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习题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课后习题含答案
第17课《古诗三首》课后习题含答案一、我能写出下面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1.两岸青山...。
....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2.湖光...。
..无风镜未磨..秋月两.相和.,潭面二、我会填。
1.《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代诗人。
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西湖和时的湖光山色。
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之情。
2.《望天门山》的作者,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之美誉,与杜甫并称“”。
3.《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诗人所著的一首山水小诗,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
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荡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
“”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三、重点诗句品析1.根据诗意写诗句(1)《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描写西湖在阳光照耀下,波光闪闪,十分美丽的诗句是:“。
”(2)《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中描写雨中的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的诗句是:“。
”2.根据意思写诗句。
(1)在月光的照耀下洞庭湖和江山显得苍翠欲滴,从远处望去,就好像是在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小青螺。
(2)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四、把《望洞庭》改写成一篇简短的小故事。
参考答案一、1.(1)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出:突出,出现。
(2)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2.(1)湖面的光芒。
(2)指湖光和秋月。
(3)和谐,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4)指湖面。
(5)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二、1.宋苏轼雨天喜爱和赞美1.李白“诗仙”2.所著的一首山水小诗,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
三年级语文S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摸底专项练习题
三年级语文S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摸底专项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理解课文《饮湖上初晴后雨》内容填空。
(1)《饮湖上初晴后雨》题目中的“饮”指________A.饮水;B.饮酒;C.饮茶;“湖”指________A.太湖;B.南湖;C.西湖。
(2)《望天门山》采用的手法是_____A、比喻B、白描C、夸张2. 阅读天地。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诗中所描写的节日是_____节。
[2]此诗写出了游子的______之情。
[3]诗中那一句是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所描绘的场景是什么样子的,请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读古诗,填一填。
萧萧梧叶送寒声,________________。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这首诗是____朝诗人____所作。
[2]把诗句补充完整4. 阅读古诗,然后按要求答题。
赠刘景文____________擎雨盖,____________傲霜枝。
____________君须记,____________橘绿时。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两行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A.唐代诗人李白B.唐代诗人刘禹锡C.宋代诗人苏轼[3]“白银盘”指的是_______,“青螺”指___________。
饮湖上初晴后雨练习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练习题一、填空题1. 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用“______”来形容西湖的美景。
2. 诗中“水光潋滟晴方好”一句,描绘了西湖在______时的美丽景象。
3. “山色空蒙雨亦奇”一句,表达了诗人在______时对西湖的赞美之情。
4. “欲把西湖比西子”是苏轼将西湖比作______的比喻。
5. “淡妆浓抹总相宜”中,“淡妆”和“浓抹”分别指的是______和______。
二、选择题1.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2. 诗中“水光潋滟”形容的是:A. 湖面波光粼粼B. 山色朦胧C. 雨后清新D. 湖面平静3. “山色空蒙雨亦奇”一句,体现了诗人对西湖的哪种情感?A. 惊讶B. 赞美C. 怀念D. 失望4. “欲把西湖比西子”中的“西子”指的是:A. 西施B. 西湖的别称C. 西方的美女D. 诗人的情人5. 下列哪项不是《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内容?A. 初晴B. 后雨C. 西湖D. 黄河三、简答题1. 请简述《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苏轼对西湖美景的描绘。
2. 苏轼在诗中将西湖比作“西子”,这里的“西子”指的是谁?请解释其象征意义。
四、论述题1. 论述《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苏轼对自然美景的感悟以及其对美的独特见解。
2. 请结合《饮湖上初晴后雨》分析苏轼的诗风特点。
五、翻译题1. 将“水光潋滟晴方好”翻译成英文。
2. 将“山色空蒙雨亦奇”翻译成英文。
六、创作题1. 以《饮湖上初晴后雨》为灵感,创作一首现代诗,表达你对自然美景的感悟。
2. 设想你是苏轼的朋友,写一封信给他,描述你在现代城市中看到的自然美景,并邀请他来现代一游。
七、综合分析题1. 分析《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苏轼如何通过对比手法,展现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的独特魅力。
2. 从《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探讨苏轼对自然美的理解和追求。
八、附加题1. 请列举出《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出现的自然元素,并分析它们在诗中的象征意义。
三年级饮湖上初晴后雨练习题
三年级饮湖上初晴后雨练习题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水光潋滟(liàn yàn lián yàn)淡妆浓抹(mǒ mā)相宜(yí yì)空蒙(méng mēng)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潋滟:____________________(2)空蒙:____________________(3)相宜:____________________3、默写《饮湖上初晴后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句理解1、“水光潋滟晴方好”这句诗中,“潋滟”一词写出了西湖晴天时()的样子。
A 波光闪动B 水平如镜C 雾气迷蒙2、“山色空蒙雨亦奇”中“空蒙”描绘出了雨中西湖()的景象。
A 朦胧神秘B 清晰可见C 一片昏暗3、下列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理解正确的是()A 想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不管是淡妆还是浓妆,总是很合适。
B 想要把西湖画成西施的样子,淡妆浓妆都可以。
C 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那么它的淡妆和浓妆都不好看。
三、拓展延伸1、诗人把西湖比作西子,你觉得西湖和西子有什么相似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想象一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所描绘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除了《饮湖上初晴后雨》,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西湖的诗句?请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理解西湖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课内阅读理解题。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 我会根据语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1)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
(2)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2. “万条垂下绿丝绦”写出了柳丝怎样的特点?3. “二月春风似剪刀”把什么比作什么?表现了春风的什么特点?4. 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 读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回答。
(1)将诗句补充完整。
饮湖上初晴后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描写了西湖上的________(3)写出下面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潋滟:________亦:________奇:________相宜:________3. 读下面的诗歌片段,完成练习。
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我们去听秋的声音。
[1]你从哪句诗里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呢?用横线画出来。
[2]读诗重在想象,读这个片段的第一小节时,你想象到了哪些美丽画面呢?选择恰当的序号填到括号里。
A.想象各种野花美丽而清香。
B.想象颗粒归仓的丰收景象。
C.想象落叶飞舞,在空中盘旋。
D.想象农民辛苦劳动,脸上绽放灿烂的笑容。
①在每一片叶子里(_______)②在每一朵小花上(_______)③在每一滴汗水里(_______)④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_______)[3]对文中画线的诗句理解正确的是()A. 秋的声音来去匆忙,非常短暂。
B. 不知道秋的声音从哪来,上哪去。
C. 我们要珍惜美好的秋天。
[4]小朋友,你留意过秋的声音吗?仿照片段的第一小节,试着写一写。
秋的声音,在________,在________。
初中诗歌考前演练:《饮湖上初晴后雨》(含题目和答案)
初中诗歌考前演练(1)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诗中把西湖比作西施,两者的相似之处是。
(2分) 8.下面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水光潋滟晴方好”一句描写了西湖晴天湖水的美丽波光。
B.“山色空蒙雨亦奇”一句描写作者身处西湖远观雨中山色的美。
C.这是一首婉约派的七律诗。
D.这首诗写出了西湖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优美风姿。
初中诗歌考前演练(2)7.诗中把西湖比作西施,两者的相似之处是“”。
(2)分8.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诗描绘西湖夏季时雨的特征,赞美西湖优美风姿。
B.“水光潋滟晴方好”一句描写了西湖晴天湖水的美丽波光。
C. “山色空蒙雨亦奇”一句写出了西湖远观雨中山色的美景。
D.全诗于湖光山色沉醉中流露出淡淡的忧愁,似有归隐之意。
初中诗歌考前演练(3)7、诗中“总相宜”的“宜”意思是 ((2分)8、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首句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状态。
B.次句描写雨天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象。
C.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的景色尤其优美。
D.诗人在诗中借景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初中诗歌考前演练(4)7.“淡妆”和“浓抹”是指西湖的________和_______(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句描写了西湖晴天的水光。
B.次句描写了雨后的山色。
C.诗人将西湖比作西子,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D.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初中诗歌考前演练(5)7.下列与本诗中“空”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此地空.余黄鹤楼B.空.山新雨后C.潭影空.人心D.鬓先秋,泪空.流8.全诗表达的情感是。
(2分)初中诗歌考前演练(6)6.“潋滟”指的是。
(2分)7.这首诗作者抓住的天气特征,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2分)初中诗歌考前演练(7)5.题目中加点的字“湖”具体指诗歌中出现的“”。
关于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的阅读答案及赏析关于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的阅读答案及赏析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离不开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你所了解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的阅读答案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北宋文学家、知名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其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他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己又刻苦学习,青年时期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显露出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枕头仁宗嘉v二年(1057年)考进士时,主司欧阳修见其文章连称“快哉!快哉!”1059年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英宗即位,任大理寺丞。
神宗时,任太常博士、开封府推官,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为杭州通判,改知密州、徐州、湖州。
元丰二年(1079年),御史台有人摘引其非议新法的诗句,以“讪谤朝政”罪名入狱,即所谓“乌台诗案”。
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五年后,改任汝州团练副使。
哲宗即位司马光等旧党执政,他复为朝奉郎,任登州知州、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充任侍读,又因与司马光等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后任兵部尚书兼侍读、端明殿这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守礼部尚书。
元v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
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
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三年级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练习题
三年级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练习题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非常经典且重要的作品。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首诗,我们来一起做一些练习题吧。
一、诗词填空水光潋滟晴方好,()。
欲把西湖比西子,()。
二、字词解释1、潋滟:()2、方:()3、欲:()4、西子:()三、诗句理解1、“水光潋滟晴方好”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答:这句诗描绘了晴天时西湖波光粼粼、水波荡漾的美丽景象。
“潋滟”一词形象地写出了阳光照耀下湖水波光闪动的样子,让人能够感受到西湖水的灵动和迷人。
2、“山色空蒙雨亦奇”中“空蒙”一词有何妙处?答:“空蒙”一词写出了雨天时西湖周围山峦在细雨迷蒙中若隐若现、朦胧不清的奇妙景色,给人以如梦如幻的美感。
3、诗人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答:诗人把西湖比作西子,是因为无论是晴天的西湖,水光潋滟,美丽动人;还是雨天的西湖,山色空蒙,别有韵味,都如同西施无论淡妆还是浓抹,总是那么美丽迷人。
用西施来比喻西湖,不仅赋予了西湖灵动的神韵,也表现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诗歌赏析1、这首诗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的景色,你更喜欢哪种天气下的西湖?为什么?答:示例一:我更喜欢晴天的西湖。
因为“水光潋滟晴方好”这句诗让我仿佛看到了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闪烁的美景,给人一种明亮、欢快的感觉。
示例二:我更喜欢雨天的西湖。
“山色空蒙雨亦奇”描绘出的朦胧之美,让人充满了遐想,仿佛置身于一个诗意的世界中。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通过对西湖晴天和雨天不同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西湖的多姿多彩和迷人魅力,也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拓展练习1、除了这首诗,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西湖的古诗?请写出一首。
答:比如林升的《题临安邸》中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2、想象一下,如果你置身于西湖边,看到了晴天和雨天的景色变化,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请用几句话写下来。
三年级部编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
三年级部编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诗句,完成练习。
溪边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按照原诗把诗句补充完整。
[2]用波浪线画出诗中的比喻句。
[3]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鱼儿。
[4]给下面的句子选择合适的解释。
(填序号)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A.人影把溪水染绿了。
B.人影被溪水染绿了。
[5]这首诗有静有动,如同两幅水墨画。
请把描写“动态美”的诗句画上“”。
2. 古诗阅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潋滟:__________________ 空蒙:__________________[3]诗人抓住哪个季节的什么特征来描绘西湖的风光?_____(填序号)A.春季鲜花 B.夏季时雨时晴C.秋季西子D.冬季女子[4]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古诗练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遍插茱萸少一人。
[1]补充诗句。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异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佳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________代大诗人_____________的作品。
全诗抓住__________________这天登高的习俗,抒发了____________的感情,诗中“__________________”一句道尽了万千游子客居他乡的情怀,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理解性默写汇总练习题(含解析)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理解性默写汇总练习题(含解析)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理解性默写汇总练习题(含解析)一、默写1.默写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2.默写古诗《望洞庭》。
3.默写古诗。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___ ,___ 。
___ ,___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赠刘景文》的作者是代诗人。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刘景文的勉励之情,从“___ ,___ "这两句中可以看出。
(2)《夜书所见》的作者是代诗人,其中描写诗人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儿童夜捉促织,勾起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___ ,___ 。
”(3)本课的三首诗描写的季节都是,可以从诗中的、、等词语中了解到。
5.填空(1)灯不拨不,理不辩不。
(2)走遍天下,寸步难行。
(3)一时强弱在于,万古胜负在于。
(4)我发现这些谚语都是与有关的。
6.根据课文内容或积累填空(1)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中,老屋是小猫的地方,是老母鸡的地方,是小蜘蛛的地方。
(2)胡萝卜先生的那根胡子因为蘸到了而一点一点地变长。
这根长胡子被小男孩用来;这根长胡子可能被鸟太太用来。
(3)在《不会叫的狗》一文中,这条不会叫的狗先是跟学叫;结果引来了;再是跟学叫,结果这条狗差点被打中。
(4)根据意思写俗语。
①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___②比喻人的智慧多,有事情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___7.按古诗原文补充诗句。
干山鸟飞绝,孤舟蓑笠翁,(柳宗元《江雪》)8.背一背,填一填。
(1)人心齐,。
(2),其利断金。
(3)三个臭皮匠,。
(4)一个篱笆,一个好汉。
9.按课文内容或积累填空(1)“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这声音包括、和。
(2)“林子里有不少鸟。
”父亲喃喃着。
父亲是通过看到和闻到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
(3)在《带刺的朋友》一文中,小刺猬是这样偷枣的:。
(按先后顺序写序号)①摇晃树枝②爬上树③在地上打滚④掉下树⑤驮着红枣跑了(4)王昌龄的《采莲曲》中,写出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采莲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的诗句是:___ ,___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选一)》描写西湖美景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选一)》描写西湖美景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选一)》描写西湖美景饮湖上初晴后雨(选一)①水光潋滟晴方好②,山色空蒙雨亦奇③。
欲把西湖比西子④,淡妆浓抹总相宜。
【解释】①湖:指杭州西湖。
原作共两首,这是第二首。
②潋(lian)滟(yan):水光闪动貌。
方:正好。
③空蒙:雨雾迷茫貌。
④西子:即西施,春秋末年越国有名的美女。
【评析】此诗是熙宁六年(1073)正月,苏轼与杭州太守陈襄同游西湖时所作。
据王文诰《苏诗总案》卷九载,"熙宁六年癸丑正月二十一日,病后,陈襄约往城外寻春。
有饷官法酒(按官府法定规格酿造的酒)者;约陈襄移厨湖上。
初晴复雨,山色空蒙,并记以诗。
'记述较为详细。
又据同题第一首中"朝曦迎客宴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句,可知这一天是朝晴暮雨,在湖上宴游终日,既为美酒所醉,也被这西湖美景深深地陶醉了。
这首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西湖的水光山色,来表现西湖的晴姿雨态。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春到西湖,风和日丽,湖面上碧波荡漾,万点波光,晴日的西湖是如此风光明媚,景色宜人;而当蒙蒙细雨飘落下来时,湖上烟波浩渺,有如轻纱笼罩,远山群峰在雨雾中朦朦胧胧,若隐若现,又别有一番迷人的情韵。
这两句一句写晴,一句写雨,晴则"方好',雨则"亦奇'。
在诗人的眼中,无论什么时候,西湖都永远是那么美丽、那么奇妙多姿、恰到好处,让人不能不为之倾倒,情不自禁地发出由衷的赞叹。
这两句诗不假辞藻、不事雕琢,用清新的语言,描绘出令人心旷神怡的西湖胜景,表现了对西湖景色的独到领略和深情赞美,在古往今来描写西湖的诗句中,确实独具特色。
清人查慎行在《初白庵诗评》中说:"多少西湖诗被二语扫尽,何处着一毫脂粉颜色!'便是指的这一点。
接下来,没有对西湖景色作进一步的描写,而是遗貌取神,用一个绝妙的比喻,写出了对西湖之美的独特感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最新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课后练习题部编版
最新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课后练习题部编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读诗《饮湖上初晴后雨》选出这些词语在诗中的正确解释。
(1)“奇”的意思是_____A、奇怪。
B、奇妙。
(2)“西子”指的是_____A、美女西施。
B、西湖。
(3)“空蒙”的意思是_____A、云雾迷茫的样子。
B、空的,没有东西。
(4)“潋滟”的意思是_____A、非常美丽。
B、波光闪动的样子。
2. 古诗阅读。
所见牧童_____________ , 歌声_______________。
意欲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2]诗中刻画了一个可爱的_____________形象。
[3]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童真童趣的一项是()A.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B.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C.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D.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 课内阅读。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他与、并称“三苏”。
[2]这是一首________ (题画诗写景诗咏物诗),诗中“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
[3]诗中哪些是诗人看到的?哪些是诗人想到的?请把相关诗句摘抄下来。
看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诗写了竹子、、、、等景物,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5]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令的景物?诗中哪些意象能够表明这一时令特征?(列举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解针对练习题冀教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解针对练习题冀教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默写《饮湖上初晴后雨》并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
2.“西子”指的是()。
3.后两句诗的意思是()。
4.古诗词中讲究对仗,请写出这首诗中相对仗的词语。
水光对()潋滟对()晴对()2. 阅读《绝句》,完成下面问题。
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________燕子,沙________鸳鸯。
[1]补充诗句。
[2]找出诗中景物描写的动态与静态。
写燕子是________态描写,写鸳鸯是________态描写。
[3]对诗中动态与静态的理解,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
①“融”与“飞”的关联(_____)A.春雨润泥,泥土里的虫子也开始活动了,燕子飞来飞去是想从泥土里找虫子吃。
B.冰雪融化,泥土又软又湿,燕子飞来飞去是忙着衔泥筑窝。
②“暖”与“睡”的关联(_____)A.春日气候温暖,鸳鸯在沙里睡得更舒服。
B.这里表现阳光强烈,把沙子也晒热了,鸳鸯不敢多活动,只好睡觉。
3. 课外阅读。
瀑布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
啊。
望见了瀑布的金身!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1]这首小诗一共有_____节,主要讲瀑布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请你摘抄一句描写生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练习题(含答案)
17.古诗三首一、标准化试题:1.读拼音写词语.búduàn gū fān yín pán zhì yú qīng chǔ()()()()()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潋.滟(liǎn liàn)洞庭.(tín tíng)相宜.(yí yì)淡妆.(zuāng zhuāng) 浓抹. ( mā mǒ )磨.盘(mó mò)镜未磨(wèi mò)抹.布( mā mǒ )磨.难(mó mò)3.《望天门山》作者是_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诗中描绘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诗共四句,前两句侧重于写天门山的________(①山川之势②行船感受),后两句侧重于写天门山的________.(①山川之势②行船感受) 4.《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诗人对________的景色进行了赞美.请默写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望洞庭》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在诗中,诗人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洞庭山水美景.本诗共四句,请默写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给诗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碧水东流至此回..( ) A.返还 B.答复. C.回旋.(2)水光潋滟晴方.好.( ) A.方向. B.地方. C.正.(3)欲.把西湖比西子.( ) A.想要. B.欲望. C.将要.(4)天门中断.楚江开( ) A.从中间断开. B.中途停止或断绝.(5)湖光秋月两相和.( ) A.和谐. B.温和,暖和.(6)山色空蒙.雨亦奇( ) A.云雾迷茫的样子 B.空的,没有东西(7)山色空蒙雨亦奇.( ) A.奇怪B.奇妙7.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望天门山》描写了天门山一带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望天门山》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诗中的“楚江”指长江.()(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种停顿是正确的.( )(4)《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湖”指的是西湖,“初晴后雨”是说刚开始是晴天,后来下雨了.全诗赞美了西湖美妙多变的天气.( )(5)《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宋代诗人苏轼写的,诗中描写的是西湖的美丽景色.(6)“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7)《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这首诗描写了夏季月光下的洞庭湖.( ) (8)“山色空蒙雨亦奇”中“奇”的意思是奇妙.( )(9)“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8.根据情境写诗句.(1)两岸的青山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见,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驶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晴天,西湖水波荡漾,波光艳丽,美极了.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云雾迷茫,显得非常奇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洞庭湖的湖水清澈,和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潭面没有风,好像一个没有经过打磨的镜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从远处看,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着一个青绿色的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诗阅读理解.(一)望天门山. , .. , .1.默写古诗2.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我还知道他的另一首古诗《》.3.这首诗描写了、、、等景物.4.诗中描写长江冲破“天门”的诗句是:.5.诗句“,”写出了青山耸立、孤帆红日的壮美景象.6.诗题为“望天门山”,我认为诗人是在( )望天门山.A.天门山脚下B.天门山山中C.行驶的小船中7.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最后两句诗的意思.. .. .(二)《饮湖上初晴后雨》. , .. , .1.默写古诗.2.诗中的“西子”指 .3.下列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正.B.亦:也.C.欲:贪心.D.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4.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西湖和雨天的景象.5.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 ,突出了西湖的 .6.在诗中,诗人苏轼 (谁)用奇妙而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美.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 .7.诗中描写雨中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的诗句是“”.(三)望洞庭. , .. , .1.默写古诗.这首诗的作者是( B ).A.唐代诗人李白B.唐代诗人刘禹锡C.宋代诗人苏轼2.“白银盘”指的是洞庭湖,“青螺”指洞庭湖中的君山.3.诗中“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总写洞庭湖的秋色,表现了秋月湖光互为映衬下洞庭湖、的美.4.诗中“和”的读音是( ),意思是( ).A. heB.huoC.和谐D.温和,温暖5.诗的前两句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突出了洞庭湖湖面的_________与_________.参考答案一、1.不断孤帆银盘至于清楚2.liàn tíng yízhuāng mǒmòwèi māmó3.唐代李白天门山碧水青山孤帆①②4.宋代苏轼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5.唐代刘禹锡比喻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AA A AB7.√√××√××√×8.(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4)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二、(一)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2.唐李白静夜思3.天门山、楚江、孤帆、红日4.天门中断楚江开5.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6.C7.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见.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天水相接的远方驶来.(二)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2.西施3.C4.晴天5.西湖西子美丽6.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7.山色空蒙雨亦奇(三)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B2.洞庭湖洞庭湖中的君山.3.湖光秋月两相和宁静、柔和4.A C5.诗的前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湖面比作镜子,突出了洞庭湖湖面的宁静与柔和.。
饮湖上初晴后雨练习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练习题一、选择题A. 苏轼B. 李白C. 杜甫D. 白居易A. 山水田园诗B. 边塞诗C. 咏物诗D. 赠别诗A. 水光B. 潋滟C. 山色D. 苍茫二、填空题1. 《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水光潋滟晴方好”的下一句是“______”。
2. “欲把西湖比西子”的下一句是“______”。
3. 诗中描绘的西湖美景,使得诗人发出了“______,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感慨。
三、判断题1.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描绘了雨后的西湖美景。
()2. 诗中的“水光潋滟晴方好”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晴朗天气的喜爱。
()3.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
()四、简答题1. 请简要分析《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的主题。
2. 诗中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两句,是如何描绘西湖美景的?3. 请举例说明《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五、翻译题请将《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翻译成现代汉语。
六、默写题请默写《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
七、匹配题将下列诗句与对应的描述匹配:1. 水光潋滟晴方好2. 山色空蒙雨亦奇3. 欲把西湖比西子4. 淡妆浓抹总相宜A. 描述雨中西湖的神秘美B. 描绘晴日下湖面的波光粼粼C. 将西湖美景与美人西子相比D. 表达无论淡妆还是浓抹都适宜八、改错题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1.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齐。
”2.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3. “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九、仿写题请仿照《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句式,创作一句描绘其他自然景色的诗句:1. 仿写“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仿写“山色空蒙雨亦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作文题十一、诗词鉴赏题1. 诗中的“晴方好”和“雨亦奇”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诗人为何要将西湖比作西子?这样的比喻有何妙处?3. 你认为《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点?十二、连线题请将下列诗人与他们的代表作连线:1. 苏轼2. 李白3. 杜甫4. 白居易A. 《将进酒》B. 《望岳》C. 《琵琶行》D. 《饮湖上初晴后雨》十三、实践题请根据《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内容,设计一次户外观察活动,并说明活动目的、准备物品、活动步骤及注意事项。
沪教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同步专项练习题
沪教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同步专项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默写《饮湖上初晴后雨》并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
2.“西子”指的是()。
3.后两句诗的意思是()。
4.古诗词中讲究对仗,请写出这首诗中相对仗的词语。
水光对()潋滟对()晴对()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绝句_____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绝句》[2]古诗讲究对仗。
诗句中“迟日”对“______”,“江山丽”对“_______”,“泥融”对“________”,“_________”对“鸳鸯”。
[3]选一选,填一填。
(填序号)(1)这首诗的首句和第二句分别从(_______)和(_______)的角度来描写春天的清新秀美。
A.视觉 B.嗅觉 C.听觉(2)这首诗的后两句通过燕子衔泥翩飞的(_______)描写和鸳鸯相偎而眠的(_______)描写,表现出春天的和谐宜人。
A.静态 B.动态[4]根据诗中景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填空。
(填序号)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诗中依次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
①江山②太阳③花草④鸳鸯⑤春泥⑥春风⑦燕子⑧沙滩3. 阅读。
暮江吟①[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②半江红。
可怜③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④月似弓。
2021三年级秋季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考前加深专项练习题沪教版
2021三年级秋季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考前加深专项练习题沪教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_______________之情。
[2]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
B.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C.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
D.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
[3]《钱塘湖春行》中____和_____两个字写出了春光的宝贵和鸟儿们忙碌的动态。
[4]钱塘湖春行》中最能表达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 课外阅读。
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
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
你赞成哪一说?为什么?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练习题以及答案
饮湖上初晴后雨练习题以及答案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本诗作者是宋朝苏轼人名。
诗歌描写了杭州西湖的晴姿雨态,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的思想感情。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作者把西湖比作西施,两者的相似之处是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两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淡妆”与前面空蒙相照应,”浓抹”与前面潋滟相照应,“相宜”与好、奇相照应。
3、下面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CA、“水光潋滟晴方好”一句描写了西湖晴天湖水的美丽风光。
B、“山色空蒙雨亦奇”一句描写作者身处西湖远观雨中山色的美。
C、这是一首婉约派的’七律诗。
D、这首诗写出了西湖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优美风姿。
4、诗中“总相宜”的“宜”意思是“适合” 2分5、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A.首句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状态。
B.次句描写雨天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象。
C.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的景色尤其优美。
D.诗人在诗中借景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空濛:烟雨迷茫的样子。
西子: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
佳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唐代李白B.宋代苏轼C.唐代杜甫D.唐代刘禹锡正确答案:B2.诗人抓住的特征来描绘西湖的风采神韵。
A.春季鲜花B.夏季时雨时晴C.秋季西子D.冬季女子正确答案:B3.“水光潋滟晴方好”正确的理解是。
A.水波收敛了灿烂的阳光,非常好。
B.水波光闪动的样子与晴空呼应,刚刚好。
C.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正确答案:C4.描写雨中西湖景象的诗句是。
A.水光潋滟晴方好B.山色空蒙雨亦奇C.欲把西湖比西子D.淡妆浓抹总相宜正确答案:B5.“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课件及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
17 古诗三首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3课时
新课导入
第1课时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望天门山
今安徽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 [唐] 李白
楚地,所以叫楚江。 浩荡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劈开,一分为二, 东流而去的长江水经过天门山时形成回旋的水流。
天门山是什么样子的呢?水又是什么样子的?
高大雄伟,陡峭险峻
碧绿清澈
天门中断楚江开
诗中的“断”和“开”让你联想到怎样的 景象? 这一句诗让人联想到天门两山本来是 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长江 怒涛的冲击,“天门”才从中间断开而成 为东西两山。借山势写出了水的汹涌浩荡。
螺。诗中用来形容 洞庭湖中的君山。 远远望去,洞庭湖如同白银盘,盛放着 像青螺一样的君山。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比喻: 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白
银盘”,将湖中的君山比喻成一 只小小的“青螺”,显得小巧玲 珑,十分精致,又和月光笼罩下 的湖水、山色相称。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想象: 银白色的盘子里摆放一只
小小的青螺,在诗人的想象中, 洞庭山水成了一件完美的艺术 品,给人以莫大的视觉享受。
主旨概括
《望洞庭》通过丰富的想 象、巧妙的描写,把色调和谐、 淡雅无比的洞庭美景再现于纸 上,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 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结构梳理
湖月 相和
望 洞 庭
近望 潭面 山水
远望 君山
祥和宁静
如镜
景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洞庭》习题
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淡妆(zhānɡzhuānɡ)潋滟(liàn niàn)雨亦奇(yíyì)
二、写出下列字的偏旁。
断()楚()孤()帆()
三、文学常识。
1、《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朝代人,字,号。
是
派的代表词人。
2、这首诗抓住了夏季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呈现的别样风姿,表达了诗人对的与。
四、词语解释。
1、湖:
2、潋滟:
3、方好:
五、选择题。
1、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描写西湖晴天水光。
“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状态。
B.次句描写雨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象。
C.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山色尤其秀美。
D.诗人在诗中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2、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水光潋滟晴方好”一句形象写出了西湖晴天湖水的美丽波光。
B.“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作者在西湖所观雨天中的山色的美。
C.本诗是婉约派的七言律诗。
D.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也是一首写景状物的诗。
3、对于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
B、这首诗写于苏轼任职海南期间,应朋友之邀写了这首诗。
C、因为这首诗,西湖有了“西子湖”的别称。
D、“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4、对这首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了雨中西湖水波荡漾,但是没有晴天美好。
B.第二句说在雨中的山云雾迷茫若有若无,非常奇怪。
C.第三句在西湖和西施之间建立了比喻的关系。
D.第四句“淡妆浓抹总相宜”是描写西施的,不是描写西湖的。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描写西湖波光闪闪,十分美丽的晴天水光。
B.次句描写西湖迷迷茫茫,若有若无的雨后山色。
C.后二句运用比喻写出了西湖婀娜多姿的神韵。
D.表达了诗人对西湖不同天气下的相同风姿的热爱与赞美。
六、对比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写情》
李益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两首诗都写到“明月”,所运用的表达技法和所起作用是否相同?试结合两诗作简要赏析。
七、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西湖的诗词吗?请你默写一首。
参考答案:
一、huānɡliàn yì
二、斤林子巾
三、1、苏轼宋子瞻东坡居士豪放
2、天气雨后初晴自然风光喜爱赞美
四、1、西湖
2、形容水波荡漾
3、正好
五、C C B C D
六、表达技法不同。
白诗赋予“明月”人格化,借“明月”寄托愁思;而益诗以“明月”反衬哀情。
所起作用基本相同,都是为突出诗人感情的。
白诗中的“明月”被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之心深深地打动,愿将诗人对朋友的这种感情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
这样写,更突出了诗人对朋友强烈而深厚的情谊。
益诗以溶溶月色创造一个分清月朗遥良宵,反衬和渲染哀情,以乐景写哀,使孤独、惆怅之情更显突出,更含蓄,也更深邃。
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