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

湖北枣阳一中姚晓萍

一、说教材分析

1、特点和地位

《学习辩证分析》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表达交流板块。本板块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学习写作议论文,学生在高一时主要写作记叙文,这学期作文板块的学习是对前阶段学习的进一步深化。前几讲学生也学习了议论文的横向、纵向结构,及用反驳的方法写作议论文,已经对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有了基本的掌握,其实辩证思维的方式在这几讲中已初露锋芒。“辩证思维”这一板块是学生在平时写作中遇到问题比较大的一个板块,如出现用词不准确,说话太绝对,看问题不全面,写作思路单一等问题,教会学生运用辩证思维来写作就显得尤其重要。

新课程改革标准明确提出了要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等等。这些要求都涉及到写作教学中的辩证分析,学好辩证分析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2、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说明,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为:引导学生探究运用辩证分析的有效方法;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分析法,表达自己的思想。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和全面的眼光认识事物的能力,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情感目标:让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对于社会热点,能用心地观察和辩证地思考,理解真实的人生意义

3、重点和难点

辩证分析法在写作中的灵活运用

运用辩证分析法,准确地把握现实生活中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联系。

二、说学情、教法和学法

学情:

1、学情分析——我所教的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从学生平时写作文和考试作文来

看,很多学生对议论文的写作还不是很规范,虽然在政治课上已经学过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哲学观点,也学习了议论文的横向和纵向结构,但运用时仍无法做到游刃有余,尤其在遇到话题作文时,总会犯片面看问题的毛病,这会导致学生在写作时出现偏题或无话可说的问题。

2、考情分析——且由近些年的高考试题来看,许多省份都偏爱“关系性的话题

作文”,这种类型的作文最需要考生运用辩证思维写出好文章,今年的高考语文又验证了这一观点,如全国卷、北京卷、上海卷、山东卷、福建卷、浙江卷、湖北卷等作文题目都充分体现了辩证分析的思维方式。因此,这对学生的辩证思维方式的把握也提出了高要求。

教法:

为了很好地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解决学生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重难点问题,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我打算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1、启发引导法:希望通过教师的导入问题设置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开启智慧

之门、发散思维。

2、分组讨论法:讲课过程中提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相互合作,

自主探究,发现和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点。

3、指导点拨法:教师通过个别点拨,重难点点拨,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学法:

1、联想想象法: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展开联想想象,发散思维,打开思路。

2、合作探究法:小组成员交换意见想法,共同合作找寻问题最佳答案(本班学

生学习气氛稍显沉闷,不太爱讨论交流,课堂上多引导学生讨论,养成习惯)。

3、即时练习法: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和练笔结合起来,提高课堂的时效性。

三、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由一则事例引出,找学生自由表达对这则事例的看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启发引导法、教师点拨法——联想想想法)

在美国华盛顿监狱里,有一个名叫库丁的重刑犯,他游手好闲,嗜酒、吸毒,最终因杀人罪被判终身监禁。库丁有两个儿子,年龄相差只有2岁,大儿子秉承父亲身上的所有陋习,学生时代就染上很重的毒瘾,最后的结果也是以杀人罪而锒铛入狱;小儿子却完全不一样,他正直善良,刻苦好学,最后不仅事业有成,而且家庭生活美满。在完全相同的成长环境里,为何两个儿子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一位记者前去采访,以揭开其中的奥秘,出乎记者意料的是,两兄弟的答案竟然完全相同——“有这样的老子,我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2、品味鉴别,锻炼辩证思维能力

①学习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防止说“过头话”

学生初学写议论文时,容易缺乏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犯说“过头话”的毛病,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和外界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分析问题时就要注意它和其他有关问题的联系。

材料:有一群鸟雀飞来了,捕鸟人布了一张大网在林中等待着,结果网到了不少鸟雀。有一个人在旁边仔细观看,发现每一只被网的鸟的头只钻进一个网眼。他心里想,捕鸟何必那么麻烦地把许多网眼结在一起呢?于是那个人便制做了一些单个网眼挂在各个树枝上,结果一只鸟也没有捕到。

学生谈谈从这则材料中得到的启示。(教师点拨——合作探究)

学生发言完后老师再作小结。

②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防止变“近视眼”

世上的万事万物都处在运动、变化、发展之中,论证一个问题时,如果采用静止不变的观点分析问题,就不能揭示出事物内在的客观规律,只有抓住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在发展中分析问题,才能把握问题的实质所在。

举例:名人逸事总是容易被人们津津乐道,展示曹操和巴尔扎克的故事。

学生思考曹操看人与巴尔扎克看人有什么不同之处。(合作探究)

在《青梅煮酒论英雄》一节中,人们说曹操有相人之术,袁绍当时“四世三门,门多故吏,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曹操却说,“色厉胆小,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小利而忘身”的袁绍不会成就大事业。相反他评价当时人单势孤,寄人篱下的刘备“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是真英雄也。结果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开创了蜀汉基业,三分天下有其一,而袁绍在官渡一战中被打得仓惶逃窜,结果真如曹操所料。

巴尔扎克的故事,话说一天一位老妇人拿着一本学生的作文本给巴尔扎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