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超越——贝克风险社会思想探究
风险社会——贝克
【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新图C91/1571、风险的概念直接与反思性现代化的概念相关。
风险可以被界定为系统地处理现代化自身引致的威胁和不安全感的方式。
风险,与早期的危险相对,是与现代化的威胁力量以及现代化引致的怀疑的全球化相关的一些后果。
它们在政治上是反思性的。
(P19)2、暗含的因果关系常常维持着或多或少的不确定性和暂时性。
因此,我们甚至在风险的日常意识中,都是在处理一种理论的进而是科学化的意识。
(P27)3、即便在风险穿着数字和公式的外衣无声无息地接近我们的地方,它仍旧在根本上是局部化的,是值得去过的生活的受伤形象的数字浓缩。
这些观念必须再度获得信仰,就是说,它们不能像那个样子被经历。
在这个意义上,风险是客观化的乌托邦的消极意象,在那里,人类(或者还会剩下什么)在现代化进程中被保护和恢复。
(P27)4、就此而言,风险社会控制了冲突和一致的新的源泉。
消除短缺的位置被消除风险所代替。
即使仍旧缺乏旨在消除风险的政治组织的意识和形式,你仍可以说风险社会通过它释放的带来威胁的动力而削弱了民族国家以及那些军事同盟和经济集团的边界。
阶级社会能够被组织为民族国家,风险社会则带来了“危险社区”,它最终只能被组织为联合国。
(P54)5、首先,风险的科学化程度在增加;其次,并与之相互联系,与风险的交往在增长。
对现代化危险和风险的证明远不仅仅是批判,它也是一种首要的经济发展要素。
在风险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被明确地去掉了它们最后的自然因素的支撑,并进而去掉它们的有限性和可满足性。
(P65)6、在西方福利国家,反思性现代化消解了工业社会的传统参数:阶级文化和意识、性别和家庭角色。
对具有身份特征的社会阶级的“脱离”,结合着一种对性别身份的“脱离”,这首先表现在妇女变化了的状况上。
(P108)7、个体化的存在通过很多定性访谈和研究已经在经验上得到证明,它们都指向了一个核心的关注点:对控制个人自己的财富、时间、生活空间和身体要素。
风险意识启蒙与反思性现代化_贝克和吉登斯对风险社会出路的探寻及其启示
风险意识启蒙与反思性现代化
现代性的“有组织的不负责任”不同 ,它彰显了一 种“负责任的现代性”———第二现代性 。
再次 ,政治和道德替换科学论证的优先权 。 贝克关注“有组织的不负责任”,而其中的一个重 要方面就是科技体制的安排 。在贝克看来 ,科技 体制问题的症结 ,正在于“科学理性”与“社会理 性”的断裂 。科学技术实践一旦脱离了道德的约 束和价值的审查 ,很可能引发破坏性的后果 。核 技术以及当代基因 、生化等先进科技都潜存着巨 大的科技风险 。贝克强调 ,在风险时代 ,应破除对 科学的权威性的迷信 ,他说 “: 取消科学的权威不 是失败而是成功 。可以说 ,在这个世纪 ,科学越成 功 ,就越反射出其自身的确定性方面的局限 ,它们 就更多地成为反思性的人为不确定性的源泉 。科
贝克的理论一直关注实践 ,从其对风险社会 出路的探讨中 ,可以看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这 一特点也是吉登斯的理论特色 。作为英国工党执 政理念的重要理论支撑 ,吉登斯的《超越左与右》、 《第三条道路》无疑既具有鲜活的理论魅力又具有 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
学在可能性范围内发挥作用 ,这并不排除最坏的 情况 。”λξ科学技术实践本身的不确定性就潜存着
143
2009. 1
破解的途径就在于“启蒙”。贝克认为 “: 正是由于 现有人类社会的工业生产逻辑基本上是自我毁灭 式的 、掠夺式的 ,才需要人类透过多方面的思考与 实际行动努力去校正当代的大量生产 、大量消费 的社会秩序 。”⑤贝克指出 ,在风险社会 ,风险成为 公众认知和争论的主题 ,公众的风险意识日益普 遍化 ,这就体现了人们的一种对现代化的自觉的 “反省”意识 ,因此风险社会必然成为反思性社会 。 在贝克看来 ,启蒙首先是由现代新风险所诱发的 , 在一定意义上是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反应 ,它 是一种风险意识的启蒙 。他说 “: 核物理学家们对 核裂变的政治后果感到震惊之时就是这种风险社 会的诞生之日 。这种震惊曾导致了一场关于自身 的启蒙运动 ,并引起了反思 。”⑥与此同时 ,贝克更 强调当代启蒙的主导理念是“自我批评 、自我反 省 、自我校正”的反思精神 ,他说 “: 风险社会从本 质上表明自己是个自我批评的社会 ,不仅是针对 个别情况进行批评 ,而且还在原则上进行自我批 评 。”⑦从这个意义上讲 ,当代启蒙不同于强调“理 性至上 、主体至高 、人性至尊”的启蒙运动 ,贝克因 此将之称为“第二次启蒙”。“第二次启蒙”在现实 层面首先表现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 ,并在全球范 围内形成了大规模的环保运动 ,所以“第二次启 蒙”实际上也是生态启蒙 。贝克指出 “: 对我来说 , 启蒙不是一种历史概念和一系列观念 ,而是一个 动态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批评 、自我批评和人性 起中心作用 (目前我的研究主题) 。”⑧虽然贝克至 今并没有提出更系统的观点 ,但他能充分认识到 这一点的重要性 ,并自觉地把它作为研究主题 ,这 足以显示其思想的深刻性 。并且 ,贝克指出了一 个非常重要的努力方向 ,那就是从“人性”角度审 视当代风险问题及其出路 ,这已经不单纯是一个 社会理论问题 ,更是一个社会哲学问题 。
反思与超越——贝克风险社会思想探究
贝克认 为 ,现代 社会 的风 险源 于现 代化 出现 过程 中的理性 基础 ,不 是 源于人类 鲁 莽 、无知 的
行 为 。 自启 蒙时期 以来 ,理 性 一直 支配 着现代 化 的进程 。随着 自然科 学 机械 观 的确 立 与工业 革命
地产 生 巨大作 用并 延伸 到其 它地 区 。 ② “ 风 险 的概 念 可 以看 出当代人 在 现有 的条 件 下创 造 了特 ” 从 有 的一 种 文 明 ,人 们可 以从 自己的行 动 中去预 判 可能会 带 来怎样 的结 果 ,从 而去 战胜不 可控 制 和
难 以预料 的事 情 相 应 的制 度 化 的 策 略 ,尽 量 避 免 种 种 ( 发展 带来 的 )副作 用 ” 。但 是 在一 般 情 形 下 ,个人 对 于风 险控 制 能 力 总是 非 常 有 限 的 ,并 且 个体 的诸 多决 定都 是在 人 为 的不确 定 性 的状况 下 做 出 的。 “ 种 人为 的不 确定 状 况不 只是 知 识基 这 础不 完全 的结 果 ,而是 更 多更 好 的知 识 往 往 意 味 着 更 多 的不 确 定 性 。 最 终 ,认 为 不 确 定 性 的 ”
[ 键词 ] 贝克 风险社会 现代化 和谐社会 关 [ 中图分类 号 ]C1 0 [ 9 — 6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 号 ]1 0 14 (02 5—20 0 0 — 1X 21)0 02 ~6 0
德 国社会学 家 乌尔里 希 ・ 贝克 ( lc ek Ur hB c )具 有开创 性 的风险 社会理 论 ,在关 于现代 社会 i 发展 状况 的研 究 中引入 了一种 崭新 的视 角—— “ 险社会 ” 风 。他 用 “ 风险社 会 ” ( s oiy 这 i rksc t) e
贝克风险社会第七章、第八章读书笔记
第一章:贝克风险社会第七章读书笔记在贝克的《风险社会》第七章中,作者主要探讨了现代社会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并指出了这种不确定性对社会的影响。
在这一章中,贝克强调了技术和科学的发展所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以及这种风险如何影响社会的运作和个人的生活。
他指出,现代社会的风险不再是自然灾害或传染病等传统风险,而是由于技术和科学的发展所带来的新型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具有隐蔽性、不确定性和普遍性,对社会和个人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贝克在第七章中还探讨了风险社会中的科技风险和风险社会的现代性,他认为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性的特征使得风险变得更加普遍和深远。
他还指出,现代社会中的风险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时间或空间,而是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并对各个领域产生影响。
他还探讨了风险社会中的个体和集体对风险的不同认知和应对方式,以及风险社会中的专业化和社会化风险管理。
第二章:贝克风险社会第八章读书笔记在《风险社会》的第八章中,贝克进一步探讨了风险社会的风险政治和风险社会的改变。
他指出,现代社会中的风险不再只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是愈发成为政治性的问题。
政治机构、行业利益集团和社会团体在风险问题上的立场和利益冲突,导致了风险社会的政治化。
这种风险政治不仅体现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还体现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利益博弈和权力较量中。
贝克还指出,风险社会在不断变迁和演进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改变。
他认为,风险社会的变革不仅需要政府和行业的努力,还需要社会各个裙体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通过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应对风险社会中的各种挑战和风险,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个人观点和理解通过阅读贝克的《风险社会》第七章和第八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现代社会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风险社会中,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对风险的认知和管理,不能再将风险简单地视为一种客观存在,而是要把风险问题纳入到政治、社会和个人层面进行全面的思考和应对。
贝克风险社会第七章、第八章读书笔记
贝克风险社会第七章、第八章读书笔记贝克《风险社会》第七、第八章读书笔记一、引言在贝克的《风险社会》中,第七章和第八章分别探讨了社会风险的政治学和城市风险的政治学。
这两章深入剖析了风险社会的核心问题,提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见解,对我们理解和应对当代社会面临的风险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风险的政治学第七章主要围绕着社会风险以及其与政治的关系展开论述。
贝克指出,风险是一种社会构造,是一种不确定性和危险性的社会现象。
在当代社会,政治行为不再只是针对权力和利益的斗争,更多地是围绕着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展开。
社会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形塑了政治过程和政治格局,成为政治议程上的重要内容。
贝克提出了“风险社会的政治学”,强调了政治在风险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政治决策对风险管理的影响。
在这一章中,贝克引用了大量的案例和数据,深入分析了风险社会对政治的冲击。
他提到了核电站事故、环境污染等与风险相关的事件,揭示了这些事件对政治体系和政治决策的影响。
他还探讨了不同利益主体在风险问题上的角色和行为,强调了政治力量在风险管理中的不可或缺性。
三、城市风险的政治学第八章聚焦于城市的风险政治学,贝克认为城市是风险积聚的场所,城市化进程带来了更多的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
城市不仅是各种自然和社会风险的集中地,也是政治力量争夺和配置的重要舞台。
贝克提出了“城市风险的政治学”概念,探讨了城市环境中政治决策对风险治理的影响,以及城市居民在风险社会中的政治参与和权利保障。
在这一章中,贝克对城市风险进行了深入挖掘和分析。
他讨论了城市发展中的风险问题,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自然灾害等,突出了城市风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他还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了城市风险管理中的政治力量争夺和权力运行,探讨了政治体系在城市风险治理中的作用和责任。
四、总结与回顾贝克的《风险社会》第七、第八章着重探讨了社会风险的政治学和城市风险的政治学,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影响。
这两章深入剖析了风险社会的核心问题,在论述中贯穿了对政治学的思考和批判。
贝克、读书笔记
贝克《风险社会》读后感一.读完风险社会后的总体感受《风险社会》这本书终于是看完了,说实在的话这本书读得让人感到很是纠结。
作者乌尔里希贝克以他独特的视角阐述了随着现代文明发展起来的全球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但是他的风社会理论,绝不是消极的悲观主义,相反的是这是他对现代社会的一种反思,他称之为第二次现代化反思性现代化(第一次现代化指的的是现代工业文明下的社会)。
风险社会理论主张全面提升人类整体的风险意识,它并不否认人类实践,但强调要重视人类实践的负面后果;它并不否认发展科学技术,但强调要重视社会发展的副产品;它也不否认发展科学技术,但强调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副作用,归根结底,就是要强调重视社会发展的风险。
什么是风险?风险是伴随着工业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它充斥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有可能早在人类社会刚刚出现的时候就有了。
风险不同于危险以及灾难,它是一种对未来的反思,是还没有发生的灾难,但是一旦它发生那造成的危害那将是毁灭的东西。
从另一方面来说,风险是一种对未来的反思。
只有人们通过文化来理解,这也是贝克把风险称为文明的风险的主要原因。
要了解风险我们必须从它产生的根源来了解它。
风险的根源是很难弄清楚的一件事情。
到底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导致的还是人类社会政治体系导致的,这一直是一件困扰我的事情,看完风险社会之后,我还是没有弄清楚。
但当我看了贝克先生写的相关论文之后我也产生了一些想法。
归根结底,我认为风险产生的最终根源就是恐慌政治。
随着工业文明的进程,风险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重和隐蔽,工业社会的统治阶级和利益集团用以维持工业文明的合法性已经逐渐消失,他们迫切需要一种方法来维持他们统治的合法性,即学者们所说的恐慌政治,虽然贝克先生没有说,他的观点差不多也就是这个。
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福利国家的兴起,使阶级也在逐渐消失。
人们对笼罩在科技理性上的神圣光环,深信不疑,他们抛弃了对宗教的热诚。
认为任何风险都可以通过科技的发展来加以规避,只要技术得当一切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技术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逐渐形成。
贝克的社会风险思想初探
贝克的社会风险思想初探作者:钱君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10期[摘要]德国的乌尔里希·贝克是最早探讨风险的社会学家之一,他使“风险”一词成了理解现代性社会的一种核心观念,并且首次提出“风险社会”的概念。
本文探讨了贝克的社会风险思想,主要针对贝克对其风险和风险社会概念的含义、成因的论述,并作了简要的评述。
[关键词]风险社会风险作者简介:钱君(1983—),女,浙江,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社会学系研究生。
在所有对风险社会的研究中,贝克是最有代表性的学者。
他的风险理论不仅产生了跨学科的影响,且远远超出学术的围墙,在公共媒体上也引发了热烈的论争。
本文试图对贝克的这一思想进行梳理,以期正确认识并驾驭现代社会的“风险”。
鉴于其理论的包罗万象,本文只针对“风险”和“风险社会”的概念进行阐述,并作简要评论。
1986年,贝克在他提出的风险社会理论中赋予“风险”一词新的涵义。
他指出:“风险是个指明自然终结和传统终结的概念。
换言之,在自然和传统失去效力并依赖于人的决定的地方,才谈得上风险。
它表明人们创造了一种文明,以便使自己的决定带来的不可预见的后果具备可预见性,从而控制不可控制的事情,通过有意采取的预防性行动以及相应的制度化的措施战胜种种(发展带来的)副作用。
”在《世界风险社会》一书中,贝克总括了其研究中有关风险和风险社会的社会学含义,把它归纳为八点:一、既非毁坏也非安全,而是真实的事实风险与毁灭并不一样,风险概念表述的是安全与毁灭之间一个特定的中间阶段的特性,在此对风险的“感知”决定了人的思想和行为(贝克,2000)。
贝克认为风险归根到底不是任何具体的物。
它看不见,是一些社会构想,主要是通过知识、公众、正反两方面专家的参与、对因果关系的推测、费用的分摊以及责任体系而确立起来。
当人们相信时,它才会因此而真实且有效。
因此,是文化的感知和定义构成了风险。
二、与事实相反的是,一种具有威胁性的未来变成了影响当前行为的参数如同第一点提到的风险意味着危险,同时风险表明危险事件在未来发生的概率性。
风险社会述评
风险社会与反思性现代化——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思想的解析【摘要】本文简单梳理了贝克《风险社会》的主要内容,进而分析与反思性现代化的相关内容,发现风险社会理论独特的视角对当代社会问题的解释具有重大意义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只给出了风险社会出路的方向,未指明具体的可行的经验层次的实践之路。
进而引起笔者深深的思考,进一步解释了它对当代中国的发展所带来的非合法性的困境。
【关键词】风险社会;反思性现代化;合法性困境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是一本后现代理论的代表作, 作者将后现代社会诠释为风险社会, 即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潜在的副作用”使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一个风险社会。
乌尔里希·贝克是一位关注风险社会、生态启蒙、生态政治和全球化的社会学家, 他既是现实主义者又是建构主义者, 是“建构主义的现实主义者”“反思的现实主义者”。
一、《风险社会》的整体结构与主要内容《风险社会》全书探讨的就是有关工业社会的“现代化的反思”。
作者力图以“在社会学上受到启发和得到的训练的思想来把握和概念化这些当代科学精神中的不安全感”, 以社会学的研究框架来研究当代科学精神中的不安全感。
书的第一部分: 风险社会概况, 是从整体上对作者认为的后工业社会——风险社会进行论述。
第二部分: 社会不平等的个体化,是从个体角度说明生活形式和传统的消亡, 个体所面临的风险。
前两部分是对有关工业社会的反思性现代化过程的指导性理论观念得到的两条论证路线。
第三部分: 反思性现代化, 通过(1)“个体化进程在理论上被概念化为反思性的产物, 在其中, 福利国家所保护的现代化进程使得那些构建后工业社会的生活方式解传统化”(2)“现代化进程的反思性也可以通过财富生产和风险生产的关系得到说明。
”将两条论证路线相互联系。
通过全书的结构可以清楚的看到作者试图超越宏观与微观、整体与个体的二元对立, 进行微观——宏观、能动性——结构的整合形成理论综合的努力。
风险社会 贝克读书笔记
《风险社会》是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于1986年出版的一部重要著作。
这本书探讨了现代社会中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问题,并提出了“风险社会”这一概念。
以下是贝克在《风险社会》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和读书笔记:1. 风险社会的定义:贝克认为,传统的工业社会已经转变为风险社会。
风险社会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变迁带来的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问题的社会。
2. 风险的社会化:贝克指出,风险不再是个体的私事,而是社会问题。
在风险社会中,风险不再由个人自主承担,而是由整个社会共同面临和应对。
3. 风险与不平等:贝克认为,风险社会中的风险分布不均,不同社会群体面临的风险不同。
强调了风险在社会中的不平等性,以及对社会公正和公平的影响。
4. 环境风险:贝克关注环境问题在风险社会中的重要性。
他指出,人类活动所带来的环境破坏和生态危机是风险社会中最严重的风险之一。
5. 风险意识与政治行动:贝克认为,风险社会需要人们具备风险意识,并采取积极的政治行动来应对风险。
他强调了公民参与和民主决策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
贝克的《风险社会》对于理解现代社会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他引入了“风险社会”概念,提出了新的社会学视角,并对风险社会的特征、机制和应对策略进
行了深入分析。
这本书对于社会学、环境学、政治学等领域的研究者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贝克_风险社会_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刘 莹 1986年,德国著名学者乌尔里希・贝克在其德文版的《风险社会:迈向一种新的现代性》一书中首次使用“风险社会”(risk s ocie2 ty)的概念,用来描述当今西方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从社会学层面反思、批判现代性出现以来风险因素日益突出的社会现象。
随后,贝克又发表了《全球风险社会》等著作①,形成了他关于风险社会理论的基本框架。
近年来,这一理论在社会理论界、政策研究界和公众中的影响与日俱增。
本文将着重探讨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内涵及其对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一、“风险社会”的内涵及其特性风险(risk),不同于“损失”或“冒险”,指的是依未来的可能性来计算损失。
“风险”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7世纪海上保险业中估算帆船驶入未标明水域的可能损失,后来用在银行业务或投资上,用于对投资可能结果的计算。
现代资本主义正是通过精确计算未来得失、风险大小,来赚取更多的金钱。
福利国家基本上也是一种风险管理系统,其用意是当个体在遭遇意外伤害、疾病、失业或年老时,能免受其害。
在人类社会发展早期并没有“风险”的概念,而只有“危险”。
20世纪80年代,贝克在他提出的风险社会理论中赋予“风险”一词新的涵义,他指出:“风险是个指明自然终结和传统终结的概念。
或者换句话说:在自然和传统失去它们的无限效力并依赖于人的决定的地方,才谈得上风险。
风险概念表明人们创造了一种文明,以便使自己的决定将会造成的不可预见的后果具备可预见性,从而控制不可控制的事情,通过有意采取的预防性行动以及相应的制度化的措施战胜种种(发展带来的)副作用。
②”他认为风险是一个很现代的概念,当人们进入工业化社会后,有了理性思考能力,认为能够以人为的方式介入自然界与社会生活,才有了现代风险的概念。
但是,人们为了处理可能的困境不惜使用各种方式,其结果却在解决前一个问题之时,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这就是一种“风险”。
贝克将“风险”定义为:处理因现代化本身所引起的危机(hazards)与不安全(insecu2 rities)的一套系统方法。
风险社会新的现代性之路书籍介绍
贝克在本书中提出了"风险社会"的概念,认为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风险社会。与传统的工业社会相比,风险社会更加注重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的预防和控制,而不仅仅是追求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
《风险社会:新的现代性之路》书籍介绍
导师:xxx
-
1
2
3
4
《风险社会:新的现代性之路》书籍介绍
《风险社会:新的现代性之路》是一本深入探讨现代社会风险现象的学术著作,作者乌尔里希·贝克是当代风险社会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
本书对现代性的反思和超越,以及风险社会的理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
感谢观看
日期:XXXX
汇报人:XXXX
添加标题内容
总结与建议
4
总结与建议
11
《风险社会:新的现代性之路》是一本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的著作。通过对现代社会的深入剖析和对风险社会的全面探讨,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挑战。同时,它也为我们指明了应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方向和方法
建议读者在阅读本书时,结合实际案例和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例如,可以结合当前的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思考如何应对这些全球性风险;也可以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规避风险和增强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此外,还可以进一步阅读贝克的其他著作以及相关学者的研究文献,以深入了解风险社会理论的最新发展和应用
背景与意义
1
背景与意义
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人类社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简析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
CULTURE区域治理简析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中央财经大学 陈楠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人类社会虽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同时这一发展进程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难以预测,潜伏在人类社会当中,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
面对这种社会现实,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提出著名的风险社会理论,他从风险社会概念、成因以及化解途径等多个方面着手分析,使人们开始意识到现代社会中潜藏危机,人们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被唤醒,在面临风险时也不再是一昧的听从专家的意见,而是凭借自身的风险认知做出相应的行动。
关键词:风险;风险社会;现代性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3-0295-0002现代社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问题,这些风险难以预料,使整个社会充满了不确定性。
人类无法预知当下所作出的决定会对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虽然每一个计划、政策的实施都是在人们可控的范围内做出的,但这些计划本身就包含着诸多不确定性,在其实施之后所产生的各种后果也是人类无法预料的。
这些不确定的、难以预料的因素在某些时刻就会引发各种风险。
因此,基于对这种社会现实的思考,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创造性的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这一理论的理出不仅产生了跨学科的影响,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成为了各国执政者解决风险问题的理论依据。
一、何为风险社会?要理解风险社会的概念首先应该理解“风险”一词的含义。
风险是一种放射现象,它完全脱离人类的感知能力,即人类不会轻易的觉察感受到风险的到来,另外风险还包括来自空气、水、食品中的有毒物和污染物,以及由此对动植物和人所造成的短期或长期的影响。
风险所带来的损害是系统性的,通常不可逆转,大多也不可见(王小钢,2007)。
正是由于风险的逐渐增多和分配,所以整个社会的风险处境形成了。
贝克从以下几个层面对风险概念进一步阐释:风险既非毁坏也非对安全的信任,而是一种非现实;当前行为的变化会对未来产生一定的威胁;风险与人们对文化的定义以及当下生活是否可容忍相联系,它关涉到人们对于生活方式的构想;从人类行为自身所造成的不确定性这一点可以看出,政府对风险的控制能力还是比较有限的,因此不能仅靠国家和政府来控制风险;当代的风险概念是涉及了知识和不意识以及无知识的某种特殊的综合;新产生的风险有可能既是地区性的又全球性的;日常生活中的认识也不足以识别出风险讯号,因此知识和风险的潜在影响之间存在差距;风险社会的概念消除了自然与文化之间的差异(乌尔里希·贝克,2004:174-190)。
贝克《风险社会》的主要内容.doc
贝克《风险社会》的主要内容1986年,乌尔里希•贝克出版了《风险社会》一书,他将现代社会解释为风险社会,标志着风险社会理论的诞生。
该书的主要内容有:第一部分为“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风险社会概观”,文章一开始就开宗明义,直接提出了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风险,认为现代社会就是一个风险四伏的社会。
“在发达的现代性中,财富的社会生产系统地伴随着风险的社会生产”[1] ,“在现代化进程中,也有越来越多的破坏力被释放出来,即便人类的想像力也为之不知所措”。
[2] 接着,贝克分析了风险产生的原因并讨论了现代社会财富分配和风险分配逻辑的可笑性。
指出现代社会财富的制造者在制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制造大了风险,制造的财富分配于内部,而其制造的风险却让整个社会来承担。
对于这些风险的界定,科学对理性的垄断打破了,夹杂了更多的政治成分和利益成分。
即使是人们所依赖知识,也能以界定社会风险,“关于风险,不存在什么专家”[3]。
而且,受知识的域限,越来越多的风险至今还没有被人类所认识到。
在贝克看来,现代社会的某些风险随时会对人类造成致命的威胁,“换言之,定时炸弹在滴答作响。
在这个意义上,风险预示一个需要避免的未来”[4]。
更糟糕的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步步加快,风险也正在全球化,并发生着循环。
这就造成了风险不仅威胁着风险的制造者,也威胁着无辜者。
“那些生产风险或从中得益的人迟早会受到风险的报应。
风险在它的扩散中展示了一种社会性的‘飞去来器效应’,即使是富裕和有权势的人也不会逃脱它们”,[5]“社会风险的循环可以总结如下:在现代风险的屋檐之下,罪魁祸首与受害者迟早会同一起来”。
[6] 贝克进一步揭示道,当风险社会的制造者━━发达国家认识到以生态掠夺为代价的现代工业具有的一系列风险之后,便将危险的工业转移到了不发达国家,形成了新的国际不平等。
“危险的工业已经转移到低工资的第三世界国家。
这不是巧合。
在极端的贫困和极端的风险之间存在系统的‘吸引’。
风险社会_知识与实在_贝克_风险社会理论_的_知识问题_与_历史超越_
・国外流派与思潮・ 风险社会:知识与实在Ξ ———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知识问题”与“历史超越”陈 忠 黄承愈【内容提要】 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是一种独特的“知识风险观”。
一方面,从知识出发揭示风险本质对我们认识现代性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从知识出发,揭示“知识问题”、从事“知识研究”、倡导“知识行动”的贝克“知识风险观”在本体论、方法论与实践论三个层面又存在深层矛盾。
从社会存在、社会实在出发,是对“知识风险观”进行“历史超越”的根本方法论基础。
风险具有关系性、历史性、过程性,现代性条件下,风险在本质上具有资本特殊性。
对当代中国而言,应对现代性风险的重要实践选择,是具体探索既发挥资本积极作用又对资本的内在消极性进行有效制约的“制度行动”方略。
【关键词】 风险社会 知识与实在 资本批判 历史超越作为当代风险社会理论的最重要代表,《风险社会》、《世界风险社会》等论著的作者,德国著名学者乌里希・贝克在风险理论研究史上无疑将具有不可否认的地位。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正是源于贝克的杰出研究,“风险”才成为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的“学理”限定词;也正是因为贝克的系统阐述,风险社会学才成为一个重要的子社会学,风险研究才实质性地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理论构成。
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在观点、方法等方面也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忽视这些问题,将不利于我们对风险社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我们认为,贝克风险社会理论一个重要基础性不足就是存在“知识问题”。
贝克认为,“风险就是知识中的风险。
”①“坦率地说,在阶级地位上,是存在决定意识,而在风险地位上,正相反,是意识(知识)决定存在。
对其起决定作用的是知识的类型,特别是个体经验的缺乏和对知识的依赖程度,它围绕着危险的所有方面。
”②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也就是一种独特的从“知识”而非“实在”出发的“知识风险观”。
揭示、剖析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知识问题”,对全面认识风险社会的实在本质,历史性的超越当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
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研究综述
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研究综述作者:常雅楠来源:《学理论·中》2014年第04期摘要:国外学者从生态、文化以及环境三个视角分析了贝克风险社会理论,但缺乏从社会发展哲学的理论高度来审视这一理论。
国内对该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从哲学视角对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进行批判和综合整理理论内容。
从国内研究来看,该项研究仍需进一步的理论化及系统化,特别是该研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深化发展。
关键词:风险社会;历史唯物主义;亚政治中图分类号:C9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055-02一、国内对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研究国内对于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研究早在2003年就已经开始,在2007年达到高峰,国内大多数学者对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视角,第一种视角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对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进行了批判,第二种视角是对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内容进行了综合整理。
(一)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哲学视角从哲学视角来反驳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国内代表性学者包括庄友刚教授,刘岩博士和陈忠教授,这些学者分别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对贝克风险理论的理论局限性进行了批判。
庄友刚教授首先梳理了风险社会理论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野出发解析了风险社会理论,经过分析阐明了造成风险社会的原因,分别包括风险社会的存在论基础是实践的二重性,历史成为世界历史构成风险社会的历史前提,在风险的形成和应对中,市场、科学等因素都是现实风险的不可忽视的成因,促成全球风险社会的直接因素是利益的分裂和对立,并且利益的分裂与对立的最高表现就是深度全球化的资本关系。
庄友刚教授在其专著中针对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借助历史唯物主义这一解析方法对该理论进行了历史审视,指出该理论的理论困境与不足,贝克的风险理论正是缺乏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导致了其理论缺乏实践存在论层次上的基本的理论说明和理论保证。
风险社会与反思性现代化
风险社会与反思性现代化【摘要】现代社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复杂风险和挑战,风险社会与反思性现代化成为当下研究的焦点。
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指出,传统社会秩序的崩溃使得人们不再盲目相信权威和科学,而开始关注风险与后果。
反思性现代化强调个体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批判能力,带来了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风险社会与反思性现代化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在应对风险社会带来的挑战时,我们需要寻找合适的应对措施,包括提高公众风险意识、加强科技监管等方面。
展望未来,我们需要更多地重视社会风险,同时加强个体的反思意识,共同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通过本文的探讨和总结,我们能更好地认识风险社会与反思性现代化,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与启示。
【关键词】风险社会、反思性现代化、乌尔里希·贝克、关联、影响、应对措施、未来展望、总结与启示1. 引言1.1 风险社会与反思性现代化概念风险社会与反思性现代化是当代社会发展中重要的概念,对于我们理解和应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风险社会指的是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技发展、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
这些风险可能涉及到人类的生存健康、经济发展、社会安全等方面,给社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挑战。
反思性现代化则强调在现代化进程中需对过去的传统进行反思和批判,不断调整和完善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以期实现更加可持续和健康的发展。
风险社会与反思性现代化的概念相辅相成,体现了人类对于现代社会发展中种种问题的关注和反思,同时也展现了应对这些问题的努力和探索。
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风险社会与反思性现代化的概念愈发重要,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1.2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主要包括风险社会与反思性现代化概念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风险社会理论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提出,他认为传统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人们主要面对的是自然灾害和劳动危险,而在当代的后工业社会中,技术发展、环境污染、信息社会等新的风险因素不断涌现,给社会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乌尔里希·贝克技术风险思想探析
。 m 邓
( S o o c h o w Un i v e r s i t y,J i a n g s u 2 1 5 1 2 3,C h i n a) 7 2 . 3 5 ;F ( } 6 9 9 文 献标 志码 :A
一 ~ 一 ~ , 一 一 一
文 章编 号 :1 0 0 0 - 7 6 9 5( 2 0 1 7)1 2 — 0 2 6 0 一 ( ) 7
Th e Re s e a r c h o n t h e Th o u g h t o f Te c h n o l o g y Ri s k o f Ul r i c h Be c k
从根本上说瘟疫饥荒自然灾害这些人间悲剧与我所要分析的风险完全不同因为这些人间悲剧并不是基于人们或人类的某些决策而产生的或者说得更为专业一些它与人类作出继续发展科学技术和技术经济的决策因而承担的相应的风险完全不同j28
2 0 ・ 7 年 第 2 期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0 — 7 6 9 5 . 2 0 1 7 . 1 2 . 0 3 8
~
t S e n 1 d 。 n a _ m 哩 O 一 — n e
风 险思想 ,本文立足风险社会理论 ,主要沿着以下 几个 思 考 点 梳 理 其 技 术 风 险 思 想 。首 先 ,探讨 贝 克 如何界定技术风险?其 次,贝克如何分析现代技术 风险 的成 因 以及 现代 技 术 风 险规 避何 以可 能 ?最后 , 归纳 贝克 技术 风 险思 想有何 价 值 以及有 何 不足 ?
∞ .
姆 一 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反性现代化应该指这样的情形: 工业社会变化悄无声息地在未经计划的情况下紧随着正常 的、自主的现代化过程而来,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完好无损,这种社会变化意味着现代性的激进
⑩ 。 化,这种激进化打破了工业社会的前提并开辟了通向另一种现代性的道路 ”
财富生产的 “逻辑” 支配风险生产的 “逻辑” 是传统工业社会的典型特征, 而在当今风险 社会中,这种逻辑被风险社会中的风险生产和分配的逻辑所代替并成为政治分化和社会分层的标 志。正如贝克所言,在风险社会中,社会和历史的主宰力量变成了无法预料 、不明的后果。理由 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随着知识的不断扩充,产生于现代性的风险可以随意被社会夸大 、削减、转 化或者改变,那些可以判定风险大小、手中掌握权力的传媒、科学机构和法律组织等,拥有无上 的政治地位和社会权力; 二是新的风险如核泄漏和全球生态环境灾难是没有国家界限可分的 ,一 旦爆发全球遭殃,可以说风险社会是世界性的; 三是风险的扩散及其特征继承了资本主义社会发 展的逻辑,并且使得资本主义社会迈入了新的阶段 ,但是不加以控制也可能同时加大资本主义工 业社会产生风险社会的危险和政治危机的可能性 ; 四是在阶层和阶级地位上,我们知道意识是被 存在决定的,意识处于支配地位,但在风险地位上,则刚好相反,此时的知识、理性则获得了新 的政治意义; 五是从社会学来认识,此时的风险则被看成是一种特殊的政治爆炸力 ,如何规避和 控制风险可能包括再认识这些权力和权威 。 假如说简单现代化对传统社会形态所造成的影响归根到底就是被工业社会对它进行抽离 、再 对它进行嵌合,自反性现代化则是对工业社会形态被另一种现代性进行相似的活动即先进行抽 离、再进行重新嵌合。贝克认为,面对这样的现实,不能简单地用否定现代化进程,而是要对工 — — — “自反性 ” ( reflexive ) , 这 业社会和现代化自身进行第二次的现代化 ,这就是自反性现代化 并不是仅仅指反思,而是首先指 “自我对抗” ( self - confrontation) 。贝克对 “自反性现代化特征 的描述是: 工业社会变化是紧随着自主的、正常的现代化并且是看不见地在事先未准备的状态下 随之而来,同时经济和社会秩序毫发无损,社会这种转换意味着现代性的开始 ,这种开始使得工
在这样的个体化社会中, 不确定性更加明显。 言之, 个体化的社会不仅带来 新类型的个人风险出现,即选择和改变了个人认同的风险 ”
了风险在数量上的增加,而且带来了风险类型的增多。这样,个体化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风险的 主体,所以全社会过渡到了风险社会。
盾,选择生活方式非常灵活。作为个体化的根基,教育在个体化生存和生活方式中具有重要的作 用,一是它为个体传授新颖的思维方式和特有的价值观念 ,让个体不断成熟并具有能力去进行不 断反思,同时个体的知识量在教育的影响下越来越充沛 ; 二是提高了个体的能力素质和技能水 平,这样个体的劳动效率不断提高和生涯规划不断完满 。 个体化带来人 “脱离了从传统语境意义上的、 在支持和统治的社会义务与形式中的、 历史 )” ,“和政治信仰、知识实践以及相关的指导规则等传统安全 地规定的条理中分离 ( 解放的维度
广东社会科学
2012 年第 5 期
反思与超越
— — —贝克风险社会思想探究
刘秦民
[ 提
— 《风险社会 》 出 发 深 入 探 讨 贝克 关 于 “风险社会 ” 这 一 理 论 概 要] 本文从贝克代表性著作
— —现代性危机,认为贝克开创性地提出风险社会的理论诉求在于自 反 性现 代 化。 作 者 念的逻辑起点— 认为风险社会理论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现实借鉴作用。
[ 关键词] 贝克 风险社会 现代化 和谐社会 [ 中图分类号] C91 - 0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0 - 114X ( 2012 ) 05 - 0220 - 06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 ( Ulrich Beck) 具有开创性的风险社会理论,在关于现代社会 — — — “风险社会” 。他用 “风险社会” ( risk society) 这 发展状况的研究中引入了一种崭新的视角 一概念来描述充满风险的后工业社会并提出了风险社会这一理论 。这一开创性的研究对于理论和 现实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不少学者相信, 这一理论很好地描述和分析了我们所处的社会结构特 征,可以利用这一独特的视角反思和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 ,进而为应对现代社会发展制订相关的 风险策略提供有益的借鉴。
② ” “从风险的概念可以看出当代人在现有的条件下创造了特 地产生巨大作用并延伸到其它地区 。
有的一种文明,人们可以从自己的行动中去预判可能会带来怎样的结果 ,从而去战胜不可控制和 难以预料的事情, 人们通过事先前瞻性的行动以及采取相应的制度化的策略 , 尽量避免种种 ( 发展带来的) 副作用”③ 。但是在一般情形下, 个人对于风险控制能力总是非常有限的, 并且 。 “这种人为的不确定状况不只是知识基 个体的诸多决定都是在人为的不确定性的状况下做出的 ”④ 最终, 认为不确定性的 础不完全的结果,而是更多更好的知识往往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 。 状况的结果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更多的难以控制的风险 。 安东尼·吉登斯对于风险社会所造成的这一 “失控的世界 ” 结果进行了阐述。 他认为风险 概念在传统文化中是不存在的,而是与现代性形影相伴; 人类目前正在遭受的全球化就是激进化 的现代性所造成的,它所带来的可怕后果就是风险社会的肇始, 它带给我们的是一个 “失控的 。当然,吉登斯的理论基础在于贝克认为的推动现代社会陷入这一悖论的两大动力 : 理性 世界” 的膨胀与个性化的扩张。贝克认为,风险是理性膨胀的必然产物。就现代社会而言,理性膨胀的 深刻根源又在于个体的扩张。个体化的扩张使得社会整体上的风险不可控 ,从而使得现代社会体 现出风险社会的特征。 1. 风险是理性膨胀的必然结果 贝克认为,现代社会的风险源于现代化出现过程中的理性基础 ,不是源于人类鲁莽、无知的 行为。自启蒙时期以来,理性一直支配着现代化的进程。随着自然科学机械观的确立与工业革命 。 这样, 整个工业社会, 的推波助澜,人类深为服膺即是以精确计算、 目标导向的 “目的理性 ” 人类一直被牢牢地拴在单线、目的理性式的理性牢笼之中。在这种工具主义理性的笼罩之下 ,理 性的各种副产品不断积累并日渐暴露出来 。除此之外,由于理性的膨胀使得社会的每个领域充满 知识理性和社会科层化的组织,社会上各行业的专家由于过多关注科技的贡献性和创新性 ,而忽 视这些科技将来潜在对人类带来的风险和造成的危害 ; 社会公众对于组织的决策过于信任 ,却不 会质疑这些科技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产生潜在的负面效果 。 当今社会,理性膨胀的极端表现形式就是由于个人主义横行 ,工具理性泛滥,从而导致当今 , “信任缺乏 ” 、 社会道德水平普遍日益沦丧,越来越冷漠是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主要特征 “信任危机” 随处可见。 正如哈贝马斯所言 : “如今, 市场语言无孔不入, 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 纳入以强调自我利益、自我优先权为导向的模式。由相互理解和相互承认而结成的社会纽带和伦 — —手段理性的以及最大功利化的选择和行为方式所摧毁 。权力 理道德规范已经被契约的、目的— ”⑤ 和财富成为人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 2. 风险社会的结构特征: 个体化扩张的产物 贝克认为风险社会的最根本结构性特征, 就是 “个体化 ” 概念。 这是风险社会所带来的社 会变迁,而这种过程本身又在不断地塑造着风险社会的本质特征 。 在当前社会形态中,个体是家庭单位要素构成的主要成员而不再是过去传统的 “家庭之轴 ” 上的附属物,具有巨大的能动性; 他们的生存手段以市场作为中介, 把职业生涯以教育作为后 221
瑡 瑏 ”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贝克提出了一个公式: 业社会的结束同时另一种现代性的道路也开启了 。 瑢 瑏 “想得到的 + 熟悉的 = 新的现代性” 。
在贝克看来,通过自反性现代化并不断吸取历史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可以分化和抵御当代社会 风险所带来的危害。在实践中摸索出足够的批判精神和总结出风险意识 ,现代社会发展才可能避 免误入歧途从而现代性的发展也步入正途 。在哈贝马斯那里这种乌托邦理想主要描绘的现代性是 一种难以实现的社会规划,在现代性的不断发展中来瓦解现代性的危机 ,借助现代性来对抗现代 性,而不是像后现代主义那样只是解构 ,在对其进行解构之后却并没有提出建设性的观念 。
二、风险社会的理论诉求: 自反性现代化
,一般是指研究者从对于理论的阐述中所得出的具有归宿性的理论启示和 所谓 “理论诉求” 态度。从关于风险社会这一理论概念的构建以及阐述中 ,贝克坚持一种推进或修正现代化论的理 论诉求。贝克认为,在探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古典现代性构想中的问题 ,不能激进 地采取所谓 “后现代” 的立场, 或者从另一道义立场出发对其进行摒弃。 贝克理论诉求的实质 在于: 贝克主张利用 “风险社会 ” 对当今的现代状况及其危机症候进行反思, 与此同时, 用于 作为反思现代现象的 “风险社会 ” 这一理论工具具有社会理论的范式反思性质, 而反思使得我 们不仅在现实同时在理论阐述中对如何适应现代社会中的新的危机症候进行深入探索 。 贝克对社会力量给予关注, 并从中洐生出 “自反性现代化 ” 理论, 认为全球性的现代风险 是现代社会制度 “有组织的不负责任 ” 的结果。 对于这样的现代化之路, 要用自反的态度加以 — —不仅仅指 “反思” ,而是首先指 “自我对抗” — — —对工业社会和现代化自身进行第二次 审视— 现代化,即自反性现代化。在现代社会这样一个充满风险性的社会中生活 ,必须保持开放性的心 态,充分地认识到世界的复杂性,保持对自身能力的有限性的高度警觉以及对整个社会系统的反 思。 , “从工业社会时期到风险社会时期所产生的现代性是悄无声息的、 抵制的同时又 贝克指出 是带有强迫性的,它所用的是一种看不见的副作用的模式紧紧跟随在带有自主性动力特征的现代 。 ” “工业社会时期人们的自信 ( 众人一心赞同进步或生态影响和危险的抽象化 ) 是导致 化之后 。 ” “现代性的 风险的格局产生的主要原因, 因而主宰着工业社会中的人民和制度的思想和行动 产生并没有影响自主性现代化过程的延续性 ,虽然它对其自身的威胁和影响根本视而不见 。可是 后者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暗中累积, 使得当前现代社会的根基产生威胁并最终消解现代社会的根 基”⑨ 。 好像 19 世纪封建社会结构被当前现代化消解从而诞生了现代工业社会一样 , 今天的工业社 会正在被现代化 ( 即自反性现代化 ) 消解, 而另一种现代性 ( 即风险社会 ) 则正在形成之中。 222