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源性面痛00-wgc
颈源性疼痛PPT课件
世界颈源性头痛协会诊断标准 1、颈部症状和体征
头痛症状在以下情况下加重:颈部活动 和(或)头部维持与异常体位时,按压 头痛侧的上颈部或枕部时
颈部活动范围受限
同侧的颈肩上肢非根性痛(定位不明 确),或偶有上肢根性痛
2、诊断性神经阻滞可明确诊断
治疗
1、一般性治疗:健康教育、中医中药、物理治疗等 2、药物治疗:非甾类、阿片类、抗抑郁、抗癫痫、肌
肉松弛药
3、神经阻滞:颈椎旁、星状、枕大枕小、小关节、选 择性神经根、硬膜外腔
4、神经毁损:射频、药物 5、神经调节:SCS 5、手术治疗:经各种非手术治亦无效者,多有椎管内
骨性异常改变卡压神经根,应考虑外科手术活疗。
谢谢!
第8章 头面部痛
1
概述
2
偏头痛
3 紧张型头痛
4 丛集性头痛
5 颈源性头痛
6 三叉神经痛
7 舌咽神经痛
第五节 颈源性头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定义:高位颈部脊神经(C1-4)所支配 结构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致的以慢 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 组综合征
机械与动力因素至椎动脉及交感神经遭 受刺激或压迫,以致血管狭窄、折曲, 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女性多见
发病机制 1、机械刺激学说 2、炎性水肿学说 3、解剖会聚理论学说 4、肌肉痉挛:颈部持续性肌肉痉挛—组
织缺血—直接压迫及炎性产物积聚
汇聚理论
头面部表面和深层结构都由三叉神经及第1-3颈神经分 布支配
三叉神经脊束尾侧亚核可下降至C1,2阶段,其尾侧可 达C3阶段,并于高位颈髓后角相连,称“三叉神经-颈 神经核”
后天畸形
临床表现
①反复发作一侧头痛,以颈、枕部为主, 亦可扩展至全头痛或肩及上肢,也可为 双侧痛
颈源性头痛
颈源性头痛治疗进展一、概述1983年Sjaastad提出颈源性头痛的概念。
1990年国际头痛委员会(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IHS)颁布颈源性头痛的分类标准。
1995年Bogduk 指出颈椎退行性变和肌肉痉挛是直接原因。
认为也可称为颈神经后支源性头痛。
亦有将颈源性头痛称为高位神经根性颈椎病。
颈源性头痛已经在临床被广为接受。
早期关于颈源性头痛的描述是几乎完全局限于一侧的中到重度头痛,始于颈部或枕部,最后可扩散至前额和颞部。
间歇性发作,早期持续时间不等,以后发作愈发频繁,疼痛时轻时重。
临床症状和体征显示颈部受累。
二、颈源性头痛的解剖学分类根据神经根的不同受累部分进行分类:1、神经源性疼痛:神经根的感觉根纤维受刺激。
2、肌源性疼痛:腹侧运动神经根受刺激。
三、颈源性头痛的解剖学基础及发病机制(一)颈源性头痛的解剖学基础1、头面部表面和深层结构都是由三叉神经及第2-3颈神经分布支配2、第1颈神经在寰椎后弓上方发出第1颈神经后支内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纤维。
大多数头痛(偏头痛除外)都可能与颈椎的病理变化有关。
3、第2颈神经从椎板间隙中出来,内侧支与来自第3颈神经的纤维共同组成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这些神经是传导颈源性头痛的主要神经。
第3颈神经出椎间孔在椎动脉后方发出第3颈神经后支,其内侧支分布到多裂肌。
1、2、3颈神经后支借交通支相连接形成神经环(或称为颈上神经丛,或Cruveihier后颈神经丛)。
近年神经解剖学发现上部颈神经和三叉神经核团之间有联系。
来自嗅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三叉神经传入支的终末纤维与第1~3颈神经后根传入纤维在颈髓1~2后角内联系。
(二)发病机制1、会聚理论与颈源性头痛的发病Bogduk认为颈源性头痛的发生是高位颈神经所支配的结构发生病损而引起的高位颈神经伤害性感觉信息的传入,通过高位颈神经传入纤维之间及高位颈神经与三叉神经传入纤维的中枢会聚,使伤害感受性输入产生紊乱而形成的一种牵涉痛。
邓其友—颈源性头痛
颈源性头痛的特征是固定于颈部一侧的疼痛或不适,常扩展到头的颞部疼痛,通常还伴有颈部活动范围稍受限制,即颈部僵硬感。同侧的肩部及手臂也可伴有疼痛。这类疼痛往往比较模糊不清,为中等程度的持续性钝痛。当颈部活动时或常时间保持某种不自然的位置时可诱发疼痛,压迫病变侧枕部或上后颈部也可诱发疼痛。某些病呈较长者,可伴有视力模糊、怕光、恶心或吞咽困难等不适症状,少数人可见眶周水肿及脸红。
3、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突出引起的非菌性炎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突出,椎间盘物质释放可直接引起非菌性炎症、水肿;由于正常情况下成人椎间盘无血管是免疫豁免区,免疫系统视椎间盘物质为异物而产生免疫排斥反应性炎症,引起颈椎间盘源性神经根炎。除了直接产生根性疼痛外,末梢释放炎性介质,引起分布区域内软组织炎症也可产生疼痛,这是部分患者发生顽固性颈源性头痛的机制。
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肌肉持续收缩以维持姿式,使肌肉供血减少,继发肌痉挛,并使韧带、肌筋膜易发生损伤;冗长而乏味的精神话动或体力劳动,在全身各部位中最容易引起颈部神经—肌肉的紧张,这些是青少年颈源性头痛的常见原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造成颈源性头痛的病因是多种的,故在考虑治疗时应尽可能地寻找发病的原因,那么颈源性头痛的原因有哪些呢?
1、颈椎压迫神经所致:高位颈神经包括第1~4颈神经,与头痛关系密切。一旦颈椎病变压迫这些神经就会引起期的头痛。
2、颈椎及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引发头痛:当椎间盘突出时,无论在静态或动态下,都能影响相邻椎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改变椎间孔的大小和形状。此时,椎间孔内通过的神经和血管,都可因压迫、牵拉、成角和炎症而受到刺激。
4、肌肉痉挛:颈源性头痛也可产生于颈部肌肉组织,一方面神经根,特别是其腹侧的运动神经根(前根)受到压迫或炎症侵袭时可引起反射性颈部肌肉痉挛;另一方面,持续性肌肉慢性痉挛引起组织缺血,代谢产物聚集于肌肉组织,代谢的终未产物引起肌筋膜炎,产生疼痛,并可直接刺激在软组织内穿行的神经干及神经末梢产生疼痛。
颈源性头痛
深圳市南山医院疼痛科 肖礼祖
定义
颈源性头痛是指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 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 要表现的综合征,疼痛性质是一种牵涉痛 牵涉痛:当来源于躯体两个不同部位的初级传入 纤维与脊髓内的同一个二级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 时,其中一个部位病变产生的痛觉冲动就可能被 误认为是来源于另一部位的初级神经纤维的传入。 发展历史:1983年到1990年
CDRCS与颈椎病的关系
定义的范围不同:局部及整体(见备注) 与颈型有相似点也有区别点:后者颈部肌肉或 韧带僵硬、纤维化、钙化,有肌肉或韧带的 压痛,小针刀有效。 与神经根型的关系:相同点:横突处压痛;不 同点:前者为干性症状,后者为神经根性症 状(包括前根),有腱反射异常。
枕神经痛
英文表达:
符合以上疼痛特征者, 可诊断为本病。
颈源性头痛的治疗
NSAIDS药物及物理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 枕部神经受伤害时:行枕神经注射治疗 颈椎小关节受伤时:小关节阻滞术 颈椎间盘病变:射频或消融术或椎体融合术 颈部肌肉因素:局部注射或肉毒素注射 外周神经电刺激
诊断标准2
The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 , IHS
II 咽后肌腱炎: 1、有菌或无菌性炎症:如高位椎间盘炎、高 位颈椎退变所致小关节韧带、肌筋膜炎症; 2、肿瘤:如后颅窝肿瘤、高位颈椎肿瘤; 3、外伤:如挥鞭伤、高位颈椎骨折脱位; 4、先天或后天畸形 5、其他:如神经卡压
诊断标准2
The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 , IHS
I 颈椎: i颈部和枕部疼痛,可以放射至额、眶、颞、顶或耳; ii疼痛可被特定的颈部活动或颈部姿势所诱发或加重; iii至少符合以下一项:(1) 颈部被动活动抵抗或受限 (2)颈部肌肉的轮廓、硬度、紧张程度及在主动和 被动活动时的反应性有改变(3)颈部肌肉存在不正 常的压痛。 iv影像学检查颈椎至少符合以下一项:(1)前屈后伸 位异常:(2)曲度异常:(3)骨折、先天异常、骨肿 瘤、类风湿关节炎或其他疾病。
颈源性头痛的治疗PPT课件
MRI检查
MRI检查可以更清楚地显示颈椎 的软组织和椎间盘,帮助医生判 断是否存在颈椎间盘膨出、突出 等病变,以及脊髓和神经根受压
的情况。
CT检查
CT检查可以提供颈椎的三维图像 ,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颈椎的 骨骼和软组织结构,以及是否存
在颈椎管狭窄等问题。
其他相关检查
血液检查
医生可能会安排血液检查以排除 其他可能的头痛原因,如感染、 炎症等。
症状
头痛通常位于后枕部、头顶、颞部等 区域,可伴有颈部疼痛、僵硬、活动 受限等症状,有时还可能出现恶心、 呕吐、耳鸣等不适。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颈椎退行性变、颈椎失稳、颈椎骨刺形成、颈椎间盘膨出等颈椎病变是颈源性 头痛的主要病因。此外,颈部肌肉痉挛、炎症等颈部软组织病变也可能导致头 痛。
病理机制
颈椎病变导致颈椎对头部的支持力减弱或消失,使颈部和头部处于非正常生理 状态,进而引起头痛。同时,颈椎病变可能刺激或压迫神经、血管等组织,加 重头痛症状。
讨论
颈源性头痛的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的 具体情况,如工作习惯、生活习惯等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经验教训与启示
经验教训
颈源性头痛患者应重视颈椎保健,定期休息和调整工作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
启示
对于长期从事低头工作的人群,应加强颈椎保健宣传和教育,提高对颈椎健康的重视程 度。
感谢适当的体重有助于减 少颈椎压力。
避免颈部受到外伤
尽量避免突然的头部或颈 部动作,如突然转头或抬 头,以防止颈椎受伤。
康复训练
颈椎肌肉锻炼
通过锻炼颈椎周围的肌肉 ,增强颈椎的稳定性,如 进行颈部伸展、旋转等运 动。
颈椎牵引
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颈椎牵引,以缓解颈椎压 力和疼痛。
颈源性头痛的护理ppt
颈源性头痛的护理目 录•颈源性头痛概述•颈源性头痛的护理原则•颈源性头痛的物理疗法•颈源性头痛的药物治疗•颈源性头痛的预防与康复颈源性头痛概述01颈源性头痛是由于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引起颈椎对颈部神经的压迫或刺激,导致头痛、头昏、颈肩痛等症状。
定义与症状定义病因颈椎退行性变、颈椎失稳、颈椎骨刺形成、颈椎间盘膨出等颈椎病变,以及颈部肌肉劳损、外伤、炎症等颈部软组织病变均可引起颈源性头痛。
病理机制颈椎病变或颈部软组织病变导致颈椎对颈部神经的压迫或刺激,引发神经根水肿、炎症反应,从而引发头痛等症状。
病因与病理机制根据患者的头痛症状、颈椎及颈部软组织的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可明确诊断。
诊断颈源性头痛需与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其他头痛类型相鉴别,同时也要排除颅内病变等其他疾病引起的头痛。
鉴别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颈源性头痛的护理原则02010203疼痛评估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了解疼痛的性质、部位和持续时间,以便制定合适的护理计划。
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止痛药、抗炎药等药物治疗,缓解疼痛症状。
非药物治疗采用物理疗法、按摩、针灸等非药物治疗方式,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疼痛管理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颈部过度弯曲。
睡眠姿势调整坐姿调整颈部锻炼选择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椅子,保持正确的坐姿,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
进行适当的颈部锻炼,增强颈部肌肉力量,改善颈椎稳定性。
030201日常生活习惯调整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心理疏导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减轻头痛带来的困扰。
认知行为疗法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获得情感支持和理解。
社会支持心理护理与支持颈源性头痛的物理疗法03颈椎牵引颈椎牵引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拉伸颈椎,减轻颈椎间盘压力,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改善颈椎曲度异常,从而减轻头痛症状。
颈源性疼痛的诊断思路
广汉市骨科医院刘彬颈源性疼痛的诊断思路满意的疗效转变观念找准靶点合理治疗要解决的问题学习类容颈源性疼痛的组织学特性关于颈源性疼痛的几个概念颈肩背部常见压痛点颈源性疼痛触诊方法颈源性疼痛的诊断思路一、颈源性疼痛的组织学特性•颈部的任何组织遭受损伤、刺激、压迫、牵张时,都能引起疼痛,疼痛的部位可以在颈部,也可以在头部、肩背部、上肢等部位。
和颈源性疼痛相关的组织结构包括有:椎间盘、硬脊膜及神经根、颈交感神经、韧带和关节囊、肌肉。
•(一)椎间盘源性疼痛机制:•颈椎间盘对于许多能引起局限性或放射性头部、颈部、肩背部及上肢痛的发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其致痛机制主要为以下几方面:•1、机械性压迫(颈椎间盘突出症)•2、炎性刺激(颈椎间盘性神经炎)•3、免疫反应•4、“软+硬”理论•(二)硬脊膜及神经根•硬脊膜及神经根受损后主要出现三大症状:疼痛、感觉异常和运动障碍。
•硬脊膜受窦椎神经支配,脊髓的硬膜在椎管内并无升降,只是在前屈时被拉长到最大生理限度,伸展时硬膜皱缩。
•脊柱运动时神经根在椎管内并不活动,但在硬膜被拉紧或出现皱褶时神经根也随之变得紧张或松弛。
神经根为混合神经,混合神经在穿出椎间孔之前,其运动和感觉部分仍保持分离。
神经根的运动根(腹根)紧贴钩椎关节,感觉根(后根)靠近关节突关节及其关节囊,这种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神经根在椎间孔内只占1/3,其余空间为血多其他组织充满,这些组织可因炎症反应及肿胀而致病。
•椎管和椎间孔内的神经根是一种对疼痛很敏感的组织,引起神经根疼痛的刺激可能发生在3个部位:•1、神经根硬膜鞘的神经纤维•2、背根(感觉)神经受累•3、运动根的感觉纤维•根据神经根的不同受累的部分,疼痛可分为神经源性和肌源性疼痛。
神经根的感觉部分受刺激引起神经源性疼痛,而腹侧运动神经根受刺激时则出现肌源性疼痛。
•神经根受累后出现的神经根性疼痛向远侧放射,也伴有神经根的后支受刺激,引起颈、肩部和肩胛间区疼痛。
颈源性头痛
颈源性头痛的诊断及治疗头痛是临床疼痛诊疗时遇到的常见病,其病因很多,其中有一类头痛伴有颈部压痛,而且与颈神经受刺激有关,发生率很高,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头痛的持续时间长,治疗较为困难,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此种头痛在以往曾被称为“神经性头痛”、“神经血管性头痛”,“枕大神经痛”,“耳神经痛”等。
以往认为此种头痛是头部的神经和血管在致病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因而治疗方法主要是口服非甾类抗炎药物、头部针灸、理疗、按摩、头部痛点注射和头部神经干阻滞(包括枕大神经或耳大神经阻滞)。
但有相当数量患者的病情并不好转或治疗效果不持久。
形成“患者头痛,医生也头痛”的局面。
这一临床现状推动着对此类头痛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
昌吉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综合科王德辉在1983年Sjaastad首次提出颈源性头痛的概念后,迅速得到多学科专家的重视。
在1990年国际头痛学会(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IHS)颁布了关于颈源性头痛的分类标准,目前颈源性头痛已经在临床上广泛被人们所接受。
近年来对颈神经解剖及其末梢的中枢传入机制的研究,以及对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引发非菌性神经根炎的机制取得的研究进展,不断加深了对颈源性头痛发生机制的认识,并指导了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改进。
1995年Bogduk 指出颈椎退行性变和肌肉痉挛是颈源性头痛的直接原因。
他认为颈源性头痛也可称为颈神经后支源性头痛。
近来亦有学者将颈源性头痛称为高位神经根性颈椎病。
第一节基本问题一、颈源性头痛的定义颈源性头痛学会将颈源性头痛描述为在头枕部、顶部、颞部、额部或眼眶区或者上述区域同时出现的钝痛或酸痛。
但是,这个定义缺乏特异性,因为几乎包括了整个头部。
为此,颈源性头痛学会又补充了颈源性头痛的特征,特征就是头痛的同时伴有上颈部疼痛、颈部压痛、颈部僵硬、或活动时上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多有头、颈部损伤史。
二、颈源性头痛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颈源性头痛患者大多在20~60岁,但年幼者也不少见,笔者在工作中遇到许多少年颈源性头痛患者,最小的仅为7岁。
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
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
颈源性头痛是一种源自颈部结构的头痛,通常表现为颈部疼痛并向头部放射。
颈源性头痛的诊断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诊断该疾病。
首先,颈源性头痛的诊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颈部疼痛的特点、头
痛的特点、颈部运动和压痛的特点、神经系统的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在进行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因。
其次,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颈部疼痛的特点包括位置、
性质、持续时间和诱因。
头痛的特点包括部位、性质、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和诱因。
颈部运动和压痛的特点包括活动性疼痛、被动性疼痛和压痛点的位置。
神经系统的检查包括颈部活动度、颈部肌肉力量和感觉异常。
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和
MRI等,用于排除其他病因。
最后,颈源性头痛的诊断需要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如颅内疾病、颞颞关节紊
乱和其他头痛类型。
在进行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和检查结果,以确定最终的诊断结果。
综上所述,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包括颈部疼痛的特点、头痛的特点、颈部运
动和压痛的特点、神经系统的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在进行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因,并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诊断颈源性头痛,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颈源性头痛ppt课件
插图
相关影响因素
20~59岁人群中,发病率达0.1~0.3%, 占头痛人群中17.8%,有逐年上升趋势。 工作性质有关 天气变化有关 体位与姿势有关 解剖结构有关
原发病因
1、有菌或无菌性炎症:如高位椎间盘炎、高位 颈椎退变所致小关节韧带、肌筋膜炎症; 2、肿瘤:如后颅窝肿瘤、高位颈椎肿瘤; 3、外伤:如挥鞭伤、高位颈椎骨折脱位; 4、先天或后天畸形 5、其他:如神经卡压
颈源性头痛
定义
颈源性头痛是指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 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 要表现的综合征,疼痛性质是一种牵涉痛 牵涉痛:当来源于躯体两个不同部位的初级传入 纤维与脊髓内的同一个二级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 时,其中一个部位病变产生的痛觉冲动就可能被 误认为是来源于另一部位的初级神经纤维的传入。 发展历史:1983年到1990年
鉴别诊断
颈 源 性 头 痛
颈部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症 枕神经痛 颈椎病 偏头痛 丛集性头痛 紧张性头痛 外伤后头痛
颈部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症
定义:由于颈部脊神经后支卡压而出现的 一系列症候群;以青中年人多发 病因:骨纤维(孔)管易受卡压(见解剖) 诱因:天气变化或体位不当可加重 症状:后枕部、颈项部或肩背部的酸胀痛 体征:部分颈椎活动受限,关节柱或横突 压痛,有时放射至相应区域。 检查:影像学检查颈椎可有轻中度退变
诊断标准1
The Cervicogenic Headache 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HIS
I 颈部症状和体征 :i 以下情况, 头痛症状加重: (1) 颈部活动和(或) 头部维持于非常规体位时。 (2) 在头痛侧的上颈段或枕部压迫时, 头痛症状加 重(注释1)。 (ii) 颈部活动受限 (iii) 同侧的颈、肩或上肢呈非根性疼痛, 或偶有上 臂的根性痛症状。 II 诊断性麻醉阻滞: 可明确诊断, 这在科研中必不 可少 III 头痛发生于单侧, 不转移
颈源性头痛的病因和特点
解 剖学 因素 : 产生颈源性头痛 的神经 解 剖结构包 含两 个方 面 , ①从颈枕部穿 出 C 、, C c 及 神经后支及其 分支 分布于相 应的同侧头部 , 颈部 的 C 、 及 C 神 ② ,C ,
经 及 其 分 支 与 某 些 支 配 头 面 部 的神 经 节 或 神经 核 发 生 联 系 或 会 聚 J 正 因 为 与 。 C 、,及 C c 神 经 相 关 , E 也 可 称 为 颈 CH
痛无好转 , 痛 起源 于颈部 , 发展 至颢 头 再 部 、 顶 , 至眼 眶。他们 描述 头 X颅神 经核 第 团也发现 了标志物 。而第 l 神经与第 0颅 3 第 4颅神 经有交 通。这 就可 以解 释从 、 颈部到额枕 部的相 关疼 痛和 其伴 随征候
一
神经后支 源性 头痛 , 亦有 将 C H称 为高 E 位神经 根性 颈椎 病者。在病因的研究 中, 对猫 C 神经 节 注射 辣根 过 氧 ( ) , 化 物酶
( R )4 H P ,8小 时 后 灌 注 固 定 , 离 出 脑 分
步产生对神 经节压 力 , 使头痛 加 重 ; 较 少见 的动静 脉 畸形也 可 以对 神经 节产 生
误 病 情 。 国 际 颈 源 性 头 痛 研 究 组 ( HIG) 出 了 C H 的 诊 断 标 准 : 侧 C S 作 E 单
因颈 C 至 C , 神经根存 在与 三叉神 经的
疼痛调控 神经 纤维 而受 到关 注。c型 和 A a型纤维存在 于椎 间盘 , 腹侧 背侧韧带 , 关 节囊 神经根 和硬脊膜 。M T能反 映椎 R 问盘突出 , 黄韧带 肥厚 , 椎管 狭窄 合并 硬
膜 受 压 , 经 根 受 压 , 时 还 能 发 现 关 节 神 有 囊 改 变 J 但 以 上 检 查 只 能 用 作 间 接 诊 。 断, 目前 , 从 影 像 学 上 直 接 判 定 是 做 不 要
什么叫颈源性头痛
颈源性头痛的特征是固定于颈部一侧的疼痛或不适,常扩展到头的颞部疼痛,通常还伴有颈部活动范围稍受限制,即颈部僵硬感。
同侧的肩部及手臂也可伴有疼痛。
这类疼痛往往比较模糊不清,为中等程度的持续性钝痛。
当颈部活动时或长时间保持某种不自然的位置时可诱发疼痛,压迫病变侧枕部或上后颈部也可诱发疼痛。
某些病呈较长者,可伴有视力模糊、怕光、恶心或吞咽困难等不适症状,少数人可见眶周水肿及脸红。
颈源性头痛患者的年龄多在20~60岁, 但年幼者也不少见,本病以女性多见。
早期多为枕部、耳后部、耳下部不适感,以后转为闷胀或酸痛感,逐渐出现疼痛。
疼痛部位可扩展到前额、顳部、顶部、颈部。
有的可同时出现同侧肩背上肢疼痛。
疼痛可有缓解期。
随病程进展,疼痛逐渐加重,持续性存在,缓解期缩短,发作性加重。
寒冷、劳累、饮酒、情绪激动可诱发疼痛加重。
颈源性头痛常常不表现在它的病理改变部位,其疼痛部位常模糊不清,分布弥散并向远方牵涉,可出现牵涉性疼痛类似鼻窦或眼部疾病的表现。
部分患者疼痛时伴有耳鸣、耳胀、眼部闷胀、颈部僵硬感。
多数患者在疼痛发作时喜欢用手持压疼痛处以求缓解。
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可减轻头痛。
颈源性头痛在伏案工作者中发病率较高。
病程较长者工作效益下降、注意力和记忆力降低,情绪低落、烦躁、易怒,易疲劳,生活和工作质量明显降低。
检查可发现在耳下方颈椎旁及乳突下后方有明显压痛。
病程较长者可有颈后部、顳部、顶部、枕部压痛点。
有的患者局部触觉、针刺觉减弱,部分患者患侧嗅觉、味觉和舌颊部感觉减退。
部分患者压顶试验和托头试验可阳性。
但也有患者无明显体征。
有的患侧白发明显多于对侧。
X光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颈椎退行性改变,有的可见颈椎间孔狭窄,椎体前后缘增生,或棘突增宽变厚,棘上韧带钙化。
CT检查多无特殊变化,少数患者可见颈椎间盘突出,但与疼痛部位及程度不一定密切相关。
颈源性头痛课件ppt
加强临床研究,验证各种治疗 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患者 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THANK YOU
张。
物理治疗
包括按摩、热敷、冷敷、电疗 和针灸等物理治疗方法,可以 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颈源性头痛,手术 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如颈 椎融合术和颈椎间盘置换术等 。
康复训练
包括颈椎稳定性训练、肌肉力 量训练和姿势调整等,可以帮 助患者恢复颈椎功能,预防头
痛复发。
研究热点与展望
神经调节治疗
痛症状。
拉伸训练
对颈部和肩部的肌肉进行拉伸 ,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按摩与理疗
通过按摩、热敷等物理疗法, 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和疼痛。
针灸与拔罐
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穴位 、疏通经络来缓解头痛。
生活方式调整
规律作息
减少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会导致 颈部疲劳和头痛,应适当休息并适时调整 姿势。
情绪调节
饮食调理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和焦虑、 抑郁等不良情绪对头痛的影响。
合理饮食,多摄取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 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减少高热量、高脂肪 食物的摄入。
05
颈源性头痛的最新研 究进展
最新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非甾体消炎药、肌肉松弛剂和 抗炎药是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 ,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肌肉紧
丛集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通常表现为单 侧眼眶周围疼痛,伴随流 泪、鼻塞等症状,颈部检 查无异常。
03
颈源性头痛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颈源性头痛的常见治疗方 法之一,主要通过口服或注射药物来 缓解疼痛和消炎。
颈源性头痛临床特征、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诊断性治疗
颈源性头痛临床特征、体格检查、影像学检
查及诊断性治疗
临床特征
颈源性头痛是颈椎包括组成它的骨、椎间盘和/或软组织疾患导致头痛,并非总是伴有颈部疼痛症状。
单侧头痛为主,长病程时可能加重或进展到双侧,可自颈部沿枕部放射至额顶部、颞部、眶周,伴或不伴有同侧肩颈及上肢放射痛,可伴有颈部活动受限。
诊断标准中临床特征可靠性有限,难以与偏头痛、紧张性头痛鉴别诊断,最可靠特征为自颈部到额颞部和/或同侧肩膀和手臂的放射痛,与颈部运动有关。
现体格检查
当前颈部屈曲旋颈试验可能对 CEH 的诊断有小到中等程度的影响,屈曲旋颈试验阳性和颈部活动受限有重要诊断价值,可以支持与偏头痛的鉴别诊断。
CEH 病人查体时常见头颈部神经走行区蒂内尔征,CHISG 的诊断标准将这些压迫后头痛症状改变的局部被称为激痛点,可能与神经卡压和激痛点有关,同时 CEH 病人的斜方肌上段激痛点敏感性增高。
颅周压痛是慢性紧张性头痛的典型特征,两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和临床特征的重叠。
颈椎影像学检查
CT 可以发现颈椎的骨性结构异常,MRI 更侧重于软组织异常。
CEH 颈椎椎体和椎间盘的形态及退行性变的程度与正常人相比并无明显差异。
诊断性治疗。
颈源性疼痛
鉴别诊断
肩周炎 胸廓出口综合征 肘管综合症(尺神经) 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根性痛
根据神经根的不同受累部位,疼痛可分为神经源性和肌 源性疼痛,感觉部分受累引起神经源性疼痛,运动神经 受刺激时出现肌源性疼痛。
刺激背侧根时引起闪电或电休克样疼痛,肢体远端明显。 刺激腹侧运动根时,疼痛在近侧的肩部、腋部和上臂,
是深在穿凿样不适感,模糊不清,一般位于深部组织, 如肌肉、筋膜。 肌萎缩,神经根受压不仅影响神经传导,同时也对神经 纤维轴突内轴浆运输功能造成影响,神经末梢释放营养 物质减少,肌肉逐渐萎缩。
颈椎解剖特点
骨骼结构不稳定 活动范围大 承受重量大
易发生退变
颈椎间盘前宽后窄,侧后方钩椎关节,防止 椎间盘后退压迫脊髓和神经根。
颈椎源性疼痛的根源
椎间盘 神经根 韧带 关节突关节 肌肉
椎间盘
椎间盘髓核对疼痛刺激不敏感,纤维环中有 窦椎神经分布,是椎间盘源性疼痛根源。
腋神经(C5-7),与旋肱后动脉一起穿过四边孔,分布 于三角肌和小圆肌。
颈源性上肢痛
颈部骨、关节、韧带等组织病变,刺激或压 迫颈神经根,引起其支配区上肢疼痛、麻木、 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和肌萎缩等。
神经根型颈椎病
特殊检查
肌腱反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腱反射 臂丛牵拉试验 椎间孔挤压试验 Hoffman征、Rossolimo征
颈源性头痛特点
可见于任何年龄,中年人多见 多为单侧发作 首先发生于颈、枕部,随后放射至额、颞部 间歇性发作 颈部活动、不良姿势、按压高位颈神经可诱发头痛 颈部僵硬、活动受限 可伴随同侧肩部、上肢痛 颈部损伤史(儿童期) MRI可见上位颈椎间盘退变突出 诊断性神经阻滞有效(C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建议
病例分享
TIAN JIN SHI JI ZHOU RENMIN YIYUAN
诚信
博爱
敬业
严谨
解剖基础与发病机制
• 司理面部感觉的神经来源主要
有三种:
• 三叉神经系 • 植物神经系 • 脊神经系 • 面神经系
TIAN JIN SHI JI ZHOU RENMIN YIYUAN
诚信
博爱
TIAN JIN SHI JI ZHOU RENMIN YIYUAN
诚信
博爱
敬业
严谨
• 1 眩晕
•
• • •
2 面部症状:灼热痛、针刺痛、潮红等
3 咽部感觉异常 4 颈源性心绞痛 ...........
TIAN JIN SHI JI ZHOU RENMIN YIYUAN
诚信
博爱
敬业
严谨
颈源性面痛
• 与动脉伴行的交感神经分布:
• 上颌动脉分布区与上颌神经分布区域基本一致
• 面动脉分布区覆盖下颌神经分布区域
诚信
博爱
敬业
严谨
TIAN JIN SHI JI ZHOU RENMIN YIYUAN
诚信
博爱
敬业
严谨
TIAN JIN SHI JI ZHOU RENMIN YIYUAN
诚信
博爱
敬业
严谨
TIAN JIN SHI JI ZHOU RENMIN YIYUAN
诚信
博爱
敬业
严谨
TIAN JIN SHI JI ZHOU RENMIN YIYUAN
TIAN JIN SHI JI ZHOU RENMIN YIYUAN
诚信
博爱
敬业
严谨
TIAN JIN SHI JI ZHOU RENMIN YIYUAN
诚信
博爱
敬业
严谨
TIAN JIN SHI JI ZHOU RENMIN YIYUAN
诚信
博爱
敬业
严谨
颈源性面痛
解剖基础与发病机制 临床特点 鉴别诊断
• 上颌神经的纤维位于脊束的中间,下降可达延髓下端,终于脊
束核的中部
★ 权威出处:《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大辞典》 人民体育出版社
TIAN JIN SHI JI ZHOU RENMIN YIYUAN
诚信
博爱
敬业
严谨
• 当三叉神经脊束或三叉神经脊束核受到刺激时, 可出现面痛。 • 上位颈椎(C1-4)椎管周围病变,如颈椎间盘 突出、后纵韧带钙化或骨质增生等均可引发头 面痛。
诚信
博爱
敬业
严谨
TIAN JIN SHI JI ZHOU RENMIN YIYUAN
诚信
博爱
敬业
严谨
面痛与颈椎脊神经
TIAN JIN SHI JI ZHOU RENMIN YIYUAN
诚信
博爱
敬业
严谨
面痛与面神经系
• • 面神经属第七对颅神经,为混合神经 面神经由两个根组成,较大的是运动根,较小的是混合根(中间神经),进入面神经管,由茎乳 孔出颅,向前穿过腮腺到达面部,在面神经管内有膨大的膝神经节。面神经穿经面神经管及最后 穿出腮腺时都发出许多分支。 • 面神经主干进入腮腺实质,在腺内分支组成腮腺内丛发分支至腮腺前缘,分布于面部诸表情肌。
诚信
博爱
敬业
严谨
TIAN JIN SHI JI ZHOU RENMIN YIYUAN
诚信
博爱
敬业
严谨
病例
• 女性,45岁,因“左侧颜面部灼热刺痛一年半, 左颈部疼痛伴左上肢部放射三个月”就诊疼痛门 诊。 • 现病史:一年半前自觉左面部灼热样、针刺样疼 痛、触痛,偶有颈项部不适、头痛、眼胀痛,左 侧明显。休息或口服止痛药部分缓解。就诊于中 医科、神经科、内科、眼科等科室,未确诊。三 月前症状加重,颈部活动受限,稍活动即可加重 疼痛,且出现左侧胸背部放散痛,左上肢麻疼、 无力,桡侧较明显,五指麻木,眼痛明显,畏光。 自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差,精神差。
TIAN JIN SHI JI ZHOU RENMIN YIYUAN
诚信
博爱
敬业
严谨
• MRI:
• C3-6椎间盘突出,以 C4/5/6明显,T1加权像 髓核信号减低,椎间隙 下降。
TIAN JIN SHI JI ZHOU RENMIN YIYUAN
诚信
博爱
敬业
严谨
诊断
• 颈椎病
• 颈源性面痛 • 颈源性胸背痛
TIAN JIN SHI JI ZHOU RENMIN YIYUAN
诚信
博爱
敬业
严谨
颈源性面痛
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疼痛科 闻国春
TIAN JIN SHI JI ZHOU RENMIN YIYUAN
诚信
博爱
敬业
严谨
蓟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49年,1985年迁至城东兴华大街16号,2009年与县原妇幼保健院合并, 成为一院两址设置,2015年10月迁入新址。随着撤县设区,更名为“蓟州区人民医院”,开设病 房1000张,职工1400余人,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敬业
严谨
面痛与三叉神经系
• 三叉神经是第五对颅神经,为混合神经 • 含有躯体感觉和内脏运动两种纤维 • 三叉神经节由假单极神经元组成 • 周围突分布于头面部皮肤和眼、鼻及口腔的粘膜。在面部的分布 具有节段性,分布区域相对独立,但三支之间互有交叉 • 中枢突聚集成粗大的三叉神经感觉根,由脑桥腹侧面入脑后,止 于三叉神经脑桥核及三叉神经脊束核 • 三叉神经脊束核为二级神经元,从桥脑延伸至C4水平,上颈部神
• 1 随前根与周围神经分布到支配的部位
• 2 通向眼、脑神经、头颈部动脉和心丛 • 3 经椎间孔回行,与窦椎神经汇合 • 4 与椎动脉伴行,进入颅内 • 5 颈部交感神经节发出纤维与上胸部交感节发出的纤维组成心丛
• 颈椎部位的退行性变可以引起交感神经功能紊乱。
• 椎体及横突移位:外伤、椎体滑脱、椎体失稳 • 椎间孔变形、狭窄:骨质增生、间盘突出 • 横突孔狭窄 • ............
•
• • • •
① 颞支:支配额肌和眼轮匝肌;
② 颧支:3-4支,支配眼轮匝肌及颧肌; ③ 颊支:3-4支,支配颊肌,口轮匝肌及其他口周围肌, ④下颌缘支:分布于下唇诸肌, ⑤ 颈支:支配颈阔肌。
TIAN JIN SHI JI ZHOU RENMIN YIYUAN
诚信
博爱
敬业
严谨
TIAN JIN SHI JI ZHOU RENMIN YIYUAN
延髓下部,上端连续三叉神经脑桥核,下端移行于脊髓后角的胶 状质,全长位于三叉神经脊束的内侧。 • 三叉神经脊束核为二级神经元,从桥脑延伸至C4水平,上颈部神 经根与延髓的三叉神经脊束核的核团与副神经、舌咽神经、面神 经和迷走神经之间有交通支联系或互相汇聚 • 此 核接收三叉神经及舌咽、迷走神经感觉纤维 传导的痛、温觉冲
TIAN JIN SHI JI ZHOU RENMIN YIYUAN
诚信
博爱
敬业
严谨
交感型颈椎病
• 交感神经节前与节后神经纤维比例悬殊,一般节前:节后=1:2~30 • 节前神经元兴奋可引起较大范围反应 • 交感神经受损可引起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多无节段性神经根痛 • 颈部交感神经受刺激可能出现的症状
• 颈源性心脏病、颈源性心绞痛 • 颈源性眩晕”等 • 颈源性眼部症状(如视物不清、眼胀、眼痛等)
• 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还可以引起焦虑、抑郁、认知功能障碍等精神障碍。
TIAN JIN SHI JI ZHOU RENMIN YIYUAN
诚信
博爱
敬业
严谨
TIAN JIN SHI JI ZHOU RENMIN YIYUAN
• 颈椎病引发面痛,表现为持续性疼痛,有时爆
发性膨胀样疼痛,偶可伴皮肤麻木,即中枢痛 特征。
TIAN JIN SHI JI ZHOU RENMIN YIYUAN
诚信
博爱
敬业
严谨
TIAN JIN SHI JI ZHOU RENMIN YIYUAN
诚信
博爱
敬业
严谨
头面部交感神经
• 在颈部,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与脑髓相连,节后纤维有走行:
• 既往史:癫痫40年,口服苯妥英钠,控制可。
TIAN JIN SHI JI ZHOU RENMIN YIYUAN
诚信博爱Biblioteka 敬业严谨• 查体:
• 步态正常,精神萎靡,痛苦面容,头颈轻度右偏右旋强迫体位。 • 左侧面部皮肤痛觉过敏,触痛,并向肩背部放散。左胸锁乳突肌肌张力增高,有 触痛,起止点压痛,乳突部最重。左颈椎旁、横突及软组织广泛压痛。胸背部软 组织广泛压痛。 • 左侧椎间孔挤压+、引颈试验+、左臂丛牵拉+,左侧肱二头肌腱、肱三头肌腱、 桡骨膜反射亢进。 • 双侧holfman+,左侧较明显。左上肢肌张力4级。
• 面部交感神经分布区与三叉神经分布区重合。
TIAN JIN SHI JI ZHOU RENMIN YIYUAN
诚信
博爱
敬业
严谨
• 因此,当颈部病变刺激交感神经节或交感神经传入传出纤维(灰白交通支),可以 引起颜面部疼痛与感觉异常。表现为持续烧灼样疼痛与痛觉敏感。 • 这类病症类似于CRPS表现。 • 当然,颈椎病引起的交感神经紊乱不仅限于面部。实际上,颈交感神经源性面痛在 临床工作中并不多见。更多见于以下情况:
诚信
博爱
敬业
严谨
TIAN JIN SHI JI ZHOU RENMIN YIYUAN
诚信
博爱
敬业
严谨
TIAN JIN SHI JI ZHOU RENMIN YI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