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教学设计和学习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子语类三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概况,辩证思考理学的历史意义。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讨论并把握朱熹在理欲问题、义利问题、读书方法等方面的基本思想。并和当今社会核心价值观结合,找出积极意义。

教学重点

1、了解朱熹关于理欲问题的思想。

教学过程和内容

一、导入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这首诗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二、作家、作品

1、作家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宋代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又独立发挥、完善,后人称为程朱理学。宋明理学是我国传统哲学发展的最高形态,是宋明直至清前期主要的哲学思潮,影响中国社会长达九百年之久。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2、《朱子语类》

是朱熹与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其中密布着师徒间紧凑的对答,且以口语式的文体记录下来,使朱子精深细致的哲学观点变得极为平易而实用。

“天理”“人欲”是其理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朱子曰:“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人不能不吃饭,这是正常的欲望,是天理;追求过高的享受,要求美味,就是人欲。朱子认为天理、人欲是人性中相对的两个方面,即道德规范与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孔子的“克己复礼”,到孟子的“舍生取义”,到宋明理学的“天理人欲”乃至“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都真实地反映了儒家在处理这种关系的态度与主张。

《朱子语类》是朱熹与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其中密布着师徒间紧凑的对答,且以口语式的文体记录下来,使朱子精深细致的哲学观点变得极为平易而实用。

3、理学发展情况

理学兴起于北宋时期,周敦颐和张载是理学的真正奠基人,理学体系真正形成于程颢、程颐两亲兄弟,南宋是理学的发展的高峰,出现了朱熹、张栻、吕祖谦、陆九渊等重要的理学家。到了元代,程朱理学成为官学,明代中期,随着朱学逐渐走向僵化,理学发展主要的内容是王守仁心学的崛起以及王学的广泛传播。明代后期,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对宋明理学作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宋明理学在历经了六、七百年的发展以后,逐渐在思想学术领域衰落了。

三、课文分析及文本探究

第一则

1.重点字词:

真味:真意得趣:领略其中旨趣数过:几遍厌:满足着意:用心穷:理解徒:仅仅自是:从此愦愦:(kuì):昏乱不清醒

2.内容理解:

总结:这一则中,朱子讲读书方法。

(1)此卷主要讲了一种什么样的读书方法?请结合具体的句子予以简要分析。

熟读、精思、不贪多

只有通过熟读,才能掌握书中的义理,即真味。从反复诵读入手,才能真正把书读通、读透。他还特别指出读书中的不好习惯,“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读得不深不透,也就是说没有弄懂书中的真趣。

在《朱子语类》当中记载有“读书法”两卷,朱子门人还将老师的读书法作了归纳,称为“朱子读书法”,共有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课文所选的这一则语录,中心思想就是熟读精思

(2)所谓得“真味”,即对书中的义理有深刻的体会。朱熹所讲的读书方法,并不仅仅是一种读书的方法,而与他的哲学思想有密切的关系,他主张通过读书来“穷理”,来体认天理,即人伦、圣言、世故等儒家所讲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最终达到道德品质的完善,提高精神境界。

读书的方法:主张精读,熟读精思。

读书的目的:领会真味,理解义理。

读书三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人间词话》

(3)对你学习的启示有哪些呢

第二则

1、重点字词

寻常:一般情况事已:事后如何:怎么办呢工夫:功夫埽除打叠:洒扫收拾,喻把问题梳理清楚方得:才能够(做到) 合:应该行从小路:顺着芜秽:杂草丛

克下:就要去做克己的功夫存天理:依照固:固然分别教是:分辨教会这些(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

2、思考理解文意1:大路、小路指什么?人们为什么舍大路而取小路?

明确:大路天理小路人欲

原因:经受不了诱惑,对抗不了欲望,无克己工夫。

外物无穷无尽地撼动人心,而人好恶的情感又不能加以节制,这样很容易被人欲左右

3、思考理解文意:圣人、贤人、普通人在天理人欲之间是如何选择的?

圣人:自然存天理而行(自然存天理)

贤人:分别教是而后行之(先分辩再行动)

普通人: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始得(克制私欲)

圣人在理欲问题上依天理而行,贤人比圣人稍差,普通人则在后天的修养中更加用力,时刻克己复礼,不为人欲所牵引,最后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说明对于理欲之辨的问题要谨慎对待,这样才能达到道德修养的最终目标。

第三则

1、重点字词

说话:说教向外:只求表面剖判:辨别,分析要求:只要求得自为己:自己为自己喻:懂得为己: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为人:为了(做给)别人(看) 而已:罢了时君:

当时的君主为学:做学问生死路头:关键愚不肖:愚昧不才(不正派)

2、思考理解文意:本则围绕一个什么问题展开?

义就是道义原则,利就是利益。重义轻利,是儒家一贯的立场,也是朱熹在这一章语录当中要讲明的问题。

3、主要采取什么方式来阐述的?

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孟子:何必曰利。

朱子:重义轻利。义:天理之所宜利:人情所欲

义利来源于孔子所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把义利对立起来,看作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孟子也说:“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孔孟的这些说法是儒家关于义利关系的基本主张,朱子继承了儒家重义轻利的传统,并进一步作了阐释。指出选择“义”,便是向内,才能步入圣贤殿堂,选择“利”,便是“向外”,只会趋向不肖之途,可见,义是天理之所宜,利则“人情之所欲”,义利问题是等同于理欲问题的。

本则辨析义利,与读书有什么关系?

4、本则问的是读书,答的却是“义利”,朱熹认为,首先要明辨义利,只有在是非上有了清醒的认识,才能谈读书。

而回顾第一则,读书的目的是领略“真味”,寻真味也就是体认天理,最终达到道德品质完善的目的。

四、主旨归纳

1、本文的三则语类分别谈论了读书的方法、天理及人欲问题、义利问题。

朱熹认为读书要熟读精思。从反复诵读入手,做到学与思结合,力求透彻理解和领悟,牢固记忆和掌握。他说:“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盖人心之灵,天理所在,用之则愈明。”朱熹还认为读书要虚心品味,沉浸其中,周密思考,才能明辨是非,解决疑难。他说:“只提醒精神,终日着意,看得多少文字,穷得多少义理。

朱熹所说的“天理”即是心之本然,而“人欲”即是超越延续生存条件、追求美好物质生活的欲望。作者认为“存天理、灭人欲”是复归于人的本心的必要环节,越是修养不高的人,越要努力克制私欲。

朱熹引用孔孟的话阐述自己的义利观,认为“为义”还是“为利”是君子与小人的分别。读书为了提升自己就是“义”,而为了向别人炫耀就是“利”。

2、理学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是怎样的?

提示: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到宋朝,思想界面临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是封建社会发展到了高峰,维护既有的社会秩序,需要有新的理论思考;二是社会文化也开始向近代文明缓慢地转型,这同样呼唤着新的思想观念。朱熹所讲“弃人欲”与佛教的禁欲主义有相通之处,这表明儒释道三家的相互融合、渗透,在宋代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水平。在此背景下,到北宋中期,理学思潮逐渐形成,并占据了主导地位。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思想,对北宋以来的理学

3、朱熹对“天理”与“人欲”这一问题有怎样的看法?

提示儒家一贯认为天理与人欲是对立的,人欲横行则天理灭,因此要“明天理,灭人欲”。这种把人欲和天理对立起来的看法,为程朱理学所继承,并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和论证。朱熹所说的天理,根本上还是儒家所讲的仁义道德、五伦规范。主张理学的人的修养目标,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用儒家的道德伦理学说去规范人的行为,也就是用天理去除人欲。这是道德修养的关键,也就是朱熹所说的“天理人欲交战之机”。理学所讲的理欲之辨,用现代哲学术语来说,其实就是理性对感性的限制。

4、在今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怎样理解和继承朱熹的“天理人欲”和“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