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小儿脑性瘫痪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像学及电生理学为主,必要时还可选择 其他辅助检查。
.
18
第二节 康复评定
1.头部影像学检查:由于脑损伤的特点不同, 影像学可有各种各样的改变。 2.神经电生理学检查:包括脑电图、肌电图 以及诱发电位检查。
.
19
二、功能评定
• 小儿脑瘫的评定是脑瘫患儿康复的重要环 节,通过评定可以全面了解脑瘫患儿的生 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对于分析 患儿运动功能状况、潜在能力、障碍所在, 为设计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判定康复治 疗效果提供依据。
.
14
第二节 康复评定
4.共济失调型 本型不多见,多与其他型混 合,约占脑瘫的5%左右。
• 主要损伤部位为小脑,平衡障碍,肌张力 低下,无不自主运动。本体感觉及平衡感 觉丧失,不能保持稳定姿势。
.
15
第二节 康复评定
5.肌张力低下型 主要表现为肌张力低下, 肌力降低。四肢呈软瘫状,自主运动少,仰 卧位时四肢呈外展外旋位,状似仰翻的青蛙, 俯卧位时头不能抬起。本型易与肌病所致的 肌弛缓相混,但可引出腱反射。
神经康复学
主编:倪朝民 副主编:许涛 张通 史长青
第四章 脑性瘫痪康复
.
2
第一节 概 述
一、疾病定义 •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
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 发育缺陷所导致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 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不同程度 的智力低下、惊厥、心理行为异常、感知 觉障碍及其他异常。
.
25
(一)身体结构与功能
2.反射发育评定 • 小儿反射发育十分准确地反映中枢神经系
统发育情况,是脑瘫诊断与评定的重要手 段之一。按神经成熟度,可分为原始反射、 生理反射以及正常情况下诱导不出来的病 理反射。
.
26
• 临床表现多以运动发育落后、姿势及运动 模式异常、原始反射延迟消失、立直(矫 正)反射及平衡反应延迟出现、肌张力异 常为主。
.
7
五、康复时机
• 早期发现异常,早期干预是取得最佳康复 效果的关键。婴幼儿时期的脑生长发育快、 代偿性和可塑性强,是学习的最佳时期。 在这一时期外界给予刺激性治疗和功能训 练,可使患儿在康复治疗过程中,不断纠 正异常,学习和建立正常的模式和功能, 达到最佳效果。
.
12
第二节 康复评定
2.不随意运动型 可根据肌张力的变化程度, 分为紧张性和非紧张性两种类型。可表现为 手足徐动、舞蹈样动作、扭转痉挛等,也可 同时具有上述几种表现,约占脑瘫的20%。
.
13
第二节 康复评定
3.强直型 较为少见,由锥体外系损伤所致, 主要表现为:肢体僵硬,活动减少。被动运 动时,伸肌和屈肌都有持续抵抗,因此肌张 力呈现铅管状或齿轮状增高。无腱反射亢进, 常伴有智力落后、情绪异常、语言障碍、癫 痫、斜视、流涎等。此型一般临床症状较重, 护理较难。
⑤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重视量化指标及客 观依据。
⑥以评定为前提,将评定贯穿于康复治疗全 程的不同阶段。
.
24
(一)身体结构与功能
1.姿势与运动发育评定
• 小儿脑瘫的姿势运动发育评定应在俯卧位、 仰卧位、坐位、立位时进行,也应根据患 儿的年龄及临床特点,对体位转换、翻身、 四爬、高爬、跪立位、立位以及行走等不 同体位时进行评定。
.
20
二、功能评定
1.评定目的 ①对患儿的身体状况、家庭和社会环境相关 信息进行收集,掌握患儿功能障碍的特点; ②对患儿所具有的能力进行分析和量化; ③分析功能障Hale Waihona Puke Baidu程度与正常标准的差别; ④提出功能障碍的特点及关键因素;
.
21
二、功能评定
⑤为制订康复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⑥对康复治疗效果提供客观指标; ⑦对判定残疾等级提供依据; ⑧为享有平等权利、义务及参与社会提供客 观依据。
.
5
三、病理特点
• 脑性瘫痪的病因不同,病理特点也不同。
• 缺氧缺血致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 脑缺氧缺血基本病变主要有脑水肿、脑组 织坏死等。
• 高胆红素血症病变的特点是基底节、海马、 丘脑下部、齿状核等被染成亮黄色或深黄 色,上述部位可有神经元变性、坏死,神 经胶质细胞增生等变化。
.
6
四、临床特点
.
3
二、病因与流行病学
(一)病因 • 脑瘫的直接病因是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
造成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的时间可划分为 三个阶段,即出生前、围生期和出生后。
.
4
(二)流行病学
• 脑瘫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约为1.5‰~4‰, 平均约为2‰。我国脑瘫发病率约为1.8‰~ 4‰。脑瘫发病率各国差别不大,城乡差别 不大,男性略高于女性。
.
10
第二节 康复评定
(二)、脑瘫各型的临床表现 1.痉挛型 • 痉挛型脑瘫主要损伤部位是锥体系,临床
检查可见锥体束征:腱反射亢进,骨膜反 射增强,踝阵挛阳性,2岁后病理反射仍呈 阳性。但病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
.
11
第二节 康复评定
• 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被动屈伸肢体 时有“折刀”样肌张力增高的表现。关节 活动范围变小,运动障碍,姿势异常。由 于屈肌张力增高,多表现为各大关节的屈 曲、内旋内收模式。
.
8
六、康复目标
• 脑瘫康复应以功能为主,而非简单纠正异 常结构,改善异常姿势及异常运动模式。
.
9
第二节 康复评定
一、临床评估 (一)脑瘫的分类 1.按临床表现 可分为6型:痉挛型、 不随意 运动型、强直型、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低下 型、混合型。 2.按瘫痪部位 可分为5型:单瘫、双瘫、三 肢瘫、偏瘫、四肢瘫。
.
16
第二节 康复评定
6.混合型 脑瘫某两种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的 症状同时存在于一个患儿的身上时称为混合 型,以痉挛型和不随意运动型症状同时存在 为多见。两种或两种以上症状同时存在时, 可能以一种类型的表现为主,也可以大致相 同。
.
17
第二节 康复评定
(三)辅助检查 • 诊断脑瘫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
.
22
二、功能评定
3.评定原则
①强调身心全面评定的重要性,以正常儿童 生理、心理、社会发育标准为对照,进行身 心全面评定。
②重视脑瘫患儿异常发育特点即脑的未成熟 性和异常性的同时,重视患儿的能力及潜在 功能。
③正确判断原发损伤和继发障碍。
.
23
二、功能评定
④在进行运动功能评定的同时,判定是否存 在癫痫,是否伴有智力、视觉、听觉、言 语语言障碍。
.
18
第二节 康复评定
1.头部影像学检查:由于脑损伤的特点不同, 影像学可有各种各样的改变。 2.神经电生理学检查:包括脑电图、肌电图 以及诱发电位检查。
.
19
二、功能评定
• 小儿脑瘫的评定是脑瘫患儿康复的重要环 节,通过评定可以全面了解脑瘫患儿的生 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对于分析 患儿运动功能状况、潜在能力、障碍所在, 为设计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判定康复治 疗效果提供依据。
.
14
第二节 康复评定
4.共济失调型 本型不多见,多与其他型混 合,约占脑瘫的5%左右。
• 主要损伤部位为小脑,平衡障碍,肌张力 低下,无不自主运动。本体感觉及平衡感 觉丧失,不能保持稳定姿势。
.
15
第二节 康复评定
5.肌张力低下型 主要表现为肌张力低下, 肌力降低。四肢呈软瘫状,自主运动少,仰 卧位时四肢呈外展外旋位,状似仰翻的青蛙, 俯卧位时头不能抬起。本型易与肌病所致的 肌弛缓相混,但可引出腱反射。
神经康复学
主编:倪朝民 副主编:许涛 张通 史长青
第四章 脑性瘫痪康复
.
2
第一节 概 述
一、疾病定义 •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
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 发育缺陷所导致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 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不同程度 的智力低下、惊厥、心理行为异常、感知 觉障碍及其他异常。
.
25
(一)身体结构与功能
2.反射发育评定 • 小儿反射发育十分准确地反映中枢神经系
统发育情况,是脑瘫诊断与评定的重要手 段之一。按神经成熟度,可分为原始反射、 生理反射以及正常情况下诱导不出来的病 理反射。
.
26
• 临床表现多以运动发育落后、姿势及运动 模式异常、原始反射延迟消失、立直(矫 正)反射及平衡反应延迟出现、肌张力异 常为主。
.
7
五、康复时机
• 早期发现异常,早期干预是取得最佳康复 效果的关键。婴幼儿时期的脑生长发育快、 代偿性和可塑性强,是学习的最佳时期。 在这一时期外界给予刺激性治疗和功能训 练,可使患儿在康复治疗过程中,不断纠 正异常,学习和建立正常的模式和功能, 达到最佳效果。
.
12
第二节 康复评定
2.不随意运动型 可根据肌张力的变化程度, 分为紧张性和非紧张性两种类型。可表现为 手足徐动、舞蹈样动作、扭转痉挛等,也可 同时具有上述几种表现,约占脑瘫的20%。
.
13
第二节 康复评定
3.强直型 较为少见,由锥体外系损伤所致, 主要表现为:肢体僵硬,活动减少。被动运 动时,伸肌和屈肌都有持续抵抗,因此肌张 力呈现铅管状或齿轮状增高。无腱反射亢进, 常伴有智力落后、情绪异常、语言障碍、癫 痫、斜视、流涎等。此型一般临床症状较重, 护理较难。
⑤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重视量化指标及客 观依据。
⑥以评定为前提,将评定贯穿于康复治疗全 程的不同阶段。
.
24
(一)身体结构与功能
1.姿势与运动发育评定
• 小儿脑瘫的姿势运动发育评定应在俯卧位、 仰卧位、坐位、立位时进行,也应根据患 儿的年龄及临床特点,对体位转换、翻身、 四爬、高爬、跪立位、立位以及行走等不 同体位时进行评定。
.
20
二、功能评定
1.评定目的 ①对患儿的身体状况、家庭和社会环境相关 信息进行收集,掌握患儿功能障碍的特点; ②对患儿所具有的能力进行分析和量化; ③分析功能障Hale Waihona Puke Baidu程度与正常标准的差别; ④提出功能障碍的特点及关键因素;
.
21
二、功能评定
⑤为制订康复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⑥对康复治疗效果提供客观指标; ⑦对判定残疾等级提供依据; ⑧为享有平等权利、义务及参与社会提供客 观依据。
.
5
三、病理特点
• 脑性瘫痪的病因不同,病理特点也不同。
• 缺氧缺血致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 脑缺氧缺血基本病变主要有脑水肿、脑组 织坏死等。
• 高胆红素血症病变的特点是基底节、海马、 丘脑下部、齿状核等被染成亮黄色或深黄 色,上述部位可有神经元变性、坏死,神 经胶质细胞增生等变化。
.
6
四、临床特点
.
3
二、病因与流行病学
(一)病因 • 脑瘫的直接病因是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
造成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的时间可划分为 三个阶段,即出生前、围生期和出生后。
.
4
(二)流行病学
• 脑瘫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约为1.5‰~4‰, 平均约为2‰。我国脑瘫发病率约为1.8‰~ 4‰。脑瘫发病率各国差别不大,城乡差别 不大,男性略高于女性。
.
10
第二节 康复评定
(二)、脑瘫各型的临床表现 1.痉挛型 • 痉挛型脑瘫主要损伤部位是锥体系,临床
检查可见锥体束征:腱反射亢进,骨膜反 射增强,踝阵挛阳性,2岁后病理反射仍呈 阳性。但病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
.
11
第二节 康复评定
• 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被动屈伸肢体 时有“折刀”样肌张力增高的表现。关节 活动范围变小,运动障碍,姿势异常。由 于屈肌张力增高,多表现为各大关节的屈 曲、内旋内收模式。
.
8
六、康复目标
• 脑瘫康复应以功能为主,而非简单纠正异 常结构,改善异常姿势及异常运动模式。
.
9
第二节 康复评定
一、临床评估 (一)脑瘫的分类 1.按临床表现 可分为6型:痉挛型、 不随意 运动型、强直型、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低下 型、混合型。 2.按瘫痪部位 可分为5型:单瘫、双瘫、三 肢瘫、偏瘫、四肢瘫。
.
16
第二节 康复评定
6.混合型 脑瘫某两种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的 症状同时存在于一个患儿的身上时称为混合 型,以痉挛型和不随意运动型症状同时存在 为多见。两种或两种以上症状同时存在时, 可能以一种类型的表现为主,也可以大致相 同。
.
17
第二节 康复评定
(三)辅助检查 • 诊断脑瘫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
.
22
二、功能评定
3.评定原则
①强调身心全面评定的重要性,以正常儿童 生理、心理、社会发育标准为对照,进行身 心全面评定。
②重视脑瘫患儿异常发育特点即脑的未成熟 性和异常性的同时,重视患儿的能力及潜在 功能。
③正确判断原发损伤和继发障碍。
.
23
二、功能评定
④在进行运动功能评定的同时,判定是否存 在癫痫,是否伴有智力、视觉、听觉、言 语语言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