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与中医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 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 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 故半百而衰也。
a
8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余闻上古有真 人者,提挚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 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 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 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 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 真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人风之理, 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意填之心,行不欲离于世, 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 想之患,以恬输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 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 地,象似日月,辩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 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a使益寿而有极时。 9
a
11
• 孔子曰:“中庸之 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
a
12
• 南北朝思想家陶弘景《养性延命录》: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行 伤筋,久坐伤肉。远思强健伤人,忧恚 悲哀伤人,喜乐过差伤人,忿怒不解伤 人,汲汲所愿伤人,戚戚所患伤人,寒 暖失节伤人。
• 大乐气飞扬,大愁气不通,用精令人 气力乏,多睡令人目盲,多唾令人心烦, 贪美食令人泄痢。
a
3
《易经》与养生学
• 1、养生由己
• 《易传·系辞下》:天地之大德曰生。
• 《易传·泰·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 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 《易传·系辞下》:天地设位,圣人成能。
a
4
• 2、《易传·系辞上》: 《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
• 《老子·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
a
2
• 明·孙一奎《医旨绪余》上卷四《不知〈易〉者不足以 言太医论》:经于四圣则为《易》,立论于岐黄则为 《灵》、《素》,辨难于越人则为《难经》,书有二 而理无二也。知理无二,则知《易》以道阴阳,而 《素问》,而《灵枢》,而《难经》,皆非外阴阳而 为教也。《易》理明,则可以范围天地,曲成民物, 通知乎昼夜;《灵》、《素》、《难经》明,则可以 节宣化机,拯理民物,调燮札瘥疵 而登太和。故深于 《易》者,必善于医;精于医者,必由通于《易》。 术业有专攻,而理无二致也。斯理也,难言也,非独 秉之智不能悟,亦非独秉之智不能言也。如唐祖师孙 思邈者,其洞彻理气合一之旨者欤,其深于《易》而 精于医者欤?其具独秉之智者欤?故曰∶不知《易》 者,不足以言太医;惟会理之精,故立论之确,即通 之万世而无敝也。彼知医而不知《易》者,拘方之学, 一隅之见也;以小道视医,以卜筮视《易》者,亦蠡 测之识,窥豹之观也,恶足以语此。
a
5
朱子:月映万川
• 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太极 非是别为一物,即阴阳而在阴阳,即五行 而在五行,即万物而在万物,只是一个理 而已。因其极至,故名曰太极。……本只 是一太极,而万物各有禀受,又自各全具 一太极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 江湖,则随处而见,不可谓月已分也。
(《朱子语类》卷九十四)
• 夏三月(指立夏至大暑),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 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 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 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 冬至重病。
a
15
• 秋三月(指立秋至霜降),此谓容平,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 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 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 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 《易传·泰·象》曰:天地交,泰。
• 《易传·泰·彖》曰: • 天地交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万物通。
• 《易传·咸·彖》曰: •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应
a
10
4、中
• 《讼·彖》曰: “利见 大人”,尚中正也。
• 《大有·彖》曰:大有, 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 应之,曰大有。其德刚 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 行,是以“元亨”。
• 宾尝闻之孙真人曰: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每 窃疑焉。以谓易之为书,在开物成务,知来藏往;而 医之为道,则调元赞化,起死回生。其义似殊,其用 似异。且以医有内经,何借于易?舍近求远,奚必其 然?而今也年逾不惑,茅塞稍开;学到知羞,方克渐 悟。乃知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人生之 理,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易者,易也,具阴阳动 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 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 阴阳也;医易同原者,同此变化也。岂非医《易》相 通,理无二致?可以医而不知《易》乎?予因默契斯 言,潜心有日……
《易经》与中医学
• 医易同源,理无二致。
• 药王孙思邈《千金要方》:凡欲为大医, 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 《明堂流注》……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 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 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
• 后人总结道: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a
1
• 明·张介宾《类经附翼》卷一《医易·医易义》:
a
6
• 3、阴阳
• 《易传·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 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 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 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 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 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a
7
• 中医学圣经《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 黄帝……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 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 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a
13
5、时
• 《易传·乾·文言》:与时偕行 。
• 《易传·艮·彖》曰:时止则止, 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 道光明。
a
14
• 中医学圣经《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 春三月(指立春至谷雨),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 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 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 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 者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