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硅知识点分类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二氧化硅》教案

《二氧化硅》教案

《二氧化硅》教案《二氧化硅》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硅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存在、用途。

2.了解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一规律培养学生学习物质的思维。

2.通过二氧化硅与金刚石结构的的比较,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最外层电子排布的比较让学生认识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规律。

(三)态度情感价值观:1.让学生认识到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一规律。

2.通过对二氧化硅用途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硅性质教学难点:二氧化硅的性质教学过程[来源:Z 。

xx。

k.Co m]【板书】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一课时--—二氧化硅一、硅的存在(1)含量(2)存在形式【讲解】这节课我们学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中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硅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硅在地壳中的含量为26.3%,仅次于氧。

硅的化合物构成了地壳中大部分的岩石、沙子和土壤,约占地壳质量的90%以上。

【问题1】请画出硅和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单质硅的化学性质有什么结构特点?【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14 82 4 +6 42碳和硅一样,最外层4个电子,其原子既不易失去也不易得到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化学性质很稳定。

【问题2】回忆碳在自然界存在形态,联想硅的存在,硅元素以什么形态存在于自然界?【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从初中的学习我们知道碳能以多种碳的单质存在于自然界中。

但硅全是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自然界没有游离态的硅。

因为硅是一种亲氧元素,主要以二氧化硅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于地壳的各种矿物和岩石里。

【板书】二、二氧化硅的结构及用途【教师活动】展示二氧化硅的晶体结构。

【讲解】二氧化硅存在形态有结晶型和无定型。

结晶态二氧化硅是由硅和氧按1:2的比例缩组成的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独立一个单元结构出来就是一个硅和四个氧相连,同时一个氧与两个硅相连,硅在中心,四个氧4个在顶角,形成了四面体结构,故硅和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2。

二氧化硅教案10分钟

二氧化硅教案10分钟

⼆氧化硅教案10分钟【⽐较】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程式,并⽐较SiO2与CO2的相似之处。

1、CO2与NaOH溶液,CO2与CaO2、SiO2与NaOH溶液,SiO2与CaO【引导】引导学⽣⾃主归纳总结SiO2和CO2⼀样是酸性氧化物【对⽐】CO2SiO2物质分类均属于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O2+CaO=CaCO3SiO2+CaOCaSiO3与碱反应CO2+2NaOH=Na2CO3+H2O SiO2+2NaOH ==Na2SiO3+ H2O与⽔反应CO2 + H2O=H2CO3不反应【过渡】下⾯我们来讨论SiO2不同于CO2的化学性质【引导】回忆CO2可溶于⽔且能与⽔反应⽣成H2CO3,SiO2与⽔不反应【讲述】SiO2很不活泼,它不溶于⽔,也不与⽔反应。

但SiO2可以与唯⼀的酸——氢氟酸反应。

SiO2+4HF==SiF4↑+2H2O(腐蚀玻璃)【思考与交流】已知玻璃中含有SiO21、实验室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为什么不⽤玻璃塞?改⽤什么塞⼦呢?2、实验室中氢氟酸应如何保存?【板书】CaO SiO2+CaOCaSiO3SiO2 NaOH SiO2+2NaOH==Na2SiO3+H【过渡】我们知道CO2能溶于⽔形成碳酸(H2CO3),⽽SiO2不溶于⽔且不与⽔反应,但SiO2也存在其相对应的含氧酸——硅酸(H2SiO3)。

【板书】SiO2H2SiO3下⾯我们做⼀个有关硅酸的实验【实验探究4-1】实验步骤:1、在试管中加⼊3~5 mL Na2SiO3溶液,滴⼊1~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2、⽤胶头滴管逐滴加⼊稀盐酸,边加边振荡,⾄溶液红⾊变浅并接近消失时停⽌。

静置。

观察现象。

实验步骤 1 2实验现象溶液呈红⾊先形成硅酸胶体,后有⽩⾊沉淀⽣成结论Na2SiO3溶液显碱性Na2SiO3+2HCl ==H2SiO3↓+2NaOH实验结果分析:(1)步骤1中溶液呈红⾊,是因为Na2SiO3溶液中的SiO32-⽔解,使溶液呈碱性。

二氧化硅的教案

二氧化硅的教案

二氧化硅的教案教案标题:探究二氧化硅的性质和用途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 掌握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 难点: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二氧化硅的实物或图片,引发学生对二氧化硅的兴趣,提出引导性问题,如“二氧化硅有哪些常见的应用?它的性质是怎样的?”2. 讲解:介绍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包括其化学成分、晶体结构、熔点、沸点等基本特性。

3.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二氧化硅的制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二氧化硅的认识。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二氧化硅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玻璃制造、硅片制备等。

5. 总结:对二氧化硅的性质和用途进行总结,强调其重要性和广泛应用领域。

四、教学手段1. 实物展示:二氧化硅样品、玻璃制品等。

2. 实验器材:二氧化硅制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药品。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进行讲解和展示。

五、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二氧化硅制备实验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和结论。

2. 口头提问:随堂进行提问,考察学生对二氧化硅性质和用途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讨论表达能力和对二氧化硅的认识水平进行评价。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二氧化硅的性质和用途,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和工作结合起来,增强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氧化硅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二氧化硅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硅”教学设计教材: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角--硅》教学对象:高一学生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角--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课标对其的要求是:了解二氧化硅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本节课主要围绕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展开教学,明确二氧化硅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且已在初中学习了碳及碳的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在高中又学了氧化还原反应等原理知识。

学生已具备一些化学常识,对光导纤维、水晶、玛瑙、沙子等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有所了解。

在此基础上,从三个不同角度,通过对比碳的化合物知识及联系生活实例,学生能较容易掌握本堂课知识。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二氧化硅的存在及分布、知道二氧化硅的用途,掌握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2.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从三个角度及对比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推理二氧化硅的性质;能根据二氧化硅的结构,解释一些二氧化硅的用途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二氧化硅的用途,体会其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化学是一门有用的科学;通过对二氧化硅结构的学习,学习“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从多角度认识物质的思维方法;物质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学科思想教学难点:二氧化硅的结构,高沸点制低沸点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法、提问引导教学手段:多媒体、黑板、教学流程设计复习旧知,图片引入11利用教材, 初步介绍结合结构, 分析性质11三个角度, 解析化性1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要点,图片导课,建立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引起学生注意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二氧化硅,知道其存在形态,体会二氧化硅给环境带来的美感设计意图:通过二氧化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的结构及日常熟悉的沙子来归纳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从三个角度,通过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的比较,分析推理二氧化硅具有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对比思维,推理,从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思维能力设计意图:告诉给学生一些二氧化硅的用途以及“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的化学思维方法、教学过程设计同学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很好,从物质分类角度分析了,下面我们从什么方面来分析呢?从我们这学期才学的一种反应类型来看,想一想会是什么?[板书]:1. 与碱反应:SiQ + 2NaOH=NaSiQ + H2O 2. 与碱性氧化物高温SiQ + CaO CaSiO [讲述]:就是我们才学的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硅 教案

二氧化硅 教案

二氧化硅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二氧化硅的性质与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2. 掌握制备二氧化硅的实验方法;3. 了解二氧化硅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2. 制备二氧化硅的实验方法。

教学难点:1. 二氧化硅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和试剂:石英砂、氢氧化钠溶液、盐酸、试管、酒精灯等;2. 幻灯片或教学视频:展示二氧化硅的应用领域。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化学元素的基本概念,并提问:你们知道二氧化硅是什么吗?它有哪些性质?2.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二氧化硅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幻灯片或教学视频,向学生展示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包括其化学式、分子结构、熔点、沸点等。

2. 结合实例,解释二氧化硅的硬度、抗压性和耐高温性等特点。

实验演示与操作(30分钟)1. 将石英砂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搅拌,加热至高温,生成二氧化硅。

2. 通过实验演示,展示二氧化硅的制备过程,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结果。

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二氧化硅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有哪些应用?2.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进行总结,并补充其他应用领域。

拓展学习(10分钟)1. 布置学生课后作业: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二氧化硅在电子行业、建筑材料、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并撰写一份简短的报告。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培养其实验操作和科学观察的能力;3.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氧化硅及其应用教案设计与教学实践

二氧化硅及其应用教案设计与教学实践

二氧化硅及其应用教案设计与教学实践导语:二氧化硅是一种无机材料,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非常优秀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此在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我们将在本篇文章中,通过制定详细的教案设计和教学实践,向读者介绍有关二氧化硅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

一、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的二氧化硅的定义和结构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了解二氧化硅在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并能分析其特点和优势,为学生提供不断地实际应用方面的学习启示。

3.培养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实际操作能力,锻炼学生的实验思维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1.1.二氧化硅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2.二氧化硅在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应用;1.3.实验操作与实验指导。

2.教学方法2.1.讲授法。

通过讲授法学习和了解二氧化硅的基本概念、定义、性质、制备方法等;2.2.分组讨论法。

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领先了解二氧化硅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关注实际应用的性能、特点等能力;2.3.实验操作法。

通过实验操作法,让学生理解概念的同时培养实践性技能;三、教学步骤3.1 二氧化硅的基础知识讲解在此环节中,让学生对二氧化硅的基础知识得以了解,包括二氧化硅是什么、它的化学式、分子式、分子量、结晶形式等等。

3.2 二氧化硅的工业生产及其应用介绍在此环节中,介绍二氧化硅在不同领域中实际应用的情况,例如,硅酸盐岩、硅化物、硅氧烷衍生物、光电子、半导体工业等方面的应用。

3.3 实验操作指导在此环节中,给出实验操作指导,并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法,对二氧化硅进行实际应用方面的学习体验。

例如,将硅化合物加热到高温,再进行氧化而制得二氧化硅;进行降温后,可以制得具有所需要的形态和成分的二氧化硅纳米晶体等等。

四、教学实践效果评估4.1 实验报告。

实验后,学生将会填写一份实验报告,对实验进行总结和归纳,内容包括实验操作流程、结果及所观察到的特性等。

二氧化硅教案

二氧化硅教案

第二节硅和二氧化硅【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二氧化硅的存在,了解二氧化硅的网状结构,掌握二氧化硅的物理质和化学性质,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和实验掌握二氧化硅的性质,通过对硅胶用途的分析,得出相关性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化学的实用性,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二氧化硅的用途、性质,硅酸的性质。

【难点】二氧化硅的晶体结构和化学性质。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对比、练习●教学用具投影仪●教学过程[引言]在开始今天的新课之前我们先看一组美丽的图片。

[师]大家可以看到这些美丽的玻璃雕花艺术品,还有我们熟知的水晶、玛瑙,以及古代和现代的建筑用材。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硅及其化合物的有关知识。

[板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过渡]首先,我们来看一看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它位于第三周期第四主族,和碳位于同一主族。

[板书]一、硅(Si)[师]我们来对比一下硅和碳的原子结构。

大家可以发现它们最外层都是四个电子,这意味着什么呀?[生]它既不易失去电子,也不易得到电子,所以,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主要形成正四价化合物。

[板书]1.Si 正四价不活泼[师]好,那么我们再来看一看硅在地壳中含量的饼图。

我们可以看到氧占了百分之四十八点六,占据了将近半壁江山。

硅位居第二占到了百分之二十六点三。

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地壳中含量前五的元素排名,要注意题目问的究竟是非金属还是金属。

[板书]2.O>Si>Al>Fe>Ca[师]现在请大家阅读教材74页第三段,比较一下碳、硅亲合氧的能力。

二氧化硅 教案

二氧化硅 教案

二氧化硅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二氧化硅的性质与应用教案目标:1. 了解二氧化硅的基本性质和结构特点;2. 掌握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3. 了解二氧化硅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案步骤与内容:引入:1. 引导学生回忆有关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如化学式、分子结构等;2.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二氧化硅是什么吗?它有哪些特点?在生活和工业中有什么应用?探索二氧化硅的性质:1. 讲解二氧化硅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2. 展示二氧化硅的性质,如无色、无味、无毒等;3. 进行实验:将二氧化硅与水、酸、碱等物质反应,观察其反应情况并记录;4.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探索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1. 介绍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如矿石熔炼、化学合成等;2. 进行实验:选择一种制备方法,演示制备二氧化硅的过程,并解释反应原理;3.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

了解二氧化硅的应用: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研究二氧化硅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2. 每个小组汇报研究结果,介绍二氧化硅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如建筑材料、光纤通信、玻璃制品等;3.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二氧化硅应用的优势和局限性。

总结与评价:1. 总结二氧化硅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2. 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收获,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3.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教学资源与评价方法:1. 实验器材和化学品;2. 课件或展示板;3. 小组讨论记录表;4. 学生的实验记录和小组汇报;5. 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表现。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二氧化硅相关的实验研究,拓展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工业企业或实验室,让他们亲身体验二氧化硅的应用;3. 引导学生进行二氧化硅相关的科学项目研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二氧化硅教案

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二氧化硅教案

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二氧化硅教案自古以来,教学就是一种人类传递知识和技能的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是传递者,学生是接收者,因此,教学的效果取决于学生的理解能力。

而针对学生心理认知规律的教学设计,则是教师成功实现知识传授的关键。

在化学教学当中,二氧化硅(SiO2)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它是大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氧化物。

因此,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二氧化硅教案对于化学教师们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二氧化硅教案呢?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一、考虑学生的先前知识水平学生的掌握先前知识的深度决定着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

因此,教师需要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出发,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

在二氧化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以氧化物为切入点,先让学生回忆一下氧化反应、氧化物的定义、氧化物的类别及特点等方面的知识,再引入SiO2这个氧化物的内容。

二、设计有可视化的教学方式现代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而学生大多是视觉动物,教学设计需要借助各种可视化工具,以符合学生的视觉认知规律。

在SiO2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像或视频,通过实例演示SiO2的特点和应用,让学生更直观、深入地了解SiO2的相关知识。

三、采用互动性教学互动性教学在素质教育中被广泛应用。

通过讨论、唱歌、模拟实验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思考能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邻桌讲解”、“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分组互动,探究SiO2的各种特点,并相互提出问题,促进思考和探究。

四、合理布置作业合理的作业布置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巩固,并培养其学习的积极性。

在二氧化硅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小组或个人作业,例如如果要求学生结合实例说明氧化反应中的SiO2、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小组自己去模拟实验,了解实验的过程。

另外,个人作业可以为当然的巩固提供力所需的时间。

教学设计有很多种方法,而最好的教学设计总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化学二氧化硅试讲教案模板

化学二氧化硅试讲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 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二氧化硅的用途。

教学难点:1.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2. 二氧化硅的实验操作。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二氧化硅样品、实验器材(如试管、酒精灯、滴管等)。

3. 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二氧化硅吗?它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 物理性质a. 二氧化硅的颜色、硬度、熔点等物理性质。

b. 通过图片、视频展示二氧化硅的晶体结构。

c.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

2. 化学性质a. 二氧化硅的稳定性、不溶于水、与酸反应等化学性质。

b. 通过实验演示二氧化硅与盐酸的反应,观察现象。

c. 学生分组实验,验证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3. 二氧化硅的用途a. 介绍二氧化硅在玻璃、陶瓷、光导纤维等领域的应用。

b. 通过图片、视频展示二氧化硅的应用实例。

c. 学生讨论二氧化硅的用途。

三、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2. 强调实验操作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

四、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二氧化硅的其他应用领域。

2. 分析二氧化硅在环保、能源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 实验环节中,教师应确保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巧,确保实验安全。

3.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硅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时间:1课时板书设计:一、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1. 颜色、硬度、熔点等2. 晶体结构二、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1. 稳定性、不溶于水、与酸反应等2. 实验演示:二氧化硅与盐酸的反应三、二氧化硅的用途1. 玻璃、陶瓷、光导纤维等领域2. 环保、能源等方面的应用。

硅和二氧化硅教学设计方案

硅和二氧化硅教学设计方案

硅和二氧化硅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硅的性质、分类以及应用2. 了解二氧化硅的性质、分类以及应用3. 掌握硅和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和工业生产过程4. 掌握硅和二氧化硅的分析和检测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述硅和二氧化硅的性质、分类、应用、制备方法、工业生产过程及相关材料的分析和检测方法。

2. 实验演示法:展示硅和二氧化硅的制备和分析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硅和二氧化硅的制备和分析实验。

3. 问题导向法:通过提出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四、教学流程及时间安排1. 导入(5分钟)引入硅和二氧化硅的相关知识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讲授硅的性质、分类、应用等知识点(20分钟)介绍硅的性质、分类、应用,包括硅材料的优势和劣势。

3. 硅的制备方法和工业生产过程(20分钟)讲述硅的主要制备方法,包括炼铁、还原法等,同时介绍硅的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术难点。

4. 实验演示硅的制备实验(20分钟)进行硅的制备实验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硅的制备方法。

5. 硅的分析和检测方法(20分钟)介绍硅的分析和检测方法,如AAS、ICP等方法.6. 讲授二氧化硅的性质、分类、应用等知识点(20分钟)介绍二氧化硅的性质、分类、应用,包括二氧化硅在电子、光学等领域的应用。

7. 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和工业生产过程(20分钟)讲述二氧化硅的主要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硅酸盐分解法、热解法等,同时介绍硅的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术难点。

8. 实验演示二氧化硅的制备实验(20分钟)进行二氧化硅的制备实验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

9. 二氧化硅的分析和检测方法(20分钟)介绍二氧化硅的分析和检测方法,如光谱法、色谱法等。

五、教学评估1. 硬件评估对实验设备的安全性、功能性、完整性进行评估。

2. 软件评估通过学生练习题、实验报告、课堂提问、现场观察等方式进行评估。

六、教学素材1. 演示实验设备2. 讲义、教材、参考书籍等3. 演示实验样品七、教学后续1. 可以邀请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来到学校讲解相关知识及相关现场操作,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硅和二氧化硅。

二氧化硅教案

二氧化硅教案

赵伟 070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硅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存在。

2、了解硅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相互转化。

3、了解含硅材料在多领域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积极创设教学情景,充分利用课本和课外有关硅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信息技术中应用的事例,增加学生的认识。

2、通过活动探究、实验、归纳等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3、充分利用新知识的迁移与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了解硅材料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感受化学的实用性,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硅性质及用途,硅酸的制备。

教学难点:硅酸的制备。

教学过程导入:正式上课之前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大家去做实验的时候有没有发现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和盛装HCl溶液的试剂瓶有什么不同之处(盛装HCl溶液的试剂瓶用玻璃塞而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橡胶塞)。

为什么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要用橡皮塞而不用玻璃塞呢那我们就带着在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jue)-硅。

(板书)(1-2min)我给大家两分钟时间看一下书。

师:说起硅我想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我们来看几张图片,硅太阳能电池板、玛瑙、砂子、瓷器、普通水泥(PPT展示)。

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吧,其中硅太阳能电池板有单质硅组成,玛瑙、砂子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瓷器、普通水泥由硅酸盐组成。

这些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那硅在地壳中的含量有如何呢这是一张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硅在地壳中的含量为%,仅次与氧,综和以上的信息同学们不难得出为什么课文的标题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通过刚才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硅有了一定的了解。

如果我们要更进一步地了解硅的性质,我们首先就得了解一下硅的核外电子排布。

师:请同学们在下面书写一下硅的核外电子排布,然后看一看和老师的是否一样。

二氧化硅硅的教案

二氧化硅硅的教案

二氧化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2.了解二氧化硅的用途;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来认识物质的共性和个性,从而培养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归纳比较的能力。

2.“结构——性质——用途”是硅及其化合物等内容学习的共同模式,让学生通过物质的结构猜测物质的性质,从而推出物质的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关心环境,资源再生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提问、对比、引导、探究学习方法:观察、想象、归纳[教学重点]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黑板[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一些水晶及玛瑙的图片,介绍这些图片引入课题:二氧化硅认真观察图片,思考水晶的主要成分创设情景,诱发学生求知欲望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展示二氧化硅的结构,简单讲解二氧化硅是重要的化合物认真观察二氧化硅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了解“结构——性质——用途”的化学学习模式讲解水晶及玛瑙的主要成分就是二氧化硅,并展示两张玛瑙的图片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与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简单讲解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讲解氢氟酸可以用来在一些玻璃上刻花纹,提出思考:为什么我们可以用HF来刻蚀玻璃?认真思考,大胆猜测回答,做记录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讲解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通过解释氢氟酸刻蚀玻璃的原理推出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的方程式学生认真听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讲解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强碱反应,并对照CO2的反应让学生思考生成的产物,板书化学方程式总结归纳二氧化硅与氧化钙、氢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式,认真记录培养学生主动归纳总结能力根据二氧化硅的性质,让学生总结出二氧化硅的用途,并展示一些二氧化硅用途的图片,认真思考,总结归纳二氧化硅的用途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结构——性质——用途”的化学学习模式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巩固知识板书设计:二氧化硅一、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二、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1、SiO2+4HF=SiF4↑+2H2O高温2、CaO+SiO2CaSiO33、SiO2 +2NaOH =Na2SiO3+H2O三、二氧化硅的用途:。

二氧化硅讲课稿

二氧化硅讲课稿

[板书]一、二氧化硅和硅酸【引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硅的知识,知道硅是一种亲氧元素,而自然界中硅都是以二氧化硅或硅酸盐的形式存在,没有游离态的硅。

下面我们首先来研究一下二氧化硅的性质和用途。

[板书]一、二氧化硅和硅酸(1) 存在和分类[投影]SiO2是硅的重要化合物。

地球上存在的天然二氧化硅约占地壳质量的12%,其存在形态有结晶形和无定形两大类,通称硅石。

[板书](2) 用途[讲]水晶是自然界中六方柱状的透明晶体,玛瑙的成分也是SiO2,它们除了一些常见的可作饰物等用途外,SiO2在工业上用途也非学广泛,例如,以石英为材料而制成的纤维在电信行业的应用,在医疗上用于光学纤维胃镜等[投影小结]制光导纤维;沙子:基本的建筑材料;石英:耐高温化学仪器、石英电子表,石英钟; 水晶:电子工业的重要部件、光学仪器、高级工艺品和眼镜片;玛瑙:精密仪器轴承、耐磨器皿和装饰品[讲]结合已有的关于水晶、沙子主要成分也是SiO2的知识,思考一下,SiO2的物理性质有哪些,注意与CO2进行比较研究[板书](3) 物理性质:熔沸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

[讲]我们一起来看们SiO2和CO2的存在和物理性质有哪些不同。

[思考]为什么SiO2与CO2的性质有着那么大的差别呢?请同学们根据SiO2的结构完成以上填空。

[讲]SiO2与CO2的差异主要取决于结构的不同。

CO2是C与O通过化学键所连接的分子结构,而SiO2是Si—O四面体结构每个Si周围结合 4 个O,每个O周围有 2 个Si,实际上SiO2晶体是由Si原子和O原子按1:2 的比例所组成的空间网状结构晶体,所以通常用“SiO2”表示二氧化硅的组成。

[板书](4) 结构:空间网状结构[讲]我们说,结构决定性质,SiO2的网状结构不仅决定了其物理性质的特殊性,还决定了其化学性质的稳定性。

[板书](5) 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什么叫酸性氧化物?(和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初中学过的酸性氧化物有?(以CO2为例)能与哪些物质反应?二氧化硅也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二氧化硅结构高中化学教案

二氧化硅结构高中化学教案

二氧化硅结构高中化学教案
主题:二氧化硅结构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二氧化硅的化学结构;
2. 掌握二氧化硅的性质及应用;
3. 能够进行相关实验操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二氧化硅的分子结构及其性质;
2. 二氧化硅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实验展示二氧化硅的性质,引出二氧化硅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学习:介绍二氧化硅的化学结构,包括其晶体结构、分子结构等;
3. 实验:进行相关实验,观察二氧化硅的特性,如硅酸盐的反应等;
4. 总结:总结二氧化硅的性质及应用,强调其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四、作业:
1. 阅读相关文献,了解二氧化硅的更多应用;
2.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二氧化硅的某一性质。

五、反馈:
1. 教师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鼓励学生探索更多有关二氧化硅的知识;
2. 学生反馈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二氧化硅讲义

二氧化硅讲义

二氧化硅介绍及生产过程一.二氧化硅的种类1.1二氧化硅也称硅质原料,不仅包括天然矿物,也包括各种合成产品,其产品可分为结晶态和无定形态两类。

二氧化硅天然矿物通常包括结晶态二氧化硅矿物石英砂、脉石英、粉石英和无定形硅矿物硅藻土。

合成产品主要是白炭黑(无定形二氧化硅),包括气相白炭黑(气相二氧化硅)、沉淀白炭黑(沉淀二氧化硅)。

1.2 二氧化硅的性质1.2.1 性质二氧化硅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如石英、石英砂等。

白色或无色,含铁量较高的是淡黄色。

密度2.65~2.66 。

熔点1670℃(鳞石英);1710℃(方石英)。

沸点2230℃。

不溶于水微溶于酸,微粒时能与熔融和碱类起作用。

二氧化硅的化学式SiO2,式量60.08,也叫硅石,是一种坚硬难溶的固体。

它常以石英、鳞石英、方石英三种变体出现。

无定形二氧化硅为白色固体或粉末。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不溶于水也不跟水反应,是酸性氧化物,不跟一般酸反应。

二氧化硅的性质不活泼,它不与除氟、氟化氢和氢氟酸以外的卤素、卤化氢和氢卤素以及硫酸、硝酸、高氯酸作用。

氟化氢(氢氟酸)是唯一可使二氧化硅溶解的酸,生成易溶于水的氟硅酸。

反应式如下所示:SiO2 +4HF = SiF4↑ +2H2O二氧化硅与碱性氧化物SiO2 +CaO =(高温)CaSiO3二氧化硅能溶于浓热的强碱溶液:SiO2 +2NaOH = Na2SiO3 +H2O(盛碱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而用橡胶塞)在高温下,二氧化硅能被碳、镁、铝还原:SiO2+2C=Si+2CO↑1.2.2 二氧化硅结构在大多数微电子工艺感兴趣的温度范围内,二氧化硅的结晶率低到可以被忽略。

尽管熔融石英不是长范围有序,但她却表现出短的有序结构,它的结构可认为是4个氧原子位于三角形多面的脚上。

多面体中心是一个硅原子。

这样,每4个氧原子近似共价键合到硅原子,满足了硅的化合价外壳。

如果每个氧原子是两个多面体的一部分,则氧的化合价也被满足,结果就成了称为石英的规则的晶体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硅知识点分类
二氧化硅知识点分类
生活中的物质引入二氧化硅
纯净的二氧化硅晶体无色透明,称为水晶。

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石英晶体,称为玛瑙。

沙子中也存在小粒的石英晶体,是基本的建筑材料。

纯净的SiO2是现代光学及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也是芯片的组成成分;石英、玛瑙可用来制作饰物和工艺品。

二氧化硅的存在形式
二氧化硅的结构
SiO2晶体的基本结构是以硅原子为中心,氧原子在4个顶角上的正四面体结构,而这些正四面体又是通过顶角的氧原子相连接。

实际上,SiO2晶体是由Si和O的比例所组成的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

二氧化硅晶体中,硅原子的4个价电子与4个氧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硅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4个氧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角上。

二氧化硅是硅原子跟四个氧原子形成的四面体结构的原子晶体,二氧化硅晶内Si原子均以sp3杂化,分别与4个O原子成键,构成Si-O四面体并占据四面体中心位置,配位数为4;O位于四面体的角顶。

二氧化硅晶体中,由于Si的sp3杂化结晶形:SiO2
无定形:硅藻
天然二氧化硅
(硅石)



致使4个Si-O键键能相同,Si-O四面体没有极化和畸变,结构稳定。

Si-O四面体通过共用角顶的O连接,在空间形成三维网状结构。

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①SiO
2
是酸性氧化物,但不能与水反应生成H2SiO3
②SiO
2不能与盐酸、硝酸、硫酸等其他酸反应,氢氟酸是唯一与SiO
2
反应的
酸。

③氢氟酸能腐蚀玻璃这一特殊性质可应用于雕刻玻璃。

④不能用玻璃瓶盛放氢氟酸,而要用塑料瓶。

⑤制取氢氟酸也不能用玻璃器皿而要用铅皿。

思考:1.为什么实验室中盛放碱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而不用玻璃塞?
因为碱液会跟玻璃塞中的SiO2反应,生成的硅酸盐会把试剂瓶和玻璃塞粘连在一起。

SiO2 + 2OH-= SiO32-+H2O
2. SiO2是不是两性氧化物?
课外拓展
二氧化硅的用途
①信息高速公路的骨架石英光导纤维。

②石英坩埚、石英玻璃、石英钟表等
③电子工业的重要部件、光学仪器。

④工艺饰品。

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比较
二氧化硅二氧化碳
结构空间立体网状结构,不存在单个分子存在单个CO2分子
主要物
理性质
硬度大,熔、沸点高,常温下为固体,不溶于水熔、沸点低,常温下为气体,微溶于水
化学性质①与水
反应
不反应CO2+H2O H2CO3
②与酸
反应
SiO2 + 4HF SiF4 + H2O不反应
③与碱
反应
SiO2+2NaOH Na2SiO3+H2O(盛碱液的试剂瓶用橡
皮塞)
CO2+2NaOH Na2CO3+H2O或
CO2+NaOH NaHCO3
④与盐
反应
SiO2+Na2CO3Na2SiO3+CO2↑(制玻璃)
Ca(ClO)2+CO2+H2O CaCO3↓+2HClO,
CO2+Na2CO3+H2O2NaHCO3
⑤与碱
性氧化
物反应
SiO2+CaO CaSiO3CO2+Na2O Na2CO3
结合近几年高考我们可知对于二氧化硅的考查最多的是关于二氧化硅的反应和
用途及其结构的考查,很多时候将单质硅与二氧化硅的用途混淆,多以选择题
的形式设在选项中。

解题思路
1.二氧化硅是酸酐(即酸性氧化物)的原因是( )
A.它溶于水得相应的酸 B.它对应的水化物是可溶性强酸
C.它与强碱溶液反应只生成盐和水 D.它是非金属氧化物
解析:选 C SiO2是酸酐的原因应当是它与强碱溶液反应只生成盐和水,它不溶于水,对应的酸H2SiO3也不是强酸.
2.现有硅酸钠、石灰石、二氧化硅三种白色粉末,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将它们鉴别开,该试剂是( )
A.纯水 B.盐酸 C.硝酸银溶液D.碳酸钠溶液
解析:选B A项,加入纯水后,石灰石、二氧化硅均不溶解,A错.C项,AgNO3溶液不与石灰石、二氧化硅反应,C错.D项,Na2CO3溶液不与石灰石、二氧化硅反应,不溶解无法鉴别开.HCl可以鉴别开,现象分别为:有白色沉淀;有气泡产生;不溶解.
3.(双选题)下列关于二氧化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晶体是由SiO2分子构成的,它的熔点高、硬度大
B.不可用石英坩埚熔融烧碱
C.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石英钟表的压电材料和光导纤维
D.二氧化硅能溶于氢氟酸中,这是由它的晶体结构决定的
解析:选AD在SiO2晶体中只存在Si、O两种原子,而没有SiO2分子;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2,它能与烧碱反应,故不能用石英坩埚熔融烧碱;SiO2可用于制造石英钟表的压电材料和光导纤维;二氧化硅之所以能溶于氢氟酸是因为二者反应生成了SiF4气体和H2O,这与它的晶体结构无关。

4.下列关于SiO2和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O2、SiO2分别是碳酸和硅酸的酸酐
B.CO2和SiO2与水反应分别生成相应的酸
C.CO2是酸性氧化物,SiO2是两性氧化物
D.CO2和SiO2都是由相应的分子组成的
解析:虽然SiO2是H2SiO3的酸酐,但CO2可溶于水生成H2CO3,但SiO2却不能溶于水生成H2SiO3,B错误;SiO2与CO2都是酸酐,都是酸性氧化物,A正确,C错误;CO2是由CO2分子构成的,而SiO2则是由硅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SiO2中不存在分子,D错误.
6.证明生石灰中既混有石英,又混有石灰石的正确方法是( )
A.加入过量的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
B.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观察是否有固体溶解
C.加热至高温,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是否有硅酸钙生成
D.先加过量的盐酸搅拌,观察是否有不溶物剩余及气泡出现;若有不溶物则滤出,投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看其是否溶解
解析:选D SiO2不溶于除氢氟酸以外的任何酸,CaO、CaCO3均可溶于盐酸且CaCO3溶于盐酸有气泡生成,SiO2可以溶于NaOH溶液.
7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②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
③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④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A 光导纤维的成分是SiO2,③错;陶瓷的成分是SiO2,而不属于硅酸盐,④错。

故A项正确。

8.硅被誉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下列物品用到硅单质的是
A.陶瓷餐具
B.石英钟表
C.计算机芯片
D.光导纤维
解析:选C A B D三个选项都是SiO2的应用。

9. 下列关于SiO2和CO2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 .都是共价化合物
B .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C .都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D .SiO2可用于制光导纤维,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解析:选C SiO 2不溶于水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SiO 2和CO 2都是酸性氧化物,均可与NaOH 溶液反应
B .水晶项链、石英钟都是硅酸盐制品
C .SiO 2和CO 2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与CaO 发生反应
D .SiO 2不溶于水,而CO 2可与水反应,生成H 2CO 3
解析:选B 水晶项链、石英钟的主要成分都是SiO 2,不是硅酸盐制品。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因SiO 2不溶于水,故H 2SiO 3不是SiO 2对应的酸,或者说SiO 2不是H 2SiO 3的酸酐
B .CO 2通入水玻璃(Na 2SiO 3溶液)可以得到原硅酸
C .CO 2通入饱和氯化钙溶液中能生成白色沉淀
D .SiO 2的俗名叫水晶
解析:选B 酸酐是指含氧酸分解失去水分生成的酸性氧化物,其中酸酐和对应含氧酸中的
非金属的化合价是相同的。

由于H 2Si +4O 3=====△
Si +4
O 2+H 2O ,所以SiO 2是H 2SiO 3的酸酐,A 错;
CO 2和Na 2SiO 3溶液能反应:CO 2+Na 2SiO 3+2H 2O===Na 2CO 3+H 4SiO 4↓,B 正确;CO 2和氯化钙溶液不反应,C 错;二氧化硅的俗名叫硅石,而不叫水晶,水晶只是二氧化硅的一种晶体形态,D 错。

故正确答案为B 。

12.由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由SiO 2不能与水反应生成H 2SiO 3,可知SiO 2不是H 2SiO 3的酸酐
B .由SiO 2+2C=====高温
Si +2CO↑,可知碳的非金属性大于硅 C .CO 2通入Na 2Si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知酸性H 2CO 3>H 2SiO 3
D .SiO 2可与NaOH 溶液反应,也可与氢氟酸反应,可知SiO 2为两性氧化物
解析:选C 酸酐是指含氧酸失去水生成的酸性氧化物,且酸酐与对应的酸中的非金属元素化合价相同,所以SiO 2是H 2SiO 3的酸酐,A 项错误;反应SiO 2+2C=====高温
Si +2CO↑不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该反应能发生是因为生成CO 气体,它的放出促进了反应进行,B 项错误;CO 2通入Na 2SiO 3溶液中生成H 2SiO 3胶体,符合强酸制弱酸的规律,证明酸性:H 2CO 3>H 2SiO 3,C 项正确;D 项中SiO 2除HF 外不能与其他的酸反应,SiO 2为酸性氧化物,不具有两性,D 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