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案例(含5篇)

合集下载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第一课汽水中的化学活动目的:探究汽水中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为什么可消暑。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的兴趣活动准备:学生分2—4人一个小组,各组自带1瓶汽水,其余仪器用品从实验室借,其中有带胶塞的导管、试管、澄清石灰水活动过程:一、学生亲身体验1、学生观察一瓶新买的汽水,再打开瓶塞,并观察瓶中发生的现象。

2、学生喝几口汽水,并谈谈喝过汽水的感受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1)汽水中冒出来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汽水中的气体冒出与压强和温度有关(2)喝汽水为什么可以消暑?喝冰冻汽水为何更好?…………三、实验探究与调查分析(教师指导下进行)1、查资料:(1) 二氧化碳气体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 二氧化碳气体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反之亦然。

2、实验探究:将汽水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图现象:导管口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汽水中的气体为CO2,假设成立。

3、分析讨论:(1) 打开汽水瓶后,瓶内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故会有汽泡产生。

(2) 喝汽水后会打嗝,说明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故喝汽水后,汽水在人肚里受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人感觉到清凉怡神之感,暑意顿消,精神为之一振。

活动总结:通过喝汽水后体内产生的现象,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与假设,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通过开展对汽水中气体成分以及汽水为什么可消暑等问题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从生活中去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

第二课水壶里的水垢主讲教师:方建军活动目的:探究水垢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水垢的主要成分。

水垢在生产、生活中可能造成的危害,了解除水垢的简易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知识,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之中,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活动准备: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水垢或有水垢的保温瓶,实验室准备如下仪器用品:试管、带胶塞的导气管,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活动过程:一、学生观察水垢,发现水垢较硬,不溶于水等二、提出问题(1) 水壶里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什么?(2) 水垢对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除去水垢?三、提出假设:(教师辅导或查阅相关书籍)(1) 水垢的形成可能是水中溶解的某些物质在加热时产生了不溶物。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第一课汽水中的化学活动目的:探究汽水中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为什么可消暑。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的兴趣活动准备:学生分2—4人一个小组,各组自带1瓶汽水,其余仪器用品从实验室借,其中有带胶塞的导管、试管、澄清石灰水活动过程:一、学生亲身体验1、学生观察一瓶新买的汽水,再打开瓶塞,并观察瓶中发生的现象。

2、学生喝几口汽水,并谈谈喝过汽水的感受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1)汽水中冒出来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2)喝汽水为什么可以消暑?喝冰冻汽汽水中的气体冒出与压强和温度有关水为何更好?…………三、实验探究与调查分析(教师指导下进行)1、查资料:(1) 二氧化碳气体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 二氧化碳气体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反之亦然。

2、实验探究:将汽水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图现象:导管口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汽水中的气体为CO2,假设成立。

3、分析讨论:(1) 打开汽水瓶后,瓶内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故会有汽泡产生。

(2) 喝汽水后会打嗝,说明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故喝汽水后,汽水在人肚里受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人感觉到清凉怡神之感,暑意顿消,精神为之一振。

活动总结:通过喝汽水后体内产生的现象,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与假设,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通过开展对汽水中气体成分以及汽水为什么可消暑等问题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从生活中去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

第二课水壶里的水垢主讲教师:方建军活动目的:探究水垢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水垢的主要成分。

水垢在生产、生活中可能造成的危害,了解除水垢的简易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知识,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之中,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活动准备: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水垢或有水垢的保温瓶,实验室准备如下仪器用品:试管、带胶塞的导气管,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活动过程:一、学生观察水垢,发现水垢较硬,不溶于水等二、提出问题(1) 水壶里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什么?(2) 水垢对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除去水垢?三、提出假设:(教师辅导或查阅相关书籍)(1) 水垢的形成可能是水中溶解的某些物质在加热时产生了不溶物。

化学校本课程-身边的化学

化学校本课程-身边的化学

“白色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背景: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

2007年,我国塑料总产量为1219万吨,进口塑料近800万吨,当年全国塑料消费总量约1600万吨,其中包装用塑料达700多万吨。

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

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根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的估算,全国每天使用的超市塑料购物袋达到10亿个,其他各种塑料袋的用量则在20亿个以上。

据调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的8%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34万吨;上海市生活垃圾的9.8%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25万吨。

天津市每年废旧塑料包装物也超过15万吨。

北京市每年废弃在环境中的塑料袋约43亿个,一次性塑料餐具约4.2亿个,废农膜约1374万平方米。

人们对此戏称为“城郊一片白茫茫”,我们已经陷入“白色污染的海洋”。

一、“白色污染”的污染及危害关于白色污染的危害,主要是对环境造成的“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两方面的负面效应。

“视觉感应污染”是指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市容、景观的破坏,如散落在自然环境、铁道两旁、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感应与情绪带来不良刺激。

“潜在危害”是指塑料废弃物进入自然环境后难以降解而带来的长期的深层次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危害人体健康人们遗弃的塑料制品常常粘有或装有各类废弃污染物,这是一种条件性污染源。

当气温等条件适宜时,就成为蚊、蝇和细菌生存、繁殖的温床,从而间接危及人体健康。

产生的二次污染物进入大气,也可危害人体健康。

2.污染城乡空气白色污染是一种成分复杂的垃圾混合物。

在运输和露天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生恶臭,并向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机挥发气体达100多种,这些释放物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特别是塑料膜与袋、一次性发泡塑料屑和粉尘随风飞扬形成多种致病害的空气污染。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

端着金碗的乞讨者(打一化学元素) ——钙 金属之冠(打一化学元素) —— 钾 睡觉(打两种化学元素) ——铋钼
品德高尚(打三种化学元素)——锌磷镁 金先生的夫人(打一化学元素)——钛 水上作业(打一化学元素) ——汞 金库被盗(打一化学元素) ——铁或铥 大洋干涸气上升(打一化学元素) ——氧 孙悟空的眼睛(打一化学元素)—— 钼
你看到了,也许要把煤搬到院子里去 晒干。妈妈来了,她说:“别搬了,湿煤 才好烧哩!”
湿煤反而好烧,这是什么道理? 回答这个问题,还是从你最熟悉的事 情谈起吧。如果满满一壶水烧开了,往往 会有一点水溢出来,照理说,壶下面的炉 火该灭了吧?可是,真奇怪,水滴落下的 地方,火焰反而变的老高老高的。
水的分子中有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水 一遇上火热的煤,氧立刻被煤(碳)夺走了,生成 一氧化碳和氢气。对你来说,它们俩都不陌生。
要点炉子了。在蜂窝煤炉的炉膛底,自下而上一层层铺上刨花,引火炭和 蜂窝煤。用火柴或者打火机点燃碎纸片,依次引燃刨花、引火炭。最后,蜂窝 煤燃烧起来。
详细回忆一下点炉子的过程,划火柴,着火点很低的红磷烧起来,我们得 到了火。以后,各种引火材料一个接一个烧了起来,它们的顺序是:火柴头上 的药物——火柴杆——纸片——刨花——引火炭——蜂窝煤。排列在前的引火材 料着火点比较低,它点着以后,产生较高的温度,就把它后面的引火材料烧着 了。一次一次地提高温度,才能使着火点较高的煤点着。
所以,蒸锅水不能喝。
我国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短篇小说《聊斋志异》里,常 常谈到“鬼火”。旧社会迷信的人,还把“鬼火”添枝加叶地说 成是什么阎罗王出现的鬼灯笼。那么,“鬼火”究竟是怎么回事 呢?
原来人类与动物身体中有很多磷,死后尸体腐烂生成一种叫 磷化氢气体在空气中自燃产生磷火,这就是旷野上出现的“鬼 火”。

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案例.厨房

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案例.厨房

厨房中的化学【情景与需求】新课标和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必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观,学会用化学的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目标】1.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用化学的视角认识厨房中本来熟知的物质;2.从物质的组成,性质等方面对所介绍的物质有新的认识,了解某些物质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学会综合运用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方法】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和已有生活经验解释身边发生的现象;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重点难点】学会用化学的视角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注意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在解释身边发生的现象的过程中体验到化学知识的价值.【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方法】问题引导,实验设计,总结归纳等方法【课程实施】引入:民以食为天,厨房是人们获得食品的重要场所.我不知道咱们班中有多少同学进厨房做过饭,但我们的爸爸妈妈每天都会在厨房中忙碌.我们或多或少都对厨房有一些了解,对厨房中的物品有一定的认识. 1、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你家的厨房中都有哪些食品,燃料,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做好记录,在真实的情境中,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的兴趣.1.1达标过程厨房中有很多的物质,它们都是化学物质,都可以从化学的角度来分析它的组成成分,有的我们还可以用化学式来表示它.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将你们小组所列举的物质,从化学的角度对它们进行分分类,看一看其中的哪一些或哪一种物质你知道它的组成成分,最好能用化学式表示出来.⑴实物展示,学生书写结果以小组为单位对本组列举的物质进行分类,对其中的物质表示其组成成分,写出化学式⑵小组汇报结果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2达标过程同学们列举了许许多多的物质,它们有一些是很容易区分的,但也有一些却不容易区分.动动脑思考一下:⑴如何区别酒精和白醋?⑵如何区别牛奶和米汤?⑶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被流放西伯利亚时,曾经用米汤来书写"无字密信".请问:①如何读出该密信中的内容?②用酚酞试剂是否可以书写密信如果可以,该如何读出?③你还有其他方法书写密信吗?2、与同学交流,说明书写和阅读的方法.教师实物演示,学生讨论思考;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1达标过程厨房中有这么多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在我们的生活中当然会发生许许多多的变化.同学们想一想,对于厨房中的这些物质,你所知道的它们发生的化学变化有哪些,其中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有哪些.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书写结果.小组汇报,复习所学知识.2-2达标过程除了同学们列举的反应外,还发生着很多很多的化学变化.下面列举的问题,同学们能用你所学的知识解释吗?⑴我们可以用食醋制作软壳鸡蛋,用食醋清除暖瓶中的水垢;⑵自来水和矿泉水当然是不同的,同学们,你知道它们不同什么地方吗?谁能用化学的方法将它们区分开.⑶(想一个其它的题目)3、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扩大知识面.其实生命活动本身就是化学反应的结果. 化学反应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比如:看似没有什么变化的静静放置着的鸡蛋也在发生着化学变化;食物在烹煮过程中也在发生着化学变化(如炒菜,炒肉,煮鸡蛋等等).4、音像资料:炒菜的学问学生倾听,了解新知识,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认识物质发生的变化:在前边同学们提到燃料燃烧发生化学变化.同学们知道近十几年来家庭燃料发生怎样的变化吗事实上,从我国改革开放至今30年来,尤其是近二十年,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吃穿住用,通信交通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5、展示各种燃料:从柴草开始……学生回答,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于天然气的利用我们广大农村应用的还不多,但城镇居民已广泛使用.对于天然气以及家庭所用燃料问题同学们知道多少呢?考一考大家!⑴"西气东输"指的是从大西北把天然气向东部沿海城市输送.所输送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与管道煤气的成分是不相同的.请同学们说说它们的不同:⑵实验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的气体分子数相同,根据此结论,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a、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上述两种气体分别完全燃烧,消耗氧气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b、燃气灶由灶体,进空气管,开关等部件组成.使用煤气的用户在改用天然气时需对燃气灶加以改造,改造后的燃气灶与原来相比,进空气管的直径应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少")c、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部分燃料的热值与价格表燃料热值(J/kg) 价格(元/kg)原煤 2.1×107 0.8天然气 3.9 × 107 2.8煤气 1.56 × 107 4.0液化气 4.7 × 107 3.0酒精 3.0 × 107 4.0汽油 4.6 × 107 4.3柴草 1.7 × 107 0.36、学生思考书写化学方程式,比较并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如果你是一家之主,在选择家用燃料时,你通常会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2)请你分析,上述哪种燃料是最理想的家用燃料?(3)新能源的开发应用是当今全球性的一项重大研究课题,发展氢能源有着广泛的研究前景,有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太阳能,以水为原料,大量生产氢气,并用作各种机械的动力燃料"这一设想:a、你认为这一设想能否实现若认为能,理由是________.b、氢气作为燃料,与现在的化石燃料相比有哪些优点?(4)你还知道有哪些更好的能源吗?如果把青岛市消耗的燃料全部按热值折算成消耗天然气,假若此值为日耗天然气5.5×106立方米,从产生同样热量的角度分析,相当于消耗多少吨原煤(天然气的密度为0.66kg/m3,天然气热值为3.9×107J/kg, 原煤的热值为2.1× 107J/kg ).假设上述原煤平均含硫元素2.5%,则改用天然气后相当于每天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多少吨?7、学生列出计算式教师给出计算结果,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从数字上感受到加强环保的重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8、小结简单回顾本节课新学到的知识,说出自己新学习到的、最感兴趣的知识,巩固所学,培养兴趣.【教学反思】1、本堂课以学生非常熟悉的厨房为线索,以已有的化学知识为基础,从厨房中的化学材料, 化学反应, 化学燃料, 化学与安全为专题,结合日常生活中有趣的实际问题,多角度地教给学生独立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预期的效果.2、教学中不能仅满足于课本,而应该在扎实领会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将化学的视觉放开,着眼于化学发展新成果,着眼于化学与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社会的联系;着眼于化学发展的新成就,应用课本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第一课汽水中的化学活动目的:探究汽水中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为什么可消暑。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的兴趣活动准备:学生分2—4人一个小组,各组自带1瓶汽水,其余仪器用品从实验室借,其中有带胶塞的导管、试管、澄清石灰水活动过程:一、学生亲身体验1、学生观察一瓶新买的汽水,再打开瓶塞,并观察瓶中发生的现象。

2、学生喝几口汽水,并谈谈喝过汽水的感受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1)汽水中冒出来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2)喝汽水为什么可以消暑?喝冰冻汽汽水中的气体冒出与压强和温度有关水为何更好?…………三、实验探究与调查分析(教师指导下进行)1、查资料:(1) 二氧化碳气体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 二氧化碳气体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反之亦然。

2、实验探究:将汽水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图现象:导管口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汽水中的气体为CO2,假设成立。

3、分析讨论:(1) 打开汽水瓶后,瓶内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故会有汽泡产生。

(2) 喝汽水后会打嗝,说明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故喝汽水后,汽水在人肚里受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人感觉到清凉怡神之感,暑意顿消,精神为之一振。

活动总结:通过喝汽水后体内产生的现象,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与假设,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通过开展对汽水中气体成分以及汽水为什么可消暑等问题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从生活中去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

第二课水壶里的水垢主讲教师:方建军活动目的:探究水垢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水垢的主要成分。

水垢在生产、生活中可能造成的危害,了解除水垢的简易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知识,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之中,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活动准备: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水垢或有水垢的保温瓶,实验室准备如下仪器用品:试管、带胶塞的导气管,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活动过程:一、学生观察水垢,发现水垢较硬,不溶于水等二、提出问题(1) 水壶里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什么?(2) 水垢对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除去水垢?三、提出假设:(教师辅导或查阅相关书籍)(1) 水垢的形成可能是水中溶解的某些物质在加热时产生了不溶物。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第一课汽水中的化学活动目的:探究汽水中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为什么可消暑。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的兴趣活动准备:学生分2—4人一个小组,各组自带1瓶汽水,其余仪器用品从实验室借,其中有带胶塞的导管、试管、澄清石灰水活动过程:一、学生亲身体验1、学生观察一瓶新买的汽水,再打开瓶塞,并观察瓶中发生的现象。

2、学生喝几口汽水,并谈谈喝过汽水的感受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1)汽水中冒出来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2)喝汽水为什么可以消暑?喝冰冻汽水为何更好?汽水中的气体冒出及压强和温度有关…………三、实验探究及调查分析(教师指导下进行)1、查资料:(1) 二氧化碳气体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 二氧化碳气体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反之亦然。

2、实验探究:将汽水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图现象:导管口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汽水中的气体为CO2,假设成立。

3、分析讨论:(1) 打开汽水瓶后,瓶内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故会有汽泡产生。

(2) 喝汽水后会打嗝,说明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故喝汽水后,汽水在人肚里受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人感觉到清凉怡神之感,暑意顿消,精神为之一振。

活动总结:通过喝汽水后体内产生的现象,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及假设,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通过开展对汽水中气体成分以及汽水为什么可消暑等问题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从生活中去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

第二课水壶里的水垢主讲教师:方建军活动目的:探究水垢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水垢的主要成分。

水垢在生产、生活中可能造成的危害,了解除水垢的简易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知识,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之中,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活动准备: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水垢或有水垢的保温瓶,实验室准备如下仪器用品:试管、带胶塞的导气管,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活动过程:一、学生观察水垢,发现水垢较硬,不溶于水等二、提出问题(1) 水壶里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什么?(2) 水垢对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除去水垢?三、提出假设:(教师辅导或查阅相关书籍)(1) 水垢的形成可能是水中溶解的某些物质在加热时产生了不溶物。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第一课汽水中的化学活动目的:探究汽水中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为什么可消暑。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的兴趣活动准备:学生分2—4人一个小组,各组自带1瓶汽水,其余仪器用品从实验室借,其中有带胶塞的导管、试管、澄清石灰水活动过程:一、学生亲身体验1、学生观察一瓶新买的汽水,再打开瓶塞,并观察瓶中发生的现象。

2、学生喝几口汽水,并谈谈喝过汽水的感受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1)汽水中冒出来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汽水中的气体冒出与压强和温度有关(2)喝汽水为什么可以消暑喝冰冻汽水为何更好…………三、实验探究与调查分析(教师指导下进行)1、查资料:(1) 二氧化碳气体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 二氧化碳气体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反之亦然。

2、实验探究:将汽水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图现象:导管口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假设成立。

结论:汽水中的气体为CO23、分析讨论:(1) 打开汽水瓶后,瓶内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故会有汽泡产生。

(2) 喝汽水后会打嗝,说明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故喝汽水后,汽水在人肚里受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人感觉到清凉怡神之感,暑意顿消,精神为之一振。

活动总结:通过喝汽水后体内产生的现象,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与假设,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通过开展对汽水中气体成分以及汽水为什么可消暑等问题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从生活中去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

第二课水壶里的水垢主讲教师:方建军活动目的:探究水垢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水垢的主要成分。

水垢在生产、生活中可能造成的危害,了解除水垢的简易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知识,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之中,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活动准备: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水垢或有水垢的保温瓶,实验室准备如下仪器用品:试管、带胶塞的导气管,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活动过程:一、学生观察水垢,发现水垢较硬,不溶于水等二、提出问题(1) 水壶里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什么(2) 水垢对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除去水垢三、提出假设:(教师辅导或查阅相关书籍)(1) 水垢的形成可能是水中溶解的某些物质在加热时产生了不溶物。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课程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课程

第一课汽水中的化学活动目的:探究汽水中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为什么可消暑。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的兴趣活动准备:学生分2—4人一个小组,各组自带1瓶汽水,其余仪器用品从实验室借,其中有带胶塞的导管、试管、澄清石灰水活动过程:一、学生亲身体验1、学生观察一瓶新买的汽水,再打开瓶塞,并观察瓶中发生的现象。

2、学生喝几口汽水,并谈谈喝过汽水的感受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1)汽水中冒出来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2)喝汽水为什么可以消暑?喝冰冻汽汽水中的气体冒出与压强和温度有关水为何更好?…………三、实验探究与调查分析(教师指导下进行)1、查资料:(1) 二氧化碳气体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 二氧化碳气体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反之亦然。

2、实验探究:将汽水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图现象:导管口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假设成立。

结论:汽水中的气体为CO23、分析讨论:(1) 打开汽水瓶后,瓶内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故会有汽泡产生。

(2) 喝汽水后会打嗝,说明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故喝汽水后,汽水在人肚里受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人感觉到清凉怡神之感,暑意顿消,精神为之一振。

活动总结:通过喝汽水后体内产生的现象,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与假设,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通过开展对汽水中气体成分以及汽水为什么可消暑等问题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从生活中去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

第二课水壶里的水垢主讲教师:方建军活动目的:探究水垢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水垢的主要成分。

水垢在生产、生活中可能造成的危害,了解除水垢的简易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知识,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之中,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活动准备: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水垢或有水垢的保温瓶,实验室准备如下仪器用品:试管、带胶塞的导气管,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活动过程:一、学生观察水垢,发现水垢较硬,不溶于水等二、提出问题(1) 水壶里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什么?(2) 水垢对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除去水垢?三、提出假设:(教师辅导或查阅相关书籍)(1) 水垢的形成可能是水中溶解的某些物质在加热时产生了不溶物。

化学学科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案例分析

化学学科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案例分析

化学学科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案例分析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以及它们与能量之间关系的学科。

在日常生活中,化学的知识无处不在,应用广泛。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展示化学学科在我们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案例一:食品加工中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化学在食品加工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比如,防腐剂就是为了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抑制细菌生长而添加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还包括食品色素、增味剂和防腐剂。

它们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改善食品的口感和外观,更是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保护食品的安全与卫生。

案例二:药物的研发和制造化学在药物研发和制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人体疾病的发生机理,化学家可以设计出符合治疗需要的药物分子。

例如,抗生素的研发就是化学在医药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

通过合成不同结构和性质的化合物,化学家可以寻找到对特定疾病有治疗作用的药物。

案例三:化学能源化石燃料是当前主要的能源之一,而化学的知识在化石燃料的提取、转化和利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石油的提炼过程就是化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之一。

化学家通过分析石油中的不同化学成分,设计出合适的提炼方法,提取出可用于燃料和化学产品的物质。

案例四:材料科学材料科学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化学家通过改变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可以调节材料的性质和特性。

例如,化学知识在金属合金的制备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金化学的研究,化学家可以改善金属的硬度、耐腐蚀性和导电性。

案例五:环境保护与净化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空气污染的治理涉及到大量的化学原理和技术。

化学家通过研究大气污染物的成分和来源,设计出合适的净化装置和方法,降低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保护空气质量。

同时,化学还在水处理、垃圾处理和土壤修复等环境保护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化学学科的知识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从食品加工到医药研发,从能源利用到环境保护,化学的应用无处不在。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和原理,提高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兴趣。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生活中的化学现象1. 食物中的化学2. 生活中的材料化学3. 环境中的化学第二章:化学与健康1. 人体需要的营养元素2. 食品安全与化学3. 药物与化学第三章:生活中的化学实验1. 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2. 常见的生活用品制作实验3. 家庭小实验的设计与实践第四章:化学与能源1. 生活中的能源类型2. 能源的转化与利用3. 节能与环保第五章:化学与生活用品1. 日用品中的化学2. 化妆品与化学3. 化学与衣物护理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化学变化,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 开展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实验操作等。

2. 学生实践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生活用品制作等方面的表现。

3. 学生理论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小测验等方式检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实验设计等方面提出创新性想法。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生活中的化学》2. 实验器材:实验室常用仪器、试剂等3.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等4. 网络资源:相关化学知识网站、视频等5. 生活用品:食品、日用品等六、教学策略1. 结合生活实际,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利用实验、案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3.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第一课汽水中的化学活动目的:探究汽水中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为什么可消暑。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的兴趣活动准备:学生分2—4人一个小组,各组自带1瓶汽水,其余仪器用品从实验室借,其中有带胶塞的导管、试管、澄清石灰水活动过程:一、学生亲身体验1、学生观察一瓶新买的汽水,再打开瓶塞,并观察瓶中发生的现象。

2、学生喝几口汽水,并谈谈喝过汽水的感受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1)汽水中冒出来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2)喝汽水为什么可以消暑?喝冰冻汽汽水中的气体冒出与压强和温度有关水为何更好?…………三、实验探究与调查分析(教师指导下进行)1、查资料:(1) 二氧化碳气体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 二氧化碳气体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反之亦然。

2、实验探究:将汽水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图现象:导管口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汽水中的气体为CO2,假设成立。

3、分析讨论:(1) 打开汽水瓶后,瓶内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故会有汽泡产生。

(2) 喝汽水后会打嗝,说明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故喝汽水后,汽水在人肚里受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人感觉到清凉怡神之感,暑意顿消,精神为之一振。

活动总结:通过喝汽水后体内产生的现象,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与假设,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通过开展对汽水中气体成分以及汽水为什么可消暑等问题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从生活中去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

第二课水壶里的水垢主讲教师:方建军活动目的:探究水垢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水垢的主要成分。

水垢在生产、生活中可能造成的危害,了解除水垢的简易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知识,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之中,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活动准备: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水垢或有水垢的保温瓶,实验室准备如下仪器用品:试管、带胶塞的导气管,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活动过程:一、学生观察水垢,发现水垢较硬,不溶于水等二、提出问题(1) 水壶里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什么?(2) 水垢对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除去水垢?三、提出假设:(教师辅导或查阅相关书籍)(1) 水垢的形成可能是水中溶解的某些物质在加热时产生了不溶物。

小学生活化化学实验教学案例

小学生活化化学实验教学案例

小学生活化化学实验教学案例小学生活化学实验教学案例引言: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实验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小学阶段,通过生活化学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小学生的生活化学实验教学案例,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一、酸碱中和实验酸碱中和是化学中常见的反应类型,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酸碱溶液的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材料:醋、小苏打、红色和蓝色的蓝莓果汁、酸性和碱性洗洁精、酸性和碱性洗衣粉、酸性和碱性洗发水、盐、水杯、滴管、试管等。

实验步骤:1. 将一些醋倒入一个水杯中,加入几滴红色蓝莓果汁,观察颜色变化。

2. 将一些小苏打倒入另一个水杯中,加入几滴蓝色蓝莓果汁,观察颜色变化。

3. 将一些酸性洗洁精倒入一个试管中,加入几滴蓝色蓝莓果汁,观察颜色变化。

4. 将一些碱性洗洁精倒入另一个试管中,加入几滴红色蓝莓果汁,观察颜色变化。

5. 将一些酸性洗衣粉倒入一个水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变化。

6. 将一些碱性洗衣粉倒入另一个水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变化。

7. 重复步骤5和步骤6,但将洗衣粉换成洗发水。

实验结果:1. 醋和红色蓝莓果汁混合后,颜色变为橙色。

2. 小苏打和蓝色蓝莓果汁混合后,颜色变为绿色。

3. 酸性洗洁精和蓝色蓝莓果汁混合后,颜色变为绿色。

4. 碱性洗洁精和红色蓝莓果汁混合后,颜色变为橙色。

5. 酸性洗衣粉和水混合后,溶液变为乳白色。

6. 碱性洗衣粉和水混合后,溶液变为淡黄色。

7. 酸性洗发水和水混合后,溶液变为乳白色。

8. 碱性洗发水和水混合后,溶液变为淡黄色。

实验分析:通过上述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酸碱反应的颜色变化,从而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

醋是酸性物质,红色蓝莓果汁是碱性物质,它们中和后颜色变为橙色。

小苏打是碱性物质,蓝色蓝莓果汁是酸性物质,它们中和后颜色变为绿色。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课程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课程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课程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第一课汽水中的化学活动目的:探究汽水中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为什么可消暑。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的兴趣活动准备:学生分2—4人一个小组,各组自带1瓶汽水,其余仪器用品从实验室借,其中有带胶塞的导管、试管、澄清石灰水活动过程:一、学生亲身体验1、学生观察一瓶新买的汽水,再打开瓶塞,并观察瓶中发生的现象。

2、学生喝几口汽水,并谈谈喝过汽水的感受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1)汽水中冒出来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2)喝汽水为什么可以消暑喝冰冻汽水为汽水中的气体冒出与压强和温度有关何更好…………三、实验探究与调查分析(教师指导下进行)1、查资料:(1) 二氧化碳气体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 二氧化碳气体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反之亦然。

2、实验探究:将汽水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图现象:导管口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汽水中的气体为CO2,假设成立。

3、分析讨论:(1) 打开汽水瓶后,瓶内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故会有汽泡产生。

(2) 喝汽水后会打嗝,说明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故喝汽水后,汽水在人肚里受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人感觉到清凉怡神之感,暑意顿消,精神为之一振。

活动总结:通过喝汽水后体内产生的现象,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与假设,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通过开展对汽水中气体成分以及汽水为什么可消暑等问题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从生活中去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

第二课水壶里的水垢主讲教师:方建军活动目的:探究水垢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水垢的主要成分。

水垢在生产、生活中可能造成的危害,了解除水垢的简易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知识,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之中,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课程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课程

第一课汽水中的化学活动目的:探究汽水中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为什么可消暑。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的兴趣活动准备:学生分2—4人一个小组,各组自带1瓶汽水,其余仪器用品从实验室借,其中有带胶塞的导管、试管、澄清石灰水活动过程:一、学生亲身体验1、学生观察一瓶新买的汽水,再打开瓶塞,并观察瓶中发生的现象。

2、学生喝几口汽水,并谈谈喝过汽水的感受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1)汽水中冒出来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2)喝汽水为什么可以消暑?喝冰冻汽汽水中的气体冒出与压强和温度有关水为何更好?…………三、实验探究与调查分析(教师指导下进行)1、查资料:(1) 二氧化碳气体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 二氧化碳气体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反之亦然。

2、实验探究:将汽水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图现象:导管口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假设成立。

结论:汽水中的气体为CO23、分析讨论:(1) 打开汽水瓶后,瓶内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故会有汽泡产生。

(2) 喝汽水后会打嗝,说明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故喝汽水后,汽水在人肚里受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人感觉到清凉怡神之感,暑意顿消,精神为之一振。

活动总结:通过喝汽水后体内产生的现象,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与假设,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通过开展对汽水中气体成分以及汽水为什么可消暑等问题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从生活中去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

第二课水壶里的水垢主讲教师:方建军活动目的:探究水垢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水垢的主要成分。

水垢在生产、生活中可能造成的危害,了解除水垢的简易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知识,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之中,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活动准备: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水垢或有水垢的保温瓶,实验室准备如下仪器用品:试管、带胶塞的导气管,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活动过程:一、学生观察水垢,发现水垢较硬,不溶于水等二、提出问题(1) 水壶里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什么?(2) 水垢对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除去水垢?三、提出假设:(教师辅导或查阅相关书籍)(1) 水垢的形成可能是水中溶解的某些物质在加热时产生了不溶物。

初中化学知识应用实例(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应用实例(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应用实例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知识应用实例本文以初中化学教学为背景,通过实例分析,探讨了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文旨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知识应用,实例分析,生活实际在当今社会,化学知识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初中化学作为化学教育的入门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化学实例,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体验化学的实用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实例一:生活中的化学反应以烧水为例,当水加热到100摄氏度时,会发生沸腾现象。

这是一个物理变化,因为水在沸腾过程中,只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而当水沸腾后,我们将茶叶放入锅中,会发现茶叶逐渐溶解,茶水呈现出特殊的颜色和味道。

这是一个化学变化,因为茶叶中的化学成分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

在讲解这个实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水的性质、沸腾的原理以及茶叶中的化学成分等。

通过这个实例,学生可以掌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了解水的基本性质,以及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对茶水的影响。

实例二:化学与健康以食品添加剂为例,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的口感、色泽、保质期等而添加的化学物质。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丰富我们的饮食生活,但过量使用则会危害人体健康。

在讲解这个实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作用以及过量使用的原因。

通过这个实例,学生可以掌握食品添加剂的基本知识,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认识。

实例三:化学与环境以酸雨为例,酸雨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蒸气反应形成的。

酸雨对土壤、植被、建筑物等造成严重腐蚀,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在讲解这个实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通过这个实例,学生可以提高环保意识,认识到化学与环境的关系。

实例四:化学与科技以纳米技术为例,纳米技术是一种利用纳米材料(纳米粒子、纳米薄膜等)制备新技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案例(含5篇)第一篇: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案例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案例—厨房中的化学【情景与需求】新课标和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必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观,学会用化学的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目标】1.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用化学的视角认识厨房中本来熟知的物质;2.从物质的组成,性质等方面对所介绍的物质有新的认识,了解某些物质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学会综合运用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方法】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和已有生活经验解释身边发生的现象;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重点难点】学会用化学的视角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注意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在解释身边发生的现象的过程中体验到化学知识的价值.【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方法】问题引导,实验设计,总结归纳等方法【课程实施】引入:民以食为天,厨房是人们获得食品的重要场所.我不知道咱们班中有多少同学进厨房做过饭,但我们的爸爸妈妈每天都会在厨房中忙碌.我们或多或少都对厨房有一些了解,对厨房中的物品有一定的认识.1、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你家的厨房中都有哪些食品,燃料,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做好记录,在真实的情境中,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的兴趣.1.1达标过程厨房中有很多的物质,它们都是化学物质,都可以从化学的角度来分析它的组成成分,有的我们还可以用化学式来表示它.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将你们小组所列举的物质,从化学的角度对它们进行分分类,看一看其中的哪一些或哪一种物质你知道它的组成成分,最好能用化学式表示出来.⑴实物展示,学生书写结果以小组为单位对本组列举的物质进行分类,对其中的物质表示其组成成分,写出化学式⑵小组汇报结果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2达标过程同学们列举了许许多多的物质,它们有一些是很容易区分的,但也有一些却不容易区分.动动脑思考一下: ⑴如何区别酒精和白醋?⑵如何区别牛奶和米汤?⑶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被流放西伯利亚时,曾经用米汤来书写“无字密信”.请问:①如何读出该密信中的内容?②用酚酞试剂是否可以书写密信如果可以,该如何读出?③你还有其他方法书写密信吗?2、与同学交流,说明书写和阅读的方法.教师实物演示,学生讨论思考;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1达标过程厨房中有这么多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在我们的生活中当然会发生许许多多的变化.同学们想一想,对于厨房中的这些物质,你所知道的它们发生的化学变化有哪些,其中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有哪些.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书写结果.小组汇报,复习所学知识.2-2达标过程除了同学们列举的反应外,还发生着很多很多的化学变化.下面列举的问题,同学们能用你所学的知识解释吗?⑴我们可以用食醋制作软壳鸡蛋,用食醋清除暖瓶中的水垢;⑵自来水和矿泉水当然是不同的,同学们,你知道它们不同什么地方吗?谁能用化学的方法将它们区分开.⑶(想一个其它的题目)3、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扩大知识面.其实生命活动本身就是化学反应的结果.化学反应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比如:看似没有什么变化的静静放置着的鸡蛋也在发生着化学变化;食物在烹煮过程中也在发生着化学变化(如炒菜,炒肉,煮鸡蛋等等).4、音像资料:炒菜的学问学生倾听,了解新知识,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认识物质发生的变化:在前边同学们提到燃料燃烧发生化学变化.同学们知道近十几年来家庭燃料发生怎样的变化吗事实上,从我国改革开放至今30年来,尤其是近二十年,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吃穿住用,通信交通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5、展示各种燃料:从柴草开始……学生回答,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于天然气的利用我们广大农村应用的还不多,但城镇居民已广泛使用.对于天然气以及家庭所用燃料问题同学们知道多少呢?考一考大家!⑴“西气东输”指的是从大西北把天然气向东部沿海城市输送.所输送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与管道煤气的成分是不相同的.请同学们说说它们的不同:⑵实验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的气体分子数相同,根据此结论,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a、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上述两种气体分别完全燃烧,消耗氧气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b、燃气灶由灶体,进空气管,开关等部件组成.使用煤气的用户在改用天然气时需对燃气灶加以改造,改造后的燃气灶与原来相比,进空气管的直径应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少”)c、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部分燃料的热值与价格表燃料热值(J/kg)价格(元/kg)原煤2.1×107 0.8 天然气3.9 × 107 2.8 煤气1.56 × 107 4.0 液化气4.7 × 107 3.0 酒精3.0 × 107 4.0 汽油4.6 × 107 4.3 柴草1.7 × 107 0.36、学生思考书写化学方程式,比较并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如果你是一家之主,在选择家用燃料时,你通常会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2)请你分析,上述哪种燃料是最理想的家用燃料?(3)新能源的开发应用是当今全球性的一项重大研究课题,发展氢能源有着广泛的研究前景,有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太阳能,以水为原料,大量生产氢气,并用作各种机械的动力燃料”这一设想: a、你认为这一设想能否实现若认为能,理由是________.b、氢气作为燃料,与现在的化石燃料相比有哪些优点?(4)你还知道有哪些更好的能源吗? 如果把青岛市消耗的燃料全部按热值折算成消耗天然气,假若此值为日耗天然气5.5×106立方米,从产生同样热量的角度分析,相当于消耗多少吨原煤(天然气的密度为0.66kg/m3,天然气热值为3.9×107J/kg, 原煤的热值为2.1× 107J/kg).假设上述原煤平均含硫元素2.5%,则改用天然气后相当于每天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多少吨?7、学生列出计算式教师给出计算结果,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从数字上感受到加强环保的重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8、小结简单回顾本节课新学到的知识,说出自己新学习到的、最感兴趣的知识,巩固所学,培养兴趣.【教学反思】1、本堂课以学生非常熟悉的厨房为线索,以已有的化学知识为基础,从厨房中的化学材料, 化学反应, 化学燃料, 化学与安全为专题,结合日常生活中有趣的实际问题,多角度地教给学生独立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预期的效果.2、教学中不能仅满足于课本,而应该在扎实领会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将化学的视觉放开,着眼于化学发展新成果,着眼于化学与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社会的联系;着眼于化学发展的新成就,应用课本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

教师应努力创设松宽和谐的氛围,培养人人善问的习惯,激发人人求新的欲望,提供人人动手的机会,给予人人成功的条件.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多种器官并用,发挥自身的创新潜能.讲,议,辩,练相互穿插,各种媒体有机结合,不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创新能力.3、这节课需改进的东西很多,问题的设计,环节的衔接,语言的精炼,时间的安排等诸方面都需要更精益求精.另外,教师可考虑增加探究性的题目.【课堂评价】1、实践能力:A()B()C()D()(自评打分)A()B()C()D()(教师评价)2、创新能力:A()B()C()D()(自评打分)A()B()C()D()(教师评价)3、评价等级:甲()乙()丙()丁()(教师评价)第二篇: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纲要《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纲要宁安市第三中学刘爱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作为自然科学与生物、材料、能源等从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促使化学研究领域极大地拓展,化学新成就不断涌现,已成为高科技发展的强大支柱,化学作为初中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深厚的物质基础,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化学素养。

一、课程说明本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本课程为任意选修课,适合九年级学生选修。

本课程需用16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修满并考核合格获1学分。

二、课程目标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学会交流,在合作中学习;学会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生活,成为生活的主人。

1、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过程,问题的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

不从心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地判断和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在查阅资料、实际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体味其中的乐趣3、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

4、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生活中的化学:食盐的实用价值日用洗涤剂与人类健康用燃烧法鉴别各种纤维水壶巧除垢服饰除污小窍门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节约用水项目的活动调查我市水资源状况,水污染来源参观自来水净化厂,调查常用水的净化方法水与人体的关系鸡蛋壳上刻字农村使用沼气的探究,及发展前景调查常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利用紫牵牛花、紫苷蓝、花心萝卜等自制酸碱指示剂查阅资料:了解醋的功效;牙膏中的化学;油条中的化学调查塑料造成的污染探究干煤和湿煤,哪个好烧日用洗涤剂与人体健康调查生石灰的的制取四、教学建议(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师是课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体验、实践、讨论等方式,发展综合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自主解决问题。

(2)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

积极的情感是学生参与研究的源动力,学生只有活动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对课题研究长久的兴趣,消极的情感则会影响学生长远的发展。

因此,在生活中的化学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

要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做一些必要性的指导工作。

(3)加强对学习策略的指导,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开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转变学习方式是研究性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