叫沈阳冶炼⼚,这两个都是政府⾏政主导,变压器⼚需要⼤量的铜,由主管的⼀机部从云南等地调到沈阳。

冶炼⼚⽣产的铜由冶⾦部从沈阳调往全国各地。

⼀墙之隔的两个⼚由于⾏政主导,没有市场,造成资源的极⼤浪费。

再举⼀个例⼦,上海的⼀家企业为了在夏天给车间⼯作的⼯⼈降温申请买⿎风机,经过七个部门审批,待审批完毕,夏天都已经过去了。

东欧国家也有相类似的教训,1986年我率领国家体改委代表团考察了匈⽛利和南斯拉夫的体制改⾰,我问匈⽛利主管计划⼯作的副总理:“你们为什么要取消指令性计划?”他回答说:“我们国家计划局按照平衡表编制指令性计划,但执⾏的结果,有的完成了百分之五百,有的只完成了百分之⼗,但谁都没有责任,说明这种计划是主观主义的,脱离实际的。

如何理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如何理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如何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关键词】市场政府资源配置【内容提要】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以前的“基础性作用”提升为“决定性作用”,这种变化被认为是“决定”中最大的理论突破,如何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于推动市场化改革的新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四个方面着重进行了分析。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之前的“基础性”提升为“决定性”,这种变化被认为是“决定”中最大的理论突破。

这回答了最近十多年来一个争论很大的问题,就是改革要往那个方向去。

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的改变,体现了中央以更大决心和魄力推动政府向市场放权,理顺政府市场关系,推动市场化改革的新突破。

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必将对加快市场化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重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如何理解这个“决定”中最大的理论突破?我认为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表明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两百多年前,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理论,他认为如果要发展经济,政府能做的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什么都别做,什么都别管。

因为市场本身就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它能够默默地进将供应和需求调节到平衡的一种状态。

政府动用公权力介入反而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他那本提出了“无形之手”的著作就后来被称为西方经济学圣经的《国富论》。

相比起西方,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至今35个年头,三十多年之前,中国人不知道什么是市场。

那个时候的人们还生活在计划经济的体制内,吃多少用多少这都是国家规定好的,工作呢,干多干少也都是一个样。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的大门,它的核心内容就是引入市场机制。

市场经济起决定性作用

市场经济起决定性作用

市场经济起决定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这一表述不仅明确了未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所在,更对市场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重新定调,是市场与政府关系认识上的一次重大理论突破,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具有深远影响。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所谓“含义”,是指市场在所有社会生产领域的资源配置中处于主体地位,对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商品价格拥有直接决定权。

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够使资源配置以最低成本取得最大利益,是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有关资源配置和生产的决策是以价格为基础的,而由价值决定的价格,是生产者、消费者、工人和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在市场自愿交换中发现和形成的。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优势在于:作为市场经济基本规律的价值规律,具有通过市场交换形成分工和协作的社会生产的机制,通过市场竞争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和优胜劣汰的机制,通过市场价格这只无形的手,自动调节生产和需求的机制,从而可以引导资源配置符合价值规律以最小投入取得最大产出的要求。

因此,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本质要求,是在经济活动中遵循和贯彻价值规律。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实质就是让价值规律、竞争和供求规律等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看,改革开放35年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绝大多数经济领域的资源配置已基本上通过市场进行。

但是,在经济领域,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资源配置违背价值规律要求导致资源低效配置乃至严重浪费的现象还十分普遍。

其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经济体制仍然存在不少束缚市场主体活力,以及干扰、阻碍市场和价值规律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

《决定》明确指出,要“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浅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浅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57浅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杜丽芬中共营口市委党校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艰难的探索,最终对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进行了科学的定位。

回顾这艰难曲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历程,对我们加快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政府;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完善,我党对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及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与实践。

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市场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及与政府的关系进行了科学的定位。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对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认识与实践历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提法是二十多年来沿用的基础性作用提法的继承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逐步深化的漫长过程:(一)“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阶段。

中国改革开始,由于受传统体制的影响根深蒂固,对待市场问题非常避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应该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

”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这一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我们开始反思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发挥市场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

(二)“有计划商品经济”阶段。

1982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标志着我国对于社会主义市场问题认识的一个重大突破。

首先,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三)“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阶段。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提出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到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如何理解“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及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如何理解“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及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如何理解“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及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1.这次不单单是做法上的改变,更是思想上的转变,这个转变是从改革开放的延续。

“从只有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和“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到市场决定性作用”的意义是一样的。

2. 市场作用不仅是“量”的加强,更是“质”的提升。

实践证明,用市场去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会上强调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实际上进一步强调了市场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市场发挥作用的分量。

3.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并不是起全部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既要有市场的运转,也要有政府的调节,把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绝不是弱化政府的作用,而是要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关键期,政府职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越位、缺位和错位等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决定》中明确,政府要在大幅度减少对资源配置的同时,要切实履行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职能,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的制定和实施,加强公共服务的提供,加强各种市场活动的监管。

更少的直接作出配置的工作而以监管者的身份出现
4.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各有千秋,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在市场规律和市场竞争中实现效率最优化。

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发挥好自身的作用,维护市场良好秩序,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弥补市场失灵,为市场更好的发挥作用营造和谐的环境。

如何认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如何认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在中国渐进式改革过程中,政府掌握着改革的节奏。这被实践证明是一条稳定而有效的改革道路。但由此也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给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作用最终定位;二是如何保证政府把应该交给市场的权利顺利地让渡出去。就前者来说,在现代经济中,政府针对市场机制的缺陷肩负起了许多责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提高效率、增进平等以及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增长这三项职能。如此进行的市场与政府职能定位,所遵循的是从市场到政府的逻辑,或者说是市场运行对政府提出了要求。我国在改革后逐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用市场替代计划,计划的退出也就是政府要逐步放弃更多的权利。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定位意味着要放弃许多旧有的权利,这无疑增加了政府职能定位的难度,或者说增加了政府职能转变的难度。就后者来说,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不断扩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是改革的方向。但要保证改革的这一方向,政府必须不断地向市场让渡权利。因此,转变政府职能,并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就必须围绕打破利益固化集团来寻找转变政府职能的出路,其核心在于为政府职能进行科学定位:在宏观上,政府应该执行宏观调控的任务,为此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在微观上,政府应该集中于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保障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具备一的市场体系体现在市场主体的自由度、市场规则的透明度、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市场的开放度。
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条件保障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借助转变政府职能这一条件。这其中包含的基本关系就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也是一个难点。所谓难点,不仅因为我们的政府和市场关系要面对衔接好市场的微观调节和政府的宏观干预问题,而且还要摆正资源配置中政府和市场的地位。中国自1978年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一方面是不断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是逐步构建起一个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其推进的程度都离不开政府职能转变、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个条件。

为什么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为什么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根本前提
产权清晰是市场交易和市场机制得以有效运转的基本前提。没有清晰的产权,就没有交换关系和供求关系的出现,也就没有市场机制的产生,因而就谈不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因此,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努力实现国家、企业和个人拥有的财产、生产要素和资源"归属明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等现代产权制度基本要求。
第五,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建立产学研协调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进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市场化、企业化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同时,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发展技术市场,健全技术转移机制,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创新商业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特别要整合科技规划和资源,完善政府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机制。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依照规定应该开放的一律对社会开放。建立创新调查制度和创新报告制度,加快构建公开透明的国际科研资源管理和项目评价机制。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保障
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不清,政府错位、缺位问题突出,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最大障碍。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定位,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和市场是紧密联系、对立统一的。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全部作用,更不是说市场是万能的、完美无缺的。由于市场存在趋利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先天缺陷,市场也会失灵。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作者:吴奕来源:《当代旅游》2016年第05期摘要: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但这种决定作用不是在一切领域,而是有一定范围的,且强调发挥政府作用。

关键词:市场;决定性作用;政府作用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一)范围这种决定作用不是在一切领域,而是有一定范围的。

按照《决定》的精神,市场的决定作用,是对资源配置而言的,也就是说,在资源配置方面,市场能够而且应该起决定作用。

资源配置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微观领域的资源配置,即企业这个层次运用各种资源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一个是宏观领域的资源配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宏观调控的内容,包括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主要经济部门的比例关系的平衡、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等。

市场应该主要是对微观领域的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其核心的意思是说: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应该由市场来决定,政府机构不应该进行干预。

(二)绝不否定政府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没有否定或忽视政府作用,在强调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正确理解政府的作用。

由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靠整个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来调节的。

其基本含义是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配置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突出的是市场的自主性。

这种自主性不仅表现为市场自主地决定资源配置的方向,同时也表现为市场调节信号即市场价格也是自主地在市场上形成不受政府的不当干预。

显然,为了保证资源配置的效率,政府更好发挥作用的首要方面是通过自身的改革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因此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绝不是否定政府作用。

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原因由于市场存在趋利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先天缺陷,市场也会失灵。

如何理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如何理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

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通过价格、竞争和供求等发挥作用来实现的。

因此,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应充分发挥价格、竞争、供求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价格是市场的“指挥棒”。

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主要是通过市场价格这一“指挥棒”实现的。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遵循经济规律必须建立合理的价格体制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有赖于建立合理的价格体制机制。

30多年前,改革开放就是从物价改革开始的。

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仍需牢牢牵住价格这个“牛鼻子”,进一步缩减政府定价范围、扩大市场定价范围,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

重点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促进节约集约发展。

完善价格调节管理制度,发挥价格调节生产和供给的作用,同时控制价格异常变动,稳定社会预期。

修改和完善不适应形势需要的涉及价格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规范价格秩序。

竞争是市场的“催化剂”。

竞争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具有其他方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可分为部门内部的竞争和部门之间的竞争。

对这两种竞争,都应给予重视。

重视部门内部的竞争,就是要运用经济手段如财政、税收、金融等手段奖优罚劣,淘汰落后生产者,使有限的资源向效率高的生产者集中,达到集约发展、转型升级的目的。

重视部门之间的竞争,就是要放开投资准入条件,允许各类市场主体平等进入“法无禁止”的领域,让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在这方面,尤其应克服长期存在的所有制歧视,既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也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20公共财政概论_章后思考题参考答案-有小改

20公共财政概论_章后思考题参考答案-有小改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重点工程教材《公共财政概论》思考题参考答案目录绪论 (1)第一章公共财政与公共财政思想 (3)第二章公共财政职能 (6)第三章财政支出总论 (8)第四章政府消费支出 (10)第五章政府投资支出 (12)第六章社会保障支出 (13)第七章财政收入总论 (15)第八章税收 (17)第九章非税收入 (19)第十章公债 (20)第十一章政府预算 (22)第十二章财政体制 (24)第十三章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 (26)第十四章国际财政 (28)绪论1.公共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财政学作为研究财政分配关系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财政分配活动及其规律性。

《公共财政概论》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财政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及其规律性。

2.在新时代学习公共财政概论有什么特殊的意义?(1)学习公共财政概论有助于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的财政学理论。

通过学习公共财政概论,在引进、借鉴、消化和吸收西方财政学理论有益成分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探索公共财政的运行规律和改革路径,将促进我国财政学理论的发展和繁荣。

(2)学习公共财政概论有助于指导我国财政工作实践。

学习公共财政概论对于厘清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正确认识政府功能和角色定位大有裨益,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对财政的要求,正确理解和适应经济社会形态全面进入新时代,正确认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功能定位和财政运行规律,正确运用财政政策手段和工具建立现代公共财政体系,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供财力支持和制度保障。

3.思考我国进入新时代“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功能定位。

(1)财政既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又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2)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新论断,意味着财政提升到国家治理层面,放在国家治理的总棋局中定位,使其功能和作用得到全面提升和拓展。

略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略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略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摘要】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进一步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遵循资源配置的市场规律,以解决市场体系的缺憾和政府干预过多以及某些监管方面的不力等问题,更好地发挥政府的职能和作用。

【关键词】市场;资源配置;经济体制;改革;政府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是:经济体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这一观点,对于进一步明确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市场取向,对于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发挥市场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大的理论及实践指导意义。

十八届三中全会这一全新提法,标志着我国从今往后的改革开放将继续昂首阔步地向前迈进,且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的力度将会更大。

在更加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同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更加强调了加强政府的宏观调调控能力,为进一步深化改革保驾护航。

可以想见,我国未来的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资源配置将朝着更为广阔的领域开拓前进。

(一)我国改革开发30多年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论断可谓高屋建瓴,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和大趋势。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时间毕竟不长,在许多方面存在不够完善之处,因此在市场之上还需要政府的强势力量进行配置资源,而宏观调控就是使政府在市场的资源的配置上发挥应有的调节功能,优化资源配置结构,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健康和有序发展。

事实上,正确理解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一直在不断地深化。

譬如,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提出要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在十二大中,提出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为主,辅以市场调节;在十三大中,提出我国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在十四大中,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应该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之下的市场;而在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期间,又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等。

如何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如何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仅对市场的作用进行了新的定位,也对政府的职能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市场才能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导致宏观经济失衡,使市场失灵。政府只有对宏观经济实施有效管理,才能弥补市场失灵,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推动可持续发展,为市场有效配置资源和经济有序运行创造良好环境。市场机制作用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市场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会和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政府只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解决市场外部性问题,才能弥补市场的缺陷,实现市场主体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统一,创造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的条件和环境。市场经济发展容易造成垄断和不公平竞争,只有政府才能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来制定和维护规制,保障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市场主体有更多的活力和更大的空间来创造财富。市场机制不能很好地解决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只有政府才能加强和优化公共产品服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和改善民生。市场经济容易导致收入差距拉大,只有政府才能维护和规范由市场形成的初次分配秩序,并通过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对收入再分配进行合理调节,促进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很强的指导性。第一,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要以此为根据来区分政府和市场的职能和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但是,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职能是不同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职能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福建师范大学奥鹏在线作业答案《财政学》

福建师范大学奥鹏在线作业答案《财政学》

《财政学》期末考试(A卷)答题纸姓名:专业:学号:学习中心:成绩:注意:全卷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否则不得分!三、简答题(每题10分,合计40分)1. 如何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2. 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3. 如果公债是政府的一种收入,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政府永远不会出现收不抵支这一问题?4. 政府预算的原则包括哪些?四、论述题(合计15分)请论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搭配。

《财政学》期末考试A卷注意:全卷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否则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每题2分,共30分)1.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应的财政模式是()。

A.民主财政B.计划财政C.公共财政D.集中型财政2.“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财政分配的客体则是()。

A.企业利润B.税收C.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D.工资3.党的十九大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作用。

A基础性 B决定性 C 重要性 D关键性4. 针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而灵活地变动支出和税收,被称为()的财政政策。

A 自动稳定B 相机抉择C 宽松D 稳健5.下列属于按照政府职能划分的财政支出类别有()。

A.购买性支出 B.环境保护支出C.中央财政支出 D.转移性支出6.下列哪个指标是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相对指标?()A.财政支出绝对规模占当年GDP的比重B.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比率C.财政支出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比D.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7.关注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财政支出增长理论是()。

A.政府活动扩张理论 B.梯度渐进增长理论C.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D.非平衡增长理论8. ()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所以通常由政府提供。

A 私人产品B 公共产品C 混合产品D 准公共品9. 当某些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评价()这种产品应有的社会评价时,这种产品就被称为优值品(也称为有益品)。

A 高于B 低于C 不低于D 不高于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一有报道指出,国内市场由大到强转变后,应对外部挑战将更具韧性,抗风险冲击能力更强。

我国有14亿多人口,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但地方保护和封闭小市场的存在,会成为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让我们超大市场规模的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份文件要用“立破并举”的“加减法”来破除各种自我小循环和地区封锁,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加畅通,达到“乘除法”的效果。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立”的角度,《意见》明确要抓好“五统一”。

一是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动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

二是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以升级流通网络、畅通信息交互、丰富平台功能为抓手,着力提高市场运行效率。

三是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动建立健全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和数据市场、能源市场、生态环境市场。

四是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以人民群众关心、市场主体关切的领域为重点,着力完善质量和标准体系。

五是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以增强监管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为保障,着力提升监管效能。

从“破”的角度,明确要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

《意见》从着力强化反垄断、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清理废除妨碍依法平等准入和退出的规定做法、持续清理招标采购领域违反统一市场建设的规定和做法等五方面明确部署,旨在打破各种制约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显性、隐性壁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陈伟伟表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排斥产业政策。

《意见》指出要建立公平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保障机制,优化完善产业政策实施方式。

要认识到市场是追求效率的地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为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各类市场主体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内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促使优势要素资源向先进生产力聚集。

如何理解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如何理解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如何理解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市场决定性作用:
1. “凡是市场能够做的,都应该交给市场来做”
2. 市场来支配社会人、财、物等资源的流动,决定其分布和流通形式
3. 减少行政干预,为市场资源自由配置扫清障碍
发挥政府作用:
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对市场进行适当干预;
2. 制定政策方针,指导国民经济走向;
3. 出台经济法规,制定和完善宏观调控法和市场秩序规制法体系,做好国民经济的“守夜人”;
4. 建设服务型政府,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如何理解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市场决定性作用:
1. “凡是市场能够做的,都应该交给市场来做”
2. 市场来支配社会人、财、物等资源的流动,决定其分布和流通形式
3. 减少行政干预,为市场资源自由配置扫清障碍
发挥政府作用:
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对市场进行适当干预;
2. 制定政策方针,指导国民经济走向;
3. 出台经济法规,制定和完善宏观调控法和市场秩序规制法体系,做好国民经济的“守夜人”;
4. 建设服务型政府,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