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风筝》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读懂本文讲述的内容,产生探究兴趣。
2、阅读图画,联想、对比、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兄弟对风筝不同的态度,借助资料体会哥哥对弟弟的亲情。
3、初步探究文本内涵,理解“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进而感知鲁迅对童年的呵护,产生对童年美好事物的珍爱之情,并能有兴趣阅读鲁迅的相关作品。
教学过程:
一、猜读绘本,引发兴趣
导入:同学们,今年正值鲁迅先生诞辰135周年,于是今天的阅读课,老师给大家带来鲁迅先生的作品,请看……这和我们平时阅读的文本很不一样哦,是个绘本。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说说阅读绘本有哪些方法?(副板书:图文结合:构图、细节、色彩、光影、联想……)
提示:
①绘本最大的特点是有图和文两套系统构成,它不仅仅有文字,更通过图画读出故事来。
②画面中哪些语言可以传递丰富的信息?
教师回应(提到方法,请学生板书):
①这位同学的发言很值得我们关注!他不仅关注了文字,还关注了图画,所以你给大家的方法是把图文放在一起读!这就叫做图文结合。
②有经验!你是通过画面的色彩来捕捉其中的秘密,感受人物情感的。
③真厉害!画面中的细节同样值得我们品味琢磨。
④记住他的方法!还可以借助图画,展开联想啊!
是啊,看图有看法才会有思考和发现。就让我们走进这个绘本,一起去发现好吗?(设计意图:回顾阅读方法)
1、看封面猜测
请看这就是这本书的封面,运用你们刚刚的方法,从这个封面(图、文)中,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引发阅读兴趣)
预设:色彩、中年人、回忆、风筝标题……作者、画家
(提示:通过色调你发现了....你猜测...)
过渡:暗黄的画面,落寞沉思的神情,仅仅是封面就给了你们这么多的感受!同学们猜测这是一段往事,一段关于风筝的回忆,回忆里也许还有些忧伤。
2、只看图画,猜故事情节
带上这些方法,关注图画的色彩、构图、细节,展开联想......让我们静静地走进
一幅幅图画,大胆猜测这可能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对故事的人物、情节会有怎样的猜测?)
预设:图画的感觉;故事情节;胶片、电影、颜色也比较昏暗,果然有很多与风筝有关的画面……(相互补充)
评价:围绕人物、情节、风筝展开。了不起!你尝试用自己的眼睛,发现藏在图与图之间的关联中,展开情节的猜测。同学们的读图能力真强,从色彩、构图、细节中都有发现,有猜测,更有期待。
过渡:就像你们所说,这一幅幅画面,就如同作者记忆的相册,可能是一段关于风筝的回忆……究竟是不是呢?我们还要图文结合着一起读!
(设计意图:在看图中引发学生阅读兴趣,在发现中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绘本方法,为下文的学习做热身)
二、聚焦“风筝”,链接生活
1、教师引领,走进绘本
此时的鲁迅先生正坐在北京的家中,随着空间慢慢扩大,他的回忆也慢慢荡开,你有什么发现?灰白的色调,水墨画的感觉,模糊的轮廓,若隐若现中你看到了停在湖面的乌篷船、小桥、远远的青山...你猜这里可能是也许是绍兴。
图画可以表达空间,其实时间也相隔几十年哦。环衬中这样的色调与画面带给你什么感受?是一种怀念,是一种回忆?就让我们带着这样水墨晕染般淡淡的哀伤,走进他的回忆,走进遥远的故乡,走进故事……
此时的北京城已满是积雪,瞧那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空中,抬起头,仰望天空,孤孤单单的飘动着的一两个风筝,让我感到惊异和悲哀。
让我不由地想起了故乡的风筝。在回忆的故乡中,一眼望去,你看到了.....(请你小桥、乌篷船、各式各样的风筝)你还看到了.....此刻你的的心情是?(学生:明媚、灿烂、温暖)
于是,从这样(冷暖、颜色)的对比中你发现?
(预设:通过冷暖、颜色、心情的对比)
是什么让他从忧郁走向明媚?是什么让他洋溢着这么明媚的心情?(瞧,绘本就
是这样用图和文字,结合着说话的)故乡的风筝那么美好,可是你们恰恰不知道的鲁迅小时候是不爱的,觉得那是没有出息的孩子的玩意儿。究竟是怎么一回
事?同学们,请静静地接着读。(放音乐,看绘本)
评价:你在读图的过程中,理解了文字。
3.整体感知,提出疑问
当走进去,和你们之前猜测的故事一样吗?围绕风筝那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学生讲大致故事情节)
这本书名叫风筝,同时也是这本书的线索。故事提到的两个主要人物是哥哥和弟弟(板书:哥哥、弟弟)。针对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和不明白的?(......)有哪些问题要问问大家?同学们的思考越来越深入,问题提的也越来越尖锐!
4.聚焦兄弟对风筝不同的态度
很明显,围绕风筝哥哥和弟弟有着不同的态度,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图文结合,去思考去发现。请注意哟,既要从文字,更要从图画的色彩、细节、光影发现,小组合作。
共学提示:
A.独立阅读思考,小组交流后,抓关键词,填写表示哥哥或弟弟不同态度。
(动作、神态、心理活动……)
B.汇报时说明是从哪段或哪幅图画感受到的。
总结:通过同学们的分享,我们梳理出了诸多关键词,我们发现弟弟是如此的喜欢风筝(板书:最喜欢)而哥哥却是嫌恶(板书)风筝,跟着同学们的发现,刚刚你们找到了文字,让我们先聚焦图画吧!好好的走进弟弟的最喜欢。
(设计意图:学生借助图标表工具,梳理文中内容,初步体会人物的态度。)(2)聚焦弟弟的四幅图画
你有什么发现?(颜色、心情、对比、变化)发现弟弟前后的心情有了巨大反差。
我们顺着你们的发现,顺着弟弟心理的变化,一一走近。
呆看:他在呆呆的凝望,凝望什么呢?是什么引起他的好奇?(画面中的细节:麻雀)他就这样的呆看着,呆看着,呆看着,他可能再想……
还记得吗?此时明媚的天空中飘着各式各样的风筝。忽远忽近,忽高忽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