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生物学特性及常见病害

合集下载

对虾常见病害及防治

对虾常见病害及防治

对虾常见疾病与防治随着对虾养殖业的蓬勃发展,疾病暴发流行正成为限制对虾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各地对虾发病现象相当普遍,虾病种类越来越多,有些虾病使虾池出现绝产的严重局面。

对虾暴发性流行病使1993~1994年对虾绝产面积达50%以上,造成我国养虾业的巨大损失。

虽然1996年以来南方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对虾养殖业有所恢复,但国内对虾养殖业仍遭受病害的困扰。

目前,已知对虾病原已达100多种,主要病原是病毒和细菌,而在对虾养殖生产中,往往是病毒和细菌合并感染或继发感染。

就病毒而言,已达18种以上,其中危害对虾最严重的是斑节对虾杆状病毒(Penaeus monodon-type baculovirus,简称MBV)、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简称WSSV)、黄头病毒(Yellow head virus,简称YHV)和塔拉综合症病毒(Taura syndrome virus,简称TSV)等。

第一节对虾疾病发生的原因对虾疾病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当外界的因素的有害因素超过了对虾的适应能力时就会导致对虾发病,各种不同的致病因素导致的疾病表现不同的病症,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有利于作出合理的预防、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虾病。

一、引起对虾疾病的外界因素引起疾病的外界因素基本可以概括为生物、理化和人为三大因素。

1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引起对虾疾病最重要因素之一,造成对虾病害的病原生物包括传染性生物:病毒、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侵袭性生物:寄生虫等;敌害生物:凶猛性鱼类等。

2 理化因素因素养殖水域的温度、盐度、溶解氧、酸碱度、氨氮、H2S等理化因子的变动造成环境胁迫或人为造成的污染物质等因素,超越了养殖对虾所能忍受的临界限度导致对虾发病。

3 人为因素放养密度不当,混养比例不恰当,饲养管理不善,技术操作不细致等人为因素都容易导致对虾发病。

此外,在捕捞、运输和饲养管理过程中,往往由于工具不适宜和操作不小心,使饲养对虾本身受到摩擦或碰撞而受伤,受伤处组织机能丧失和体液流失,渗透压紊乱,引起各种生理障碍以致死亡。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南美白对虾是目前国内养殖规模较大的一种虾类,但在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病害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一、白斑病(WSSV)白斑病是目前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

病虫体内有大量的病毒颗粒,造成虾体呈现出白色或透明的斑块,虾体表面也会出现黏液。

白斑病可导致虾的生长迟缓、死亡率升高等问题。

防治措施:1. 做好防疫工作,定期检查虾苗的健康状况,如果发现虾苗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隔离。

2. 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

定期检测水质指标,确保水质符合虾的生长要求。

3. 控制水质温度和盐度,因为白斑病对温度和盐度都有一定的敏感性。

保持水温在29-32摄氏度,盐度维持在25-30ppt。

4. 推荐使用对斑病抵抗力较强的虾种,选购优质的南美白对虾种苗,提高养殖的稳定性。

二、黄头病(YHV)黄头病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是由黄头病毒引起。

患病虾体表现为头部呈现明显的黄色,食欲减退,虾体弱,易感染其他病害。

防治措施:1. 加强池塘水质管理,确保水质清洁,定期清理池底淤泥及池壁的附着物,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2. 做好虾苗的养殖环境,提高虾苗的免疫力。

定期检查虾苗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

3. 增加虾类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增加虾体的免疫力,提高抗黄头病的能力。

4. 定期检测水质,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烂鳃病(EMS)烂鳃病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对虾病害,主要是由细菌引起。

疾病主要表现为虾的鳃部组织严重坏死,导致虾的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甚至死亡。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白斑病、黄头病和烂鳃病等。

养殖户可以通过加强防疫工作、合理管理水质和提高虾体免疫力等措施来预防和控制这些病害的发生,确保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南美白对虾水产知识

南美白对虾水产知识

南美白对虾水产知识1. 引言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又称白虾、太平洋白对虾,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水产品种。

它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适应性广、肉质鲜美等特点,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广泛饲养和消费。

本文将全面介绍南美白对虾的生物特性、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相关知识。

2. 生物特性南美白对虾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的热带海水虾类。

它的体型较大,体长可达20厘米左右。

成年南美白对虾的体色为浅灰色或淡褐色,有时带有红色斑点。

它的头胸甲坚硬,背部呈弧形,腹部柔软,尾部有一对长而尖的尾叶。

南美白对虾的触角发达,具有较强的触觉和嗅觉功能。

3. 饲养环境南美白对虾适应性广,可以在不同的水质条件下生长。

但较适宜的水温为25-30摄氏度,盐度为15-35‰。

对于饲养南美白对虾的池塘或养殖箱,需要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pH值、溶解氧、氨氮等。

同时,饲养环境中需要提供适当的底质和遮蔽物,以提供对虾的栖息和避隐的环境。

4. 饲料管理南美白对虾是杂食性动物,可以摄食浮游生物、底栖生物以及人工饲料等。

在饲养过程中,可以根据对虾的生长阶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饲料类型和配方。

常用的饲料种类包括鱼粉、虾粉、豆粕、玉米粉等。

同时,饲料的投喂量也需要根据对虾的生长速度和饵料利用率进行调整,以避免过度投喂导致水质污染和浪费。

5. 疾病防控南美白对虾在饲养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疾病的侵袭,如白斑综合征病毒病、黄体病、细菌性病害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疫措施。

首先,要保持饲养环境的卫生,定期清理池塘或养殖箱。

其次,要严格控制水质和饲料的质量,避免病原菌的传播。

此外,还可以采用免疫接种、药物治疗等手段进行疾病防控。

6. 市场前景南美白对虾因其肉质鲜美、生长快速等特点,受到了全球消费者的喜爱。

随着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南美白对虾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全球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在亚洲地区。

南美白对虾常见疾病及防治

南美白对虾常见疾病及防治

病因:因池内微囊藻过量滋生。当藻体大批死亡时,经细菌分解产生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引起对虾中毒死亡。
诊断方法:池水表层出现大批蓝绿色或铜绿色浮游藻类,当有风时下风处水表层会积聚很多微囊藻,并有腥臭味,对虾即可能中毒。
九、蓝藻中毒
防治:①节制投饲量,以免残饵积攒太多;②用络合铜0。7克/立方米全池倾注,过3天后再倾注一次。留意,用药时容易缺氧,必需开启增氧机,预防泛塘。
防治:①全池倾注二溴海因0.3克/立方米一次;②每千克饲料中添加肠清2-4克、大蒜素5克,连喂3天。
病原体:弧菌或者其他杆菌
症状:病虾鳃丝呈灰色,肿胀,鳃丝溃烂,呼吸艰苦,食欲不振。
六、烂鳃病
防治:全池倾注溴氯海因或二溴海因0。2—0.4克/立方米一次。两天后全池倾注枯草杆菌0.25克/立方米或EM原露0.3克/立方米,同时内服适量的环保抗菌药物。同时可用沸石粉10—20克/立方米,改良养殖环境。
防治:切断传播源,选择无感染的亲虾和虾苗,养殖水体用含氯或含碘药物(溴氯海因、二溴海因、二氧化氯、季胺盐等)消毒;用免疫加强剂如参素、核苷素、多肽类、酶类等生物活性物质以及多糖类等加强免疫功能;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2克,康健,EM原露3g,连续内服5—6天。在水体中可用神碘2号0.3g每立方米,连续倾注2天。在第3天用每立方米二溴海因全池倾注,隔2天后再全池倾注枯草杆菌0.2克每立方米,沸石粉20g每立方米。
汇报人姓名
202X年12月20日
南美白对虾,学名凡纳对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属,广温广盐性热带虾类。
1
俗称:又称白肢虾。
2
南美白对虾常见疾病及其防治
常见病症 一、红体病 二、白斑病 三、褐斑病 四、红腿病 五、肠炎病 六、烂鳃病 七、烂眼病 八、固着类纤毛虫病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是一种重要的养殖品种,在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病害。

下面我将
介绍一些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1. 溶血弧菌病
溶血弧菌病是一种严重感染对虾的疾病,主要通过对虾体表伤口和消化道感染。

主要
症状包括虾体变黑、虾体溃烂、虾壳变软等。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消毒养殖池,保持水质清洁,提高水质环境,定期投放预防性抗生素等。

2. 软体动物病
软体动物病是一种常见的对虾病害,主要是因为水质脏污、饲料无菌性差等原因引起。

对虾感染软体动物病后,会出现肢节变形、虾足脱皮、虾体畸形等症状。

防治措施包括加
强饲料卫生管理,及时清理养殖池内废弃物,维持适宜的水质环境等。

3. 白点病
白点病是由于养殖池水温度过高、水质污染、投喂过量等原因引起的。

感染白点病的
对虾体表会出现白色斑点,食欲减退,虾体浑浊等症状。

防治措施包括控制养殖池水温度,加强水质管理,规范投喂量,及时清理养殖池等。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溶血弧菌病、软体动物病、白点病、霍乱病和传
染性肝胰脏坏死病等。

养殖户可以通过控制养殖池水质,加强饲料管理,定期检测病害等
方式,进行有效的防治措施,保障对虾的健康生长。

对虾常见病害及防治

对虾常见病害及防治

对虾常见病害及防治一、生物性病害生物性病害亦称为生物因子致病,其致 病生物包括病毒、细菌、-部分真菌和原生动 物。

此外,还有捕食生物引起的生物性敌害。

在养殖过程中虾池可能会出现捕食性敌害生 物,其中危害性最大的是甲壳类中的背尾白虾 和鱼类。

一旦发现养殖池中有捕食性敌害生物, 应立即进行清除。

(一)病毒性疾病该病是因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疾病。

病毒 病一旦发生,将给养殖带来严重的危害,必须 要加强预防。

下面对日本对虾常见的病毒性病 害予以介绍。

1.对虾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病。

中肠腺 坏死杆状病毒,属杆状病毒科,无包涵体,肠 感染病毒。

病虾中肠腺白浊,活力差,漂浮在 水面。

该病毒可以随死亡的上皮细胞破碎后放 出病毒粒子,感染其他上皮细胞,在病虾晚期 肉眼可见其肝胰腺变白,被感染的病虾苗从腹 部可见到肝胰腺和中肠腺变白混浊。

同时可能 有革兰氏阴性菌并发感染,其对成虾的危害相 对较小。

一般用显微镜采用"暗视野观察法” 来诊断此病。

该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医治, 必须采取预防措施。

2.肠呼吸道病毒病。

肠呼吸道病毒病也 称为类呼肠孤病毒,常与别的病原(病毒、真 菌或细菌)并发,造成综合症状。

病虾厌食、 嗜睡、活动能力差,体表与鳃的附着物增多, 腹部肌肉混浊,常并发细菌感染。

肝胰腺变白、 萎缩或坏死,但不是其特有症状防治方法:对亲虾必须严格进行检疫, 以防带进病原,对已被感染的病虾要进行清除,降低养殖密度,对养殖池及T .具必预进行消毒。

该病主要以防为主,至今未有有效的治疗药物。

3.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属细小病毒科,该病毒感染外胚层组织,如鳃、表皮、前肠和 后肠上皮细胞、神经索、神经节和中胚层器官, 如造血组织、触角腺、性腺、淋巴器官、结缔 组织、横纹肌,在宿主细胞核内形成包涵体。

该病毒病是一种慢性病,病虾身体变形。

成虾个体大小悬殊,有许多虾体很小,但死亡 率不高,养不大,损失比虾死亡还大,因病虾 一直要吃饲料,同时也浪费水电及人力等,如 发现,应当机立断及早处理。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是一种重要的养殖品种,但在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病害。

下面将介
绍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一、白斑病
白斑病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的病害,主要症状是虾体表出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
并且虾体活动能力减弱。

白斑病的感染主要通过病菌侵入虾体而引起,病原菌主要为白斑
杆菌。

防治措施:
1. 控制养殖水体的水质,保持水质清洁、稳定,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2. 治疗感染病虾,通常采用浸泡药物相结合的方法,选用抗生素类药物如磺胺类、
四环素类等进行治疗。

3. 对养殖池进行清洗和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的存活。

四、氧毒
氧毒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的病害,主要症状是虾体呈现麻痹、翻白和死亡等症状。

氧毒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养殖水体中溶氧过高导致。

防治措施:
1. 定期检测养殖水体中的溶氧量,保持溶氧量在合适的范围内。

2. 控制水体中的氧气供应,避免溶氧量过高。

3. 提供充足的防护措施,避免养殖水体受到直接阳光照射。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白斑病、黄体病、霉菌病、氧毒和水霉病等。


对不同的病害,可以采取控制水质、隔离感染病虾、进行药物治疗等防治措施来减少病害
的发生和传播,提高养殖效益。

对虾7种常见疾病的防治

对虾7种常见疾病的防治

对虾7种常见疾病的防治对虾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淡水或海洋水产品,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消费。

然而,和其他生物一样,对虾也有可能患病。

在本文中,我们将主要介绍对虾7种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一、细菌性疾病细菌性疾病是对虾水产养殖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这些病原体可能通过不洁水源、饲料及对虾自身携带等渠道感染到对虾,引起严重的疾病和死亡。

以下是有关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方法:1. 对虾养殖环境的卫生确保生长环境的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对虾细菌性疾病的首要措施。

保持对虾养殖水体的清洁,定期进行换水,并排出污物和废料,以维持养殖水域的良好水质。

2. 对饲料的控制对虾的饲料质量也是引起对虾细菌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对虾养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饲料的质量和用量,保证饲料的卫生和营养。

3. 优化对虾养殖管理加强对虾养殖管理,适时检测对虾的健康状况,发现病情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病毒性疾病对虾病毒性疾病是一类危害较大的疾病,通常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以下是有关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方法:1. 对虾养殖环境的维护与细菌性疾病一样,保持对虾养殖水体的清洁也是预防和控制病毒性疾病的重要措施。

此外,建议选用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滤水设施。

2. 选用优质对虾种苗对虾病毒感染的源头是种苗。

选择病毒抗性较强的对虾种苗,是防治对虾病毒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3. 加强对虾免疫针对不同的对虾病毒,可以进行对虾免疫。

选择合适的免疫方法和免疫方式,可以有效的控制对虾的病毒性感染并提高对虾的抗病力。

三、真菌性疾病除了细菌和病毒,对虾还可能感染真菌,引起真菌性疾病。

以下是有关真菌性疾病的防治方法:1. 对虾养殖环境的维护真菌性疾病也是对虾养殖的一大难题。

对虾水质的维护是预防和控制真菌性疾病的关键。

减少对虾养殖的水温变化,加强水质的检测和科学运用清水等保持水体清洁,有助于降低真菌性疾病的发生率。

2. 卫生措施对虾养殖场要对设备进行合理归位和消毒,检测池壁和合适的去渣装备等减少病原菌传播。

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含五篇)

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含五篇)

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含五篇)第一篇: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近几年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已成为闽南河口地区主要养殖品种。

随着养殖集约化程度提高,养殖环境日趋恶化,虾病的发生,危害程度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养殖可持续发展主要因素。

要减少对虾疾病发生,必须注重养殖环境,提倡生态养殖。

加强养殖管理,运用有益活菌调控养殖水环境,为对虾创造良好、稳定生长环境;结合基层指导养殖生产体会,就南美白对虾病害综合防治措施谈几点观点,与养殖同行共同交流。

一、放养体质健壮,营养基础好虾苗,控制合理养殖密度。

从目前养殖情况看,种苗质量问题比较突出。

一些育苗单位不规范、育苗过程滥用抗生素、投喂饵料营养不全,造成虾苗出池时营养基础差、免疫力下降、下池后成活率低。

所以购苗时应选择体质健壮、大小均匀、反应灵敏、营养基础好、体长0.8cm以上虾苗。

视虾池条件和养殖技术水平情况,放养密度控制在5~7万尾/亩为宜。

建议放养合法途径引进的国外无特定病毒SPF虾苗,由于近几年亲虾近亲繁育,种质明显退化,免疫抗病力普遍降低,从遗传选种的角度考虑,因此必须不断引种,选育适应力强、生长快、规格大、抗病力强的优质虾苗。

二、科学的投饵管理:选择厂家规模大、质量稳定的优质虾料;投饵量、投饵次数要根据气候、水质情况灵活掌握。

一般晴天气温高、水质好多投料;低温阴雨天、气压低、水质突变或对虾集中脱壳期少投料或停投料。

遵循宁少勿多原则。

定期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维生素C、免疫多糖、保肝泰以及大黄、穿心莲、板蓝根等中草药物。

对虾发病期间应减少投饵量或停料数餐,减轻病虾胃、肝胰腺压力,有助病情恢复,同时可防止残饵污染水质。

投饵过程注意观察对虾摄食情况,当对虾吃料突然变猛往往是疾病暴发前的信号,应该注意预防。

可采取减少投料,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维生素CAE、保肝泰以及大黄、穿心莲、板蓝根等中草药物或0.2%氟苯尼考、0.1%盐酸吗啉胍。

对虾生物学特性及常见病害

对虾生物学特性及常见病害

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特性及养殖实用技术南美白对虾是当今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类之一。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伟权教授率先由美国引进此虾,并在一九九二年突破了育苗关,从小试到中试直至在全国各地推广养殖。

目前我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浙江、山东、河北等省或自治区已逐步推广养殖,天津市汉沽区杨家泊镇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世界闻名,有“中国鱼虾之乡”的美称,其中隶属南美白对虾的技术最为成熟。

南美白对虾肉质鲜美,加工出肉率可高达67%,适温范围广,可在18-32℃生长,适盐范围也广,可在盐度1-40‰条件下生长,是一种优良的淡化养殖品种。

南美白对虾生长快,抗病能力强,现已逐渐成为我国南方的主要养殖虾种。

我国厦门、北海、南宁和广州等地均有虾苗、虾无节幼体或亲虾供货南美白对虾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主要分布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湾沿岸,以厄瓜多尔沿岸分布最为集中。

南美白对虾具有个体大、生长快、营养需求低、抗病力强等优点,对水环境因子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对饲料蛋白含量要求低、出肉率高达65%以上、离水存活时间长等优点,是集约化高产养殖的优良品种,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

南美白对虾壳薄体肥,肉质鲜美,含肉率高,营养丰富。

南美白对虾人工养殖生长速度快,60天即可达上市规格;适盐范围广(0-40‰),可以采取纯淡水、半咸水、海水多种养殖模式,从自然海区到淡水池塘均可生长,从而打破了地域限制,且具耐高温,抗病力强;食性杂,对饲料蛋白要求低,35%即可达生长所需。

是“海虾淡养”的优质品种,使其养殖地域范围扩大。

养殖南美白对虾,放养虾苗规格要在2厘米以上,经淡化到零度的种苗,池塘以3-5亩为宜,水深1.5米左右,放苗时间在5月底、6月初,水温在20℃以上,一般养殖条件下,亩放虾苗2万尾,并搭养500-100尾花、白鲢,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定期使用光合细菌和水质调节剂,调控水质,预防虾病。

对虾常见病毒、细菌性疾病的分类及防控措施

对虾常见病毒、细菌性疾病的分类及防控措施
(2)严格选择苗种
• 严格选择不携带特定病毒的虾苗。购苗时要求虾 苗出具相关证明(检疫合格证、幼体来源及亲本 检疫合格证明等),或也可以自行到有关资质单 位制合适的放养密度
• 放养密度过高,不但会导致管理成本上升,还会因饲料 投喂和养殖代谢产物增多造成水环境污染,致使对虾易 发病,得不偿失。南美白对虾高位池养殖的放养密度应 控制在每亩10-15万尾,滩涂土池养殖和淡化土池养殖 的放苗密度应控制在每亩4-6万尾。
若使用携带某种病毒的亲虾进行繁育生产,其生 产的后代虾苗多将成为病毒携带者。
• 水平传播
• 养殖过程中水环境中的病毒经摄食(经口)感染,侵入 感染(经鳃或虾体创伤部位侵入)等途径入侵对虾机体, 使健康对虾进入潜伏感染或急性感染状态。一般经由水 平传播途径的感染有以下几种情况。
• a.健康对虾摄食携带病毒的甲壳类水生动物(如杂虾、 蟹类等)被感染。
• f. 亚硝酸盐和硫化氢 亚硝酸盐主要影响对虾血 淋巴对氧的亲和性,降低机体的输氧能力,而对 机体产生毒素作用,硫化氢则主要表现为急性毒 性作用,能够作用于蛋白质机构中的巯基基团, 抑制蛋白质的作用。
• (5)水体中微藻与病毒病的关系
• 水体中微藻(尤其是赤潮生物类群)种类和数量 等与养殖对虾的病害发生情况有密切关系。微藻 的多样性指数与虾病程度呈负相关,多样性指数 越低,虾池富营养化程度越高,水质条件越差, 越容易发生疾病。
• d. 酸碱度 对虾水体pH值低于7.8,对虾抵抗力降低, 会增加白斑综合征病毒病的易感性。
对虾病毒病的分类、传播及综合防控措施
• (4)水体环境因子与病毒病的关系
• e. 氨氮 氨氮能从水体进入对虾组织液内,对其 体内酶的催化功能和细胞膜的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当氨氮含量高于0.75mg/L时感染对下全部呈现明 显的白斑综合征病毒病症状并死亡。

对虾养殖11种常见病害

对虾养殖11种常见病害

对虾养殖11种常见病害1、暴发型流行性虾病病虾症状主要表现为肝胰脏萎缩,中肠腺浑浊。

有的病虾体表无明显病变,但体色趋向灰绿色,腹部常呈暗蓝色。

游动缓慢,有时潜栖池边,摄食减少,胃内不饱满。

严重时急性发作,行为异常,绕圈翻滚,最后虾体弯曲颤动死亡。

对虾养殖:幼虾培育之幼虾收获2、红腿病患病的对虾,活动能力减弱,多数沉于水底不动,食量大减,个体消瘦,肌肉与甲壳之间空隙加大。

头胸甲心区上方由原来的青色透明变为白色,后期变为淡橘红色,形状似三角形。

腹部游泳肢先变红,以后步足、尾扇也呈红色。

进行镜检,可发现虾的血液中有大量杆状细菌,凝聚时间明显减慢,红细胞数量减少。

3、烂眼病又叫瞎眼病。

病虾行动迟缓,翘首匍匐于池底或水草上。

不时浮于水面作无方向乱游,或漂浮于水面,以自身为轴作旋转翻滚。

全身肌肉由无色透明逐渐变为白色不透明。

眼球肿胀,由黑色变为褐色,进而溃烂。

另外,测定血凝时间,正常对虾为1分钟左右,而病虾需要3分钟以上。

大多数病虾在1周内死亡。

4、褐斑病发病初期,虾腹部背面或头胸甲两侧出现褐色斑点或小的孔穴。

继之发展为带褐色的腐蚀区,形成直径约1~5毫米,中心凹陷的圆形褐斑。

由于甲壳被破坏,病菌侵入,新壳与旧壳粘连,常在脱壳困难时死亡。

5、白斑病发病初期,病虾甲壳上可见白斑,以头胸部最多,腹部次之,有时输卵管末端也有。

至后期,由白斑转为黑斑,病虾离群独游,泳动力减弱,直到死亡。

6、黑鳃病虾的鳃部由红色、棕色变成黑色。

呼吸困难,致使虾体消瘦,游动停滞,直至死亡。

7、真菌病病菌侵入后,其菌丝充满体内。

通过镜检,可看到病体的触角、头胸甲边缘等均有分枝的菌丝,不仅受感染的虾体很快死亡,而且传染很快,危及全池。

8、缘毛类纤毛虫病这是由原生动物缘毛类纤毛虫附生引起的病害。

而且常与细菌或其他原生动物同时发生,影响鳃丝的气体交换,降低病虾对缺氧的忍耐能力,容易造成死亡。

9、软壳病病虾甲壳软而薄,体形消瘦,活力减弱,生长缓慢。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1. 引言1.1 南美白对虾养殖概述南美白对虾是一种重要的养殖物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受到关注。

其肉质鲜美,口感鲜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南美白对虾养殖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产量高等优点,因此受到许多养殖户的青睐。

南美白对虾主要生长在温暖的水域,通常适宜的养殖水温为25-30摄氏度。

养殖户在进行南美白对虾养殖时,需要注意水质的控制、饲料的合理投喂以及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包括白点综合症、溶血菌病、白肠病、黄疸病等。

这些病害如果不及时有效的防治,将对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

了解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预防措施,才能保障养殖户的经济利益,确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接下来的我们将详细介绍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的病害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2. 正文2.1 南美白对虾养殖常见的病害南美白对虾养殖常见的病害包括白点综合症、溶血菌病、白肠病和黄疸病。

这些病害在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对养殖效益造成影响,因此及时发现和有效防治非常重要。

白点综合症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的病害之一。

这种病害主要表现为虾体表出现白色小点,严重的话会导致虾体变白、虾头凹陷等症状。

感染白点综合症的虾往往活动减少,食欲下降。

溶血菌病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病害,会导致虾体表现为出血斑点、活动力下降等症状。

白肠病和黄疸病也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的病害,会影响虾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为了有效防治这些病害,养殖户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保持养殖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源,防止病原菌的繁殖。

其次要注意虾苗的质量和健康状况,选择健康的虾苗进行养殖。

定期检查虾塘水质和虾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害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的病害需要引起养殖户的重视,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害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2.2 白点综合症白点综合症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症状是虾体表出现白色小点,严重影响虾的生长和养殖效益。

对虾育苗期常见病的防治

对虾育苗期常见病的防治

对虾育苗期常见病的防治对虾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种类之一,因其营养丰富、肉质鲜美而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然而,在对虾养殖的过程中,育苗期是非常关键的阶段。

育苗期如果出现病害,不仅会影响对虾的生长发育,还会给养殖者带来重要的经济损失。

因此,对虾育苗期常见病的防治对于保障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结合对虾育苗期常见病的分类、症状及预防措施,为广大养殖者提供有益的指导。

一、对虾育苗期常见病的分类对虾育苗期常见病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菌类病害菌类病害是对虾育苗期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

对虾在育苗过程中常见的菌类病害有白点病和黄体孢病。

2. 病毒性病害病毒性病害也是对虾育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

对虾在育苗过程中常见的病毒性病害有白斑综合症、荧光病毒病、斑点病等。

3. 寄生虫病害寄生虫病害是对虾育苗期的另一种常见病害。

对虾在育苗过程中常见的寄生虫病害主要有虫体滑膜病、肠胃繁殖虫病等。

二、对虾育苗期常见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1. 白点病白点病是因为对虾体内滋生弧菌而引起的疾病。

患病的对虾体表会出现大量白色小点,而对虾整体却仍保持健康。

感染程度加重后,对虾体表会出现许多小白点和红点,经常磨擦自身,繁殖力下降,同时容易发生次生感染。

白点病对虾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因此防治措施必须得力。

对于白点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清理水质,保持水质清洁。

将虾池中多余饲料、虾壳、虾粪等废弃物清理掉,保持水质清洁,减少滋生弧菌的机会。

2.对虾生长水温宜在30 ℃ 左右,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对虾抵抗力降低,加重白点病的发生。

3.在水产养殖中使用药物防治病害是一种常见的方法,白点病亦不例外。

可以使用氧化铜、溶液喹诺酮、片剂呋喃唑酮等药物进行防治。

2. 白斑综合症白斑综合症是病毒性病害之一,对虾感染后会表现为虾体表现为白色斑点或者白色色素暗沉,容易造成对虾死亡。

与白点病相比,白斑综合症病毒感染强度大,致死率较高。

由于该疾病病毒传染性极强,感染后容易引起传染,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怎样防治对虾养殖中的几种主要疾病

怎样防治对虾养殖中的几种主要疾病

怎样防治对虾养殖中的几种主要疾病对虾是一种常见的养殖生物,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受到广泛的市场关注。

然而,在养殖对虾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疾病,影响对虾的生长和发展。

因此,对于对虾养殖者来说,了解和掌握对虾的主要疾病防治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主要介绍对虾养殖中的几种主要疾病以及防治方法。

一、白斑病白斑病是对虾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其主要症状是对虾体表出现白色颗粒状斑点,严重时会导致对虾死亡。

引起这种病的原因是由白斑病病毒引起的。

一旦对虾群体中有只一只感染了白斑病病毒,整个养殖场都会受影响。

因此,预防和控制白斑病的传播非常重要。

预防和控制白斑病的方法有:1.选择健康的对虾种苗:在购买对虾种苗时,一定要检查种苗是否健康,没有感染白斑病病毒。

2.做好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对虾的养殖环境应保持干净卫生,定期清理池塘和池底的杂物,并定期更换水源。

3.加强对虾群体的监测:对虾养殖者可以在水体中放置感染白斑病病毒的对虾,定期检查其是否有白斑病发病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病毒的对虾。

4.适时接种疫苗:对虾养殖者可以根据需要,在适当的时间点给对虾接种疫苗,提高其免疫力。

二、白点病白点病也是对虾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其主要症状是对虾体表出现白色小点,并且对虾行动迟缓,食欲减退。

引起白点病的原因是由白点病原体引起的。

一旦对虾群体中有感染白点病原体的对虾,会迅速在整个养殖环境中传播,严重时会导致对虾死亡。

预防和控制白点病的方法有:1.维持水体的质量:对虾的水源需要不断更换和加清,维持水质清洁卫生,保证对虾群体处于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之中。

2.做好养殖环境的续养:对虾养殖者可以将池底的泥沙和残饵清理出来,保持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3.投放药物:对虾养殖者可以适当地投放药物,控制白点病在扩散之中的进一步发展,减少疫情的危害。

三、指甲癣病指甲癣病是对虾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其主要症状是对虾脚趾部位出现黑斑并且肿胀。

引起指甲癣病的原因是由菌类或者寄生虫引起的,若未及时处理,疾病会快速扩散,对养殖产业造成严重损失。

对虾7种常见疾病防治

对虾7种常见疾病防治

对虾7种常见疾病防治虾是人们喜爱的海鲜之一,可是在对虾饲养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疾病。

以下将从对虾的饲养、饮食、疾病等方面,详细阐述对虾的七种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

一、对虾白化病对虾白化病的标志是虾身颜色变白,且虾壳易变细,虾肉质柔软,体内器官退化等。

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饲养池水质不佳,饲料不适宜,投喂草鱼等植物性饲料过多、人工饲养杂交等。

防治方法:1.提高养殖池水质量,保持池水的清洁。

2.选择富含营养物质的合理饲料,不过度投喂草鱼等植物性饲料。

3.加强适宜的防病措施,保证对虾健康成长。

二、对虾霉菌病对虾霉菌病常出现在虾苗、养殖过程中。

该病的症状为虾体表面布满灰色到黑色的霉菌,虾身体发软、水分丧失,严重者会出现机体衰竭和死亡。

其发病原因是由于环境温度、饲料、水质等因素引起。

防治方法:1.细心观察对虾的生长状态,及时排查虾苗种的病情。

2.保持饲池水质的清洁,不让它过度饱和、污染。

3.定期检查虾饲料,确保其适宜,不含有霉菌等有害物质。

三、对虾溶血弧菌病对虾溶血弧菌病源于对虾饲养过程中,虾体内菌落过多,且生长环境过于潮湿和温度过高,终致机体出现虚脱、呼吸急促等症状,威胁性颇高。

其发病原因是由于虾水质不好,对虾存放不当,饲料污染等原因所致。

防治方法:1.提高虾养殖池的水质,保持水源清洁。

2.将对虾放置在适当的水温与湿度环境下,以免过度潮湿导致发病。

3.定期清理养殖池杂物,促使虾池中的微生物均衡生长,从而减少对虾种死亡率。

四、对虾电导率不平衡病虾苗在饲养成长期间,若其机体内部离子成分失调,会出现电导率不平衡症,其表现为虾虫体内器官退化,机体发育缓慢,此病往往是由虾质量不佳,饲养池水质不佳,饲料不符合虾苗特点等情况引起的。

防治方法:1.保证虾苗的优质性,不应该含有铜、铅等有害物质。

2.做好饲养池水质的卫生清洁。

3.适当饲喂虾苗,搭配食物种类和饲料量,以保证虾苗身体发育正常。

五、对虾卡原虫病对虾卡原虫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在虾养殖过程中会造成虾虫凋零,虾质量下降,对虾自身免疫力降低等后果。

对虾7种常见疾病的防治

对虾7种常见疾病的防治
饲养管理
合理的饲养管理对预防疾病至关 重要,如饲料的选择、投喂量、 投喂频率等都会影响对虾的健康 状况。
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
预防
通过改善养殖环境、加强饲养管理等 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提 高对虾的抗病能力。
治疗
一旦发现对虾出现疾病症状,应及时 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减少 损失。
对虾疾病的分类
强。
07 壳病
疾病描述与原因
描述
壳病是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虾 壳变软、变薄、变色,甚至出现壳裂、壳脱落等症状。
原因
壳病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1) 营养不良,缺乏钙质等矿 物质;2) 水质恶化,如pH值波动、氨氮过高等;3) 感 染病原体,如细菌、真菌等。
症状与诊断
症状
虾壳变软易碎,颜色异常,如变红或变黑;生长缓慢 ,脱壳困难,死亡率增加。
要点一
描述
肠道感染症是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由细 菌感染引起。
要点二
原因
水质恶化、饲料污染、免疫力下降等都可能导致对虾肠道 感染。
症状与诊断
症状
对虾出现食欲不振、体色暗淡、游动异常等 症状。解剖后可发现肠道充血、发炎。
诊断
通过观察对虾的症状,结合解剖检查,可以 找到感染的病原体,从而确诊肠道感染症。
对虾7种常见疾病的防治
汇报人: 2023-11-22
目录
• 对虾疾病概述 • 对虾白斑综合症 • 红体病 • 黑鳃病 • 痉挛病 • 肠道感染症 • 壳病 • 对虾疾病综合防控策略
01 对虾疾病概述
对虾养殖与疾病关系
养殖环境
对虾生长的环境与疾病发生密切 相关,如水质恶化、水温异常等 都会导致对虾免疫力下降,容易 感染疾病。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十六种疾病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十六种疾病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十六种疾病一.病毒病1.白斑病毒病:虾停食、胃空,甲壳内表面出现白斑,后期腹部变白,有的体色微红,甲壳易剥离。

180C以下为隐性感染,水温20~260C为急性暴发期,流行于我国沿海和东南亚各国。

2.肝胰腺细小病毒病:甲壳表面有大量黑色斑点,有的甲壳变软,腹部肌肉变白。

严重时肝胰腺变白、萎缩、坏死。

主要危害中国对虾(感染率70~80%)、墨吉对虾、斑节对虾、万氏对虾等。

我国和东南亚、墨西哥湾、澳洲都发生,无明显季节性。

二.细菌性虾病3.红腿病(红肢、败血病):弧菌感染。

附肢变红,特别是游泳足变红,头胸甲鳃区多呈黄色。

多在7~10月发病。

4.幼体菌血病:感染弧菌、假单胞菌、气单胞菌。

体色不透明,趋光性差。

急性感染群体,在静水中沉于水底,死亡快;病程慢的群体,其体表和附肢上可黏附许多单细胞藻类、固着类纤毛虫或有机碎屑等污物。

5.烂眼病:病原为非01群霍乱弧菌。

眼球肿胀,逐渐由黑变褐,随即溃烂,严重者整个眼球烂掉,仅剩眼柄。

细菌侵入淋巴后,变菌血症而亡。

此病多见于河口低盐区或未进行清淤消毒的虾池,中国对虾、长毛对虾易感染,7~10月发病,8月最多。

6.甲壳溃疡病(褐斑病):感染弧菌、假单胞菌和黄杆菌。

甲壳发生溃疡,形成褐色的凹陷,凹陷的周围较浅,中部较深。

越冬亲虾病后除体表的褐斑外,附肢和额剑也烂掉,断面也呈褐色。

镰刀菌病的病灶主要在头胸甲鳃区,且在显微镜下可见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本病的位置分散。

中国对虾的越冬中后期最流行,危害较大。

7.黑鳃和烂鳃病:感染弧菌和假单胞菌。

头胸甲鳃区呈黑色,揭开头胸甲肉眼可见鳃丝呈灰色或黑色,质地脆、肿胀,从尖端向基部坏死,有的发生皱缩和脱落。

7~9月高温期多发病。

三.真菌性病8.丝状细菌病:病原为毛霉亮发菌、硫丝菌、屈桡杆菌(细菌)。

严重侵害的虾,头胸甲鳃部变为黑褐色,在显微镜下可见菌丝。

9.镰刀菌病:镰刀菌寄生在头胸甲鳃区、附肢、体壁和眼球等处,被寄生的组织因黑色素沉淀而呈黑色,鳃组织坏死,故称“黑鳃病”。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水产品,但在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病害。

以下是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1. 尾部坏疽病:尾部坏疽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

病虾尾部出现浅褐色斑点,逐渐扩大,最终导致尾部溃疡。

防治措施包括保持水质清洁,避免过度密度,提供足
够的氧气,定期检查并及时处理感染的虾。

除了以上列举的病害外,南美白对虾还可能受到其他疾病的影响,如细菌性疾病、寄
生虫感染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养殖户应该采取以下的防治措施:
1. 维持水质清洁:定期检测水质,保持适宜的pH值和溶氧量。

定期更换水源,防止
水体沉积物积累。

2. 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密度,保持虾池中虾的适宜数量。

合理的养殖密度有利
于虾的生长和健康。

3. 提供良好的饲料: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保证虾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提高虾的
免疫力。

4. 加强管理和监测:定期检查虾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的虾。

隔离病虾,防止疾病传播。

5. 使用药物治疗:在疾病爆发时,可以使用适当的药物治疗病虾,但应该遵循药物
使用规定,避免药物滥用和残留物超标。

对于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更为重要。

养殖户应该注重水质管理,
提高养殖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并加强养殖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特性及养殖实用技术南美白对虾是当今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类之一。

南美白对虾原产丁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伟权教授率先由美国引进此虾,并在一九九二年突破了育苗关,从小试到中试直至在全国各地推广养殖。

目前我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浙江、山东、河北等省或自治区已逐步推广养殖,天津市汉沾区杨家泊镇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世界闻名,有“中国鱼虾之乡”的美称,其中隶届南美白对虾的技术最为成熟。

南美白对虾肉质鲜美,加工出肉率可高达67%,适温范围广,可在18 — 32 C生长,适盐范围也广,可在盐度1 — 40%条件下生长,是一种优良的淡化养殖品种。

南美白对虾生长快,抗病能力强,现已逐渐成为我国南方的主要养殖虾种。

我国厦门、北海、南宁和广州等地均有虾苗、虾无节幼体或亲虾供货南美白对虾原产丁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主要分布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湾沿岸,以厄瓜多尔沿岸分布最为集中。

南美白对虾具有个体大、生长快、营养需求低、抗病力强等优点,对水环境因子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对饲料蛋白含量要求低、出肉率高达65%以上、离水存活时间长等优点,是集约化高产养殖的优良品种,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南美白对虾壳薄体肥,肉质鲜美,含肉率高,营养丰富。

南美白对虾人工养殖生长速度快,60天即可达上市规格;适盐范围广(0 - 40%), 可以采取纯淡水、半咸水、海水多种养殖模式,从自然海区到淡水池塘均可生长,从而打破了地域限制,且具耐高温,抗病力强;食性杂,对饲料蛋白要求低,35%即可达生长所需。

是“海虾淡养”的优质品种,使其养殖地域范围扩大。

养殖南美白对虾,放养虾苗规格要在2厘米以上,经淡化到零度的种苗,池塘以3-5亩为宜,水深1.5米左右,放苗时间在5月底、6月初,水温在20 C以上,- 股养殖条件下,亩放虾苗2万尾,并搭养500-100尾花、白鲤,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定期使用光合细菌和水质调节剂,调控水质,预防虾病。

亘据养殖条件的不同,在养殖模式上可采用主养、混养、套养等不同的养殖模式,目的是在不同养殖环境条件下即不浪费水体资源乂能取得更高产量和效益。

混养:混养模式为三种①南美白对虾与河蟹混养,不但充分利用水体饵料资源(水草、残饵等),还具有防虾病的作用,河蟹可将体弱多病的虾或死虾吃掉,减少病原的传播。

②南美白对虾与刀额新对虾、罗氏沼虾混养,以增加虾的养殖品种和产量效益。

③南美白对虾与花白鲤混养,在养殖期间,淡水池塘藻类易繁殖过盛,造成“转水”,利用花白鲤以浮游生物为食的习性,控制水中藻类数量,以调节改善水质。

套养:套养模式一般有三种①草鱼池套养南美白对虾②鲤鱼池套养南美白对虾③鲫鱼池套养南美白对虾,这三种养殖模式都是利用了水体的养殖空间及水体饵料资源,可以很好的控制水体中轮虫的数量,调节改善水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十月份要出池,否则水温低于十四度南美白对虾就会死亡,影响虾的产量,从而影响到池塘的经济效益。

南美白对虾病害发生的原因及特点:对虾发病是对虾、环境和病原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南美白对虾的分类位置、生理特点和生态习性决定了其病害发生具有明显的特点。

发病原因1.生理特征表现出对病害的易感性南美白对虾是较低等的水生动物,其生长、发育的生命周期短,机体各器官系统形成迅速、结构简单,较高的新陈代谢水平和较低等的器官结构导致了南美白对虾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偏弱。

南美白对虾的觑与水体直接接触,在完成呼吸和排泄功能时,外界恶劣的环境条件直接影响鲍结构,因此病原体较易感染或进入鲍部而影响全身。

南美白对虾的生长过程中具有蜕壳的生理特点,蜕壳前虾停止进食,蜕壳后虾体乂很柔软,在此期间虾体的活动能力减弱,对病原体和敌害的抵抗力差,极易被病原体感染。

由于南美白对虾的器官构造及机能简单,免疫系统的发育也不成熟,对微生物病害感染的抵抗主要依赖于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目前还没有南美白对虾具有特异性免疫机能的有力证据。

因此,在水产养殖条件下,高密度养殖带来的应激以及环境污染损害了南美白对虾的防御系统,增强了南美白对虾对病害的易感性。

2.生活习性表现出对病害的易感性南美白对虾对水体环境的要求很高,适于栖息于水质活新而肥嫩的环境中。

在养殖周期中,要求保持水质的主要理化指标相对稳定生长的最适水温为23〜30 C,当水温高于41 C或低于7〜9 C就出现死亡;在pH 7。

5〜8。

5的弱碱性水体中生活较好,低于7时生长受限制;适宜透明度30〜40 cm。

南美白对虾耐低氧能力比鱼类差,也低于中国对虾和刀额新对虾,溶氧量4〜8 mg/ L 时生长较快,低于2 mg/ L 生长受限制,缺氧窒息点在0。

5〜1。

5 mg/ L ;氨氮0.6 mg/ L 以下;硫化氢0。

01 mg/ L 以下。

南美白对虾的最适生长盐度为10〜20 ,适宜盐度为2〜34 ,实验证明养殖南美白对虾水体的盐度不能低于2 。

虽然南美白对虾能适应淡水环境,但在淡化过程中盐度及其相应变化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发育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此期间虾体的生理功能低下,因此虾体在适应盐度变化的过程中,较易感染病原体。

养殖环境的恶化均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发病特点:南美白对虾届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动物,其循环系统是开管式的,病原体感染虾体后易经血淋巴送达靶器官或全身各组织,导致疾病的快速发展,从而造成虾的大量死亡。

如虾幼苗期发生的弧菌病,可使虾苗全军覆灭;南美白对虾特有的病蠹性疾病托拉病蠹综合症发生后,其死亡率局达80 %以上,且从发病到大量死亡只需10d。

在发病期间,并发、继发性感染较普遍,如感染固着类纤毛虫往往是其它细菌性或病蠹性疾病发生的前兆;从患甲壳溃疡病的亲虾体病灶处可分离出30多种致病菌;拖拉病蠹综合症高发阶段,水体继发性感染源嗜水气单胞菌往往维持在相对高的水平。

南美白对虾对有机磷药物十分敏感,在防治病害时应慎用或不用。

在使用生石灰泼洒水体时南美白对虾的剂量不同于鱼类和中华鳖南美白对虾是15〜20 mg/ L , 鱼类是25〜30 mg/ L , 中华鳖是60〜70 mg/L[1 ]。

南美白对虾对高铤酸钾和孔雀石绿的耐受力比罗氏沼虾和中国对虾强但对甲醛的耐受力较弱南美白对虾的主要病害及病理特征南美白对虾的病害有传染性和非传染性2大类。

传染性疾病是由病蠹、立克次氏体、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引起的疾病,非传染性疾病是指环境恶化、营养失衡、有蠹物质和遗传因素等造成的疾病。

许多虾病并不是由单一的病原或病因引起的,往往是多病原或多病因的结果。

传染性疾病:1.病毒病病蠹病是危害南美白对虾的主要疾病。

对虾病蠹目前已发现有DNA 病蠹和RNA病蠹2大类,20多种。

对南美白对虾危害特别严重的病蠹病有:细小病蠹科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蠹(IHHNV)引起的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杆状病蠹科白斑综合症杆状病蠹(WSSBV)引起起的白斑病或白斑综合症,弹状蠹科黄头症病蠹(YHD)引起的黄头病和小RNA病蠹科托拉病蠹(TSV) 引起的托拉病蠹综合症或红体病。

白斑综合征病因:由白斑病蠹感染引起。

病症:病虾离群独游、空胃、摄食量大减,体微红,头胸甲及腹甲易剥开,有的甲壳可见白斑,色思水肿,肝、胰肿大,变黄糜烂,体表黏附污物,染病虾易在大雨后死亡,或在水温20〜26 C期间产生暴发性死亡。

白斑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病原的广泛传播、虾苗的种质下降、虾池老化和水质恶化等。

防治该病的方法应从彻底活塘、改善虾池环境和使用健康无病蠹感染的虾苗几方面综合考虑,采用封闭式养殖模式,以切断病原的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

治疗:①泼洒。

如南美白对虾有白斑病,立即停止进排水,先用卓越降解灵500克/亩•米)+卓越高稳C (250克/亩-米)泼水,第二天用卓越红白灵(250毫升/亩•米)兑水全池泼洒,第三天换水30〜50厘米。

②内服。

将卓越健长灵(1%)、绿康露(1%)、红白灵(1%)、保肝促长灵(1%)、开胃解蠹灵(1%)用粘合剂(0.2%),包埋拌料每天2次,投喂7〜10天即可。

拖拉病蠹综合症是南美白对虾特有的病蠹性疾病,其病原是一种无囊膜的、大小为30 nm、二十面体的单链RNA病蠹。

拖拉病蠹综合症病原是随着南美白对虾亲虾的引进而传播到我国的,于1999年在我国台湾地区大规模暴发,目前在南方各省海水养殖南美白对虾密集区均有发现,2001年出现大面积暴发。

病因:由拖拉病蠹感染引起。

病症:病虾有急性和慢性症状表现。

急性期:体表呈淡红色,尾扇及游泳足均变红,空胃、活力低下、甲壳变软、表体红色扩张、泛塘,大多会在脱壳时死亡,死亡率高达80%〜95%。

慢性期:是急性期发作后的幸存者,虾壳表面出现多重损坏性黑斑,能正常摄食。

此种虾病是在南美白对虾较为常见的,其原因是池水变质,抗生细菌较多,诱因多是雨后不消蠹或换水后不消蠹引起。

防治:①泼洒。

池虾感染了桃拉病蠹应立即停止进排水,先用卓越降解灵(500克/亩•米)+卓越高稳C (250克/ W -米)化水全池泼洒,第二天用绿康露(200 克/亩•米)全塘泼洒。

②内服。

将卓越保肝促长灵(1%)、护肝宝(1%)、红白灵(1%)、健长灵(1%)用卓越粘合剂(0.2%)包埋拌料每天2次,投喂5〜7天即可。

黄头病是由黄头症病蠹包括来自于东南业的黄头病蠹(YHV)、淋巴器官病蠹(LOV)和来自澳大利业的斑节对虾色思联合病蠹(GAV)引起的。

黄头症病蠹可引起多种对虾发病,并可与白斑综合症杆状病蠹合并感染。

黄头病对幼虾和成虾均有危害02.细菌病南美白对虾的细菌性疾病的病原主要是鳗弧菌、副溶血弧菌和气单胞菌中的一些种类。

通常情况下,水体和虾体外均存在一定数量的弧菌和气单胞菌,但不会对南美白对虾造成明显危害;当环境条件恶化、虾体营养不良或抵抗力下降时,弧菌和气单胞菌大量繁殖,导致疾病发生。

红腿病是由鳗弧菌、副溶血弧菌感染引起的。

该病常发生于高温高盐度的水体,病虾主要症状是附肢发红,头胸甲和鲍区呈黄色,鲍部肿胀项思丝糜烂,游动缓慢, 厌食。

病因:由副溶血弧菌或气单胞菌等届中的一些种类侵入南美白对虾血淋巴中并大量繁殖而引起。

病症:病虾附肢变红,特别是游泳足呈红色,头胸甲及H思区呈黄色,病虾一般在池边缓慢游动,厌食。

血淋巴浑浊,镜检血淋巴血细胞少,可见许多运动活泼的细菌。

防治:①提高水位,保持良好水质,不投喂鲜活饵料,绝对禁止投喂腐烂变质的小杂鱼虾等,定期每10天泼洒卓越底改霸王(5亩/包)1次,发病之后,用卓越噬菌皇(300毫升/亩・米)稀释100倍后泼洒,2〜3天后用活菌王。

②内服。

将卓越护肝宝(1%)、红白灵(1%)、绿康露(1%)、健长灵(1%)拌料,每天2次,投喂5〜7天即可。

亲虾甲壳溃疡是亲虾越冬期间的常见病,是由于亲虾体表机械损伤,加上营养不良和环境恶化使其抗病力下降,感染弧菌类细菌引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