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饲料资料

合集下载

微生物饲料

微生物饲料

1、有机肥(发酵动物粪便8%,桔杆或草粉8%)2、豆粕38%、玉米10%、小麦12%、鱼粉15%(蚕蛹粉、蝇蛆粉)3、活菌制剂(EM原液)1%4、蛋氨酸、赖氨酸,维生素,多糖,核酸,腐植酸,蛋白酶,淀粉酶、活性小肽5%5、微量元素3%(N=0.5%、P=1%、K=1%、Ca、Na、Mg、Cu、Fe、Zn、Mn、B、Si)1 鱼用微生物饲料的主要类别鱼用微生物饲料是指从微生态理论和绿色食品的理论出发,采用有益微生物与饲料混合经发酵、干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含活性有益菌的安全、无污染、无残留的优质饲料(朱友谊,2001)。

目前,鱼用微生物饲料主要有4类,即酵母饲料、白地霉饲料、小球藻饲料、细菌饲料(成日至,1999)。

1.1 酵母饲料酵母含蛋白质46%~65%,可以替代鱼粉喂鱼,其维生素和磷含量也较丰富,是酶制剂的重要原料。

另外,还含有植物胰岛素,具有促进鱼类采食的作用。

因此,在鱼饲料中加入酵母,能显著提高鱼的成活率和增加鱼产量。

1.2 白地霉饲料白地霉精制干粉,含水分18.6%,在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50.7%,粗脂肪3.6%,粗纤维4.7%,无氮浸出物27.1%,粗灰分13.9%,可以作为鱼类的蛋白质饲料使用。

1.3 小球藻饲料小球藻含蛋白质40%~50%,脂肪10%~30%,碳水化合物10%~25%,灰分6%。

每克干物质的热量为5.5 kcal,含维生素 A 1000~3000Ug,维生素C 2000~4000ug,还含有易被鱼体吸收的磷,是一种比较容易培育的鱼类饲料。

1.4细菌饲料细菌饲料的蛋白质消化率、生物价和蛋白质吸收利用率都很高。

蛋白质含量高达75%~82%,高于其他微生物饲料。

如甲醇细菌饲料,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81.9%,粗脂肪7.9%,粗灰分9.7%,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2鱼用微生物饲料的主要优点’2.1 营养丰富微生物饲料中的菌体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光合细菌粗蛋白质含量高达65%,且富含B族维生素、泛酸、生物素、叶酸、类胡萝卜素、钙、磷和多种微量元素、辅酶Q等。

发酵饲料中常见微生物种类及生长条件

发酵饲料中常见微生物种类及生长条件

发酵饲料中常见微生物种类及生长条件发酵饲料是一种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来提高饲料品质的方法。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在发酵饲料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常见的发酵饲料中的微生物种类及其适宜的生长条件:1.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 生长环境:LAB 对温度和 pH 值比较敏感,通常适宜的生长温度在 25-40°C 之间,pH 值在 4-7 之间较为适宜。

生长环境:LAB 对温度和 pH 值比较敏感,通常适宜的生长温度在 25-40°C 之间,pH 值在 4-7 之间较为适宜。

- 重要功能:LAB 能够通过产酸降低饲料的 pH 值,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提高饲料的保存性。

重要功能:LAB 能够通过产酸降低饲料的 pH 值,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提高饲料的保存性。

2. 酵母菌(Yeast):酵母菌(Yeast):- 生长环境:酵母菌对温度和营养物质需求较高,通常适宜的生长温度在 25-35°C 之间,需要充足的碳源和氮源来支持其生长繁殖。

生长环境:酵母菌对温度和营养物质需求较高,通常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5-35°C 之间,需要充足的碳源和氮源来支持其生长繁殖。

- 重要功能:酵母菌能够通过发酵作用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改善饲料的口感和消化性能。

重要功能:酵母菌能够通过发酵作用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改善饲料的口感和消化性能。

3. 纤维素降解菌(Cellulolytic Bacteria):纤维素降解菌(Cellulolytic Bacteria):- 生长环境:纤维素降解菌主要生长在饲料中的纤维质部分,它们对温度和饮食pH 值要求适宜的生长温度在 30-40°C 之间,pH值在 5-7 之间较为适宜。

生长环境:纤维素降解菌主要生长在饲料中的纤维质部分,它们对温度和饮食pH 值要求适宜的生长温度在30-40°C 之间,pH 值在 5-7 之间较为适宜。

微生物在新型农业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新型农业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新型农业中的应用1. 微生物饲料微生物饲料主要有单细胞蛋白和菌体蛋白饲料、发酵糖化饲料及秸秆微生物发酵饲料等。

单细胞蛋白和菌体蛋白饲料是利用微生物生长繁殖快,蛋白含量高,利用有机废物来生产蛋白饲料。

由我国于1984年3月20日发现的可利用薯类薯渣等粗淀粉的混生配伍菌株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简称4320菌体蛋白饲料,我国又相继选育出在柠檬渣、甜菜渣、豆渣、酒糟和玉米渣等工业废渣上生长良好的混生配伍菌株,用来生产4320系列菌体蛋白饲料。

发酵饲料是利用各种有益微生物,把秸秆类粗饲料加工成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的饲料。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也属微生物饲料类,主要有酶制剂、真菌添加剂、维生素类、抗生素类、氨基酸类、活微生物等。

通过生物发酵工程制取的微生物及代谢物、转化物作伺料,正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中。

2. 微生物肥料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代谢产物的作用,改善作物养分供应,为农作物提供营养元素、生长物质、调控生长、增强抗逆性,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减少化肥使用、提高土壤肥力。

微生物肥料的主要种类有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解磷、解钾菌肥料、光合细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微生物生长调节剂、菌根制剂、抗生菌肥料及促进植物生长的根细菌类制剂。

根瘤菌肥料是世界各国应用最多的微生物肥料,国内微生物肥料生产厂有一半左右生产或生产过含根瘤菌的微生物肥料;解磷微生物可把有机磷或不溶态无机磷转化为可溶态无机磷,供植物利用;解钾硅酸盐细菌经发酵制成菌剂,在缺钾土壤上施用对各种作物表现出很好的增产效果。

微生物肥料的使用可减少化肥用量、减少能源资源消耗。

3. 微生物农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减少使用化学农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且早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研究开发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作物病虫害已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目前微生物农药主要开发有微生物杀虫剂、微生物杀菌剂、微生物除草剂及利用微生物代谢分泌的有效活性物质制成的农用抗生素杀虫、杀菌剂。

微生物饲料资料文档

微生物饲料资料文档
(4)价格较高。
单细胞蛋白的生产价格较其他来源的蛋白质如鱼粉、 大豆蛋白等为高,尚难与之竞争,这依赖于生产工艺的改 进和生产成本的降低。
选择不同微生物生产SCP时应具体分析:
细菌:生长快、蛋白质含量高;但个体小、分离困难,分离 的蛋白质不易消化。
酵母菌:酵母蛋白质构成理想,蛋白质较细菌易于消化;且 菌体大,比细菌易于分离回收。目前生产上采用酵母菌较多。
丝状真菌:易于回收,质地良好。但生产速度较慢,蛋白质 含量低。
藻类:其纤维质的细胞壁不易被人体消化。可富集重金属, 作为食品需进行加工。
3、酵母SCP
酵母是一类广泛用于SCP生产的菌株,其蛋白质含量 高达50%以上,氨基酸组成与牛肉相近,氨基酸齐全,具 多种水解酶的活性,并含丰富的B族维生素,含有促进动 物生长的生物活性物质,并且酵母细胞大、易培养,产品 易分离回收。
指的是从纯培养的微生物细胞中提取的总蛋白,它可以作为人 或动物蛋白的补充。狭义的SCP主要指酵母菌体蛋白,有“人 造肉”之称。
广义的SCP,泛指微生物菌体蛋白,用各种基质大规模培养 酵母菌、霉菌、藻类和担子菌而获得的微生物细胞蛋白。
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食物缺 乏日益显著,尤其是蛋白质资源短缺。
水分% 粗蛋白% 粗脂 可消化碳水 粗纤 灰分 肪% 化合物% 维%
BP正烷酵母 4.5 BP石油酵母 4.5 ESSO细菌
54.1 68.5 62-73
7.8 1.5 10-15
23.9 15.0 10
3.6
7.1
2.1
7.9
6-12
纸浆酵母 螺旋藻 大米 小麦 大豆
6.0
13.7 13.4 11.19
没有尿酸酶,尿酸可能导致肾结实和痛风。

饲料微生物

饲料微生物
2
酸化成熟期:乳酸菌大量繁殖,乳酸进一步 完 成 保 存 期 : 当 乳 酸 积 累 到 1.5 ~2.0% ,
PH4.0~4.2 乳酸菌的活动也受到抑制,青贮料 在厌氧和酸性环境中成熟。
积累,PH值不断下降,饲料进一步酸化成熟。
3
四、青贮时促进乳酸菌增殖的条件 1.选择适当的植物: 用作青贮的植物,应含
三、鲜蛋的贮存原则及方法 1、 冷藏法: 0~1℃ 相对湿度 70%~85% 9~10个月 2 、石灰水贮存法: 3~4个月 3 、水玻璃贮存法: 4~5个月 4、矿物油喷雾或浸渍法: 5 、巴氏消毒贮存法
四 、种蛋的保存与消毒
一 、种蛋的保存 12~16 °C ,相对湿度70~80%,越新鲜 越好, 入孵前种蛋的存放时间不超过7天 二 、种蛋的消毒 1 甲醛气体熏蒸法: 1 立方米福尔马林30ml+高锰酸钾15g 20~30min 2 过氧乙酸熏蒸法 1g /立方米 20~30mi
适当(1.1~1.5%)糖类,不太老,不太嫩, 可混合两种(多种)饲料,可喷洒水分,调 节水量
2 压紧,密封: 酸菜是如何制造出的? 3 加入某些物质,改善发酵条件。 0.1~0.5%食盐、适当的废糖蜜 4 减少杂菌的污染: 保持新鲜,无腐烂变 质,无污染
§四
白质。
单细胞蛋白饲料
1、单细胞蛋白(scp) 单细胞生物产生的细胞蛋 2 、单细胞蛋白饲料:由单细胞生物个体组成的
2瘤胃液接种发酵饲料:仿效瘤胃 3担子菌发酵饲料:可分解部分木质素
§六
微生物与饲料中毒
(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真性饲料中毒)
真菌污染饲料的现象很普通,有时甚至相当严重, 不仅使饲料霉变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真菌性 饲料中毒屡见不鲜。
一、黄曲霉毒素中毒(AFT) 1.粮、豆、花生、饲料、玉米、油饼中寄生。 2.引起人、动物的急性、慢性中毒,强 致癌性,导致肝硬变和肝癌 3.其毒素10多种,毒性最强为B1

微生物发酵饲料类别

微生物发酵饲料类别

微生物发酵饲料类别
微生物发酵饲料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酵母类饲料:包括酵母菌、酵母菌培养物等,常用于猪、鸡、鱼等动物饲料中,具有增进饲料消化吸收能力、促进生长发育等作用。

2. 乳酸菌类饲料:包括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物等,常用于畜禽饲料中,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饲料利用率等作用。

3. 发酵菌类饲料:包括酸奶菌、拮抗细菌等,常用于畜禽饲料中,具有抑制有害菌滋生、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4. 真菌类饲料:包括曲霉菌、酵母菌菌丝体等,常用于畜禽饲料中,具有增加蛋白质含量、改善肠道菌群平衡等作用。

5. 其他微生物饲料:如发酵产生的酶类饲料、微生物发酵产物等,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改善饲料的味道等。

发酵饲料中常用微生物菌株及其生长条件

发酵饲料中常用微生物菌株及其生长条件

发酵饲料中常用微生物菌株及其生长条件简介发酵饲料中的微生物菌株对于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消化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介绍了常用的微生物菌株及其适宜的生长条件,以帮助饲料生产者选择适合的菌株和优化发酵过程。

常用微生物菌株1. 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酵母菌是一种常见的饲料添加剂,能够分解饲料中的复杂碳水化合物,提高饲料的可消化性。

适宜的生长条件包括温度在25°C-40°C之间,pH值在4.5-6.0之间,以及适当的氧气供应。

2. 乳酸菌(Lactobacillus spp.):乳酸菌是一类产酸菌,能够产生有益的有机酸,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增强动物的免疫能力。

适宜的生长条件包括温度在35°C-40°C之间,pH值在5.0-6.5之间,以及适当的氧气供应。

3. 纤维降解菌(Fibrobacter spp.):纤维降解菌主要负责分解饲料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提供动物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适宜的生长条件包括温度在39°C-41°C之间,pH值在6.0-6.7之间,以及适当的氧气供应。

4. 放线菌(Actinomycetes):放线菌具有广谱的抗生素产生能力,可抑制饲料中的有害微生物。

适宜的生长条件包括温度在25°C-30°C之间,pH值在6.0-8.0之间,以及适当的氧气供应。

5. 醋酸菌(Acetobacter spp.):醋酸菌能够将饲料中的糖类转化为有机酸,促进饲料的发酵和保存。

适宜的生长条件包括温度在25°C-30°C之间,pH值在4.0-5.0之间,以及适当的氧气供应。

结论选择适宜的微生物菌株并提供其适宜的生长条件对于发酵饲料的生产至关重要。

饲料生产者应根据饲料成分以及目标效果来选择合适的菌株,并注意提供适宜的温度、pH值和氧气供应等生长条件,以保证发酵过程的顺利进行。

4 第四章 微生物饲料

4 第四章 微生物饲料

第四章、微生物饲料微生物饲料是指利用微生物个体繁殖或其新陈代谢活动来生产和调制的饲料,包括提供反刍动物能量的青贮饲料、提供各种动物蛋白质的单细胞蛋白、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使用的微生物酶制剂及益生菌剂等。

第一节微生物与青贮饲料为反刍动物越冬贮藏的饲料有干草料和青贮料。

干草料是由饲料作物失水干燥而制成,但因其制作过程受天气、季节和场地等因素的影响,在晾晒过程中营养物质损失较大,使其营养价值偏低,因此干草料的推广受到限制。

青贮料是将青绿植物密封贮藏,通过微生物发酵,使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转化成乳酸、乙酸等有机酸,降低青贮料的pH值,从而抑制腐败菌生长而获得的能够长期贮存、保持作物鲜嫩多汁和丰富营养的越冬饲料。

在我国北方,通常将玉米及其秸秆青贮后成为冬季反刍动物的主要饲料来源。

一、青贮饲料的微生物类群生活在植物表面,借助于植物渗透或分泌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的微生物,称为附生微生物,主要包括霉菌、酵母、细菌。

新鲜叶面一般含有大量附生细菌,其中,乳酸菌所占比例很高,酵母菌和霉菌则相对较少。

在自然青贮发酵过程中,主要是植物附生微生物参与青贮发酵过程。

根据微生物在青贮发酵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有利于青贮发酵的微生物和不利于青贮发酵的微生物即有害微生物。

前者主要指乳酸菌;后者是对青贮饲料营养有破坏作用的厌氧性梭菌和肠细菌、引起有氧腐败的酵母菌、霉菌以及有致病性的利斯特菌等。

青贮过程的有害微生物不仅造成青贮饲料营养成分的降低,而且对动物生长及产品质量也会产生很大影响。

下介绍参与青贮发酵过程的主要微生物类群。

(一)乳酸菌乳酸菌是指利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的细菌总称,乳酸菌具有兼性厌氧、无芽孢、不运动、革兰阳性等特征。

常见的附生乳酸菌有乳杆菌(Lactobacillus)、片球菌(Pediococcus)、明串珠菌(Leuconostoc)、肠球菌(Enterococcus)、乳球菌(Lactococcus)、链球菌(Streptococcus)。

饲料微生物

饲料微生物

饲料微生物第一节饲料中的微生物一、植物体表的微生物及其来源植物体表包括植物根系表面和植物地上茎叶表面两部分。

根际存在着很多微生物群,其中细菌中的99%属于不形成芽孢的细菌,包括草生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还有能进行乳酸发酵的细菌,其中以异型乳酸发酵菌为主。

真菌的数量也很多,主要有青霉菌、木霉菌、镰刀菌等。

植物根际微生物群与植物形成互生或共生的关系。

植物地上部分(茎和叶等)也存在很多微生物,称为附生微生物。

它们主要来源于土壤、根际和空气尘埃等,其中包括氨化细菌、乳酸菌、丁酸菌、大肠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霉菌、酵母菌和芽孢杆菌等。

健康植物通常能产生杀菌素并具有表皮屏障作用,因此其表面的附生微生物的生长受到限制。

二、动物性饲料的微生物及其来源动物性饲料富含蛋白质,且加工过程常需一定时间,因此,其中的微生物能有时间大量生长和繁殖。

在这类饲料成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常很多其中特别富含腐败性细菌,常见的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需氧性芽孢杆菌和厌氧性梭菌等,另外还有多种霉菌。

动物性饲料一般都作干制或盐渍以利于贮存,这样微生物因缺乏可利用的水分而不能活动,但一旦遇湿或水,其中的微生物即可迅速生长和繁殖,引起饲料发霉变质,因此,在保藏和使用时应该注意。

第二节粗饲料的加工与微生物的活动一、干草的调制与微生物的活动饲草在干制过程中都有一定的养分损失。

适当干制的干草仍保持一定的青绿颜色,所以也称青干草。

制备良好的干草能有效地保存青绿饲料的营养成分,是一种较高质量的粗饲料。

在我国普遍采用自然干燥法调制干草,也即田间自然晒制法。

该法在于制过程中,常受气候和环境的影响。

有条件的地区使用机械强力通风的人工干燥法,使饲草的水分迅速降低。

一、干草的调制与微生物的活动干草贮存时要防止过度发酵和自燃。

一般而言,合格的干草要求含水量低于17%,这样便于贮存。

在干草堆贮过程中要控制含水量,当温度上升到65℃以上时,应立即穿堆降温或倒堆散热。

介绍三种微生物饲料

介绍三种微生物饲料
科 技 ,0 3 1 ) 1 . 20 ,(2 :7
c] 8 杨立彬 , 李德 发 , 谯仕彦 , 张伟 芳 , 学新 . 胥 高铜 高锌
水平预混料对断奶仔 猪促 生长防下痢效果比较 [ ] J.
饲 料 工 业 ,00 ( ) 1 . 2 0 ,5 :0
[O 易中华. 2] 高锌的作 用机理及 其在仔 猪饲粮 中的应 用
陈大水 , : 等 纳米蒙脱石与氧化锌在乳仔猪 饲料中的对 比应用
料 研 究 ,99,3 :4 19 ( ) 1 .
一 2 一 7
[5 方俊.不 同饲料添加剂锌 源对仔 猪 的影响 [ . 1] D] 湖 南农 业大学,0 3 20 . [6 计峰 , 1] 罗绪刚 , 李素芬 , 刘彬 , 顺祥. 余 高锌对 断乳仔 猪促 生长作用及其机理的研 究进展[ ] 动物 营养学 J.
19 ,( )2 . 9 3 6 :4
[ ] 艳珍 , 其 风 , 玉 兰 , 良 , 广 东. 期 断 奶 仔 6陈 李 赵 乔 孙 早
[7 冷静 , 志明 , 国明, 1] 戴 杨 顾平 生. 日粮 锌对 断奶仔猪 血清溶 茵酶活 性 的影 响 [ ] 四 川 畜牧兽 医,0 3 J. 20 ,
[ 4 汤继顺 , 1] 吴金 节 , 希春 , 萍 , 雪松 , 王 唐 徐 刘智.锌 源
和锌水平对断奶应激仔猪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 J.
中 国农 业 科 学 , 0 6 6 :2 20 ,( ) 1.
[5 2 ]李辉 , 皮振邦 , 李丹 , 高华.纳米蒙脱石 对大肠 杆 晏 菌吸 附作 用的研 究 [ ] J .湖 北农 学 院学报 ,0 3 2 20 ,3
(1 : . 1)1 2
猪 日粮 中添加 氧化 锌 的试 验 [ ] 国畜牧 杂志 , J .中

微生物发酵饲料

微生物发酵饲料

生物发酵饲料
主要成分;
嗜酸乳酸杆菌,粪肠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丁酸梭菌,葡聚糖,甘露寡糖,消化酶。

作用原理;
采用单向呼吸膜的包装袋,接种后的物料(含水量在34%左右)在包装袋内发酵,产生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达到设定压力可以通过呼吸膜排出,但是外界的空气始终不能进入包装袋内。

这样就可以保证袋内严格的无氧环境和无杂菌状态。

接种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和乳酸菌等有益菌,酵母菌能够快速地消耗氧气, 并能使物料的pH值适度下降, 为乳酸菌等有益菌生长代谢提供了很好环境条件。

在环境温度为10℃~20℃情况下, 发酵7天就可以使用。

如果环境温度达到25℃以上, 发酵3天就能应用。

家禽使用功效;
1,使用本品3天粪便明显改善,白色粪便和未消化玉米豆粕现象明显减少,饲料利用率提高5-10%。

2,使用本品3-5天舍内有害气体降低50-70%,氨气味明显减少(建议清理好以前的粪便)。

3,使用本品5-7天老弱病残鸡蛋壳颜色明显改善。

4,长期使用死淘率降低50%以上,育雏育成期生长速度提高10%以上。

猪使用功效;
1,使用本品3天粪便明显改善,白色粪便和未消化玉米豆粕现象明显减少,饲料利用率提高5-10%。

2,使用本品3-5天舍内有害气体降低50-70%,氨气味明显减少(建议清理好以前的粪便)。

3,控制乳仔猪腹泻减缓各类应急,三天解除母猪便秘,长期使用能显著提高母猪泌乳量。

2024年微生物饲料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微生物饲料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微生物饲料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引起关注,微生物饲料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饲料替代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旨在对微生物饲料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2. 市场概况2.1 市场规模据统计数据显示,微生物饲料市场在过去几年持续增长。

截至目前,该市场规模已达到XX亿元,预计未来还将保持稳定增长。

2.2 市场特点微生物饲料市场具有以下特点:•绿色环保:微生物饲料采用微生物菌群发酵制作而成,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对环境无污染。

•良好的理化性质:微生物饲料富含有益生物活性成分,能够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多样化的应用领域:微生物饲料在家禽、畜牧、水产养殖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3. 竞争环境分析3.1 竞争对手分析微生物饲料市场存在一定的竞争对手。

目前,行业内主要的竞争对手有A公司、B公司和C公司。

这些公司凭借其技术优势、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等因素,在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

3.2 SWOT分析•优势:微生物饲料具有绿色环保、良好的理化性质和广泛的应用领域等优势。

•劣势:微生物饲料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和成本压力。

•机会:随着消费者对于绿色食品的需求增加,微生物饲料市场前景广阔。

•威胁:市场上竞争对手众多,技术突破、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挑战需引起重视。

4. 政策环境分析政策环境对于微生物饲料市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已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微生物饲料的生产和销售。

这些政策包括鼓励和支持微生物饲料的研发与应用、优化监管机制等。

5. 技术创新分析技术创新对微生物饲料市场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目前,微生物饲料行业正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包括饲料制备技术、微生物菌种培养技术等方面。

这些技术的创新有助于提高微生物饲料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品质等。

6. 消费者需求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消费者对于饲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4 第四章 微生物饲料

4 第四章 微生物饲料

第四章、微生物饲料微生物饲料是指利用微生物个体繁殖或其新陈代谢活动来生产和调制的饲料,包括提供反刍动物能量的青贮饲料、提供各种动物蛋白质的单细胞蛋白、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使用的微生物酶制剂及益生菌剂等。

第一节微生物与青贮饲料为反刍动物越冬贮藏的饲料有干草料和青贮料。

干草料是由饲料作物失水干燥而制成,但因其制作过程受天气、季节和场地等因素的影响,在晾晒过程中营养物质损失较大,使其营养价值偏低,因此干草料的推广受到限制。

青贮料是将青绿植物密封贮藏,通过微生物发酵,使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转化成乳酸、乙酸等有机酸,降低青贮料的pH值,从而抑制腐败菌生长而获得的能够长期贮存、保持作物鲜嫩多汁和丰富营养的越冬饲料。

在我国北方,通常将玉米及其秸秆青贮后成为冬季反刍动物的主要饲料来源。

一、青贮饲料的微生物类群生活在植物表面,借助于植物渗透或分泌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的微生物,称为附生微生物,主要包括霉菌、酵母、细菌。

新鲜叶面一般含有大量附生细菌,其中,乳酸菌所占比例很高,酵母菌和霉菌则相对较少。

在自然青贮发酵过程中,主要是植物附生微生物参与青贮发酵过程。

根据微生物在青贮发酵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有利于青贮发酵的微生物和不利于青贮发酵的微生物即有害微生物。

前者主要指乳酸菌;后者是对青贮饲料营养有破坏作用的厌氧性梭菌和肠细菌、引起有氧腐败的酵母菌、霉菌以及有致病性的利斯特菌等。

青贮过程的有害微生物不仅造成青贮饲料营养成分的降低,而且对动物生长及产品质量也会产生很大影响。

下介绍参与青贮发酵过程的主要微生物类群。

(一)乳酸菌乳酸菌是指利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的细菌总称,乳酸菌具有兼性厌氧、无芽孢、不运动、革兰阳性等特征。

常见的附生乳酸菌有乳杆菌(Lactobacillus)、片球菌(Pediococcus)、明串珠菌(Leuconostoc)、肠球菌(Enterococcus)、乳球菌(Lactococcus)、链球菌(Streptococcus)。

饲料 标准 微生物

饲料 标准 微生物

饲料标准微生物
饲料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是指饲料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这些
指标对于确保饲料的安全性、质量和卫生非常重要。

在饲料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引入各种微生物,包括致病菌、霉
菌、酵母菌等。

如果饲料中的微生物数量超过一定限制,就可能对动
物的健康造成威胁,甚至导致疾病的传播。

因此,饲料标准通常会规定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的上限,以确保
饲料的安全性和卫生。

这些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动物种类、饲料类型
和地理位置而有所不同。

为了确保饲料符合微生物标准,饲料生产企业通常会采取一系列
的措施,如加强生产过程的卫生管理、使用消毒剂、对饲料进行灭菌
处理等。

饲料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是确保饲料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保障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饲料

微生物饲料

一览饲料英才网©版权所有一览饲料英才网微生物饲料(一览饲料英才网提供)发酵秸秆饲料的原理是通过有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使分泌酸大量增加,秸秆中的木聚糖链和木质素聚合物酯链被酶解,促使秸秆软化,体积膨胀,木质纤维素转化成糖类。

连续重复发酵又使糖类二次转化成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使pH值降低到4.5~5.0,抑制了腐败菌和其他有害菌类的繁殖,达到秸秆保鲜的目的。

其中所含淀粉、蛋白质和纤维素等有机物降解为单糖、双糖、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促使饲料变软、变香而更加适口。

最终使那些不易被动物吸收利用的粗纤维转化成能被动物吸收的营养物质,提高了动物对粗纤维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率。

发酵饲料原料与配方:配制好的发酵饲料1000公斤,水350-400公斤(夏天350,冬天400),菌种饲料发酵剂5公斤,100-200克纳豆菌。

2、制作稀释活化发酵液:将菌种5公斤饲料发酵剂和100-200克纳豆菌倒入350-400公斤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活化发酵液。

3、将制成的活化发酵液与1000公斤发酵饲料混合均匀,湿度以手捏成团不滴水,一触即散为宜。

有搅拌机的大型养殖场将活化发酵液慢慢加入饲料中搅拌均匀即可;没有搅拌机的养殖户将活化发酵液慢慢少量喷到饲料上,用铁锹搅拌均匀,注意:不能有团块、水结块,用手将团块、水结块搓散搅拌均匀。

4、大型养殖场可以将配置好的饲料在地面压实堆成垛或者装入水泥池压实,用塑料薄膜密封或者使用厚实的不透气的塑料碎团块、水结块。

微生物饲料是以微生物、复合酶为生物饲料发酵剂菌种,将饲料原料转化为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活性小肽类氨基酸、微生物活性益生菌、复合酶制剂为一体生物发酵饲料。

该产品不但可以弥补常规饲料中容易缺乏的氨基酸,而且能使其它粗饲料原料营养成份迅速转化,达到增强消化吸收利用效果。

使用功效1、本品占全价配合饲料的5-30%,一般情况下为10%合适,配制母猪饲料时,建议用量不超过20%。

本品按比例配合均匀后饲喂,现配现喂,可干喂也可湿喂,自由饮水。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课件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课件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课件第一章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简介1.1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概念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是指将一定剂量的微生物添加到饲料中,通过发酵代谢、分解、转化、合成等过程改良饲料质量,提高动物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达到提高畜禽养殖效益的目的。

1.2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种类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包括菌种饲料添加剂、酵素饲料添加剂和微生物发酵代谢产物饲料添加剂三大类。

1.3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优点(1)可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

(2)可抑制胃肠道中有害菌群的繁殖,保持肠道良好菌群的平衡。

(3)可改善肠道环境,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4)可增强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5)可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第二章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种类及功能2.1 菌种饲料添加剂菌种饲料添加剂是指将一定数量的有益菌类添加到饲料中,通过菌类的代谢活动改良饲料质量,促进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利用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方面的作用。

常用的菌类有益生菌、酵母菌等。

2.1.1 益生菌益生菌是通过模拟人和动物肠道内生态环境中的有益菌类,而得到的一类菌类制品,是一种高效的菌群调节剂和消化道功能改善剂。

常用的益生菌制品有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产酸梭菌、嗜酸乳杆菌等。

(1)促进动物生长:益生菌可以直接参与和促进消化道内种种代谢活动,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从而提高动物生长速度。

(2)提高饲料利用率:益生菌能够增加粮中性物质的降解、促进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水解和吸收,饲料利用率明显提高。

(3)改善肠道环境:益生菌可以通过竞争性排斥、占据肠道内生态位,抑制有害菌群的繁殖,降低肠道内pH值,改善肠道环境,维护肠道健康。

(4)提高免疫力:益生菌可增强动物的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减少炎症反应,降低疾病发生率。

2.1.2 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常用的有活性酵母、毕赤酵母、酿酒酵母等。

酵母菌作为一种营养全面的蛋白质来源,在动物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鱼用微生物饲料种种 - -

鱼用微生物饲料种种  -          -

鱼用微生物饲料种种
摘要:酵母饲料。

酵母含蛋白质40%~65%,营养丰富,生物价和消化率都很高。

饲料中添加酵母可大幅度降低鱼粉用量。

酵母维生素含量丰富,含磷量特别多,同时也是酶制剂的重要原料。

酵母中还含有植物胰岛素,可促进鱼类食欲。

白地霉饲料。

白地霉是一种类酵母状真菌,菌丝体内含酵母饲料。

酵母含蛋白质40%~65%,营养丰富,生物价和消化率都很高。

饲料中添加酵母可大幅度降低鱼粉用量。

酵母维生素含量丰富,含磷量特别多,同时也是酶制剂的重要原料。

酵母中还含有植物胰岛素,可促进鱼类食欲。

白地霉饲料。

白地霉是一种类酵母状真菌,菌丝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作为鱼类蛋白饲料。

白地霉精制成干粉,含水分18.6%,干物质81.4%。

干物质中粗蛋白占50.7%,粗脂肪3.6%,粗纤维4.7%,无氮浸出物27.1%,粗灰分13.9%。

细菌饲料。

含蛋白质75%~82%。

甲醇细菌每公斤基质中能生产出0.5公斤甲醇单细胞蛋白,其干物质含量为96.7%,干物质中含粗蛋白81.9%。

小球藻饲料。

含蛋白质40%~50%,脂肪10%~30%,碳水化合物10%~25%,灰分6%,每克干物质的热量为5.5千卡,含维生素1000微克~3000微克,其中维生素C
含量为2000微克~4000微克,藻类中的磷易被鲤鱼吸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状真菌:易于回收,质地良好。但生产速度较慢,蛋白质 含量低。
藻类:其纤维质的细胞壁不易被人体消化。可富集重金属, 作为食品需进行加工。
3、酵母SCP
酵母是一类广泛用于SCP生产的菌株,其蛋白质含量 高达50%以上,氨基酸组成与牛肉相近,氨基酸齐全,具 多种水解酶的活性,并含丰富的B族维生素,含有促进动 物生长的生物活性物质,并且酵母细胞大、易培养,产品 易分离回收。
没有尿酸酶,尿酸可能导致肾结实和痛风。
(2)有毒性物质存在的可能性。 如微生物从培养基中吸收重金属及自身代谢产生的毒素
等,因此,必须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进行质量检测。
(3)不容易消化。
由于微生物细胞在人类消化管中消化得较慢,还有些 细胞壁组分不能被消化,因此可能会使一些食用者产生消 化不良或过敏症状。
(4)价格较高。
单细胞蛋白的生产价格较其他来源的蛋白质如鱼粉、 大豆蛋白等为高,尚难与之竞争,这依赖于生产工艺的改 进和生产成本的降低。
选择不同微生物生产SCP时应具体分析:
细菌:生长快、蛋白质含量高;但个体小、分离困难,分离 的蛋白质不易消化。
酵母菌:酵母蛋白质构成理想,蛋白质较细菌易于消化;且 菌体大,比细菌易于分离回收。目前生产上采用酵母菌较多。
3、利用微生物及其有益产物作饲料添加剂。
微生态制剂、维生素,氨基酸,酶和微生物促长剂。而药 物,维生素,氨基酸和纯酶类一般不称为微生物饲料。
上述三种形式很难截然分开,多半是互相结合在一起 的,各有侧重而已。
第一节 单细胞蛋白
(Single Cell Protein,SCP)
概念: 微生物蛋白又称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 SCP),
1、SCP的特点
(1)蛋白质含量很高 按干重计,细菌40%-80%,酵母菌40%-60%,霉菌
15%-50%,藻类60%-70%, 所含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略高于大豆蛋白质。 所含维生素有B2 、B6 以及β胡罗卜素,麦角固醇等,因
此,可视其为一种理想的蛋白质资源。
单细胞生物体与传统食品的各种营养成分含量比较
应用于SCP生产的常用酵母有酿酒酵母属、汉逊酵母 属、毕赤酵母属和假丝酵母属中的产朊假丝酵母、热带假 丝酵母、解脂假丝酵母、扣囊拟内孢霉和白地霉等.
(1)酿酒酵母(S. cerevesiae)
是工业最常用菌种之一,是生产食用、药用和饲料 用单细胞蛋白的常见菌株。酵母可用于制作面包和酿造 酒精、啤酒、葡萄酒等
10-15
2.3 2-3 1.29 1.2 17.76
10
35.4 18-20 75.5 72.8 24.85
6-12
4.6
5.7
0.88 0.9 4.7
1.06 2.1 4.6
(2)微生物世代短,生长快
根据计算,体重为500 Kg的食用牛,每天能增加0.5 Kg蛋白质,在相同的时间里,在理想的生长条件下,理论 上同样重量的酵母菌可产生1000 Kg以上的蛋白质。
(3)微生物的培养不受季节、气候和地区的限制,它的 生产环境可人为控制,所以微生物蛋白易于实现工业化生 产。一个年产10万吨的单细胞蛋白工厂,如以蛋白质含量 为45%的酵母菌计,可相当于3.67万hm2 亩土地所生产的 大豆蛋白。
2、单细胞蛋白的缺陷
(1)核酸含量很高。 人体不容易消化核酸, 核酸代谢会产生大量尿酸,人体
第二章 微生物饲料
➢ 第一节 单细胞蛋白(SCP) ➢ 第二节 青贮饲料 ➢ 第三节 益生菌发酵饲料
微生物饲料: 微生物饲料是指微生物及通过微生物加工调制的产品。 就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和繁殖,生产和调制饲料, 包括单细胞蛋白饲料、菌体饲科、发酵饲料、微生物秸 秆发酵饲料,以及微生物添加剂(抗生素类添加剂、真菌 添加剂、酶制剂)等。
蛋白质含量高、麦角质醇、维生素C、 辅酶A等活性因子等含量丰富。
酿酒酵母:利用葡萄糖、蔗糖为碳源。
(2)假丝酵母属
可以利用农副产品和碳氢化合物生产菌体蛋白
产朊假丝酵母
利用造纸废液(戊糖) 利用食品行业废弃物
热带假丝酵母
利用农副产品 利用工业废弃物
解脂假丝酵母 分解脂肪和蛋白质的能力很强
利用石油生产蛋白质
(3)白地霉属
白地霉属丛梗孢科,地霉属。生长最适温度为30℃ , 最高温度为33-37 ℃。
白地霉的菌体蛋白营养价值很高,它的生理适应性强, 生长速度快,耐高渗透压,菌体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蛋白 营养素,生产的单细胞可供食用及饲料用,也可提取核酸。
指的是从纯培养的微生物细胞中提取的总蛋白,它可以作为人 或动物蛋白的补充。狭义的SCP主要指酵母菌体蛋白,有“人 造肉”之称。
广义的SCP,泛指微生物菌体蛋白,用各种基质大规模培养 酵母菌、霉菌、藻类和担子菌而获得的微生物细胞蛋白。
➢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食物缺 乏日益显著,尤其是蛋白质资源短缺。
微生物饲料的分类
1、利用微生物处理难利用的大宗饲料原料.
经过微生物处理,发酵原料增加适口性,提高消化率及营 养价值;或解毒、脱毒,积累有益物质等。高粗纤维的秸杆、 农副产品,如青贮饲料,喂牛羊等反刍动物.
包括乳酸发酵(青贮饲料),粗饲料发酵,饼粕脱毒 (发酵豆粕),担子菌发酵,有毒饲料解毒等。
2、利用广泛存在的废弃物,糖类和纤维素资源来生产菌 体蛋白。如饲料酵母SCP用于猪、鸡;固态法菌体蛋白, 食用菌,白地霉,光合细菌和微型藻等用于水生动物。
BP正烷酵母
水分%
4.5
粗蛋白% 粗脂肪 可消化碳水化 粗纤维 灰分
%
合物%
%
54.1
7.8
23.9
3.6
7.1
BP石油酵母 4.5
68.5
1.5
15.0
2.1
7.9
ESSO细菌
纸浆酵母 螺旋藻 大米 小麦 大豆
6.0
13.7 13.4 11.19
62-73
46.0 62-68 8.13 9.6 36.99
➢2013年中国进口大豆6000余万吨,国产大豆不足1000万吨!
解决途径
➢ 微生物转化生产蛋白质的能力远高于植物;以酵 母等பைடு நூலகம்产单细胞蛋白饲料;
➢ 我国每年产生的各种可利用工农业副产品数量以 数亿吨计,这些废渣、废液大部分未被利用而直 接排放,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寻求利用微生物将可再生性生物资源及其他廉价 资源转化成饲料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