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_摩擦起电练习题
摩擦起电练习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1、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吸引,则这个小球A.一定不带电B.一定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D.可能不带电2、一个验电器带有正电,它的箔片张开某一角度,用另一个有绝缘手柄的导体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 箔片的张角减小,关于导体的带电情况,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C.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 D.可能带正电或不带电3、如下图所示,A 、B 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都放在绝缘支架上.A 带大量负电荷,B 带 大量正电荷,用铜导线C 连接两球,则()A.电子从B 流向A,电流方向从A 到BB.电子从A 流向B,电流方向从B 到AC.正电荷从B 流向A,电流方向从A 到BD.正电荷从A 流向B,电流方向从B 到A.4、有甲、乙、丙三个小球,将它们两两靠近,它们都相互吸引,如下图所示,那么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7、用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靠近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则毛皮与玻璃棒1 / 7第1页共7页A.只可能带负电B.只可能带正电A.三个小球都带电C.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5、导体容易导电,是由于具有较多的A.原子核B.自由电荷 6、下列物体中一定带负电的是A.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B.能与带正电的物体相吸引的轻小物体C.与带正电物体接触过的验电器D.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B.只有一个小球带电 D.有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C.正负电荷D.质子8、如右图所示,用一个带负电的物体a 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 时,金属球b 也带上负电,则(A. a 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b 上,瞬时电流方向a-bB. b 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a 上,瞬时电流方向b-aC. a 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b 上,瞬时电流方向a-bD. a 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b 上,瞬时电流方向b-a 9、在通常情况下,均属于导体的是用塑料梳子梳头时会因为摩擦而起电,经检验塑料梳子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则梳头时13、(10•绵阳)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上正电荷,这是因为A.相互吸引B.相互排斥C.无相互作用D.无法判断 A.人体 海水干木材B.橡胶 铁钉陶瓷C.硬币石墨铜块D.水银 塑料盐酸 10、 (10年安徽蚌埠二中)A 、B 、 C 、D 四个带电体 已知口带正电,A 和C 互相排斥,C 和B 互相吸引,而B 和D 也互相排斥,则A. A 、C 带正电,B 带负电B. A 、C 带负电,B 带正电C. B 、C 带正电,A 带负电D. A 所带电性不能确定 11、 两个轻小带电物体相互排斥A. 两个物体必定带同种电荷B.两个物体必定带异种电荷C. 至少有一个物体带正电D.至少有一个物体带电12、A.塑料梳子失去一些电子B.塑料梳子得到一些电子C.头发得到一些电子D.头发和梳子间没有电子转移 A.有原子核发生了转移B.有电子发生了转移C.摩擦创造了正电荷D.摩擦创造了负电荷 14、两只硬橡胶球,根光滑的绝缘杆上 稍移一些,释放后 带有等量正电荷,按图5所示方式连接,一个金属小环M 串在一 位于两硬橡胶球中间,恰好平衡,若用绝缘棒将金属小环向右侧小环向中间处运动,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 )M 带正电。
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练习题(后附答案)

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练习题(后附答案)一、填空题:1.自然界中存在的电荷种类有种.能检测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2.市场上出售一种能滚动的毛刷,当毛刷在尼龙衣物上滚动时,可以把灰尘和微小脏物吸入刷内,其道理是。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
4.如图所示,图______中的两个通草球一定带电5、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带有_____________而具有了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6、有些用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弄脏,这主要是因为化纤布容易发生现象,从而细小灰尘的缘故。
7、有A.B.C三个带电小球,如果小球A带正电,小球C吸引小球B,小球B排斥小球A,那么小球B带电;小球C带电.(填“正”或“负”).8、有A、B、C三个带电小球,如果A带正电,C吸引B,B排斥A,那么B带电,C 带电.(选填“正”、“负”)二、选择题1.一个物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又逐渐张开,则这个物体【】A.带负电.B.带正电C.不带电.D.带正、负电都可能2.当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个挂在绝缘细线下的小通草球时发现通草也向橡胶棒靠近,由此可判断…【】A.通草球带正电. B.通草球带负电.C.通草球不带电. D.以上判断都不对.3.两物体靠近时,互相吸引,那么这两个物体【】A.一定带同种电荷.B.一定带异种电荷.C.一定有一个物体带电.D.以上说法均不对.4.带正电的玻璃棒慢慢靠近悬挂着的通草球时,发现球被排斥,这说明通草球【】A.一定带负电 B.一定带正电.C.一定不带电. D.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正电.5.甲、乙、丙三个带电小球,已知甲、丙互相吸引,乙、丙互相排斥,乙球带负电,则【】A.甲球带负电,丙球带负电B.甲球带负电;丙球带正电C.甲球带正电,丙球带负电D.甲球带正电,丙球带正电6.分别将毛织物和琥珀、丝绸和玻璃棒摩擦,摩擦后发现,毛织物吸引丝绸,琥珀吸引小通草球,玻璃棒吸引小通草球,则【】A.毛织物带正电,通草球带负电.B.毛织物带负电,通草球带正电.C.毛织物带正电,通草球不带电.D.琥珀不带电,通草球不带电.7.有甲、乙、丙、丁四个带电小球,已知甲和乙互相吸引,丙和丁互相吸引,甲和丙互相排斥,丙球带负电,则【】A.甲带正电. B.乙带正电C.丁带正电. D.乙带负电8.带正电的玻璃棒慢慢靠近悬挂着的通草球时,发现球被排斥,这说明通草球【】A.一定带负电. B.一定带正电.C.一定不带电. D.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正电.9.带负电的橡胶棒慢慢靠近悬挂着的通草球时,发现球被吸引,这说明通草球【】A.一定带负电. B.一定带正电. C.一定不带电. D.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正电.10、在晴朗干燥的冬日里,如果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会发现头发越梳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B.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C.梳子对头发有力的作用;D.梳头时,头发的毛囊会收缩.1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固体与固体之间相互摩擦才会摩擦起电B.甲物体和乙物体摩擦,结果甲带负电乙带正电,由此可以判定它们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一定是甲的强C.分别用丝线吊起两个小球,互相靠近时互吸引,则它们一定带有异种电D.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一个用细线吊起的塑料小球,小球被推开,则小球一定带负电第二节电流和电路一、填空题1. 一个完整的电路是由提供电能的、消耗电能的、控制电路通断的和提供电的流动路径的四部分组成。
15.1电荷 摩擦起电-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练习(含答案)

15.1电荷摩擦起电试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B. 小明同学在校运动会上跳远时要助跑,助跑是为了增大自己的惯性C. 有人不小心让西瓜滑落掉到地面上摔碎了,地面没有受损,是因为碰撞时地面没有受到弹力的作用D. 运动员跑步时穿上有鞋钉的鞋是为了增加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试题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物体所带的电不是正电就是负电B. 带电的物体不仅会吸引带异种电荷的物体,还能够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C. 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同D. 摩擦起电的过程,本质是电子发生转移的过程,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试题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敲碎煤块使煤充分燃烧能提高煤的热值B.汽车在减速过程中,惯性减小,动能减小C.当仅有热传递时,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加,放出热量时内能减小D.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丝绸的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试题4: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如图所示)。
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时,发现吸管被推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管和橡胶棒带异种电荷B.吸管和餐巾纸摩擦后,两者带同种电荷C.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得到电子带负电D.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失去电子带负电试题5:如图所示,一根实验室中常用的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所带的电荷量约为10-7库仑,然后立即将该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片张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橡胶棒、金属球、金属杆、金属薄等均为导体B.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毛皮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C.发生电荷转移的瞬间,电流的方向为从金属箔到橡胶棒D.金属箔张开的角度最大时,金属箔所带的电荷量达到10-7库仑试题6:我国西晋张华记述了梳子与丝绸摩擦起电引发的放电及发声现象:“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一课一练11.1电荷摩擦起电word版有解析

11.1电荷摩擦起电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以下材料,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陶瓷B.橡胶C.铜D.玻璃2.通常情况下,以下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是〔〕A.铅笔芯B.盐水C.铜丝D.橡胶3.摩擦后的气球能“吸〞起头发,以下观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A.拔火罐时罐子“吸〞在皮肤B.枯燥的冬天,化纤衣服容易“吸〞附灰尘C.厨房中的抽油烟机能将油烟“吸〞走D.两表而削平的铅柱压紧后会“吸〞在一起4.枯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头,头发会随着子飘起来,而且会变得蓬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塑料是导体B.梳子梳头后,梳子带电而头发不带电C.梳子与头发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D.梳头发变得蓬松是由于带上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5.戴口罩是预防新冠病毒传播的有效举措之一.如下图,医用外科口罩由口罩体、鼻夹、口罩带组成,口罩体采用三层工艺制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嶙善** * 会划及噌右为飞凡.3天力士 g点心之itK 〈收■!■土小;一A.口罩体的长度约为175〃〃〃B.一只医用外科口罩的质量约为50gC.口罩体中带有静电的熔喷布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D.佩戴口罩时,轻压鼻夹能使其与鼻梁贴合,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6.戴口罩能有效预防“新冠〞病毒的传播,口罩的关键层是带有静电的“熔喷无纺布〞,它拦截病毒等颗粒物的方式主要有细孔过滤和静电吸附两种.以下实验中, 与“熔喷无纺布"静电吸附病毒等颗粒物的原理一致的是〔〕A. B.祛码7.如下图,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而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A 端,然后手持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A端,A端会远离橡胶棒.靠近吸管8端,8端会靠近橡胶棒,可以判断〔〕A.吸管A端带正电,B端可能不带电8.吸管A端带伏电,B端带等量的正电C.吸管与餐巾纸摩擦时,吸管束缚电子本领比餐巾纸强D,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时,橡胶棒上的电子转移到毛皮上8.如下图,小明用塑料梳子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后,塑料梳子能够吸引碎纸片.上述过程中塑料梳子所带的电荷和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摩擦时,同时发生了正、负电荷的转移,头发带正电,塑料梳子带负电B.摩擦时,头发上的电子向塑料梳子转移,使塑料梳子带了负电C.塑料梳子吸引碎纸片,那么碎纸片一定带正电荷D.塑料梳子吸引碎纸片,那么碎纸片一定带负电荷9.如下图,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甲带正电,贝M 〕A.乙、丙均带负电C.乙带正电,丙可能不带电10.以下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A.晚上脱化纤毛衣时会有火花产生C.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B.乙、丙均带正电D.乙不一定带电,丙一定带负电B.油罐车尾部常拖一条铁链D.电视机屏幕上会吸附灰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分〕11.如下图,小朋友出现了“怒发冲冠〞的情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小朋友从滑梯滑下时发生了现象,使头发带上了〔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12.如下图,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上了电荷,手持其中一根玻璃棒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玻璃棒时,能观察到另一根玻璃棒远离的现象, 说明了同种电荷O13.如下图,甲、乙、丙、丁四个带电小球,甲吸引乙,甲排斥丙,丙吸引丁.假设丁带负电,那么甲带电,乙带电.14.用塑料棒摩擦毛衣,塑料棒能够吸引纸屑,说明带电塑料棒体具有的性质,如果用摩擦过的塑料棒接触验?电器金属小球〔如下图〕,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 这是由于箔片带〔同/异〕种电荷相互排斥,摩京擦起电的实质是______ 在物质间转移. / \箔片15. N95 口罩的中间层为多孔结构的熔喷布,熔喷布能过滤比自身空隙小得多、直径仅为0.3/5?即____ 机的颗粒物,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处理,使熔喷布得到大量电子而带〔正/负〕电,具有的作用.由于熔喷布有很好的性,所以能长时间保存静电,但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洗隙干后,熔喷布对细微颗粒物的过滤效果严重下降,原因是:O16.如下图,用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片张开一定的角度.此时金属箔片了电子〔填“失去〞或“得到〞〕.17.以下物体中:①食用油,②酱油,③醋,④人体,⑤橡皮,⑥塑料尺,⑦湿毛巾,⑧干毛巾,属于导体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绝缘体的是________ 〔填写相应序号〕.18.用细线悬挂着A, B, C, D, E, F六个轻质小球,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贝肯定带电的小球是_______________ ,不能肯定是否带电的小球是_______ O于根底性题目.5.【答案】B【解析】解: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一挂)大约15c/〃, 口罩体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17.5cm = 175mm左右.故A正确;B、一个乒乓球的质量约3g, 一只医用外科口罩的质量与此差不多,约为3#.故3不正确:C、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口罩拥有很强的防护水平,是由于带静电的熔喷布能吸附轻小的飞沫.故C正确;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所以轻压鼻夹能使其与鼻梁贴合.故.正确.应选:B.①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不正确的选项是哪一个:②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③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我们要能够从生活现象找出用到的物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出题, 这是中考出题最常见的一种方式,需要引起注意.6.【答案】D【解析】解:“熔喷无纺布"静电吸附病毒等颗粒物是利用了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A、磁铁吸引铁屑,是利用了磁体具有吸引铁、钻、银等物质的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8、吸盘下能悬挂钩码,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C、向中间吹气时,两乒乓球向中间靠拢,是由于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故.不符合题意..、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碎纸屑,是利用了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符合题意;应选:D.(1)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磁体具有吸引铁、钻、银等物质的性质:(3)吸盘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4)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关键是从题干中得出有用的信息,难度不大.7.【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摩擦起电的知识,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此题中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吸管,两者的相互作用情况是关键.(1)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解答】解: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靠近吸管A端,A端会远离橡胶棒,说明A端带负电, 靠近吸管3端,B端会靠近橡胶棒,8端可能带负电,或者不带电,故A、B错误;C.摩擦时,吸管A端带负电,说明得到了电子,即吸管束缚电子本领比餐巾纸强,故C 正确:D橡胶棒带负电,说明得到了电子,是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了橡胶棒上,故.错误.应选Co8.【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摩擦起电的实质、两种电荷的规定和带电体的根本性质,知道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和摩擦起电的原因及其实质是解题的关键.根据以下知识分析解答:(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2)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电子)的转移,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3)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解答】4A由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塑料梳子所带的电荷和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故梳子带负电;由摩擦起电的原因可知,梳子与头发摩擦时,头发上的电子(带负电)转移带梳子上,故A错误、5正确:CD由于塑料梳子带负电,由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塑料梳子能吸引不带电的碎纸片,故CQ错误.9.【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相互排斥带同种电荷,吸引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是其中之一带电:注意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的情况.(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排斥的带有同种电荷,吸引的可能带有异种电荷,也可能带电体吸引不带电体.【解答】由图可知,甲、乙相互吸引,而甲带正电,说明乙带负电或不带电:由图可知,乙、丙相互排斥,说明乙一定带电,且带的是负电,所以丙一定带负电: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应选A.10.【答案】C【解析】【解答】4晚上脱化纤毛衣时,常会看到“闪光〞并伴有稍微的“僻啪〞声, 这是由于衣服和衣服,衣服和皮肤摩擦起电所造成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8由于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把运输过程中会由于振动、摩擦产生的静电导走,故B不符合题意;C.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是力改变了粉笔灰的运动状态,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故C 符合题意:D电视机屏幕上经常有许多灰尘,这是由于电视机工作时,屏外表有静电而吸附灰尘, 故.不符合题意.应选C【分析】摩擦现象生活中很常见,晚上衣服上有闪电,衣服上易沾有灰尘,梳子梳头发, 头发随梳子飘起来,静电可以吸附灰尘.决此类问题关键掌握摩擦起电的实质、现象、原因,并能运用摩擦起电现象解释生活中的问题.11.【答案】摩擦起电同种【解析】解:小朋友从滑梯滑下时,身体与滑梯发生摩擦,发生了摩擦起电现象,并且使头发带上了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出现了“怒发冲冠〞的情景.故答案为:摩擦起电:同种.(1)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强的夺得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弱的失去电子带正电:(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此题考查摩擦起电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属于根底题目.12.【答案】正相互排斥【解析】解:摩擦起电是电子的转移,得到电子的带负电,失去电子的带正电,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得到电子而带负电:用丝绸摩擦两根玻璃棒,玻璃棒带的电荷是相同的,手持其中一根玻璃棒,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玻璃棒,发现被吊起的玻璃棒被推开,这说明同种电荷之间是相互排斥的. 故答案为:正:相互排斥.(1)摩擦起电是电子的转移,得到电子的带负电,失去电子的带正电;(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此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是一道根底题.13.【答案】正负【解析】解:这四个小球都是带电的;己知丁带负电,丙丁相互吸引,那么丙带正电:丙与甲相互排斥,那么甲带正电:甲与乙相互吸引,那么乙带负电.故答案为:正;负.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据此分析判断.此题考查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注意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14.【答案】吸引轻小物体:同;电子【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带电体的性质、验电器的原理和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目, 而是电的转移,相互摩擦的两种物质,一种物质失去了多少电子,另一种物质一定得到了多少电子,两种物质所带的电荷多少是相同的,电性是相反的.(1)毛衣摩擦过的塑料棒带了电荷,而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根据验电器的金属箔片是否张开角度来确定物体是否带电,其之所以张开角度,就是由于两个箔片带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造成的:(3)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创造电荷.【解答】用毛衣摩擦过的塑料棒带了电荷,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当其靠近碎纸屑时,碎纸屑会被吸引过来;当验电器与带电的塑料棒接触后,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都带了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两个金属箔片会张开角度: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即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在物质间转移.故答案为:吸引轻小物体;同:电子.15.【答案】3x10-7负吸引轻小物体绝缘潮湿后的熔喷布不再带电【解析】解:⑴由于= 10 **?«» 所以0.3〃,m = 0.3 x 10 = 3 x 10 7?n;(3)N95 口罩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处理,使熔喷布得到大量电子而带负电荷,由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进而吸附一些粒径较小的污染物,甚至病毒这种纳米级的物质也会被吸附;(3)由于N95 口罩外层隔离层和内层亲肤层的无纺布属于绝缘材料,不容易导电,使熔喷布上的静电不会很快消失;(4)N95口罩在自来水龙头下冲时会失去静电,洗晾干后不能恢复成带电的状态,吸附水平降低,所以防护水平降低.故答案为:0.3x10-7:负;吸引轻小物体:绝缘:潮湿后的熔喷布不再带电.(1)根据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解答= 10-6m);(2)自由电子带负电荷,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3)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4)生活用水是导体,据此进行分析.此题以“口罩〞为载体,考查长度单位的换算、带电体的性质和绝缘体的应用等,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是一道好题.16.【答案】失去【解析】解: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因失去电子带正电,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上的电子会通过金属杆传给两片金属球,金属箔由于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所以金属箔失去电子. 故答案为:失去.(1)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原子核夺得电子的本领不同,相互摩擦时,一个物体夺得电子,因多余电子带负电,另一个物体因缺少电子带正电.掌握自然界的两种电荷以及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一道根底题.17.【答案】②③④⑦ ①⑤⑥⑧【解析】解:食用油、橡皮、塑料尺、干毛巾为常见的绝缘体:酱油、湿毛巾含有水,为导体:醋是酸,为导体:人体为常见的导体.故答案为:②③④⑦:①⑤⑥⑧.纯水是绝缘体,但生活中的水都含有一些导电的粒子,是导体,所以酱油、湿毛巾为导体:酸碱盐溶液中有大量导电的离子,是导体,所以醋是溶液、为导体.油和塑料、橡皮为绝缘体. 只有纯水是绝缘体,生活中的水都是导体,所以含有水的一般都是导体.剩余的常见导体和绝缘体要熟记.18.【答案】BCF; A o【解析】【分析】(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排斥的带有同种电荷,吸引的可能带有异种电荷,也可能带电体吸引不带电体, ⑴掌握电荷间的作用规律.(2)带电体吸引不带电体,排斥带同种电荷,吸引可能带异种电荷,可能一者带电.【解答】B、C相互排斥,一定带有同种电荷..、E没有吸引和排斥现象,一定不带电.E、产相互吸引,由于E不带电,所以产一定带电.A、C相互吸引,由于C带电,所以A可能和.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不带电.综上所述,肯定带电的小球是BCE肯定不带电的小球是不能肯定是否带电的小球是故答案为:BCF; A.。
两种电荷练习题及答案

两种电荷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作用力是:A. 相互吸引B. 相互排斥C. 没有作用力D. 有时吸引有时排斥答案:A2. 同种电荷之间的作用力是:A. 相互吸引B. 相互排斥C. 没有作用力D. 有时吸引有时排斥答案:B3.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A. 电荷的产生B. 电荷的消失C. 电荷的转移D. 电荷的移动答案:C二、填空题4.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遵循________法则。
答案:同性相斥,异性相吸5. 电荷的多少称为________。
答案:电量6. 摩擦起电时,失去电子的物体带________电荷,得到电子的物体带________电荷。
答案:正;负三、判断题7.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是超距作用,不需要介质。
()答案:错误8. 电荷的移动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
()答案:错误(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移动的方向)9. 任何物体都带有电荷,只是电荷平衡时不显电性。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0. 为什么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答案:带电体周围存在电场,电场对周围物体产生作用力,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11. 电荷的转移方式有哪些?答案:电荷的转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接触带电,二是摩擦带电。
五、计算题12. 两个点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1=+3μC和Q2=-5μC,它们相距r=2m。
求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大小。
答案:根据库仑定律,F=k|Q1Q2|/r^2,其中k为库仑常数,取值9×10^9 N·m^2/C^2。
代入数值计算得:F = (9×10^9 N·m^2/C^2) × (3×10^-6 C) × (5×10^-6 C) / (2 m)^2 = 202.5 N由于Q1和Q2是异种电荷,它们之间的作用力是吸引力,所以力的方向是它们相互指向。
六、实验题13.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答案:实验步骤如下:a. 准备两个橡胶棒,分别用丝绸摩擦其中一个,用毛皮摩擦另一个。
摩擦起电 典型例题

摩擦起电典型例题例1三只通草球分别用丝线悬挂着,其中任意两只靠近时都互相吸引,请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三球都带电 B.只有一球带电C.有两球带同电荷,第三只球不带电D.有两球带异种电荷,第三只球不带电选题角度:本题用于考查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解析:明确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且非相互吸引即相互排斥,而不带电的轻小物体与带正电的物体或带负电的物体都能相互吸引.本题易错点是不理解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认为物体分要相互吸引就一定带异种电荷.根据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带电体之间要么相互吸引,要么相互排斥,因此,如果三个小球都带电,其中必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因此可否定A与C.如果只有一个小球带电,那么另两个不带电的小球之间不会发生相互吸引.故应选D.例2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如果A球带大量的正电荷,B 球带少量的负电荷,当A、B两球接触后再分开,则().A.A、B两球都不带电B.A、B两球带等量的正电荷C.A、B两球带等量的负电荷 D.A球带正电荷,B球不带电选题角度:本题用于考查电荷中和现象的知识点.解析:当A、B两球接触后,电子从B球向A球转移,使得A球带的正电荷一部分被B球带的负电荷中和掉了,这时A球仍带正电荷,于是B球的负电荷继续转移到A球上,直到A、B两球缺少的电子相等为止,此时两球带上等量的正电荷.正确答案是B.出现错选的原因是不理解物体带电的实质,不明确电中和现象可以是完全中和,使两个原来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都恢复成不带电的状态.也可以是部分中和,如题中情况,没有注意到只有两个球的大小、形状相同时,才会平分中和后余下的电荷.例3甲、乙、丙、丁四个轻质小球两两靠近时,甲吸引乙,乙排斥丙,丙吸引丁.已知丁球带正电,那么甲球的带电情况是().A.正电B.负电C.正电或不带电D.负电或不带电选题角度:本题用于考查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一个带电体也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知识点.解析: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而一个带电体也能吸引一个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所以从丙吸引丁及丁球带正电可以知道丙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但从乙排斥丙可以知道丙球一定带电,所以丙球带负电,乙球也带负电;甲吸引乙,则甲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答案C.例4如图所示,用带了正电荷的绝缘棒去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张开,把绝缘棒拿开后,金属箔又合上.如果用绝缘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金属箔又张开,但拿开绝缘棒后,却发现金属箔不会再合上,这是为什么?选题角度:本题用于考查电荷的基本性质.解析:用带了正电荷的绝缘棒去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绝缘棒上的正电荷把金属箔上的负电荷吸引到金属球上,这样金属箔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所以会张开.当把绝缘棒拿开后,金属球上过量的负电荷间相互排斥,而金属箔又因缺少电子而吸引电子,所以电子会从金属球上转移到金属箔上,发生正负电荷的中和而又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因此金属箔会合上.如果用带了正电荷的绝缘体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上的电子会转移到绝缘体上.把绝缘体拿走以后,也带走了金属箔上的部分电子,因此金属箔不会发生正负电荷的中和现象,而会因缺少电子带正电荷而继续张开.习题精选选择题1.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靠近用细线吊起的小通草球产生互相吸收的现象,则这个通草球().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C.可能带正电,也可以不带电D.一定不带电2.有一带正电的物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则该轻小物体().A.一定带正电B.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C.一定带负电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3.甲、乙、丙、丁四个带电体,甲排斥乙,乙吸引丙,丙排斥丁,则甲靠近丁时().A.互相排斥B.互相吸引C.不会吸引也不会排斥D.无法判断4.两相同验电器A、B都带有电荷,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大于B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如图甲所示.拿一根带橡胶柄的金属棒ab把A和B的金属球连起来,可观察到:A上的金属箔的张角逐渐减小,并到某一角度为止而B上的金属箔的张角逐渐减小到零后,又张开到与A相等,如图乙所示,则两验电器原来带的电荷是().A.都带正电B.都带负电C.带异种电荷,A的电荷量大于B的电荷量D.带异种电荷,A的电荷量小于B的电荷量5.发生中和的条件是().A.两带电体互相接触B.两带电体必须带同种电荷C.两带电体必须带异种电荷D.带等量的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6.有四个带等量正电荷的验电器,它们金属箔的张角均为30°,甲乙丙丁四个带电体分别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请根据产生的现象判别,甲、乙、丙、丁四个物体哪个物体带电最多().A.甲使金属箔张角变大20°,甲最多B.乙使金属箔张角变小20°,乙最多C.丙使金属箔张角变为0°,丙最多D.丁使金属箔先闭合又张开10°,丁最多7.干燥的天气里,在阳光下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越梳头发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A.头发散失了水分后变得坚硬B.由于摩擦起电头发带的同种电荷互相排斥C.由于太阳照射和摩擦产生的热使头发膨胀D.由于梳子的机械分离使各根头发彼此分开8.下列所述各种现象中,与静电现象没有关系的是().A.与纯棉服装相比较,穿着的化纤服装更容易蒙上一层灰尘B.利用太阳能电池的计算器在光线的照射下能正常使用C.运油料的油罐车后有一条拖地的铁链D.高大建筑物上装有避雷针9.正带电的物体和不带电的验电器接触,金属球也带了正电,这是因为().A.带正电的物体上的正电荷跑到金属球上去了B.金属球上的正电荷跑到物体上了C.带正电的物体上的电子跑到金属球上了D.金属球上的电子跑到物体上了10.两个验电器,它们的金属箔都是张开的,现将它们的金属球互相接触一下,则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A.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都变大B.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都变小C.一个张角变大,另一个张角变小D.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都变为零11.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固体和固体之间相互摩擦,才会摩擦起电B.把A物体和B物体摩擦,结果A物体带负电,B物体带正电,由此可以断定它们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一定是A的强C.分别用丝线吊起甲、乙两通草球,互相靠近时若互相吸引,则它们一定带有异种电荷D.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一个用细线吊起的塑料小球,小球被排开,小球一定带负电答案:1.C2.C3.A4.C5.放在一起的等量的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中和,故选D.6.答案:设每个验电器的带电量为Q,由于丁使金属箔角度变化最大,故丁带电量最多,所以选D.7.B8.化纤衣服更易蒙上灰尘,是由于摩擦起电,带电的化纤衣服会吸引轻小灰尘的缘故.利用太阳能电池的计算器在光线的照射下能正常工作,是由于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不是静电.油罐车后面有条拖地的铁链,是为了把静电及时传走,高大的建筑物上装有避雷针,是为了把云层中的静电传到地下.故选B.9.由于正负电荷能够相互吸引,所以带正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球上的电子就被吸引到了物体上,金属球因缺少电子而带上电.故选D.10.因为两个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总量是一定的.所以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后,两者金属箱的张角都变大是不可能的,故选A.11.因为两个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总量是一定的.所以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后,两者金属箱的张角都变大是不可能的,故选A.。
摩擦起电10题

摩擦起电 10 题 1.(2014•益阳)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 A 和 B,使 A 带电,B 不带电,可以看到 A 的金属锡箔张开,B 的金属锡箔闭合(如图).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 A 和 B 上的金属球连接起来,则 A、B 金属箔张角的变化情况是(A. A 和 B 都 不 变)B. A 变 小 , B 张 开C. A 变 大 , B 不 变D. A 闭 合 , B 张 开考点: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专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1)验电器使用时是让金属杆上的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然后同种电荷 会相互排斥从而验证物体是否带电的; (2)A 带电,B 不带电,连接的瞬间,会发生电荷的转移. 解答:解:A 带电,B 不带电,用带绝缘手柄的金属棒将 AB 连接起来,连接的瞬 间,A 上的电荷会传到 B 上,使 B 带上电,B 的金属箔张开,A 带的电减少,金 属箔片张角变小. 故选 B. 点评: 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通过金属箔片的张角的大 小可以确定其所带电荷的多少. 答题:山东张洪霞老师隐藏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下载试题2.(2014•南通)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摩 擦 起 电 说 明 物 体 能 自 发 产 生 电 荷)B. 分 子 间 吸 引 力 和 排 斥 力 不 能 同 时 存 在C. 炭 笔 画 出 的 连 续 的 线 放 大 后 不 连 续 , 说 明 分 子 间 有 空 隙D. 宇 宙 是 有 层 次 的 天 体 结 构 系 统 , 是 有 起 源 的 、 膨 胀 的 和 演 化 的考点:摩擦起电;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分子间的作用力. 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 分析: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摩擦起电只是电荷发生了转移,并不能创造电荷.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分子是肉眼看不到的;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解答:解:A、两个物体相互摩擦,能使物体带电,但并不能创造电荷,故 A 错 误.B、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故 B 错误; C、炭笔画出的线之间的空隙可以用肉眼看到,所以不是分子,不能说明分子间 有间隙;故 C 错误; D、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中有很多的星系,星系中又有很多星体,宇宙是 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并且处于不断的演化过程中,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宇宙的知识和分子动理论的知识. 答题:刘治强老师隐藏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下载试题3.(2014•盐城)将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出现 如图所示情形.若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若 相 互 吸 引 , 则 泡 沫 球 带 正 电B. 若 相 互 吸 引 , 则 泡 沫 球 不 带 电C. 若 相 互 排 斥 , 则 泡 沫 球 带 正 电D. 若 相 互 排 斥 , 则 泡 沫 球 不 带 电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专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解: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 泡沫球相互吸引,小球有可能不带电或带负电; 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 若相互吸引, 则小球不带电, 选项 B 正确, 选项 A 错误; 若相互排斥,则小球带负电,选项 C、D 错误. 故选 B. 点评:此题考查带电体的性质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要综合分析解答. 答题:llm 老师隐藏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下载试题4. (2014•莆田)一个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因带电而张开,则这两个金属箔片 一定( )A. 带 正 电B. 带 负 电C. 带 同 种 电 荷D.考点: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专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掌握验电器的工作原理能顺利解题.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 斥. 解答:解: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两片金属箔上都带上和带电体相同的 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验电器工作原理.属于基础性习题. 答题:pywl 老师隐藏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下载试题5.(2014•大连)用带负电的橡胶棒去靠近一个轻质小球,二者互相排斥.则小 球的带电情况是(A. 不 带 电)B. 带 正 电C. 带 负 电D. 不 带 电 或 带 正 电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专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解:(1)橡胶棒和小球靠近时,它们互相排斥,说明橡胶棒与小球带同 种电荷, (2)由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所以小球带负电荷. 故答案为:负.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知道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及电 荷间的相互作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答题:卢远望老师隐藏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下载试题6.(2014•常州)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荷,这是因为摩擦使橡胶 棒( )B. 得 到 一 些 电 子A. 失 去 一 些 电 子C. 失 去 一 些 质 子D. 得 到 一 些 质 子考点:摩擦起电的实质. 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得电子的物质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质带 正电. 解答:解: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时,毛皮失去电子,橡胶棒得到电子,由于电子带 负电,所以橡胶棒带负电; 故选 B. 点评:本题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答题:gwb46 老师隐藏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下载试题7.(2014•日照)下列现象中,由于摩擦起电造成的是(A. 在 干 燥 的 天 气 里 脱 毛 衣 , 会 听 到 轻 微 的 噼 啪 声)B. 演 奏 二 胡 时 , 琴 弓 的 弓 毛 与 琴 弦 摩 擦 会 产 生 声 音C. 冬 天 感 到 手 冷 时 , 双 手 摩 擦 会 使 手 变 暖 和D. 把 钢 针 沿 磁 体 摩 擦 几 下 , 钢 针 就 能 吸 引 铁 屑考点:摩擦起电. 专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 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后,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是摩擦 起电. 解答:解:A、在干燥的天气里脱毛衣,发生摩擦起电现象,放电时产生噼啪声, 符合题意; B、演奏二胡时,琴弓的弓毛与琴弦摩擦产生声音,属于振动产生声音,不属于 摩擦起电; C、冬天感到手冷时,双手摩擦会使手变暖和,是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不属于摩擦起电; D、把钢针沿磁体摩擦几下,钢针就能吸引铁屑,是磁化现象,不属于摩擦起电. 故选 A. 点评:摩擦现象生活中很常见,晚上衣服上有闪电,衣服上易沾有灰尘,梳子梳 头发,头发随梳子飘起来等. 答题:llm 老师隐藏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下载试题8.(2014•宿迁)对粒子和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A. 雾 霾 是 由 于 固 体 分 子 不 停 运 动 形 成 的)B. 固 体 和 液 体 很 难 被 压 缩 , 说 明 分 子 间 没 有 空 隙C. 用 丝 绸 摩 擦 玻 璃 杯 , 有 电 子 从 玻 璃 棒 上 转 移 到 丝 绸 上 , 玻 璃 棒 带 正 电 荷D. 地 球 等 行 星 围 绕 太 阳 转 动 , 太 阳 是 宇 宙 的 中 心考点:摩擦起电;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 系;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 分析: 雾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与空气中灰尘结合形成的,是可见 的物质体. 分子间有间隙;分子永不停歇的做无规则运动.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 宇宙没有层次之分,是由无数天体组成,太阳是宇宙中的一颗恒星,不是宇宙的 中心. 解答:解:A、雾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与空气中灰尘结合形成的, 是可见的物质,不是分子,故 A 错误; B、固体和液体难以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所有分子间都有间隙,故 B 错误; C、丝绸与玻璃摩擦,玻璃中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玻璃由于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故 C 正确; D、太阳是宇宙中的一颗恒星,不是宇宙的中心,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 宇宙结构、 摩擦起电等内容, 是一道学科综合题, 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 答题:bzlbx 老师隐藏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下载试题9.(2014•大庆)有 A、B、C 三个轻小物体,为判断三个物体带电情况,将三个 物体分别互相靠近,发现 AB 间吸引,BC 间排斥,AC 间吸引,则下列判断正确的 是( )B. B、 C 带 同 种 电 荷A. A、 B 带 异 种 电 荷C. A、 C 带 异 种 电 荷D. A、 B、 C 均 带 电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专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带电体能够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解答:解:A、B、C 三个轻小物体,BC 间排斥说明两个物体都带电且带同种电荷; AB 间吸引,说明 A 不带电或带与 B 不同的电荷; AC 间吸引,说明 A 不带电或带与 C 不同的电荷; 综上所述,BC 带同种电荷,A 不带电或带与 BC 不同的电荷,只有选项 B 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带电体的性质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 实际联系在一起,是一道很好的题目. 答题:llm 老师隐藏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下载试题10.(2014•龙岩)一个验电器的两金属箔片因带电而张开,则这两金属箔片一 定( )B. 带 异 种 电 荷 C. 带 正 电A. 带 同 种 电 荷D.考点: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专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掌握验电器的工作原理能顺利解题.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解答:解: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两片金属箔上都带上和带电体相同的 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故选:A.1.(2014•海门市二模)以下是小红对一些小实验或看到的生活中的现象的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 图 甲 中 , 头 发 越 梳 越 蓬 松 , 是 因 为 头 发 经 摩 擦 而 带 上 同 种 电 荷B. 图 乙 中 , 厨 房 墙 壁 上 的 吸 盘 式 挂 钩 挂 了 重 物 却 不 掉 下 来 , 挂 钩 受 平 衡 力 的 作 用C. 图 丙 中 , 压 路 机 的 碾 子 质 量 很 大 , 通 过 增 大 压 力 的 方 法 增 大 摩 擦D. 图 丁 中 下 孔 流 出 的 水 喷 得 较 远 , 表 明 液 体 压 强 随 深 度 的 增 加 而 增 大考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平衡状态的判断;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专题:其他综合题. 分析:(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我们的周围存在大气压强; (3)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4)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解答:解:A、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塑料梳子与头发相互摩擦,发生了电荷的转移,从而使头发带上同 种电荷,头发和梳子带上异种电荷,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头发越梳越蓬松;正确 B、厨房墙壁上的吸盘式挂钩挂了重物却不掉下来是由于大气压的存在;正确 C、压路机上的碾子质量很大,这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压强的;故错误; D、下孔流出的水喷得较远,这表明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大气压、改变压强的方法、液体压强的规律,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 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答题:1906529360 老师 隐藏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下载试题 2.(2014•常熟市二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 子 是 微 观 世 界 的 最 小 粒 子B. 固 体 很 难 被 压 缩 说 明 分 子 间 存 在 斥 力C. 摩 擦 起 电 的 实 质 是 电 子 的 转 移D. “ 谱 线 红 移 ” 说 明 星 系 在 远 离 我 们 而 去考点:分子和原子组成物质;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分子间的作用力;摩擦起电的实质. 专题:电流和电路;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 分析:(1)分子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3)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4)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了星系在远离我们. 解答:解:A、分子由原子组成的,分子不是微观世界的最小粒子,故 A 错误; B、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故 B 正确; C、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故 C 正确; D、“谱线红移”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故 D 正确; 故选 A.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物质的组成、分子间的作用力、摩擦起电的实质以及“谱线红移”现象,全面掌握基 础知识是解题关键. 答题:gwb46 老师 隐藏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下载试题 3.(2014•徐州)东汉《论衡》一书中提到“顿牟掇芥”,指的是摩擦过的玳瑁(海龟)外壳吸引草屑的现 象,这种吸引力是( )A. 分 子 间 引 力考点:摩擦起电.B. 电 荷 间 引 力C. 磁 极 间 引 力D.专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 解答:解:摩擦过的玳瑁(海龟)外壳吸引草屑的现象,这种吸引力是电荷间引力,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的实质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一道基础题. 答题:llm 老师 隐藏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下载试题 4.(2014•常州一模)2014 年 1 月 15 日,扬州江都有一老人,在穿衣服时引发液化气爆炸.消防员调查 发现,老人家里液化气管道老化,气体泄漏,结果被老人穿衣时瞬间产生的静电引爆.下列措施中,不能 有效去除静电的是( )A. 室 内 用 加 湿 器 加 湿B. 用 手 触 摸 金 属 门 窗C. 用 手 触 摸 木 制 衣 柜考点:静电现象. 专题:其他综合题. 分析:要去除静电人要接触导体才能把电荷导走,常见的导体有,金属,石墨、大地等D. 勤 洗 手 、 洗 澡解答:解:A、用加湿器加湿能使室内潮湿,能把静电导走,能有效去除静电,故 A 不符合题意; B、金属门窗是导体用手触摸金属门窗,电荷能导走,能有效去除静电,故 B 不符合题意; C、干木头是绝缘体用手触摸木制衣柜电荷不能导走,不能有效去除静电,故 C 符合题意; D、水是导体,勤洗手、洗澡能有效去除静电,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物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事故发生的原理,学会预防和防护的措施,对于保障生命、财产 的安全及正确解答本题有着重要意义. 答题:wdlf 老师 隐藏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下载试题 5.(2014•毕节市)现有 A、B、C 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 带负电,A 和 B 相互吸引,C 和 A 相互排斥,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一 定 带 正 电 , C 带 负 电B. B 可 能 不 带 电 , C 带 负 电C. B 可 能 带 正 电 , C 带 正 电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专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①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②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③解题时,根据小球间的作用关系并结合 A 球带负电这个已知条件判断.D. B 可 能 不 带 电 , C 带 正 电解答:解:已知 A 带负电,C 和 A 互相排斥,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 C 带负电; 又因为 A 和 B 互相吸引,根据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所以 B 可能带正电,根据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B 也可能不带电.所以 B 可能不带电,C 带负电. 故选 B. 点评:异种电荷相吸引和带电体吸引轻小的物体这两个知识点要考虑周全,考虑不全是此题选错答案的原 因. 答题:llm 老师 隐藏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下载试题 6.(2014•滨海县二模)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大 风 吹 过 尘 土 飞 扬 , 说 明 分 子 处 在 永 不 停 息 的 运 动 中B. 毛 皮 与 橡 胶 棒 摩 擦 后 能 够 吸 引 轻 小 物 体 是 摩 擦 创 造 了 电 荷C. 质 子 的 发 现 揭 示 了 原 子 是 有 结 构 的D. 固 体 与 液 体 很 难 被 压 缩 , 说 明 分 子 间 有 斥 力考点:分子的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摩擦起电的实质. 专题:应用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 分析:(1)要区分开分子的运动和固体小颗粒的运动(机械运动); (2)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 (3)电子是汤姆生发现的,从而揭示了原子的结构; (4)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解答:解:A、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 A 错误; B、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是摩擦起电现象,是电荷的转移;故 B 错误; C、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了原子是有结构、是可以再分的;故 C 错误; D、固体与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分子的运动、摩擦起电、原子结构、分子间作用力,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 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答题:外星人老师 隐藏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下载试题7.(2014•大港区一模)如图所示,手持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被吊起的 用餐巾纸摩擦过的饮料吸管,观察到橡胶棒排斥吸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吸 管 带 负 电B. 吸 管 带 正 电C. 吸 管 可 能 不 带 电考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专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D. 吸 管 一 定 不 带 电解答:解: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此棒一定带负电,由于棒与吸管排斥,说明棒与吸管带同种电荷,即吸 管也带负电. 故选 A. 点评:(1)记住正电荷和负电荷的规定.掌握电荷间的作用. (2)排斥的物体带有同种电荷,吸引的可能带有异种电荷,可能带电体吸引不带电体. 答题:wdzyz001 老师 隐藏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下载试题 8.(2014•南京二模)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宇 宙 是 一 个 有 层 次 的 天 体 结 构 系 统 , 恒 星 是 绝 对 不 动 的B. 固 体 、 液 体 很 难 被 压 缩 是 因 为 分 子 间 存 在 引 力C. 在 下 列 微 观 粒 子 中 , 空 间 尺 度 从 大 到 小 的 排 列 是 : 原 子 、 原 子 核 、 夸 克 、 质 子D. 摩 擦 起 电 的 实 质 是 电 子 从 一 个 物 体 转 移 到 另 一 个 物 体考点: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分子动理论的其它内容及应用;摩擦起电. 专题:错解分析题. 分析:根据以下知识解题: 微观粒子的结构:原子、原子核、质子、电子、夸克、 宇宙浩瀚无边,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整个宇宙是在运动和变化的. 摩擦起电只是电荷发生了转移,并没有电荷被创造. 解答:解:A、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但恒星也不是静止的,相对于其它参照物来说,也可 能是运动的,故 A 说法错误; B、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故 B 说法错误; C、在下列微观粒子中,空间尺度从大到小的排列是:原子、原子核、质子、电子、夸克;故 C 错误; D、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故 D 说法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组成、分子动理论、宇宙的组成、摩擦起电的实质等知识,是一道学科综合题. 答题:pydrx 老师隐藏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下载试题9.(2014•江西)如图所示,通草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 果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 )A. 乙 带 负 电 、 丙 带 正 电B. 乙 带 正 电 、 丙 带 正 电C. 乙 带 负 电 、 丙 带 负 电 或 不 带 电D. 乙 带 正 电 、 丙 带 负 电 或 不 带 电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专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排斥的一定带同种电荷, 吸引的可能带异种电荷,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根据上面的两个规律进行判断. 解答:解:∵甲带正电,甲、乙相互排斥, ∴甲、乙一定带同种电荷,即乙一定带正电. ∵甲与丙相互吸引,而吸引的现象:一是带异种电荷的带电体之间;二是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由于已知甲一定带正电. ∴一是丙可能和甲带异种电荷,即带负电;二是丙可能不带电. 故选 D.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知道相互吸引的情况有两种,所以相互排斥的物体一定带同种电荷,相吸的物体可能 带异种电荷,可能是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答题:山东张洪霞老师 隐藏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下载试题 10.(2014•郴州)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排斥乙球,乙球吸引丙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 、 乙 两 球 一 定 带 异 种 电 荷B. 甲 、 乙 两 球 一 定 带 同 种 电 荷C. 乙 、 丙 两 球 一 定 带 异 种 电 荷D. 乙 、 丙 两 球 一 定 带 同 种 电 荷考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专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根据带电体的性质和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可知:两个物体相互吸引,有三种带电情况:一个带正电, 一个带负电; 一个带正电, 一个不带电; 一个带负电, 一个不带电; 两个物体相互排斥, 则都带同种电荷. 由 此入手分析即可确定甲乙丙三者的带电情况. 解答:解: (1)甲球排斥乙球,则甲、乙带同种电荷,故 A 错误,B 正确; (2)乙球吸引丙球,丙有可能带异种电荷,也有可能不带电,故 CD 错误. 故选 B. 点评:在根据物体间的作用规律判定物体带电情况时,要注意两者相互吸引有两种可能:异种电荷相互吸 引;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因此考虑问题要全面. 答题:llm 老师 隐藏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下载试题 下载错题重做重做训练关闭温馨提示:当日前三份训练得分率 70 以上可获赠 2 个优点,30 以上可获赠 1 个优点(单次训练少于 10 题及重复训练无优点赠送)1.一轻质小球用绝缘线悬挂起来,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这小球时,相 互吸引,那么,轻质小球(A. 一 定 带 了 正 电)B. 一 定 带 了 负 电C. 一 定 是 不 带 电D. 不 带 电 或 带 负 电 都 可 能考点:判断物体带电性质的方法. 分析:吸引有两种情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根据上面的情况进行判断. 解答:解: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玻璃棒吸引轻小物体,轻小物体可能带 负电,可能不带电. 故选 D. 点评:排斥的一定带有同种电荷,吸引的可能带异种电荷,可能带电体吸引不带 电体. 答题:dongfeng 老师隐藏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下载试题2. (2012•郴州)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排 斥,则这个小球(A. 一 定 不 带 电)B. 一 定 带 负 电 C. 一 定 带 正 电D.考点:判断物体带电性质的方法. 专题:定性思想.分析:(1)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排斥的物体一定是带有同种电荷, 吸引的物体可能带有异种电荷,也可能是带电体吸引不带电体. 解答:解: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 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排斥,则这个小球一定带负电. 故选 B. 点评:掌握正电荷和负电荷的规定,掌握电荷间的作用. 答题:dongfeng 老师隐藏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下载试题3.三只轻纸球分别用丝线悬挂着,其中任意两只球靠近时都互相吸引,则下列 结论正确的是(A. 三 球 都 带 电)B. 有 两 个 球 带 同 种 电 荷 , 第 三 个 球 不 带 电C. 只 有 一 个 球 带 电D. 有 两 个 球 带 异 种 电 荷 , 第 三 个 球 不 带 电考点:判断物体带电性质的方法. 分析:解答此题用到以下知识: (1)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2)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解答:解:A、如果三个小球都带电,至少有两个是带同种电荷,当它们两个靠 近,会互相排斥,与题意不符; B、当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球靠近时会互相排斥,与题意不符; C、如果只有一个小球带电,那么其他两个不带电的小球靠近时,它们不会吸引, 与题意不符; D、如果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第三不带电,当带异种电荷的两个小球靠近时, 互相吸引;而带电小球分别与不带电小球靠近时,也能吸引不带电的小球,D 符 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 该题考查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以及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属 于基础题. 答题:ddllnn 老师隐藏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下载试题4.下列物体一定带正电的是()。
知识、能力、检测-摩擦起电-2(答案)

电流和电路——两种电荷一、摩擦起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带电的实质都是电子的转移。
【例题1】(2017·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月考)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这是因为A.摩擦使玻璃棒上产生正电荷B.丝绸上的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C.玻璃棒上的正电荷转移到丝绸上D.玻璃棒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丝绸上参考答案:D二、带电体的性质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两个轻小物体相互吸引时,既不能确定这两个物体带异种电荷,也不能确定哪个物体是带电荷的及带何种电荷。
因为带电物体不论是带正电荷还是带负电荷都能吸引轻小物体,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轻小物体同时也吸引带电体。
只有当两个物体相互排斥时,可能确定这两个物体带的是同种电荷,至于每个带的是何种电荷仍无法确定。
【例题2】(2017·江苏省连云港市模拟)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用绝缘丝线悬挂的轻质小球,让乙球靠近甲球,在下列几种情况中,两球互相排斥的是A.甲球带正电,乙球不带电B.甲球不带电,乙球带负电C.甲球带正电,乙球带负电D.甲、乙两球都带负电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所以AB两种情况下,甲乙小球都会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C中甲乙两球也会相互吸引;同种电荷互相排斥,D中两球相互排斥。
三、检验物体带电性质的两种方法利用带电体的性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或验电器都能确定物体的带电性质。
如判断泡沫塑料球是否带电及带何种电荷可用下列两种方法检验:方法一:将带正电荷的玻璃棒和带负电荷的橡胶棒用尼龙细线悬挂起来,然后将泡沫塑料球分别去靠近两棒,如果都相互吸引,则泡沫塑料球不带电;如果一次相互吸引,另一次相互排斥,则塑料泡沫球带电,且与玻璃棒相吸引时,带负电。
【例题3】(2017·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期末)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而带电。
如图所示,用这个玻璃棒靠近悬挂的气球,气球被推开,则气球带电。
热点7+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精练)

热点七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精练)1.3月以来,新冠疫情再次在全国多地蔓延,佩戴口罩成为校园防疫的重要措施。
口罩夹层内带静电的熔喷布能吸引载有病毒的飞沫。
以下几种现象也可以用静电现象解释的是()A.挤压过的吸盘紧紧地吸在窗玻璃表面B.磁铁能够吸引大头针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小纸屑D.龙卷风吸起河里的水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所示,发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张开。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子B.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橡胶棒失去电子C.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正电荷在转移D.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箔片带了同种电荷3.一轻质小球靠近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它们相互排斥,则这个小球()A.一定带负电B.可能不带电C.一定不带电D.一定带正电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起来,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两球带电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若甲带正电,则乙一定带负电B.若甲带正电,则乙可能带正电C.若甲带正电,则乙可能带负电D.若甲不带电,则乙可能不带电5.下列是生活中的一些关于“粘”的现象,属于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现象的是()A.软塑料吸盘经挤压后“粘”在玻璃板上B.风扇叶“粘”有很多尘埃C.胶带“粘”物体D.电磁铁通电后“粘”起大头针6.小明用塑料尺在头发上摩擦后,发现头发与塑料尺相互吸引,而且塑料尺还可以吸起细纸屑。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塑料尺与头发摩擦时产生了电荷B.塑料尺与头发摩擦后带上了同种电荷,所以相互吸引C.塑料尺与头发摩擦后一定带正电D.塑料尺吸引细纸屑是因为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7.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上正电荷,这是因为()A.有原子核发生了转移B.玻璃棒失去了电子C.摩擦创造了正电荷D.玻璃棒得到了电子8.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已知甲带正电,甲与乙相互排斥,甲与丙相互吸引,则()A.乙带正电,丙一定带负电B.乙带正电,丙可能带负电C.乙带负电,丙一定带负电D.乙带负电,丙可能带负电9.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轻质小球时,产生了互相吸引的现象,则该小球()A.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B.―定带正电C.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D.―定带负电10.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靠近时,玻璃棒和橡胶棒相互排斥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C.毛皮与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毛皮得到了电子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11.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高中物理精品试题:《电荷》一课一练

9.1《电荷》一课一练一、多选题班级:姓名:1.关于三种起电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由于摩擦生热,做功的过程中创造了正负电荷B.感应起电,电荷从导体的一部分转移到了另一部分C.接触起电,两导体接触后再分开,所带电荷量一定是等量同号D.接触起电,两导体接触后再分开,它们之间一定存在静电斥力2.M和N是两个都不带电的物体。
它们互相摩擦后,M带正电荷2.72×10-9 C,下列判断正确的有()A.在摩擦前M和N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B.N在摩擦后一定带负电荷2.72×10-9 CC.摩擦过程中电子从M转移到N D.M在摩擦过程中失去1.7×1010个电子3.按照现代的粒子理论,可以将粒子分为三大类:媒介子、轻子和强子,质子和中子属于强子,强子是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组成。
根据夸克理论,夸克有6种,它们是上夸克、下夸克、奇夸克、璨夸克、底夸克和顶夸克.它们的带电量分别为±13e或±23e,电荷量e为元电荷。
已知一个质子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一个中子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夸克的电荷量为+23e B.下夸克的电荷量为﹣13eC.上夸克的电荷量为﹣23e D.下夸克的电荷量为+23e4.用金属箔做成一个不带电的空心小圆球,放在干燥的绝缘桌面上。
小明同学用绝缘材料做的笔套与头发摩擦,将笔套自上向下慢慢靠近小圆球,当距离约为1.0cm时圆球被吸引到笔套上。
对上述现象的判断与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金属球带负电B.笔套靠近圆球时,圆球上部感应出正电荷、下部感应出负电荷C.圆球被吸引到笔套的过程中,圆球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大于圆球的重力D.笔套碰到圆球后,笔套所带的电荷立刻被全部中和二、单选题5.放在两个绝缘座上完全相同的金属球M和N,所带电量分别为+2q和+4q,将两球接触后再分开,M、N的电量分别为()A.+2q,+4q B.+6q,+6q C.+3q,+3q D.+4q,+2q6.下列有关元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电荷就是电子B.元电荷是表示电子和质子的统称C.元电荷就是质子D.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A.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起小纸屑B.晚上睡觉脱毛衣,黑暗中能看见闪光C.电器插头插入接线板中,有时冒火花D.冬天梳头发时,头发会一根根飘起来8.对元电荷或点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电荷就是电子B.电子带负电,元电荷是正数,所以元电荷不是电子而是质子C.体积很小的带电物体一定可以看作点电荷D.带电物体能不能看作点电荷取决于其形状或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是否可以忽略9.将带正电荷的小球靠近绝缘柱上不带电的导体,导体表面感应电荷分布大致为()A.B.C.D.10.当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箔片张开。
初二物理电荷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电荷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失去电子的物体带____(选填“正”或“负”)电荷,电子的发现揭示了__________(选填“原子”或“原子核”)是有结构的。
【答案】正原子【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原子是有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考点】摩擦起电的实质和原子的结构2.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粘在墙面上不掉下来,下列现象与其实质相同的是A.寒冷的冬天用湿手摸户外的金属单杠,手会被粘上B.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被梳子粘住C.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D.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时,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答案】B【解析】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粘在墙面上不掉下来,这是由于通过摩擦使气球带上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气球吸引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气球的吸引力,使气球不掉下来。
本题中的几个现象分别是用来说明:A选项中湿手摸户外金属单杠,是水凝固,把手和单杠凝固到一起;B选项是由于梳子摩擦起电,头发与梳子带的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与题干的实质相同;C选项说明了分子间有引力;D选项是利用了棋子的磁性,黑板对棋子的摩擦力阻碍了棋子下落。
【考点】静电现象3.下列图中的几幅图涉及的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制造它们的材料中既有导体又有绝缘体的一组是()【答案】C【解析】常见的导体包括:各种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水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包括:陶瓷、塑料、玻璃、橡胶、干木棒等。
A中用橡胶制成的电工手套和电工靴都是绝缘体; B中硬币钢板尺和D中滚珠轴承扳手都是金属材料都是导体; C中电饭锅中的导线和为电工钳中的金属都是导体,电饭锅导线为的橡胶和塑料外壳以及电工钳上的绝缘层都为绝缘体。
【考点】导体绝缘体4.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______组成,原子核中质子带______电荷.摩擦起电现象并不总是有害的,请列举生活中静电现象应用的一个实例______.【答案】电子正静电复印【解析】(1)原子由内层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外层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2)静电也就是生活中摩擦起电现象产生的,例如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塑料梳子和头发之间就会发生摩擦起电现象【考点】原子结构、摩擦起电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以及静电的利用,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5.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
第1章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1章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练习题及答案解析1.关于摩擦起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现象使本来没有电子和质子的物体中产生电子和质子B.两种不同材料的绝缘体互相摩擦后,同时带上等量异种电荷C.摩擦起电,可能是因为摩擦导致质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而形成的D.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质子数多于电子数而显正电解析:选BD.摩擦起电实质是由于两个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约束能力不相同,因而电子可以在物体间转移.若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其质子数比电子数多,我们说它带正电.若一个物体得到电子,其质子数比电子数少,我们说它带负电.使物体带电并不是创造出电荷.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和质子都是元电荷B.一个带电体的带电荷量为205.5 倍的元电荷C.元电荷是最小的带电单位D.元电荷没有正、负之分解析:选CD.元电荷是最小的带电单位,带电体的带电荷量均为元电荷的整数倍;元电荷不是带电粒子,没有电性之说,故C、D正确.3.(2011年武汉调研)如图1-1-7所示,用起电机使金属球A带上正电,靠近验电器B,则()图1-1-7A.验电器金箔不张开,因为球A没有和B接触B.验电器金箔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带上了正电C.验电器金箔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带上了负电D.验电器金箔张开,因为验电器下部箔片都带上了正电解析:选D.A球带正电,靠近验电器B时,发生静电感应,验电器的金属球带负电,金属箔片带正电而张开.X k b 1 . c o m4.(2011年西安高二检测)如图1-1-8所示,当带正电的球C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枕形导体上的电荷移动情况是()图1-1-8A.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电荷向B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B.枕形金属导体上的带负电的电子向A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C .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 端和A 端移动D .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 端和B 端移动解析:选B.导体中的自由电子被C 球所带的正电荷吸引而向A 端移动,而导体中的正电荷不能定向移动,故B 正确.5.半径相同的两金属小球A 、B 带有相同的电荷量,相隔一定的距离,今让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金属小球C ,先后与A 、B 接触后移开.(1)若A 、B 两球带同种电荷,接触后两球的电荷量之比为多大?(2)若A 、B 两球带异种电荷,接触后两球的电荷量之比为多大?解析:(1)A 、B 带同种电荷,设电荷量为Q ,C 与A 接触后,由于形状相同,二者平分电荷量,A 、C 所带的电荷量均为12Q .C 与B 接触后平分二者电荷量,则B 、C 的电荷量均为12(12Q +Q )=34Q ,A 、B 最终的电荷量之比为(12Q )∶(34Q )=2∶3. (2)A 、B 带异种电荷,设电荷量分别为Q 、-Q ,A 、C 接触后,平分电荷量Q ,A 、C 的电荷量均变为12Q ;C 再与B 接触,平分二者的总电荷量,C 、B 的电荷量均为12(12Q -Q )=-14Q ,则A 、B 最终的电荷量之比为(12Q )∶|-14Q |=2∶1. 答案:(1)2∶3 (2)2∶1一、选择题1.关于元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B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C .元电荷的值通常取作e =1.60×10-19 CD .电荷量e 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解析:选BCD.元电荷是最小电荷量单位,不是指具体的带电体,所以A 错B 对;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电子的电量,故C 、D 对.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B .不带电的物体上,既没有正电荷也没有负电荷C .摩擦起电过程,是靠摩擦产生了电荷D .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实质上是导体中的自由电子趋向或远离带电体解析:选 D.自然界中的电荷量不是任意无限可分的,其最小单位为元电荷所带电荷量1.60×10-19 C ,故A 项错.物体不带电,是由于其内部正、负电荷的量值相等,对外不显电性,故B 项错.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摩擦起电同样不能创造电荷,是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的过程,故C 项错.自由电子是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带电体的作用下,导体中的自由电子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两端带等量异种电荷,选项D 正确.3.(2011年北京东城区高二检测)原来甲、乙、丙三物体都不带电,今使甲、乙两物体相互摩擦后,乙物体再与丙物体接触,最后,得知甲物体带正电1.6×10-15 C,丙物体带电8×10-16 C.则对于最后乙、丙两物体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8×10-16 CB.乙物体可能带有负电荷2.4×10-15 CC.丙物体一定带有正电荷8×10-16 CD.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8×10-16 C解析:选AD.由于甲、乙、丙原来都不带电,即都没有净电荷,甲、乙摩擦导致甲失去电子1.6×10-15 C而带正电,乙物体得到电子而带1.6×10-15 C的负电荷;乙物体与不带电的丙物体相接触,从而使一部分负电荷转移到丙物体上,故可知乙、丙两物体都带负电荷,由电荷守恒可知乙最终所带负电为1.6×10-15 C-8×10-16 C=8×10-16 C,故A、D正确.4.如图1-1-9所示,放在绝缘支架上带正电的导体球A,靠近放在绝缘支架上不带电的导体B,导体B用导线经开关接地,现把S先合上再断开,再移走A,则导体B()图1-1-9A.不带电B.带正电C.带负电D.不能确定答案:C5.带电微粒所带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A.2.4×10-19 C B.-6.4×10-19 CC.-1.6×10-18 C D.4.0×10-17 C解析:选A.任何带电物体的带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由此知选项A不是元电荷的整数倍.6.(2011年青岛高二检测)图1-1-10如图1-1-10所示,a、b、c、d为四个带电小球,两球之间的作用分别为a吸d,b斥c,c斥a,d吸b,则()A.仅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B.仅有三个小球带同种电荷C.c、d小球带同种电荷D.c、d小球带异种电荷解析:选BD.由a吸d,d吸b可知a与b带同种电荷,且与d带异种电荷;c斥a,b斥c 可知c与a、b带同种电荷,c与d带异种电荷.故选B、D.7.(2011年广东实验中学模拟)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 和B 接触一下,再分开一定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 、B 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不.可能是( ) A .带有等量异种电荷B .带有等量同种电荷C .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D .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解析:选A.当两个小球分别带等量异种电荷时,两球接触后,都不带电,不可能相互排斥,故A 项是不可能的.8.如图1-1-11所示,原来不带电的金属导体MN ,在其两端下面都悬挂有金属验电箔片,若使带负电的金属球A 靠近导体的M 端,可能看到的现象( )图1-1-11A .只有M 端验电箔片张开,且M 端带正电B .只有N 端验电箔片张开,且N 端带负电C .两端的验电箔片都张开,且左端带负电,右端带正电D .两端的验电箔片都张开,且两端都带正电或负电解析:选C.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金属球A 上的负电荷将排斥金属导体MN 上的自由电子,使其向N 端移动,N 端带负电,而M 端带正电,故两端的金箔片均张开,C 正确.A 、B 、D 均错误.9.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 夸克和d 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u 夸克带电荷量为23e ,d 夸克带电荷量为-13e ,e 为元电荷.下列论断可能正确的是( ) A .质子由1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B .质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C .质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D .质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解析:选B.对质子11H :带电荷量为2×23e +(-13e )=e ,故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对中子10n :带电荷量为1×23e +2×(-13e )=0,故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故选B. 二、计算题10.如图1-1-12所示,大球A 原来的电荷量为Q ,小球B 原来不带电,现在让小球与大球接触,达到静电平衡时,小球获得的电荷量为q ;现给A 球补充电荷,使其电荷量为Q ,再次让小球接触大球,每次都给大球补充到电荷量为Q ,问:经过反复多次接触后,小球的带电荷量为多少?图1-1-12解析:由于两个球的形状和大小不等,所以在接触过程中,两球的电荷量分配比例不是1∶1,但应该是一个确定的值.根据第一次接触达到静电平衡时两者的电荷关系可知,此比例为(Q-q)∶q.经过多次接触后,从大球上迁移到小球上的电荷量越来越少,最终将为零,设最终B球带电荷量为q′,则有Q-qq=Qq′,解得q′=QqQ-q.答案:QqQ-qX k b 1 . c o m11.(2011年华南师大附中高二检测)如图1-1-13所示,A为带负电的金属板,沿金属板的垂直平分线,在距板r处放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小球受向右的作用力偏转θ角而静止,小球由绝缘丝线悬挂于O点,试求金属板对小球的作用力为多大?图1-1-13解析:作出小球的受力分析图,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可求得金属板对小球的作用力F,设绳上的拉力大小为F T,则F T sinθ=F,F T cosθ=mg.由以上两式解得F=mg tanθ.答案:mg tanθ。
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同步检测题(含答案)

摩擦起电两种电荷同步检测题1.自然界中只有种电荷。
用摩擦过的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摩擦过的带的电荷叫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异种电荷互相。
2.叫电量,单位是,单位的符号是。
3.物理学中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电荷。
4.验电器的原理是,验电器的作用是。
5.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原子核带电,电子带电,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电量为,称为电荷,常用符号来表示它。
6.如果物体得到电子,它就带电;如果物体失去电子,它就带电。
7.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从一个物体另一个物体,使分开。
8.电子是物体里最小的带电微粒,个电子所带的电量是1库仑,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是库仑。
9.一个物体不带电时,是由于物体中原子核所带的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的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性,也就是对外不显的性质。
10.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电荷。
摩擦过程中,得到电子的是。
1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
能够持续供电的装置叫。
12.我们把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按照这个规定可知:负电荷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
13.电源是把能转化为能的装置,它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不断地使正极聚集,使负极聚集。
14.把两个带正电的轻质小球相互靠近,将发生相互的作用,把一个带正电的轻质小球和另一个带负电的轻质小球靠近,将发生相互的作用。
15.电流是电荷的形成的,规定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16.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的极流向极,能够提供持续的装置叫电源。
17.蓄电池充电时,是能转化为能,放电时是能转化为能。
18.的物体叫导体,的物体叫绝缘体。
在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当条件发生改变时,就可能。
所以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界限。
19.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是:导体内部有;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是:内部的。
20.一个同学将塑料尺在衣服上摩擦几下,然后把尺靠近碎纸屑,纸屑被吸起来,这说明经摩擦过的塑料尺带了。
摩擦起电练习

第一节电荷一、填空题:1.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即电荷和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
2.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碎纸屑,可观察到,我们说玻璃棒上带了电,或说带了。
这种使玻璃棒带电的方法叫做。
3.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互相排斥,互相吸引。
4.验电器是检验物体的仪器,其原理是。
5.一切物质都是由组成的,分子是由组成的,在1897年英国科学家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即,它是比原子更基本的物质单元,从此揭示出了原子是具有的。
6.原子是位于中心的和核外的组成的.原子核带,电子带,在原子核的电吸引作用下,在核外绕核运动。
7.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与核外总共所带的负电荷在,整个原子呈,也就是对外的性质。
8.摩擦起电并不是了电荷,而是电荷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上,使电荷分开。
9.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互相摩擦时,其中束缚电子本领的物体失去电子,物体因电子而带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电子而带电。
10.用一个带电小球去靠近另一个塑料小球,如果出现现象,则不能判断塑料小球是否带电;如果出现现象,则可判定塑料小球一定带电。
11.电荷的叫做电荷量,在干燥天气的晚上睡觉前脱去腈纶毛衣的时候,有时会听到“僻啪”声,这是现象。
12.A、B两个物体互相摩擦后都带上了电荷,若物体A与带负电的物体C相排斥,则物体B一定与C 相,物体B一定带电。
13.小明将塑料尺在衣服上摩擦了几下,然后把尺子接近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时,起初泡沫塑料小球靠近塑料尺,这个现象表明带电体具有的性质,一会儿泡沫塑料又自动远离塑料尺,这是因为带上了的电荷,出现了的现象而离开。
14.在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摩擦使梳子和头发分别带上了电荷,梳子头发的缘故。
15.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金属小球时,金属箔先闭合后张开,这说明验电器原来带电,后来带电;闭合过程中正、负电荷发生了现象。
11.1“电荷 摩擦起电”质量检测练习题(无答案)(2)

11.1“电荷摩擦起电”质量检测练习题一、单选题1.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正电,B不带电,用一根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B连接起来,如图所示,瞬间()A. 有原子从A向B移动B. 有电子从A向B移动C. 有原子核从B向A移动D. 有电子从B向A移动2.2017年底,“悟空”号卫星上的计算机被太空中带正电的某些粒子击中,导致”死机”,在遥控指令下,计算机重新启动,卫星恢复正常.带正电的粒子可能是()A. 原子核质子B. 原子核中子C. 电子原子核D. 电子质子3.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细丝张开的原因是()A. 大气压的作用B. 静摩擦的作用C. 分子间有斥力D.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带正电的物体时会相互排斥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正电荷发生了转移C.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D.家庭中使用的电热水器的发热体用的是超导材料5.用塑料梳子梳头时会因为摩擦而起电,经检验塑料梳子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则梳头时()A. 塑料梳子失去一些电子B. 塑料梳子得到一些电子C. 头发得到一些电子D. 头发和梳子间没有电子转移6.把两根相同的玻璃棒相互摩擦,其结果是()A. 一根玻璃棒失去电子,另一根玻璃棒获得电子B. 两根玻璃棒都从空气里获得等量的电子C. 两根玻璃棒都失去等量的电子;D. 两根玻璃棒都没有电子的得失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秋天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这是摩擦起电现象B. 电热水壶的电热丝可以用超导体材料制成C.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也越大D. 家庭电路中用试电笔识别零线和火线时,若氖管发光,则被测电线是零线8.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一个金属箔已张开一个小角度的验电器,接触时验电器的金属箔的张开角度变得更大,由此可以断定()A. 验电器原来带正电,接触时有电子从玻璃棒传向验电器B. 验电器原来带正电,接触时有电子从验电器传向玻璃棒C. 验电器原来带负电,接触时有电子从玻璃棒传向验电器D. 验电器原来带负电,接触时有电子从验电器传向玻璃棒9.四个悬挂着的轻质通草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球与C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B. B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C. B球与D球一定带有同种电荷D. D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10.如图所示,小杜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在这个过程中()A. 玻璃棒和验电器都带负电荷B. 玻璃棒带正电荷,验电器带负电荷C.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产生了电荷D. 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11.关于摩擦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B. 用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丝绸带正电C. 用毛皮和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负电D. 用两根铁棒互相摩擦后,两铁棒均带正电12.把一轻质小球靠近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排斥,那么这个小球()A. 可能不带电B. 一定不带电C. 一定带正电D. 一定带负电13.小芳在科技馆用手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有趣景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竖起的头发丝所带电荷是()A. 同种电荷B. 异种电荷C. 正电荷D. 负电荷二、填空题14.通常情况下,橡胶棒是__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把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与作业纸摩擦过的塑料吸管,发现吸管被推开,说明吸管带________电.15.晴朗的冬天,用塑料梳整理头发,越梳越蓬松,原因是塑料梳与头发摩擦,头发和梳子分别带上等量的________;头发所带的________相互排斥,而显得蓬松.16.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________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________和不带电的________构成。
摩擦起电练习试题带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吸引,则这个小球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带正电 D.可能不带电2、一个验电器带有正电,它的箔片张开某一角度,用另一个有绝缘手柄的导体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箔片的张角减小,关于导体的带电情况,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只可能带负电B.只可能带正电C. 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D.可能带正电或不带电3、如下图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都放在绝缘支架上.A带大量负电荷,B带大量正电荷,用铜导线C连接两球,则( )A.电子从B流向A,电流方向从A到BB.电子从A流向B,电流方向从B到AC.正电荷从B流向A,电流方向从A到BD.正电荷从A流向B,电流方向从B到A.4、有甲、乙、丙三个小球,将它们两两靠近,它们都相互吸引,如下图所示,那么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个小球都带电 B.只有一个小球带电C.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 D.有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5、导体容易导电,是由于具有较多的A. 原子核B. 自由电荷C. 正负电荷D. 质子6、下列物体中一定带负电的是A.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B. 能与带正电的物体相吸引的轻小物体C. 与带正电物体接触过的验电器D. 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7、用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靠近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则毛皮与玻璃棒A.相互吸引 B.相互排斥 C.无相互作用 D.无法判断8、如右图所示,用一个带负电的物体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金属球b也带上负电,则()A.a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a→bB.b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a上,瞬时电流方向b→aC.a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a→bD.a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b→a9、在通常情况下,均属于导体的是A.人体海水干木材 B.橡胶铁钉陶瓷C.硬币石墨铜块 D.水银塑料盐酸10、(10年安徽蚌埠二中)A、B、C、D四个带电体,已知D带正电,A和C互相排斥,C和B互相吸引,而B和D 也互相排斥,则A.A、C带正电,B带负电 B.A、C带负电,B带正电C.B、C带正电,A带负电 D.A所带电性不能确定11、两个轻小带电物体相互排斥,则A.两个物体必定带同种电荷B.两个物体必定带异种电荷C.至少有一个物体带正电D.至少有一个物体带电12、用塑料梳子梳头时会因为摩擦而起电,经检验塑料梳子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则梳头时A.塑料梳子失去一些电子 B.塑料梳子得到一些电子C.头发得到一些电子 D.头发和梳子间没有电子转移13、(10·绵阳)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上正电荷,这是因为A.有原子核发生了转移B.有电子发生了转移C.摩擦创造了正电荷D.摩擦创造了负电荷14、两只硬橡胶球,带有等量正电荷,按图5所示方式连接,一个金属小环M串在一根光滑的绝缘杆上,位于两硬橡胶球中间,恰好平衡,若用绝缘棒将金属小环向右侧稍移一些,释放后,小环向中间处运动,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M带正电。
摩擦起电练习题

11.玻璃棒和绸子相互摩擦时, 上的原 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 会转移到 上,因此玻璃棒因 了电子 而带上 电荷。 12.A、B、C、D四个带电的小球,已知: A吸引B,B排斥C,C排斥D,A带正电。 则B、C、D三小球带电的种类分别是 ( )。 A.正电,负电,负电 B. 负电,正电,正电 C. 负电,负电,负电 D. 正电,负电,正电
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互相接触后分 开,结果是( )。 A.正、负电荷都消失了,两物体都不带 电 B.正、负电荷中和了,两物体都不带电 C.正、负电荷中和了,两物体带的电量 都减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橡胶棒跟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是 由于( )。 A.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B.毛皮上的一些质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C.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毛皮上 D.橡胶棒上的一些质子转移到毛皮上
验电器原来带正电荷,当用一个物体接触 它的金属球时,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变大了, 则这个物体( )。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不带电 D.可能不带电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验电器,分别带有等量 的异种电荷,如果把它们的金属球互相接触 一下,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将( )。 A.不变 B.变大一些 C.变为零 D.变小一些,但不为零
两个用细线悬挂着的通草球靠近时相互 吸引,由此可判定( )。 A.一定是一个小球带正电,另一个小 球不带电 B.至少有一个小球带电 C.两个小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D.两个小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一个物体没有带电,是因为( )。 A.物体内部没有电荷 B.物体内部没有电子 C.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核外电 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D.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与一个电子 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6.一个物体不带电时,是由于物体中原子 核所带的 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的 在数 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 性,也就是对 外不显 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电流电路第一节电荷摩擦起电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物理学中把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_____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纺织厂里有一道工序叫做“梳棉”,只有将杂乱无章的棉絮梳理成顺直的棉絮条后,才可用于纺线。
梳棉车间必须保持一定的_______程度(填“潮湿”或“干燥”),以防止因_____________而造成的不便和危害。
3、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散热风扇上会粘很多灰尘,这是因为扇叶在转动时与空气摩擦带上了_______,可以_______轻小物体的缘故。
验电器是根据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4、在学完摩擦起电后,小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悬挂着的通草球,发现通草球被吸引,
则通草球________带电;若通草球被排斥,则通草球__________带电。
(均选填“可能”“一
定”或“一定不”)
5、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____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电子,
若把它和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会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如图甲所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若将另一带电小球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发现箔片闭合,如图乙所示,则
此带电小球带______电。
二、选择题
6、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轻质小球时,产生了互相吸引的现象,则该小
球()
A.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B.一定带正电
C.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D.一定带负电
7、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负电荷。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B.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
C.梳子失去了一些原子核D.摩擦创造了电荷
8、有A、B、C、三个带电小球,已知B排斥A,B吸引C,则把A和C靠近时,将()
A.互相吸引 B.互相排斥 C.没有作用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9、在研究静电现象的实验中,发现两个轻小物体相互吸引,则下列判断中最合理的是()
A.两个物体一定带有异种电荷
B.两个物体一定带有同种电荷
C.肯定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不带电
D.可能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不带电
10、一个物体带负电的原因是()
A.该物体中只有电子 B.该物体没有质子
C.该物体得到了电子 D.该物体得到了质子
11、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棒中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失去了电子
B.丝绸上一些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
C.玻璃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丝绸上
D.玻璃棒上的一些电子消失了
12、用手拿一铜棒和丝绸摩擦,则铜棒上()
A.带正电B.带负电 C.带正电或带负电不能确定 D.不带电
13、当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接地时,金属箔就闭合,这是因为()
A.金属箔中电子转移到大地 B.金属箔中质子转移到大地
C.大地上的原子转移到金属箔上D.大地上的电子转移到金属箔上
14、下列四组物质属于导体的一组是()
A.人、大地、油 B.金属、电木、橡胶
C.石墨、大地、盐水D.玻璃、纯水、陶瓷
15、导体容易导电是由于()
A.导体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B.导体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离子
C.导体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荷D.导体中存在大量的带电粒子
三、简答题
16、运送汽油的汽车,在它的车尾装有一根铁链条拖在地上,这是为什么?
17、在干燥的季节里,人们穿着化纤衣料的衣服时,衣服常会吸附在身上。
请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18、如图所示,将一束扯成线状的塑料捆扎绳,用清洁干燥的手自上而下地捋,塑料绳就会向四周散开,而
且捋的次数越多,下端散开得越大,这是为什么?
19、为什么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拿在手中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电,却不能使拿在手中的金属棒带电?怎样才能使拿在手中的金属棒带电呢?
20、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
21、一位住在北京饭店的旅客对服务员抱怨说:“有好几次在饭店走道内与人握手或按电梯开关时,感到浑身一振,手臂发麻,一定是饭店内有什么地方漏电?”服务员说:“请放心,本店经过严格检查,没有漏电现象。
”你能解释旅客遇到的情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