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10章 课程与教学管理——第12章 体育与卫生管理)【
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傅佳青
校长的专业化
二、当前校长专业化的问题
• 校长队伍的问题:
• 1.校长队伍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教育改革与 发展的客观要求; • 2.校长的职业定位不清楚、专业意识不强; • 3.不少校长认为自己是“官员” (因为很多 地区校长有行政级别),是“教师”(校长 的职称评定都是按照教师职称系列进行评定 的),对自己的身份认识不到位。
1、背 景/ 必 要性 2、怎 么做? 专业标 准
4、做 啥?角 色定位
校长专业化 发展?
3、特 征:专 业发展
什么是校长专业化?
• 褚宏启
• 从职业群体的角度看,是指校长职业由准专业阶 段向专业阶段不断发展,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 为专门性辉夜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动态的过 程。 • 从校长个体的角度看,是指校长个体专业持续发 展、以臻完善的过程。 • 校长专业发展是指由校长的专业知识、专业态度、 专业能力所构成的专业素质结构不断更新、演进 和丰富的过程。
1、校长专业化的必要性
• 1.专业化是社会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校 长专业化是这一大趋势的反映。 • 2.校长专业化有助于提高校长职业的社会 地位。
• 3.校长专业化是教育本身的要求。
2、校长专业化标准
• 校长的专业化:
• 一,有完备的校长专业教育体系(培训体系); • 二,有完善的知识体系作为校长从业的依据; • 三,建立起系统的伦理规范以约束校长的管理行 为; • 四,有明确的校长从业标准和要求; • 五,进入校长行业有严格的资格限制; • 六,具有专业上的自主性; • 七,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和经济地位; • 八,已经建立起校长自己的专业组织并且发展成 熟。
教育管理学学科分析
(研究对象、产生、相关学科领域、研究方法等)
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12章 体育与卫生管理【圣才出品】
第12章体育与卫生管理简答题1.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意义和任务是什么?答:(1)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意义健康是身心对环境的良好适应。
体育能增强体质,卫生可预防疾病,因此,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意义重大。
具体包括:①有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协调发展;②有利于提高民族的素质,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健康人才;③有利于发展人民体育事业,为国家输送体育人才;④有助于从小培养卫生习惯,养成健康意识。
(2)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任务①体育工作的任务根据原国家教委、国家体委1990年联合发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小学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a.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b.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c.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d.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
②卫生工作的任务根据原国家教委、卫生部于1990年6月联合发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的基本任务是:a.监测学生的健康状况;b.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c.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d.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
③体育卫生工作的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卫生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增强体质,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而有效地完成学校育人的目标。
2.校体育卫生管理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答:(1)保证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学校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相关政策法规的精神,并将其作为学校开展体育卫生工作的重要依据。
(2)建立健全体育与卫生工作管理机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有一位副校长主管体育工作”,“规模较大的普通中学,可以建立相应的体育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干部和管理人员”。
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1章 管理、教育管理和教育管理学【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1章管理、教育管理和教育管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历史上最早的教育管理文献是()。
A.《大学》B.《学记》C.《中庸》D.《论语》【答案】B【解析】《学记》是我国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成书于战国后期,它是中外文明史上最早的教育管理文献。
《学记》篇幅不长,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即使在今天依然能给人们深刻的启迪。
2.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核心是()。
A.学校管理B.教育行政管理C.教学管理D.人才培养管理【答案】A【解析】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以学校管理为核心,并探讨与学校教育事业有关的种种教育管理现象和问题。
3.关于教育管理学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教育管理学是增长智慧的科学B.教育管理学是富有挑战性的科学C.教育管理学是价值的科学D.教育管理学是程序化的科学【答案】D【解析】教育管理学的特点包括:①教育管理学是增长智慧的科学;②教育管理学是富有挑战性的科学;③教育管理学是价值的科学;④教育管理学是权变性的科学;⑤教育管理学是行动的科学。
教育管理学并非是程序化的科学。
这要求一切管理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既要有高度的原则性,又要灵活地选择管理方式和方法。
4.教育管理活动的中心任务是()。
A.提高教育质量B.教书育人C.调动教师积极性D.贯彻执行国家的政策法规【答案】A【解析】任何一个教育组织都十分重视教育质量问题。
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学校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因此,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管理的中心任务。
5.教育管理活动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和采取不同的措施、方法,实行动态调节,使教育管理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
这体现了教育管理的()。
A.方向性原则B.权变性原则C.有效性原则D.综合性原则【答案】B【解析】教育管理学是权变性的科学。
权变就是权衡应变的意思。
它要求我们一切管理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既要有高度的原则性,又要灵活地选择管理方式和方法。
(NEW)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国内外经典教材辅导系列·教育类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十章节题库】Table of Contents内容简介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名词解释二、辨析题三、简答题四、论述题五、案例分析题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1章管理、教育管理和教育管理学第2章教育管理实践和思想的历史轨迹第3章教育管理体制第4章教育组织机构第5章教育政策和教育管理第6章教育法律与教育管理第7章教育领导者及其管理第8章教师管理第9章学生管理第10章课程与教学管理第11章德育管理第12章体育与卫生管理第13章教育科研管理第14章教育经费管理第15章教育设施管理第16章社会工作管理国内外经典教材辅导系列·教育类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内容简介吴志宏主编的《新编教育管理学》(第2版)被大部分院校指定为教育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指定教材。
为了帮助学生系统、高效地掌握该教材的内容,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制了吴志宏主编的《新编教育管理学》(第2版)的系列辅导用书:1.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2.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本书是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第2版)的学习辅导配套题库,包括考研真题精选和章节题库两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精选。
精选“教育管理学”科目近年来的考研真题,并提供详细的解析。
考生可以通过真题部分的练习来熟悉考研真题的特点,并测试自己的水平。
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
按照教材的章节进行编排,共有16章。
题型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所有试题都提供详细解析。
考生可以通过本部分的练习来深入理解和把握有关概念、原理,同时训练各类题型答题技巧,提高答题能力。
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名词解释1教育行政体制[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研]答:教育行政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
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 课后习题 章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习题
教育
真题
管理学
模拟
部分工作题库来自真题教材 教育社会
管理学
第章
试题
管理
硕士
管理学
年
内容摘要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吴志宏所著的《新编教育管理学》的考生,也可供 各大院校学习教育管理学的师生参考。吴志宏著《新编教育管理学》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教育管理学权威教材。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 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配套复习辅导用书。不同一般意义的传统题库,本题库包括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名校考研真题。精选名校考研真题,每道真题均提供答案解析。学员可以通过真题部分的练习来熟悉 考研真题的特点,并测试自己的水平。第二部分为课后习题。本书参考大量教育管理学相关资料对该教材的课 (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第三部分为章节题库。遵循吴 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的章目编排,精选详析了部分名校近年的考研真题,同时针对该教材的重难点相应整理 了典型题,并对题库中的试题进行详细解析。第四部分为模拟试题。根据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进 行押题,其试题数量、试题难度、试题风格与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完全一样。通过模拟试题的练习,学员既可以 用来检测学习该考试科目的效果,又可以用来评估对自己的应试能力。
第1章管理、 教育管理和 教育管理学
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9章 学生管理【圣才出品】
第9章学生管理一、名词解释学生管理学生管理是学校对学生在校内外的学习和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总称,它是学校教务管理者组织、指导学生,按照教育方针所规定的教育标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过程。
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学校组织的性质?根据这种性质你认为对学校组织的管理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学校组织的性质学校组织的权力结构是行政、学术二元化结构。
各级学校的学术层次越高,二元化的特征越明显。
这种特征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学术组织的力量,强化民主机制,但也可能导致行政组织与学术组织的矛盾和冲突,可能削弱对必要的制度与纪律的建设。
(2)学校组织建设的原则①精兵简政,与学校目标、任务相一致的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学校组织机构和工作岗位的设置,必须以提高效能和效率为指导思想,坚持因事设岗,组织建设围绕学校目标和任务进行,不设冗员。
贯彻这一原则,应该做到:a.对校内机构和职位的设置一定要进行科学论证,以追求效能和效率为目标。
b.打破狭隘的专业分工观念,坚持各岗位人员满工作量,以此确定人员总体编制,以此为基础,倡导工作人员一专多能,最终实现“高效率、高质量、高工资”的组织建设目标。
②统一领导的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在学校工作中,只能有一个指挥中心,每个下属只接受一个直接上级的领导并且对他负责,管理者不可越级指挥。
贯彻这一原则要注意以下几方面:a.正确处理校内的党政关系,在中小学落实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确立校长行政指挥中心的地位。
b.建立严格的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职责和工作关系,保证指挥到位。
c.领导者要敢于授权,善于授权,避免工作中越俎代庖。
③分工协作的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学校组织建设中要根据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进行专业分工,规模较大的学校要建立专业部门开展专门领域的管理工作,从而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但同时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使各个专业部门和人员分工不分家,彼此互相合作,紧密配合,以组织的内在联系保证工作有系统地进行。
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第2版)-考研真题精选(名词解释、辨析题、简答题)【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名词解释1.教育行政体制[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研]答:教育行政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
它主要由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及相互间的职权划分等构成。
教育行政体制是国家行政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国家行政体制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行政组织系统和工作制度。
它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一旦建立就制约着国家的政治与经济。
因此,教育行政体制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国家行政体制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从教育行政权力的划分及行使方式的不同,教育行政体制可以分为集权制和分权制两种基本类型。
2.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研]答: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是指行政组织的部门结构,它是在对各级行政组织内部工作进行水平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是行政组织活动和组织工作日趋复杂,行政组织机构日益庞大、组织功能日益增多所致。
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有五种划分方式:①按照业务工作性质来划分行政组织部门;②按照功能来划分行政组织部门;③按工作程序来划分行政组织部门;④按地区来划分行政组织部门;⑤按服务对象来划分行政组织部门。
3.教育计划[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研]答:教育计划是指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育目标及任务而采取的规则、步骤、方法的总和。
它有三个方面的特点:①教育政策是制定教育计划的前提;②教育计划是量化了的教育政策目标或教育发展目标;③教育计划具有技术性。
教育计划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包含着对教育现状的分析、对未来发展的预测、战略上的决策,以及实施方案的建立等程序或步骤。
按照不同的划分角度,教育计划类型有:①按照教育计划的规模可以分为教育事业规划和教育计划;②按照计划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教育的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③按制定计划主体权力的大小、能控制教育资源范围的大小、计划对象特定化的程度来划分,可分为国家的教育计划、地区的教育计划及学校内部的教育计划;④按教育计划的内容来划分,可分为综合的教育计划与单项的教育计划。
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教育管理实践和思想的历史轨迹)【圣才】
第2章教育管理实践和思想的历史轨迹2.1 复习笔记一、我国历史上的教育管理实践和思想(一)稷下学宫:古代教育管理实践的典范按今天的眼光来审视,稷下学宫的办学模式颇有新意。
其新主要表现在:1.办学体制稷下学宫的办学体制属官方出资、私家主持性质。
(1)官方出资,是指学宫乃君主出于养士目的而办,故一切费用都由国家包下来。
(2)私家主持,是指学校实行门户开放,教者可自由讲学择徒,学者可自由求学选师。
(3)所有的教学和学术活动,由各家各派自主,官方从不多加干预。
前一点保证了学校有充足的办学经费,办学者不必为此费心,后一点保证了学术的繁荣和活跃。
2.教学管理形式稷下学宫的教学过程将讲学、著述、育才等因素融合于一体。
(1)讲学讲学包括讲演、讨论、辩论等活动,为学校主要教学形式。
(2)著述著述则为活跃学术研究气氛,稷下学者留下著作宏富,著名的如《孙卿子》《公孙固》《田子》《捷子》等。
(3)育才育才是办学的目的,学校对学生的饮食起居、衣着服饰、言行举止、尊师敬学等都提出严格要求。
3.教师管理制度(1)稷下学宫在教师管理上做到学术不干涉,生活提供优厚待遇。
对于成功讲学著述者,学校设祭酒、博士、先生等各种学术职衔。
(2)宽松的学术氛围,严格的教学管理,良好的物质条件,这一切营造出一个非常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稷下培养的人个个光彩夺目,他们对战国中后期的政治和学术活动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学记》:历史上最早的教育管理文献之一《学记》是我国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成书于战国后期,毫无疑问,它是中外文明史上最早的教育管理文献之一。
关于教学管理的主张《学记》中所体现的教学管理思想表现在:1.重视入学教育。
《学记》要求将开学入学教育作为重要教学管理环节来抓,开学这天,要举行隆重典礼,君主率百官亲临学校,与师生共同祭奠先圣先师。
2.教学过程中须有一定训诫仪式,如听见鼓声,打开书箧上课,以示敬业;备有戒尺,以作训诫等。
3.君主每年夏季要到校视察,以体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
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第2版)课(章)后习题详细分析和解答(第1章 管理、教育管理和教育管理学—
第一篇教育管理学总论第1章管理、教育管理和教育管理学1.1 复习笔记一、管理的意义和特性(一)管理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现象管理是人类社会最古老、最普遍的现象之一。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管理活动。
1.管理的含义关于管理的含义,人们有着不同的解释。
(1)管理“是这样的一种活动,即它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来实现某个目标”;(2)管理是“为在集体中工作的人员谋划和保持一个能使他们完成预定目标和任务的工作环境”;(3)管理是“以最少的时间、金钱、原材料或最少的劳累为代价”来达到目标;(4)管理是“在组织中,有关人员对各种资源进行适当领导、组织和安排,以完成预定的目标和任务。
”2.管理的要素(1)组织管理只能是在集体或组织中进行,单枪旺马无所谓管理。
(2)目标管理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为了实现某个目标,盲目的行动也无所谓管理。
(3)资源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没有资源管理就无法进行下去,管理就是以这些资源为中介进行的。
(4)效率管理所追求的就是出效率,付出最少,得到最多,这样才能体现管理的功用。
(二)管理和行政1.从狭义角度看待行政(1)行政的含义①“行政乃是为完成或为实行一个政权机关所宣布的政策而采取的一切活动。
”②“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
”③行政要和国家、政府的职能密切联系在一起。
行政限定在国家或政府的职责范围内,代表国家行使权力,执行国家的意志,从事国家的管理活动。
(2)行政的特性①行政必属于国家;②行政的权限由法律所规定;③行政行为必须依据法规;④行政必须是处理公务;⑤行政必须以维护和推进公共利益为目的。
2.从广义角度看待行政从广义角度看待行政,人们认为,根据目前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状况来看,行政显然不应只局限于国家或政府部门,也不宜仅仅把行使国家权力、从事国家管理活动称为行政。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把各种组织中的内部管理活动都称为行政。
(三)管理活动的意义1.管理是一个组织能够正常运转,并最终完成组织任务的根本条件,缺乏管理的组织不过是一盘散沙。
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13章 教育科研管理【圣才出品】
第13章教育科研管理一、名词解释1.教育科研答:教育科研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简称,是人们探索和认识教育客观规律的有效途径。
①人们要认识儿童生长发育及心理发展的规律,就要研究儿童;②人们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就要研究教学;③人们要借鉴古今中外的教育经验,就要进行比较研究。
2.教育科研管理答:教育科研管理是为指导、规范和发展学校教育科研而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也是学校教育科研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标志。
3.教育科研经费答:教育科研经费是指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用于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经费。
它包括科研事业费(含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等)和科研基本建设费(包括设备购置)等。
4.教育科研成果答:教育科研成,是指教育科研人员通过研究所取得的具有一定社会和学术价值的知识产品。
教育科研成果的形式可表现为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等多种类型。
具体表现形式有专著、科研报告、论文、资料汇编、音像资料等。
其中科研报告包括观察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以及经验总结。
二、简答题简述教育科研管理的重要意义。
答:教育科研管理是为指导、规范和发展学校教育科研而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也是学校教育科研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标志。
其重要意义:(1)有利于教育科研工作的规范化教育科研管理必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法则或条例,这些法则或条例对于营造教育科研的氛围,建立教育科研机构和网络,有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合理使用教育科研经费,正确评估教育科研成果等都会有极其重要的规范作用。
(2)有利于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质量教育科研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地组织广大教育人员参加教育科研。
近年来,我国教育科研发展迅速,人们对它的期望也越来越高。
通过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有利于扩大教育科研队伍,统一规划科研课题,使教育科研的目标更明确、更突出,从而促进教育科研工作整体效益的提高。
(3)有利于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科研积极性教育科研工作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劳动,其成果往往需要研究者投入大量艰苦的劳动,倾注心智和体力而获得,有些成果甚至是殚精竭虑,倾注毕生心血而换取的。
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15章 教育设施管理【圣才出品】
第15章教育设施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从国际经验来看,行政部门对于公立中小学建筑管理要坚持公平原则和()。
A.诚信原则B.效率原则C.与可持续经济能力相匹配的原则D.质量第一原则【答案】C【解析】从国际经验来看,行政部门对于公立中小学建筑管理要坚持以下两个原则,即公平原则和与可持续经济能力相匹配的原则。
公平原则,即所有政府举办的学校应该一视同仁地享受当时当地能够达到的基本条件,保证每个学生的基本学习权利。
与可持续经济能力相匹配的原则,即政府对于学校的建设投入应当以政府可以长期支持的经济能力为前提,不搞奢华浮夸的“窗口”学校,不建设浪费土地资源的低效巨型学校。
2.学校建筑管理应当履行的职责不包括()。
A.规划区域学校建筑的文化生态B.新建、改建、重建学校的规划和实施C.教学设备的日常维护、修缮、更新D.制定政策促进学校之间建筑资源共享【答案】C【解析】学校建筑管理应当包括以下职责:①行政部门依据教育理念和政策,根据对本地区未来生源和经济与社会发展前景预测,规划学校的建筑规模和布局,并制定相关政策;②规划区域学校建筑的文化生态;③新建、改建、重建学校的规划和实施;④学校建筑的日常维护、修缮、更新;⑤制定政策促进学校之间建筑资源共享。
3.学校建筑管理的教育思想基础不包括()。
A.追求“全人”发展的课程目标B.逐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C.营造环境文化,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D.坚持“人本主义”的教育观,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答案】B【解析】学校建筑管理的教育思想基础包括:①追求“全人”发展的课程目标;②坚持“人本主义”的教育观,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③营造环境文化,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4.测量和确定人和人际活动所需空间的主要依据是()。
A.人体工学B.环境心理学C.生态建筑学D.建筑心理学【答案】A【解析】人体工学又称为人类工程学,是研究如何处理好人—机—环境的协调关系的学问。
人体工学的主要意义包括:①测量和确定人和人际活动所需空间的主要依据;②提供适应人体的室内物理环境的最佳参数;③对视觉要素的测量和研究为室内视觉环境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第2版)-考研真题精选(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圣才出品】
四、论述题1.试述学校发展战略的基本模式及其实现。
[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研]答:战略模式是学校发展战略行动的具体目标、行动切入点和行动策略的总和。
在实践中经常被人们采用的学校管理模式有以下几种:(1)质量战略模式①含义质量是工作的过程与成果满足使用者要求时所具备的特性。
质量战略是学校以向全社会持续地提供合乎需要的教育服务赢得社会信任、促进学校发展的系统行动。
学校质量战略组成部分包括:学校的质量方针、质量指标和质量保障系统的建设和质量项目管理。
②如何实现a.从质量管理的价值取向和指导原则、质量战略成果承诺以及概括提高质量的主要途径或手段来制定质量战略模式的质量方针,保证学校质量管理的价值取向和行动方针的正确性与准确性。
b.从学校工作的内退、一般质量指标、改进和比较质量指标以及时间维度等多个维度来制定质量战略的质量目标,切实考虑关键项目质量指标的相关性。
c.从质量领导、质量管理团队、完善制度和激励政策等方面优化升级质量战略保障系统,为实现质量战略奠定基础和提供强有力支持。
d.从起始程序块、计划程序块、执行程序块、控制程序块和结束程序块这五个方面对项目进行层次化管理,保证每一个项目环节操作的有效、高效运行。
(2)联盟战略模式①含义联盟战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织为了实现长远的利益,形成不同程度的联合体共谋发展的战略模式。
该战略可以使得学校之间优势互补,共享资源(管理经验、优秀师资、校舍场地、资金和生源),拓展学校发展的空间。
②如何实现实现学校战略联盟就要实现了解学校与联盟的内部组织结构、双方共同的发展规划及相关利益目标和双方协调机制,在此基础上确定学校与联盟对象的联盟形式,避免联盟之前缺少思想准备而贸然联手,同时也避免联盟之后产生文化冲突而缺乏信任、独断专行和产生业绩风险。
(3)防御类型战略模式①含义防御类型的战略主要是针对学校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而使用的,使用得比较多的是任务转移战略和紧缩战略。
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8章 教师管理【圣才出品】
第8章教师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教师的职业性质应当是()。
A.专业人员B.国家公务员C.国家事业职员D.非专业人员【答案】A【解析】在我国,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表明人们确立了教师职业具有专业性的认识,并以法律的形式将这种认识固定下来,以规范教师教育及教师管理行为,意义重大。
2.我国学校用人制度改革的重点是()。
A.全员聘任制B.岗位责任制C.任务承包制D.职务等级制【答案】A【解析】从在职教师的岗位聘任来看,随着我国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中小学全员聘任合同制已得到了广泛的推行。
推行中小学全员聘任合同制的主要目的是要建立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背景相适应的校内用人机制,以使教师队伍实现动态性的优化。
因此,中小学全员聘任合同制的实施必然带来教师岗位聘任中选聘教师着眼点的变化。
3.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
A.教育课程行政B.教师人事行政C.学校组织管理D.学校质量管理【答案】B【解析】教师人事行政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实际承担者,是直接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专业人员,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说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
4.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都将()作为我国今后教师任用的基本方式。
A.聘任制B.选任制C.委任制D.考试录用制【答案】A【解析】所谓聘任制,是指学校与被用教师签订合同,由学校发给聘书,明确在一定时期内给予任用的方式。
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充分肯定了这种教师任用方式。
并将其确定为我国今后教师任用的基本方式。
5.在教师管理工作中,以教师为中心,正确运用各种有效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在管理中促进教师思想觉悟提高,这是教师管理的()。
吴志宏-教育管理学
教育管理学第一章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3. 教育管理活动的发展(吴志宏版本)(1)教育管理活动的意义教育管理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归根结底是保障全体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并未实现国家的教育理念、促进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现代社会对教育事业实施有效管理的原因:现代教育已构成一个规模庞大的事业;为了协调教育的发展(具有发展要依赖于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诸多条件);为了合理规划和利用教育资源;为了服务教育。
(2)教育管理活动与其他管理活动的比较相通点:都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对象统一是人、财、物、时间、空间等成分;也表现为一个过程,并有其专门的管理职能;管理方式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等等。
特殊点:①教育领域中很多东西难以定论或把握,如教育目的、教学技能、学校态度、学习氛围等;②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事业,而人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导致教育管理的很多方面难以量化,并直接影响评判的标准;③教育是价值高度涉入的事业,教育管理活动常常会设计其他管理活动不常碰见的伦理、道德及价值观方面的问题;④教育系统中,教学有日趋专业化的迹象;⑤教学管理工作成效评价比其他管理工作的评价要复杂很多;⑥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容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3)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类社会的教育管理活动呈现出一种经验管理的形态。
所谓经验管理就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凭借个人或某一团体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来实施管理工作,主要依靠个体的亲身感受、直接体验以及传统的习惯定势。
在经验模式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基本特点:①管理者笃信经验的价值,把自己的个人经验作为教育决策和判断的依据;②办教育的水平实际上就代表了教育管理者的经验水平;③办学时间越长,经验就越丰富;④办学经验始终停留在经验水平层次,难以上升到理论高度,难以大面积推广;⑤党教育处于稳定状态时,管理有效,一旦发生剧烈变革,管理会产生困难。
到现代大工业社会时代,随着学校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入学人数的大量增加,经验管理模式已然不够。
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10章 课程与教学管理【圣才出品】
第10章课程与教学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学校教育课程的总体规划称为()。
A.教学计划B.课程标准C.课程设置D.教学大纲【答案】A【解析】教学计划是学校教育课程的总体规划。
它不仅是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而且是课程的重要内容。
从教育行政上讲,教学计划形式上是国家的关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指令性或指导性计划;内容上是国家制定的学校教育教学标准,编制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依据,督导和评估学校教学工作的依据;性质上是教育行政法规性文件,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法律约束作用。
2.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课时分配B.开设哪些学科C.学科顺序D.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答案】B【解析】课程设置是课程计划的核心部分,它回答了为达到的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怎样设置这些课程等问题。
在这一部分中规定了小学和初中的“课程包括学科和活动两部分,主要由国家统一安排,也有一部分由地方安排。
”3.教学计划制定和执行的权力应当在()。
A.教师B.校长C.教学管理部门D.各方协商、共同掌握【答案】D【解析】教学计划是学校教育课程的总体规划。
它不仅是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而且是课程的重要内容。
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应由教师、校长、学校各管理部门以及校外学生家长等相关人士一起协商、共同完成。
4.现阶段我国中小学课程管理体制实行的是()。
A.国家、地方二级管理体制B.国家、省、市三级管理体制C.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体制D.地方、学校二级管理体制【答案】C【解析】目前,我国中小学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
国家课程体现了国家对中小学教育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全国各省市各学校都要开设;地方课程的管理权限属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开设地方课程能更好地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更符合本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要求;学校课程由学校因地制宜进行设置和安排,有利于发挥学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校形成办学特色。
二、名词解释教育课程答:教育课程是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目的、范围和进程的总和。
《新编教育管理学》第2版笔记和名师吴志宏习题详解
《新编教育管理学》第2版笔记和名师吴志宏习题详解第一篇教育管理学总论第1章管理、教育管理和教育管理学1.1复习笔记一、管理的意义和特性(一)管理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现象管理是人类社会最古老、最普遍的现象之一。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管理活动。
1.管理的含义关于管理的含义,人们有着不同的解释。
(1)管理“是这样的一种活动,即它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来实现某个目标”;(2)管理是“为在集体中工作的人员谋划和保持一个能使他们完成预定目标和任务的工作环境”;(3)管理是“以最少的时间、金钱、原材料或最少的劳累为代价”来达到目标;(4)管理是“在组织中,有关人员对各种资源进行适当领导、组织和安排,以完成预定的目标和任务。
”2.管理的要素(1)组织管理只能是在集体或组织中进行,单枪匹马无所谓管理。
(2)目标管理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为了实现某个目标,盲目地行动也无所谓管理。
(3)资源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没有资源管理就无法进行下去,管理就是以这些资源为中介进行的。
(4)效率管理所追求的就是出效率,付出最少,得到最多,这样才能体现管理的功用。
(二)管理和行政1.从狭义角度看待行政(1)行政的含义①“行政乃是为完成或为实行一个政权机关所宣布的政策而采取的一切活动。
”②“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
”③行政要和国家、政府的职能密切联系在一起。
行政限定在国家或政府的职责范围内,代表国家行使权力,执行国家的意志,从事国家的管理活动。
(2)行政的特性①行政必属于国家;②行政的权限由法律所规定;③行政行为必须依据法规;④行政必须是处理公务;⑤行政必须以维护和推进公共利益为目的。
2.从广义角度看待行政从广义角度看待行政,人们认为,根据目前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状况来看,行政显然不应只局限于国家或政府部门,也不宜仅仅把行使国家权力、从事国家管理活动称为行政。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把各种组织中的内部管理活动都称为行政。
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4章教育组织机构【圣才出品】
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4章教育组织机构【圣才出品】第4章教育组织机构⼀、单项选择题1.⾏政组织中上下级层级关系是⼀种()的分配关系。
A.任务和职位B.权⼒和利益C.权⼒和责任D.责任和义务【答案】C【解析】⾏政组织的层级结构⼀般是按纵向分为许多层次,上下层为领导与服从的关系。
⾏政组织不同,其层级多寡也不同。
共同点是即上级的任务偏重于原则的制定与决策⽅⾯,所需⼈数较少,下级任务偏重于具体执⾏,所需⼈数较多。
可以说上下层级关系是⼀种权⼒和责任分配的关系。
2.提⾼教育管理效率的⾸要因素是()。
A.充⾜的经费B.现代化的设备C.充分调动起积极性的⼈D.良好的环境条件【答案】C【解析】提⾼教育⾏政组织的效率和效益的措施之⼀是提⾼教育⾏政机关⼯作⼈员的素质,即充分调动⼈的积极性。
这是因为制约⾏政组织效率和效益的诸因素中,⼈的因素,即⾏政机关⼯作⼈员的素质是最主要的因素。
3.教育管理的⾏政组织机构是以()为主进⾏设置的。
A.功能B.服务对象C.⼯作性质D.⼯作程序【答案】C【解析】按照业务⼯作性质来划分⾏政组织部门,即把性质相同或业务相似的⼯作进⾏归类,形成⼀个⾏政组织单位或部门,由该单位或部门全权负责该类⼯作。
这是被⼴泛采⽤的划分⾏政组织部门的基本⽅法。
4.教育⾏政组织机构中所设置的监督部门、信息反馈部门实质上是组织机构中的()部门。
A.控制B.决策C.质检D.功能【答案】A【解析】教育⾏政组织机构中所设置的监督部门、信息反馈部门实质上是组织机构中的控制部门。
监督控制是指为了保证计划顺利进⾏⽽采取的适当措施,以免出现偏差,偏离⽬标。
5.在⼀个组织中,管理的层次与幅度之间的关系是()。
A.递增关系B.递减关系C.正⽐关系D.反⽐关系【答案】D【解析】⾏政组织的层次与管理幅度之间成反⽐关系,即⾏政组织的层级多,管理幅度则⼩,⾏政组织层级少,管理幅度则⼤。
6.学校的组织可分成两⼤类:⼀类是⾏政组织机构,另⼀类是⾮⾏政组织机构。
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课(章)后习题详细分析和解答(第2章教育管理实践和思想的历史轨迹)【圣才出
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课(章)后习题详细分析和解答(第2章教育管理实践和思想的历史轨迹)【圣才出第2章教育管理实践和思想的历史轨迹2.1 复习笔记一、我国历史上的教育管理实践和思想(一)稷下学宫:古代教育管理实践的典范按今天的眼光来审视,稷下学宫的办学模式颇有新意。
其新主要表现在:1.办学体制稷下学宫的办学体制属官方出资、私家主持性质。
(1)官方出资,是指学宫乃君主出于养士目的而办,故一切费用都由国家包下来;(2)私家主持,是指学校实行门户开放,教者可自由讲学择徒,学者可自由求学选师。
(3)所有的教学和学术活动,由各家各派自主,官方从不多加干预。
前一点保证了学校有充足的办学经费,办学者不必为此费心,后一点保证了学术的繁荣和活跃。
2.教学管理形式稷下学宫的教学过程将讲学、著述、育才等因素融合于一体。
(1)讲学讲学包括讲演、讨论、辩论等活动,为学校主要教学形式。
(2)著述著述则为活跃学术研究气氛,稷下学者留下著作宏富,著名的如《孙卿子》《公孙固》、《田子》《捷子》等。
(3)育才育才是办学的目的,学校对学生的饮食起居、衣着服饰、言行举止、尊师敬学等都提出严格要求。
3.教师管理制度(1)稷下学宫在教师管理上做到学术不干涉,生活提供优厚待遇。
对于成功讲学著述者,学校设祭酒、博士、先生等各种学术职衔。
(2)宽松的学术氛围,严格的教学管理,良好的物质条件,这一切营造出一个非常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稷下培养的人个个光彩夺目,他们对战国中后期的政治和学术活动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学记》:历史上最早的教育管理文献之一《学记》是我国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成书于战国后期,毫无疑问,它是中外文明史上最早的教育管理文献之一。
关于教学管理的主张《学记》中所体现的教学管理思想表现在:(1)重视入学教育。
《学记》要求将开学入学教育作为重要教学管理环节来抓,开学这天,要举行隆重典礼,君主率百官亲临学校,与师生共同祭奠先圣先师。
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14章 教育经费管理【圣才出品】
第14章教育经费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财政的首要职能是()。
A.选拔录用教育财务行政人员B.配置教育资源C.筹措教育经费D.改善教育投资效益【答案】C【解析】教育财政是教育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财政的首要职能是为公共教育筹措经费,通过财政为公共教育体系提供经费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能。
2.可以为教育经费预算的编制、执行和考核提供第一手资料,监督教育资金的收支活动,以保证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的教育财务行政基本制度是()。
A.预算制度B.审计制度C.决算制度D.会计制度【答案】D【解析】会计制度是指可以为教育经费预算的编制、执行和考核提供第一手资料,监督教育资金的收支活动,以保证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的教育财务行政的基本制度。
3.根据我国有关教育政策法规的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预算时,必须根据地方财力,逐步实行()。
A.定额加比例的办法B.定额加专项的办法C.项目加比例的办法D.项目加额度的办法【答案】B【解析】1986年,原国家教委、财政部联合颁发了《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改革实施办法》,提出对高等学校教育事业费的拨款办法进行改革,在年度预算核定方式上把原来的“基数加发展”的事业费拨款方式改为“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
“综合定额”是指经费总量根据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学生生均经费定额标准和在校生数核定下达;“专项补助”作为对“综合定额”的补充由财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的政策导向和学校的特殊需要单独核定下达。
4.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经费预算是按()编制的。
A.实际开支B.学年度C.上级下达的任务D.年度【答案】D【解析】教育经费预算是国家各级政府和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年度收支计划,是国家及地方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5.中央政府将对西部地区投资30亿元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这笔费用属于()。
A.教育事业费B.教育基本建设费C.教育人事费用D.教育公益费用【答案】B【解析】实行部门预算前的教育预算支出包括教育事业费支出和教育基本建设支出,其中教育事业费由财政部门负责预算,教育基本建设投资由发改委负责预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章课程与教学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学校教育课程的总体规划称为()。
A.教学计划
B.课程标准
C.课程设置
D.教学大纲
【答案】A
【解析】教学计划是学校教育课程的总体规划。
它不仅是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而且是课程的重要内容。
从教育行政上讲,教学计划形式上是国家的关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指令性或指导性计划;内容上是国家制定的学校教育教学标准,编制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依据,督导和评估学校教学工作的依据;性质上是教育行政法规性文件,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法律约束作用。
2.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课时分配
B.开设哪些学科
C.学科顺序
D.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答案】B
【解析】课程设置是课程计划的核心部分,它回答了为达到的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
怎样设置这些课程等问题。
在这一部分中规定了小学和初中的“课程包括学科和活动两部分,主要由国家统一安排,也有一部分由地方安排。
”
3.教学计划制定和执行的权力应当在()。
A.教师
B.校长
C.教学管理部门
D.各方协商、共同掌握
【答案】D
【解析】教学计划是学校教育课程的总体规划。
它不仅是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而且是课程的重要内容。
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应由教师、校长、学校各管理部门以及校外学生家长等相关人士一起协商、共同完成。
4.现阶段我国中小学课程管理体制实行的是()。
A.国家、地方二级管理体制
B.国家、省、市三级管理体制
C.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体制
D.地方、学校二级管理体制
【答案】C
【解析】目前,我国中小学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
国家课程体现了国家对中小学教育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全国各省市各学校都要开设;地方课程的管理权限属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开设地方课程能更好地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
实际需要,更符合本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要求;学校课程由学校因地制宜进行设置和安排,有利于发挥学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校形成办学特色。
二、名词解释
教育课程
答:教育课程是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目的、范围和进程的总和。
其基本涵义是指学校的课业内容及其进程。
教育课程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个性结构,是学校人才培养的蓝图。
课程的编制和实施是学校实现其教育目的的手段,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中介。
教育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教育行政关心和作用的重要领域。
三、简答题
1.简述教学计划(课程方案)编定的基本原则及其含义。
答:由于影响课程的各种因素包括外部的和内部的诸因素,都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因此,教学计划在实施一段时间后,需应社会的变迁与时间的推移,进行相应的整调、修改和再编订。
要使修改和再编订工作富有效率和科学精神,必须注意把握好课程及影响它的内外部因素的关系,即遵循好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适应性原则
该原则是指教学计划必须依据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变化,不断丰富和修订其内容。
(2)民主原则
该原则是指在修订教学计划过程中,要创造多种机会,让有关人员能介入该项活动,并努力营造民主气氛,让参与者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3)弹性原则
该原则是指要使教学计划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以适应各地区、各学校的不同情况。
(4)系统组合原则
该原则是指在修订教学计划时,必须根据课程各要素的特点和发展以及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调整建立课程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沟通和配合,以获取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实现教学计划修订的目标。
2.什么是教育课程?其构成内容有哪些?
答:教育课程一般是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目的、范围和进程的总和。
简言之,教育课程的基本涵义是指学校的课业内容及其进程。
教育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教育行政关心和作用的重要领域。
教育课程的构成内容包括:(1)教学计划
①教学计划的涵义
教学计划是学校教育课程的总体规划。
它不仅是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而且是课程的重要内容。
从教育行政上讲,教学计划形式上是国家的关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指令性或指导性计划;内容上是国家制定的学校教育教学标准,编制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依据,督导和评估学校教学工作的依据;性质上是教育行政法规性文件,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法律约束作用。
②教学计划的内容
教学计划作为学校教育课程的总体规划,其主要内容构成是:学校培养目标;列出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各学科的教学时数和教学顺序;各学年的教学时数及学期划分、假期时间;
学校的各种活动诸如生产劳动、体育活动、自学活动的安排。
通过包含以上内容的课程规划,不仅可以直接把学生和学校生活连接起来,而且间接地把学校与国家培养各种规格的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意志,社会发展中的教育需求结合起来。
(2)教学大纲与教科书
教学大纲与教科书都是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对学校里所教学科内容的规定。
①教学大纲的内容:主要由说明和本文两部分构成。
前者扼要说明本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指导思想及有关教法的原则性建议等。
后者具体列出本学科教材的篇章、节目、内容要点、上课时数、作业的内容以及其他教学活动的时数等。
此外有的教学大纲还列出教师参考用书、教学仪器、直观教具等。
②教科书的内容一般由目录、本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附录等部分构成。
本文是其主要部分,这部分内容通常分篇、章、节、目或者一课一课地编排,系统、简明、通俗地叙述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科内容即最基本的事实、概念、原理、公式等。
3.阐述教育课程实施指导的途径和方法。
答:教育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或者说是把官方课程转化为运作课程的过程。
教育课程实施指导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
(1)咨询建议
课程实施是一件专业性非常强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目标、教育观念更新、课程理论的发展与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教材等方面,还与教师、学生、学校管理人员相关。
因此,有效地实施课程是不容易的。
通过咨询可以使课程实施者获得有关的信息、建议以及建立在对实践中问题诊断基础上的专业性建议,使课程实施走向成功。
(2)经费援助
在现代教育指导行政中,经费援助这一手段备受青睐,在课程实施指导中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它虽不是对课程的直接限制,却能有力地控制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向。
(3)教师
教师是最直接的课程实施者,也是影响教学水平诸因素中的主导因素。
一般讲,每一个课程计划都是对原有课程计划的扬弃。
实施新的课程,要求实施者努力适应新课程标准,即要求实施者(主要是教师)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教学方法、内容安排以及教学组织方式要有所改变,而这些改变首先来自于教师的新认识、新观念,其次是新的行为方式。
组织指导各级各类的教师培训是对课程实施指导的根本内容。
(4)课程实施的交流
课程实施的交流,从参与者来讲主要是课程编制者与实施者之间的交流及实施者之间的交流。
从内容上讲,课程编制者可以向实施者讲述隐含在课程中的一些基本假设、价值取向,可以提供有利于实施的咨询和建议,可以传递其地区和学校课程实施的情况。
课程实施者之间,通过交流,可以交换实施课程的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值得借鉴的做法,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5)课程实施的交流
合作是指就课程实施中的各种理论与实践问题,课程编制者、督导人员、有关的专职研究人员及实施者共同进行探索研究和实验。
合作研究和实验都不是一时一事的行为而是一个有确定目标、有组织有计划的较长时间的共同行为。
通过共同研究和实验,可以获得课程及课程实施理论的深化与创新,可以总结经验教训,创造出新的课程实施的方法与模式。
4.简述国家、地方和学校各自的课程管理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