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致因理论论文

合集下载

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是从大量典型事故的本质原因的分析中所提炼出的世故机理和事故模型,利用它可以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分析出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为我们认清安全事故产生的本质根源和指导事故调查提供了理论依据。

现如今,最先进的事故致因理论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系统安全理论。

按照系统安全的观点,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安全的事物,任何人类活动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

能够造成事故的潜在的危险因素称作危险源,他们是一些物的故障、人失误、不良的环境因素等。

某种危险源造成人们伤害或物质损失的可能性称作危险性,它可以用危险度来度量。

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系统安全强调通过改善物的系统的可靠性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从而改变了以按人们只重视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忽略硬件故障在事故致因中作用的传统观念。

作为系统元素的人在发挥其功能时会发生失误,人失误不仅包括了工人的不安全行为,而且涉及设计人员、管理人员的各类人员的行为失误,因而对人的因素的研究也较之前更深入了。

按照事故致因理论,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描述为:基本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伤害。

从事物发展运动的角度,这样的过程可以被形容为事故致因因素导致事故的运动轨迹。

如果分别从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两个方面考虑,则人的因素的运动轨迹是:1)遗传、社会环境或管理缺陷。

2)由于1)造成的心理、生理上的弱点,安全意识低下,缺乏安全知识及技能等特点。

3)人的不安全行为。

而物的因素的运动轨迹是:1)设计、制造缺陷。

2)使用、维修保养过程中潜在的或显现的故障、毛病。

机械设备等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由于磨损、老化、腐蚀等原因容易发生故障;超负荷运转、维修保养不良等都会导致物的不安全状态。

3)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因素的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的运动轨迹的交点,即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同地出现,则将发生事故。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情况下人与物又互为因果。

例如:有时物的不安全状态诱发了人的不安全行为,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又促进了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发展,或者导致新的不安全状态出现。

上海海事大学海运安全科学基础论文《事故致因理论的理解和启发》

上海海事大学海运安全科学基础论文《事故致因理论的理解和启发》

事故致因理论的理解和启发班级:航海147 姓名:李宝学号:201410111227 安全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安全是一切劳动生活的前提,而事故是威胁人类安全最大的杀手。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工业生产的出现,机器的应用越发代替了人类的手工。

然而,机器带给人类的不只是我们所需的产品,还有各种各样的事故。

在人类与这些事故不断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吸取了大量的教训和经验,探索出了一些事故发生的规律,从而指导人类在以后的生产生活中如何避开事故、减少伤亡。

那么这些经验规律概括起来就叫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的提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历史上有大约有几十种,把它们归纳起来约有三个历史阶段,即超自然致因理论、单因素致因理论和系统归因理论。

对它们的简单介绍如下:超自然致因理论:在科学技术落后的古代,由于人们对事故的各个环节的认识不够,往往把事故的发生完全归咎于天意。

所谓超自然,就是超过了人类的能力,只能凭老天来定夺事故的发生与否,人类无法预测、无法左右,人类能做的只是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工作。

超自然致因理论体现的是人类对于事故认识的无知。

单因素致因理论:单因素就是引起某个事故的发生只是一个原因。

比如某艘船舶由于遭遇台风发生了翻船事故,在单因素致因理论看来,致使船舶翻船的只是天气因素,而却没有说比如驾驶员没有及时规避导致了船舶遭遇台风从而翻船,所以这是一种较为片面的致因理论。

历史上提出的种种致因理论中属于单因素致因理论的有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连锁论”、格林伍德和伍兹的“事故频发倾向性理论”、明兹和布卢姆“事故遭遇倾向理论”等。

系统归因理论:和单因素致因理论不同,系统归因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实生活中事故的发生也正是如此,往往并不是由于一个原因造成的,所以,系统归因理论更加客观,更加准确地分析了事故发生的机理。

不过,引发事故的各个原因真正分析起来是非常复杂的,往往得通过大量的事故案例统计才可找寻出其中的规律。

我国煤矿安全事故致因研究(新版)

我国煤矿安全事故致因研究(新版)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我国煤矿安全事故致因研究(新版)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我国煤矿安全事故致因研究(新版)摘要:文章分析了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并在事故致因理论基础上,构建了适合我国实际的煤矿事故致因模型,明确了导致我国煤矿事故频繁发生的本质原因。

并通过运用该模型对两个典型的煤矿事故案例的原因进行分析以验证其适用性。

关键词:安全管理;事故致因理论;煤矿事故致因模型引言目前,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管理[1]工作成效不甚理想,矿事故频繁发生,每年约有六七千人因煤矿事故而死亡。

其原因在于人们对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缺乏理论和模型支持和指导,不能找出导致煤矿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而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煤矿事故的发。

基于此,本文尝试在分析我国煤矿安全现状的基础上,入研究事故致因理论[2],构建符合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管工作实际的事故致因模型,找出导致煤矿事故发生的本原因,以实现对煤矿事故的有效控制,改善我国煤矿安生产状况,进一步确保广大煤矿职工的人身安全。

我国煤矿安全现状本节从两个方面来探讨我国煤矿安全现状[3~6]。

11死亡人数的变化趋势1990年以前,随着煤炭开采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煤矿死亡人数也随之上升。

主要原因是当时只追求产量,没有认清安全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两者同方向变化;1990年以后,党和政府相继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煤矿生产状况总体上呈现出相对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趋势,在保证煤炭生产总量增加的同时(1990年至今,我国煤炭开采总量居世界首位),死亡人数逐年降低。

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事故致因理论(Accident Causation Theory)是一个在安全管理和风险评估领域被广泛应用的概念。

事故往往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有其内在的原因和逻辑。

理解事故致因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潜在的危险情况。

1. 事故的本质事故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

事故不仅会给个体和组织带来损失,还可能影响整个社会系统的稳定性和发展。

因此,深入理解事故的本质和致因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2. 事故的分类事故可以根据其性质和影响程度进行分类。

常见的事故包括机械事故、交通事故、化学事故等。

而事故的分类也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

3. 事故的致因事故的发生往往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常见的事故致因包括人为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等。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更全面地理解事故的本质。

4. 事故防范措施为了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和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这包括事前的风险评估、事中的应急处置和事后的事故调查与总结。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措施,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5. 事故的管理与监控事故管理是一个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

建立健全的事故管理体系和监控机制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事故防范的根本目标。

综上所述,事故致因理论是一个涉及安全管理和风险评估领域的重要概念。

理解事故的致因机制、完善事故管理体系以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提高社会安全水平和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不懈努力,我们能够减少事故的发生,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以上是关于事故致因理论的一些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基于煤矿致因理论分析煤矿安全事故

基于煤矿致因理论分析煤矿安全事故

基于煤矿致因理论分析煤矿安全事故摘要本文从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出发,运用煤矿事故致因理论分析典型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根据该理论提出预防我国煤矿事故发生的措施和对策,实现对煤矿事故的有效预防,从而改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保障广大煤矿职工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煤矿事故致因理论事故分析事故预防煤炭资源作为我国主要能源,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能源供给问题。

然而,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工作至今成绩欠佳,煤矿事故频繁、反复发生,事故死亡人数多,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我国广大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对社会的安定团结造成极为负面的影响。

同时,也对国家和煤矿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和财物损失。

究其原因是人们对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缺乏理论指导,不能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对策来预防和控制煤矿事故的发生。

本文在分析我国煤矿安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事故致因理论分析了2起煤矿事故的本质原因,并据此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和措施,从而有效地控制和预防煤矿事故的再次发生。

1. 煤矿安全现状分析我国是世界主要的煤炭生产国家之一,煤炭产量居于世界前列。

然而,我国也是世界上煤矿事故发生最频繁、死亡人数最多、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最高的国家。

2008年,中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1.182。

但美国煤矿2004-2006年的百万吨死亡率分别仅为0.027、0.021和0.045。

煤矿事故的多发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同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状况(包括企业内部管理和企业外部监管)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越完善,安全生产状况越好,死亡事故和死亡人数越少,百万吨死亡率越低;反之,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越混乱,安全生产状况越差,死亡事故越频繁,死亡人数越多,百万吨死亡率越高。

2 .煤矿事故致因理论煤矿事故的发生是这样一些事件链的组合:由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管理的失误,产生人员、物质、环境和信息的缺陷,进而又引起了职工的不安全行为、设备和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不安全的生产环境,最终导致了煤矿事故的发生。

事故致因理论论文

事故致因理论论文

事故致因理论论文
【摘要】江苏昆山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刚刚过去,事故造成的严重生命财产损失让人心惊,了解学习事故致因理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避免类似事故发生,维护好我们自身的安全,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事故致因理论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

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有所不同,特别是随着生产发誓的变化,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变化,引起人们安全观念的变化,产生了反映安全观念变化的不同的事故致因理论。

1.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海因里希是最早提出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他的思想为后世新的理论的提出起了很好的借鉴作用,在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史上就有开创性作用。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即伤害与各原因相互之间具有连锁关系。

海因里希明确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含如下五种因素:
第一,遗传及社会环境(m)。

遗传及社会环境是造成人的缺点的原因。

遗传因素可能使人具有鲁莽、固执、粗心等对于安全来说属于不良的性格;社会环境可能妨碍人的安全素质培养,助长不良性格的发展。

这种因素是因果链上最基本的因素。

第二,人的缺点(p)。

即为由于遗传和社会环境因素所导致的人的缺点。

人的缺点就是并使人产生不安全犯罪行为或导致物的不能安全状态的原。

事故分析与调查处理论文

事故分析与调查处理论文

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1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不断涌现,火灾、爆炸、交通事故、飞机失事、船舶相撞及各种工伤事故更是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健康、个人和国家的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事故发生后,进行事故调查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选取了几起瓦斯爆炸事故运用事故致因理论分析、事故树和事件树分析、事故后果模拟分析法对这些事故进行了分析,由此介绍了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

2事故致因分析事故致因理论是从大量典型事故的本质原因的分折中所提炼出的事故机理和事故模型。

这些机理和模型反映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性,能够为事故原因的定性、定量分析,为事故的预测预防,为改进安全管理工作,从理论上提供科学的、完整的依据。

2.1肖家湾煤矿瓦斯爆炸事故2012年8月29日中班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正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肖家湾煤矿各采煤队分别召开班前会后,153名工人于15时至17时30分陆续入井,到非法违法区域作业。

至事故发生时,早班有16人未升井,中班有4人提前出井,井下共有165人。

应带班的安全副矿长阳益友未按规定下井带班。

10号煤层提升下山处于无风微风状态,造成瓦斯积聚,17时38分,作业人员在操作提升绞车信号装置时,因失爆产生火花,发生瓦斯爆炸,2名工人当场死亡。

爆炸冲击波导致+1220米平巷下部8号和9号煤层部分采掘作业点积聚的高浓度瓦斯发生爆炸。

爆炸波及到10号煤层提升下山及上口附近、12号煤层下山、+1220米平巷、8号和9号煤层一平巷至五平巷及附近采掘作业点、5号和6号煤层采掘作业点。

爆炸造成48人死亡、5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980万元。

利用博德因果连锁理论进行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间接原因包括个人因素及与工作有关的因素。

根本原因是管理的缺陷,即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或缺陷是导致间接原因存在的原因,间接原因的存在又导致直接原因存在,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有五个因素:(1)管理缺陷。

我国煤矿安全事故致因论文

我国煤矿安全事故致因论文

我国煤矿安全事故致因分析【摘要】煤炭是我国重要战略资源,但是伴随煤炭开采,我国的安全事故也是层出不穷,如何有效防止煤矿安全事故,是我们的重要课题。

本文概述了我国煤矿安全事故情况,并结合致因理论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事故致因理论;煤矿事故;安全分析1.前言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约占世界的35%,同时中国也是能源消费大国,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一直居于首要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2011年夏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近年最严重的电荒,首要原因就是电煤价格战引起的煤炭供应短缺。

因此,煤炭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能源的巨大需求使得煤炭行业存在巨大的盈利空间。

出于对利润的追求,众多煤矿盲目扩大生产甚至违规操作,导致煤炭生产中的安全事故层出不穷。

因此,如何有效预防、降低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保障矿工安全,保证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及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具有重大意义。

2.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分析2.1 我国煤矿安全事故统计分析从国际上看,我国煤矿生产死亡人数约占世界煤矿死亡总数的80%;从行业间看,我国煤矿生产死亡人数占全国工矿企业死亡总数的50%左右。

2000年~2005年是我国煤矿安全事故的多发期,2002年达到峰值(事故数4496起,死亡人数6995人)。

在严重的安全形势下,我国出台了限定煤矿生产能力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关闭年产量低于20万吨的小煤矿,在相关部门的整顿清理下,煤矿安全状况得到一定改善。

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完善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的意见》,明确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职责。

在各级政府及煤矿企业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2010年我国煤矿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下降趋势明显。

2010年我国煤矿安全事故数为1403起,死亡人数2433人,较出现峰值的2002年分别降低68.8%和65.2%。

交通事故致因分析与安全对策研究

交通事故致因分析与安全对策研究

交通事故致因分析与安全对策研究在现代社会,交通工具的普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交通事故也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每年都有大量的生命因交通事故而消逝,无数的家庭因此破碎。

因此,深入分析交通事故的致因,并研究相应的安全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交通事故的致因是多方面的,综合来看,可以分为人为因素、车辆因素、道路因素和环境因素。

人为因素是导致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原因。

驾驶员的疏忽大意、违规驾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行为,都可能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

例如,一些驾驶员在驾车时打电话、发短信,注意力分散,无法及时应对道路上的突发情况。

还有些驾驶员超速行驶、强行超车、闯红灯等,严重违反交通规则,给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此外,行人的违规行为,如不走人行道、乱穿马路等,也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车辆因素同样不可忽视。

车辆的机械故障、制动系统失灵、轮胎磨损、灯光故障等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修复,在行驶过程中就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另外,一些老旧车辆的安全性能较差,缺乏必要的安全配置,如安全气囊、防撞钢梁等,一旦发生碰撞,后果往往更加严重。

道路因素也是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方面。

道路的设计不合理,如弯道半径过小、坡度过陡、视线受阻等,会增加驾驶员的操作难度和驾驶风险。

道路的维护不善,路面坑洼不平、积水结冰、标识标线模糊不清等,也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此外,交通流量过大、道路拥堵,也会导致驾驶员的情绪烦躁,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环境因素对交通事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

恶劣的天气条件,如暴雨、大雾、冰雪等,会降低道路的能见度和路面的摩擦力,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和车辆的制动性能。

夜间照明不足,也会增加驾驶的危险性。

此外,道路交通环境的复杂性,如交叉路口众多、行人密集、施工路段等,也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针对以上交通事故的致因,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安全对策。

首先,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全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

交通安全工程基于事故致因理论对事故的分析及预防措施学院:交通运输班级:学号:姓名:基于事故致因理论对事故的分析及预防措施引言:本文通过对具体事件的致因理论的分析,应用两种致因理论对事故做了一定的分析,最后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

关键字:事故致因事故原因预防措施案例:2013年3月12日19时左右,一辆由武汉返回恩施鹤峰县的双层卧铺客车,由北向南行驶到荆州长江大桥上。

“客车核载36人,实际有22人。

除此之外,车上还有装了大量的衣物。

他们不少都是服装小贩,刚从武汉的汉正街进货回鹤峰县卖的。

”参与事故救助的荆州长江大桥局副局长徐明迁向时代周报回忆,行驶在双层卧铺车前方的,是由荆州开往公安县方向的31路公交车。

公交车上安装的行车记录仪显示,当天19时04分,卧铺客车超过公交车出现在左边车道上,而一辆逆行摩托车则迎面快速驶来。

面对突然闯来的逆行摩托车,卧铺车驾驶员神情惊慌,为避免与摩托车相撞,猛打方向盘。

因操作失误,车辆瞬间失去控制,瞬间冲出大桥右侧护栏,从14米多高的桥面直接坠到长江江岸护坡林滩地上。

31路公交车司机陶开华向本报回忆当时的惨状:“突然听到前面的车发生‘轰隆’巨响,然后就眼睁睁看着事故车失控,撞上大桥右侧的护栏,坠了下去。

3月23日,本报来到荆州长江大桥南端。

一名大桥局的工作人员在此看守。

事故现场拉起长长警戒线,提醒来往车辆注意安全。

损坏的护栏已经被全部拆除,留出足足有20米之宽的空缺,目前暂时以白色防护网代替。

据目测,事发地离大桥的南出站口大约有1600米。

14位乘客因摩托车逆行而失去生命。

一、事故原因分析1.1基本原因:交通安全意识薄弱,本次事故时卧铺车和逆行摩托车相撞引发的,作为一名驾驶员,最基本的安全知识就是不应该驾车逆行,这也说明我们社会上还是有很多的人对安全意识没有特别注重。

1.2直接原因:①物的不安全状态:此次事故中长江大桥的质量叫人怀疑,大桥设计单位—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交通工程室主任工程师张忠泽向外界介绍,大桥设计是在2001年拿出的方案,因此按交通部1994年颁布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设计。

煤矿事故致因理论及其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煤矿事故致因理论及其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煤矿事故致因理论及其模型的建立与分析[摘要]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煤矿事故致因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中国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典型事故的致因理论的构建及模型的建立,最后提出了事故致因因素的经济学分析思路,旨在为煤矿事故致因研究与分析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煤矿事故;事故致因;模型;分析1引言煤矿安全问题在煤炭工业发展中变得越来越突出,煤矿事故时有发生,探求煤矿事故发生机理,分析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尤为关键、重要。

事故致因理论[1]就是对大量典型事故致因进行分析、统计和归纳,提炼出事故机理和事故模型。

这些机理和模型反映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性,能够为事故原因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以及事故的预测预防,从理论上提供科学、完整的依据。

因此正确掌握事故发生的机理,建立科学、实用的煤矿事故致因理论来指导安全生产,是实现企业本质安全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国内外煤矿事故致因理论概述21国外煤矿事故致因理论发展历程[1-3]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往往认为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工人的行为。

1919年,英国的MGreenwood和HWoods对大量伤亡事故数据进行了统计检验,发现工人中有些人较其他人更易发生事故。

Chamber和Farmer在1939年进行了补充,并提出“事故频发倾向论”,该理论把事故致因完全归咎于人的天性,引起了很多争议。

1931年,美国的WHHeinrich提出了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事故与一系列原因相互之间具有连锁关系,其中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5种因素: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并提出“多米诺骨牌模型”来加以形象描述,该理论认为事故发生的主要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多归因于人的缺点。

Frank Bird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他认为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的缺陷,该理论能反映现代安全管理理念,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道路交通事故致因理论分析及应用研究

道路交通事故致因理论分析及应用研究

道路交通事故致因理论分析及应用研究摘要:我国是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最多的国家,事故死亡率高,经济损失严重。

因此,对事故进行致因分析以及安全对策研究是刻不容缓的。

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关于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研究,随后介绍了两种分析事故致因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对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整理,找到事故发生原因,并根据所找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加强道路安全防范。

关键词:交通事故;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管理失误论;预防措施1研究背景道路交通事故每年都给各国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较大的经济损失,各国交通管理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减小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危害,面对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情况,中国交通部门也积极采取立法、专项行动等措施减小交通事故带来的伤害。

2事故致因理论事故致因理论已经出现90多年了,从最早的单因素理论发展到因素不断增多的系统理论,可大致分为3个阶段,即:以事故频发倾向轮和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轮为代表的早期事故致因理论,以能量意外释放论为主要代表的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事故致因理论以及现代的系统安全理论。

2.1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1931 年,美国的海因里希根据当时工业安全实践总结出一套工业安全理论,并发表在《工业事故预防》一书中,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因果连锁理论。

海因里希理论中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分为五个因子:(1)遗传和社会环境。

遗传因素可能形成不良性格,负面的社会环境可能妨碍教育,助长性格往先天缺点的方向发展。

(2)人的缺点。

包括轻率、偏执、鲁莽、过激、神经质等先天性格缺点,以及缺乏安全知识和技术等后天缺点。

(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指已经被事实证明是不安全的人的行为和物体的状态,这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4)事故。

人、物体、环境之间发生意外作用,使参与方受到伤害和损坏的、失去控制的事件。

(5)伤害。

由事故产生的直接和间接人体损伤、精神损失和财产损失。

2.2管理失误论该理论的核心在于对现场失误的背后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及生产作业中的不安全状态等现场失误,是由于企业领导者及事故预防工作人员的管理失误造成的。

事故致因理论文献综述

事故致因理论文献综述

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作业矿井事故致因理论文献综述矿井事故致因理论文献综述摘要:关键字:矿井事故致因理论综述阐述事故发生机理的理论被称为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是从大量典型事故本质原因的分析中所提炼出的事故机理和事故模型,能够为事故的定性、定量分析,为事故的预测、预防,为改进安全管理工作,从理论上提供科学的、完整的依据。

然而早期的事故致因理论大都不是针对于煤炭生产领域,难以将其直接运用于煤矿事故的致因分析。

本文对目前国内主要的矿井事故致因理论进行了总结,同时对事故致因理论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研究煤矿事故致因机理是当前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目前,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致因展开了研究和探讨,如从安全管理、瓦斯抽采、瓦斯监测监控、人的行为失误等角度,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和措施,用以控制和防范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反复发生。

这些有益的研究和探讨为本文分析和构建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致因IS M模型提供了理论借鉴和指导。

基于此,本文尝试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致因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致因I SM 模型,并把该模型运用于典型的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分析和瓦斯事故风险模糊综合评判中,进而总结出预防和控制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对策和措施。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1.2.1国外事故致因理论研究事故致因理论包括以事故频发倾向论和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为代表的早期事故致因理论、以能量意外释放论为主要代表的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事故致因理论和现代的系统安全理论3个阶段。

(1)事故频发倾向论①事故频发倾向英国的格林伍德和伍兹对许多工厂里事故发生次数等资料按泊松分布、偏倚分和非均等分布3种统计分布进行了统计检验,结果显示工厂中存在着事故频发倾向者。

法默和查姆勃明确提出了事故频发倾向的概念,认为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5]。

②事故遭遇倾向明兹和布卢姆建议用事故遭遇倾向取代事故频发倾向的概念[6]。

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第一篇:事故致因理论事故致因理论1、事故因果论 1)事故因果类型发生事故的原因与结果之间,各项错综复杂,因与果的关系类型分为:(1)集中性:几个原因各自独立共同导致某一事故发生;(2)连锁型:某一原因要素促成下一要素发生,下一要素发生再造成更下一要素发生,因果相继连锁发生的事;(3)复合型:某些因果连锁,又有一系列原因集中、复合组成伤亡事故后果。

2)海因里希多米诺骨牌原理伤亡事故的因果顺序,这顺序五因素为:(1)社会环境和管理;(2)人为过失;(3)不安全行动和不安全状态;(4)意外事件;(5)伤亡(后果)。

多米诺应用骨牌原理,提出伤亡事故的发生是由五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即:社会环境和管理缺陷促成人为过失,人为过失又造成不安全行动或机械物质危害,不安全行动或机械物质危害促成了意外事件和由此发生的人身伤亡事故。

在意外事件和伤害发生之前,一切工作应以减少或消除环境内机械、物质的危害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为原则。

安全管理的工作中心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或物质的危害,这就必须加强探测技术和控制技术的研究。

2、管理失误论管理失误论强调管理失误是构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但是,造成这一原因却常常是管理上的缺陷。

后者虽然是间接原因,却是发生事故的本质原因。

“隐患”来自物的不安全状态即危险源,而且和管理上的缺陷或管理人失误共同耦合才能形成;如果管理得当,及时控制,变不安全状态为安全状态,则不会形成隐患。

客观上一旦出现隐患,主观上人又有不安全行为,就会显现为伤亡事故。

3、扰动起源论(P理论)一个事件的发生势必由有关的人或物所造成的。

将有关的人或物统称之为“行为者”,其举止活动则称“行为”。

任何事故当它处于萌芽状态时就有某种扰动(活动);称之为起源事件。

事故形成过程是一组自觉或不自觉的,指向某种预期的或不测结果的相继出现的事件链。

这种进程包括着外界条件及其变化的影响。

事故致因理论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事故致因理论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事故致因理论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摘要:通过事故致因理论能够从根本上了解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从而清楚地了解到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后果,这样才能更直接地帮助我们认识事故的本质,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以及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危险源识别和控制来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理论基础。

本文笔者通过工作实践经验对事故致因理论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事故致因理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分析;前言近年来建筑业发展规模巨大,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频发,对于企业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如何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管理效率,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建筑施工作业因其自身复杂的特点,时有安全事故发生,研究和总结安全事故带来的经验教训不仅有利于事故原因的调查和事故责任的追究,更为建筑施工企业构建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1、事故致因理论的理论基础1.1多米诺骨牌理论最早将骨牌理论运用到安全管理的是海因里希,他把引起事故发生的因素分为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可以看作是顺序摆放的骨牌。

这五个阶段分别是:人的素质——受社会环境和管理因素的影响;人的缺点——导致不安全行为或存在机械、物理危害的直接原因;人的危险行为和物的危险状态带来的危险性;发生事故;造成伤害。

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只要有一块被触动,后面的就会接连倒下,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并造成相应的伤害。

针对这个结构,如果去除第三张骨牌,也就是拿掉第三个阶段即人和物的危险状态,就能有效地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人的危险行为和物的危险状态都是可以通过严格的干预管理手段来制止的,因此多米诺骨牌理论将事故致因归结于管理。

1.2人因素理论人因素理论充分考虑了事故发生时管理、人和环境的因素。

建筑施工现场引发安全事故最根本的三个因素是人未能有效辨识出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或者明知存在危险因素后仍继续工作;再者是不遵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冒险作业。

人因素理论认为对个人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引导比强迫个人遵守规程更有效,特别是在流动性很强的建筑类企业,工人是自身安全的首要保护者。

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是从大量典型事故的本质原因的分析中所提炼出的世故机理和事故模型,利用它可以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分析出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为我们认清安全事故产生的本质根源和指导事故调查提供了理论依据。

现如今,最先进的事故致因理论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系统安全理论。

按照系统安全的观点,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安全的事物,任何人类活动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

能够造成事故的潜在的危险因素称作危险源,他们是一些物的故障、人失误、不良的环境因素等。

某种危险源造成人们伤害或物质损失的可能性称作危险性,它可以用危险度来度量。

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系统安全强调通过改善物的系统的可靠性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从而改变了以按人们只重视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忽略硬件故障在事故致因中作用的传统观念。

作为系统元素的人在发挥其功能时会发生失误,人失误不仅包括了工人的不安全行为,而且涉及设计人员、管理人员的各类人员的行为失误,因而对人的因素的研究也较之前更深入了。

按照事故致因理论,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描述为:基本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伤害。

从事物发展运动的角度,这样的过程可以被形容为事故致因因素导致事故的运动轨迹。

如果分别从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两个方面考虑,则人的因素的运动轨迹是:1)遗传、社会环境或管理缺陷。

2)由于1)造成的心理、生理上的弱点,安全意识低下,缺乏安全知识及技能等特点。

3)人的不安全行为。

而物的因素的运动轨迹是:1)设计、制造缺陷。

2)使用、维修保养过程中潜在的或显现的故障、毛病。

机械设备等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由于磨损、老化、腐蚀等原因容易发生故障;超负荷运转、维修保养不良等都会导致物的不安全状态。

3)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因素的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的运动轨迹的交点,即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同地出现,则将发生事故。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情况下人与物又互为因果。

例如:有时物的不安全状态诱发了人的不安全行为,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又促进了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发展,或者导致新的不安全状态出现。

课题研究论文:技术安全事故致因理论的哲学分析

课题研究论文:技术安全事故致因理论的哲学分析

143459 哲学其它论文技术安全事故致因理论的哲学分析1 事故致因理论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工业事故频繁发展,人们在与各种事故斗争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事故发生的规律,提出各种不同的事故归因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是从大量的典型事故的本质原因的分析中所提炼出来的事故机理和事故模型。

这些机理和模型反映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性,能够为事故原因的定性、定量分析,为事故的预测预防,为改进安全管理工作,从理论上提供科学的、完整的依据。

事故归因理论是一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有所不同,特别是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以及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处地位的变化,相应地生产了不同的事故归因理论。

事故归因理论是人们认识事故整个过程以及进行事故预防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

归纳起来,主要经历了超自然归因理论、单一因素归因理论、人物合一归因理论和系统归因理论四个历史时期。

2 安全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2.1 超自然归因理论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落后,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处于表面阶段,经常把事故的发生理解为上天对人类的惩罚或不可违抗的命运,因此用祈求神灵的方式来保佑自己及家人的安全。

超自然归因理论是对事故原因的不可知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各类技术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人类与技术安全事故斗争的实战中不断总结各种经验,探索事故特征与发生的规律,相继提出了十几种关于事故发生原因、事故发生过程、以及预防事故发生的事故致因理论。

2.2 单一因素归因理论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已经初具规模,蒸汽动力和电力驱动的机械取代了手工作坊中的手工工具。

这些机械在设计时很少甚至根本不考虑操作的安全与方便,几乎没有什么安全防护装置。

工人没有受过培训,加上长时间超负荷劳动,伤亡事故频繁发生。

早在1911年英国的格林伍德和伍慈对许多工厂伤亡事故发生次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

事故致因理论之“综合原因论”

事故致因理论之“综合原因论”

事故致因理论之“综合原因论”(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安全管理制度,如通用安全、交通运输、矿山安全、石油化工、建筑安全、机械安全、电力安全、其他安全等等制度,想了解不同制度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such as general safety, transportation, mine safety,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safety, machinery safety, electrical safety, other safety, etc. systems, I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ystems ,stay tuned!事故致因理论之“综合原因论”事故之所以发生是由于多重原因综合造成的,既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也不是个人偶然失误或单纯设备故障所形成,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故致因理论论文
【摘要】江苏昆山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刚刚过去,事故造成的严重生命财产损失让人心惊,了解学习事故致因理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避免类似事故发生,维护好我们自身的安全,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事故致因理论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

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有所不同,特别是随着生产发誓的变化,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变化,引起人们安全观念的变化,产生了反映安全观念变化的不同的事故致因理论。

1.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海因里希是最早提出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他的思想为后世新的理论的提出起了很好的借鉴作用,在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史上就有开创性作用。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即伤害与各原因相互之间具有连锁关系。

海因里希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如下五种因素:
第一,遗传及社会环境(M)。

遗传及社会环境是造成人的缺点的原因。

遗传因素可能使人具有鲁莽、固执、粗心等对于安全来说属于不良的性格;社会环境可能妨碍人的安全素质培养,助长不良性格的发展。

这种因素是因果链上最基本的因素。

第二,人的缺点(P)。

即由于遗传和社会环境因素所造成的人的缺点。

人的缺点是使人产生不安全行为或造成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
因。

这些缺点既包括诸如鲁莽、固执、易过激、神经质、轻率等性格上的先天缺陷,也包括诸如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等的后天不足。

第三,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H)。

这二者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海因里希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由于人的缺点而产生的,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第四,事故(D)。

事故是一种由于物体、物质或放射线等对人体发生作用,使人员受到或可能受到伤害的、出乎意料的、失去控制的事件。

第五,伤害(A)。

即直接由事故产生的人身伤害。

上述事故因果连锁关系,可以用5块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加以描述。

如果第一块骨牌倒下(即第一个原因出现),则发生连锁反应,后面的骨牌相继被碰倒(相继发生)。

该理论积极的意义就在于,如果移去因果连锁中的任一块骨牌,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中止。

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要移去中间的骨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或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避免伤害的发生。

有利就有弊,海因里希的理论也有明显的不足,如它对事故致因连锁关系的描述过于绝对化、简单化。

事实上,各个骨牌(因素)之间的连锁关系是复杂的、随机的。

前面的牌倒下,后面的牌可能倒下,也可能不倒下。

事故并不是全都造成伤害,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也并不是必然造成事故,等等。

尽管如此,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连锁
理论促进了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成为事故研究科学化的先导,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2.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在该理论是继海因里希之后又一重要理论。

这里把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称做现场失误,其目的在于提醒人们注意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性质。

亚当斯理论的核心在于对现场失误的背后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及生产作业中的不安全状态等现场失误,是由企业领导和管理员的管理失误造成的。

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的差错或疏忽,企业领导人的决策失误,对企业经营管理及安全工作具有决定
3.北川彻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前面几种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把考察的范围局限在企业内部。

实际上,工业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水平等诸多社会因素,对伤害事故的发生和预防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日本人北川彻三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对海因里希的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了另一种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北川彻三认为,事故的基本原因应该包括下述3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管理原因。

企业领导者不够重视安全,作业标准不明确,维修保养制度方面的缺陷,人员安排不当,职工积极性不高等管理上的缺陷。

第二,学校教育原因。

小学、中学、大学等教育机构的安全
教育不充分。

第三,社会或历史原因。

社会安全观念落后,安全法规或安全管理、监督机构不完备等。

除此之外,还有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原因、)精神原因等间接原因。

在北川彻三的因果理论中,充分认识这些基本原因因素,对综合利用可能的科学技术、管理手段来改善间接原因因素,达到预防伤害事故发生的目的,是十分重要的。

4.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
通过调查伤亡事故原因发现,大多数伤亡事故都是因为过量的能量,或干扰人体与外界正常能量交换的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引起的,并且,几乎毫无例外地,这种过量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释放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

即,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使得能量或危险物质失去了控制,是能量或危险物质释放的导火线。

要想深入了解该理论,我们需要掌握下面几个概念。

1,事故。

故是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害的直接原因。

为防止事故发生,可以通过技术改进来防止能量意外释放,通过教育训练提高职工识别危险的能力,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来避免伤害。

2,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能量意外释放的直接原因,它们是管理缺欠、控制不力,缺乏知识、对存在的危险估计错误,或其他个人因素等基本原因的征兆。

3,基本原因。

基本原因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
a企业领导者的安全政策及决策。

它涉及生产及安全目标;职员的配置;信息利用;责任及职权范围、职工的选择、教育训练、安排、指导和监督;信息传递、设备、装置及器材的采购、维修;正常时和异常时的操作规程;设备的维修保养等。

b个人因素。

能力、知识、训练;动机、行为;身体及精神状态;反应时间;个人兴趣等。

c环境因素。

为了从根本上预防事故,必须查明事故的基本原因,并针对查明的基本原因采取对策。

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不断有新的理论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出现,它们经历时间的考验,在不同时期以其顺应时代的观点规律指导人们人们预防事故保护生产。

从事故的定义和特性可知,事故是违背人的意志而发生的意外事件,而且事故具有明显的因果性和规律性。

因而,要想找出事故的根牟原因,进而预防和控制事故,就必须在千变万化、各种各样的事故中发现共性的东西,把其抽象出来,即把感性的认识与积累的经验升华到理论的水平,反过来指导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事故控制的最有效的方案。

江苏昆山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刚刚过去,事故造成的严重生命财产损失让人心惊,了解学习事故致因理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避免类似事故发生,维护好我们自身的安全,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