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30年代前中国货币紊乱特征及弊端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上的通货膨胀

中国历史上的通货膨胀

中国历史上的通货膨胀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通货膨胀是一个曾多次出现并且对经济与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问题。

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中国都经历了一系列通货膨胀的阶段。

本文将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原因及其影响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历史上的通货膨胀问题。

古代通货膨胀:政治混乱与货币贬值中国古代的通货膨胀问题与政治混乱密不可分。

在战乱频繁的时期,政权更迭、地方割据等因素导致了社会经济的混乱,进而引发通货膨胀。

另外,自秦朝以来,纸币逐渐成为交易媒介,然而由于过度发行而导致货币贬值,也加剧了通货膨胀的程度。

一个典型例子是南北朝时期的通货膨胀。

南北朝时期,政治的不稳定导致了战乱的频繁发生,这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的经济秩序。

同时,由于各地割据政权或诸侯割据的局面,导致货币过度发行,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局面。

这种通货膨胀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使物价飞涨,社会不稳定。

近代通货膨胀:外来冲击与政策失误中国近代通货膨胀问题主要受到外来经济冲击和政策失误的影响。

在近代,中国面临了列强入侵、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等多重压力,这极大地破坏了中国的经济秩序,推动了通货膨胀的发展。

一次显著的通货膨胀事件是太平天国时期的通货膨胀。

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之一,然而其内部政权混乱、物资短缺的状况使得太平天国政府不得不发行大量纸币来满足开支需求。

由于发行过度,导致货币贬值加剧,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社会动荡。

此外,中国于20世纪上半叶也经历了一系列的通货膨胀。

例如,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国民党政府实施的政策失误、日本的侵略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让中国的经济陷入了恶性通货膨胀的泥潭。

通货膨胀导致人民的生活陷入困境,造成了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定。

通货膨胀的影响:社会动荡与民生困境通货膨胀对社会和民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物价的飞涨令人民的生活陷入困境,购买力下降,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性。

通货膨胀还可能导致社会的贫富差距加大,使得富者更富、穷者更穷,从而引发社会的不满和动荡。

中国货币政策的失误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中国货币政策的失误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中国货币政策的失误及其对经济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货币政策成为了国家经济管理的关键。

中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增长,还关系到人民币的价值、通货膨胀、经济结构调整等方方面面。

然而,近年来中国货币政策的一些失误给经济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一、货币政策的失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不惜动用各种政策手段刺激经济。

此时,货币政策的宽松成为了政府的首选。

银行借贷利率不断降低,而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频率也不断上升。

这也导致了货币发行量的大增,而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

另一个错误的货币政策是“洪流式”放贷。

曾经,由于政府鼓励银行提供低利率贷款,银行大量放贷,导致了经济的过热和房地产市场的疯狂涨价。

随后,为了控制房价,政府开始收紧货币政策,并提高了存贷款基准利率。

但这种收紧货币政策过于急促,对经济带来的打击也非常大。

2010年,货币政策的紧缩导致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崩溃,多家房地产公司破产倒闭,甚至引发了楼市危机。

二、对经济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失误给经济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

首先,货币政策的宽松导致货币供应量过剩,通货膨胀不断加剧。

2010年,CPI涨幅达到了 5.1%,而在过去几年,CPI的涨幅也一直超过了3%,局势十分不乐观。

通货膨胀不仅让消费者感到生活成本越来越高,还会导致恶性通胀和经济衰退。

其次,货币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不可忽视。

由于货币政策的宽松,过多的货币流向房地产市场和其他产业。

这无疑会抑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导致经济的不平衡和不稳定性。

最后,货币政策的失误对人民币的价值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人民币的升值需要政府的支持,而过度的宽松货币政策会导致人民币的贬值。

这使得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下降,甚至被指责为“货币操纵”。

三、建议为了避免货币政策的失误,中国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变:首先,政府需要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注重长期政策的思考。

货币政策的宽松或紧缩需结合经济发展形势,注重长期发展和结构性问题,避免单纯地追求短期经济增长。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与中国的角色分析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与中国的角色分析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与中国的角色分析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贸易和金融支付的组织和规则体系。

从金本位制到现代的浮动汇率制度,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数次变革和演变。

在这个演变的过程中,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角色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本文将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和中国在其中的角色进行分析。

一、金本位制的崩溃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0世纪初,金本位制是主导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各国货币与金本位制度挂钩,货币之间的汇率相对稳定。

然而,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金本位制面临着严重挑战。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应运而生,以美元为基础货币,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而美元则与黄金挂钩。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与现代浮动汇率体系的确立1971年,美国宣布结束与黄金的兑换,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此后,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国货币的汇率开始自由浮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确定。

这种现代浮动汇率体系为各国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权。

三、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演变中的角色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首先,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家,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

这使得中国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可以通过外汇市场干预来维护自身利益。

其次,中国是全球贸易大国,国际支付清算活动频繁。

中国的国际贸易活动对外汇市场汇率稳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最后,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货币政策的协调与合作,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综上所述,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的要求。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在国际货币政策制定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中国的地位和角色也将进一步提升,为推动世界经济的繁荣和稳定发挥着更加积极的作用。

国民政初期的货币危机和废两改元政策初探(精)

国民政初期的货币危机和废两改元政策初探(精)

国民政府初期的货币危机与“废两改元”政策初探【内容摘要】1933年,随着西方国家相继放弃金本位和美国在国际上的大量购银,长期处于“两”“元”并存局面的中国出现了严重的货币危机。

为了应对危机、发展经济和巩固政权,国民政府终于实施了由来已久的“废两改元”政策。

虽然步履维艰,但“废两改元”最终完成了中国币制的统一,确立了银行业在中国金融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促进了工商业的极大发展。

【关键词】货币危机废两改元币制统一从1931年末到1933年,随着西方工业国家以及印度相继放弃金本位,并实行一系列购银政策后,国际白银的价格持续上升。

这对于银本位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它不仅导致了中国币值的升值和汇率的上涨,而且由于国外商品和资本严重冲击了国内市场,使得中国国内的资本大量外逃、外资和侨汇减少、国内金融环境急剧恶化。

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货币危机,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下令“废两改元”。

作为国民政府在财政金融方面采取的第一个重大举措,“废两改元”不仅是中国货币史上的一件大事,而且也是近代中国金融、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它的推行,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中国通货市场的紊乱状态,而且也在技术上为1935年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做了准备。

但是,目前学术界对此尚缺乏必要的研究。

本文拟在大量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对1933年国民政府的“废两改革”进行梳理,并对其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一) “废两改元”的准备我国用银铸币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春秋中晚期和战国早期,我国已开始用银铸币。

但因为没有固定的总量和成色,所以一直以秤重评色计价,“两”一直是计数基本单位。

明朝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重量、成色均有一定标准,且按枚计数的外国银元如“本洋”1、“鹰洋”2等大量流入中国。

由于其市场价格远远超过其本身的实际价值,甚至和中国银两进行不等价交换,致使大批生银流出中国,给中国近代的币制带来了混乱。

公元1888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以“裕国用! 保利权”为由,奏准设立广东造币厂开铸机制银元,正面有满汉 (光1又称“双柱洋”,是1519年西班牙铸造的货币,币面图案中有代表直布罗陀海峡两岸的山岩的两根柱子,每枚重约库平七钱二分,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开始流入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货币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货币统一

从中国历史上看,每一个新兴王朝在实现统一后的首要经济措施就是货币统一。

从现代政府来看,货币统一更是其独立统一的前提和调控经济的首要条件。

新中国建立前后,党和人民政府是在什么条件下、怎样实现货币统一的,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可惜这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够,有待进一步深入。

本文试图对此作些初步论述,以期抛砖引玉。

[1]一、旧中国货币混乱状况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势力阻碍,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十分坎坷,从衡量国家独立统一程度的货币发行和流通来看,在1949年以前,中国尚出于分裂、落后、政治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的混乱状态。

清末以来,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政治的解体,我国的币制即开始陷入混乱状态。

1935年国民党政府币制改革以前,市场上除了银两、银元混用外’不少地方银行(主要为省行)、外国银行、私营行庄也都发行过在市场上流通的纸币(尚不包括各革命根据地和伪满蒙政权发行的货币)。

仅就银元来说,就有鹰洋(因上有鹰的图案而得名,又称“墨西哥洋”)、龙洋(因上面有龙的图案而得名,清政府铸造)、大头银洋(又称“袁大头”,上有袁世凯头像,北洋政府铸造)、船洋(因上面有帆船图案而得名,南京国民党政府铸造),此外还有英国、法国、日本过去发行的银元;如果再算上地方政府铸造的成色低的各种银元,其种类达几十种之多。

1935年国民党政府的币制改革,试图结束混乱,实现货币统一,使我国的货币走上现代制度。

但是不久爆发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不仅使国民党的货币统一落空,而且法币(纸币)的发行,反而为国民党政府实行通货膨胀政策提供可能。

从1936年6月到1949年5月,国民党政府的货币发行额增加了1445亿余倍。

剧烈的通货膨胀必然导致物价飞涨。

打个比方,1937年6月,全国法币发行量为14.1亿元,此时如果一个人有12亿元法币(按兑换比价折合银元元),这笔钱几乎等于国民党政府的货币发行总量;但是到1942年,则变成中储券(汪伪政权发行的纸币,强迫人民按与法币1:2的比价兑换)6亿元,1945年10月又变成法币300万元(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在沦陷区按中储券与法币200:1的比价收兑中储券)。

1857—1904年中国“钱荒”危机的成因分析

1857—1904年中国“钱荒”危机的成因分析

1857—1904年中国“钱荒”危机的成因分析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化,国家面临着政治、经济、社会等各种危机。

1857—1904年间的“钱荒”危机,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货币危机,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和社会动荡。

该危机的成因涉及政府政策、外国侵略、经济结构等多方面因素。

政府政策的失误是“钱荒”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清政府自1840年以来,一直在进行对外贸易和国内经济的开放和调整,但是其财政政策却并不得当。

政府为了填补财政空缺,频繁地发行银两、纸币等,导致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清政府还长期实行高额的赋税和苛捐杂税,导致农民负担加重,使得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政府在财政政策上的失误,使得经济持续不稳定,最终导致了“钱荒”危机的爆发。

外国侵略也是“钱荒”危机的成因之一。

自1840年以来,外国列强侵略中国,不仅造成中国经济资源的大量外流,更重要的是,外国列强在中国建立了殖民地和租界,将中国经济领域的控制力逐渐丧失,使得中国经济体制逐渐走向半殖民地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系统遭受到了巨大的挑战,财政困难不断加剧,进而催生了“钱荒”危机。

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也是“钱荒”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清朝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但受到了严重的地租剥削和官府赋税的影响,农民的生产热情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由于农村经济的不景气,加之城市商业活动的低迷,使得整个国家经济长期停滞不前。

这种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使得国家财政陷入困境,货币流通不畅,最终导致了“钱荒”危机的爆发。

1857—1904年中国“钱荒”危机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政府政策的失误,外国侵略的影响,也包括国内经济结构的不合理。

这次危机的爆发,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和社会动荡,充分暴露了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的薄弱性。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开始了近代化和改革的历程,以期带领中国摆脱陷入的困境,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和人民的幸福。

浅谈民国货币的发展与演变

浅谈民国货币的发展与演变

浅谈民国货币的发展与演变一、民国时期货币的发行机构及种类。

民国初期以铜元(俗称“铜镭”)代清末铜钱为辅币,原来规定每个铜元可当铜钱10文(枚)用,10个铜元为1角,但以后1角只换得12个铜元。

大约在1930年左右,竟贬值至1角只可换得32个铜元。

当时市面流通的银毫大部分是清宣统年间的福建、广东两省铸造的“龙毫”,有双角(2角)、单角(1角)两种,其他如“江南”、“湖南”和“湖北”等省铸造的银毫,在市区流通较少,甚至被拒绝使用。

后来又有“福建官局造”的铸版,但只有双角而无单角。

1918年陈炯明率领粤军入闽,建立“闽南护法区”以后,曾铸造民国八年、民国九年两种双角银毫,质量比“龙毫”差,比值亦较低,而且使用不甚普遍,仅限于统辖地区。

至1923年、1924年间,又铸造“三面旗”银毫,质量亦差,流通范围亦不广。

同时广东省铸造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版的双角银毫,亦流通于漳属一带,但数量极少。

由于各种银毫的质量不高,比值就降到十三四角为银元一元。

1924年北洋军阀张毅统治漳州以后,在本市竹巷下南方巷右边大厝内,筹设造币厂,铸造民国十三年版的双角银毫,银质极差,而且逐版降低质量。

张毅持其割据地方的势力,擅自规定以14角5分比值为银币1元,强迫在市面使用,人民慑其淫威而不敢拒用。

抗日战争期间,银毫、铜元由国家银行逐渐回收,并印发5角、2角、1角三种钞票代替银毫,另铸造5分、2分、1分三种镍币代替铜元,作为辅币流通。

我国自铸的银元极少,只有清光绪、宣统年间铸造的1元(俗称“大银”)、5角的银元,由于铸造的数量不多,在市面流通的大部分是外国铸造而输入的银元,通称“大洋”。

其中以日本的“龙银”最多,还有墨西哥的“鹰银”、英国的“执叉银”、荷兰的“妇女执花银”等外国银币。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逐步收回清光绪、宣统年间铸造的银元。

约在民国七八年间,曾收回民国三年铸造的袁世凯头像版的银元,但不久又以原版铸造。

1926年北伐后,国民政府建都于南京,由国家银行改铸了孙中山头像版的银元,其后又铸出帆船版的银元。

浅谈民国货币的发展与演变

浅谈民国货币的发展与演变

浅谈民国货币的发展与演变一、民国时期货币的发行机构及种类。

民国初期以铜元(俗称“铜镭”)代清末铜钱为辅币,原来规定每个铜元可当铜钱10文(枚)用,10个铜元为1角,但以后1角只换得12个铜元。

大约在1930年左右,竟贬值至1角只可换得32个铜元。

当时市面流通的银毫大部分是清宣统年间的福建、广东两省铸造的“龙毫”,有双角(2角)、单角(1角)两种,其他如“江南”、“湖南”和“湖北”等省铸造的银毫,在市区流通较少,甚至被拒绝使用。

后来又有“福建官局造”的铸版,但只有双角而无单角。

1918年陈炯明率领粤军入闽,建立“闽南护法区”以后,曾铸造民国八年、民国九年两种双角银毫,质量比“龙毫”差,比值亦较低,而且使用不甚普遍,仅限于统辖地区。

至1923年、1924年间,又铸造“三面旗”银毫,质量亦差,流通范围亦不广。

同时广东省铸造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版的双角银毫,亦流通于漳属一带,但数量极少。

由于各种银毫的质量不高,比值就降到十三四角为银元一元。

1924年北洋军阀张毅统治漳州以后,在本市竹巷下南方巷右边大厝内,筹设造币厂,铸造民国十三年版的双角银毫,银质极差,而且逐版降低质量。

张毅持其割据地方的势力,擅自规定以14角5分比值为银币1元,强迫在市面使用,人民慑其淫威而不敢拒用。

抗日战争期间,银毫、铜元由国家银行逐渐回收,并印发5角、2角、1角三种钞票代替银毫,另铸造5分、2分、1分三种镍币代替铜元,作为辅币流通。

我国自铸的银元极少,只有清光绪、宣统年间铸造的1元(俗称“大银”)、5角的银元,由于铸造的数量不多,在市面流通的大部分是外国铸造而输入的银元,通称“大洋”。

其中以日本的“龙银”最多,还有墨西哥的“鹰银”、英国的“执叉银”、荷兰的“妇女执花银”等外国银币。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逐步收回清光绪、宣统年间铸造的银元。

约在民国七八年间,曾收回民国三年铸造的袁世凯头像版的银元,但不久又以原版铸造。

1926年北伐后,国民政府建都于南京,由国家银行改铸了孙中山头像版的银元,其后又铸出帆船版的银元。

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研究

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研究

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研究第一阶段:金本位制度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基于金本位制度。

这一制度下,各国货币对黄金的兑换率相对稳定,国际贸易得以促进。

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为了满足军费开支的需求,纷纷搁置了金本位制度。

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当时受到列强压迫和割让,由于国内政治动荡,货币政策缺乏统一,造成了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

第二阶段: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货币制度进入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根据该体系,美元被作为中心货币,各国货币与美元的兑换比例是固定的。

同时,美国承诺将黄金兑换为美元。

这一体系推动了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的发展,确保了货币的稳定性和可兑换性。

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在1950年代遭受了战争和经济困难,中国政府采取了封闭的经济政策,并拒绝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这导致了中国长期以来与国际间的分离和隔离。

第三阶段:浮动汇率制度1971年,美国突然宣布不再按照布雷顿森林体系将美元兑换为黄金,国际货币制度从此摆脱了固定汇率体系。

浮动汇率制度的出现使得货币汇率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国际间的汇率关系更加灵活。

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在1978年开始开放,实行了一系列经济措施,包括汇率。

中国政府推行了一种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有序引导人民币的升值。

第四阶段:前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新挑战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货币制度面临新的挑战。

全球性的货币打印,低利率和经济政策的宽松被认为是2024年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后,一些国家开始寻求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加强本国货币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对中国的影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持有国,该国对国际货币制度的有着重要影响。

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旨在加强发展中经济体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并寻求建立更为公平和可持续的国际货币制度。

总之,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金融大国,对国际货币制度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责任和影响力。

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三次冲突中国的实证分析

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三次冲突中国的实证分析

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三次冲突中国的实证分析一、概述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中的两大重要工具,它们在促进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冲突,这种冲突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尤为明显。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三次冲突的实证分析,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影响及政策应对,为我国未来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借鉴。

第一次冲突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我国采取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与此同时,为了维持出口竞争力,我国又需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在双重压力下,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产生了冲突,导致我国经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第二次冲突发生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应对危机,我国实施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

此时人民币却面临升值压力,为了维持汇率稳定,我国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抑制人民币升值。

这种政策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复苏进程。

第三次冲突发生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货币政策逐渐转向中性,以防范金融风险。

此时人民币却面临贬值压力,为了维护汇率稳定,我国又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抑制人民币贬值。

这种政策冲突使得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陷入了两难境地。

本文将从实证角度分析这三次冲突的原因、影响及政策应对,以期为我国未来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借鉴。

1. 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基本定义及作用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目标,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等手段,对经济进行调控的一种政策。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等。

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影响经济中的总需求,以及通过调整利率水平影响投资和消费行为。

汇率政策是指一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水平,通过买卖外汇、调整汇率制度等方式进行的政策。

第一套人民币鉴定之“乱象”

第一套人民币鉴定之“乱象”

第一套人民币鉴定之“乱象”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是断断续续的,是随着战争的形势变化的。

虽然第一套人民币是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领导下印制发行,但是由于全国各地形势的变化万千,在技术及操作上,特别是在票券的设计和技术工艺上,参差不齐,做不到统一,更没有统一的标准。

第一套人民币大全套中总共包括了不同面值的纸币,而且全部都是新版,现在收藏市场上想要找到一版人民币中的新版,将是很困难的,所以当大全套发行之后,它的稀缺性和时代感已经将它的价格推向了高峰,虽然也并没能达到所有收藏者的满意,但是毕竟建立了人们对收藏旧版人民币的信心,只要有机会就一定要收藏到手。

1948年12月1日,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的正式成立,第一套人民币也正式诞生。

一整套的第一套人民币共62张,包括12种券别以及62个版本。

其中12种券别,是指截至1953年12月,共发行的包括1元券、5元券、10元券、20元券、50元券、100元券、200元券、500元券、1000元券、5000元券、10000元券、50000元券等在内的12种券别。

第一套人民币发行之初,先是在华北、华东、西北三大地区流通使用,然后逐渐推广到各个解放区。

1947年秋,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和山东解放区逐渐连成一片,解放区内土地改革已基本完成,农村经济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各解放区之间的物质交流和商业往来日益频繁;人民解放军的大兵团作战需要各解放区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因此原先各自为政的分散的货币发行和区域货币制度已阻碍了经济进一步发展,无法满足大规模作战的需要。

1948年12月1日,由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在石家庄合并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同日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

人民币的发行,标志着中国独立、统一、稳定的货币制度的开始。

1948年12月1日,在全国解放前夕的炮火声中,我国正式发行第一套人民币,为新中国恢复生产建设、稳定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国际货币体系也在不断演变。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全球货币关系的总称,包括国际货币类型、汇率制度、国际金融组织等。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对于各个国家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包括我国在内。

本文将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入手,探讨其对我国的影响。

一、金本位制度的崩溃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国际货币体系采用的是金本位制度。

这种制度下,货币的价值与黄金挂钩。

然而,由于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其他经济因素的影响,金本位制度逐渐崩溃。

在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结束将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布雷顿森林协议,从而彻底结束了金本位制度。

这一变化对于我国的影响是深远的。

在金本位制度下,中国曾经被迫接受不合理的汇率以及受限制的外贸交易。

然而,一旦金本位制度崩溃,中国得到了更大的自由,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地位也得到提高。

二、浮动汇率制度的兴起随着金本位制度的崩溃,国际货币体系迅速从固定汇率制度转向浮动汇率制度。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货币的价值不再与黄金等其他实物物品挂钩,而是由市场供需决定。

浮动汇率制度在某些方面对于我国有利。

中国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这意味着我们依赖外贸。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我们可以通过降低人民币汇率来刺激出口。

同时,浮动汇率制度还为我国提高外汇储备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三、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又一次挑战。

该危机暴露了国际货币体系中许多问题,包括浮动汇率制度下的不稳定性,国际金融管制的缺陷等等。

这次危机对我国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以我们同样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

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增加内需、增加人民币投资等。

这些措施帮助中国度过了难关,并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提供了指导。

四、新兴市场经济的崛起近年来,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经济中崭露头角。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崛起对于国际货币体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这些国家带动了全球经济增长,对于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和发展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近代货币制度僵化及其影响

中国近代货币制度僵化及其影响
争 以前 大 部 分 时 期 内 , 中 国 对 外 贸 易 处 于 出超 ( 差 ) 的 地 顺
永恒化和货 币体系 的不合 理 ,是 中国近代积贫积 弱的最根本
原因。
中国明清 3 0 0 多年 的货 币制度 暴露 出其脆 弱性 。因此 , 西方 国家 的 货 币势力 ,利 用 中 国货 币制度 的封 建 性和 落 后 性 ,大肆进行 货 币战 ,造 成汇率 的剧 烈波动 ,主要 表现在金 银 比价 的振 荡 ,金 贵银 贱 持续 时 间过 长 。中 国 由于 固守银 本 位 ,金 贵银 贱给 中国带 来 的损 失是 明显 的 。众 所周 知 , 1 7 年 以后 ,由于 世界 白银 产量 大增 ,世 界 白银 年增 产量 80 由0 5 两增 加到 1 4 .亿 . 亿两 ,历 时2 0 0 多年 的金 银 比价 1:1 5 被 打破 ,1 7 年金银 比价是 l: 6 9 ,到 19 年 则成为 1: 80 1.2 80 3 .9 9 1 5 9 ,1 1 年清 政府垮 台前 曾达到 1: 8 3 ,1 3 年 创历 3 .3 9 1 史记录达 1: 2 9 , 由于 白银 价格暴跌 ,大量劣质 白银 流入 7. 1 中国市场 ,1 7 年代 是3 8 万 两,1 0 年 前后达9 6 万两 , 80 28 90 65 金贵银贱对 中国外汇 市场造成 强烈的冲击 。
期数值 ,按 当期金银 比价 折合成 当期数值 ,进 口商品 由于 国
内市场销售 必须折合成铜 钱 ,将各期进 口商 品按 1: 0 折合 70
就是说 ,中国货 币制度 的主导权被西方国家控制 。
西方 国家 从 地 理大 发现 后 ,就 开始 了殖 民地掠 夺 ,通 过工业革命 和贸 易全 球化 ,掌握 了世界上 大部分黄金 ,于是 放 弃 银 本位 ,实 行 金本位 ,英 国是 最早 实 行金 本位 的 国家

中国近代货币制度的演变

中国近代货币制度的演变

中国近代货币制度的演变
中国近代货币制度的演变可以追溯到晚清时期,经历了清末民初的混杂货币时期、民国时期的流通币制和解放后的人民币制度建立等阶段。

以下是对中国近代货币制度的演变的简要描述:
1. 清朝末年至民国成立(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在晚清时期,由于政治动荡和经济问题的加剧,中国的货币制度被分割成多个流通区域和多种货币。

列强干涉和不稳定的政局使得银圆、洋钱和铜圆等各种货币同时出现并流通。

2. 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
民国成立后,政府开始尝试整顿货币制度。

北洋政府在1928年引入了国民党币,后来又发行了银元、股份苏维埃币、河南省造币厂币等一系列流通币种。

然而,由于政权更迭和战乱,货币制度的统一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3. 解放后至人民币制度建立(1949年-195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开始进行货币改革,在逐步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以人民币作为国家的基本货币单位。

起初,国民党政权的金圆券仍然在一些地区流通,但后来逐渐被人民币所取代。

4. 人民币制度建立及发展(1955年至今)
1955年,中国正式建立了人民币制度,并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人民币不断进行改版和发展。

自1980年代以来,人民币逐渐实行了市场化汇率改革,人民币汇率也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也逐渐加快。

总体而言,中国近代货币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从混杂货币到流通币制再到人民币制度建立的过程。

人民币一直以来都起到了统一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逐步走向国际化。

中国近代货币史

中国近代货币史

• 鸦片战争前后鸦片的走私严重导致了中国 对外贸易的失衡,白银大量外流,由于当 时白银为主要货币,导致价格大幅上昂, 经济受损。

• • •
• •

• •
鸦片战争开始了是国的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外国资本主义的 入侵猛烈地冲击着旧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旧的货币制度不能适应社会需要,我 国货币史上进入了剧烈而纷乱的变革时代。无论银货币、铜货币及纸币都开始了复杂 的变革。 清末,外国银元大量流入,套换我国白银出口,使我国蒙受巨大损失。但银元成 色重量划一,使用方便,比银两制有明显的优越性,发银元代替两势所必行。为争回 权益,也为统一和抵制当时在我国流通的各类庞杂的外国银元,光绪十三年(公元 1887年)开始,我国自铸银元。 首先开铸银元的是广东省。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奏准设立 广东造币厂,先后开铸银元多种: 光绪元宝 1.七三反版:广东造币厂初铸重七钱三的光绪元宝,比当时流行的外国银元重一分, 本欲以此抵制驱逐外币。但因略重,发行后,民间多收藏不用或改铸,故不得不停铸。 因此种银元币面四周环以英文,与后来正式流通的银元英文在背面不同,故称“七三 反版”。 2.七二反版:七三反版流通受阻后,广东造币厂于光绪十五年(公元1890年)另铸 重七钱二分“光绪元宝”。因英文仍镌于币面,故亦称“反版”。 3.流通版:因英文镌于币面不合适,光绪十六年(公元1900年)广东造币厂改铸重 七钱二分“光绪元宝”,英文改铸于币幕。“广东省造 库平七钱二分”汉字移于币面, 这是流通较广的版式。此币分一元、半元、弍角、壹角、五分等五种。 4.一两版: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广东造币厂为慈禧七十寿辰铸的壹两银元, 币面亦为“光绪元宝”字样,并有“广东省造 重库平壹两”等字。币背中间是“寿” 字图案,四周环以二龙争珠。有版别两种,其中龙纹及寿字稍有不同。 光绪银币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广东省造。币面有“光绪银币”及“广东省造”字 样。另有“双龙”图案。币背无字,有“龙马”图案。此币有版式二种,稍有区别。 另有“光绪银币”一种,币面除“光绪银币”四字外,尚有“丁未”年干,币背中间 有“一两”字样,余为“二龙争珠”图案,无铸造地名。

中国货币安全的隐患与风险

中国货币安全的隐患与风险

中国货币安全的隐患与风险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经济周期出现了新的变化,需求管理政策熨平了周期波动,使经济周期加长并相对不显著。

相反,金融市场的变化更为明显,资产价格经常超离基本面大幅波动,国际资本大规模跨境流动诱发债务危机、货币危机;在金融体系的运行中,结构、行为、监管等因素表现出顺周期特征,微小冲击被放大和加速,造成经济的剧烈波动。

金融因素对真实经济的影响力度越来越强且更具持续性,生产的不稳定性转向了金融方面,金融经济周期特征逐步凸显[1],任何影响金融稳定与安全的因素都可能造成对经济安全的威胁,金融安全成为经济安全的核心。

金融安全是一国在金融发展中具备抵御国内外各种威胁、侵袭的能力,确保金融体系、金融主权不受侵害,使金融体系保持正常运行与发展的一种态势(王元龙,2004)。

金融不稳定、金融风险或金融危机是金融非安全的主要表现。

20世纪初,Veblen(1904)的“金融体系不稳定”假说指出,经济发展内在地存在周期性动荡力量,这些力量主要集中在银行体系中。

Fisher(1933)提出“债务—通货膨胀理论”,认为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与宏观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尤其是与债务的清偿紧密相关,金融危机是由引发债务—通货紧缩的金融事件形成的。

随后,Minsky(1964)提出“金融脆弱性”假说,认为银行脆弱性、银行危机和经济周期变化的关系是内生的,金融不稳定性主要由非对称信息所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引起,在外部冲击下产生货币危机,再由货币危机引起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财务状况恶化,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Mishkin,1999)。

Bernanke等人(1983、1986、1996、1999)在总结如上思想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金融加速器”(Financial Accelerator)理论。

金融加速器理论主要研究外部冲击如何经由金融系统在经济体系中被延续和放大的问题,并以此说明金融因素对宏观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的影响。

动荡的1920年代中国社会

动荡的1920年代中国社会

动荡的1920年代中国社会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经历了一段动荡不安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经济萧条、政治混乱、社会动荡。

下面将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时期的特点。

一、经济萧条20年代初,中国的经济状况非常不好。

从1900年到1920年,中国共经历了四次外国侵略,不仅直接导致不少人员和物力财力的流失,更重要的是促使了民族工业的破产。

同时,中国的农业生产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加上战争的影响,物价暴涨,实际购买力被严重侵蚀,给普通百姓带来很大的压力。

著名经济学家李约瑟曾说,“20年代是中国商人最困难的时期,人们普遍穷困潦倒。

无数家庭破产,无数人失去了工作,无数人流离失所。

”中国的经济困境也反映在社会各个方面,异常激烈的社会矛盾使得这个时期成为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时期。

二、政治混乱20年代以前,中国国内的政治状况并不稳定。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政治处于一个动荡的时期。

但到了20年代,这种动荡更加加剧。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族团结的缺失。

军阀割据局面的恶化,造成了中央政权的虚弱;各派军阀之间的对抗及其频繁的武装冲突,加上日本的干涉,破坏了中外团结,并动摇了民族觉醒的根基。

二是官僚主义的泛滥。

官官相护,推卸责任的现象普遍存在,腐败现象比较严重。

同时,由于统治者的意识形态标新立异,并试图通过镇压反动的社会运动,使得政治的局面更加紧张和不稳定。

三、文化动荡在20年代的中国,文化领域也经历了一个动荡的时期。

这一时期文化领域中的重要事件包括:五四运动、文艺复兴、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小说创作高潮等等。

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以学生的示威游行为标志,要求实行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迷信。

这场运动不但蔓延到全国,而且把中国学生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国民主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基础。

文艺复兴则是一个以诗词、音乐、绘画等艺术品质提高为目的的文艺活动,主张感性美术,反对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

新文化运动在文化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它反对旧文化思想的束缚,强调发展新文化思潮,以青年为中心变革旧思想,拓展文化领域的自由创新。

货币、货币化与萧条时期的货币供给——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走出困局回顾

货币、货币化与萧条时期的货币供给——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走出困局回顾

Money, Monetization and Money Supply in Economic Depression: Review on the Solution to the Economic Problem in China in the 1930s
作者: 杜恂诚[1]
作者机构: [1]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上海200433
出版物刊名: 财经研究
页码: 46-56页
主题词: 货币;货币化;经济危机
摘要:近代中国货币供应结构的改变(存款比例增大)解决了现金货币供应不足的问题。

文章测算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认为它是稳步增长的。

在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的情况下,主要依靠中国、交通两银行等核心金融机构力挺工商业的带头示范和同业合作,以及政府对中交两行接管初期的某种督促,保持了货币供给的增加,使中国市场较快走出困境;但政府统制金融的另一面则是扼杀了市场的活力,缺乏制约政府行为的配套改革,因此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埋下了非常不利的伏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30年代前中国货币紊乱特征及弊端一般认为,在1933年废两改元之前,中国实际实行的是银两本位,而事实上,正如1914年北洋政府所坦言:"今日中国所大患者,无本位也"(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一辑,第91页。

)。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忙于国内战争,无暇整顿币制,币制紊乱的状况一如北洋政府时期。

无怪乎当时外人在对中国的货币状况进行考察后,认为"中国的币制是任何一个重要国家里所仅见的最坏制度"(注:杨格著,陈泽宪等译:《1927-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1页。

)。

今人要想从当时的紊乱中理出一个头绪,绝非易事。

我们只能化繁为简,尽可能就当时货币紊乱的特征与弊端作出归纳性的描述,以企对20世纪30年代前中国的货币状况获得一整体性认识。

一、货币紊乱的特征所谓货币本位,最基本的条件是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强制使用,具有形式的划一性、法律的权威性和通行全国的统一性。

而近代中国一直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都是银两、银元、纸币并行,发行权散落在地方和民间;每一种货币都形式多样,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中央政府发行的货币也只是各种货币中的一种,并不具有唯一性;还有随贸易而输入的各种外国货币,以及外资银行在华发行的货币,也广泛流通于中国。

从根本上说,近代中国的货币发行和流通一直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既无本位可言,更谈不上有什么货币制度。

而一个没有本位和制度的货币状况,其紊乱的情形可想而知。

20世纪30年代前,中国货币紊乱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传统性货币与近代性货币并存。

货币的演变是从具体的物品到抽象的符号,即从按重量交易的贵金属(称量货币),发展为用贵金属加工成的铸币,再发展为可兑换贵金属铸币的纸币,最后发展为不可兑现的纸币。

称量货币主要是以本身的重量即作为商品的价值,其铸造是由手工操作的家庭作坊完成的,是小生产方式的产物。

铸币则与近代先进的工业生产相联系,机器的铸造保证了铸币无论是器形还是成色重量,都规整统一,符号性大大加强。

银元是从称量货币发展为符号货币的关键环节。

可兑现纸币和不可兑现纸币都是一种符号货币,区别只是前者还没有彻底割断与金属货币的联系,而后者则主要依靠政府的权威和自身的信用。

很显然,称量货币是与传统社会相联系的传统性货币,而铸币和纸币都是与近代社会相联系的近代性货币。

近代中国在1933年前除了不可兑现纸币尚未出现外,前三种形态的货币都同时流通。

近代中国的称量货币是银两。

银两虽然不同于银块,具有了一定的形状,如元宝形、圆形、腰形等,上面还刻有铭文,但它器形多样,成色和重量根本无法整齐划一,因此符号性还很弱,主要还是一种称量货币。

银两又称银锭,俗称元宝,由各地银炉铸造。

1920年,上海有银炉24家。

银炉的组织形式,都是家庭手工业性质,区别只是规模或大或小。

为了防止银炉滥设多开,上海新设炉户,必须殷实商号10家联保,并向公估局核准后方可开业。

公估局是一个地方负责对银炉熔铸的银两进行鉴定衡量的权威机构,由当地颇具影响、经验丰富的银钱业人士组成,并需得到当地银钱公会的认可和当地政府的批准。

银炉铸出的银锭必须送到公估局批定重量和成色,达到或超过最低标准者方可进入流通领域,不达标准者则不批退回,重新熔铸。

公估局是近代才出现的新机构,是适应近代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是银两这种传统货币在近代出现的一种进化,但其又强化了地区标准,造成各地区之间的标准的多样化。

银元是近代中国流通的主要金属铸币。

中国人开始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使用的银元都是外国银元。

咸丰以前,流入最多、使用最广的外国银元是西班牙本洋。

外国银元因形制、重量、成色都有精确规定,不象中国银锭那样充满了随机性,因此在早期对外贸易中被中外商人一致约定为记价标准和流通手段。

经营外贸的中国商人,往往不惜以远高于本洋实际价值的价格获得后储蓄起来,虽然丝茶出口特别旺盛,白银大量流入,市面上的通货反而紧张,本洋价格"竟较前涨高八成",为了摆脱通货严重不足的困境,中外商人议定以规元为记帐单位,"本洋之市价步涨,适与上海规元价值相等,故帐册上只需易数字单位名称,而数字可仍其旧"(注:《上海钱庄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4页。

)。

这一创举改变了对外贸易使用银元的传统,而从此以银两为记帐单位和支付手段,而且,在银两与银元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可兑换关系,上海出现"洋厘"行市,银两与银元的并用成为现实。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头脑清醒的官绅逐渐抛弃禁止洋钱流通的僵化观点,而认识到银元的优点,主张购买机器,自铸银元。

1887年(光绪十三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奏准在广东开设造币厂铸造银元,所铸银元与外国银元一并行用,正式开始了中国官铸银元的历史。

银元上因有龙的图案,习称"龙洋"。

后来各厂在铸造银元的同时又铸造铜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遂由过去主要使用银两、制钱变为主要使用银元、铜元。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行纸币的国家,但近代新式纸币却首先是由外资在华银行发行的。

第一个正式在中国境内发行纸币的外资银行,是1857年在上海设立的英资麦加利银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资在华银行不断增加,其大都倚仗治外法权在中国大量发行纸币,主要有银两票和银元票两种,以后者居多。

由于纸币具有印制方便、识别简单、支付便利等优点,又可以自由兑换,信用较好,因此发行后在市场上广泛流通。

在外资银行的刺激下,中国人也开始筹办新式银行,发行纸币。

1897年,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成立,发行银两票和银元票。

1904年和1907年,清政府先后设立国家银行户部银行(1908年改为大清银行)和交通银行,发行纸币。

民国建立后,国家银行实力增强,地方银行和商业银行大量建立,纸币的发行更为广泛。

银两、银元、纸币,处在货币史上不同发展阶段的货币形态,却同时流通于近代中国,而且,每一种形态都种类繁多,中央与地方、官方与民间、此地与彼地、本国与外国,并行混杂,紊乱不堪,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这种状况也并无改变,实在是世界货币史上的一个奇观。

(二)中央、地方政府发行的货币与非官方发行的货币并存。

银两主要由民间私设的银炉铸造发行,但海关、常关、京师和各省官钱银号等中央和地方政府,也设炉铸造。

民国建立后,中央和地方政府基本上退出了银两的铸造发行,但历史上各类官炉铸造的银两仍然留在了流通领域。

银元(或者说铸币,还包括铜元)开始是地方政府铸造,1905年,清政府在天津设造币总厂,中央政府始加入银元铸造行列。

民国建立后,1914年颁布"国币条例",规定"国币之铸发权,专属于政府",继续采用总厂和分厂的办法,铸发银元。

因新国币系采用袁世凯头像,俗称"袁头币"。

对晚清各省铸造的银元,则由国币兑换收回改铸。

但由于原来龙洋数目太多,回收工作又不很有力,结果就形成了历史上各地方政府铸发的银币和当今中央政府铸发的银币同时流通的局面。

1931年,在中国市场上流通的银币总数为1707225 千元(注:《银行周报》第16卷第2号,1933年1月26日。

)。

在清末,中央政府发行的纸币(大清银行和交通银行)、地方政府发行的纸币(各省官钱银号)与非官方发行的纸币(中国通商银行),三者同时流通。

民国建立后,这种局面更大为发展。

国家银行既有从清政府继承下来的中国银行(由大清银行改名)和交通银行,又有1928年在上海新成立的中央银行。

各省的官钱银号大都改为地方银行,由省、市地方政府主办,基本上每个省、市都有自己的地方银行,地方银行一般都发行纸币。

一般而言,每个地方银行每年的发行额大约在200 万元上下。

1934年,全国地方省、市银行共发行7086万元,而这一年三家国家银行共发行40327万元,前者只是后者的17.57%,也仅为中国银行一家20471万元的发行额的三分之一强。

除了国家银行和地方银行发行纸币外,一般的华资商业银行也发行纸币。

这又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官商合办的特种银行,如农商银行、中国农工银行等,一般发行几十万至几百万不等的纸币。

另一类是比较纯粹的商业银行,占一般华资商业银行的绝大多数。

1935年,全国华资银行共164家,商业银行80家,占43.8%,特种银行47家,占28.6%。

后一类商业银行只有少数从国民政府那里取得了发行权。

1935年法币改革前,享有纸币发行权的商业银行主要有中国通商银行、浙江实业银行、四明银行、中南银行、浙江兴业银行等。

上述两类商业银行发行的纸币,数量要比地方银行多出许多,1934年,前者为14837万元,而后者仅为7086万元,前者是后者的两倍多。

(注:1936年《全国银行年鉴》第十九章"银行统计",第85-90页。

)(三)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并存。

本国货币已如上述。

外国货币则主要包括从国外输入的银元和外国在华银行发行的纸币两类。

外国银元先后在中国流行的主要有本洋、鹰洋、人洋等。

上海改用规元记帐后,本洋被废弃不用,代之而起的是鹰洋。

鹰洋在1854年开始进入广州流通,1856年进入上海,不久势力由上海延及长江流域。

1905年,墨西哥改用金本位制,鹰洋停铸,势力始有所衰退。

1895年,英国在印度设造币厂铸造银元,俗称人洋或站洋。

广东一带颇为流行,1900年后,北方地区也广泛使用,京津地区尤受欢迎,但上海基本不见使用。

由于资料限制,外国银元历年流入中国的数字无从稽考,据魏建猷估计,1911年,仅鹰洋一种在全国流通和储藏的数量就在四亿到五亿之间(注:魏建猷:《中国近代货币史》,第108页。

),而1931 年《银行周报》估计外国银币当时在中国的流通数量为8000万元。

近代中国发行纸币的外资银行主要有英国的麦加利、汇丰,法国的东方汇理,德国的德华,比利时的华比,荷兰的荷兰,美国的花旗,日本的横滨正金,俄国的华俄道胜等银行。

上述银行除了俄华道胜银行1926年倒闭,其发行的纸币变为废纸不再流通外,1935年法币改革前都一直发行纸币,有的在法币改革后仍然继续发行纸币。

外资银行在近代中国发行纸币的总数,缺乏全面的统计,比较普遍的估算是清末为1 亿元以上,1921年为2亿元以上,(注:《资本主义国家在旧中国发行和流通的货币》,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

)20世纪20年代前,其发行额要比华资银行高出许多,30年代则要比华资银行少不少。

(四)货币流通的区域性与区域内货币流通的多样性并存。

近代中国货币发行权分散,其结果造成每一种货币形态在全国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种类,甚至一地之内就有好几个种类,甲地流通的货币不能流通于乙地,乙地流通的货币也不能流通于甲地,货币流通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