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士在胸痛中心建设中的角色和定位讲义

合集下载

胸痛中心急诊专科布局及相应标示指引

胸痛中心急诊专科布局及相应标示指引

胸痛中心急诊专科布局及相应标示指引根据胸痛中心认证标准,急诊专科布局应有利于接诊、救治急性胸痛患者。

急诊专科布局要求涵盖较多层面及区域,包括胸痛医院周边、医院内部、急诊区域布局、急诊内部各部门。

(一)醒目标示及急救电话1.医院周边及医院内部在胸痛中心医院周边及院内,尤其在门诊大厅,或者院内其他所有通往急诊科的人口,必须设立醒目的胸痛中心或急诊标示指引牌、外部入口标志。

此举目的在于使胸痛患者能够直接找到诊治方向,不会因为标示不清而耽误前往胸痛中心的时间。

标示牌必须清晰、醒目,能让患者在远距离即可辨识,2.急诊内部区域标示在急诊内部区域能够有醒目、清晰的地面标示直接指引院前急救人员或患者到达导管室,力求让不太熟悉院内环境的人员能够立即按照指引,顺利到达导管室,从而缩短绕行急诊的时间。

该标示建议贴于地面,且范围要大,字迹应与背景色有较强反差,突出文字部分,让人一目了然。

需注意的是若遇雨天,需使用地毯防滑遮挡地面标示时,急诊人员应做好胸痛患者、家属、院前急救人员的指引工作,并且可以利用其他立牌来取代地标的功能。

建立起上述两点中的标牌、地面标示后,医院胸痛中心小组中应有专人负责,对其进行有效的评估,总结归纳评估后结果,给出必要的改进措施,从而让胸痛患者或其他相关人员能够以最短时间进入胸痛中心区域。

3. 胸痛中心急救电话在通往急诊科的入口或停车场等处,应设置应急电话或标识急救电话号码,以便紧急呼救,一般胸痛中心医院均会安装胸痛中心电话,该电话能够起到一键启动导管室的作用。

即在接通电话并沟通完情况后,对于已明确的AMI 患者或其他急性危重胸痛患者,会有专门人员进行导管室准备,保证30min内做好准备,让患者能够即刻进入导管室进行诊治。

(二)急诊专科布局1.急诊专科包含部门急诊专科应设置急诊预检区、胸痛专用诊室、急诊抢救室、急诊监护室、胸痛观察室、急诊收费、急诊药房、急诊检验、急诊检查、急诊导管室等功能区域,这些区域应尽可能集中布局,要求至少在同一幢楼,尽可能做到在同一楼层,方便患者获得及时诊治。

重庆市三甲医院-急诊抢救-急诊分诊护士在胸痛中心的作用

重庆市三甲医院-急诊抢救-急诊分诊护士在胸痛中心的作用

急诊分诊护士在胸痛中心的作用作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胸痛的发生有很多原因,有些严重至威胁患者的生命。

鉴于此,如何快速鉴别诊断和规范胸痛治疗,降低胸痛患者死亡率便是胸痛中心成立的初衷。

1.(一)胸痛中心的概念及意义胸痛中心的建设是为了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高效和规范的诊疗系统,常见的高危急性胸痛疾病有(AMI)、主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等三大类。

胸痛中心包括120急救医疗系统、急诊科、心内科、心外科、胸外科、影像科、检验科、消化科和呼吸科等相关专业科室。

胸痛中心的目标是规范和提高对急性胸痛患者的早期诊疗流程和能力,减少误诊和漏诊,避免治疗不足或过度医疗降低胸痛患者的病死率,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胸痛中心首先要缩短从首次医疗接触胸痛患者(FMC)至血管再通治疗的时间,其次要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再次就诊和再住院次数改善患者医疗流程的效率、医疗质量和就诊满意度,现今我院所设立的胸痛中心主要诊疗指标是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而定的。

同时要鉴别诊断,肺动脉栓塞等。

胸痛中心的建立和完善已成为衡量AMI患者救治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

与以往传统AMI(胸痛疾病)住院救治方案相比,胸痛中心采用了快速、规范化诊治流程和一系列严格的医疗。

(二)分诊护士的要求预捡分诊需要护士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应变能力,根据国家和辽宁省相关文件,分诊护士应具备5年以上工作经验,取得护师以上资格。

急诊第一关放在了分诊护士身上,如何“一眼辩轻重”。

急诊预检分诊将患者按照病情分为濒危、危重、急症和非急症4级,按照“预检分诊、危重优先”原则安排就诊,第一、二级患者安排在红区侯诊处置时间分别为立即、10分钟5%安排就诊。

三级患者安排在黄区候诊,90%在30分钟内安排就诊,四级安排在绿区,80%在4小时内完成救治。

仅仅一个胸痛的症状。

都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和张力性气胸,只有分诊是个简短的临床评价过程,对于三级以上患者需要每15分钟重新评估一次,视病情及时间调整分级,分诊护士不仅要临床经验,还要有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成为急诊接诊第一责任人,同时也是第一指挥者。

胸痛中心建设急诊团队管理与协调(2020完整版)

胸痛中心建设急诊团队管理与协调(2020完整版)

胸痛中心建设急诊团队管理与协调(2020完整版)随着社会老龄化、生活节凑变快及居民高脂、高糖、高盐等不健康因素的暴露,我国居民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快速递增趋势。

目前,CVD仍是城乡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

《中国心血管报告2017》数据显示,中国CVD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的阶段,且自2009年起,农村CVD死亡率已经超过并持续高于城市水平,2015年农村居民CVD死亡率为298.42/10万,而城市居民CVD 死亡率为264.84/10万。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CVD主要致死类型之一。

2002~2015年,AMI死亡率呈持续上升态势,农村地区AMI死亡率在2007年、2009年、2011年及自2013年后超过城市AMI死亡率。

值得注意的是,此持续CVD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未来10年仍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预计未来10年AMI患者的数量将急剧攀升,到2030年将有2260万患者罹患AMI。

此外,尽管医疗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但AMI在过去20年内的死亡率并未得到有效改善。

一项2014年6月23日发表在Lancet杂志上的针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回顾性研究(CHINA PEACE-AMI)发现,2001年至2011年间STEMI患者的院内死亡率并未明显改善,以2001年为参考,2006年STEMI院内死亡的风险OR值为1.08(95%CI,0.83~1.41),而2011年OR为0.84(95%CI,0.62~1.12)。

因此,继续寻找有效STEMI患者救治策略,降低患者死亡率仍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此问题迫在眉睫。

回顾我国目前STEMI的救治现状,仍面临诸多问题:(1)院前患者延误,患者及家属对AMI等心血管急症认识严重不足,往往导致患者发病后延迟就医,大部分患者发病至就诊可延迟至5~8小时。

护理团队在“胸痛中心”建设中的作用

护理团队在“胸痛中心”建设中的作用

护理团队在“胸痛中心”建设中的作用标签:胸痛中心;护理;规范胸痛是急诊患者常见症状之一,占急诊就诊人数的5%~30%[1]。

以胸痛为表现的急危重症如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张力性气胸等均具有诊断困难、救治时间窗短的特点,故对胸痛患者进行合理的危险分层,并给予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至关重要。

为规范胸痛患者的诊治流程,改善患者预后,自2011年起,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胸痛中心”建设。

“胸痛中心”是为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的快速诊疗通道,通过多学科整合实现对胸痛患者的快速危险评估、诊断和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已有大量证据表明,“胸痛中心”的建立能显著降低胸痛确诊时间,减少再灌注治疗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再次就诊次数和再住院次数,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2]。

“胸痛中心”的人员配备包含多学科护理工作者,急诊抢救流程均需在护士的积极配合下完成,护理团队在“胸痛中心”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现笔者从病情评估、病情监测、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四个方面就护理团队在“胸痛中心”建设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1 精确迅速的病情评估在胸痛抢救流程中的作用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引起的胸痛患者,尤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

在急诊室,首先接触胸痛患者的往往是分诊护士,因此合理的分诊是拯救心肌的第一步。

Jennings等[3]对14篇文献进行系统综述,证实了高质量的护理团队有助于提高分诊正确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增加患者满意度。

近来Tina等[4]拟行一项多中心巢式对照研究,旨在证实急诊护理团队对胸痛的辨别能力(包括心电图判断能力、问诊等)是否是胸痛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虽然目前尚缺乏足够多的临床数据,但”胸痛中心”建设中国专家共识中仍要求分诊护士应对有典型或不典型胸痛症状的患者立即给予心电图检查[5],要求分诊护士对胸痛相关疾病,特别是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等致命性疾病有一定的认识,拥有系统问诊及采集病史的能力,熟练掌握8导联及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及典型心电图异常表现的识别能力,及时将有用的信息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

胸痛中心建设:急诊科应该承担的任务

胸痛中心建设:急诊科应该承担的任务

胸痛中心建设:急诊科应该承担的任务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是急诊科常见症状之一,病因种类繁多、严重程度悬殊较大、预后与疼痛程度并不总是呈平行关系,因此,及时正确的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常见的高危胸痛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肺栓塞(PTE)、急性主动脉夹层(AAD)、张力性气胸等;低危胸痛包括胃食管反流病、肋软骨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根据美国数据统计,美国每年约500万患者因胸痛就诊于急诊科,其中50%患者呼叫了医疗急救,每年因针对胸痛的检查费用超过80亿美元,平均每人花费1600美元。

我国目前缺乏具体流行病学数据,而胸痛人群终生发生率为24.6%,若如此估算,我国胸痛患者基数非常庞大。

根据过往的临床调查发现,所有胸痛患者中,约20%为心源性胸痛,而在较大的医疗中心,心源性胸痛患者比例可占所有胸痛就诊的30%~60%。

心源性胸痛、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等高危胸痛致死致残率高(ACS占居民疾病死因20%,介入治疗每延迟30分钟急性心梗病死率增加7.5%;主动脉夹层有效救治每延迟1小时,病死率增加一个百分点),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健康和生命。

鉴别一些低危胸痛所产生的相关费用也极大占用了有限的医疗资源。

因此,及时准确鉴别STEMI这类高危胸痛患者并科学选择治疗方案是胸痛中心的核心任务。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胸痛患者就诊偏晚,治疗时机延后,多数患者丧失最佳治疗时间窗,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缺乏有效沟通......因此,遵循“早期评估、危险分层、正确分流、科学救治”的方针,推动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急救关口前移,构建新型急救体系,已成为改善我国胸痛救治现状的关键。

以“大急诊”理念为依托,努力建设“院前移动胸痛中心工作站、胸痛门诊、胸痛病房、重症监护室以及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的胸痛中心模式,将为胸痛救治提供最有效的医疗平台。

1981年,全球第一家胸痛中心在美国巴尔地摩St.ANGLE医院建立,至今美国胸痛中心已发展到5000余家。

我们的急诊护士

我们的急诊护士

我们的急诊护士急诊护士是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成员,他们在急诊科为患者提供紧急救治和护理服务。

他们需要具备高度的专业技能和快速反应能力,以应对各种急诊情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诊护士的角色、职责以及他们在急诊科中所承担的任务。

一、急诊护士的角色和职责急诊护士是医院急诊科中的核心人员,他们在急诊科中承担着以下角色和职责:1. 急诊护理:急诊护士负责对急诊科的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和护理,包括测量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收集病史信息,进行疼痛评估等。

他们还负责给予患者急救药物、静脉输液、止血等基础护理措施。

2. 急救处置:急诊护士需要快速应对各种急诊情况,如心脏骤停、呼吸窘迫、严重出血等。

他们需要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等急救技术,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3. 协助医生:急诊护士是医生的得力助手,他们协助医生进行各种医疗操作,如伤口缝合、骨折固定、放置导尿管等。

他们还负责准备急诊手术所需的器械和药物,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4. 病情观察和记录:急诊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记录并向医生报告。

他们需要了解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情演变规律,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5. 病情解释和安抚:急诊护士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抚。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人际关系管理能力,以满足患者和家属的需求。

二、急诊护士在急诊科中的任务急诊护士在急诊科中承担着以下任务:1. 急诊接诊:急诊护士需要迅速响应急诊科的呼叫,接诊患者并进行初步评估。

他们需要根据患者的主诉和病情,判断优先处理的顺序,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2. 紧急救治:急诊护士需要快速、准确地进行紧急救治,包括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止血等。

他们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术和设备的使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3. 护理管理:急诊护士需要对急诊科的护理工作进行管理和协调。

他们需要制定护理计划,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急诊分诊护士在胸痛中心的作用

急诊分诊护士在胸痛中心的作用

急诊分诊护士在胸痛中心的作用作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胸痛的发生有很多原因,有些严重至威胁患者的生命。

鉴于此,如何快速鉴别诊断和规范胸痛治疗,降低胸痛患者死亡率便是胸痛中心成立的初衷。

1.(一)胸痛中心的概念及意义胸痛中心的建设是为了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高效和规范的诊疗系统,常见的高危急性胸痛疾病有(AMI)、主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等三大类。

胸痛中心包括120急救医疗系统、急诊科、心内科、心外科、胸外科、影像科、检验科、消化科和呼吸科等相关专业科室。

胸痛中心的目标是规范和提高对急性胸痛患者的早期诊疗流程和能力,减少误诊和漏诊,避免治疗不足或过度医疗降低胸痛患者的病死率,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胸痛中心首先要缩短从首次医疗接触胸痛患者(FMC)至血管再通治疗的时间,其次要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再次就诊和再住院次数改善患者医疗流程的效率、医疗质量和就诊满意度,现今我院所设立的胸痛中心主要诊疗指标是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而定的。

同时要鉴别诊断,肺动脉栓塞等。

胸痛中心的建立和完善已成为衡量AMI患者救治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

与以往传统AMI(胸痛疾病)住院救治方案相比,胸痛中心采用了快速、规范化诊治流程和一系列严格的医疗。

(二)分诊护士的要求预捡分诊需要护士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应变能力,根据国家和辽宁省相关文件,分诊护士应具备5年以上工作经验,取得护师以上资格。

急诊第一关放在了分诊护士身上,如何“一眼辩轻重”。

急诊预检分诊将患者按照病情分为濒危、危重、急症和非急症4级,按照“预检分诊、危重优先”原则安排就诊,第一、二级患者安排在红区侯诊处置时间分别为立即、10分钟5%安排就诊。

三级患者安排在黄区候诊,90%在30分钟内安排就诊,四级安排在绿区,80%在4小时内完成救治。

仅仅一个胸痛的症状。

都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和张力性气胸,只有分诊是个简短的临床评价过程,对于三级以上患者需要每15分钟重新评估一次,视病情及时间调整分级,分诊护士不仅要临床经验,还要有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成为急诊接诊第一责任人,同时也是第一指挥者。

护理团队在“胸痛中心”建设中的作用

护理团队在“胸痛中心”建设中的作用

护理团队在“胸痛中心”建设中的作用胸痛在急诊患者中发生的频率较高,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肺栓塞、张力性气胸、主动脉夹层等危急重症均存在胸痛症状表现,该类疾病诊断难度大且救治时间窗短,合理的危险分层与准确诊断及有效干预对以胸痛为病症表现的患者而言十分重要。

“胸痛中心”建设自2011年在我国全国范围内推广,旨在为以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

“胸痛中心”中护理团队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就护理团队在以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危重患者病情评估、病情监测、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护理实践中的作用展开综述。

标签:胸痛中心;护理团队;作用1 胸痛抢救流程中病情评估的作用急性冠脉综合征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胸痛患者,时间对于该类患者即意味着生命,分诊护士是最先与患者接触的医务人员,分诊合理与否直接关乎患者生命健康,合理的分诊即是在拯救心肌。

Jennings回顾性分析14篇文献并对其作以系统综述,明确指出高质量护理团队对提高分诊正确率十分有益,不仅能大大缩短患者等候时间,而且还能提升患者满意度。

为进一步证实急诊团队对胸痛的辨别能力,急诊护理团队质量是否影响患者预后,TIna等开展一项多中心巢式对照研究。

对于典型或不典型胸痛症状患者及时予以心电图检查已在“胸痛中心”建设专家中达成共识,分诊护士需了解掌握胸痛相关疾病,对主动脉夹层、急性冠脉综合征等致命性疾病有一定认识,同时具备系统问诊与采集病史的能力,对12导联与8导联心电图检查与典型心电图异常表现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及时识别异常,对心电图检查步骤熟练操作,第一时间将有用的信息反馈给医生以便做进一步处理。

2 胸痛诊治流程中病情监测的作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肺栓塞、腹主动脉瘤所引起的胸痛病因复杂,早期有效干预对患者预后改善十分有益。

这就需要医务人员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准確评估患者病情,掌握患者病情动态变化,对患者的主诉变化、面色、表情等进行仔细观察,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再发心肌梗死患者可能表现出面色苍白,护理人员一经发现患者存在该症状表现时及时向医生反映;与此同时做好血压、呼吸频率、心率、心肌酶学、肌钙蛋白等指标进行密切观察。

胸痛中心培训小讲课护理课件

胸痛中心培训小讲课护理课件
胸痛中心培训小讲课护理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胸痛中心概述 • 胸痛原因及分类 • 胸痛急救流程与护理 • 胸痛患者护理与康复 • 胸痛中心护理人员培训
01
胸痛中心概述
胸痛中心定 义
胸痛中心是一个专门为胸痛患者提供快 速诊疗和治疗的医疗机构,通过优化诊 疗流程、整合医疗资源,提高诊疗效率, 缩短患者等待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转运与进一步治疗
在稳定患者生命体征的前提下, 尽快将患者转运至医院进行进
一步治疗。
急救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疼痛护理
氧气治疗
监测生命体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减 轻紧张和焦虑情绪。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遵 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对于缺氧患者,给予氧 气吸入。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
急救药物使用与注意事项
发热等。
治疗
非心源性胸痛的治疗主要针对原 发病因进行治疗,如肺炎、肋间
神经痛等。
胸痛分类及鉴别诊断
分类
胸痛可以根据其病因分为心源性胸痛和非心源性胸痛,也可以根 据其疼痛性质分为急性胸痛和慢性胸痛。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是确定胸痛病因的关键,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 和相关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治疗选择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症状
心源性胸痛的症状包括胸部压迫感、 窒息感、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 下颌等部位,常伴有出汗、乏力、 呼吸困难等症状。
治疗
心源性胸痛的治疗主要包括快速开 通血管、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等。
非心源性胸痛
定义
非心源性胸痛不是由心脏疾病引 起的胸痛,而是由于其他疾病或
原因引起的胸痛。

胸痛中心的建设培训课件

胸痛中心的建设培训课件
*
胸痛中心的建设
什么是胸痛中心? 胸痛中心的运作流程?
*
胸痛中心的建设
“胸痛中心”的概念
“胸痛中心”最初是为了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率和死亡率提出的概念, 目前已延伸。 急性胸痛是一种常见危及生命的病症,, 心梗患者发病初期90分钟的救治时间尤其宝贵,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的病因作出准确的判断并实施正确的治疗, 对救治提高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 通过多学科(包括EMS, 急诊科、心内科、影像科、心外科、胸外科、呼吸科、消化科等)联合、协同作战, 快速的诊断、危险评估与处理, 对胸痛患者进行有效的分类治疗, 降低心肌梗死发生危险或避免心肌梗死发生, 并准确筛查出主动脉夹层、肺栓塞以及ACS低危患者, 减少漏诊、误诊及过度医疗, 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关注到每一环节 剔除不必要时间
*
胸痛中心的建设
急诊十分钟内
轮椅或平车入抢救室
入床
体位、吸氧、抢救物品、心电监护
建立静脉通路抽血化验
18导心电图
*
胸痛中心的建设
急诊十分钟内
边操作边安慰病人: 镇静和安静是很重要的
边评估生命体征边上心电监护、吸氧、注意保暖
+
*
胸痛中心的建设
ST段不抬高ACS
ST段抬高或新发LBBB
按照STEMI救治流程操作
是否濒死


急诊室: 吸氧 心电、血压监护 12导联心电图(如无) 抽血测心肌标志物、血气分析、血常规、肾功、凝血像 床旁胸部X线检查,床旁超声心动图
心肺复苏
生命体征稳定
高级生命支持

症状提示为ACS(见附件表1)


非心源性胸痛
见ACS救治流程

【医疗推荐】三甲医院-急诊抢救-急诊分诊护士在胸痛中心的作用(001)

【医疗推荐】三甲医院-急诊抢救-急诊分诊护士在胸痛中心的作用(001)

急诊分诊护士在胸痛中心的作用作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胸痛的发生有很多原因,有些严重至威胁患者的生命。

鉴于此,如何快速鉴别诊断和规范胸痛治疗,降低胸痛患者死亡率便是胸痛中心成立的初衷。

1.(一)胸痛中心的概念及意义胸痛中心的建设是为了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高效和规范的诊疗系统,常见的高危急性胸痛疾病有(AMI)、主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等三大类。

胸痛中心包括120急救医疗系统、急诊科、心内科、心外科、胸外科、影像科、检验科、消化科和呼吸科等相关专业科室。

胸痛中心的目标是规范和提高对急性胸痛患者的早期诊疗流程和能力,减少误诊和漏诊,避免治疗不足或过度医疗降低胸痛患者的病死率,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胸痛中心首先要缩短从首次医疗接触胸痛患者(FMC)至血管再通治疗的时间,其次要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再次就诊和再住院次数改善患者医疗流程的效率、医疗质量和就诊满意度,现今我院所设立的胸痛中心主要诊疗指标是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而定的。

同时要鉴别诊断,肺动脉栓塞等。

胸痛中心的建立和完善已成为衡量AMI患者救治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

与以往传统AMI(胸痛疾病)住院救治方案相比,胸痛中心采用了快速、规范化诊治流程和一系列严格的医疗。

(二)分诊护士的要求预捡分诊需要护士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应变能力,根据国家和辽宁省相关文件,分诊护士应具备5年以上工作经验,取得护师以上资格。

急诊第一关放在了分诊护士身上,如何“一眼辩轻重”。

急诊预检分诊将患者按照病情分为濒危、危重、急症和非急症4级,按照“预检分诊、危重优先”原则安排就诊,第一、二级患者安排在红区侯诊处置时间分别为立即、10分钟5%安排就诊。

三级患者安排在黄区候诊,90%在30分钟内安排就诊,四级安排在绿区,80%在4小时内完成救治。

仅仅一个胸痛的症状。

都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和张力性气胸,只有分诊是个简短的临床评价过程,对于三级以上患者需要每15分钟重新评估一次,视病情及时间调整分级,分诊护士不仅要临床经验,还要有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成为急诊接诊第一责任人,同时也是第一指挥者。

急诊护士在三大中心建设中地位及作用

急诊护士在三大中心建设中地位及作用

点专科);承担省级专业技术质量控制中心的工作。
胸痛中心
建设要求 • 设置胸痛急诊绿色通道。设立胸痛诊室、急诊
抢救室、胸痛留观室等功能区域,并在功能区域 配备相应诊疗及抢救设备、设施及药品。 • 分诊区有规范的胸痛分诊流程图,指引分诊护士 在初步评估后将患者分流到胸痛诊室、急诊抢救 室、胸痛留观室或导管室等不同急诊区域。
学科、输血科等创伤救治相关专科的联动工作机制,建立规范
的创伤急救流程。
创伤中心
基本条件
•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 与院前急救中心有信息网络连接 • 诊抢救室具备≥10张床位的抢救单元,其中包括 ≥2张床位的复苏单元。 • 建立以急诊外科为核心的创伤救治团队 • 急诊手术室24小时开放,并设有杂交手术室 • 介入导管室24小时开放 • 医学影像科提供24小时全身X-CT • 重症监护室 、康复治疗科 …
卒中中心
卒中中心
卒中中心
基本条件
• 建立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医学影像科及介入
科等科室共同参与的卒中诊疗中心;神经内科、神经外科、

急诊科、医学影像科均为省级医学重点学科(或临床重点专
科);承担省部级相关专业质控中心的工作。
• 建立卒中中心诊疗团队,成员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
诊科、神经介入、神经放射诊断、检验及(神经)重症监护
DALY(Disability Adjusted of Life Years):伤残调整生
卒中中心
我国每10个脑卒中患者中有7个为缺血性
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 2
卒中中心 急性缺血性卒中大量神经元丧失
每秒 每分钟 每小时
神经元丧失 32,000 190万 1.2亿

急诊护士在三大中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PPT教案

急诊护士在三大中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PPT教案
为一体的救治团队 • 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服务
有效降低三大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
第42页/共52页
感谢聆听
第43页/共52页
感谢您的观赏!
第52页/共52页
卒中中心 我国脑卒中疾病负担远超缺血性心脏病,位居世界前列
(脑卒中造成的DALY损失率-缺血性心脏病造成的DALY损失率)/总DALY损失率的地理分 布
由疾病死亡和疾病伤残而损失的健康生命年的综合 测量指标,以量化人群的疾病和伤残负担
DALY(Disability Adjusted of Life Years):伤残调整生命年
第17页/共52页
创伤中心
第18页/共52页
创伤中心
第19页/共52页
创伤中心
急救体系建设要求 • 院前急救:与本地120、区域创伤救治中心及市级创伤救治
中心建立制度化联动机制,具备伤情评估和捡伤分类的能力。 能够通过电话、网络等技术手段完成急救信息联动,具备院 前、院内信息畅通交换能力。 • 院内急救:强化急诊与各专科之间的信息交换,具有短时间 内高效整合急诊科、外科各亚专科、手术室、介入科、重症 医学科、输血科等创伤救治相关专科的联动工作机制,建立
严密监护,防止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稳定病情

Hale Waihona Puke 健康教育传利用各种渠道宣传相关知识
第39页/共52页
创新模式
规 范 的 修 订
第40页/共52页
快速发展
A. 品质管理、主推发展——品管圈、 PDCA……
B. 提升科研学术水平,获得基金资助 C. 建立护理学术平台
第41页/共52页
• 护理团队走出医院,走进社区 ,接近公众 • 早期识别、早期评估、早期救治 • 重视院前急救,形成联动机制,实现院前、院内无缝衔接 • 建立集医师、护士、临床药师、心理咨询师、运动康复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上述时间要求是最大限度,必须低于此时限(广州总医院2017年第三季度质量分析会调整后标准)
时间节点管理集束化
急诊胸痛患者护理临床路径实施表(时间 2017年 月 日 时 分)
姓名 性别:男/女 年龄 ID号 来院方式:自行/救护车
处理项目:
规定时间
执行时间
签名
接诊、询问病史、明确胸痛、挂号
2分钟
急诊 护士
急诊护士在胸痛救治的角色和定位
患者第一接触者 分诊:快速诊疗第一关 时钟统一和时间点管理 流程优化 临床路径表实施 关键诊疗措施的执行者
急诊护理队伍—胸痛中心的核心团队
首次医疗接触(FMC)第一人
救护车到达病发现场
病人自行来院到达急诊科
正确的分诊是快捷的前提
急诊分诊
规范的分诊流程 衔接急救流程 启动时间节点管理
时间(20分 钟)
转运患者至导管室
时间(25分 钟)
时间(30分 钟)
到达急诊科
1. 急诊医师判读心电图并 上传心电图 2. 电话通知心内科会诊 3. 有指征者抽血检查心肌 标志物、BNP、D-二聚体
1. 转运前准备:移动监 护、除颤设备、吸氧 2. 建立静脉通路、备皮 等术前准备
到达导管室
目标:入门到球囊扩张时间≤50分钟
2019
谢谢您的聆听
2019-4-4



分析
恒 的
改进
03定期召开急诊科内胸痛典型病例分析会


优化流程
加强胸痛救治能力培训
急诊分诊
胸痛症状及分类、心电图 识别、标准化分诊
EICU
高危胸痛诊断及鉴别诊断 、 各类心血管急症急救、溶 栓治疗
院前急救
高危胸痛识别、心电图传输、 生命支持、心肺复苏、安全 转运
急诊护士能力要求
专科的对接
黄金救治时间窗:发病后120分钟内
如何最大限度缩短总缺血时间
胸痛中心简介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胸痛中心成立于2011年3月27日,是国内第一家规范化运作的胸痛中心, 2012年通过美国胸痛协会的国际认证,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指定为国内胸痛中心建设 的示范基地。
胸பைடு நூலகம்中心简介
多学科合作
患者、社会、医院全员
院前绕行、远程会诊、 辅助科室协调、术前准 备
定期召开胸痛病例分析及质量改进会议
取得成就
01
分诊正确率:60%
90%
02
首份心电图的时间:30分钟
6分钟
03
抽血出结果时间:60分钟
18分钟
04
急诊停留时间:2-3小时
30分钟
结束语
作为胸痛中心建设的前哨,急诊科护理人员应该清楚 的认识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处的地位,不断的完善和 提高自己,努力在胸痛中心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胸痛救治相关的诊疗环节
FMC分诊 建档 首份心电图 抽血、治疗方案执行 电话联络 护送与交接
急诊护士是主要操作执行人,也是时间节点记录的主要责任人
,护理队伍素质决定了时间节点记录和数据库的质量
持续质量改进


01流程优化,形成急诊胸痛救治护
质 量
持续 改进
理临床路径
改 进
加强 培训
02加强急诊护理人员胸痛救治能力培
胸痛救治全程时间跟踪管理
发病时间 呼救时间 首份ECG时间 首次医疗接触
接到呼叫时间 处理呼叫时间 发出指令时间
出车时间 到达现场时间 首份ECG时 间 静脉开通时间 给药时间 离开现场时间 到达医院时间
进门时间 进门-ECG时间 ECG-决策时间 进门-溶栓时间 进入导管室时间 进门球囊打开时间
急诊护士在 胸痛中心建 设中的角色
和定位
胸痛疾病说明
主要是以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患者为主,具有时间依赖性,延误救治致残率和死亡率将大大增加。
ACS
01 再灌注:1h-1.6% 6h - 6%
AAD
02 每小时11%
高危 胸痛
PTE
03 早期≥15%
张力性气胸
04 尽早救治
急性心肌梗死后打通堵塞血管时间与降低死亡率和减少心肌坏死的关系
心肌酶检查出结果
20分钟
溶栓/急诊PCI手术知情同意
启动导管室
20分钟
准备转运物品、人员
25分钟
专人护送患者到导管室/CCU
30分钟
指导家属完成办理入院手续工作
30分钟
评价
胸痛护理临床路径表
急性胸痛患者时间轴是质量控制的基础
典型病例讨论会—时间节点管理为核心
数据库和时间节点记录的要求
• FMC时建档; • 岗位负责制、前瞻性实时记录,边做边记; • 避免:做完再记,回顾性记录不准确; • 记录方式选择:直接在线上填写,实时监控设备,pad , 移动电脑; • 伴随纸质版最常用。
胸痛“一键式”启动、建档
3分钟
吸氧、心电监护(扁鹊飞救)
5分钟
床边心电图检查
8分钟
建立外周通道
10分钟
静脉采血查:心梗五项、血常规、凝血四项、电解质7 10分钟 项、PCT、血糖、血酮、肝功能8项、肾功能8项
通知心内科医生会诊
10分钟
心内科医生到急诊科会诊或远程会诊
15分钟
口服阿司匹林300mg、波立维300mg/替格瑞洛180mg 15分钟
1. 分诊护士立即接诊 2. 佩戴时间管理腕表 3. 通知胸痛中心 4. 给氧、12导联心电图检查 5. 通知值班医生接诊病人
1. 心内科完成远程会诊 2. 急诊/心内科医师初步知情同意 3. 负荷量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4. 启动导管室
时间节点管理
时间(5分钟)
时间(0分钟 )
时间(10分 钟)
时间(15分 钟)
1.早期 快速准 确的诊

2.危险 评估恰 当的治

3.正确 分流减 少误诊
4.科学 救治改 善预后
全员参与 全程管理
如何最大限度的缩短总缺血时间
急诊救治环节在胸痛中心建设中占重要地位
急诊 护士
急诊护士的角色和地位
院前急救
前哨识别、安全运转
急诊分诊
早期识别 指挥分流
急诊抢救
快速处置、积极抢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