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辅导精编版

合集下载

(完整版)《人力资源管理》教案

(完整版)《人力资源管理》教案

(完整版)《人力资源管理》教案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是指企业和组织中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选择、培养、激励和管理的一系列活动。

它是现代管理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来推动组织的发展和创造竞争优势。

一、思想准备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其思想基础主要有两个: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性质和人力资源的作用。

1. 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性质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在传统的观念中,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由人事部门负责,但随着管理理念的变革和组织形式的变化,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整个组织管理的一部分,不再局限于某个部门。

2. 人力资源的作用人力资源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对组织的发展和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源不仅仅是一个劳动力的来源,更是一个具有知识、技能、经验和创意的价值创造者。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人力资源管理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1. 公正性原则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的员工,不论其地位和背景。

公正的管理可以增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并激励他们做出更好的表现。

2. 可持续性原则人力资源管理应该从长远角度考虑,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在满足组织目标的同时,关注员工的发展和福利,以实现组织和员工的可持续发展。

3. 灵活性原则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和创新。

灵活的管理可以提高组织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适应快速变化的内外部环境。

4. 专业性原则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工作。

专业的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促进组织的稳定发展。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选择、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员工关系和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等多个方面。

《人力资源管理》教案备课

《人力资源管理》教案备课

《人力资源管理》教案备课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1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1.2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1.3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1.4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二章:人力资源规划2.1 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与意义2.2 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与方法2.3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与供给预测2.4 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与评估第三章:员工招聘与配置3.1 招聘的概念与原则3.2 招聘的渠道与方法3.3 招聘流程的设计与实施3.4 员工配置的原则与方法第四章:员工培训与发展4.1 培训与发展的概念与意义4.2 培训与发展计划的设计与实施4.3 培训与发展的评估与反馈4.4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第五章:员工绩效管理5.1 绩效管理的概念与意义5.2 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与实施5.3 绩效评估的方法与技巧5.4 绩效结果的应用与反馈第六章:薪酬管理6.1 薪酬管理的概念与意义6.2 薪酬体系的设计与构成6.3 薪酬决策的原则与方法6.4 薪酬管理的实施与评估第七章:员工关系管理7.1 员工关系管理的概念与重要性7.2 员工沟通与协调的策略与方法7.3 员工冲突管理与解决机制7.4 员工关系与企业文化建设第八章:人力资源法律遵从性8.1 人力资源法律遵从性的概念与意义8.2 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者权益保护8.3 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风险防范8.4 企业人力资源政策与法律法规的更新与遵守第九章: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案例分析9.1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案例的选择与分析方法9.3 人力资源管理失败案例的原因分析9.4 案例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第十章: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发展10.1 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趋势与挑战10.2 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与变革10.3 人力资源管理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10.4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教育改革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与重要性解析:本环节需要重点关注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及其在组织中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辅导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辅导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辅导《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辅导(4)第四章工作分析和工作评价第壹节工作分析概述壹、什么是工作分析,是指对组织的各项工作职务的特征、规范、要求、流程以及完成此项工作任职者的技能、责任和知识要求进行描述的过程。

工作分析主要涉及俩个方面内容:壹是工作职位的研究;二是任职资格的研究。

工作分析的结果以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的形式呈现出来。

工作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使现有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更加明确合理,以便制定切合实际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于壹个组织中,工作分析就是为了解决以下几个重要问题:1)员工完成什么样的工作,有哪些具体内容?2)工作将于什么时候完成?3)工作将于哪里完成?4)员工如何完成此项工作?5)为什么要完成此项工作?6)执行工作需要哪些条件?于以下三种情况下组织需要进行工作分析:1)当新组织建立,工作分析首次被正式引进时;2)当新的工作产生时;3)当工作由于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或新系统的产生而发生重要变化时。

于工作性质发生变化时,最需要进行工作分析。

二、工作分析涉及的重要术语1.工作要素2.任务3.职责关联联的任务构成壹项工作的职责。

4.职位5.职务,如销售部副经理。

6.职业7.职位分类,按其业务性质分为若干职组、职系,然后按责任大小、工作的难易程度和技术高低又分为若干个职级、职等。

,是指工作性质相近的若干职系的总和。

职位的总和,它常常和管理层级相联系。

的归类。

三、工作分析的步骤整个工作分析步骤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收集和分析信息阶段、结果形成阶段、运用反馈阶段。

于整个工作分析的流程中,准备和设计阶段是工作分析的基础,调查和分析阶段是工作分析的关键,结果形成和控制阶段是工作分析的目的。

1.准备阶段于这壹阶段,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组建工作分析小组,分配任务和权限。

2)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

2.设计阶段这壹阶段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制定工作分析计划。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辅导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辅导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辅导(5--11)第五章员工招聘第一节员工招聘概述人力资源过程。

员工招聘包括员工招募、甄选和聘用等内容。

员工招聘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招聘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人力资源形成,有效招聘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素质、改善人员结构,也可以为组织注入新管理思想,为组织增添新活力,甚至可能给企业带来技术、管理上重大革新。

招聘是企业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基础,有效招聘工作能为以后培训、考评、工资福利、劳动关系等管理活动打好基础。

因此,员工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性工作。

二、员工招聘原则(一)因事择人原则所谓因事择人,就是员工选聘应以实际工作需要和岗位空缺情况为出发点,根据岗位对任职者资格要求选用人员。

(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公开就是要公示招聘信息、招聘方法,这样既可以将招聘工作置于公开监督之下,防止以权谋私、假公济私现象,又能吸引大量应聘者。

公平公正就是确保招聘制度给予合格应征者平等获选机会。

(三)竞争择优原则竞争择优原则是指在员工招聘中引入竞争机制,在对应聘者思想素质、道德品质、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基础上,按照考查成绩择优选拔录用员工。

(四)效率优先原则效率优先原则就是用尽可能低招聘成本录用到合适最佳人选。

第二节员工招聘程序一、制定招聘计划和策略招聘计划是组织根据发展目标和岗位需求对某一阶段招聘工作所做安排,包括招聘目标、信息发布时间与渠道、招聘员工类型及数量、甄选方案及时间安排等方面。

具体来讲,员工招聘计划包括以下内容:1)招聘岗位、要求及其所需人员数量。

2)招聘信息发布。

3)招聘对象。

4)招聘方法。

5)招聘预算。

6)招聘时间安排。

二、发布招聘信息及搜寻候选人信息组织要将招聘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发布,向社会公众告知用人计划和要求,确保有更多符合要求人员前来应聘。

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搜寻候选人信息:①应聘者自己所填求职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学历、专业、工作经历及业绩等;②推荐材料,即有关组织或个人就某人向本单位写推荐材料;③调查材料,指对某些岗位人员招聘,还需要亲自到应聘人员工作过或学习过单位或向其接触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以掌握第一手材料。

人力资源管理(一)教辅

人力资源管理(一)教辅

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一)目录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导论 (1)第一节人力资源概述 (1)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3)第三节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4)第二章员工激励 (6)第一节激励概述 (6)第二节激励理论 (7)第三节激励机制 (9)第三章工作分析 (10)第一节工作分析概述 (10)第二节工作分析的程序及方法 (11)第三节工作设计 (14)第四章人力资源规划 (15)第一节人力资源规划概述 (15)第二节人力资源预测 (17)第三节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19)第五章招聘管理 (21)第一节招聘概述 (21)第二节人员招募 (22)第三节人员选拔 (23)第四节人员录用 (24)第六章人员素质测评 (25)第一节人员素质测评概述 (25)第二节人员素质测评方法 (27)第三节人员素质测评的实施 (30)第七章员工培训 (31)第一节培训概述 (31)第二节员工培训的内容和步骤 (32)第三节员工培训的方法 (34)第八章绩效管理 (37)第一节绩效管理概述 (37)第二节绩效计划 (38)第三节绩效考核 (40)第四节绩效反馈 (42)第九章薪酬管理 (43)第一节薪酬概述 (43)第二节薪酬水平和结构 (44)第三节薪酬设计 (45)第十章职业生涯管理 (46)第一节职业生涯管理概述 (46)第二节职业生涯管理理论 (48)第三节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49)第四节组织的职业生涯设计 (50)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导论第一节人力资源概述一、人力资源及相关概念 P45-P471.人力资源、人口资源、人才资源、人力资本的概念 P45-P47(单选)(1)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中所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人的总和;(2)人口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人员的总和,是以人口数量来表示的资源,它是人力资源的基础;(3)人才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人力资源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人的总和;(4)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知识的存量,是后天投资所形成的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的总和。

《人力资源管理》教案(备课本)

《人力资源管理》教案(备课本)

《人力资源管理》教案(备课本)章节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3. 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教学内容:1.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和作用。

2.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3.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3. 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章节二:人力资源规划教学目标:1. 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步骤和方法。

3. 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应用和效果。

教学内容:1. 人力资源规划的定义和作用。

2. 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步骤和方法。

3. 人力资源规划的应用和效果。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人力资源规划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步骤和方法。

3. 分析人力资源规划的应用和效果。

章节三:员工招聘与配置教学目标:1. 理解员工招聘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员工招聘的主要步骤和方法。

3. 了解员工招聘与配置的应用和效果。

教学内容:1. 员工招聘的定义和作用。

2. 员工招聘的主要步骤和方法。

3. 员工招聘与配置的应用和效果。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员工招聘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员工招聘的主要步骤和方法。

3. 分析员工招聘与配置的应用和效果。

章节四:员工培训与发展教学目标:1. 理解员工培训与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员工培训与发展的主要步骤和方法。

3. 了解员工培训与发展的应用和效果。

教学内容:1. 员工培训与发展的定义和作用。

2. 员工培训与发展的主要步骤和方法。

3. 员工培训与发展的应用和效果。

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员工培训与发展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员工培训与发展的主要步骤和方法。

3. 分析员工培训与发展的应用和效果。

章节五:绩效管理教学目标:1. 理解绩效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2024中经《人力资源》考点精编22页

2024中经《人力资源》考点精编22页

内源性动机:寻求挑战性的工作、获得为工作和组织多做贡献的机会、充分实现个人潜力的机会等。

外源性动机:工资、奖金、表扬、社会地位等。

【2】需要层次(马斯洛)需要层次基本含义自我实现需要获得个人成长、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理想与抱负的需要尊重需要内部尊重的需要(如获得自尊心、自主权、成就感等需要)外部尊重的需要(如获得地位、认同、重视等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如归属、被接纳等需要)友爱的需要(如情感、友谊等需要)安全需要身体安全的需要(如脱离危险的工作环境、避免职业病的侵袭)经济安全的需要(如不解雇的承诺、舒适的退休计划)生理需要食物、水、居住场所、睡眠、性等身体方面的需要【3】ERG理论(奥尔德弗)1.认为成长需要、关系需要和生存需要可以同时具有激励作用。

2.提出“挫折—退化”的观点,即如果较高层次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话,对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欲望就会加强。

【4】三重需要理论(麦克利兰)需要类型需要高的人的特点成就需要选择适度的风险;责任感较强;希望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

权力需要喜欢支配、影响别人,喜欢对人“发号施令”,重视争取地位和影响力;喜欢竞争,追求出色的成绩。

亲和需要往往重视被别人接受和喜欢,追求友谊和合作;在组织中容易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易被人影响,充当被管理的角色。

【1】动机的类型【5】推行参与管理的条件1.员工应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参与;2.员工参与的问题必须与其自身利益相关;3.员工必须具有参与的能力;4.参与不应使员工和管理者的地位和权力受到威胁;5.组织文化必须支持员工参与;6.员工的参与需要。

【6】路径--目标理论(罗伯特·豪斯)领导行为含义指导式领导让员工明确别人对他的期望、成功绩效的标准和工作程序支持型领导努力建立舒适的工作环境,亲切友善,关心下属的要求参与式领导主动征求并采纳下属的意见成就取向式领导设定挑战性目标、鼓励下属实现自己的最佳水平【7】生命周期理论(赫塞和布兰查德)领导风格含义领导规定工作任务、角色职责,指示员工做什么如何做指导式高工作—低关系领导不仅表现出指导行为,而且富于支持行为推销式高工作—高关系领导与下属共同决策,领导提供便利条件和沟通参与式低工作—高关系授权式领导提供较少的指导或支持,让下级自主决定低工作—低关系【8】组织结构的主要内容职能结构:达到企业目标所需完成的各项业务工作及其比例和关系。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相关文件精编版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相关文件精编版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相关文件精编版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还能激发员工的潜力,提高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本文将对一些重要的人力资源文件进行精编和解读。

一、招聘与选拔文件招聘与选拔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企业找到合适的人才。

在这个过程中,以下文件至关重要:1、职位说明书职位说明书详细描述了每个职位的职责、任职资格和工作条件等信息。

它是招聘和选拔的基础,能够帮助企业明确所需人才的特征和要求。

例如,一个销售经理的职位说明书可能包括以下内容:负责制定和执行销售计划,以达到公司设定的销售目标。

具备至少五年的销售经验,有成功的销售团队管理经验。

能够熟练使用销售管理软件,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谈判技巧。

2、招聘计划招聘计划是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和战略制定的招聘行动方案。

它包括招聘的职位、人数、时间安排、招聘渠道等。

比如,某公司计划在下半年招聘 20 名软件开发工程师,招聘计划会明确每个月的招聘进度、采用的招聘渠道(如校园招聘、网络招聘、猎头推荐等)以及预算等。

3、面试评估表面试评估表用于记录面试过程中对候选人的评价和打分。

它通常包括候选人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评估。

以招聘一名财务主管为例,面试评估表可能会对候选人的财务分析能力、财务报表编制经验、沟通的清晰性和准确性等进行评估。

二、培训与发展文件员工的培训与发展是提升员工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员工个人的职业成长和企业的长期发展。

以下是相关的重要文件:1、培训需求分析报告培训需求分析报告是通过对员工的绩效评估、职业发展规划以及企业战略目标的分析,确定员工的培训需求。

假设一家制造企业发现员工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培训需求分析报告就会指出需要开展质量管理方面的培训课程,包括培训的内容、对象、时间和方式等。

《人力资源管理》教案

《人力资源管理》教案

《人力资源管理》教案一、课程概述《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研究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评估、薪酬管理等环节的课程。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体系,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旨在为教师提供详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人力资源问题的能力,提高沟通、协调、组织等管理技能。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1.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与作用(2)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与趋势(3)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地位与功能2.人力资源规划(1)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与作用(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3)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方法(4)人力资源供需平衡策略3.招聘与选拔(1)招聘概述(2)招聘渠道与方法(3)简历筛选与面试技巧(4)人员选拔与录用决策4.培训与发展(1)培训概述(2)培训需求分析(3)培训方法与技巧(4)培训效果评估5.绩效管理(1)绩效管理的概念与作用(2)绩效指标体系设计(3)绩效评估方法(4)绩效反馈与改进6.薪酬管理(1)薪酬管理的概念与作用(2)薪酬体系设计(3)薪酬调查与调整(4)福利管理7.劳动关系管理(1)劳动关系概述(2)劳动合同管理(3)劳动争议处理(4)员工心理健康与关爱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企业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4.角色扮演法: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让学生体验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人力资源管理辅导讲义

人力资源管理辅导讲义

04
培训与开发
培训需求分析
组织分析
确定组织目标、资源和环境,分 析培训需求产生的原因和背景。
任务分析
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分析完成 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人员分析
评估员工的现有能力和潜力,确 定培训需求和目标。
培训计划制定与实施
制定培训计划
根据培训需求,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目标、内容、时 间、地点和方式等。
02
360度反馈法
通过上级、下级、同事和客户等 多方面的反馈来评估员工绩效,
注重全面性和客观性。
04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
将员工行为与特定等级相对应, 以此评估员工绩效,注重行为表
现。
绩效反馈与面谈
准备充分
提前收集员工绩效数据和相关资料,确保面 谈时能够给出具体、准确的反馈。
面谈技巧
采用积极倾听、有效提问和同理心等技巧, 与员工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人力资源管理关注员工的个人 成长和职业发展,帮助员工实
现自我价值。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通过良好的员工关系管理,减 少劳动纠纷,促进组织内部的
和谐与稳定。
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与早期发展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 展
未来发展趋势
人力资源管理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的 人事管理,主要关注员工的招聘、选 拔和薪酬管理等基本职能。
选择培训方法
根据培训内容和目标,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法,如讲座、案例分析、 角色扮演、实践操作等。
实施培训
按照培训计划和方法,组织并实施培训,确保培训过程的顺利进 行。
培训效果评估
反应评估
学习评估
了解员工对培训的满意度和反应,收集意 见和建议。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辅导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辅导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辅导第三章人力资源规划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人力资源工作规划的概念,掌握对人力资源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分析,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编制和决策的实施方法。

重点难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人力资源工作规划的概念,对人力资源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分析,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编制和决策的实施方法。

第一节人力资源规划概述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定义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一个组织根据其战略目标和人力资源现状,为满足其在未来环境中对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要,而科学地预测在未来的环境变化中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状况,制定人力资源获取、利用、保持、开发的策略,以确保组织战略目标实现和个人价值体现的一系列活动。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1.保障组织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2、促使技术和其他工作流程变革,提高竞争优势;3、提高人员配置和使用效率,实现人尽其用,才尽其用,避免盲目引进人员与人才流失的恶性循环;4、优化员工队伍结构,使员工数量、质量、年龄、知识结构等趋于合理;5、有利于搞好培训、职业生涯设计等工作,促进人力资源开发;6、有利于管理者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决策;7、帮助适应并贯彻国家的有关法律和政策。

第二节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一、影响人力资源需求的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2、产业结构;3技术水平;4、国家总体发展规划二、影响人力资源供给的因素1、目前的人力资源供给状态;2、人力资源流动情况;3、工资因素;4、非工资因素。

三、员工队伍建设(一)员工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二)我国员工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四、人才的获得与培养渠道(一)人才获得的渠道:内部选拔、外部招聘(二)人才培养的渠道:内部培训、外部培养(三)不同人力资源战略下获得与培养人才渠道的选择第三节人力资源规划的编制程序与方法一、人力资源规划的编制程序人力资源编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步骤:1.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供给。

2.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

【人力资源】某公司行政中层管理人员培训之IQ、AQ、EQ学习资料精编版

【人力资源】某公司行政中层管理人员培训之IQ、AQ、EQ学习资料精编版

成功指标:IQ/EQ/AQ【本讲重点】掌握成功指标IQ/EQ/AQ的含义和作用明白逆境帮助生存和生长【管理名言】命运无法改变,可以改变的是我们对命运的态度。

掌握成功指标IQ/EQ/AQ的含义和作用1.什么是“3Q”◆第一个是大家耳熟目详的IQ(IntelligenceQuotient),智慧商数,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智慧多少和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

◆第二个是EQ(EmotionalQuotient),情绪商数,是指一个人对环境和个人情绪的掌控和对团队关系的运作能力。

◆第三个是AQ(AdversityQuotient),逆境商数,是一个人面对困境时减除自己的压力、渡过难关的能力。

2.“3Q”与员工招聘有的人IQ很好,但是EQ很低,表示他不能很好地领导团队;有的人IQ、EQ都很好,但AQ不好,说明他不能很好地面对逆境。

台湾台基电公司总经理张中谋在上海已经开了分公司,招聘员工时选用最适合的人。

他用人第一个先注意员工的IQ,就是以前的学习成果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第二个是EQ,就是员工如何控制情绪,如何激发团队热情,如何与别人水平沟通;第三个是AQ,员工是否不屈不挠、具有耐力,而且很乐观。

综合“3Q”一起考核来决定员工的录用、提拔。

3.IQ、EQ与AQ的关系IQ、EQ与AQ的关系可以用登山来形容。

登山的人有3种:第一种人在山底下一看到山很高,就停下来。

这种人看情况不好就不愿意去拼斗的人在人群中占70%;另外有部分人站在山腰上,爬到一半就再也没有力气了,就在那里搭个帐篷,这样的人占25%;可以攀越巅峰,到达山顶上的人只占5%。

所以整个人群中75%的人是好逸恶劳、安于现实的;25%的人具备斗志,但是不能够完全达到目标,只做到一半;只有那5%的人可以真正地爬到山顶,如图10-1所示。

图10-13Q与登山的关系如果把攀越一个巅峰看成是这种情况,可不可以把它用EQ、IQ跟AQ来解释一下,在图10-1中可以看得出来。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辅导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辅导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辅导(4)第十章员工保障管理第一节员工健康管理一、劳动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劳动生产过程中的有毒有害的物质是员工产生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主要根源,常见的有化学品中毒、铅中毒、二氧化碳中毒、食物中毒、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劳动环境差等都会使员工的身心健康受到危害.1)强化安全监督部门的监察,保障劳动者的生产环境符合安全卫生标准。

2)积极采取技术措施.3)医疗措施,从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出发,向劳动者宣传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按期对在有危害岗位上工作的员工进行职业病检查,一旦发现,予以及时治疗.4)开展群众性的卫生和健身活动.二、视屏健康问题根据有关研究对视屏健康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工作时间内安排工作人员短暂休息。

2)电脑桌应有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员工的个性工作。

3)设计合理的照明系统,避免反光、背影的出现.4)给员工一个缓解视觉紧张的室内或室外场景.5)调整电脑桌与座椅的高度,使员工工作时保持正确的操作姿态(肘部与桌面成水平状).6)屏幕应与眼睛保持13~18英寸的距离,打印机不要摆放在眼睛水平线以上。

三、工作场所的暴力问题1)提高安全措施。

2)杜绝潜在的暴力倾向.3)提供应对工作场所暴力的培训。

4)提倡文明行为。

四、工作压力大与紧张情绪问题1)追求并重视员工的意见,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多的控制权。

2)向员工提供完成目前和将来工作必需的培训,并为员工个人发展提供条件。

3)允许员工自由地与同事之间谈论工作事宜,设法减少工作期间的个人冲突.4)尽量维护和提高员工的工资福利水平,建立一种公平的报酬制度,提供有竞争力的个人度假、疗养、社会保险、福利等,把员工的业余生活搞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这些都有助于缓解工资压力和紧张情绪。

5)保证工作岗位人手充足,经费预算到位.6)减少惩罚,承认和奖励员工所做出的贡献。

7)建立符合人类工程学原理的工作环境,适合人类生理学原理的工作条件(如照明、通风、桌椅的质量与设置等),能提高生产(工作)效率并防止出现健康障碍与工作有关的紧张情绪.8)建立员工健康的政策措施,如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劳动时间和节假日时间(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等),严格执行加班加点大审批制度;建立健康保障体系,以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第二节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一、劳动保护,做好预防和消除工伤事故,防止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改善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等方面所进行的工作和所采取措施的总称。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教案精编版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教案精编版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教案精编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发展历程。

2、让学生掌握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和员工关系管理等核心模块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或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人力资源规划的方法和步骤。

(2)招聘与选拔的流程和技巧。

(3)培训与开发的设计与实施。

(4)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

(5)薪酬管理的策略和制度设计。

(6)员工关系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2、难点(1)如何根据企业战略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

(2)如何准确评估候选人的能力和潜力,确保招聘的准确性。

(3)如何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训方案。

(4)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避免主观偏见。

(5)如何在薪酬管理中平衡内部公平和外部竞争力。

(6)如何处理复杂的员工关系问题,维护企业和谐稳定。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

2、案例分析引入实际企业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能力。

4、模拟演练进行招聘、绩效评估等模拟活动,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和内涵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和管理实践,以吸引、保留、激励和开发员工,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1)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2)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战略调整,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

3、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1)传统人事管理阶段主要关注员工的考勤、档案管理等事务性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辅导手册精品文档46页

人力资源管理辅导手册精品文档46页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辅导目录》第一章导论 (3)第一节人力资源 (3)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 (4)第三节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和发展 (5)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 (6)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7)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分析... 1 2第三节人力资源的成本与投资决策... 1 5 第三章人力资源规划 (19)第一节人力资源规划概述... 2 0第二节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 2 1第三节人力资源供求预测... 2 5第四章工作分析和工作评价 (28)第一节工作分析概述 (29)第二节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 3 3第三节工作评价... 3 5第五章员工招聘 (37)第一节员工招聘概述 (38)第二节员工招聘程序 (39)第三节员工招聘渠道... 4 1第四节员工甄选方法... 4 4第六章员工培训 (48)第一节员工培训概述 (49)第二节员工培训程序... 5 0第三节培训的方法 ... 5 4第七章员工绩效考评... 5 6第一节绩效考评概述 (57)第二节绩效考评程序 (62)第三节员工绩效考评方法... 6 5第四节绩效考评中常见的问题及防范 (67)第八章薪酬管理 (69)第一节薪酬管理概述... 7 0第二节薪酬设计的基本程序... 7 4第三节常用的工资制度 ... 7 6第九章劳动关系与员工保障管理 (79)第一节劳动关系... 8 0第二节劳动合同... 8 2第三节劳动争议... 8 4第四节劳动安全与健康 ... 8 6第十章职业生涯管理及其发展... 9 2第一节职业生涯管理理论... 9 2第二节职业规划 (98)第三节职业发展... 10 0第十一章人力资源外包 ... 10 3第一节人力资源外包概述... 10 4第二节人力资源外包的实施... 10 4第三节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及其管理... 10 6第一章导论第一节人力资源一,人力资源的概念和特征人力资源是组织中具有智力和体力两方面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在所有的资源中,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的特点:1.社会性人力资源处于特定的社会和时代中,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文化背景,都会反映和影响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思维方法.从本质上说,人力资源是一种社会资源.2.时效性人力资源的形成,开发和使用,都具有时间方面的限制,这是同人的生命年龄有直接关系的.3.能动性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有目的地进行活动,有目的地改造外部物质世界.人力资源的能动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我强化.二是可以主动选择职业.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主动地选择职业甚至岗位,来体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三是积极性的发挥.4.再生性人力资源是一种可再生性资源.人类的繁衍生息,使人力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特别是,人力资源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像不可再生性资源如矿物资源那样因为使用而减少,相反,人力资源还可能会因为使用而提高水平,增强活力.二,什么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人进行投资所形成的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知识,技能,经验,态度,创造力和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在理论界通常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看作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的代表作是《论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既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很大的区别.三,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区别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之间的区别首先在于将"人力"视作"资源"还是"资本".人力资源是被开发,待开发的对象.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有效配置后,可以转化为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教育投资,教育投资的过程就是人力资本积累的过程.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对人力这一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以实现组织的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上所说的人事管理的区别:1.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是以"事"为中心,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是"着眼于人".2.传统人事管理把人设为一种成本,将人当作一种"工具",注重的是投入,使用和控制.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把人作为一种"资源",注重产出和开发.3.传统人事管理是某一职能部门单独使用的工具,似乎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不大,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却与此截然不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各组织中的人事部门逐渐成为决策部门的重要伙伴,从而提高了人事部门在决策中的地位.二,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是指各种规模的组织中用于提供和协调人力资源的任务和责任.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涉及以下几个主要职能:人员配置,人力资源开发,薪酬和福利,安全和健康,劳动关系等.这些内容将在相关的章节中进行阐述.三,人力资源经理面临的挑战人力资源经理面临的挑战具有时代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的变化,这些都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作用的变化,管理内容的扩大,从而给人力资源经理带来了新的和不同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有:职能转换带来的挑战;"寻人"与"留人"的挑战;外部环境的挑战;劳动力多样性的挑战.第三节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和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问世于20世纪70年代末.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虽然不长,但人事管理的思想却源远流长.从时间上看,从18世纪末开始的工业革命,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被称为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人事管理让位于人力资源管理.一,人事管理阶段人事管理阶段又可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工业心理学阶段,人际关系管理阶段.(一)科学管理阶段20世纪初,以弗里得里克·泰勒等为代表,开创了科学管理理论学派,并推动了科学管理实践在美国的大规模推广和开展.泰勒提出了"计件工资制"和"计时工资制",提出了实行劳动定额管理.1911年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这本著作奠定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因而被西方管理学界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二)工业心理学阶段以德国心理学家雨果·芒斯特伯格等为代表的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推动了人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进程.雨果·芒斯特伯格于1913年出版的《心理学与工业效率》标志着工业心理学的诞生.(三)人际关系管理阶段1929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率领一个研究小组到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九年的霍桑实验,真正揭开了对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研究的序幕.二,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又可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出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两个阶段."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早在1954年就由彼德·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的实践》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成熟,并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企业所广泛接受,并逐渐取代人事管理.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发展,也不断成熟.人们更多的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如何为企业的战略服务,人力资源部门的角色如何向企业管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转变.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标志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阶段.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对人力这一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以实现组织的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上所说的人事管理的区别:1.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是以"事"为中心,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是"着眼于人".2.传统人事管理把人设为一种成本,将人当作一种"工具",注重的是投入,使用和控制.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把人作为一种"资源",注重产出和开发.3.传统人事管理是某一职能部门单独使用的工具,似乎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不大,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却与此截然不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各组织中的人事部门逐渐成为决策部门的重要伙伴,从而提高了人事部门在决策中的地位.二,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是指各种规模的组织中用于提供和协调人力资源的任务和责任.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涉及以下几个主要职能:人员配置,人力资源开发,薪酬和福利,安全和健康,劳动关系等.这些内容将在相关的章节中进行阐述.三,人力资源经理面临的挑战人力资源经理面临的挑战具有时代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的变化,这些都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作用的变化,管理内容的扩大,从而给人力资源经理带来了新的和不同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有:职能转换带来的挑战;"寻人"与"留人"的挑战;外部环境的挑战;劳动力多样性的挑战.第三节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和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问世于20世纪70年代末.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虽然不长,但人事管理的思想却源远流长.从时间上看,从18世纪末开始的工业革命,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被称为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人事管理让位于人力资源管理.一,人事管理阶段人事管理阶段又可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工业心理学阶段,人际关系管理阶段.(一)科学管理阶段20世纪初,以弗里得里克·泰勒等为代表,开创了科学管理理论学派,并推动了科学管理实践在美国的大规模推广和开展.泰勒提出了"计件工资制"和"计时工资制",提出了实行劳动定额管理.1911年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这本著作奠定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因而被西方管理学界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二)工业心理学阶段以德国心理学家雨果·芒斯特伯格等为代表的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推动了人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进程.雨果·芒斯特伯格于1913年出版的《心理学与工业效率》标志着工业心理学的诞生.(三)人际关系管理阶段1929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率领一个研究小组到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九年的霍桑实验,真正揭开了对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研究的序幕.二,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又可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出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两个阶段."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早在1954年就由彼德·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的实践》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成熟,并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企业所广泛接受,并逐渐取代人事管理.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发展,也不断成熟.人们更多的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如何为企业的战略服务,人力资源部门的角色如何向企业管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转变.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标志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阶段.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关于人性的认识人性是指人的本性,它是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及文学等许多学科研究的对象.在西方管理中,对人性的认识有以下四种观点:(一)经济人"经济人"即理性的经济人,又称"实利人"或"唯利人".它是假设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是为了得到经济报酬的一种人性理论.泰勒是"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代表.(二)社会人"社会人"又称"社交人".它是假设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物质利益固然可以受到鼓舞,但不能忽视人是高级的社会动物,与周围其他人的人际关系对人的工作积极性也有很大影响的一种人性理论.这一假设来自霍桑实验,其核心思想就是:驱使人们工作的最大动力是社会,心理需要,而不是经济需要,人们追求的是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社会人"的假设基础上,梅奥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三)自我实现人"自我实现的人"是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提出的,它是假设人性是善的,只要能充分发挥人性的优点,就可以把工作搞好的一种人性理论."自我实现的人"假设,是建立在认为人是勤奋,有才能,有潜力基础上的,因而提出了同"经济人","社会人"假设完全不同的主张.(四)复杂人"复杂人"即权变人,它是假设随着人的发展与生活条件的变化,人们会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不断变化出多种多样的需要;各种需要互相结合,形成了动机和行为的多样性,掺杂着善与恶的混合的一种人性理论.这种假设是美国薛恩教授等人在20世纪末70年代初提出的.二,人性理论的发展阶段西方管理理论中人性理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物本管理,人本管理和能本管理三个阶段.(一)物本管理阶段物本管理阶段,就是西方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和前提的第一代管理理论阶段.当时的管理理论学家认为,人是经济人,是经济动物,人主要是为金钱而工作,为物质生活享受而生存,只要满足人对金钱和物质的需求,就能调动其积极性.劳资矛盾也主要源于经济利益的矛盾.基于这种认识,他们注重实行物本管理.(二)人本管理阶段人本管理阶段,是西方以"社会人"假设为基础和前提的第二代管理理论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社会生产率的提高,以及生产日益社会化,各种各样的管理理论,管理方法相继出现.这些理论和方法在不同程度上都对物本管理提出了批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20世纪30年代前后出现的以"社会人"假设为基础和前提的人本管理理论.这种管理理论有三种表现形式:人际关系学,行为科学,以人为本理论.梅奥创立的"人际关系学"(也称人群关系学),揭开了现代人本管理的帷幕,为现代管理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梅奥提出了以"社会人"为基础和前提的"人际关系学".20世纪40年代,这种人际关系学导致"行为科学"的产生.行为科学主张协调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激发人的内在动力,促进人们自觉自愿发挥出力量来达到组织目标.这一理论的进步之处在于重视人的因素以及人和社会的关系,重视人的外在关系行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企业管理采取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方式.以人性为核心,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员工,环境,文化及价值观四项内容.(三)能本管理阶段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最新趋势,是以"能力人"假设为基础和前提的能本管理,这将是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三代.在现代西方,人们对物质方面的兴趣开始淡薄,而对人的创造能力的关注日益增长.历史发展的这种趋势将引起企业管理的创新.其任务之一,就是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充分调动人的智力因素,培养和发挥人的工作能力,营造一个能发挥创造能力的环境.其实质就是,实行以能力人为基础和前提的能本管理,即以人的能力为本的管理.三,激励理论激励理论主要研究人动机激发的因素,机制与途径等问题.这些理论大致可划分为三类:内容性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行为改造理论.(一)内容性激励理论理论内容性激励理论重点研究激发动机的诱因.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和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等.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是由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动机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1)生理需要——维持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身体需要.2)安全需要——保证身心免受伤害.3)归属和爱的需要——包括感情,归属,被接纳,友谊等需要.4)尊重的需要——包括内在的尊重如自尊心,自主权,成就感等需要和外在的尊重如地位,认同,受重视等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个人成长,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理想的需要.2.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理论.他从大量的案例调查中发现,造成员工非常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企业政策和行政管理,监督,与主管的关系,工作条件,薪水,与同级的关系,与下级的关系,个人生活,地位,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处理不当.这些因素改善了,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但不能使员工变得非常满意,也不能激发其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赫兹伯格将此类因素称为"保健因素".另外他又通过案例调查发现,使员工感到非常满意的因素主要有:成就,认可,工作自身,责任感,发展,成长.这类因素的改善能够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会经常提高生产效率.如果处理不好,也能引起员工的不满,但影响不是很大.赫兹伯格将这类因素称为"激励因素".3.戴维·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把人的高级需要分为三类,即权力,交往和成就需要.在实际生活中,一个组织有时因配备了具有高成就动机需要的人员使得组织成为高成就的组织,但有时是由于把人员安置在具有高度竞争性的岗位上才使组织产生了高成就的行为.麦克利兰认为前者比后者更重要.这说明高成就需要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并且目前已经建立了一整套激励员工成就需要的培训方法,来提高生产率,和为在出现高成就需要的工作时培养合适的人才.(二)过程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重点研究从动机的产生到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主要包括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海德的归因理论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1.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这是心理学家维克多·弗罗姆提出的理论.期望理论认为,人们之所以采取某种行为,是因为他觉得这种行为可以有把握地达到某种结果,并且这种结果对他有足够的价值.换言之,动机激励水平取决于人们认为在多大程度上人们可以期望达到预计的结果,以及人们判断自己的努力对于个人需要的满足是否有意义.2.海德的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海德于1958年提出的,后由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及其同事的研究而再次活跃起来.归因理论是探讨人们行为的原因与分析因果关系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的总称.归因理论侧重于研究个人用以解释其行为原因的认知过程,亦即研究人的行为受到激励是"因为什么"的问题.3.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它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在《工人关于工资不公平的内心冲突同其生产率的关系》,《工资不公平对工作质量的影响》,《社会交换中的不公平》等著作中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该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三)行为改造理论行为改造理论重点研究激励的目的(即改造,修正行为).主要包括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和挫折理论等.1.强化理论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强化理论是以学习的强化原则为基础的关于理解和修正人的行为的一种学说.所谓强化,从其最基本的形式来讲,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报酬或惩罚),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在管理上,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与组织不相容的行为,从而削弱这种行为.正强化的方法包括奖金,对成绩的认可,表扬,改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提升,安排担任挑战性的工作,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等.负强化的方法包括批评,处分,降级等,有时不给予奖励或少给奖励也是一种负强化.2.挫折理论挫折理论是关于个人的目标行为受到阻碍后,如何解决问题并调动积极性的激励理论.挫折是一种个人主观的感受,同一遭遇,有人可能构成强烈挫折的情境,而另外的人则并不一定构成挫折.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分析一,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一)环境的类型依据环境因素自身的稳定性与变化程度,我们可以把环境划分为静态环境与动态环境,将相对变化频率较高的社会环境因素称为动态环境,而把较为稳定的物质环境因素称为静态环境.从环境因素对企业员工行为影响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将与企业员工行为变化较密切的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作为直接环境;而把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与竞争力等因素,作为间接环境.从哲学的角度,可以把环境划分为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两类,即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从组织系统的角度,我们还可以把环境划分为组织内部环境与组织外部环境两种.(二)人力资源管理具体的环境因素1.一般外部环境因素一般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政治因素,法制因素,机会平等因素,经济因素,自然资源因素,人口因素,技术因素,教育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等.2.特定外部环境因素特定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顾客,供给者和竞争者三个方面.3.物理环境的要素物理环境的要素包含工作地点的空气环境,光线环境,声音环境和颜色环境等要素,它对于员工的工作心理,行为及工作效率都有极大的影响.4.心理环境的要素。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辅导(3).doc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辅导(3).doc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辅导(3)第七章员工绩效考评第一节绩效考评概述对组织而言,绩效就是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等方面完成的情况,对员工个人来说,则是上级和同事对自己工作状况的评价。

对员工进行绩效考评涉及工作结果和工作行为。

员工的工作结果,被称为“任务绩效,即指按照其工作性质,员工完成工作的结果或履行职务的结果。

换言之,任务绩效就是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贡献,或对组织所具有的价值。

员工的工作行为,被称为的“周边绩效,或者关系绩效,即指影响员工完成某项工作结果的行为、表现和素质。

绩效具有三个显著特点:1)绩效的多因性。

多因性是指绩效的优劣不是取决于单一的因素,而要受到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

2)绩效的多维性。

多维性是指绩效考评要从多种维度去分析与考评。

3)绩效的动态性。

动态性是指员工的绩效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绩效差的可能改进转好,绩效好的也可能退步变差,因此管理者切不可凭一时印象,以僵化的观点看待员工的绩效。

二、绩效考评的概念及特点考评是考核和评价的总称。

考核是为评价提供事实依据,只有基于客观的考核基础上的评价才是公平合理的。

绩效考核是应用科学的方法对员工业绩进行客观的描述过程。

绩效评价是应用考核结果的描述,并根据工作说明书来确定员工业绩的高低,做出评价。

和定量的方法,对员工的工作业绩,包括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进行全面系统考察与评估的过程。

绩效考评具有以下特点:1)绩效考评不是孤立的事件,它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经营管理息息相关。

2)绩效考评具有指向性,它的出发点和终点就是企业的整体绩效,是为了使企业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3)绩效考评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不同的岗位、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行业对绩效考评的标准、方式和内容是不同的。

4)绩效考评具有时限性,它要求在一段时间内,对考评做出明确的结论。

考评既可以按照月度、季度、年度定期进行,也可以不定期进行。

5)绩效考评是一个过程,不是简单的行为,它是由诸多步骤共同组合而成的行为的集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辅导(4)
第四章工作分析和工作评价
第一节工作分析概述
岗位分析等),是指对组织的各项工作职务的特征、规范、要求、流程以及完成此项工作任职者的技能、责任和知识要求进行描述的过程。

工作分析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工作职位的研究;二是任职资格的研究。

工作分析的结果以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的形式呈现出来。

工作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使现有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更加明确合理,以便制定切合实际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在一个组织中,工作分析就是为了解决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1)员工完成什么样的工作,有哪些具体内容?
2)工作将在什么时候完成?
3)工作将在哪里完成?
4)员工如何完成此项工作?
5)为什么要完成此项工作?
6)执行工作需要哪些条件?
在以下三种情况下组织需要进行工作分析:
1)当新组织建立,工作分析首次被正式引进时;
2)当新的工作产生时;
3)当工作由于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或新系统的产生而发生重要变化时。

在工作性质发生变化时,最需要进行工作分析。

二、工作分析涉及的重要术语
相关联的任务构成一项工作的职责。

,如销售部副经理。

,按其业务性质分为若干职组、职系,然后按责任大小、工作的难易程度和技术高低又分为若干个职级、职等。

,是指工作性质相近的若干职系的总和。

组职位的总和,它常常与管理层级相联系。

级的归类。

三、工作分析的步骤
整个工作分析步骤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收集与分析信息阶段、结果形成阶段、运用反馈阶段。

在整个工作分析的流程中,准备和设计阶段是工作分析的基础,调查和分析阶段是工作分析的关键,结果形成与控制阶段是工作分析的目的。

1.准备阶段
在这一阶段,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组建工作分析小组,分配任务与权限。

2)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

2.设计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制定工作分析计划。

2)确定工作分析的范围。

4)确定信息来源。

工作信息来源一般有以下几种:工作者、主管者、顾客、分析专家、文献汇编等。

3.调查阶段
1)编制各种调查问卷和提纲。

2)根据具体的对象进行调查。

3)收集有关工作的特征及需要的各种数据。

4.分析阶段
1)仔细审核已收集到的各种信息。

2)分析的内容主要有:职务名称分析,职务规范分析(对工作任务、工作责任、工作关系、劳动强度等的分析),工作环境分析和任职资格分析。

3)利用现有文件与资料对工作的主要任务、主要责任、工作流程进行分析总结。

4)提出原工作说明书主要条款存在的不清楚、模棱两可的问题,或对新岗位工作说明书提出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工作说明书一般包括以下这些部分:工作基本资料(名称、类别、部门、日期)、工作的简要描述、工作职责和责任列表,以及对与工作相关的组织关系的说明。

有些工作说明书会把工作规范的内容一并纳入。

成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的资格。

6.运用与控制阶段
要根据工作分析的结果,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应用性文件,并培训文件的使用者。

这些应用文件主要有:招聘录用文件、人员培训文件、人员发展和晋升文件、薪酬规划文件等。

工作分析活动的控制贯穿于整个工作分析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和纠正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差。

四、工作分析的作用与意义
1)有效地进行工作分析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科学化的基础。

2)进行工作分析,使组织可以更合理地使用员工,避免员工使用过程中的盲目性。

3)进行工作分析,使组织中每个人职责分明,分工明确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节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
的过程。

在使用观察法时,进行分析的人员通常观察员工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并记录下他们所观察到的情况。

这种分析方法主要用来收集相对稳定的重复性的操作岗位的那些信息,如机器操作工的工作信息,包括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用了多长时间、工作环境怎样,以及使用了什么工具等内容。

观察法的优点主要有:①通过对工作的直接观察和工作者介绍能使分析人员更多、更深刻的了解工作要求;②所获得的信息比较客观和正确,能澄清某些疑问。

观察法的缺点主要有:①分析者的旁观可能给员工造成压力;②不易观察到一些突发事件;③不适用于工作周期长和主要是脑力劳动的工作。

,是通过工作分析人员与员工和管理者面对面的谈话来收集信息资料的方法。

面谈法有三种形式:个别面谈、集体面谈、管理人员面谈。

在进行面谈时要注意以下要点:
1)面谈可以结构化的,也可以是非结构化的。

2)必须尽快地与被访谈者建立融洽的关系。

3)工作分析人员应同较多的工作执行者及对工作较为熟悉的直接主管人进行面谈,从而检查个别工作执行者所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

4)面谈时要尽力避免谈论“人”。

面谈法的优点主要有:①能够对任职者的工作态度与工作动机等深层次内容有详细的了解;②易于操作,能够广泛运用;③信息量大,便于发现潜在的问题;④有助于加强组织内的管理沟通。

面谈法的缺点主要有:①面谈信息的真实性受被面谈者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大;②收集到的信息有时会被扭曲。

况并收集信息的方法。

其基本过程是设计并分发调查问卷给选定的职工,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填写并收回。

这种方法关键是如何设计调查问卷。

问卷调查法的优点主要有:速度快,调查面广,调查费用低,可以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费用获得大量与职务有关的信息,对调查结果可进行多方式、多用途的分析。

问卷调查法的缺点主要有:对问卷设计要求高,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与人力、物力;被调查者可能不愿意或不能够提供所需的信息,并且可能产生理解上的不一致,从而影响调查的质量。

计分析,来获取工作信息的方法。

这些文档资料主要包括:企业年度财务报表、市场调查书、广告策划书等。

运用文献分析法旨在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产品定位、经营特色等情况。

同时,在文献分析中还有可能搜集到极有价值的信息。

如有关专家曾经进行的企业形象调查,对经济环境、企业竞争环境、市场需求等做的分析评估等。

文献分析法的优点主要有:分析成本低,工作效率高;能将企业中留有的大量的原始资料充分利用起来,为进一步进行工作分析提供基础资料。

文献分析法的缺点主要有:有时无法搜集到有效、及时的信息,搜集到的信息也往往不够全面;通过这种方法无法弥补原有资料的空缺,也无法验证原有描述的真伪。

鉴于此,我
们在进行文献分析时,一定要坚持所搜集信息的“参考”地位,切忌先入为主,以影响工作分析的最终结果。

,以工作日志的形式详细地记录自己工作活动与任务,然后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种信息搜集的方法。

工作日志又称活动日志、工作活动记录表等。

工作日志法的优点主要有:所获得的信息的可靠性很高,适用与获取有关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关系、劳动强度等方面的信息,所需费用低。

工作日志法的主要缺点有:适用范围窄,只适用于工作状态稳定、工作循环周期短的岗位;信息整理量大,归纳工作繁琐;如果任职者在填写时一时疏忽,或已经做的没有记录,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分析。

第三节工作评价
对公司内部职位的相对价值进行评估的管理方法。

工作评价就是要评定工作的价值,制定工作的等级,以确定工资收入的计算标准。

因此评价对象是职位,而非任职者。

工作评价反映的只是职位的相对价值,而不是绝对价值。

二、工作评价的意义
1)工作评价是确定职位等级的手段。

2)工作评价是建立薪酬内部公平性的基础。

3)工作评价能强化员工对权责体系的认识,并指导自己的行为。

4)一个科学的工作评价方案以及实施过程能够有效引导员工行为,提高员工对薪酬体系的满意度,减少员工对职位间报酬差别的不满和争端,从而提高流程运行效率。

三、工作评价的方法
(一)职位排序法
序的方式,对这些职位做重要性比较,最后排列出各职位的相对位置。

职位排序法的优点主要是: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最容易被员工理解和解释。

职位排序法的缺点主要是:主观随意性大,容易出现误差,并且,它只能得出职位高低顺序,却难以判断两个相邻职位之间职位价值的具体差距大小。

职位排序法具体形式主要有:配对比较法和交替排序法。

制定出一套职位等级标准,然后将职位与标准进行比较,将它们归到各个级别中去。

职位分类法是以职位为对象、以事为中心的一种分类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