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水与水循环PPT
高三总复习地理课件 水循环和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2.结合设问,准确调用知识 第(1)题,设问指向为保持地下淡水区相对稳定,即淡水区雨水下渗要相对 稳定,结合选项,从 气候 、地形影响下渗两个角度分析即可。
3.综合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第(2)题,要求考生分析人工岛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的原 因。首先结合人工岛的成因明确人工岛面积一般较小,降水后渗透到地下水量 有限,因而地下淡水储量 较少 ,且开采利用周期 短 ;地下淡水多为潜水,取 水难度 小 ;人工岛上人口较少,生产生活污水少,地下淡水水质较好。
大气层中也有少量的水,基本上是以 水汽 的形态存在
2.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有哪些? 提示: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
二、水循环 (一)水循环的类型与过程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用箭头完成上图水循环的过程。 2.根据图示内容连线。
3.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该工程的淡水生产过程类似于哪种 水循环过程?城市生活、生产的取水、用水过程相当于哪个水循环环节?
提示:相当于海水蒸发经过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形成降水,与海陆间循环 类似。 径流输送。
(二)归纳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维持”——全球水的 动态平衡。 2.“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 不平衡 的矛盾。 3.“联系”—— 海陆间的主要纽带。 4.“塑造”—— 地表形态。
三、陆地间水体的相互关系 (一)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 阅读下图,完成以下问题。
能减少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其防洪抗旱能力,也能减弱湖泊水 围湖造田
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能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使地面蒸发量减少, 城市路面硬化 易造成城市内涝
用水不当
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 流;对地下水过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 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
2010高考自然地理复习系列课件11《陆地水和水循环》
11《陆地水和水循环》
1、陆地水的类型; 2、主要河流补给类型、补给季节和特点; 3、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运用水循环原 理分析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的合理性; 4、掌握等潜水线和等承压水线的判读方法。
陆地水的来源: 大气降水
一、陆地水的类型
1、按空间分类 地表水
题型二:
读数值,判 断地势起伏 和河流流向
潜水位与地势起伏相一致 地势高处潜水位高;地势低处潜水位低
2.上图为某地两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 潜水位(单位:米),可正确反映河流流向的是: A、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 A B、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南向北流 C、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图河流自南向北流 D、a图河流自南向北流,b图河流自北向南流
闭 合
M
H h 海平面
题型一:
读数值,求潜水 的埋藏深度
图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单位: 米),读图回答。 1、钻井甲的潜水埋藏深度约为: B A、10米 B、5米 C、2.5米 D、0米
潜水的埋藏深度=地面海拔高度- 潜水位的海拔高度
2、潜水位与地势有何关系?
潜水位与地势起伏相一致:地势高——潜水位高 地势低——潜水位低
三、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
1.类型:海上内循环、陆地循环、海陆间循环. 2.环节:蒸发(植物的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
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3.意义:
(1)维护全球水量平衡; (2)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3)使地球表层各个圈层之间,以及陆地和海洋之 间实现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 (4)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不断塑造地表态.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的互补关系——补给方向取决于三者相对水位高低
高考地理第一轮专题复习陆地水与水循环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地下水补给
补给 我国重要 时间 分布地区 雨季 东部季风区 夏季 西北和青藏
地区 春季
补给方式
雨水补给 永久性积雪 和冰川融水 补给 季节性积雪 融水补给
湖泊水补给
影响因素 降水变化 气温变化
气温变化
地下水补给
补给 我国重要 时间 分布地区 雨季 东部季风区 夏季 西北和青藏
地区 春季 东北地区
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
补给
大气降水 地表水
大气降水、地表水通 过潜水补给
运动 状况
在重力作用下,由 高处向低处渗流;
在静水压力作用下,
从补给区经承压区向 排泄区运动;
流量 水质
潜水
承压水
埋藏 条件
地表下列,第一种 隔水层之上
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
补给
大气降水 地表水
大气降水、地表水通 过潜水补给
运动 状况
1000
A 雨水补给 B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C 地下水补给
750
500
250 0 12 2 4 6 8 10 12 (月)
◆结束
流量 250
永久性积雪和 冰川融水补给
夏汛
A
B
7 月份
7 月份
流量
流量
C
D
4 7 月份
7 月份
(立方米/秒)
流量 15000
雨水补给 夏汛
流量 250
永久性积雪和 冰川融水补给
夏汛
A
B
7 月份
流量 季节性 雨水 积雪融 补给 水补给
流量
C 春汛 夏汛
D
4 7 月份
7
潜水
承压水
埋藏 条件
地表下列,第一种 隔水层之上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水循环与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4.(2018·高考全国卷Ⅲ)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991年博茨瓦纳在索瓦(如图)建立纯碱厂,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 蒸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近年来,由于采取环保 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竞争,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指出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2)不利影响
滥伐森林,破 坏地表植被
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 雨时,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汇聚加快,容易发生洪涝灾 害
围湖造田
减少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其防洪抗旱能力,也会减弱 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城市路面硬化
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使地面蒸发 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1)指出7、8月份松花江流域降 水水汽的主要来源。(4分)
夏季风从太平洋带来的水汽; (2分)当地蒸发(腾)到大气 中的水汽。(2分)
6.(2021年南宁市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 。这就是水平衡原理。地处我国东北的松花江流域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显 著,洪涝和干旱等气象灾害频发。2013年8月,该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图10示 意松花江流域范围,表2为流域内7、8月水循环相对量多年平均值(以降水量为 100%)。7、8月该流域多年储水变化量接近为0。
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
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过量开采和使用,会使地下水位
用水不当
下降,导致地面下沉,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
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沿海地区出现海水
入侵现象
林冠截留是指在降水过程中,水分被地表植被接收并直接蒸发而没有进入土壤 的过程。研究表明,林冠截留能力与降水特征,以及林冠郁闭度(乔木遮蔽地 面的程度)、树种组成及冠层密(厚)度等特征有关。下图为我国长白山天然 林(实线)和辽东人工林(虚线)的林冠截留情况比较。据此完成1~3题。
高考复习陆地水与水循环ppt
常见考点二:潜水的流向 潜水是一种重力水,它的流动性主 要是因受重力作用而形成的,其在流动 时总是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且沿最大坡 度方向流动。因此有:潜水的流向总是 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
常见考点三:潜水的流速 因为潜水是一种具有自由水面的重 力水,其自由水面称潜水面,所以潜水 的流速取决于潜水面坡度的陡缓。在同 一幅等潜水位线图中,等潜水位线越密 集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陡,潜水流速 越快;等潜水位线越稀疏的地方,潜水 面坡度越缓,潜水流速越慢。
常见考点四:河流水与潜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黄河下游河水与地 下水的补给关系如何?
思考感悟
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河水补给地下水, 是一种单一补给关系
知识结构:
降雨补给 季节性积雪融 基本来源 河流 水与冰川融水 大气降水 陆地水 水源补给 补给 分 河、湖、地 类 空 循环周 下水的互补 间 期 (地表水) (地下水) (静态) (动态)
提示:陆 地水的基 本来源
大气降水
半自流井 承压井 重点突破潜水和承压水 湖
3
自流井
承压水位线
潜水位 2 潜水井 1
潜水
基岩(岩浆岩)
隔水层
重点难点突破潜水和承压水
潜水 承压水
河流 含水层 隔水层
补给区 承压区 排泄区
埋藏情况 定义 补给 流向 主要特征
潜水面
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 的地下水 雨水和地表水 从高处流向低处 ①有自由水面②水从高处 向低处渗流③水量不稳定 ④水质易受污染⑤埋藏较 浅⑥地势高出潜水位高, 低处潜水位低
陆地水与水循环
地球上水体的存在形式
各种水体所占比重
海洋水 大气海洋不仅是大 气的 热 源和 水 源, 而且海洋和大气之间存在 着广泛的物质和 能量 的交换。
【复习课件】水循环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考 向 7 水体类型
从存在形式上看
气态
固态
液态
考 向 7 水体类型
从空间分布上看
海洋水
海洋水 陆地水 大气水
海洋水占比96.530% 陆地水占比3.469% 大气水占比0.001%
考 向 7 水体类型
陆地水
陆地上的淡水 资源储量只占 地球上水体总 量的2.53%。
地下水
河流水 冰川水
生物水
湖泊水
1.蒸发影响污染浓度:降水少,蒸发量大,流动性差的湖水,污染物 在湖中积累,污染会逐渐加重; 2.在干旱地区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作用; 3.海洋上蒸发量大,海洋向大气输送水汽就多; 4.在蒸发量大、降水稀少的地区,土壤缺少水分,植被难以存活,易 导致沙化; 5.鹅卵石、秸杆、树皮等铺设在土壤表层,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 壤水分蒸发,会增加水资源; 6.海拔较高,纬度较高,则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气候较湿润; 7.水田改旱地,减少了可供蒸发的水量; 8.沙漠地区建水库不仅蓄水不足,还会增大蒸发量,可修地窖; 9.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空气中水汽较丰富。
考 向 4 水循环的意义
水循环的意义
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太阳辐射能,
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考 向 5 水平衡
1.概念 从长期来看,全球水的总量没有什么变化。某个地区在某一 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这就 是水平衡原理。
降雨越多,水量越大 汛期在雨季 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世
界多数河流主要补给源
地下水补给
与河水互补:当地下水位 高于河水位,则地下水补 给河水,反之河水反补给 地下水
陆地水体相互关系(讲课)课件
陆地水体具有多种功能,如供水、灌溉、发电、航运、生态等,是人类生产和 生活的重要资源。
02
陆地水体与生态环境
陆地水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陆地水体为生物提供生存环境和资源
01
陆地水体如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等为生物提供淡水资源,是生
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着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调节气候
02
陆地水体通过蒸发和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有助于
候的稳定性。
陆地水体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相互影响
气候变化与水体变化的相互作用
全球气候变化与陆地水体变化是相互影响的,一方面气候变化影响水体的数量和质量,另 一方面水体变化也会影响气候。
人类活动对陆地水体和气候的影响
人类活动如过度开采、污染等也会对陆地水体和气候造成影响,破坏了自然的水文循环和 气候平衡。
陆地水体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水体反射作用
湖泊、河流和海洋等水体具有反 射太阳光的作用,当水体面积发 生变化时,会影响地球表面的温
度。
水循环变化
陆地水体的变化会影响水循环过 程,如蒸发、降水等,进而影响
全球气候。
调节气候
湖泊、河流等水体能够调节局部 气候,如提供水源、调节温度等 ,当水体发生变化时,会影响气
公众参与
科研支持
加强公众对陆地水体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通过宣传教育、志愿者活动等方式,提 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
加强陆地水体保护的科学研究,探索更加 有效的保护方法和手段,为保护工作提供 科技支撑。
陆地水体的可持续利用
合理配置水资源
根据各地区的水资源条件,合理配置和调度水资源,满足人类生产和 生活的需求,同时保护水生态环境的健康。
调节气候,如减小温差、增加空气湿度等。
陆地水与水循环概论
德育目标:
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 学的资源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河流径流与降水、气温的关系 2、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
难点:1、潜水和承压水的区别 2、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 补给关系。
教法和学法
教法 (1)用示意图法让学生理解潜水和承压水的区别 (2)用图表分析法让学生掌握各种水体之间的关系 (3)用动画演示法让学生掌握水循环的类型和环节 学法 (1) 用练习法进行课堂巩固 (2)讨论法加强理解
教
知识目标
学 目
能力目标
标 德育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陆地水体的类型;目前人类利用淡水资 源的主要水体类型;潜水和承压水在埋藏条件 上的区别。 2、掌握雨水补给、河流径流与降水量的关系; 冰川补给的河流与气温的关系;掌握水循环的 主要类型;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河流径流与降雨量的关系 图,冰川补给的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 图,让学生掌握二维图象的分析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探究地理事物之间联系 的能力。
教学程序设计: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作业布置
结论:水资源短缺
讲授新课:
一、水资源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二、陆地水体类型
1、陆地水的概念及分类
2、目前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
动态水资源
河流水 淡水湖泊水 浅层地下水
储量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 的0.3%
陆地水类型
地表水 江河水、湖泊水、冰川
地下水 深层、浅层地下水或潜水、 承压水
2、冰川融水补给 河流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补给类型
大气降水补给 冰川融水补给
河流径流的季节变 径流量随降水量的 径流量随气温的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第四章第一节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课件(湘教版)(62张PPT)
东北地区
西北干旱、 永久性积雪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高原山地气候区,河流
半干旱地区 和冰川融水 发源于高大山体,山体海拔高于当地雪线
和青藏地区
(2)依据径流变化过程判断。 ①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量与降水变化一致。 ②冰川融水补给取决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 ③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 ④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较小。 ⑤春季有明显汛期的河流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5)影响下渗的因素。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 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 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正向利用。 ①修建水库,能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 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量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 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②跨流域调水,能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 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答案】❶碎石 ❷下渗 ❸降水 ❹地下淡水 ❺地下咸水 ❻倒灌 ❼升高 ❽大 ❾集水 (1)B (2)D
[核心归纳] 1.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海洋上空的水汽—风—带海—信陆——风热—带力—、性—西质—风差—带异—、形—极成—的 地——东季—风风—带→ 陆地 (3)影响降水的因素。
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 减少地表径流。
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多地下径流。 ⑤实施人工增雨,能加大降水量。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1节水循环课件(共57张PPT)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1节水循环课件(共57张PPT)(共57张PPT)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课标定位1.“水的行星”2.自然界的水循环(1)海陆间循环(2)陆地内循环(3)海上内循环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4.洪涝灾害防治素养阐释1.结合图文资料,了解地球上水圈的组成及各类水体的分布状况,明确地球上淡水资源紧缺的现状,树立节水观念和正确的人地协调观2.通过对水循环示意图的阅读分析,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并能通过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培养综合思维能力素养阐释3.通过阅读海陆间循环结构示意图,掌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并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的分析,提高地理实践力4.运用资料,说明常见洪涝灾害的成因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提升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一、“水的行星”1.从形态上看地球上的水呈固态、液态和气态,分布于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形成各种水体,共同组成水圈。
2.从空间分布上看3.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1)冰川是淡水的主体,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占全球淡水储量的2/3以上。
(2)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水,水量约占全球淡水储量的0.3%。
二、自然界的水循环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变化。
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通过吸收或释放热量,固、液、气三态转化,形成了永无休止的循环运动。
2.类型与环节【思考感悟】人类活动最容易影响水循环的什么环节提示:人类活动最容易影响水循环的径流环节。
如兴修水利工程,可以对径流中的水资源进行时空调配;大量砍伐树木造成蒸腾减小,水循环减弱,气候变得干旱,失去植被覆盖,下渗减少,使得地下径流减少。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共45张ppt)
①大气降水补给;②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③冰川融水补给; ④地下水补给;⑤湖泊水补给
1、降水补给: 【读图思考】 河流流量变化与__降___水__量__变__化____相一致。
二、河流主要补给方式:河水的来源(重点内容)
①流量随_降__水___量__变化而变化。(降雨越多,水量越大) ②汛期:夏汛
新人 教版
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目录
一、陆地水体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一、陆地水体 水(物质) ——水体(水的分布)
1、概念:分布在陆地上(包括地上和地下)的各种水体的总称。
目前可供人类生产生活直接利用的淡水主要有 河水、湖泊淡水和浅层地下淡水。
2.水体的分类:
(1)按存在状态: ①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②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 ③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2)按空间分布: ①海洋水:最主要,占全球储水量96.53% ②陆地水:占地球总水量的3.47% ③大气水 (3)按性质分类: ①淡水 ②咸水
4.河流水与湖泊相互补给:
①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_相___对__水__位___,湖泊对河流径流有_调__节__作__用___(_削__峰__补__枯__)
②分布地区:_普__遍___存__在__(__补__给__量__较__少__) 长江中游湖泊
③典型河流:_(_洞___庭___湖__和___鄱__阳___湖__)___
1.降水补给: ③分布:我国东部季风区。
④典型河流: 长江、黄河、珠江。
{}
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流量(立方米)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型
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 (0.3%)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返回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雨 水
冰川融水 1、水源补给 积雪融水 地下水 湖 泊水 2、运动转化
冰川融水补给
雨水补给
积雪融水补给
湖泊水补给
水气输送
降水
海陆间大循环
降水
植物蒸腾 蒸发
下渗 基 岩
蒸发
海
洋
返回
三、水循环
1、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海陆为主)
水汽输送
凝 结 降 水
水分 蒸发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第一、维持着全球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水资源不 断更新。 第二、促使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 第三、影响着全球气候,塑造着地表形态。
活动:
画一幅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及其主要环节。 并就下列议题展开讨论: 1、人类可以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施加影响? (结合当地实例) 2、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并且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
流量(m3/s)
80 60 40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相 对 流 量
雨量(mm)
6 5 4 3 2 1 0
50 100
1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
1、这条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雨水 ),理由是: 流量的变化和雨量的多少大体一致。 2、请判断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哪一条是在修筑大坝后 测到的,为什么? ①,受水库调节,流量均匀。
“世界水日”的来历:
1992年6月参加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一百多个国 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联笔写下了这样的警句:“水不仅 为维护地球的一切生命所必需,而且对一切社会经济 部门都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继之,联合国大会 决定,自1993年起,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 日”,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在这一天就水资源保护 与开发开展活动,以提高公众意识。
4、有关河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气降水是陆地水最主要的补给水源
B、地下水是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水源 C、凡是主要靠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 量的变化都很大
D、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 期出现在暖热季节
二、综合题 读甲、乙两图,回答问题:
潜水位 河流
甲
乙
(1)甲图中河 水补给 潜 水,原因是 河水位高于潜水面 。 (2)乙图中 潜 水补给 河 水,原因是 潜水位高于河水面 。 (3)两图说明河流水和潜水之间具有 互补 关系,在图中用 箭头表示出来。
一、选择题
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
A、陆地水 B、陆地上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 C、静态水资源 D、动态水资源
2、陆地水按其空间分布的不同,可以分为
①地表水②江河水③冰川水④地下水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①④
3、下列地理事物中,不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是 A、长江水
B、台 风
C、刚果河 D、昆仑山冰雪融水
冰川水 深层地下水 内陆湖 浅层地下水 湖泊淡水 土壤水
1600年
静态水资源
动态水资源
1400年 1000年 20年 10年 1年
16.6天
河水
为什么人类的生产 和生活用水主要依赖河 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 层地下水?
陆地水更新循环周期
2、按更新循环周期不同
包括水体 特点 人类的利用状况 冰川、 静态水 内陆湖泊、 循环周期长、 (直接利用不多) 更新慢(大) 深层地下水
潜水
基岩(岩浆岩)
隔水层
地下水的分类
隔水层: 透水性能 差的岩层 和土层。 含水层: 透水性能 好的岩层 和砂层。
潜水 承压水 概念 埋藏在第一隔水 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 层 之间 之上 特点 具有自由水面,埋 承受一定的压力,埋藏较 藏较浅,易受污染 深,不易受污染,水质好
地表水
地下水
陆地上哪种水资源储量最多?是否方便人类利用?
“人类面临空前的水资源危机”
21世纪,世界人口将增长3.6倍,农 业用水将增加5倍,工业用水将增加26倍, 城乡用水将增加18倍。在非洲有12个国家
常年缺水,四亿多人饮水不足,而在巴西、 俄罗斯和加拿大等国,许多大河滔滔入海, 水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
陆地水与水循环
水资源概念: 人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 就是指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
补给类型
大气降水补给
冰川融水补给
河流径流的季节变 径流量随降水量的 径流量随气温的 季节变化而变化 季节变化而变化 化规律 在我国的主要分布 地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地区 塔里木河
举例(我国主要河流) 长江、黄河、
珠江、松花江
丰水期
潜水位
枯水期
潜水位
河流
河流
河水与潜水相互补给取决于什么?
黄河下游的河水与两岸的潜水有怎样的补给关系?
河水与湖泊水的补给关系如何?
丰水期
河
枯水期
河
湖
湖
1、湖水对河流有怎样的调蓄作用? 2、在我国,湖泊对哪条河流的调蓄作用最明显?
知识小结
陆地水体的 相互关系 地下潜水
互
补
湖泊水
互
补
河 水
补给
大气降水
补 给
冰雪融水
返回
三、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 海上内循环 类 型 内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环 海陆间大循环
返回
思考:河流径流与降雨量之间有何关系? 东部季风区外流河: 大多数河流依靠降水来补给,河流的径流量变化地 与降水量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思考:河流流量与温度之间有何关系? 西北地区内流河: 以冰川融水为主要 水源,径流量随气温的季 节变化而变化 为什么这里没 有画呢?可能 因为什么原因 ? 4、5月份 河流的径 流量怎么 会减少呢 ?
练一练
知识梳理:
类型
基本来源 促进更新
海上内循环
内陆循环 海陆间循环
大气降水
陆地水 分 类
水循环
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使 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
按空间分类 按循环周期分类 地 表 水
实现物质的迁移和能量 意义 的交换。
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地 下 水
静 态 水
动 态 水
返回
练习题:
陆地水类型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 课堂练习
陆地水的类型
地 下 水
冰 雪 融 水
湖 泊 水
江 河 水
陆地水——分布在陆地的各种水体的总称
江河水 地表水
空间分布
湖泊水 冰川水 浅层地下水 埋藏深度 深层地下水
1 陆地水
地下水 埋藏条件
潜水 承压水
承压井 湖
3
自流井
承压水位线
潜水位 2 潜水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