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15心血管系统疾病
病理学实习图谱(心血管系统疾病)
病理学实习图谱32第五章心血管系统疾病(Diseases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风湿性疣状心内膜炎(rheumatic verrucous endocarditis )二尖瓣之瓣膜增厚,所属腱索变短,乳头肌增粗,在瓣膜闭锁缘上有数个灰白色、粟粒大小、半透明的结节即疣状赘生物。
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chronic rheumatic valvular disease )心脏体积增大,二尖瓣增厚,变硬。
瓣叶间(联合处)粘连致使瓣膜狭窄。
腱索变粗、变短似线绳状失去弹性,注意观察左心房,左心室的腔有何改变。
风湿性心内膜炎(rheumatic verrucousendocarditis )在心瓣膜细胞数量增多,有粉红染的白色血栓附着,其与瓣膜相连处可见肉芽组织机化现象。
风湿性心肌炎(rheumatic myocarditis )心肌间质血管附近出现风湿小体,风湿小体中央为纤维素样坏死,周围可见Aschoff 细胞、纤维细胞。
病理学实习图谱33主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of the aorta )中晚期:主动脉一段,肋间动脉开口处,可见片块状灰白色或黄色病灶,微隆起于内膜,斑块表面的内膜胶原纤维增生,乃至玻璃样变,因此呈灰白半透明状,称纤维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artherosclerosis )图示动脉壁内侧,其内膜纤维组织增生,部分纤维化和玻璃样变,并有钙化。
内膜下含有针形或棱形空隙为胆固醇结晶。
主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of the aorta )动脉内膜面可见灰黄色斑块,隆起于内膜表面,有些区域其纤维斑块深层因脂质浸润而增生的结缔组织发生坏死,形成粥样物质故称粥样斑块,部分纤维帽破裂,形成粥样溃疡。
动脉粥样硬化(artherosclerosis )脂质沉积于动脉内膜下,呈橘红色。
(苏丹III 染色)病理学实习图谱3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of the coronary artory )观察心冠状动脉的走行及分布范围,观察已剖开的冠状动脉,内膜呈不规则增厚,见黄色小斑块,管腔呈不同程度的狭窄。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件05心血管系统疾病(2024)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 、肥胖、缺乏运动、不健康的饮 食习惯等都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的 危险因素。
5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因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而异,常见症状包括胸痛、 心悸、气短、乏力、头晕等。
诊断方法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如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血液检查等)和影像学检2024/1/29
定义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指影响心脏和血管结构和功能的疾病,包括冠 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和性质,心血管系统疾病可分为心脏血管疾病、脑 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
4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2024/1/29
发病原因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原因多种 多样,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 惯、感染等。
诊断方法
包括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监测、超声心动图等。
治疗原则
针对病因和诱因进行治疗,如控制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同时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 择相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或手术治疗。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024/1/29
18
05
先天性心脏病与心脏瓣膜病
2024/1/29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件 05心血管系统疾病
2024/1/29
1
目
CONTENCT
录
2024/1/29
• 心血管系统疾病概述 •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 • 高血压与心脏损伤 • 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 • 先天性心脏病与心脏瓣膜病 •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预防与康复
2
01
心血管系统疾病概述
2024/1/29
病理生理学题库及答案——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六章心血管系统疾病一、名词解释1. 动脉粥样硬化2.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3.心绞痛4.心肌梗死5.原发性高血压6.高血压脑病7.心脏向心性肥大8.风湿病9.阿少夫小体10.绒毛心11.心瓣膜病12.瓣膜狭窄13.瓣膜关闭不全14.心力衰竭15.心脏紧张源性扩张16.端坐呼吸17.心性哮喘二、填空题:三、判断题1.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弹力肌型动脉和小动脉。
2.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病综合征均能引起继发性高脂血症。
3.主动脉粥样硬化时,病变多见于主动脉前壁和其分支开口处。
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占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绝大多数。
5.心绞痛发作常持续数秒钟,经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而缓解。
6.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绝大多数病例有血栓形成或粥瘤性阻塞。
7.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时,心电图上常出现病理性Q波。
8.透壁性心肌梗死最常发生于左冠状动脉旋支供血区。
9.心肌梗死6小时后,梗死灶心肌呈苍白色。
10.心肌梗死后第4-6周梗死灶瘢痕形成。
11.室壁瘤常发生在梗死的急性期。
12.原发性高血压时主要累及小动脉及弹力肌型动脉。
13.细动脉硬化性固缩肾时,肾皮质变薄,肾盂周围脂肪变性。
14.原发性高血压时,视网膜中央静脉发生硬化。
15.急进型高血压多见于青中年,尤以收缩压升高明显。
16.动脉瘤是指动脉或静脉壁的限局性异常扩张。
17.风湿病是一种与草绿色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18.风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与链球菌胞壁的C 抗原和M 抗原有关。
19.典型的风湿性肉芽肿多发生于脑、皮肤等部位。
20.儿童风湿热患者中,多数有心脏炎的临床表现。
21.风湿性心内膜炎主要侵犯二尖瓣和肺动脉瓣。
22.风湿性心肌炎时,Aschoff小体多见于室间隔和左室前壁。
23.心瓣膜病是指心瓣膜因先天性发育异常和后天性疾病造成的器质性病变。
24.二尖瓣狭窄的患者在心尖区常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25.主动脉狭窄时,X-线检查可见心脏呈梨形。
26.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变特征为心肌间质内炎细胞浸润和心肌细胞变性或坏死。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病理学测试题及答案--心血管系统疾病
病理学测试题及答案——心血管系统疾病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4题)1、关于高血压病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E】A、常引起左心肥大B、可导致心力衰竭C、可引起小动脉硬化性萎缩肾D、脑出血为常见致死原因E、常引起下肢坏疽2、关于高血压病脑出血下列哪项是不确切的【D】A、以基底节内囊部多见B、内囊处豆纹动脉与大脑中动脉呈直角分支,受血压冲击易破裂C、小动脉痉挛,可引起漏出性出血D、脑出血原因都是内囊区小动脉痉挛引起E、微动脉瘤破裂3、下列哪项是恶性高血压病的肾脏特征性病变【B】A、肾小球纤维化B、肾细动脉壁纤维蛋白样坏死C、肾小叶间动脉内膜增厚D、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E、肾小管上皮变性4、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A、病变多位于主动脉各分支开口处B、可引起夹层动脉瘤C、胸主动脉病变最重D、病变可继发钙化、出血E、可继发血栓形成5、下列哪种成分不是粥样斑块内通常具有的【B】A、苏丹Ⅲ染色阳性物质B、中性粒细胞C、纤维组织增生伴有透明变D、泡沫细胞E、无定形坏死物质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累及的冠状动脉分支是【B】A、左旋支动脉B、左前降支动脉C、左主干动脉D、右主干动脉E、右旋支动脉7、动脉粥样硬化最好发生的部位是【A】A、主动脉B、冠状动脉C、肾动脉D、脑动脉E、四肢动脉8、关于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叙述中下列哪项正确【A】A、中膜平滑肌细胞迁入内膜形成泡沫细胞B、平滑肌细胞产生胶原C、纤维帽形成D、钙化E、以上都不是9、脑动脉粥样硬化最常受累的动脉是【A】A、大脑中动脉B、大脑前动脉C、大脑后动脉D、颈内动脉起始部E、基底动脉10、对人体造成严重后果的风湿病变发生在何处【C】A、关节B、血管C、心脏D、皮肤E、脑11、下列关于风湿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提法是【D】A、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B、发病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C、以心脏受累的后果最严重D、风湿性关节炎常可导致关节畸形E、皮下结节和环形红斑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12、风湿性心脏病最常受累的瓣膜是【A】A、二尖瓣B、三尖瓣C、主动脉瓣D、肺动脉瓣E、二尖瓣和主动脉瓣13、风湿性心肌炎具有特征性诊断意义的病变是【E】A、心肌变性、坏死B、纤维素大量渗出C、心肌间质水肿D、心肌血管扩张和充血E、心肌间质血管旁阿少夫小体形成14、急性风湿病最常见致死原因是【B】A、风湿性心内膜炎B、风湿性心肌炎C、风湿性心外膜炎D、风湿性动脉炎E、风湿性冠状动脉炎15、活动性风湿性心脏病时,阿少夫小体常见部位是【D】A、心内膜下B、心外膜内C、心瓣膜内D、心肌间质E、心肌传导系统16、风湿病心脏受累时,马氏斑常见于何处【B】A、右房前壁B、左房后壁C、右房后壁D、左房前壁E、左室后壁17、疣性风湿性心内膜炎时,赘生物常见部位是【B】A、二尖瓣的心室面B、二尖瓣的闭锁缘C、二尖瓣的游离缘D、二尖瓣的腱索处E、左室乳头肌腱索附着处18、关于风湿小体组成的成分,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D】A、中心纤维蛋白样坏死B、粘液样变性C、枭眼细胞和毛虫样细胞D、泡沫样细胞E、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19、慢性风湿性瓣膜病中联合瓣膜病变常发生于【B】A、二尖瓣和三尖瓣B、二尖瓣和主动脉瓣C、三尖瓣和主动脉瓣D、三尖瓣和肺动脉瓣E、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20、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变的表现,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E】A、瓣膜增厚变硬B、瓣膜短缩C、瓣叶间粘连D、腱索增粗变短E、瓣膜断裂,穿孔21、关于二尖瓣狭窄的叙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A、左心室肥大,扩张B、右心室肥大,扩张C、左心房肥大,扩张D、右心房肥大,扩张E、肺淤血,水肿22、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好发于原先受损伤的瓣膜,最常见下列哪一种情况【A】A、风湿性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受损的瓣膜B、先心病受损的瓣膜C、梅毒性主动脉炎受累的主动脉瓣膜D、动脉粥样硬化受累的主动脉瓣膜E、无损伤的瓣膜23、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中,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A、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B、中性粒细胞C、细菌菌落D、纤维蛋白E、肉芽组织24、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时,下列病变哪项是错误的【B】A、脾脏肿大B、皮肤环形红斑C、皮肤粘膜出血点D、心瓣膜赘生物E、肾梗死25、一例无主女尸,剖检发现死者两肾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各为100g,质地硬,皮质变薄,表面呈颗粒状,肾切片观察,均有细动脉透明变性,肾小球纤维化等改变。
病理学重点之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一节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AS)主要累及大、中型动脉,泛指动脉壁增厚、硬化失去弹性的一类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细动脉硬化、动脉中层钙化。
病变特征:血中脂质沉积在动脉内膜,导致内膜灶性纤维性增厚及其深部部分的坏死、崩解,形成粥样物,从而使动脉壁硬化、官腔狭窄。
一、病因1、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脂质成分主要是胆固醇,其次是甘油三酯。
血浆中的脂质以脂蛋白形式存在,其中低密度脂蛋白(LDL)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CHD)的发生极为密切,特别是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sLDL)的水平被认为是判断CHD的最佳指标。
2、高血压3、吸烟4、糖尿病和高胰岛素:糖尿病可造成血中甘油三酯、VLDL水平明显升高,HDL水平降低。
高血糖极易产生sLD L。
胰岛素水平升高,可促进平滑肌细胞增生和降低血中HDL的水平,从而加快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
二、病理变化1、基本病理变化(1)脂纹脂斑期:肉眼观可见动脉内膜面有黄色斑点或长短不一的条纹。
(2)纤维斑块期:在脂纹脂斑期上继续发展,脂质继续沉积,其表面和周围胶原纤维增生,则演变为纤维斑块期。
(3)粥样斑块期:病变继续加重,纤维斑块的深层组织发生坏死、崩解,并与病灶内的脂质相混合形成粥糜状物质,故称粥样斑块或粥样瘤。
2、继发性病变(1)斑块内出血(2)斑块破裂(3)血栓形成(4)钙化(5)动脉瘤形成3、主要动脉病变及影响(1)主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好发于腹主动脉。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见第二节。
(3)颈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颈内动脉、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Willis环。
若长期供血不足,可致脑实质萎缩,患者智力和记忆力减退,进而出现痴呆;急速供血中断可致脑梗死;小动脉破裂可致脑出血。
(4)肾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肾动脉开口处及主干近侧端。
影响:○1因官腔狭窄而引起顽固性肾血管性高血压;○2因动脉阻塞而致肾梗死,梗死灶机化后形成较大瘢(5)四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以下肢为重。
15心血管系统疾病
30
1.遗传因素
2.饮食因素
3.职业和社会心理因素
二、类型及病变
(一)良性高血压
第十五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中国每年约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 全球同类疾病死亡人数的五分之一,且心 血管病患者人数持续增加。
2
目录
动脉粥样硬化 §2 原发性高血压 §3 风湿病 §4 慢性心瓣膜病 §5 感染性心内膜炎 §6 心肌炎和心肌病
§1
3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
概念:与血脂异常及血管壁成分改变相关 的动脉性疾病。 病变特征:大、中动脉内膜下脂质沉积, 粥样斑块形成,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 临床:中老年,心、脑严重缺血性病变。
4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危险因素
1.高脂血症→血脂↑ 2.高血压、吸烟→内膜受损
58
59
55
一、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acute infective endocarditis
致病力强的化脓菌(痈、产褥 热、骨髓炎)→抵抗力下降→ 菌入血→脓毒败血症→正常心 内膜→侵犯二尖瓣、主动脉瓣 →急性化脓性心内膜炎→菌性 赘生物→赘生物脱落引起远处 器官败血性梗死/脓肿,局部形 成溃疡。瓣膜破裂、穿孔、腱 索断裂。50%数日或数周内死亡。
32
(2)脑病变
1)脑水肿 高血压脑病 脑水 肿致头疼/头晕/眼花等;血压 急剧升高/剧烈头痛/恶心呕吐/ 视物模糊/心悸多汗/意识障碍/ 抽搐等--高血压危象。 2)脑软化 多为微梗死灶,最 终以胶质瘢痕修复。 3)脑出血 基底节、内囊 病变:出血区完全破坏,形成 囊腔,内充坏死组织和凝血块。
病理学心血管系统疾病分类和具体诊断表现
27
28
29
2. 纤维斑块(fibrous plaque):
(1) 肉眼: 灰黄色, 蜡滴样, 隆起斑块 (2) 镜下
① 表面: 纤维帽 (SMC+细胞
外基质+胶原纤维)
② 深层: 脂质+增生SMC、
Mφ、泡沫C+基质
30
fibrous plaque
31
fibrous plaque
分泌GF
表型转变 收缩型→合成型
16
2. 脂源性学说:
高脂血症
↓
内皮细胞(EC)损伤→通透性↑
→脂质沉积→Mφ清除反应 ↓
平滑肌细胞(SMC)↑
↓
粥样斑块
17
3. 平滑肌致突变学说
① 认为:
AS斑块SMC→单克隆性
(一个突变SMC产生子代细胞)
② 原因:
3
讲授的主要内容
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风湿病
高血压
心脏疾病
心内膜炎 瓣膜病冠心病
4
冠状动脉
5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 病变特征: 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 SMC和胶 原纤维增生, 伴有坏死、钙化的病变。
6
动脉硬化是一组动脉硬化性
疾病, 包括AS, 动脉中膜钙化和细
外周: 淋巴细胞 + 泡沫细胞
③ 中膜: 不同程度萎缩→变薄
34
35
atheroma
36
atherom a
37
38
39
4. 继发改变及后果: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心血管系统疾病(是非)
一、是非
1.通过眼底检查可判断高血压病的严重程度。
答案:对
2.心绞痛与心肌梗死在病因上没有本质区别。
答案:对
3.血压≥140/90mmHg均为高血压病。
答案:错
4.由于高血压病与钠代谢有密切关系,故限制钠盐摄入量及增加钠排泄可以使增高的血压有所降低。
答案:对
5.高血压病常引起左心肥大。
答案:对
6.脑出血好发于内囊和基底节区域。
答案:对
7.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有关的四个高危因素是高龄、高血脂、高血压、高体重。
答案:对
8.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发生在大、中型动脉。
答案:对
9.高血压病主要引起全身大、中动脉硬化。
答案:错
10.高血压病主要累及病人的细小动脉。
答案:对
1.风湿性心外膜炎常累及的瓣膜是二尖瓣。
答案:错
2.风湿病是一种由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答案:错
3.风湿性关节炎反复发作也可以导致关节畸形。
答案:错
4.风湿性心肌炎时在心肌间质有风湿小体形成。
答案:对。
考研《西医病理》试题:心血管系统疾病
考研《西医病理》试题:心血管系统疾病1.良性高血压病晚期会引起a.继发性固缩肾b.肾水变性c.原发性固缩肾d.肾凹陷性瘢痕e.肾盂积水2.高血压的血管壁玻变主要发生于a.细小动脉b.毛细血管c.大动脉d.中动脉e.细小静脉3.下列关于风湿性心内膜炎的描述中哪项是正确的a.瓣膜赘生物牢固相连b.瓣膜赘生物内有细菌c.受累瓣膜易穿孔d.受累瓣膜以三尖瓣为主e.赘生物位于房室瓣的心室面4.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发生在a.细、小动脉b.大、中动脉c.细、小静脉d.大、中静脉e.毛细血管5.关于风湿病的论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风湿病是累及全身结缔组织的变态反应性疾病b.心脏病变对患者危害最大c.风湿性心内膜炎引起的慢性心瓣膜病严重影响心脏功能d.风湿性关节炎常可导致关节畸形e.皮下结节和环形红斑对临床诊断风湿病有帮助6.动脉粥样硬化合并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血液凝固性增高b.血流旋涡形成c.血流缓慢d.内膜损伤e.以上都不是7.高血压病最常累及的血管是:a.全身小静脉b.全身细小动脉c.全身中、小动脉d.大动脉e.中动脉8.高血压心脏的主要改变是:a.心肌间质有肉芽肿形成b.心肌有梗死灶c.左心室有疤痕形成d.左心室心肌肥大,心室壁增厚,心脏缩小e.以上都不是9.马氏斑(maccallumspatch)位于a.右心房b.左心房c.右心室d.左心室e.心外膜10.关于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描述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瓣膜硬化b.瓣叶互相粘连c.腱索增粗缩短d.瓣膜增厚蜷曲e.瓣膜穿孔11.高血压脑出血常见的血管是a.小脑小动脉b.脊髓前动脉c.豆纹动脉d.大脑前动脉12.下述哪项关于风湿病的记述是错误的?a.抗菌素的广泛应用,降低了风湿病的发病率b.抗体滴定度增高提示本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直接作用下引起的c.多见于温带、亚热带d.是一种结缔组织病e.早期咽部培养,溶血性链球菌阳性率达70-90%13.下述哪种成分是粥样斑块中所不具备的?a.胶原纤维b.胆固醇结晶c.坏死物质d.泡沫细胞e.中性白细胞14.下述关于慢性心瓣膜病的记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多由风湿性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引起b.表现为瓣膜口狭窄和/或瓣膜关闭不全c.二尖瓣最常受累,其次是主动脉瓣d.可引起血液动力学和心脏的变化e.一般不会同时累及两个以上的瓣膜15.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受累的动脉分支是哪个?a.右冠状动脉主干b.左冠状动脉主干c.右冠状动脉内旋支d.左冠状动脉内旋支e.左冠状动脉前降支16.关于二尖瓣狭窄的记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左心室肥大、扩张b.右心室肥大、扩张c.左心房肥大、扩张d.右心房肥大、扩张e.肺淤血、水肿17.高血压脑出血常见部位是a.小脑b.蛛网膜下腔c.大脑皮质d.内囊及基底节e.脑室18.血管玻变常见于a.慢性肾小球肾炎b.风湿性心脏病c.高血压病d.动脉粥样硬化e.高血压病及慢性肾小球肾炎19.高血压失代偿期心脏变为a.左心室向心性肥大b.左心室明显扩张c.左心室乳头肌明显增粗d.左心室肌收缩力加强e.心肌出现弥漫性纤维化。
病理学实验:实习三 心血管系统疾病
新鲜心肌梗死
心肌梗 死灶
肉芽组织
后果
心
心
包
脏
填
破
塞
裂
心
包
内
室
积
壁
血
瘤
脑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 of cereberal artery
基底动脉 环硬化
基底动脉内 血栓形成
高血压性心脏肥大
Hypertensive hypertrophy of heart
大脑内囊出血
肺大泡 bullae lung
局部肺泡破坏严重,气肿囊泡直径 超过2cm并破坏小叶间隔时称肺大泡。
呼1.大叶性肺炎
呼2.小叶性肺炎
呼6.支气管扩张
长期咳嗽,大量浓痰,反复咯血
硅肺 • 硅结节(细胞性结节、纤维性结节、玻璃样结节) • 弥漫性间质纤维化
鼻咽癌
• 好发部位? • 扩散途径?
•位于房室孔和动脉口处,心内膜向腔内突 起形成,表面为内皮,内部为致密结缔组织; 阻止心房和心室收缩时血液倒流
•患风湿性心脏病时,心瓣膜内胶原纤维增 生,瓣膜变硬、变形,可发生粘连,不能正 常关闭和开放
图5 心瓣膜模式图
风湿病(rheumatism)
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 态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 特点: 变态反应性炎性疾病
高血压性固缩肾
Hypertensive nephrosclerosis
高血压性固缩肾
原 发 性 颗 粒 性 固 缩 肾
肾的入球细动脉硬化
肾小动脉硬化
二 呼吸系统疾病
2 1
3
肺炎病变示意图
1.大叶性肺炎 2.小叶性肺炎 3.间质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四个期的比较
病理学复习题之心血管疾病
1.风湿病常引起A.细动脉玻璃样变B.大、中动脉粥瘤C.多发性栓塞性小脓肿D.疣状心内膜炎E.瓣膜穿孔2.关于慢性风湿性瓣膜病的描述,错误的是A.瓣膜硬化B.瓣膜粘连C.腱索增粗D.瓣膜卷曲E.瓣膜断裂3.风湿性动脉炎表现为A.细动脉玻璃样变B.大动脉粥瘤形成C.中等动脉纤维素样坏死D.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E.小动脉肌层肥厚4.不符合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是A.由致病力强的细菌引起B.发生于已有病变的心瓣膜C.瓣膜赘生物较大,污秽,易脱落D.多引起非感染性梗死E.皮肤粘膜常有出血点5.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不引起A.瓣膜破裂B.慢性瓣膜病C.败血症D.细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E.血管化脓菌栓塞6.二尖瓣狭窄可引起A.球形心B.靴形心C.梨形心D.绒毛心E.虎斑心7.引起脉压差增大的慢性瓣膜病是A.主动脉瓣口狭窄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C.二尖瓣狭窄D.二尖瓣关闭不全E.二尖瓣狭窄及主动脉瓣口狭窄8.不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病因描述的是A. 慢性肾小球肾炎B. 约75%患者具有遗传素质C. 属于多基因遗传病D. 与膳食的高钠低钾有关E.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9.关于高血压病脑出血的描述,错误的是A.以基底节、内囊部多见B.常常是致命性的并发症C.微小动脉瘤形成、破裂D.出血灶常较小,症状不明显E.多为豆纹动脉破裂出血10.动脉粥样硬化症中,不符合该病的描述是A.病变好发与大中型动脉B.粥样斑块破裂形成粥瘤性溃疡C.粥样斑块内出血D.粥样斑块底部中膜平滑肌萎缩形成动脉瘤E.左心室向心性肥大11.不符合动脉粥样硬化症的描述是A.泡沫细胞可来源于平滑肌B.脂纹可见于儿童的主动脉C.粥样硬化病变是不可逆的过程D.可引起动脉管腔狭窄E.可引起动脉瘤形成12.女性,50岁,急性腹痛入院。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查体:血压90/50mmHg,四肢温度低,肢端色苍白、腹部无明显包块,无腹肌紧张及反跳痛。
超声诊断为主动脉夹层。
可引起主动脉夹层的是A.巨细胞性动脉炎B.高安动脉炎C.风湿性主动脉炎D.动脉粥样硬化症E.动脉中层钙化13.最常引起区域性心肌梗死的原因是A. 因体力活动造成心脏过度负荷B. 冠状动脉痉挛C.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发血栓形成D. 冠状动脉栓塞E. 梅毒性主动脉炎所致的冠状动脉口狭窄或闭塞14.不符合心绞痛的描述是A.由心肌急性暂时性缺血引起B.表现为心前区疼痛C.稳定性心绞痛病情重D.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明显狭窄E.不稳定性心绞痛为心肌梗死前兆15.不符合原发性心肌病的描述是A. 非炎症性B. 原因不明C. 无风心、高心、冠心病D. 心肌变性、坏死、纤维化E. 心瓣膜病16.符合先天性心脏病的描述是A. 与遗传因素无关B. 妊娠早期预防病毒感染可降低其发病率C. 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少见D. 无紫绀的先天性心脏病对胎儿健康影响不大E.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肺炎是少见的并发症17.孤立性心肌炎时,心肌间质的肉芽肿不含有A. 干酪样坏死B. 淋巴细胞C. 单核细胞D. 多核巨细胞E. 嗜酸性粒细胞18.动脉瘤最好发生的部位是A. 主动脉瓣膜B. 胸主动脉C. 冠状动脉D. 腹主动脉后壁E. 降主动脉19.有关脑动脉粥样硬化不符的是A. 病变以Willis环和大脑中动脉最显著B. 血管腔狭窄、斑块内出血或血栓形成C. 形成小动脉瘤破裂出血D. 脑萎缩、智力减退E. 不会导致病人偏瘫20. staele angina pectorisA. 心肌梗死B. 内膜下心肌梗死C. 心绞痛D. 变异性心绞痛E. 稳定性心绞痛二、多选题1.非感染性心内膜炎包括A. 风湿性心内膜炎B. 消耗性心内膜炎C. 形成瓣膜溃疡和穿孔的心内膜炎D. Libman-Sacks血栓性心内膜炎E. Loffler纤维增生性壁性心内膜炎2.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引起A.左心室肥大、扩张B.脉压差增大C.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D.水冲脉E.冠状动脉供血不全3.良性高血压的肾脏病理变化有A. 颗粒性固缩肾B. 小动脉内膜增厚C. 细动脉玻璃样变性D. 部分肾单位萎缩E. 部分肾单位肥大4.引起冠状动脉性猝死的原因是A. 狭窄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B. 冠状动脉血栓形成C. 冠状动脉痉挛D. 梅毒性主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口E. 冠状动脉栓塞5.克山病时心脏的病变特点是A. 心肌细胞变性、坏死B. 心肌间质纤维化C. 心肌坏死灶与冠状动脉供血区无关D. 附壁血栓形成E. 地方性心肌病1 D2 E3 C4 A5 D6 C7 B8 A9 D10 E11 C12 D13 C14 C15 E16 B17 A18 D19 E20 E多选题1 ABDE2 ABDE3ABCDE4ABCDE5ABCDEtext21.不符合风湿病病变的描述是A. 胶原纤维的纤维素样变性B. Aschoff小体形成C. 心肌细胞变性坏死D. 心外膜纤维素渗出E. Aschoff细胞来源于心肌细胞2.关于慢性风湿性瓣膜病的描述,错误的是A.瓣膜硬化B.瓣膜粘连C.腱索增粗D.瓣膜卷曲E.瓣膜断裂3.风湿性动脉炎表现为A.细动脉玻璃样变B.大动脉粥瘤形成C.中等动脉纤维素样坏死D.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E.小动脉肌层肥厚4.不符合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是A.由致病力强的细菌引起B.发生于已有病变的心瓣膜C.瓣膜赘生物较大,污秽,易脱落D.多引起非感染性梗死E.皮肤粘膜常有出血点5.女性,26岁,既往体健。
病理学考试题库5心血管系统疾病
近十年考研西医综合病理学《心血管系统疾病》真题1.2017N125B心肌梗死常见的冠状动脉病变是A. 动脉玻璃样变性B. 动脉纤维素样变性吗C. 动脉粥样硬化D. 动脉中层钙化答案:C[答案解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简称冠心病。
CHD是因冠状动脉狭窄所致心肌缺血引起,也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MI)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中断,致供血区持续缺血而导致的较大范围的心肌坏死(C对)。
2.2017N125B 高血压病常见的血管病变是A. 动脉玻璃样变性B. 动脉纤维素样变性C. 动脉粥样硬化D. 动脉中层钙化答案:A[答案解析] 高血压病又称为原发性或特发性高血压,可分为良性高血压和恶性高血压两类,以良性高血压最为常见(95%),良性高血压的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细小动脉玻璃样变性(A对)。
恶性高血压不常见,其特征性病变为增生性小动脉硬化和坏死性细动脉炎,前者主要表现为动脉内膜的显著增厚,后者表现为动脉纤维素样变性(B错)。
动脉粥样硬化(C错)是一种常见的、与高血压病平行分类的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可以表现为动脉中层钙化(D错)。
3.2016N49A动脉粥样硬化对人体危害最大的动脉类型是A. 大动脉B. 中动脉C. 小动脉D. 细动脉答案:B[答案解析] 动脉粥样硬化(AS)的基本病变是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内膜灶状纤维化和粥样斑块形成,致管壁变硬、管腔狭窄,引起相应器官缺血性改变。
其中以发生在冠状动脉(属中动脉)(B对)时后果最为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冠状动脉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危及生命。
4.2016N168X在风湿热病变中,可以出现Aschoff小体的有A. 风湿性心肌炎B. 环状红斑C. 皮下结节D.风湿性动脉炎答案:ACD[答案解析] 风湿性心肌炎病变主要累及心肌间质结缔组织,常表现为灶状间质性心肌炎,间质水肿,在间质血管附近可见Aschoff小体(A对)和少量的淋巴细胞浸润。
病理学部分习题-心血管系统
32.急性风湿病最常见的致死原因是:
A、风湿性心内膜炎
B、风湿性心外膜炎
C、风湿性心肌炎
D、脑膜脑炎
E、上述原因都不是
33.在抗生素广泛应用的今天,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草绿色链球菌
C、B 溶血性链球菌
D、肠球菌
E、绿脓杆菌
34.下列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B、瓣叶间互相粘连
C、键索增粗融合
D、瓣膜断裂、穿孔
E、乳头肌缩短
30.X 线摄片检查心呈靴形,常见于:
A、二尖瓣狭窄
B、二尖瓣关闭不全
C、主动脉瓣狭窄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三尖瓣狭窄
31.X 线摄片检查心呈梨形,常见于:
A、二尖瓣关闭不全
B、二尖瓣狭窄
C、高血压病晚期
D、三尖瓣关闭不全
E、主动脉瓣狭窄
C、全身细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
D、肾细动脉呈葱皮样增生性动脉炎改变
E、预后差,多死于肾衰、脑出血或心衰
47.心肌病时下述哪项记述不正确?
A、心肌病时表现为心脏肥厚、扩张、和纤维化
B、心肌病病理过程属于代谢性而非炎症性
C、扩张性心肌病的特点是心脏肥大、心腔扩张、心肌变软、心脏重量增加
D、肥厚性心肌病的特点是心脏肥大、心壁增厚、心腔及流出道扩大
A、血浆 LDL 水平持续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B、病变主要累及中、小动脉
C、在动脉内膜有脂质沉积
D、好发于中、老年人
E、心脑血管受累可造成严重后果
35.心力衰竭最特征性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是:
A、肺动脉循环充血
B、动脉血压下降
C、心输出量降低
心血管系统疾病(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件)
镜下:斑块内出血,形成血肿, 致管腔进一步狭窄
斑块复合病变(3):血栓形成(大体标本)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血栓形成,使管腔完全阻塞
1. 主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形成,破裂可引起大出血; 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 3. 颈动脉及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萎缩、脑梗死、脑出血; 4. 肾动脉粥样硬化——肾组织梗死, AS性固缩肾; 5. 四肢动脉粥样硬化——间歇性跛行、萎缩、干性坏疽;
继发性高血压 (症状性高血压):较少见是指患有某些疾病时出现的血压升 高,如肾性高血压、内分泌性高血压,这种血压升高是某种疾病的表现之一。
危险因素
2、超重肥胖、高盐 饮食及饮酒
3、社会心理因素
4、体力活动
第一节 高血压的概述
原发性高血压: (一) 良性高血压又称缓进型高血压,多见于中老年,约占原发性高 血压的95%,病程长,进程缓慢,可达十余年或数十年。 (二)恶性高血压又称急进型高血压,多见于青少年,血压显著升高, 常超过230/130mmHg,病变进展迅速,预后差。
大体观:内膜面见灰白、淡黄 色斑块,向内膜表面隆起。切 面可见黄色颗粒状的小米粥样 物
光镜下: 纤维帽、泡沫细;
坏死崩解产物、胆固醇结晶、 肉芽组织
① 斑块内出血——加重缺血 ② 斑块破裂——栓塞 ③ 血栓形成——加重缺血、栓塞 ④ 钙化——管壁变硬、变脆 ⑤ 动脉瘤——破裂大出血
大体:斑块内出血,形成血肿, 致管腔进一步狭窄
概念:冠状动脉持续缺血而导致的心肌坏死。 1、病变部位及病理 (1)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2)透壁性心肌梗死
(1)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病变累及心室壁心腔侧1/3的心肌,并波 及肉柱及乳头肌,严重者引起环状梗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三期
脂纹脂斑期 纤维斑块期 粥样斑块期
1、脂纹及脂斑期: 肉眼:动脉内膜面可 见黄色条纹(脂纹)或斑点 (脂斑),平坦或微隆起。
镜下:病灶处有大量泡 沫细胞聚集及脂类物质和基 质的沉积。
脂纹后期
示内皮细胞下有大量泡沫细胞聚集
动物实验的兔腹主动脉内膜中见大量泡沫细胞形成
泡沫细胞的来源
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进入内膜,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 内膜平滑肌细胞增生,中膜平滑肌迁移至内膜并增生、
镜下:斑块表面为 胶原纤维、平滑肌 细胞、少量弹性纤 维及蛋白聚集形成 的纤维帽,其下为 泡沫细胞及细胞外 脂质和炎细胞。
病灶表面胶原纤维增多并有玻璃 样变(左上角),其下方有泡沫 细胞,淋巴细胞和平滑肌纤维
3、粥样斑块期:
肉眼:内膜面见灰黄色斑块,既向内膜表面隆起,又 向深部压迫中膜。切面见纤维帽下方有较多量黄色粥糜 样物。
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第三节 高血压病(Hypertension) 第四节 风湿病( Rheumatism) 第五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 第六节 心肌炎和心肌病(myocarditis) 第七节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⑤由于OX-LDL具有细胞毒作用,使泡沫细胞坏死崩解并 释放溶酶体酶使其他细胞坏死崩解。脂质和坏死物质混合形成 粥样物,从而出现粥样斑块。
VEC
SMC
பைடு நூலகம்
泡沫细胞
SM C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泡沫细胞形成模式图
二、病理变化
累及弹力型动脉(大动脉)、弹力肌性动脉(中动 脉:冠状动脉、肾动脉、四肢动脉)
(一)基本病变
3、炎症学说:
4、平滑肌致突变学说:
平滑肌细胞 脂质刺激 生长因子
平滑肌细胞增生、游走、表型转变 (收缩型转变为合成型)
促成斑块的形成和硬化
[附]:
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有脂源性学说、损伤应答学说、 炎症学说及致突变学说等。现将有关机制归纳简述如下:
①血浆LDL、VLDL脂质等的升高,提供了浸润动脉壁的脂 质来源。
第十五章 心血管系统病理
心血管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组成:心脏、动脉、
微循环、静脉。
功能:正常的血液 静脉
循环是保证机体新 陈代谢顺利进行、 维持内外环境稳 定的基本条件。
动脉 心脏
微循环
Contents 本章介绍的内容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和冠状动脉硬化性
(三)、主要动脉病变及影响
1、主动脉粥样硬化 好发部位:主动脉后壁及分支开口处。 严重程度:腹主A>胸主A>主动脉弓>升主A
病理变化: 肉眼:内膜出现散在分布的斑块状突起,多在后壁及
分支开口处,腹主动脉最严重。 后果:动脉瘤→破裂→死亡。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3、颈动脉及脑动脉粥样硬化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
概念:
是一种与脂质代谢异常有关的发生在动脉血管壁的一种 疾病。特点为动脉内膜脂质沉积,灶性纤维增生及其深部成 分坏死、崩解,形成粥样物质,从而引起动脉壁变硬,管腔 狭窄。
动脉硬化:泛指动脉血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的一种疾病 细动脉硬化
包括 动脉中层钙化 动脉粥样硬化症
摄取LDL、VLDL等脂蛋白,形成肌源性泡沫细胞; 平滑肌细胞还可合成胶原、弹性纤维、蛋白多糖等细 胞外基质,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2、纤维斑块期: 肉眼:内膜面散在不规则形隆起的斑块,初为灰黄色,
后因斑块表层胶原纤维的增生及玻璃样变而呈瓷白色。
在腹主动脉后壁血管开中处可见瓷白色隆起、表 面光滑的斑块。部分区域病变已进入粥样斑块期
(3)年龄 AS的检出率和病变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发病机制:
1、脂源性学说: 血脂升高 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通透性增高
ox-LDL,促成单核细胞在血管内皮聚 集并转变成泡沫细胞 2、损伤应答学说: 机械性、生物性、化学性→内皮损伤脱落→促使 脂质在内膜沉积、血小板粘附聚集→产生多种生 长因子→刺激中膜平滑肌进入内膜增殖并分泌基 质→斑块形成。
内皮损伤、通透性
促进脂蛋白进入动脉内膜
3、吸烟 缺氧
内皮损伤
内膜通透性
CO 刺激内皮细胞释放生长因子,诱导动脉 中膜的平滑肌细胞向内膜移行、增生, 从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4、糖尿病和高胰岛素血症 5、其他危险因素 (1)内分泌因素
雌激素、甲状腺素 减少动脉粥样硬化 (2)遗传因素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脂蛋白脂酶缺乏症 动脉粥样硬化症发病率
病变常累及颈内动脉、
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
和Willis环。可引起痴呆
、脑梗塞、脑出血等。
4、肾动脉粥样硬化
5、四肢动脉粥样硬化
基底动脉环及分支粥样硬化
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和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②各种有害因素损伤血管内皮,导致内膜通透性增高,脂质 进入动脉内膜并沉积,产生氧化型LDL(OX-LDL)。
③在一些趋化因子的作用下,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进入内膜, 通过其表面的受体摄取OX-LDL,形成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 由于大量泡沫细胞聚集,故在局部形成脂纹。
④在生长因子等的作用下,内膜平滑肌细胞增生,中膜平 滑肌发生表型转变,迁移并增生;平滑肌细胞通过其表面的 LDL受体摄取LDL、VLDL等脂蛋白,形成肌源性泡沫细胞; 平滑肌细胞还可合成分泌细胞外基质。上述变化可形成内膜的 纤维斑块。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已知重要的危险因素有: 1、高脂血症 LDL(低密度脂蛋白): 含胆固醇最高,且分子较小,
易于进入内膜。 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可转化为LDL。 HDL(高密度脂蛋白):含有使胆固醇逆向转运的载体, 可促使胆固醇从肝外(包括血管壁)转运入肝内并被降解及 排泄。
2、高血压 血压 血流冲击力强
镜下:典型的粥样斑块病灶 表层为纤维帽,深部为粉红色 坏死崩解物,其中含胆固醇结晶 (呈针形裂隙)。底部和边缘有 肉芽组织、少量泡沫细胞和淋巴
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
(二)粥样斑块的继发性变化:
①斑块内出血
②斑块破裂
③血栓形成
④钙化 ⑤动脉瘤形成
主动脉硬化症
严重的主动脉粥样硬化,可见出血、 溃疡形成和钙化等继发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