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合成教案(探究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的合成

一、教学目标

1.利用实验归纳法,得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并能初步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

二、重点与难点分析

通过探索性实验,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教学器材

教师用器材: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器、钩码(12个)、细线若干、弹簧秤(3只)、橡皮

筋(3条)、方木板(1块)、平行四边形定则演示器(2个)、投影(l套)、微机(1套)、三

角板(2个)。

学生用器材30套,每套包括:方木板(1块)、弹簧秤(2个)、橡皮筋(l 条)、8开白

纸(l张)、50cm细线(1根)、图钉(l个)、有刻度的三角板(2个)、记号笔(1支)、大铁夹(1个)。

四、主要教学过程

1. 引入教学

[复习与提问]

在初中,我们学过“一个力产生的效果,与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

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求两个力的合力叫做二力的合成。

提问:已知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F2的大小分别为2N、3N,如果F1、F2的方向相同,那以它们的合力大小是多少?合力沿什么方向?

引导回答:5N,方向与F1、F2的方向相同。

进一步提问:如果F1、F2的方向相反,那么它们的合力大小是多少?合力沿什么方向?

(1N,方向与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板书)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与两个力的大小、方向两个因素有关。并讲述这就是初中所学的“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投影1)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两位同学沿不同方向共同用力挺住一袋土石,解放军战士一人也能提住同一袋土石。

(演示1)

将橡皮筋一端固定在M点,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风F1、F2共同作用,将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点;如果我们只用一个力,也可以将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 点。如图1、图2所示。

一个力F产生的效果,与两个力F1、F2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F 就叫做那两个力F1、F2的合力,而那两个力F1、F2就叫这个力F的分力。求F1、F2两个力的合力F,也叫做二力的合成。如图3所示。

与初中的二力合成不同的是,F1、F2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互成角度。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板书:1.5力的合成)

[过渡]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跟两个力的大小、方向两个因素有关。那么,(板书)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跟两个力的哪些因素有关呢?

2.新课教学

提问: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大小、方向是否有关?如果有关,又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首先,应该确定两个分力的大小、方向;再确定合力的大小、方向;然后才能研究合力与两个分力的大小、方向的关系。

那么怎样确定两个分力风F1、F2的大小、方向呢?

启发学生回答:用弹簧秤测量分力的大小,分力的方向分别沿细绳方向,即沿所标明的虚线方向。

[讲解弹簧秤的使用]

在使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时,首先,要观察弹簧秤的零刻度及最小刻度,同时要注意弹簧秤的正确使用及正确的读数方法。

确定分力的大小:(边演示边讲解两人如何分工合作)一位同学用两只弹簧秤分别钩挂细绳套,同时用力互成角度地沿规定的方向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另一端伸长到O点;另一位同学用记号笔分别在相应位置记下两个弹簧秤的读数。这就是分力的大小。

注意:拉动橡皮筋时,要使两只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现在,请同学们观察M点有没有固定橡皮筋,规定的方向是不是明确,记录用的油笔有没有?用铁夹子将木板固定在桌上。

都准备好之后,左边同学拉橡皮筋,右边同学读数并记录数据,测量两个分力的大小,测量完之后请举手!

[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提问:怎样确定合力F的大小、方向呢?

引导学生回答: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也把橡皮筋拉到位置O,弹簧秤的读数就是合力的大小,细绳的方向就是合力的方向。

确定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一位同学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也把橡皮筋拉到位置O,另一位同学用记号笔记下细绳的方向,并在相应位置记下弹簧秤的读数。这就是合力的方向、大小。注意前后两次实验O点应该重合。

现在,请右边同学技橡皮筋,左边同学读数并记录数据,确定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视察学生实验情况]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确定了两个分力以及它们的合力的大小、方向。为了弄清楚两个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大小、方向的关系,我们可以用力的图示法形象地将分力和合力的大小、方向表示出来。

[数据处理]

1)用力的图示法分别表示分力及合力:选择适当的标准长度(3cm长的线段表示1N力),利用三角板,从O点开始,用力的图示法分别表示两个分力及合力的大小、方向。注意标准长度要一致。如图所示,有向线段OA、OB、OC

分别表示两个分力及合力。

现在,请同学们用力的图示法将自己测量的分力和合力分别表示出来。

提问:分力的大小分别等于多少?合力的大小等于多少?

进一步提问:由此看来,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不能简单地利用代数方法相加减。那么合力与分力的大小、方向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同学们仔细看看,O、A、C、B的位置关系有什么特点?

(停顿20秒,引导同学猜出)

O、A、C、B好像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OC好像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教师解说:OC好像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这毕竟是一种猜测,究竟OC是不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呢?我们可以以OA、OB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CB,看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与OC是否重合。

2)用两个三角板,以表示两个分力的有向线段OA、OB为邻边,用虚线作平行四边形OACB。

(示范。强调邻边,利用两个三角板作平行四边形。)

现在清同学们以自己所得的OA、OB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并连接OA、OB之间的对角线。

3)同学操作,教师指导,选出典型,投影讲评。

4)比较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和合力,发现对角线与合力很接近。

5)四组同学所得结果都是结论4),教师所得实验结果也是结论4),那么结论4)是不是普遍的呢?

6)经过前人们很多次的、精细的实验,最后确认,对角线的长度、方向,跟合力的大小、方向一致,即对角线与合力重合,也就是说,对角线就表示F1、F2的合力。

可见求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不是简单地将两个力相加减,而是(可以)用表示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均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就是平行四边形定则。如图5所示。

提问:有没有同学实验结果是对角线与合力相距比较远?

有这种情况很正常,一个规律的得出,是由很多人在很长时间里,进行了许多次实验,才能总结出来,并要经得起实践检验。因此,一个规律,并不是通过一次实验就能得到的。如果有同学实验结果是对角线与合力相距比较远,不要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