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2016大赛课一等奖分解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说“木叶”》教学设计 (1)
多媒体展台、交互式电子白板交替使用:展台分享小组合作探究成果;交互式电子白板播放ppt,给出教师对问题2的见解,供学生参考。并用触控笔对知识要点进行勾画强调。同时出示木叶与树叶的图片。
教学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节课中,学生积极性很强,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学生展示发言不充分,上展台展示的机会受限。我的课堂语言不够规范,出现重复、口语、方音现象。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合理预设并把握好小组讨论和小组分享的时间,让更多学生都能发言和上台展示。及时恰当地对他们进行表扬鼓励,使小组竞争互动机制更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尤其是课堂调控能力,多听、多学、多练。
《说“木叶”》教学设计
学校
说课课题
《说“木语文人教版第五册
章节
第三单元第二课
学时
1学时
年级
高二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教学重点
及难点分析
作为议论文体,“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主要是围绕古诗中的“木叶”意象对诗歌的暗示性进行分析说理,所以我将认识“木”与“树”艺术形象的不同,理解本文借说“木叶”的艺术特征,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作为本课学习的重点。学习一篇课文,理解它的内容仅是初步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由“木叶”这一意象联想到诗歌中的其它意象所具有的暗示意义。所以我把本课的难点定位在: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理论,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意象的品味和练习。
说木叶教案 《说“木叶”》教案优秀12篇
说木叶教案《说“木叶”》教案优秀12篇说木叶教案一等奖篇一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
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一、导入: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
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
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
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引1: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说木叶》教案(精选4篇)
《说木叶》教案(精选4篇)意象是诗歌思想内涵的载体,是诗歌艺术的精灵。
要阅读、欣赏古代诗歌须了解有关意象的知识,领悟语汇产生固定的暗示意义的原理。
林庚先生的这篇《说“木叶”》为我们理解古代诗歌意象,并且能够举一反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说木叶教案,作者整理分享了4篇《说木叶》教案。
说木叶教案一等奖篇一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2、从文章所阐述的知识和道理中,看出它在文学鉴赏中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做到融会贯通。
3、注意理解诗歌意象在诗歌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1、本文看似繁琐,其实内容并不多,在结构疏理上可简单化。
2、为何用“木”不用“树”是全文的关键,这是重点。
3、本文又是一篇可以用来作“引子”进行迁移性练习的好文章,可以设计一个探究性学习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及其作用。
二课时一课时一、导入诗歌的语言它在现实中的意义是有所不一样的,我们先来看这么两个例子。
举“憔悴”(“为伊消得人憔悴”、“斯人独憔悴,荷戟独徘徊”、“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雨”(“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秋风秋雨悉煞人”、“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说明它们的在诗歌中的意义和在现实生活在的不同。
(艺术美感和生活素材的关系)为什么一入诗,它们就有了美感,而且往往有相对统一的情感内涵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说“木叶”》就知道了。
二、自由朗读全文,把重要字词句子摘录在书右。
三、默读全文,理清结构1、(1-3)“木叶”为诗人所钟爱。
2、(4-6)“木”被人喜欢的原因两个。
3、(7)总结四、思考明确一个问题:古诗中为什么用“木”不用“树”?叫学生回答,老师补充明确:因为“木”有“疏朗”和“枯黄”的暗示内涵,所以就有了“深秋”的意味,而“树”则没有。
五、作业:思考:为什么“木”就有了这种暗示呢?第二课时一、导入:1、从上节课的问题开始,从国旗下讲话中“做人上人”的思想入手,说明思想是有传统的,而文化、文学也是如此。
9《说“木叶”》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2
9《说“木叶”》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说“木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从文中关于树叶、落叶、木叶、落木的诗句理解“树”与“木”的区别,并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把握诗歌意象所表现的感彩,比较同一意象在不同诗作中的细微差别,提高诗歌欣赏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养成读诗歌、品诗歌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树”与“木”的区别,从而明确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教学难点】以本文指导学生诗歌欣赏实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理由】用文章中的诗句导入,这样可以让学生快速投入文章的学习,并初步熟悉文章]多媒体展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王褒《渡河北》)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柳恽《捣衣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沈全期《古意》)问题:看多媒体展示的诗句,看看它们有什么明显的共同点?明确:都用了“木叶”来表示落叶。
师:我们刚学完《咬文嚼字》,知道了一个字的不同,诗歌的意境也就不一样,有时甚至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那么“木叶”是以什么样的魅力使得诗人们爱不释手呢?我们今天就在课文《说“木叶”》中去探个究竟。
(板书课文标题及作者)二、初读文章【设计理由】理清文章的基本线索1、画出文章的诗句,说说作者为了阐明“木叶”的妙处,用了哪些相似的形象来作对比。
思考后明确:用了“绿叶”“落叶”“黄叶”等来进行比较,,并交代了木叶发展为落木。
三、再看文章【设计理由】深入分析文章,找到关键信息,解决教学重点1、让我们来再一次的缩小范围,作者用来对比的形象里面,有何本质区别吗?引导生明确:有,即就是在于“木”字。
2、师:我们常说“树木”,可见“树”与“木”在自然环境中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是,在文学艺术里,用“树”或用“木”,可能都影响诗歌的整个意境。
现在,我们就来从文中的诗句中品味“树”与“木”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受。
说木叶教学设计一等奖7篇
说木叶教学设计一等奖7篇《说木叶教学设计一等奖7篇》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说木叶教学设计一等奖第1篇一、教学三维目标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 意象的意蕴;比较“(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写作目的。
3、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的不同,从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难点: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习。
三、教学方法:1、学生探究为主,师作引导;2、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筛选主要信息来解答有关问题,把握文意;3、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诗词填空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讨论明确,以上诗句中“落木”与“落红”分别是“落叶”与“落花”,作者为何不用“落叶”与“落花”,却用“落木”与“落红”?这个问题我们请著名学者林庚先生来作解答,导入课文学习。
二)释题:“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
三)作者介绍(指生读屏幕上内容)四)研读课文(老师作方法指导:各种读法结合,通过抓文段中关键词句,筛选有效信息,来把握文意,回答有关问题。
)1、略读文章前三段,讨论明确以下问题:1)本文谈到了一个什么文学现象?2)“木叶”是什么?对此作者有何质疑?3)“木叶”到“落木”,其与“落叶”或“树叶”的不同,关键点在哪?4)小结前三段:我国历代诗人们钟爱“木叶”这一形象,其关键在“木”字。
(下文具体分析“木”的特征。
)2、重点研读第4、5、6段(全文中心)1)读第4段,探讨以下问题:(1)“木”一般用在什么场合?(2)生读这段内容,找出引用的诗句,仔细体会其内涵。
《说“木叶”》一等奖说课稿
《说“木叶”》说课稿一、大纲要求新课程标准和新大纲对高中语文阅读与鉴赏的介定与要求其中有以下几点:1、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2、注重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3、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
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二、教材分析《说“木叶”》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主要以文艺评论为主,在本文中作者林庚所给的结论是: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
“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诗人“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成为令人玩味无穷的“精妙”的诗歌语言。
在吟咏之间,那些“潜在的力量”便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读者,感染启发着读者,让人情思灵动,视通万里。
学好本文,对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去探讨问题,加深学生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鉴赏评价能力的形成,文化底蕴的积淀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目标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本文特点及本文在教材体系中所处地位,以及学生学情、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与能力,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
3.情感目标:加深学生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
设计依据:课程标准在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培养方面特别强调:应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因此,我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主要从培养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这三个方面考虑。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培养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
9 说“木叶”(一等奖创新教案)
9 说“木叶”(一等奖创新教案)课题《说“木叶”》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林庚及其科学研究。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理解作者说理的层次和逻辑,提升梳理论述类文本的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文章例证法、引证法运用的效果。
文化传承与理解:唤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重点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理解作者说理的层次和逻辑,提升梳理论述类文本的能力。
难点把握作者观点,理解“木”的艺术特征和“木叶”的艺术形象。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情境导入猜猜以下图片中的手势是什么意思?动作是具有暗示性的,那么,语言有没有暗示性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说“木叶”》,这是一篇文艺短评,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文艺短评。
文艺短评又叫“文艺评论”,既是指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探讨、体会、评价的科学研究活动,又是指反映这种研究成果的一种文章样式。
主要用来揭示艺术现象中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探讨艺术创作的方法和规律,以提高文艺创作的水平;还要帮助读者正确理解作品,培养和提高读者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健康的艺术情趣。
文艺短评的类型有:歌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影视评论等。
论其世, 知其人1.林庚林庚,字静希。
诗人,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诗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
著有《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诗人李白》《唐诗综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等十一部文集。
早年曾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并称“清华四剑客”。
晚年与吴祖缃、王瑶、季镇淮并称为“北大中文四老”。
弟子们送给他十六个字:建安风骨,盛唐气象;少年精神,布衣情怀。
补充:由诗人而学者,林庚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独树一帜,其中楚辞和唐诗研究是他的“双璧”。
高三语文《说木叶》一等奖说课稿
高三语文《说木叶》一等奖说课稿《高三语文《说木叶》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高三语文《说木叶》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说木叶》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本单元是必修五册书中唯一的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或探究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评论某种美学现象,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
阅读这些文章,能打开我们的思路,启发我们去探究某些问题。
三篇课文都阐述诗歌鉴赏的知识,《说“木叶”》排在第二篇,也可看做恰恰是第一篇《咬文嚼字》的范例。
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
作者旁征博引、条分缕析,思路清晰,说理形象透彻,便于接受。
学习本文,一面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另一面可以引领学生学习文艺随笔本身的写作特点。
二、说学情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阶段的语文学习,阅读了一定量的诗歌作品,具备了一定的艺术体验,学习了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具备鉴赏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解能力。
随着我校课堂改革的发展,学生普遍适应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但对诗歌鉴赏相关的题目存在畏难情绪、惰性思维,对本文的难度预期值较大,影响学习的内动力。
而且学生层次水平不一,理解鉴赏的差异较大。
针对这一现状,在教学中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层次性,让各类学生都可以对接文本,同时由浅入深地突破,借助品味诗句中的审美体验,于形象中认识艺术的规律。
三、说目标和重难点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学生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知识与技能:1、筛选信息,比较归纳,认识木叶这一艺术形象。
2、理解本文借说“木叶”的艺术特征,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诵读法、筛选信息法理清作者观点,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通过比较、联系,理解引用诗词中的意象及情感,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说木叶教学设计一等奖
说木叶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说木叶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说木叶教学设计一等奖第1篇《说木叶》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文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见精神,含英咀华,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
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
教学重点之三是利用文章中的“树叶、绿叶、落叶、木叶”等资源,有效解析诗歌语言中的暗示作用,即:诗歌中意象的传统象征意义。
这样,就将一篇现代自读课文和古代诗歌有了密切的联系,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有助于学生将本文所学与传统的诗歌意象结合在一起,更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扩散。
学生学过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一表达技巧,能够有意识理解和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
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时要本文用的是归纳法,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文暗示性这一特质,所以在拓展时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知识点的积累和能力训练,让学生自己依据刚学过的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是基于新教材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而确立的。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因素,随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智力因素有时显得无能为力,因为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占主导地位,现代教学能够兼顾二者,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达到真正使学生健康地发展。
传统语文课人文教育方面还显得薄弱,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使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
9《说“木叶”》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1
9《说“木叶”》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说木叶》教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本文主要是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重点难点】理解“木”与“树”,“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木叶”与“落木”的不同意味,了解其所造成的诗歌的意境差别;“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的理解【学情分析】学生的古典诗歌的积累不多,诗歌的鉴赏能力也不高。
课文中的具体诗句学生不容易完全掌握,但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筛选出文中主要的信息,并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及“树叶”和“木叶”、“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
教学过程与环节:导入新课,走近文本“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的这两句诗历来以境界阔达闻名,在极其萧飒荒凉的景象中又充满着一种雄浑奔放的气势,重要的因素是“落木”传递出了这种意境。
让我们一同走进林庚的《说“木叶”》,详细探究其中的奥妙。
自主学习1.字词积累2.走近作者:林庚(1910—)字静希。
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
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
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
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
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
三、阅读文本整体感知1、初读,浏览:本文涉及了哪些诗句?第一段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湘夫人》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谢庄《月赋》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王褒《渡河北》结论:“木叶”为诗人钟爱。
第二段“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说木叶公开课一等奖
说木叶公开课一等奖说“木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进而提高古典诗歌鉴赏能力2.通读课文,了解“树叶”、“树叶”、“树叶”和“树叶”的情感差异以及作者的观点3.理解和积累古诗句,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教学要点:1。
理解艺术领域中“叶”、“叶”、“叶”和“叶”的区别2.把握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特征高考导航: 1,积累了“几乎一样”和“一个字就是一千里”等成语。
纠正“一个字等于一千里”的错误2.把握高考诗歌语言的意蕴和常见意象的意义学习方法指导:1,细读课文,输入课文,仔细掌握句子的意思和作者的观点2.调动平时阅读文学作品的艺术经验,并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进行比较。
3,总结和掌握课文中一些常规的欣赏方法,并尝试用这种方法来欣赏诗歌。
教学媒体:多媒体,指导性案例教学课:1课堂教学过程:1。
“您好同学,我姓卓,和卓文君的“卓”,我来自广西;我丈夫姓张,来自云南富源。
“[问题]请问,我刚刚给你发了什么样的暗示信息?-我已经从云南来了是的,单词有联想意义,可以传达一些暗示信息。
所以今天我们将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木叶给我们传达了什么暗示性的信息。
其次,本文探讨了(1)钟摆现象——中国古代诗人喜爱“木叶”,文章的标题是“说“木叶”,这告诉我们,这篇文章的主要焦点是“木叶”。
那么,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关于“木叶”的什么现象呢?(请快速浏览第一段并过滤有效信息。
))现象:中国古代诗人喜欢“木叶”这个词[PPT 显示屏]秋风刮,树叶下的洞庭波——屈原《九歌》洞庭起浪,木叶微脱——谢庄的《月颂》就像秋风吹在树叶上时的洞庭湖波浪。
——秋月花姜伯莲《木叶下穿越河北》普云斜山——卢珏《临江王洁实之歌·[问题》总的来说,我们可以把“木叶”理解为“叶”。
为什么古代诗人很少使用“叶”这个词?(2)问题分析——解析“树叶”、“木叶”、“落叶”和“落英”的艺术差异(1)“树叶”、“木叶”和“疑问”的区别在于“树”和“树”。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说“木叶”》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说“木叶”》一等奖创新教案《说“木叶”》解读这篇文章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说起,结合大量古诗名句,对“木叶”“树叶”等的不同艺术特征及其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指出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只在于凭借显在的和外露的意义,而更在于它的潜在的意义或者说暗示性。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那就是“木叶”是诗人笔下钟爱的艺术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文章开篇交代“木叶”的来源,从源头上揭开“木叶”这个意象的神秘面纱。
接下来在第2段以“‘木叶’是什么呢”的设问开头,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
“木叶”产生了不少的佳句,到杜甫的“落木”则发展到极致。
至此明确指出,从最开始用的“木叶”,到后来的“落木”,实际上是诗人大胆的艺术追求。
文章第3段继续阐述“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之所以不同,关键在于“木”字,引出本文要论述的重点,也就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4-6段)是文章的重点,主要阐述“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样的特征。
第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这里作者提出“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的问题,指出自屈原开始把“木”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之后,后代诗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效果。
接下来,作者借助曹植诗中的“树”的形象与吴均诗中“木”的形象,进行了一场充满诗意的“高木”和“高树”之辨,指出高树给人饱满的感觉,高木则给人空阔的感觉,进而概括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比“树”显得更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第5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阐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组合起来,成就了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
说木叶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说木叶教学设计一等奖第4篇一、教材分析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
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读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我首先想到这样一段话。
诚如林先生所言,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科学”的解答的。
林先生在这篇诗论中所给的结论是: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
“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诗人“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成为令人玩味无穷的“精妙”的诗歌语言。
在吟咏之间,那些“潜在的力量”便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读者,感染启发着读者,让人情思灵动,视通万里。
就比如文中所说的“木叶”,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
然而,“木”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起了叶子”,这样,也就有了“落叶”的暗示,还有颜色的暗示——“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于是,“木叶”诗句便“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读着它,甚至“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
这就是“木叶”之于“树叶”一字千里的差异。
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
我们将会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
二、教法探究1、小组讨论研究。
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
2、通过诗歌鉴赏实践,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三、教学设计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文的教学目的是:1、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3、培养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
(完整word版)说木叶公开课一等奖
《说“木叶”》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认识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示意性的特质,从而提高古典诗歌鉴赏的能力。
2、熟读课文,认识“树叶”“木叶”“落叶”“木叶”的感情差异以及作者的看法。
3、理解并累积文中的古诗词句子,掌握文中出现的要点词语。
教课要点:1、理解“树叶”“木叶”“落叶”“木叶”在艺术领域的差异。
2、掌握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拥有示意性的特色。
高考导航:1、累积文中“相去无几”“一字千里”等常考成语,纠正文中“一字千金”的错误。
2、掌握诗歌语言的示意性以及高考常有意象的含义。
学法指导:1、熟读课文,走进文本,仔细仔细地掌握语句的含义以及作者的看法。
2、调换平常阅读文学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有关议论做一番比较。
3、总结并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带规律性的鉴赏方法,并且试试用这类方法去鉴赏诗歌。
教课媒介:多媒体、导教案教课课时: 1 课时教课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好,我姓卓,卓文君的”卓“,我来自广西;我的丈夫姓张,来自云南富源。
”【发问】请问,我刚才这段话给大祖传达了一个什么示意性的信息?——我已经算得是云南人。
是的,文字拥有联想意义,能够传达一些示意性的信息,那么今日我们一同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木叶给我们传达什么示意性的信息。
二、文本研究(一)摆现象——中国古代诗人宠爱“木叶”【发问】文章的题目是《说“木叶”》,这告诉我们本文主要议论的中心是“木叶”,那么请问,文中告诉我们一个有关“木叶”的什么现象?(请大家迅速阅读第一段,挑选有效信息。
)——现象:中国古代诗人宠爱“木叶”一词。
【 PPT 展现】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谢庄《月赋》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王褒《渡河北》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发问】一般来说,我们“木叶”能够理解为“树叶”,为何古代诗人几乎不使用“树叶”一词呢?(二)析问题——剖析“树叶” “木叶”“落叶”“落木”的艺术差异( 1)“树叶”与“木叶”【发问】“树叶”与“木叶”的差异点在于“树”与“木”,那么,二者有什么不一样呢?(请大家迅速阅读第三段、第四段,挑选有效信息,回答“树”与“木”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象 场合 外形 颜色 质感 意味
联想 离人的叹息 游子的漂泊 清秋的性格
(落) 秋 木 风 (叶)
叶 落
脱 尽 叶 子 枝 叶 繁 茂
枯 黄
绿 (叶 ) 褐 绿 (干 )
干 燥 饱 含 水 分
空 阔 疏 朗 饱 满 绵 密
春 树 夏 (叶) 之 交
密密层层
浓阴满地
“木”的这两个特征体现了诗歌语 言中___的问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是诗人在隐居山间的场合 这首诗是诗人在------的场合(环境) (环境)下,运用了水的形象,水含有 下,运用了------的形象,-----含有-----清澈、明净的因素(意味),这是水 ----------的因素(意味),这是------的 的一个艺术特征,诗人通过它表达了 一个艺术特征,诗人通过它表达了----在山居生活中空灵、平静,洁身自好 ---------- 感情(思想、心境) 的心境(思想、感情)
现
象
“木叶” 为历代诗人所钟爱。
发现问题 (1—3)
“木叶”为 古代诗人 所钟爱
分析问题 (4—6)
析“木” 的两个艺 术特征
总结全文 ( 7)
艺术领域: 一字之差 相隔千里
请同学们回忆学过或读过的有关“水”的诗 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
——葛晓音
•
一、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试着勾画出每 一段的关键句子和关键词,想一想,本 文要讨论的核心话题是什么?
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注 意 下 列 词 语 的 读 音 与 含 义
袅袅 niǎo — 形容微风吹拂的样子。 明亮鲜艳的样子。 灼灼 zhuó — 寒砧 zhēn —秋后的捣衣声。诗词中常用来象征
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 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 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 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 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 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 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作者要说明“诗歌语言的 暗示性”,那么课文的前3段在 写什么? 速读1—3段,思考它在全文 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理清全 文思路。
指盛唐时期雄壮浑厚的诗歌特征 指少年人特有的一种单纯自 信、朝气蓬勃、勇于开创的精神。
指关心百姓疾苦的济世之情, 是匹夫的责任和赤子的忠心。 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和建安 七子等人形成的慷慨激昂、刚健 有力的诗歌风格。
•
凡是见过林庚先生的人,都说 他仙风道骨,从里到外透出一股清 气。他的确是远离尘嚣。他的超然 似乎是因为无须介入世俗的纷 争……尽管本世纪不乏兼备诗才和 学力的通人,但像林先生这样诗性 和理性交互渗透在创作和学问之中, 并形成鲜明特色的大家却很罕见。
走近作者
林庚(1910— )字静希。
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 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 大学中文系。 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 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 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 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 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 学简史》等。在唐诗研究方面, 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 唐气象”。
离别之情 怨恨之情 思念之情 忧愁情绪 脱俗之境 圣洁 坚贞
就像“木”和“水”一样,还 有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 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 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 的感情。它们如“木叶”一样, 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 体味下列诗句中各意象潜 在暗含的意义,想想它们各自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期间旦暮为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本文要讨论的核心话题是什么?
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第7段: “木叶”与“树叶”在概念 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 乎是一字千里。
二、合作探究
相同概念的“木”与“树”在 形象上的差别是什么呢? 重点研读课文4—6段,尽量选 用文中的关键词,四人小组讨论、 合作完成下列表格,归纳比较 “(落)木(叶)”与“树 (叶)”的不同意蕴。 方法提示:抓住每一段的关键词句
凄凉萧瑟的景象。砧,捣衣石 亭皋 gāo — 水边的平地。亭,平;皋,水旁地 萧萧 —— 形容草木摇落的声音。 疏朗 —— 稀疏透明、通透明亮。 窸窣 xī sū—象声词。此指叶落的细小的声音。 冉冉 —— 形容枝条柔弱下垂的样子。 缠绵 —— 文中形容叶对枝情深意厚,拟人法 绵密 —— 柔和紧密的样子。 迢远 tiáo —遥远。 相去无几—— 互相间存在的距离不大。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பைடு நூலகம்江天际流。
要求:结合对诗歌的理解,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友人的场合 这首诗是诗人在------的场合(环境) (环境)下,运用了水的形象,水含有 下,运用了------的形象,-----含有---浩瀚无边,绵绵不绝的因素(意味), ------------的因素(意味),这是-----这是水的一个艺术特征,诗人通过它 的一个艺术特征,诗人通过它表达了 表达了依依惜别,恋恋不舍感情(思 --------------- 感情(思想、心境) 想、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