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一轮复习 西方代议制民主的确立

合集下载

人民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一课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课件PPTppt文档

人民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一课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课件PPTppt文档
人民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 展第一课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课件PPT
Queen Elizabeth II David William Donald Cameron
谁主沉浮?
代议制是由选举产生的机关来 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一般以议会作 为代表民意的机关, 故被称为代议制.
代议制的基本特征有四:其一,普 选产生议员组成议会;其二,代表民意 行使国家权力;其三,议会决议经议员 共议,多数通过生效;其四,议会行使的 权力包括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 权.
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向议会谢罪, 或解散下院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③ _国__王__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不负行政责任。
(2)权力的中心在哪里? 议会
2.内阁与议会的关系 内阁要对议会负责,定期报告工作。
首相
下院大选中获 胜的多数党领 袖
对议会负责
提出 名单 组成 内阁
内阁与 首相在 政治上 共进退
议会 下院
监督内阁,从而控制行政 对议会集体负责
内阁 政府
国 议世 会纪 与中 政叶 府到 的 关世 系纪 示 意年 图代

19 70
18
学以致用:
1、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A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B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为此而 撤兵?为什么?
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C 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学以致用:
(2007)6月27日 电 新华网消息

浙江省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选考)复习(检测)专题10第22讲 两次工业革命含答案

浙江省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选考)复习(检测)专题10第22讲 两次工业革命含答案

第22讲两次工业革命考点1|“蒸汽”的力量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1)前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2)条件:海外殖民扩张与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来源。

圈地运动的进行,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2.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的重大发明(1)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纺纱机.(2)1782年,瓦特发明了联动式蒸汽机。

(3)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4)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

3.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密切了国际交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

(2)拓宽了商品市场,促进了国际间人口和资金的流动,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3)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①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时间:19世纪中期。

②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标志:日本的“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完全被英国控制及中国被迫“门户开放”。

(4)使自由主义原则成为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使世界经济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4.英国政府为适应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所采取的措施(加试题)(1)背景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实力大大增强。

(2)措施①政治方面:进行了三次议会改革,建立了警察制度。

②经济方面: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经济。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创立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1852年,英国议会声明自由贸易是英国的国策.③法制方面:废除阻碍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旧法令,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维护资本主义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和自由生产的原则。

④对外政策:推行“炮舰政策”,以海军力量控制海洋,强制推行自由贸易,19世纪中期建立了“日不落帝国”,迫使全世界为英国商品打开门户。

⑤经营管理:利用大工厂制对工人进行严格管理和残酷剥削.⑥文教方面:大力兴办教育,传播科学技术.5.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表现(加试题)(1)使英国的资本迅速增长。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课题1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学案含解析人民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课题1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学案含解析人民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课题11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素养点拨】从唯物史观、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光荣革命”对英国社会转型的影响。

一、英国光荣革命和《权利法案》(一)光荣革命1.背景: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发展资本主义。

2.历程:(1)内战阶段:1640-1649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进行了两次内战。

(2)独裁阶段:克伦威尔凭其掌握的军事实权,实行独裁统治。

(3)复辟阶段: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直接威胁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4)“光荣革命”:1688年,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三世为英国国王。

3.意义: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

(二)《权利法案》1.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2.内容:(1)《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2)《王位继承法》:把包括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权力掌握在议会手里。

3.意义: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1.1688年“光荣革命”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同封建势力的妥协,革命后确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专政。

2.英国国王成为“虚君”不是开始于《权利法案》的颁布。

《权利法案》颁布后,英王还掌握着行政权,国王可以依法行政。

英国责任内阁形成以后,英王逐渐成为国家的象征,失去行政权。

【思维引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原因有哪些?【素养点拨】从时空观念的角度考查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形成的过程。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历程:(1)“光荣革命”前,国王有一个最高咨询机构——枢密院。

(2)1721年,沃波尔开创了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3)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2.内容:(1)议会取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2)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3.影响: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

责任内阁制(1)它是资本主义国家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一轮复习]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一轮复习]
独揽。
【保守主义】英国是保守主义的发源地。作为一种政治思 想,保守主义最重要的特点是强调历史与传统。在它看来, 在人类制度创新史上,英国的贡献不可小视,但贯穿英 历史与传统是人类世代相传的经验与实践智慧的 积累,传 国制度变革始终的是它的保守主义精神,这一点教材几无 统不仅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社会制度 ,而且是为人们所熟悉, 叙述,备考是应关注。 并能够产 生安全感的一切习俗和社会实践。它认为人类 是自然演进的产物,而不是人 为设计的产物,稳定的有组织 的社会是漫长积累的产物,是各种制度、习俗 的有机结合 和历史延续。正因为如此,保守主义以谨慎的态度看待社 会变 革,认为如果变革不可避免,也必须审慎地进行。它反 对理性主义的乌托邦 设计,主张有限的理性和中庸的政治 艺术。在它看来,邪恶和苦难是人类无法完全摆脱的境遇, 明智的选择不在于宏大的乌托邦设计,而在于沿袭传统中 那些温和的有效的方法与措施去调和、平衡与节制。
1649
1688
时间
1640
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53
专制
克伦威尔独裁统治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6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选修二)
15世纪以来英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出现了新兴资 1、原因:产阶级和按照资本主义方式从事经济活动的新贵族; (最主要的条件) 2、相互斗争的两种势力: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VS 封建势力 3、主要事件:
受 高 于 法 选举权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国王 ……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 王 律 国王 言论自由权 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权 限 议会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 制 常集会。
保证了议 会哪些权
集会权

高考一轮复习(14)西方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高考一轮复习(14)西方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高考一轮复习(14)西方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知识梳理【知识线索梳理】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一、英国革命与近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1、议会与国王的斗争①早期议会的形成《大宪章》(1215年)限制君权;人身保护;重视法律除非经过由普通法官进行的法律审判,或是根据法律行事;否则任何自由的人,不应被拘留或囚禁、或被夺去财产、被放逐或被杀害。

“西门会议”(1265年)议会雏形出现贵族孟福尔以国王的名义在伦敦召开会议商议国事。

与会者有120名高级教士、23名贵族、每郡推选出的2名骑士代表和城市市民代表。

逐渐形成了议会对国王征税权力等的制约。

②议会与斯图亚特王朝的矛盾(17世纪)问题: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激化二者矛盾的原因。

答案: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新贵族力量壮大;国王信奉“君权神授”。

2、革命与内战的爆发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导火线;1640年,议会召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内战;1644年,马斯顿荒原大败王军——“铁骑军”此后,将议会军改组为“新模范军”。

1645年,纳西比战役击败王军主力——议会军最终赢得胜利。

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建立共和国。

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

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英荷战争爆发。

3、克伦威尔与护国政体(1653年-1658年)4、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1660)查理二世复辟;詹姆士二世实行专制,导致议会不满。

5、光荣革命(1688)与权利法案(1689)光荣革命:威廉、玛丽成为新任国王。

内容:议会定期召开;选举自由;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停止法律的实施;无征税权;在和平时期无权招募维持常备军等。

原则:王权受限,王在法下,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影响:确保议会权力,限制国王权力;否定君权神授、君主专制,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有利于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

6、民主政体的完善①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721年,沃波尔首任首相。

此后,内阁制逐步完善,君主立宪制最终形成。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八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专题总结名师课件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八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专题总结名师课件

4.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 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5.通过1787年宪法,美国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 利于国家的巩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互 相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6.两党对峙交替执政,在国会中激烈角逐,是美国共和政体 的一大特色。但需明确,它们的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3.1689年《权利法案》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而使议会治理 国家的权力增强,有利于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4.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家权力 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对 议会负责,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 5.英国责任制内阁下:内阁要在下议院中占有决定作用的多数; 在大政方针上阁员保持一致并集体负责;内阁所设的首脑有控 制内阁决定的发言权,且必须是下议院多数党的首领。
解析 “新的类型的新国家”是指当时世界上还没有在 其他任何地方建立起来的类型国家。宗教改革后,欧洲 很多国家都已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B项错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成功的实践 了启蒙思想,成为代议制国家,C、D两项可排除。 答案 A
视角三 唯物史观——辩证地认识西方的代议制 押题5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指出:“法国大革命 前二十年,人口在增加,财富增长得更快。……国家因战争负债 累累;但是个人继续发财致富,他们变得更勤奋,更富于事业心, 更有创造性……一场浩劫怎能避免呢?一方面是一个民族,其中 发财欲望每日每时都在膨胀;另一方面是一个政府,它不断刺激 这种新热情,又不断从中作梗,点燃了它又把它扑灭,就这样从 两方面催促自己的毁灭。”作者观点的实质是( )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2018届一轮复习)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2018届一轮复习)

材料二:查理一世于1629年解散议会,长达11年不 举行议会;他向各种臣民非法证款、索取贷款,并大肆 逮捕杀死驱逐非国教徒,没收他们的财产。
——选自《世界史纲》
第三次,他们选择了—请来“进口国王”
1688年“光荣革命”
不流血的宫廷政变 影响:
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
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 了政治前提。
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 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 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 形式。 (具体方式具有多样性)书本P120知识链接
巧记方法:间接参政,有立法权
知识扩展和概念辨析
1、国体: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资产阶级专 政、人民民主专政) 2、政体:政府的组织结构,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方 式管理国家(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人民代表 大会制) 3、国家结构形成: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联邦制、邦 联制、单一制) 4、国家权力运行方式(分权制衡、民主集中)
枢密院
内阁 ( 成为 直辖于国王的最高行政机关)
乔治一世:开创了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的先例
行政权:国王
内阁
沃波尔: 开创了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并组阁的先例
内阁要对议会负责
一旦遭到议会不信任提案,内阁就要提请辞职。
议会对内阁有行政监督权
小皮特: 遭到议会不信任,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英国权力结构图
三、特点
政治前提:1640-1688资产阶级革命 法律基础:1689年《权利法案》 最终确立: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国王: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 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2)议会: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立法权、财政权、行政 监督权)
(3)内阁:拥有最高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2018年高考历史第1轮复习专题五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及近代西方民主政治5.9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课

2018年高考历史第1轮复习专题五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及近代西方民主政治5.9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课

④渗透自然法思想。 (2)实质:维护罗马统治者的利益,保护奴隶以外的自由 民的权利,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
【史论要旨】 (1)城邦是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古希腊经济 文化交往活跃、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观 念,是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基本条件。 (2)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克利斯提尼 改革确立了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执政时代是希腊民主政 治的“黄金时代”。
重难点二 罗马法 【史料探究】
1.《十二铜表法》的特点 第五表 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 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第七表树枝越界的, 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 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橡树的果
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第九表不得为任 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图示记忆】雅典民主政治的“三阶段”“两特 征”“一局限”
3.评价: (1)进步性: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 国家决策方式和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开启了_西__方__民__ _主__政__治__的先河。
(2)局限性。 ①民主范围: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基础上 的,众多妇女和_外__邦__人__被排除在外。 ②民主性质:是原始的_直__接__民__主__,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 城邦。 ③参政方式:抽签选举和_轮__流__坐__庄__,容易导致国家权力 的滥用和误用。
——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上卷)
【探究】依据材料,说明古代雅典民主制度与现代西方 民主政治的不同之处。 提示:民主范围的狭隘性:抽签选举;公民大会享有最高 决策权。
【史论总结】 一、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 1.人民主权: (1)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 (2)全体公民皆可参与的陪审法庭与公民大会具有 同等的政治地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网络构建1.古雅典创立了直接民主制,古罗马创立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这些政治制度的原则,被近代西方国家借鉴,为西方民主制的建立提供了条件。

2.工业革命前,英国通过“光荣革命”,最早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成为近代民主政体的形式之一;美国在独立战争后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开创了世界上联邦共和制的首例。

3.工业革命后,民主政体在欧洲大陆确立,法国经过反复斗争,最终确立了共和制;德国1871年确立君主立宪政体,但是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一、古希腊与古罗马两种文明的差异1. 雅典和罗马是西方古典文明的杰出代表,对后来西方的历史和文化影响深远。

二者都有( )A .皇帝制度B .司法陪审制C .完备法典D .陶片放逐法解析:选B B 对:雅典的梭伦改革,建立了公民陪审法庭,而古罗马是世界上最早采用陪审制度的国家,所以司法陪审制是二者的共同之处。

A 错:雅典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没有皇帝。

C 错:古罗马有完备的法典《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古代雅典没有完备法典。

D 错:雅典有陶片放逐法,古罗马没有。

二、归纳比较近代英、德、美、法的代议制2. 某学者认为,人们对王室的感情就像对待一座他们崇敬的历史建筑,一旦坍塌必然感到无比惋惜。

……对许多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民众来说,首相不过是……普通外国领导人,但国王和王子却是属于他们自己的“陛下”和“殿下”。

该学者论述的国家是( )A .美国B .德国C .英国D .法国解析:选C 美国实行民主共和制,故A 项错误;德国君主和王室非加、澳等国的精神领袖,故B 项错误;现代英国英联邦内加、澳等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独立后在政治上共同信奉英国国王为国家元首,故C 项正确;近代法国政权更迭频繁,且其君主非加、澳等国的元首,故D 项错误。

三、17、18世纪中西政治体制不同趋向及原因3.有人把中国唐朝专制主义下的三省六部制与美国联邦制度下的三权分立进行比较,对其异同分析最为准确的是()A.相同的是都是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的称号B.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归属C.两者都体现了中央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D.两者都体现了专制主义,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解析:选B唐朝是三省六部不是民主政体,故A项错误;体现分权:中国是对相权的分割,美国体现的是对政府权力的分割,唐朝的权力属于君主,美国权力属于人民,故B 项正确;三省六部制不体现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美国的联邦制度下的三权分立是民主制度,故D项错误。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同步课件) 课标人教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同步课件) 课标人教版
(3)
②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王是国家元首,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③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 (4)
①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结束了英国的封建君主专制
②各派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使其政治斗争在一个有序的
2. (1)完善: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后,议会完全控制了立法、财政预算、王位 继承和监督政府等各项权力,1832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修改了选举法,满足了 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大大增加了新兴工业城市在议会里的议员人数。在轰轰烈 烈的宪章运动的推动下,英国进一步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19世纪七八十
(3)
解析:(1)考查客观叙述历史事物的能力,回忆所学比较容易得出妇女和奴 隶、外邦人不享有民主权利。 (2)第1小问考查客观叙述历史事物的能力,回忆所学即可归纳出来。 主要可以从财产资格、性别、资格、种族资格三个方面归纳。第2小问考查学 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能力,题目要求指向明 确。关键是要注意结合史实,避免空发议论,违背论从史出的史学特点。 【答案】(1 (2)变化:英国不断降低财产要求,成年男子最终获得选举权。美国黑人从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考点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课程标准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 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 2.英国政治制度的创新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考向瞭望
1. (1)确立标志: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
(2)主要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
2.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1.由法国的艰难共和之路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长期性、

一轮复习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概要

一轮复习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概要

议会
两院制:参议院;众议院有 两院制:联邦议会;帝国议会 立法权(国家政治中心) (作用较小,名义上有立法权)
立法和行政 总统及其内阁政府对议 皇帝集行政和立法大权于
机关的关系 会负责
一身,议会大受限制。
相同:都带有与反民主势力的妥协性: ①国家元首权力很大;
②上院拥有更大权力,普选产生的下院作用较小。
3、评价
①性质:是容克贵等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 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②积极性:是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资本主义 经济得到十分迅速的发展
③局限性: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容克贵族占 主导地位,资产阶级则次之;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 专制色彩。
拓展:为什么德国的民主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专制 色彩。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过程:曲折、反复 3、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历史作用:
(稳定秩序、缓和矛盾、保证经济发展) 4、 典型代表国家:
(英国、美国、法国、德国)
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英国君主立宪制
在经济危机和政治丑闻的双重背景下, 戈登·布朗领导的工党政府的支持率持续下 跌。2010年5月11日伦敦时间晚上7时,戈 登·布朗向英女王辞职,同时英国保守党领 袖戴维·卡梅伦接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的任命成为英国新一届首相。
⑤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
3、体现原则
① 中央集权原则
②分权制衡原则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③民主原则
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4、对1787年宪法的评价
进步性:
(1)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 制度的法律基础。 (2)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 力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3)确立了联邦制,一定程度上调和了社会矛盾 (中央和地方、大小州之间、南北方之间),为美国 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 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 课件: 第13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共24张PPT)

13  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 课件:  第13讲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共24张PPT)

专题一
第 2讲
真题体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回首教材 读史探究 研思史论 多维感悟
-1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五、内阁权力的膨胀 1.时间:19世纪70年代以后。 2.表现 (1)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和取得一部分立法权。 (2)内阁逐渐掌控了议会的财政权。 (3)首相和内阁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加强。 3.意义:体现了“内阁专横”的政治格局和19世纪末的政治发展趋 向。
专题一
主题一 主题二
第 2讲
真题体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回首教材
读史探究 研思史论 多维感悟
-16-
【方法技巧】
步骤 1 步骤 2 步骤 3 中央大厅将议会上、下两院分开;上议院正面坛 获信息 台上设有女王宝座; 议长右边是执政党议员座 席,左边是各在野党座席 抓关键 女王宝座、上议院、下议院、执政党、在野党 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议会政治、政党政治、 得结论 权力制衡等
制下,议会至上,故C项错误;责任制内阁下,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
案,内阁就要集体辞职,或者报请国王批准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故D项正确。 关闭 D
解析 答案
专题一
第 2讲
真题体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回首教材
读史探究 研思史论 多维感悟
-19-
一、英国代议制演变过程的特点 1.连续性:近代英国的主要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几乎都是从中世 纪继承下来的,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最初的内阁到责 任制内阁,都体现了连续性特点。 2.渐进性: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是渐进式的。英国君主立宪 制在17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发展完善。 3.创新性:如18世纪初,内阁还不是一个法定组织,只是由少数大 臣参加的一种会议,之后,国王逐渐不出席内阁会议,内阁逐渐独立 行事,于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制内阁。

5.(一轮复习)古代希腊民主政治——2018

5.(一轮复习)古代希腊民主政治——2018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一)
古希腊民主政治
专题价值——

为什么要学习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古希腊历史发展线索(前2000年—前1世纪)
爱琴文明
前2000-1700
黑暗时代
前12世纪
城邦形成
前8世纪-前6世纪
辉煌时期
前5世纪
夏 商 时 期
西 周 时 期
春 秋 时 期
战 国 时 期
专题价值—— 为什么要学习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奖励机制
民政发展历程
梭伦改革 选区 以血缘为基础 财产等级划分
克利斯提尼改革 以地域为基础
伯利克里改革
公民权力
最高权力机关 司法机构 监督机制
抽签、选举 公民大会 陪审法庭
陶片放逐法
陪审法庭
工资、观剧津贴
奖励机制
民政发展历程
奠定基础
贵 族
权力
正式确立 公 民
达到顶峰
主要机构(雅典民主制的运行)
机构 公民 大会 性质
材料2: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 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近代的英国两院国会制、法 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议会制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及法国三级会 议,乃至古代希腊民主传统有着历史渊源的关系。 ——摘自《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材料3:外籍居民、妇女和奴隶都无法享有公民权。以数字来 看,公元前5世纪时,成年男性公民的人数在3万至5万人之间, 而雅典居民总数则在25万至30万人之间。其中有8万名奴隶, 以及大约2.5万名外侨。成年的男性公民,或许不会超过所 有成年人的30%。 ——[英]约翰·索利《雅典的民主》 材料4:据记载,在古代雅典法庭上经常会聘请职业答辩家撰 稿,被告往往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声泪俱下,试图 激起法庭的恻隐之心。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 辩,便将圆盘投入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直接 表决。据记载,古代雅典的民众法庭再一次审判中,一名女 犯因长相漂亮而被法官赦免。

专题复习:资本主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 代议制的确立和共21页文档

专题复习:资本主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 代议制的确立和共21页文档
、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1
专题复习:资本主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 代议制的确立和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影响: 工业资产阶级 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 权,选民的范围不断扩大,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 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人、贫民的政 治权利仍受到限制。 (4)代议制发展的特点 ①从代议制的内容来看,其特点是国王逐渐“统而不 治”,责任制内阁逐步完善,选举权主体范围逐渐扩 大,内阁权力越来越大。 ②从代议制发展的方式来看,其特点是渐进的温和变 革,民众的斗争和政府的妥协相结合,尊重传统和遵 【思维拓展】 循惯例等。
(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光荣革命”后,议会的权力大增,资产阶级和 新贵族利用议会通过一系列限制王权的法案。 2.标志:1689年,英国颁布 《权利法案》 。 (1)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 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2)作用: 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 权的原则,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 逐渐处于“ 统而不治 ”的地位;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提供了法律保证。 (3)特点:① 议会权力 至上,是国家权力中心,掌握立法 权;②内阁只掌握 最高行政权 ,对议会负责;③国王“统 而不治”,只是国家的象征;④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 制三者融为一体。
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一)背景 1.独立战争后松散的 邦联制不适应资产阶级强化中央权力的 需要。 2.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 三权分立 学说为1787年宪法提 供了理论依据。 (二)1787年宪法的颁布 1.内容 (1)联邦制度: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有机结合,联邦政府拥有 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 下制定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易错警示】 联邦制和邦联制
(三)两党制 1.形成: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美国 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至19世纪50年代中期, 民主党 与 共和党 两大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 成。 2.特点: 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3.评价 (1)两党制下的两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2)两党控制国会,左右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
三、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2.联邦制度 (1)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保留一些自治权。 (2)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它的国王和宰相同时又 是帝国的皇帝和宰相。
(四)评价
1.性质:德意志帝国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的 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2.进步性:《德意志帝国宪法》在形式上确立了德 国的君主立宪政体,使其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德 国很快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3.局限性: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德意志帝 国的君主立宪制带有浓厚的封建军事色彩,是一种 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2.原则 (1)分权制衡原则:美国政府由立法、行政、司法三个平等独立的 部门组成,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2)民主(主权在民)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管理国家,以代议制为 基础;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实行任期制。 (3)联邦制原则。 (4)共和制原则。 3.影响: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 的基础。 4.评价 (1)进步性 ①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②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大州和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矛盾, 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局限性 ①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为以后 美国内战 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②没有真正解决 人权问题 ,印第安人、黑人奴隶、妇女的选 举权被剥夺。
英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一、二、三” (1)一条主线:代议制的确立、发展、完善。 (2)两个趋势:国王权力不断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3)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 阁,政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并下移到公民
(四)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1.结束了英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是历史的进步。 2.保证了英国民主自由思想的顺利发展,使法制 思想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3.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保证了英国社会秩序 的稳定,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 工业革命的 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4.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种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发展 的模式。
四、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前提:德国的统一。 1.统一的背景 (1)19世纪中期,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严重阻碍 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普鲁士是德意志的一个重要 邦国 ,专制色彩浓厚,经 济、军事实力强大。 2.统一的过程:在 俾斯麦 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 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大业;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 3.统一的影响 (1)结束了德意志长期的分裂状态,为资本主义发展铺平 了道路。 (2)保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二)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4.特点:总统执掌行政权,但权力受议会的限制; 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制国家,议会掌握立法权。 5.意义:共和政体的确立是工业资本主义发展 的必然结果,为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 展奠定了基础
【本师提醒】 法国共和政体正式确立的标志并非法兰西第三 共和国的建立,而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它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法兰西第三共和 国宪法是共和派与保皇派相互妥协的产物,总统和参 议院有很大权力。
(三)《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1.君主立宪制政体
皇 帝 宰 相 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 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决定对外政策、统率军队等 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 皇帝负责 立法机构,由 联邦议会 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 议 由各邦的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 会 作用很小,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 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背景 (1)政治上,法国是欧洲 典型 的君主专制国家,资产阶级 与封建势力矛盾尖锐。 (2)思想上,资产阶级思想家公开反对君主专制,号召人民 争取自由和民主。 2.历程:1791年君主立宪派统治、君主立宪制→1792年法 兰西第一共和国、民主共和制→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 资产阶级帝制→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君主立宪制→1830 年七月王朝、君主立宪制→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 统制共和制→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资产阶级帝制 →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议会制 共和制。 3.实质:复辟与反复辟、民主与专制、共和制与君主制、 议会民主制与军事独裁之间的斗争。
知识体系构建
知识梳理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1)经济基础,17世纪 初,英国资本主义已有较大的发展。 (2)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和 新贵族 的形成。 (3)根本原因, 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 发展。 2.过程: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60年5月,斯图 亚特王朝复辟,直接威胁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1688 年,应议会之邀,荷兰执政威廉与他的妻子玛丽承袭英国 王位。 3.影响:“光荣革命”结束了王权专制的局面,使资产阶 级和新贵族掌握了政权,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 政治前提。
2.代议制的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
(1)原因 ①旧选举制的弊端严重。当时英国的议会选举仍实行 中世纪沿袭下来的选举制度,在选区划分和议席分配等 方面也都没有改变。 ②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 政治权利。 (2)内容 ①选举资格的改革:降低候选人与选民的 财产资格 要求。 ②议会名额重新分配:取消一些衰败选区和降低小选区 的名额,将其分配给新兴的工业城市。
★★★★Biblioteka 2014·全国卷 Ⅰ·33 ★★★
2016·全国卷 Ⅲ·35
★★★
命题分析预测
1.命题分析 (1)命题内容侧重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和完善、特点,美国1787年宪法的背景、内容、原则和缺 陷等,注重考查不同国情下资产阶级代议制呈现的不同特 点。 (2)命题切入点侧重于运用唯物史观指导下的文明 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认识和解读资产阶级民主 政治发展的进程和趋势,侧重于对历史概念的深刻认识和 理解。 2.命题趋势 (1)以民主政治的不同形式为载体,考查各国 民主政治建设的不同模式,认识、理解民主政治道路的多 元性。 (2)政治民主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高考 仍将重点考查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近代资产阶级 代议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比较、古希腊民主 政治与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系。
(三)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1.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本师提醒】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 ,确立了君 沃波尔 开始 1721 年,下院多数党领袖 经常主持内阁会 主立宪制 ,国王此时并非没有任何权力 ,他仍有较大的 形成 议 行政权 ,可以领导内阁,但受到议会制约,责任内阁制确 立后国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成员 内阁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 组成 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多数 运行 党领袖被国王任命为首相;首相掌握国家的行政 机制 大权,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主要 有效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资产阶 影响 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二)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背景 (1)法国君主制和共和制的交替出现,造成政局长期动荡。 (2)工业革命在法国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3)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2.标志——1875年法兰西 第三共和国宪法 的颁布。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 (1)议会:掌握立法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院议 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参 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2)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 连选连任;掌握行政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 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经众议院 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 众议院 。
联邦制和邦联制是复合制国家结构的两种形式。两种制度 的主要区别在于:联邦形成新的国家,联邦制下,联邦组成单位已 经不具有独立主权国家的要素;邦联不形成新的国家,邦联制下, 各成员国仍是具有完整独立主权的国家。
(2)共和政体
由 参议院 和 众议院 组成,掌握立法权;有弹劾总统权 国 和财政监督权;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众议员由各 会 州按照人口比例选出 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 总 政大权;对 宪法 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 统 国会复议时若以2/3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有权决 定对最高法院法官的提名;由选民 间接 选举产生 根据美国宪法,美国总统由按各州议会规定的方式选出的 最 选举人团选举,而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故为间接选 高 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 最高司法 解释权;其法官由 举。每四年一次的美国总统选举实际上是由选民决定所在 法 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除非犯罪,终身任职 州的选举人团(英语: Electoral College)给哪位总统候 院 选人投票,总统候选人获得全国50个州和华盛顿特区总 共538张选举人票的一半以上(270张以上)即可当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