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和拉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7课《推和拉》教学设计4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7课《推和拉》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推和拉》是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7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推和拉的概念,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以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力的作用效果,并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但部分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还理解不透彻,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推和拉的概念,知道力的作用效果,能用力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探究意识,培养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推和拉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
难点:用力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图片和实物,如拉抽屉、推门等,用于导入和呈现。
2.准备实验材料,如气球、小车等,用于操练和巩固。
3.准备PPT或黑板,用于展示和总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推和拉的现象,如拉抽屉、推门等,引导学生说出推和拉的概念,并提问:你们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吗?2.呈现(10分钟)展示力的作用效果的图片和实验,如吹气球、拉气球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力的作用效果。
同时,引导学生用手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如用气球和小车进行推拉实验,观察力的作用效果。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力的方向和大小对作用效果的影响。
4.巩固(5分钟)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巩固对推和拉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如提问:力的方向和大小对作用效果有什么影响?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效果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如拉抽屉、推门等。
《推和拉》教案锻炼动手能力
《推和拉》教案锻炼动手能力。
一、前置知识在我们开始练习推和拉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我们需要知道推和拉的定义。
推是指用手或身体推动物体,拉是指用手或身体拉动物体。
我们需要知道不同材质的力量传导能力是不同的。
例如,钢铁等硬质材料的力量传导能力较强,而木材等较软材料的力量传导能力相对较弱。
我们需要了解安全知识,确保在练习时不会受到伤害。
二、推和拉的技巧在进行推和拉的练习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正确站姿非常重要。
正确的站姿可以确保我们的身体姿势正确,从而避免受伤。
正确的站姿应该是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屈,背部挺直,注意呼吸,保持放松、稳定的状态。
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推和拉的动作技巧。
推物体时,我们需要向前方施力,将物体推向目标方向;拉物体时,我们需要向自己的方向施力,将物体拉向自己的方向。
在进行推和拉动作时,我们需要注意使用手掌和手指的力量,保持手和腕的柔软并避免过度用力。
我们需要经常交替进行推和拉的练习,以提高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推和拉的实践应用为了更好地掌握推和拉的技巧,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实践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练习设备,如各类哑铃等,进行重量的推和拉练习,以增强肌肉力量。
此外,我们也可以应用推和拉的技巧进行家庭物品的搬运。
在搬运物品时,我们需要注意重心的平衡,使用双手、双脚或者身体来协助搬运,并时刻保持放松的状态,避免受伤。
四、推和拉的注意事项在练习推和拉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我们需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和使用正确的技巧,避免受到伤害。
我们需要逐渐增加练习的重量和难度,以提高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
我们需要定期进行锻炼,保持身体健康和良好的体态。
五、结语通过本次《推和拉》教案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推和拉的基本定义、技巧和应用,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我们强调了正确的姿势和技巧,以及注意事项,重视身体的健康和安全。
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2024年科学推和拉教案7篇
2024年科学推和拉教案7篇科学推和拉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肥皂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学会归纳、总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的科学志趣。
3、小组合作,运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确定自己小组研究的问题并知道如何去研究。
教学难点: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进行合作性的研究。
三、教学准备“七彩”(吹肥皂泡的器具)、肥皂泡的相关资料、录像(彩虹的形成和各种肥皂泡)四、教学时间:第一课时五、教学活动过程(一)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研究肥皂泡的兴趣1、谈话:课间我看到有的同学在玩肥皂泡,同学们兴趣很浓,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它,好吗?2、生回答。
(好!)(二)自主学习,研究肥皂泡1、教师:请带了“七彩”的同学吹一吹,大家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提出关于肥皂泡的哪些问题?(1)学生活动。
(2)学生回答问题。
(鼓励学生大胆提)2、教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提出了很多问题。
请思考一下,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哪几个方面?3、生回答。
(颜色、形状、大小、弹性)4、教师:请你选择一下最感兴趣而且是你可以研究的问题来研究。
(学生选择问题)请大家按选定的问题自由结组。
(学生自由结组)5、教师:每组同学对你们的问题先进行一下讨论,你认为这个问题是怎样的,准备怎样研究?(学生讨论)6、教师:请各组选一位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方案,其他同学可以给他们提出建议和意见。
(生汇报方案)(三)观看录像,改进自己的方案1、教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看完后,也许对你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2、学生观看录像,改进研究方案。
(可与学生先探讨一下)(四)扩展教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下课后,请同学们努力搜集有关资料,继续丰富完善你们的研究方案,分工合作,准备研究所需的各种材料,也可以请老师、家长帮忙。
科学推和拉教案篇2教学要求:1、让幼儿在玩玩作作中感知水的性质。
2024版教学设计《推和拉》教学设计
03
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2024/1/28
11
导入环节设计
2024/1/28
情境导入
通过描述或展示与推和拉相关的日 常场景,如开门、关门、推车等,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问题导入
提出与推和拉相关的问题,如“什 么是推?”、“什么是拉?”,引 发学生思考。
12
讲解与示范环节设计
概念讲解
清晰解释推和拉的定义, 阐述二者在力学上的区别 与联系。
25
下一步改进措施及建议
01
02
03
04
针对课堂小测验和期末考试中 暴露出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拓展学习, 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 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
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帮助。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不 断完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水
教学设计《推和拉》教学设计
2024/1/28
1
2024/1/28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 教学评价与反思 •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 教学效果检测与提升
2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2024/1/28
3
《推和拉》课程概述
《推和拉》是一门探讨力学基础概念的课程,通过介绍推力和拉力的概念、性质和 应用,帮助学生建立对力学的基本认识。
课程内容包括推力和拉力的定义、方向、大小等基本概念,以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工 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运用推力和拉力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024/1/28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7课《推和拉》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7课《推和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7课《推和拉》是一节以探究力和运动为主题的科学课。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推和拉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及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的关系。
教材内容丰富,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力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的关系,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力的相关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及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的关系。
2.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推拉游戏,引发学生对推和拉现象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力的作用效果,引导学生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的关系: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的关系。
《推和拉》教案
THANKS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01
表述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
同一直线上。
02
理解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作用力时,同时也会受到来自另一个物体的
反作用力。
03
应用
解释物体间相互作用时的现象,如推一个物体时,物体会向相反方向运
动;拉一个物体时,物体会向拉力方向运动。同时,推或拉的物体也会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教学模型 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自 主学习和拓展学习。
02
推力和拉力基本概念
推力定义及作用方式
推力定义
推力是指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 加的朝向自己的力,使被作用物体 发生位移或形变。
作用方式
推力通过直接接触传递,可以是持 续的或瞬时的,其大小取决于施力 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
理解
物体不受外力时,其运动状态不会改 变;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 外力的作用。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
表述
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 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 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理解
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加速度越大; 物体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
应用
解释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运动 状态变化,如推或拉一个物体时, 物体会产生加速度,速度会发生变 化。
3
变滑动为滚动 将物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可以显著减 小摩擦力。例如,使用滚珠轴承、车轮等。
06
实验设计与操作指导
实验目的和原理介绍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了解推和拉这两种基本力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营销:“推”与“拉”的平衡(一)
营销:“推”与“拉”的平衡(一)当前市场上形形色色的品牌营销战略可以被简单地区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即推和拉的战略。
推的战略主要是借助于强有力的销售队伍,在各种促销措施的支持下,将产品推向各种销售渠道,推上经销商的货架。
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指产品销售网络的渗透。
拉的战略主要是围绕如何将顾客拉进销售点,并鼓励消费者从货架上将商品拉走。
它往往是通过大量的广告宣传来烘托企业和产品品牌形象,从而创造出新的客户需求。
对于推与拉战略的应用,不同企业之间有不同的取向。
实际上,推和拉常常是构成企业营销战略中的相互作用、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素。
大量的广告(拉)将会促进产品的销售,而这反过来又会使到销售人员更加卖力地推销产品(推)。
两个在运用推和拉战略形成鲜明对比的公司分别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成功的两大日用消费品公司,联合利华和P&G宝洁公司。
前者强调推的作用,而后者则倾向于通过拉来塑造品牌和刺激消费者的需求。
尽管两者采取的战略不同,但两个公司都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就。
麦当劳公司是一个善于将推和拉结合起来使用的公司。
我们发现,麦当劳的广告主要对准了那些口味尚未稳定,喜欢追逐时髦和容易接受新产品、新事物的年轻一代消费者,通过大量幽默的、生动活泼的媒体广告将年轻消费者吸引到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麦当劳专卖点消费。
同时又利用卖场内灵活多样的促销形式来引导、推动消费者对特定产品的消费。
但是必须看到,要想取得长期的市场成功,仅靠推或拉是不够的。
任何一个产品在市场上的成功往往取决于一个平衡的市场营销组合。
大量的广告投入可能成功地吸引到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动机,但是如果产品被摆在了一些错误的地方(比如一些不符合品牌定位,或不方便于顾客购买的地方),再好的广告计划都可能够失败。
或许少一些广告(拉),而将更多一些的投资导入销售培训(推),或者将资金直接投资到销售渠道的建设(如送货车辆、更多的司机、更充足的库存、更多的小笔订单、更快捷的送货服务等),可能更有利于在适当的时间将适当的产品按客户的需求送至适当的场所。
【工厂管理】“推”和“拉”,到底是什么
“推”和“拉”,到底是什么?注:做生产计划的人,经常会说“推”、“拉”,但如何定义“推”、“拉”且没有明确的,今天分享一下《工厂物理学》的标准定义。
——实际中对 JIT 的描述都采用了推式(push)与拉式(pull)生产系统这两个术语。
然而,推和拉的定义常常不是很精确,并因此在美国产生了一些对于 JIT 的困惑。
定义:推式系统根据外部需求计划制品投放,而拉式系统则根据系统自身的状态授权制品投放。
另一种有益于考察推与拉区别的方式是,推式系统由其内在属性而决定了是接单生产make-to-order),而拉式系统则为备货生产(make-to-stock)。
也就是说,是订单(或预测),而不是系统状态驱动着推式系统的计划。
拉式系统则以系统某处库存不足为批准投料的信号。
从这个角度看,基准库存点模型(base stock model)当库存降低到某一特定水平之下即触发订单,是拉的方法;MRP 根据客户订单建立规划然后根据规划投放订单,是推的方法。
当然,大多数现实世界中的系统包含了推和拉两个方面。
例如,如果一件任务由 MRP排配投放,但是因为考虑到产线的拥堵又保持了这个任务,那么这种效果就是一个混合式推-拉系统。
(340|341)相反地,如果一个看板系统生成批准生产的卡片,但实际的任务触发却因为对部件的预计需求不足(即,没有在主生产计划中体现)而推迟,那么,这也是一个混合式系统(如,见 Wight 1970,Deelersnyder 等 1988,Suri 1998)。
是否要用、怎么使用拉只是蓝图的一部分,在哪儿用也很重要。
甚至在一个单独的生产系统中,部分按照拉式操作都是可能的。
推-拉界面(push-pull interface)是确定何处放置拉式过程时的一个有用概念,它将生产流程分成推段与拉段2。
成功地选择这个界面的位置能使系统利用拉的优点而取得战略优势,同时还能保持推式系统的客户驱动的特征。
为了理解推-拉界面的概念,不妨将推定义为“接单生产”的形式来,而将拉定义为“备货生产”的形式。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课件-7.推和拉(课件15张)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用力以后
tuī hé lā
7.推和拉
谁在推,谁在拉?
谁在推,谁在拉?
谁在推,谁在拉?
体验: 推和拉
要求: 1.第一名学生先把货物放
入购物车; 2.单数座位的学生依次推
动购物车到达终点,双数座位的 学生再依次将购物车拉回起点;
3.推拉的过程中注意安全。
小结:推和拉都要用力
2.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呢?
推力大比拼
要求:看图给运载火箭起飞的推力用1、2、3排序
运载火箭 起飞推力 长征一号 约1020千牛 长征二号F 约5920千牛 长征七号 约7200千牛
排序
3 2 1
箱子往哪边移动?
拔河比赛哪边赢了?
二(1)班
二(2)班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堂堂练
一、判断题
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推、拉?
人拉行李箱,Hale Waihona Puke 的是拉力。 人推婴儿车,用的是推力。
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推、拉?
人推车,用的是推力。 狗拉爬犁,用的是拉力。
拉力大比拼
要求: 1.双手握住拉力器的两端,向两边拉开,然后轻轻收回。 2.三名同学同时拉,看谁的拉力大,注意安全。 3.安静有序。
拉力大比拼
1.三名同学拉开拉力器的距离一样吗?
《推和拉》教案及反思
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
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 部分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加强相关 训练和指导。
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改进措施
输标02入题
针对学生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可以增加案例分析和 实例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深入研究《推和拉》的课程标准 和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和要
求。
阅读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书籍,了 解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
法。
参加学校或教育部门组织的《推 和拉》课程培训,与同行交流学
习心得和体会。
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
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 视频或现场教学,学 习他们的教学技巧和 方法。
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总结经验教训,不 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 段。
讲解与示范环节
概念讲解
清晰解释推和拉的定义,阐述二者在 力学上的区别与联系。
动作示范
通过现场演示或视频播放,展示正确 的推和拉动作,强调动作要领和注意 事项。
学生练习与指导环节
分组练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与推和拉相关的任务,如搬 运箱子、拉动滑轮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推和拉的力量。
个别指导
不断完善和创新《推和拉》教学策略
引入更多案例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推”和“拉”的概念,可以引入更多 生动有趣的案例,让学生们在分析中学习和成长。
强化实践教学
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让学生们在亲身实践中感受“推”和“拉” 的力量,提高应用能力和实践素养。
探索多元化教学方法
尝试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化 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年级上册科学苏教版《推和拉》课件
箱子会向哪边移动?依据是什么? 哪幅图表示的推力大?
图1
老师的推力+同学的推力,使得箱子向左移动。
←
图2
老师的推力>同学的推力,使得箱子向右移动。
→
图1的推力>图2的推力
图1
←
图2
图2的拉力>图1的拉力
课外拓展(活动手册P7)
② ①
向外开门是推,用的是推力;开抽屉是拉,用的是拉力。 推和拉是常见的用力方法。
拉力是大小的
推力大比拼,给纸火箭、水火箭、运载火箭的推力排个序。
> > 运载火箭的推力 水火箭的推力们利用掌握的科学知识, 不断地探索,共同实现人类的飞天梦想。他们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推和拉
针管移水
实验要求: ①小组合作,交替实验。 ②实验时长3分钟。 ③守纪律,控音量。
①
马拉车
叔叔推车
③ ⑤
推土机推土
动物、人、机器都能实现推和拉。
② 大象推车
④
女孩拉书包 拖车拉故障车
⑥
找推和拉
下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在教室里找一找,推和拉的例子。
推 拉
推门和拉窗帘的过程中要用力,所用的力叫推力和拉力。
科学苏教版(2024秋)二上7《推和拉》课件(共11张PPT)
新知讲解
推力和拉力是有方向的。
实验探究
1.同桌两人为一组进行比赛。 2.采用拉手或者推掌的方式进行比拼。 3.不允许突然发力,要等到双方都准备好再开始比拼。 4.率先被拉动或者推动的一方被判定为输。 5.思考:赢的人为什么会赢?输的人为什么会输?
新知讲解
推力和拉力是有大小的。
新知讲解
√
退 出
推和拉
新知讲解
下面的图中,谁在推,谁再拉?
推√ 拉
推 拉√
推 拉√
新知讲解
推:手远离做动作的物体。 拉:手靠近做动作的物体。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施力者 人 推土机
受力者 变化
门
开关
土
移动
新知讲解
施力者 马 人
受力者 变化
车
移动
渔网
移动
新知讲解
方向不同
推力: 施力者 拉力 :施力者
受力者 受力者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7课《推和拉》说课稿7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7课《推和拉》说课稿7一. 教材分析《推和拉》是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7课的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推和拉的概念,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的推和拉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还没有系统的科学知识,对于推和拉的原理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自主探索推和拉的原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推和拉的概念,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推和拉的概念,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理解推和拉的原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自主探索推和拉的原理。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验器材,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推和拉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推和拉的现象,探讨推和拉的原理。
3.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讲解推和拉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
4.巩固: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运用所学的知识。
5.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推和拉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我可以设计如下板书:•概念:推是物体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拉是物体沿着一定的方向移动。
•原理:推和拉是通过力的作用实现的。
•应用:推和拉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推门、拉抽屉等。
2024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7推和拉苏教版
摩擦力的影响
注意在实验过程中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尝试通过调 整实验条件(如改变长木板的倾斜角度、增加或减少钩码的 重量等)来减小摩擦力的影响。
数据整理与分析
将实验记录表上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等形式展 示实验结果,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推拉现象。
04
拓展应用:生活中
推拉现象分析
日常生活中推拉现象举例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情况
大部分学生表示能够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关键知识点,对推和拉的 基本概念、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以及力的三要素有清晰的认识。
实践能力提升
通过课堂上的实验和互动环节,学生表示自己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 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态度与兴趣
学生普遍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参与课堂讨 论和实验活动。
01
在物流仓储中,推拉门被广泛应用于货架和仓库门的开关,以
方便货物的进出和存储。
推拉窗在温室大棚中的应用
02
温室大棚中的推拉窗可以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同时方便通风
和换气。
推拉式黑板在教室中的应用
03
推拉式黑板可以方便地展示教学内容,同时节省空间,提高教
室利用率。
自然界中推拉现象探讨
风对物体的推拉作用 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可以通过对物体的推拉作用,影响 物体的运动状态和位置。例如,风吹动树叶、旗帜等物体。
课程回顾与总结
关键知识点回顾
1 2
推和拉的基本概念
学生理解了推和拉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 能够举例说明推和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推和拉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学生掌握了推和拉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 括改变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形状等。
苏教版小学科学《推和拉》PPT1
•
5.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不断地追 求却始 终实现 不了, 所以只 能不断 地往前 走,永 远在路 上流浪 ,永远 处于一 种寻觅 的过程 之中。 所以, 从这个 角度来 讲人始 终都是 在路上
•
6.作者将此处坐车的困难抽象为人生 旅途的 苦难, 但从本 质上讲 他们同 样是想 达到目 的地而 不能达 到,想 实现理 想而不 能实现 自己所 有的理 想,实 质上还 是一场 苦旅。 所以“ 实质上 ”不能 去掉。
பைடு நூலகம்
谢谢!
•
1.银色修饰了同一个对象,同时五句 话也表 达了一 个共同 的主题,肯定了 生命的 价值, 春天必 然会来 临,谁 也无法 阻挡生 命的冲 动,显 示了生 命本生 的一种 张力。 在西方 社会中 ,银色 有其代 表的含 义,即 银色是 纯洁、 博爱、 美德和 富裕的 象征。
•
2.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我们是为着 生的, 或者是 为着死 的,非 此即彼 ,在本 质上不 可兼得 ;同时 ,他也 肯定了 生命的 价值, 春天必 然会来 临,谁 也无法 阻挡生 命的冲 动,无 法阻挡 我们对 于新生 命、新 世界的 渴望与 追求
拉
开冰箱、拉灯线、马 拉车、拉手腕、拔河、 引体向上、拔钉子等
制作
设问导读
看课本32页“活动2”
思考下面问题:
结合教材插图说说如何制作纸蝙蝠?
边玩边思考
用一只手握住纸蝙蝠的身体,用另一只手 推或拉它的两个翅膀时,观察有什么现象,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大小
下 上
大
小 方向 结果
1、把棋子从桌子的一端推向另一端 看谁的棋子离另一端最近。(推出一 边玩一边想,怎样做才能使棋子离另 一端桌边最近)
2、一张纸条,两位同学一组,分 别用中指和食指夹住纸条的一端, 用力向两端拉,谁把纸条拉走谁就 获胜。(一边玩一边想怎样才能获 胜)
《推和拉》教案增强实验科学性
《推和拉》教案增强实验科学性。
一、实验名称推和拉教案-增强实验科学性二、实验目的1.了解推和拉的作用方式;2.掌握物理实验过程;3.能够利用实验数据分析推和拉的作用效果。
三、实验材料1.平衡木、两个人;2.拉力计、不同长度的绳子、重物、板条箱。
四、实验过程1.实验1:平衡木上的推和拉实验(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平衡木上的推和拉的作用效果。
(2)实验步骤:① 将平衡木竖起来,令两个人站在平衡木的两端,并保持平衡。
② 在平衡木中间放置一个小球,观察球的位置变化。
③ 请一名学生开始向左边推动平衡木,并观察小球的位置变化。
④ 请一名学生开始向右边拉动平衡木,并观察小球的位置变化。
(3)实验结果: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向左推平衡木,小球会向右移动,向右拉平衡木,小球会向左移动。
(4)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平衡木上的推和拉都可以影响平衡木上物体的运动方向和位置。
2.实验2:绳子和拉力计的实验(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拉力计的示数和绳子的长度对拉力的影响。
(2)实验步骤:① 将拉力计的夹钳固定在一张桌子上,拉力计上方悬挂一根长度为100cm的绳子。
② 在绳子的尾部预先悬挂重物。
③ 以悬挂重物的那一端为起点,在绳子上标注长度标尺。
④ 向上拉绳子,通过拉力计观察拉力的示数,并记录拉力计的示数和绳子的长度。
(3)实验结果: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拉力和绳子的长度成正比。
(4)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拉力和绳子的长度成正比,拉力增加时绳子的长度也会随之增加。
3.实验3:板条箱的推和拉实验(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不同推或拉的大小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2)实验步骤:① 实验前,准备好5个不同大小的板条箱。
② 请一名学生推动一个较小的板条箱,并记录它的运动状态。
③ 请一名学生推动一个较大的板条箱,并记录它的运动状态。
④ 请一名学生拉动一个较小的板条箱,并记录它的运动状态。
教案 《推和拉》教学设计
教案《推和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推和拉的概念,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推和拉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推和拉现象,培养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推和拉的定义及例子2. 推和拉在生活中的应用3. 推和拉的原理4. 实践操作:体验推和拉5. 总结与拓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推和拉的概念及应用2. 难点:推和拉的原理理解与应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推和拉的定义、例子及应用2. 演示法:展示推和拉的现象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推和拉4. 讨论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推和拉现象,进行思考和交流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推和拉的实例物品(如拉链、门把手等)3. 记录工具(如笔记本、画笔等)4. 讨论环境布置教案《推和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推和拉的概念,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推和拉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推和拉现象,培养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推和拉的定义及例子2. 推和拉在生活中的应用3. 推和拉的原理4. 实践操作:体验推和拉5. 总结与拓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推和拉的概念及应用2. 难点:推和拉的原理理解与应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推和拉的定义、例子及应用2. 演示法:展示推和拉的现象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推和拉4. 讨论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推和拉现象,进行思考和交流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推和拉的实例物品(如拉链、门把手等)3. 记录工具(如笔记本、画笔等)4. 讨论环境布置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推和拉的实例物品,引导学生关注推和拉现象。
2. 讲解:讲解推和拉的定义、例子及应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概念。
3. 演示:展示推和拉的现象,让学生直观感受。
4.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推和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推和拉》教案促进身体协调发展
《推和拉》教案促进身体协调发展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种非常有趣的活动——推和拉。
这种活动可以帮助我们促进身体的协调发展,同时也可以增强我们的体能和灵敏度。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个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一、什么是推和拉?推和拉是一种需要两个人进行的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一个人会扮演“推”的角色,另一个人则扮演“拉”的角色。
他们会相互交替推动或拉动一个物体,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二、推和拉的好处推和拉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训练我们的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精确地调整身体的各个部位,才能顺利地推动或拉动物体。
这也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运动感知能力和运动规律的把握能力。
此外,推和拉还可以增强我们的肌肉力量和耐力,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有活力。
三、推和拉的技巧1. 正确的站姿推和拉的首要条件是要有正确的站姿。
我们需要站在平稳的地面上,双脚并拢,身体要挺直,保持平衡,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做好准备。
2. 物体的选择在推和拉中,我们推动或拉动的物体应该尽量与我们的身体相匹配。
如果物体太重或太大,就会让我们的身体负担过重,容易造成损伤。
所以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物体。
3. 协调的配合在推和拉中,两个人需要协调配合,按照相应的动作和信号来推动或拉动物体。
要注意相互之间的信号要够清晰,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4. 呼吸和放松推和拉需要我们发力,但也要注意呼吸和放松。
呼吸是帮助我们维持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也能提高我们的注意力和反应速度。
如果我们在活动中不断紧绷,身体会容易疲劳,所以需要注意呼吸和放松。
四、推和拉的扩展应用推和拉这种活动不仅可以让我们锻炼身体,还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比如我们家里的重物需要搬迁或移动,我们可以找到一个人一起推和拉,这样不仅能减轻自己的负担,还能增强自己身体的力量和耐力。
另外,推和拉也可以用在团建活动、运动比赛、游戏等多种场合。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合作,还可以让我们更加健康和积极地面对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教师二次备课
一.导入
新课
二.探 究
新 知
1.活动:“找一找”
2.活动:“感受推和拉”
3.讨论
4.联系生活
(创设情境)初步感受推和拉:1.请生打开抽屉,再关上抽屉,并感受它们的不同
谈话:从课本图上找一找哪里用到了推或拉。
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
自由发言
生用不同的方法移讲台
自由发言
生看教师玩,跃跃欲试
根据书上提示制作纸蝙蝠
边玩边体验
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现象
(室外进行)摆分值,丢沙包。(比一比谁的得分多)
记录任务
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学生亲身的体验认识推和拉
通过比较加深对推和拉的理解
将生活与科学有机的联系起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复习、巩固
先让学生进行教材中“推手掌”和“拉手臂”的运动,然后,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感受推和拉.在充分动手活动后,让学生交流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感受,发现力的大小和方向的不同,最后再通过思考.讨论,使学生明确推和拉的不同。
通过这次设计,我深刻理解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理念,更深刻认识到教学过程不是执行教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只有用教材进行创造,才能使我们的科学课精彩纷呈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引导学生体验力的大小和方向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当堂检测内容
生活中还有哪些用到了推和拉的例子?
板书设计
推和拉
生活中推的例子 拉的例子
教学反思
1.以纸蝙蝠导入,通过学生的动手制作,在“让小蝙蝠动起来”的活动中,引发学生对“推和拉”的研究兴趣。
导入新课时,我用飞动的纸蝙蝠的可爱形象,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然后启发学生看图学习,探究出制作方法,再通过“让小蝙蝠动起来”的体验,使学生认识推和拉,激发他们浓浓的研,同座互动)
游戏;两人比拉力(注意不要用力过猛,防止脱臼)
引导:试比较推和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用到推和拉的例子”
创设情境):请帮老师移一移讲台
谈话:说说你用什么办法移讲台?用到了什么力?
出示纸蝙蝠玩一玩
引导:想不想自己做一只纸蝙蝠玩一玩?
引导(解释现象):当用一只手握住蝙蝠的身体,用另一只手推或拉它的两个翅膀时,会发现什么现象?怎样解释?
谈话:怎样才能准确地得分?
(丢的时候注意体会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布置任务
开关抽屉,并说说有什么不同
看课本,找一找。
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
生积极参与游戏,感受推和拉
谈谈游戏感受:在游戏中手臂有什么的感觉?
教学目标
1.能预测物体受到推和拉时会发生什么变化。
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体验、探究出力有大小和方向,推和拉都是力。
3.会按照制作方法说明制作纸蝙蝠。
1.举例说明物体受到推和拉之后发生的变化。
2.分析出推和拉各是一种力,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同的。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推力和拉力。
教材版本
河北人民出版社
课时安排
1
年级
四年级
主备教师
王朝伟
题目
推和拉
审核领导
陈涛
教材分析
《推和拉》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本课围绕学生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力——推力和拉力,设计了3个活动,使学生在玩游戏的活动中,可以充分地感受到科学的乐趣。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图文形式交代了活动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容易接受,从而在活动中学到知识。
2.运用发散思维,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推和拉的现象,理解推和拉可以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利用图片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生活中的推和拉的现象以及推和拉后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然后教师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寻找生活中推和拉的现象,理解推和拉后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用不同的方法感受推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