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变式教学原则及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变式教学原则及策略研究
精品论文参考文献
一、初中数学变式教学原则1.循序渐进原则。

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
都要经过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而初中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也是如此,由
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所以教师在变式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的认知水
平以及教学内容,层层推进,为学生创造合适的问题情境。

2.主动参与原则。

在变式教学课堂中,要鼓励全班学生主动参与到教
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地用脑、口、手等,使他们以主动的态度,去获取新知。

同时,变式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
认知水准、心理特点等,以适应他们的接受能力。

3.启发性原则。

进行变式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节省时间,而在于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把遇到的
各个数学问题作为展开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在学生遇到解题困惑时,及时
地进行引导启发,使学生自己能够一步一步地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
所在,进而顺利解决问题。

4.创新的原则。

教师在变式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寻找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对教学过程中
遇到的新型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研究探索,并进行适度的创新。

二、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策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让所有的学生学会
学习,必须学习,就要对课本的例题、习题等进行简单的变式处理,从而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例如:在下面这一道数学例题中,BD
长为120m,CD为60m,CE为50m,求出AB的长度(AB两点中间隔一条河)。

如图1所示。

在这道题中主要利用的数学知识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已知三边的长
度求出第四边的长度。

该题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复习相似三角形的判
断方法,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巩固所学知识。

认真分析这道题,我们
可以通过改变题干的条件,设计出新的数学情境,重新假设,进而引导学
生从多个角度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以及性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
学素养。

1.模仿的教学策略模仿的方法是指对这道数学题题干中的条件或者结
论进行稍微的改变,或是从其它角度设置,问题的整体情境不改变,从而
使学生对核心知识能够重复训练,掌握学习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技能。

如图2所示,假设AB∥CE,B D长为120m,CD为60m,CE为50m,求AB的
长度。

在这个变式中,把上述数学题的条件AB⊥BC,EC⊥BC模仿
变成了AB∥CE,这样的变式对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给出了三边长度,求出第四条边的长度的数学知识进行了重复训练,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学
习数学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

3.变换条件的教学策略把上述例题的条件稍加变动,进而得到以后总
解答数学问题的方法。

如图3所示。

例如:点B、C、E位于同一条直线上面,且AB⊥BC,DC⊥BC,AE⊥ED,求△AEB∽DEC。

条件和结论相互交换的策略和交换条件的策略虽然二者的改变策略中
都涉及到条件,但是二者也要区别,前者是关于条件和结论之间的组合问题,和数学概念中的逆命题关系紧密,后者是纯粹的条件与条件之间的交
换问题,是选择条件的问题。

通过这两种方法的细微差别,能加深学生对
所学数学知识的认识,进而拓宽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
新能力。

三、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变式教学中,要巧妙利用典型例题,进行适当的引申、拓展,启发学生主动进行积极的思考,学会依据数学题
的不同情形,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寻求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掌握数学核心
知识。

通过模仿、互换条件和结论以及互换条件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
创新意识,使学生养成善于推理、自主探索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逻辑
思维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