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九章 花色遗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 花色素苷合成途径
咖啡酰-CoA Caffeoyl- CoA
笨丙氨酸 Phenylalanin
4-香豆酰- CoA 4-Coumaroyl-CoA
肉桂酸盐 Cinnamate
4-香豆酸盐 4-Coumarete
丙二酰- CoA Malonyl- CoA 圣草酚-查尔酮 Eriodictyolchalone
3.花色遗传的实例 马鞭草:
紫红色含有3,5—二糖 苷飞燕草色素,这是由一 对基因的差异所决定的, 当包含3,5—二糖苷的F1自 交时,紫红色和栗色的分 离是3:1。

樱草:
bR植物开红花; br植物开蓝花; BR植物开洋红色花; Br植物开蓝灰色花。
3.花色遗传的实例

好望角莴苔
粉红色AroD 橙红色Arod 洋红色AROD 蔷薇红色Arod

色素的理化性质与花色
花 黄 色 ① 羟基数目增加 素、 质体色素 ② 花 色 素 和 花 黄 色 素 相互作用 ③ 表现质体颜色 ⑩质体变性
增加蓝色调,改变背景色和共 同着色效应 部分地抑制一种或两种类型 白色淡黄或橙色,改变背景色 黄色变成橘黄,改变背景色
黑色的花
三、花色变异的机理
3. 花瓣组织对花色的影响 白色的花
褐色 品红或深红色 粉红色 淡紫色或紫色 蓝色
黑色
三、花色变异的机理
2. 色素的理化性质与花色
1)花色素苷类(羟基、甲氧基数) 2)花黄色素(4种方式发挥作用) 3)类胡萝卜素(质体内的色素与细胞液中的 色素间无相互作用)
花青素B环上羟基、甲氧基数和色调的关系
色素的理化性质与花色
色素 影响因素 ① 羟基数目增加 ② 3-糖型变成 3,5-糖型 ③ 一个或者多个羟基甲基化 花色素苷 ④ 增加 PH 值 ⑤ 共同着色体(co-pigment) ⑥ 胶体状态 结果 增加蓝色调 同上 减少蓝色 增加蓝色调 同上 同上
F3H
Dihydroquercetin
DFR
Dihydrokaempferol
DFR
F3’5’H
Dihydromyricetin
DFR
Leucocyanidin
ANS
Leucopelargonidin
ANS
Leucoderlphinidin
ANS
Cyanidin
FGT
Pelargonidin
FGT
Derlphinidin
六、花色改良的途径




1)有性杂交; 2)目的基因的转化; 3)调节基因的遗传操作; 4)基因转录水平上的调节; 5)基因转译水平上的调节。
1)有性杂交;
×
香石竹杂交种
Puple Carnation
4)突变育种
3)辐射诱变育种
4)利用生物技术改良花色
思考题:
1. 花变色的机制是什么? 2. 花色改良的方法有哪些?试举 例说明。
第九章花色遗传
科学的眼光来看,花最神秘的特征之一应该说 是它的颜色。而花色的遗传问题更是谜中之谜。
[教学要求]


1.重点要求:花色遗传; 2.理解掌握:花色素的三大类群; 3.一般要求:花色概述,花色和色素,花 色素基因、花色素量基因、花色素分布基 因、不同花色杂交的显隐性; 4.不作要求:助色素基因、易变基因、控 制花瓣内部酸度的基因,基因和环境。
(1)类胡萝卜素
(2) 类黄 酮物 质
A 花青素 苷——构成 从红色、紫 色到蓝色的 主要物质。
B 花黄色素

黄酮和黄酮醇的统称。 从象牙白色至深黄色。
黄酮
(3)其他色素(甜菜红素类、单宁)
2、色素的生化合成

色素是细胞中的次生代谢物 色素合成过程中经多次化学反应 可进行多级调控的反应
FGT
Cyanidin-3-Glc
Pelargonidin-3-Glc
Derlphinidin-3-Glc
花色素量基因
花色素分布基因
(2)调节花色的基因
易变基因 YR红色 Yr黄色 yR/yr白色
跳枝现象
A
a
控制花瓣内部酸度的基因
基因D控制 酸碱度 DD pH5.34 dd pH5.93
Pelargonidin-3-Glc 为菊花体内途径
飞燕草色素-3-糖苷 Derlphinidin-3-Glc
3、色素在花瓣中的分布
紫玉兰
郁金香
贴梗海棠
金盏菊花瓣 上、下表皮
三、花色变异的机理
1. 花色和色素的种类
1)奶油色、象牙色、白色:含有无色或淡黄色的 黄酮或黄酮醇 2)黄色:类胡萝卜素、类黄酮、二者兼有 3)橙色、绯红色、褐色:类胡萝卜素、花青素苷、 花青素苷和橙酮及其他黄色的类黄酮 4)深红色、粉红色、紫色、蓝色和黑色等:花青 素苷 5)花朵开放所引起的花色变化
象牙色arod 蓝色AROD 紫红色Arod

大丽花花色的遗传
五、花色遗传的一般规律
影响花色的基因之间的关系 (1960,巴利斯、汉 尼、威尔逊。) W 有色的 ww 白色的 In 非象牙白色 iviv 象牙白色 Y 非黄色 yy 黄色 B 紫红或黄紫色 bb 蓝色 P 紫红或黄紫色 pp 粉红、蔷薇色、红色 Did使色彩加浓 did使色彩变淡 上述六个基因的上下位关系是:W>In>Y>b>P>Did。
4-Coumaroyl-CoA
CHS
PAL
4CL
Cinnamate
C4H
4-Coumarete
Malonyl- CoA
Eriodictyolchalone
CHI
Naringeninchalone
CHI F3’H F3’H
Eriodictyol
Fຫໍສະໝຸດ BaiduH
Naringenin
F3H
F3’5’H
Pentahydroxy flavanone
墨牡丹 墨魁
四、花色的遗传调控
1. 花色的遗传学基础 绝大多数影响花色的因素是由基因控制的,而控 制花色的基因又是高度专化的,各专一化的基因构成 一个有序的基因系统并共同作用,形成万紫千红的花 色。 首先,花色的有无是由基因控制的; 其次,还存在决定色素种类和色素量的基因; 再有,花色素性质的变化也是特定基因控制的; 此外,其他色素形成与否及共同着色,细胞液的 PH值,色素的分布等都是由特定基因控制的; 最后,基因并不是孤立的,基因间互做亦影响花色。
柚配质-查尔酮 Naringeninchalone
圣草酚 Eriodictyol
柚配质(黄酮) Naringenin)
五羟黄酮 Pentahydroxyflavanone
二氢槲皮醇 Dihydroquercetin
二氢堪非醇 Dihydrokaempferol
二氢杨梅黄酮 Dihydromyricetin
玉米花色素苷合成途径的调节基因
基因位点 影响花色素苷合成的植物组织 被调节的结构基因
R(S 和 P) 花药壁、花丝、糊粉层、果皮、胚。 CHS,DFR,UFGT,F3H,CHI。 B Sn Cl Pl Vp In Lc 根、叶鞘、叶片、叶耳、茎、苞叶。 DFR,UFGT 盾片节、叶基、叶中段。 糊粉层片和胚芽 子叶,根,叶,苞叶,花芽 籽粒 果皮,糊粉层 叶中段,叶舌,叶耳,果皮。 PAL,CHS,CHI,UFGT CHS,DFR,UFGT DFR,UFGT CHS,Cl-UFGT CHS,CHI,DFR PFR,UFGT
黑色蔷薇花瓣 中提取出类似 于红色蔷薇花 瓣中的色素。
色素种类与花色
花色 奶油色及象牙色 黄色 橙色 绯红色 色素组成 黄酮、黄酮醇 (a) 纯胡萝卜素 (a) 纯类胡萝卜素 (b) 天竺葵色素+橙酮 (a) 纯天竺葵素 (b) 花青素+类胡萝卜素 (c) 花青素+类黄酮 (a)花青素+类胡萝卜素 纯花青素 纯甲基花青素 纯花翠素 (a) 花青素+辅色素 (b) 花青素的金属络和物 (c) 花翠素+辅色素 (d) 花翠素的金属络和物 (e) 高 PH 型的花翠素 高含量的花翠素 植物 金鱼草、大丽花 黄色蔷薇 百合 金鱼草 天竺葵、一串红、郁金香,Chadmanthe 及 Lapeyro -usa 桂竹香、蔷薇、报春 山茶、秋海棠 牡丹、蔷薇(Rugosa 系) 南美马鞭草、大鸳鸯茉莉 藿香叶、绿绒蒿 矢车菊 蓝茉莉 飞燕草、多叶羽扇豆 报春花 郁金香、三色堇
一、自然界的花与花色
1. 2. 3.
花是由叶子变来的 花色与显眼的花 昆虫所看到的花
花色的类别


白色 黄色 红色和蓝色
白牡丹
粉国色
黄麒麟
蓝色花
花色表型的 测定:英国 皇家园艺学 会比色卡
二、花色的化学基础
1.
花色素的三大类群 (1)类胡萝卜素(红色、橙色及黄色) (2)类黄酮(黄色、白色、) 花色素苷(红色系) (3)其他色素(甜菜碱、单宁)
无色花青素 Leucocyanidin
无色天竺葵色素 Leucopelargonidin
无色飞燕草色素 Leucoderlphinidin
花青素 Cyanidin
天竺葵色素 Pelargonidin
飞燕草色素
Derlphinidin
花青素-3-糖苷 注明:
Cyanidin-3-Glc 为主要途径;
天竺葵色素-3-糖苷 为辅助途径;
(1)影响花色的基因


花色素合成的起始和终止完全由基因调 控。 金鱼草的白化症基因(N,n) 香豌豆花色素产生(E,Sm) 香石竹的花色由6个基因控制
Fig.1 ANTHOCYANIN BIOSYNTHETIC PATHWAY Caffeoyl- CoA
CHS CC3H
Phenylalan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