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的监测.
哮喘持续状态机械通气的监测与护理
导 管 问断 给氧 , 吸氧 的湿 化 瓶 内 放 人 4 0~5  ̄ 温 0C的
气 等 因素 , 呼 吸道分 泌物 增加 , 防止 呼 吸道 内分 使 为 泌 物 吸人肺 , S O 小 于 09 , 当 P, .0 听诊 有痰 鸣音 时 , 给
外 循环 术后 患 者 痰 液 较平 原 地 区更 为 粘 稠 , 易 咯 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出 , 术后 导 致肺 不张 、 部感染 的主要 原 因。我 们 是 肺
采 用 温雾 化 、 渐进 式 喷 雾 法 , 免 加 重 缺 氧 , 化 液 避 雾 温度为 2 9~3 c 。雾 化液 用 生 理 盐水 1r 、 2【 = 0n 妥布 霉 l 素 4万 U、 塞 米松 25 g行 雾 化 吸 人 4次/ , 次 地 .m d每 1 ~1m n 喷雾 量 由小 到 大 , 至 患 者 可 以耐 受 为 0 5 i, 直
降幅度 不 至过 大 , 防止缺 氧 。 吸痰过 程 中 , 格执 行 严
无 菌操 作 , 减少 感染 机会 , 保证 吸痰 质量 。 2 23 掌握 拔管 指 征 当患 者完 全 清醒 , .. 生命 体 征
稳 定 , 尽 早 拔 管 , 减 少 患 者 不 耐 受 插 管 导 致 应 以
S O 下 降 。拔管 前胀 肺 , Pz 静推 地塞 米松 5 g 减 轻喉 m,
头 水肿 , 从 胃管 内抽 空 胃内 容物 , 并 防止 腹胀 而影 响
膈 肌运 动 。本 组 5 O例 术 后 2~3天摄 胸 片 , 肺 复 双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机械通气是指通过机械装置给予病人持续、正压的气道通气,是临床上治疗呼吸衰竭和危重病人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
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广泛,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重症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等。
本文将介绍机械通气的主要临床应用及其相关内容。
一、机械通气的适应症机械通气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1. 呼吸衰竭:包括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和慢性呼吸功能不全。
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常见于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源性肺水肿、严重的肺炎等疾病。
慢性呼吸功能不全主要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2. 大面积烧伤或创伤:大面积烧伤或创伤可能导致胸部压力增高,从而影响呼吸功能,机械通气可改善呼吸衰竭症状。
3. 麻醉和手术:麻醉和手术过程中,通过机械通气可维持气道通畅和呼吸功能。
二、机械通气的模式机械通气的模式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临床需求和病情判断,选择合适的模式对于治疗效果的提高至关重要。
其中一些常用的模式包括:1. 控制通气(CMV):通气模式中最常用的一种,通过设定好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机器可以为病人提供固定的通气。
2. 辅助控制通气(ACV):在控制通气的基础上,鼓励患者主动的呼吸。
3. 压力支持通气(PSV):在每一次呼吸开始时,机器会提供一定的压力,辅助患者呼吸。
4. 增强压力通气(APV):与PSV类似,但是在每次呼吸开始时提供的压力比PSV更高。
三、机械通气的机器和装置机械通气的机器和装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呼吸机:呼吸机是机械通气的核心设备,可以调节和维持氧气和空气的流量、潮气量和呼吸频率。
2. 呼吸机管道:呼吸机管道用于输送气体到病人的呼吸道。
3. 面罩和气氛:面罩和气氛是用于给予病人氧气和空气的装置,可以通过这些装置调整氧气浓度和湿化气体。
四、机械通气的注意事项和并发症机械通气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操作,需要严格的监测和管理。
在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避免气源感染: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和面罩,保持机器的清洁和消毒。
机械通气的日常管理和护理
吸痰结束时常规听双肺呼吸音, 目的是与吸痰前进行比较检查吸 痰效果,插管有无脱出。接上呼 吸机,摆好患儿体位,固定好呼 吸机管道,记录插管深度及呼吸 机参数。
38
B.密闭式吸痰:
应用专用的密闭式吸痰装置, 在呼痰过程中使吸痰管、呼吸机、 患者的人工气道处于密闭的空间, 使血氧饱和度及血流动力学保持 相对稳定,对于ARDS机械通气 患者此吸痰方法更有利,并可减 少感染机会,由于ARDS患者不 能长时间耐受缺
31
防止气囊过度充气,因气囊过度 充气可对气管壁产生过大的压力, 持续的压力可导致气管肌肉无力 和软骨的软化,最终形成气管食 管瘘。 3.每次交接班时,交接护士检查、 核对气管插管的深度,气囊的压 力,并记录在特护记录单上。
32
4..及时有效吸痰 防止痰液堵塞,保持呼吸道通 畅是机械通气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 条件。机械通气患儿由于气管插管 的刺激或继发感染,呼吸道分泌物 较多,而患儿咳嗽反射弱、呼吸道 纤毛运动功能差,排痰能力弱。
35
(2)吸痰方法 A.开放式吸痰: 患儿侧卧,分离呼吸机 接头,向气管内注入生理盐 水0.5-1.0ml。再接上呼吸机 通气5-6次,拍背2-3分钟后 再吸痰,使冲洗液均匀分布, 戴无菌手套者,快速将吸痰 管插入气管套管内,插入深 度比气管插管深0.5cm
36
或遇阻力后退出吸痰管0.5-1cm 开始负压吸引,吸引负压的控制, 吸引器:儿童5-8mgHg,婴儿35mgHg;中心吸引:儿童100110mgHg,婴儿60-100mgHg。 边吸引边旋转退出吸痰管,动作 要轻柔、快,吸引时间不能超过 15秒,不能做上下来回吸引。吸 痰前后吸100%纯氧2分钟。吸痰 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 面色及全 身情况。
icu患者机械通气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I. 概述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机械通气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治疗手段。
而作为ICU护士,观察和护理机械通气患者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共享我在ICU护理机械通气患者时的一些体会和经验。
II. 观察1. 呼吸机参数机械通气患者依赖于呼吸机来提供正常的呼吸功能。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呼吸机的参数,包括潮气量、吸入氧浓度、呼吸频率等,以确保患者得到合适的通气支持。
2. 生命体征机械通气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体温等指标,护士需要定期监测这些指标,及时发现临床异常并及时处理。
3. 意识状态机械通气患者可能处于昏迷或镇静状态,护士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意识改变的情况。
4. 呼吸道分泌物机械通气患者易于产生呼吸道分泌物,护士需要定期清理呼吸道,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III. 护理1. 呼吸道管理护士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情况,定期吸痰、拍背等手段,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2. 皮肤护理机械通气患者常常需要长时间卧床,护士需要定期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保持皮肤的健康。
3. 营养支持机械通气患者往往需要持续进食,但又不能口服,护士需要通过管饲等方式,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4. 心理护理机械通气患者身处ICU环境,往往感到孤独、焦虑,护士需要及时进行心理护理,给予患者情感上的关怀。
IV. 经验总结作为ICU护士,观察和护理机械通气患者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呼吸机参数、意识状态、呼吸道分泌物等方面的全面观察,并进行呼吸道、皮肤、营养、心理护理等全面护理,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十分重要。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总结,提高观察和护理机械通气患者的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V. 结语在ICU工作中,观察和护理机械通气患者是一项重要但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通过全面观察和细致护理,我们能够为机械通气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BIS在机械通气危重患者镇静监测中的应用
BIS在机械通气危重患者镇静监测中的应用一、背景机械通气是指机械装置通过呼吸机等设备辅助换气的过程。
通常用于重症患者的治疗,如心脏病、肺炎、中风等需要辅助呼吸的患者。
机械通气需要将患者处于完全配合麻醉状态下,以避免任何不必要的移动和呼吸。
镇静药物是实现机械通气需要的关键,但高剂量的镇静剂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低血压、吸痰困难等副作用。
因此,在机械通气治疗中,需要对患者的镇静状态进行监测,以调整镇静剂的剂量,避免患者的镇静状态过度或不足。
BIS作为一种神经-电生理指标,可以有效地指导机械通气危重患者的镇静监测。
二、BIS是什么BIS全称为Bispectral Index,双频指数,是通过头皮表面贴片电极获取大脑电信号,计算出反映意识状态的数值。
BIS将神经-电生理指标综合分析,用0-100的数字表示患者意识状态。
BIS值越低代表患者意识状态越低,即剂量更低的镇静和麻醉药物能够整体地阻止机体的应激反应。
BIS指数是评估神经-电生理指标并产生效果的量化测量,为医生提供了在机械通气危重患者镇静监测中调整镇静药剂量的重要指标。
三、机械通气危重患者的镇静监测机械通气过程中,镇静剂的使用是为了确保患者完全配合机械通气设备,避免患者的过度呼吸或过度深度患者。
因此,在机械通气中,通过合适的镇静药物剂量进行镇静是至关重要的,并对药效进行实时的监测和调整。
当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生理指标、血气值等信息选择合适的镇静剂并计算出适当的剂量。
如果镇静药剂量不足,患者将可能出现情绪焦急、呼吸困难等情况;而如果镇静剂量过高则可能导致呼吸抑制和其他不良反应。
因此,在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对镇静药效的监测和及时调整至关重要。
BIS指数作为神经-电生理指标的量化测量,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患者的意识状态,为医生提供精准的镇静剂监测和调整的指导。
四、BIS在机械通气危重患者镇静监测中的应用在机械通气危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BIS指数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机械通气护理的要点
机械通气护理的要点
机械通气是一种医疗手段,它可以帮助患者维持呼吸功能,通常用于重症监护室和手术室等场合。
在机械通气护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 合适的通气模式和参数:通气模式包括容量控制通气、压力控制通气等,参数包括潮气量、呼吸频率、吸氧浓度等。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状态,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和参数,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机械通气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2. 有效的气道管理:机械通气需要通过气道将氧气和空气送入肺部,因此需要对气道进行有效的管理。
包括保持气道通畅、定期吸痰、适时更换气道导管等。
气道管理的不当可能导致气道阻塞、感染等并发症。
3. 监测呼吸机参数和患者生理指标:呼吸机参数需要定期监测和调整,以确保呼吸机的工作状态良好。
同时,需要监测患者生理指标,包括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等,以及对患者的意识、呼吸努力等情况进行观察。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可以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4. 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机械通气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为了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需要严格执行手卫生、使用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呼吸机附件等措施,提高机械通气操作的安全性。
5. 适时拔管和康复护理:机械通气是一种暂时性的治疗手段,在患者病情好转后需要适时拔管。
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包括呼吸康复、营养支持、床位复健等,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及监测
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及监测【摘要】机械通气是重症患者生命的重要支持手段,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和监测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从机械通气患者护理的基本原则、呼吸道管理、体位转换和床位护理、营养支持以及监测要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定期更换体位以防压疮,合理营养支持有助于患者康复。
监测要点包括呼吸参数、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等,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异常情况。
最后强调了护理与监测在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对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水平,为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提供更好的保障。
【关键词】机械通气患者、护理、监测、呼吸道管理、体位转换、床位护理、营养支持、监测要点、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机械通气是一种通过机器来帮助患者呼吸的治疗方法,通常用于重症患者或无法自主呼吸的患者。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患者数量的增加,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需要严格按照基本原则进行,包括定期翻身、呼吸道管理、营养支持等。
监测患者的呼吸、循环、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出现的问题。
对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和监测需要重视并持续改进,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本文旨在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护理及监测的重要性,为临床提供指导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护理及监测的重要性,深入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护理的基本原则、呼吸道管理、体位转换和床位护理、营养支持以及监测要点,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通过系统地总结相关护理和监测知识,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护士提供更有效的护理策略,提升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的康复和康复做出更大的贡献。
借助此研究,可以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为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管理和护理提供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方法,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呼吸机压力、流速、潮气量测量、显示解读等机械通气知识总结
呼吸机压力、流速、潮气量测量、显示解读等机械通气知识总结机械通气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就是将压力、最终产生为潮气量的气流通过不同的方式输送至婴儿的呼吸系统中,因此能够解读呼吸机所显示的压力、气流和潮气量信号就成为了了解和使用机械通气的必要条件。
婴儿呼吸机提供的气道压力信号是从气管导管转接接头处测量的,仅能够监测病人近端的气道压力及其变化。
肺泡内压力变化可能与呼吸机测量的气道压力波形并不一致,而在临床上,肺泡内压力的临床重要性更高。
新一代的婴儿呼吸机提供从气管插管转接头处测量的气流信号,和传统的仅能提供近端气道压力的呼吸机相比,显示和评估气流信号能够提供下列额外信息:测量机械通气和自主呼吸的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提示气道和气管导管部分的或完全的堵塞提示气管导管漏气的大小和变化情况如果出现“不完全的”肺部膨胀和/或不完整呼气(内源性PEEP)的显示,则提示设置的吸气和/或呼气时间太短提供测量呼吸力学的方法,比如顺应性和阻力气流和潮气量监测所产生的改变的重要性远超其可能带来的问题。
气流监测可能带来的问题包括:信号和数据评估相对复杂,因此用户可能会错误的解读气流监测数据;气流监测使用的流量传感器会带来额外的死腔量。
但是流量传感器增加的有效死腔量并不大,因为婴儿通气时通常在气管导管处产生漏气,漏气流通常会周期性将流量传感器中的二氧化碳清除。
此外,流量传感器内部容量小于1毫升。
监测到的流速信号通常以升/分为单位显示在呼吸机屏幕上,病人吸入气体的流速波形位于横坐标上方(正向),而病人呼出气体的流速波形位于横坐标下方(负向)(图1)图1.伴有自主呼吸早产儿的间歇指令通气(IMV)。
图中曲线显示了两次机械通气,每次机械通气都伴有明显可见的气道压力增加(Paw),而两次自主呼吸时都没有出现的Paw的升高(In=吸气,Ex=呼气)。
与自主呼吸相比,两次伴随有气道压力升高的(Paw)的呼吸(呼吸机辅助的呼吸)都达到了更高的吸气和呼气气流流速(V’)。
气道管理血气分析机械通气
气道管理血气分析机械通气气道管理:气道管理是指在临床上对病人进行标准的护理措施,以保持气道通畅,防止气道闭塞和维持呼吸功能的一系列行为。
气道管理常用于急诊抢救、手术前后、重症监护室等场合,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尤为重要。
气道管理的目的是使病人保持正常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防止气道积液、分泌物、异物等导致气道堵塞,保证病人的呼吸顺畅。
气道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气道通畅的评估:对于呼吸困难患者,首先要进行气道通畅的评估,包括清除口腔和鼻腔分泌物、观察口腔、鼻腔有无结构异常等。
2.呼吸机辅助通气:对于严重呼吸衰竭的病人,可以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包括有创通气和无创通气两种方式。
有创通气即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进行通气,无创通气即通过面罩或鼻罩进行通气,避免了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创伤和并发症。
3.气道保持:保持气道的通畅是气道管理的核心,可以通过头位、体位、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痰、引流等方式进行。
常用的吸痰方法有口腔吸痰、鼻咽吸痰和气管吸痰。
4.咳嗽和排痰训练:对于存在咳嗽困难和痰液排出困难的病人,可以进行咳嗽和排痰训练,包括刺激咳嗽反射、物理疗法和药物辅助等。
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指通过分析血液中氧气、二氧化碳、酸碱平衡等物质的含量和浓度来评估呼吸和代谢功能的检查方法。
血气分析常用于评估呼吸系统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评估代谢性酸碱失衡等。
常规的血气分析项目包括: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碳酸氢盐(HCO3-)、血酸碱值(pH值)、氧合度(SaO2)等。
通过血气分析可以判断病人的氧合状态、通气状态和酸碱平衡,有助于准确诊断和治疗,指导临床护理措施的制定。
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是通过机械装置将氧气和气体输送到呼吸病人的肺部,辅助呼吸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机械通气可以提供正常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的排出,保证病人的呼吸功能。
常见的机械通气方式包括:控制通气、辅助通气、压力支持通气和双相气道正压通气等。
呼吸机机械通气的准备、监测和护理措施流程呼吸机机械通气的准备、监测和护理措施流程
呼吸机机械通气的准备、监测和护理措施流程一、机械通气前的准备1.患者的准备: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机械通气、选择有创或无创通气由医师根据病情决定,护士应该配合医师做好通气治疗的有关准备工作。
2.呼吸机的准备:呼吸机平时应有专人维护,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临床上一般按照以下步骤准备呼吸机:(1).呼吸机使用前要安装妥当,将湿化器安装在湿化器座架上,有些湿化器储水罐中需要置入过滤纸,然后再加无菌注射用水(或蒸馏水)至上下限刻度之间,注意勿加入生理盐水,以免氯化钠结晶析出,沉积粘附于气管、支气管壁上,影响气管、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纤毛运动,不利于痰液排出。
(2).接好呼吸机外部管道和模拟肺,呼吸机管道按照送气、呼气的顺序连接好并接好温度传感器和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探头。
根据病情和体重选择通气模式及设定需要的每分钟通气量、潮气量、通气频率、FiO2、I/E等参数。
一般可以首先给予控制/同步通气模式。
(4).设定各报警限,检查气源压力、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要求,接通气源和电源,通电试机,观察机器有无故障,管道有无漏气,参数是否根据需要设置,参数显示是否准确,设置参数和显示参数是否一致,是否稳定等。
(5).检查各种报警设置,如压力上、下限报警,潮气量、分钟通气量、窒息报警和触发灵敏度等实际值与设置值是否一致。
呼吸机开机运行后,可由其带模拟肺运行,如运行正常,人工气道建立后即可连接使用。
二、机械通气期间的监测及护理1.心理护理对呼吸机治疗神志清醒的患者应认真做好心理护理,护士耐心细致的解释以及语言上的精神安慰能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
2.一般护理(1)皮肤的护理:机械通气的患者,由于病情危重、营养不足、末梢循环差、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原因,容易发生褥疮。
应使用气垫床、经常翻身变化体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加强营养,增强患者的抵抗力。
(2)眼睛护理:昏迷患者为防止眼球干燥及角膜溃烂,可滴氯霉素眼药水或凃四环素眼膏,再用凡士林纱布覆盖眼睛。
机械通气操作流程
机械通气操作流程
一、机械通气操作前准备
1、检查机械通气系统:检查机械通气管路,灭菌,排空和机械通气机等,确保机械通气系统正常;
2、评估患者:评估患者的病情,确定是否需要机械通气治疗,并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判断患者是否适合机械通气;
3、设置机械通气参数:结合患者特殊情况,由专业人员设置机械通气的参数,如吸气时限,气道压力,通气模式等;
4、准备换气装置: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准备相应的换气装置,如有活动型功能的气道器,静止式气道器,气道压力控制器等;
5、准备呼吸机连接器和气源:检查连接管,准备正压气源,并将连接器连接到气源和呼吸机上;
6、术前检查:检查呼吸机,确保呼吸机正常。
1、连接机械通气机:将机械通气机连接到电源,呼吸机,气源和换气装置;
2、调整参数:调整机械通气机的参数,如吸气时限,通气模式,气道压力等;
3、检查机械通气机:检查机械通气机的正常工作,如振动,气流,呼吸等;
4、给患者氧气:给患者启动氧气,监测其呼吸机参数变化,如呼吸频率,肺泡气压,潮气量,气流。
机械通气
临床机械通气技术及监护一、机械通气概述机械通气是生命支持和呼吸治疗的有效方法,也是危重医学中的基本内容。
机械通气是在患者自然通气和/或氧合功能出现障碍时运用器械使患者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的方法。
主要临床价值是纠正任何原因引起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挽救病人的生命,也可为原发病的治疗赢得时间。
呼吸机是人工通气机械装置,是监护病房,急诊科,麻醉科,呼吸科的主要治疗设备。
呼吸机不能代替完整的呼吸功能,主要作用是替代和改善外呼吸。
一、呼吸机的分类1.按气道压力分类负压式呼吸机、正压式呼吸机2.按通气的频率分类常频呼吸机、高频呼吸机3.按吸气向呼气转换方式分类定压呼吸机、定容呼吸机、定时呼吸机、流速控制呼吸机4.按驱动方式分类气动呼吸机、电动呼吸机5.按使用对象分类成人呼吸机、儿童呼吸机、婴儿呼吸机、麻醉呼吸机、成人/儿童/婴儿兼用呼吸机二、呼吸机组成气源压缩空气和氧气主机面板、气路、电路加温、湿化、雾化病人环路三、呼吸机治疗适应症呼吸机治疗目的主要为维持一个较理想的通气和氧合水平,避免人体重要器官的功能损害;减轻或代替呼吸肌做功,让疲劳或衰竭的呼吸肌尽快恢复;合理应用不同的呼吸模式,预防和避免机械通气所带来的并发症。
呼吸机治疗适应证的呼吸生理指标成人的呼吸生理指标达到下列标准的任何一项时,即应开始机械通气治疗:1.自主呼吸频率大于正常的3倍或小于1/3;2.自主潮气量小于正常1/3;3. 生理无效腔/潮气量>60%;4.肺活量<10~15ml/kg;5.PaCO2>50mmHg(慢性阻塞性肺疾患除外)且有继续升高趋势,或出现精神症状;6.Pa02<正常值1/3;7.P(A-a)02>50mmHg(FiO2=0.21,吸空气);8.P(A-a)02>300mmHg(Fi02=1.0,吸纯O2);9.最大吸气压力>25cmH2O(闭合气路,努力吸气时的气道负压);10.肺内分流(Q s/Q t)>15%。
机械通气的监测与护理
6.建议使用声门下分泌物引流(持续或间断)。
7.呼吸机连续使用7天,更换管路。更换管路时需保证患者 氧合和通气。
8.严格执行手卫生,操作前洗手,吸痰时戴无菌手套, 遵守《负压吸痰操作流程(2015.5)》 9.不管是否睡气垫床,至少2~4小时翻身一次。
5.心理护理
5.心理护理
与机械治疗病人常用的交流方法:
排除管道漏气;增加辅助 通气参数;检查气囊压力; 适当调整报警范围
高分钟通气量 High minute volume
病人紧张烦躁、有严 重缺氧状况、呼吸机 通气参数设置过高、 呼吸机误触发导致高 通气频率
使用镇静剂或肌松剂防止过度通 气;改善氧合,增加氧浓度或加 用PEEP;合理调整通气参数;如 误触发可降低触发灵敏度,关闭 流速触发,检查呼气阀是否漏气
气道低压 Low airway pressure
检查漏气情况;增加峰值流速 管道漏气、插管滑出、 或改压力控制模式;如自主呼 呼吸机参数设置不当 吸好,改PSV模式;增加潮气量;
适当调整报警设置。
呼吸机各种报警的 意义和处理
原因
处理
低分钟通气量 Low minute volume
潮气量设置过低、通气 频率设置过低、报警设 置过高、自主呼吸模式 下病人通气不足、管道 漏气
吸痰压力
吸痰技巧
35
吸痰指征的判断
客观情况 气道压力报警、SPO2下降 病人方面 病人主动要求、病人咳痰无力
护士方面
对患者进行评估(听诊、血气 分析、胸部X-ray等)
吸痰压力
ARCC建议:使用尽可能低而有效的负压 ,成人不超过 150mmHg,儿童80-100 150mmHg,婴儿60-80mmHg
机械通气的监测与护理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在临床实践中,机械通气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危重病患者的抢救和治疗过程中。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旨在规范机械通气的操作方法,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一、适应症机械通气适用于以下情况:1. 呼吸衰竭:包括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无法维持正常呼吸功能。
2. 意识障碍:患者意识丧失或明显受损,无法保持呼吸通畅。
3. 手术麻醉:手术期间需要维持人工通气状态。
4. 重度呼吸肌疲劳:呼吸肌力量不足,无法满足正常呼吸需求。
5. 全身性疾病导致呼吸困难:如脑血管意外、脑外伤等引起的呼吸问题。
二、设备准备在进行机械通气前,需准备以下设备:1. 呼吸机:选择适合患者病情和身体条件的呼吸机。
2. 气管插管:保持通畅无堵塞。
3. 气囊面罩:用于无法气管插管的患者。
三、操作步骤进行机械通气时,需按照以下操作步骤进行:1. 保持呼吸机正常运转状态。
2. 设置合适的通气模式和参数。
3. 监测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情况。
4. 定期调整通气参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进行调整。
5. 随时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和生命体征,保持与患者沟通。
四、并发症预防在使用机械通气过程中,需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包括但不限于:1. 感染:保持呼吸机和气管插管清洁,定时更换气管插管。
2. 气压伤:避免气压过高引起气压伤。
3. 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呼吸道感染。
4. 肺泡损伤:避免过度膨胀引起肺泡损伤。
五、临床监测在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以下指标:1. 血氧饱和度: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2. 动脉血气分析:及时监测动脉血气指标,调整通气参数。
3. 呼吸频率和潮气量:观察患者呼吸情况,调整通气参数。
4. 循环情况: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六、护理措施进行机械通气护理时,需注意以下事项:1. 定期翻身,避免压疮和肌肉萎缩。
2. 做好口腔护理,避免口腔感染。
3. 保持患者情绪稳定,提供心理支持。
综上所述,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是临床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正确操作机械通气设备,严格遵循操作步骤和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确保患者安全。
护士在ICU护理中的监测与机械通气管理
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ICU护士在机械通气管理方面 的培训,提高护理质量,保障病人安 全。
通过监测病人的生理参数,及时发现 病情变化,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 据。
02
ICU护理中的监测
生命体征监测
01
体温
监测患者的体温变
化,预防高热或低
02
热引起的并发症。
脉搏
监测患者的心率, 评估心脏功能和血
液循环状况。
通过有效的监测和机械通 气管理,患者病情得到有 效控制,生命体征平稳。
患者快速康复
在ICU护理期间,患者得 到精心护理,恢复较快, 顺利转出ICU。
医护团队合作
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分工 明确,为患者提供高效、 优质的护理服务。
失败案例反思与改进
监测不到位
部分护士对生命体征的监测不够 及时,导致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的
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借 助远程医疗技术,实现异地专家的实 时指导和支持,提升危重患者的救治 成功率。
个性化护理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患者 的病情状况、自身认知情况进行个性 化评估,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提 高护理效果。
机械通气技术革新
智能通气管理
通过机械通气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实现自动调整呼吸机参数、预 测患者呼吸需求等功能,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跨学科知识整合
引导护理人员学习与ICU护理相关 的医学知识,如重症医学、药学等 ,提高综合救治能力。
心理健康关怀
关注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提 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压力缓解措施 ,保障其工作状态和效率。
THANKS
护士在icu护理中的监测与机械通气管理
$number {01}
目录
• 引言 • ICU护理中的监测 • 机械通气管理 • 护理实践与案例分析 • 展望与未来发展方向
机械通气时气道内压力变化的临床意义及监测技术
提高监测技术应用水平建议
01
02
03
04
加强医护人员对机械通气时气 道内压力变化临床意义的认识
,提高监测意识。
定期开展气道内压力监测技术 培训,提升医护人员的操作技
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建立完善的气道内压力监测质 量管理体系,确保监测数据的
气道内压力变化还可以反映胸 廓和肺的弹性回缩力,有助于 评估呼吸肌力量和疲劳程度。
指导机械通气参数调整
根据气道内压力变化,可以调整 机械通气的潮气量、呼吸频率等 参数,以达到最佳的通气效果。
气道内压力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 机械通气的效果,因此需要根据 压力变化及时调整参数,避免并
发症的发生。
通过监测气道内压力变化,还可 以了解机械通气过程中的人-机 协调性,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
01
02
03
正压通气
通过设备提供持续或间歇 性的正压,使气体进入肺 部,帮助患者呼吸。
负压通气
通过设备在胸廓周围产生 负压,使胸廓扩张,肺部 被动吸入空气。但临床上 较少使用。
辅助通气
患者自主呼吸触发呼吸机 送气,呼吸机与患者呼吸 同步,提供辅助呼吸。
常用通气模式比较
容量控制通气(VCV)
设定潮气量、呼吸频率和吸呼比,适用于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 的患者。
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病情严重程度 以及呼吸努力等因素都会影响气道内压力 的变化。
人工气道
其他因素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人工气道的建立, 会改变气道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性,从而 影响气道内压力的变化。
如体位改变、胸腔积液、肺不张等因素也会 影响气道内压力的变化。
ECMO期间机械通气的设置和监测
ECMO期间机械通气的设置和监测介绍在ARDS患者中,机械通气可通过多种机制引起呼吸机诱发的肺损伤,包括容积伤、气压伤、不张伤、膈肌损伤和生物伤。
在最严重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婴儿肺越小,尽管机械通气量和压力有限,但不安全通气的可能性就越大。
为了进一步限制机械呼吸机传递到肺部的能量,“超肺保护”通气可减少潮气量(≤ 4 ml/kg)、呼吸频率(< 20/分钟)、气道(平台压< 25 cmH2O 和驱动压≤ 15 cmH2O)压力已被提出。
然而,这种策略可能导致严重的呼吸性酸中毒,在未使用体外生命支持(ECLS)设备进行体外气体交换时。
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是ECLS 的一种形式,可提供完整的体外血液氧合和二氧化碳去除,可以替代肺功能。
VV-ECMO可显著降低潮气量、呼吸频率、平台压和驱动压。
在随机对照试验和meta分析中,该评价与生存获益相关。
然而,ECMO的最佳机械通气设置仍存在争议。
历史视角ECMO里程碑式试验中的通气策略关于ECLS期间最佳机械通气设置的数据非常少(表1)。
因此,目前的建议是基于专家意见和极少数里程碑式的试验结果。
ECLS期间肺部休息的概念是由Gattinoni等人在一个非对照系列中首次提出的,在该系列中,ARDS患者的吸气压力峰值限制在35-45cmH2O以下,呼吸频率低(<5/min),呼气末正压(PEEP)设置为15-25cmH2O。
在CESAR试验中,患者被随机分配到所在中心接受常规治疗(90名患者)或被转到ECMO中心考虑ECMO(90名患者),在ECMO下采用 "肺部休息 "策略(压力控制模式,吸气压力峰值限制在20-25cmH2O,PEEP 10-15cmH2O,呼吸频率10/min,吸氧分数[FiO2]0.3)。
虽然ECMO组在6个月内的死亡率或严重残疾率较低,但该研究因几个方法上的限制而受到批评。
具体来说,只有75%的转诊病人接受了ECMO,而且只有70%的对照组采用了保护性机械通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末梢循环
是反映组织血液灌注的重要临床指标。 一般通过观查和触摸末梢皮肤颜色、温度等,来间接判 断末梢循环情况。末梢循环状况往往与疾病的严重程度 密切相关,是判断预后和转归的重要依据。
◆CVP
在大静脉中置管作血液动力学的监测,通常 将中心静脉置管放入上腔或下腔静脉中,CVP可以反映 心脏前负荷的情况,正常值6~12H2O,通过CVP的变 化,可以掌握右心功能的变化,指导液体的补充和相 关药物的应用。
2019/2/24 14
●消化道出血
机械通气病人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率较高,应注意胃液引流情况,并定期送胃液和粪便作 隐血试验,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消化道出血。
●排泄功能
机械通气对病人胃肠功能有一定影响, 表现为容易发生胃肠功能紊乱,使消化道的正常排泄 功能减弱甚至丧失,许多病人出现腹泻或便秘,尤其在 机械通气的早期这种情况更为严重。因此,应注意消化 道排泄情况,有异常随时处理。
命体征之一,它反映了循环系统的功能状态。 呼吸机治疗的本身就可能引起血压变化,危重病 人原发疾病所致的血压波动更加明显,这些均决 定着监测血压的重要性。血压变化未及时发现, 轻者可能仅引起某脏器的功能障碍或衰竭,如脑 和肾脏等;重者能直接导致病人死亡。
2019/2/24 9
动脉血压的监测分为无创及有创两类 ◆无创性压力监测 由袖袋及监护仪内的加压 组件构成。加压组件可按预设时间间隔定期向
2019/2/24 4
尿量
尿量能较好地反映肾脏的血流灌注情 况,因而可间接反映心排血量的变化。机械通气 病人多采用尿管排尿法,在监测尿量的同时应该 注意颜色的变化。
尿比重及渗透压
尿比重及渗透压能反 映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及血容量的变化。肾 功能正常时,血容量不足的早期征象表现为尿 比重和渗透压的升高。
2019/2/24 7
一般心率加快 发生在血压未降低之
前,且早于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因此,
有人认为将心率与血压结合起来考虑病人的 循环状况,比各自单独考虑更有临床意义。 机械通气病人容易发生心律失常,常规心电 监测是观察机械通气病人病情变化的重要指 标。
2019/2/24 8
血压
动脉血压是最常用、最容易测量的生
袖袋送气。所测的数值会自动显示于示波器上。 监护仪设有报警系统,该系统设有报警上限及下 限,当血压超过预设限制时,报警系统被启动并 会自动发声和闪烁。它操作简单、不增加病人任 何痛苦,是临床最常用的血压监测方法。
2019/2/24 10
◆伤性压力监测 是将动脉导管插入动脉内,
直接测定病人的血压。这种动脉压的直接测量法 比袖带测量法所得结果要精确。当心搏出量明显 下降且有血管收缩时,袖带血压计误差明显增大, 此时只有行有创压力监测才能得出可靠结果。有 创血压监测虽然较无创准确,但对病人的损伤较 大,并发症也明显增多,因此临床应用应该慎重。 原则上,无创可以解决问题的不一定采用有创。
2019/2/24 2
体温增高可以使呼吸加深加快, 由此容易造成人机对抗。监测体 温改变有利于综合评定和分析病 情,也有助于寻找呼吸机不协调 的原因。
2019/2/24 3
体温监测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应用体温计做腋 温的间断测试。腋温监测实施较为方便,但容易 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准确性较差。另外一种方 法,是用温度传感器持续监测体温的变化,主 要包括皮温和内脏温(肛温、食管温)两种。内 脏温能较好地反映体内真实温度,准确性也较 皮温要高,有条件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尤其 是对危重和接受低温疗法的病人。
2019/2/24 15
●胃内压 由于气管插管和疾病等因素的影 响,机械通气病人在早期时,胃内压往往比 较高,这样一方面影响病人的呼吸,另一方 面胃内容物容易反流,误吸而导致吸入性肺 炎的发生。因此,对机械通气病人原则上应 早期放置胃管,在进行胃肠减压的同时监测 消化道有否出血。置入胃管,还有利于早期 进行肠内营养。
2019/2/24 5
尿液病原学检查 大剂量抗生素的应用,极易并发
菌群失调,引起泌尿系真菌感染。因此,应定期进行尿 液的病原学检查
尿常规 有助于对尿路感染或肾功能损害情况的
了解和掌握
血肌酐、尿素氮 机械通气对病人的肾功能可能有
一定影响,加之原发病的打击,病人容易发生肾功能异 常,通过对血液生化指标监测,及时了解肾脏情况,对 于指导病人的治疗非常有帮助
机械通气的监测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解建
体温是反映病情变化的综合指标,能引起体温 异常改变的原因很多。体温的变化,往往与病人 的病情有直接关系,甚至可以直接反映病人病 变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接受机械通气的病人病情 往往比较严重、机体抵抗力低下,加之人工气道 的建立、分泌物增多、不断吸痰及肺不张等易感 因素的存在,常导致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 (VAP)及其他感染的发生,表现为体温增高。
2019/2/24 12
意识状况
分正常与障碍两种。意识障碍 依程度不同分多种类型,如嗜睡、昏睡、谵妄、 昏迷等。意识障碍大多为大脑器质性病变所致, 也可能为其他脏器功能障碍所致,如肺性脑病、 肝性脑病、胰性脑病等。但判断病人意识状态时, 应除外镇静、肌松及抗焦虑等药物的作用。 对于脑外伤、颅脑手术后病人,若有条件可行颅 内压监测。
2019/2/24 13
精神状态
精神状态异常的病人可有多样表现,有 的甚至因拒绝治疗而引发危险。精神状态监测较意识状 况监测困难,需要较细致的观察和分析。
瞳孔 眼底
包括瞳孔大小,双侧是否等大、等圆及对光反射 灵敏程度等。尤其对有意识障碍的病人,常规监测瞳孔变 化十分重要。在监测瞳孔变化时,也要注意药物的影响。 有条件时,对意识障碍的病人还可进行眼底的 监测,主要通过观察视神经乳头水肿和眼底的出血等情 况,间接监测颅内高压的情况。
2019/2/24 6
心率(律)
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状态的最敏 感指标之一,在排除病人因体温过高、情绪波动 和药物影响外,其在原基础水平上逐渐增快, 可能提示存在循环血量不足。正常心率应该在 60~100次/min,节律规整、心电示搏大小一致, 各种波形形态正常。如果心电活动发生异常,首 先表现为心率(律)波形紊乱,据此可以判断病人 心脏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